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

搜索文档
鹏华基金张羽翔:建议关注Z世代驱动的国潮、文化IP等新消费趋势
中国经济网· 2025-06-06 14:32
潮玩行业发展趋势 - 潮玩IP Labubu成为全球"超级IP",出现断货售罄和二手溢价20倍现象[1] - 潮玩赛道被誉为年轻人"塑料茅台",吸引投资者关注[1] - 潮玩产业通过将商品转化为情感载体,满足年轻人情绪疗愈和自我表达需求[1] - 行业融合艺术、IP、科技等元素,衍生沉浸式体验场景[1] - 潮玩行业通过IP跨界、技术创新与文化融合,引领年轻人生活方式变革[1] 港股消费主题ETF - 鹏华基金推出鹏华港股通消费主题ETF(代码:159265),聚焦新消费趋势[1] - 该ETF精准覆盖潮玩等新兴消费赛道,为投资者提供高效工具[3] