Workflow
商誉
icon
搜索文档
又见财务大洗澡!步长制药:暴力减值45亿商誉,还涉嫌利用研发资本化美化盈利
市值风云· 2025-06-12 21: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10亿元,同比下降17%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5.5亿元,同比下降274%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亏损4.93亿元,同比下降269% [3] - 2020-2024年公司总收入从160亿元降至110亿元,降幅超30% [16] 业绩下滑原因 - 核心产品谷红注射液、复方曲肽注射液和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被调出医保目录,销量锐减50%-85% [13][18] - 2024年对子公司通化谷红和吉林天成计提商誉减值准备8.53亿元,其中7.94亿元来自这两家子公司 [5][20] - 2015年收购的两家子公司初始商誉49.97亿元,2021-2024年累计减值45.3亿元,减值比例达88% [8][24] 产品结构变化 - 2015年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三款产品贡献收入88亿元,占总收入76% [11] - 2024年上述三款产品收入58亿元,较2015年下降34% [15] - 六款核心产品合计收入从2020年108亿元峰值降至2022年95亿元,2023年起不再披露全部六款数据 [12][15] 销售费用异常 - 2025Q1销售费用率39%,较中药行业均值28%高出11个百分点 [27] - 2024年销售费用中市场推广及咨询费占比93%,金额达40.3亿元 [29][30] - 第一大服务商海南椰云众包2023年获4.49亿元费用但参保人数仅10人,第二大服务商宝鸡新安睿参保9人获2.94亿元 [30][32] 研发投入争议 - 2024年研发支出7.17亿元,其中资本化比例52%,较2020年26%显著提升 [37] - 资本化研发支出从2020年1.89亿元增至2024年3.72亿元 [37] - 2023年若未将3.25亿元研发投入资本化,1.5亿元盈利将被完全侵蚀 [39] 历史收购回顾 - 2012-2015年累计耗资63.5亿元收购吉林天成(95%股权)和通化谷红(100%股权),形成商誉49.97亿元 [8] - 收购标的独家产品曾贡献显著收入,但2020年后因医保政策调整导致收入断崖式下跌 [11][13] - 2022年一次性计提商誉减值30.7亿元,占初始商誉61% [20]
又见财务大洗澡!步长制药:暴力减值45亿商誉,还涉嫌利用研发资本化美化盈利
市值风云· 2025-06-12 21:0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10亿元,同比下降17%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5.5亿元,同比下降274%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亏损4.93亿元,同比下降269% [3] - 2024年公司对通化谷红和吉林天成计提商誉减值准备7.94亿元,总商誉减值8.53亿元 [5] 历史收购与商誉问题 - 2012-2015年累计耗资63.5亿元收购吉林天成(95%股权)和通化谷红(100%股权),确认商誉49.97亿元,占当时总资产33% [8][9] - 2022年一次性计提商誉减值30.7亿元,2021-2024年累计计提45.3亿元,占初始商誉总额88% [20][22][24]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涨169%至3.07亿元,营收增长5%至28亿元 [26] 产品收入结构变化 - 2015年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三款产品合计收入88亿元,占总收入76% [11] - 2020年六款核心产品合计收入达峰值108亿元,2022年降至95亿元 [12][15] - 2024年脑心通等三款产品收入58亿元,较2015年下降34% [15] - 公司总收入从2020年160亿元降至2024年110亿元,降幅超30% [16] 医保政策冲击 - 谷红注射液等三款产品因被调出省级医保目录,2023年销售额同比下降50%-85% [13][18] - 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2023年销售额3.29亿元,同比下降55% [19] - 谷红注射液2023年销售额1.78亿元,同比下降85% [19] 销售费用异常 - 2025Q1销售费用率39%,较中药行业均值(28%)高出11个百分点 [27] - 2024年市场学术推广费占销售费用93%,达40.3亿元 [29] - 2023年支付第一大服务商海南椰云4.49亿元,其参保人数仅10人 [30][32] - 关联方贵州名帅酒业三年获5733万元推广费,实控人为公司实控人岳母 [33] 研发投入争议 - 2024年研发支出7.17亿元,资本化率52%,资本化金额3.72亿元 [37] - 研发资本化率从2020年26%持续提升至2024年52% [37] - 2023年若未资本化3.25亿元研发投入,将直接导致净利润转负 [39] - 销售费用(43亿元)为研发费用(7.2亿元)的6倍 [37]
嘉必优4倍溢价收购欧易生物,商誉激增6.82亿;标的年盈利不足5千万,估值却13亿
搜狐财经· 2025-06-12 17:02
并购交易核心信息 - 公司以8.3亿收购欧易生物63.2134%股权 交易对价对应标的整体估值13.16亿 评估增值率达441.23% [2][3] - 此次收购将导致公司账面新增6.82亿商誉 占2024年末总资产16.87亿的40% [3] - 标的承诺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2.7亿 但当前盈利仅4318.56万(2024年1-9月) [10] 标的公司财务特征 - 应收账款持续攀升 从2022年底6337.80万增至2024年9月底1.11亿 占总资产比例从15.32%升至21.70% [8] - 存货规模加速增长 2023年底4742.52万同比增25.71% 2024年9月底达7200.15万较2023年底增51.82% [8] - 周转效率持续恶化 应收账款周转率从3.62次(2022)降至3.24次(2024年1-9月) 存货周转率从3.36次降至2.53次 [8][9] - 毛利率异常高于同业 2024年1-9月达57.49% 显著高于可比公司平均值46.36% [10] 收购方经营背景 - 公司2019年上市后增长乏力 2019-2023年仅2022年收入增速超20% 其余年份均为个位数 [4] - 归母净利润呈下滑趋势 2020-2023年在0.91亿-1.31亿区间波动 2022年同比降幅达49.94% [5] - 核心产品ARA和藻油DHA仍贡献近90%收入 新业务布局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5] 交易特殊条款 - 最初方案取消商誉减值补偿 在交易所问询后重新添加相关条款 [4] - 标的估值较3月披露方案微调 从13.45亿降至13.16亿 但溢价仍达4.4倍 [3]
纳思达“高买低卖”的资产虚不虚?控股股东“低吸高抛”有无资本套利局
新浪证券· 2025-06-12 12:23
公司并购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15-2021年累计并购规模超250亿元,主要交易包括2016年以27亿美元(约170亿元)收购利盟国际、2021年以66亿元收购奔图电子 [5] - 十年累计营收近2000亿元,但净利润亏损10亿元,呈现"规模不经济"特征 [4][7] - 利盟国际年均贡献收入150亿元,但营业利润率最高不足3%,2023年计提商誉减值78.84亿元 [9][17] 资产出售与财务风险 - 拟以0.75-1.5亿美元出售利盟国际,较100亿元历史投资额缩水90% [13] - 2024年末公司商誉余额135亿元,其中利盟国际相关商誉占比95.4%,2020-2022年营收下降但未计提减值 [15][17] - 出售后公司资产负债率将从70%降至50%以下,但营收规模和归母净利润将显著下降 [22][23] 关联交易与估值争议 - 奔图电子2018年资不抵债(净资产-739万元),2019-2021年净利润飙升至6.79亿元,2021年以66亿元高溢价注入上市公司 [26] - 奔图电子2019-2020年向关联方采购占比最高达44.95%,主要来自利盟国际 [27][28] - 奔图电子净利率(15-20%)显著高于利盟国际(<3%),但2023年业绩承诺完成率仅80.73% [12][29] 股东结构与资本运作 - 实控人汪东颖等通过赛纳科技持股28.82%,合计控制超30%股权 [3][5] - 2023年12月回购922万股,耗资2亿元,成交价区间18-29.99元/股 [1] - 当前股价22.21元较历史高点下跌超60%,市场对回购等维稳措施反应平淡 [2]
一波三折!嘉必优高溢价收购欧易生物 方案两度修改难掩商誉隐忧
贝壳财经· 2025-06-11 19:49
收购方案概述 - 嘉必优拟以8.31亿元收购欧易生物63.2134%股权,溢价率达441.23% [3][5] - 交易方式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并计划募集配套资金 [5][6] - 交易完成后欧易生物将纳入上市公司合并范围 [3] 交易方案调整 - 标的资产范围从65%股权调整为63.2134%股权,交易对方从14名减少至13名 [16] - 业绩补偿金额计算方式调整,新增减值补偿承诺条款 [19][20] - 方案调整旨在保障交易稳健进行并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21] 标的公司情况 - 欧易生物主营多组学分析技术服务和分子诊断产品研发 [7] - 2025-2027年业绩承诺为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7亿元 [11] - 交易将新增6.82亿元商誉,占上市公司总资产23.47% [12] 协同效应预期 - 双方可在技术研发、市场资源、战略发展等方面形成协同 [8] - 交易将提升嘉必优多组学与生物信息学技术能力 [8] - 预计交易后上市公司资产规模、营收水平将提升 [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56亿元(+25.19%),净利润1.24亿元(+35.94%) [22] - 2024年底总资产16.87亿元(+4.67%),净资产15.56亿元(+5.4%) [23] - 业绩增长源于国内外市场拓展及新产能释放 [23]
誉衡药业(002437) - 002437誉衡药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1
2025-06-11 19:05
公司收入下降原因 - 2019年底出售澳诺(中国)制药有限公司100%股权,2020年及之后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 - 部分产品如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受重点监控目录及地方医保目录调整影响,销量及收入大幅下降 [2] - 集采政策导致公司产品价格下降 [2] 公司产品集采情况 - 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已在多省集采中中选,2024年销量增长超40% [2][3] - 鹿瓜多肽注射液在京津冀3 + N联盟中中选 [3] - 氯化钾缓释片于2024年4月中标河南十三省联盟药品采购 [3] - 中药产品安脑丸/片集采风险较小,预计今年集采压力较小 [3] 公司子公司情况 - 誉衡制药主要产品为鹿瓜多肽注射液及玻璃酸钠注射液 [3] - 蒲公英是中药生产基地,核心产品为安脑丸/片 [3] - 莱博通核心产品是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 [3] - 启东华拓为原料药基地,配套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产品原料 [3] - 普德药业核心产品有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等多种药品 [3] - 广州誉东为高端固体口服制剂生产基地,核心产品有氯化钾缓释片、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 [3] 公司销售团队划分 - 天津博达负责与日本第一三共合作产品的推广 [3] - 广州誉东负责氯化钾缓释片的销售(包括药店及线上) [3] - 还有一个负责其他产品院内销售的团队 [4] 公司商誉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商誉为3.69亿元,由2015年度收购普德药业产生 [5] - 目前普德药业运营情况不存在商誉减值迹象 [5] 公司营收及业绩预期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7.06%,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15.24% [6] - 预计今年营业收入平稳或略微下降,经营业绩继续增长,原因包括存量业务平稳/稳健增长、新增产品贡献增量、降本增效有空间 [6] 产品合作模式 - 普德药业持有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文号、负责生产,卫信康拥有知识产权、负责推广,双方合作超20年,关系稳定 [7][8] 合作产品收入贡献 - 与第一三共合作的产品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的10%左右 [9] - 2024年相关收入体现在年报“心脑血管药物”数据及“其他模式”中 [9] 创新药考量 - 目前以仿制药业务为主,暂未投资或研发创新药 [10] - 短期内布局差异化仿制药、高壁垒仿制药、改良型新药等,长期结合市场及公司情况开展创新药业务 [10] 股票回购计划 - 2024年推出的股份回购方案于2025年3月实施完毕,累计使用资金约8,000万元,回购股份3,230.72万股,占回购前总股本的1.42%,已完成股份注销工作 [11] 在研产品情况 - 围绕维矿、心脑血管、骨科等优势领域研发布局,在研项目20余个(均为仿制药),向CDE提交10余项上市申请,预计今明两年有新产品获批 [13] 主要股东情况 - 主要股东为沈臻宇女士及一致行动人、国泰海通、誉衡国际及健康科技(司法冻结状态)、东源基金以及股权激励授予股份,合计占公司总股份比例超20% [13] - 沈臻宇女士等部分股东股份通过司法拍卖取得,沈臻宇女士及一致行动人截至2025年一季度股份占比约10% [13]
龙佰集团净利三连降60亿商誉悬顶 背债263亿仍拟21.86亿分红回购
长江商报· 2025-06-11 07:27
公司财务与资本运作 - 公司拟以5-10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1] - 一季度拟派发现金红利11.86亿元 分红率达172.88%[1][5] - 2024年全年现金分红21.44亿元 分红率98.89%[6] - 截至一季度末货币资金87.26亿元 有息负债263亿元 资产负债率60.57%[2][7] - 回购价格上限24.82元/股较市价溢价50.15%[3] 经营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 分别为34.19亿/32.26亿/21.69亿元[12] - 2024年净利润下降主因铁精矿价格下跌及新能源材料盈利不及预期[2][12] - 2024年资产减值3.42亿元 含商誉减值8974万元[12] - 一季度营收70.60亿元(同比-3.21%) 归母净利润6.86亿元(同比-27.86%)[13] 行业地位与业务布局 - 钛白粉年产能151万吨 海绵钛8万吨 均居全球第一[10] - 中国唯一贯通钛全产业链企业 拥有优质矿产资源[10] - 主营产品包括钛白粉/海绵钛/锆制品/锂电正负极材料[10] - 2024年研发投入11.75亿元 累计持有专利1270项(发明专利410项)[11] 管理层变动与战略动向 - 实控人许刚2024年去世 90后二代许冉接班[3][14] - 近年通过收购龙蟒钛业(90亿元)等扩张 形成全产业链布局[9][10] - 子公司云南国钛股权收购耗资25.74亿元[9]
因赛集团6.42亿重组将增5.28亿商誉 标的溢价513%超五成收入依赖大客户
长江商报· 2025-06-10 07:36
日前,因赛集团发布重组草案,拟作价6.416亿元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智者同行品牌管理顾问(北 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者同行")8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3.21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本次重组为同行业间的并购整合。因赛集团将通过本次交易完善营销产业链,并改善当前 的盈利能力。 因赛集团(300781)(300781.SZ)推高溢价并购,商誉规模将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2024年,受商誉减值等因素影响,因赛集团实现营业收入8.8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 母净利润,下同)亏损4504.29万元,为公司上市后首次亏损。 而在本次交易中智者同行整体估值增值率达513.62%。这意味着,交易完成之后,因赛集团将新增5.28亿元商誉, 新增商誉金额占2024年末上市公司总资产的比例达46.84%。 高溢价的收购中,交易对手方作出业绩承诺,2025年至2027年,智者同行实现的净利润(以经审计的扣非归母净利 润为准)合计不低于2.16亿元。 需警惕的是,智者同行存在"大客户"依赖症。2024年,智者同行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接近九成,其中第一大客 户收入占比超过52%。 新增商誉将 ...
Novaturas Group Reports Audited Results for 2024
Globenewswire· 2025-06-10 02:35
The tour operator Novaturas Group reported audited revenues of EUR 201 million for 2024, having served 239 thsnd. travelers across the Baltic States. Compared to 2023, this represents a 3.6% decline in revenue and an 8% decrease in traveler numbers (down from 259 thsnd. in 2023). Despite a profitable final quarter, the company ended the year with a net loss. “2024 was a volatile year. The first half was particularly challenging, as we operated in an oversupplied market, which was reflected in our January–Ju ...
力盛体育3.3亿元定增背后:连年亏损、频繁融资与并购暴雷
新浪证券· 2025-06-09 11:41
公司融资与项目进展 - 公司发布第四次修订的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3 3亿元用于建设海南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国际赛车场项目[1] - 自2017年上市以来三次募资:2017年IPO募资1 69亿元 2021年定增3 9亿元 2023年拟募6亿元后缩水至3 3亿元[1] - 募投项目屡现延期,如Xracing项目原定2022年底完工,因电动化改装推迟至2024年底[1] 财务表现与亏损情况 - 2021-2024年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0 09亿元 -0 76亿元 -1 96亿元 -0 6亿元,累计亏损达3 4亿元[1] - 上市8年未分红,未分配利润累计-1 59亿元[1] - 2023-2025年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超3亿元,商誉减值近1 5亿元[1] 并购暴雷与监管问询 - 2021年以1 77亿元收购悦动天下25%股权(增值率1523%),但标的2022-2023年净利润仅1500万元和-3114万元,未达业绩承诺[2] - 交易对手方杭州峻石成立仅4个月 参保人数为0 大股东关联企业已被列为被执行人[2] - 深交所两度问询定增必要性,要求说明新项目与现有赛车场的差异化及融资合理性[2] 股价表现与市场质疑 - 2023年定增预案发布时股价23 37元,至2025年6月跌至13 22元,跌幅达43%[3] - 市场质疑公司战略方向,需证明自身是赛道竞速者而非财务"漂移玩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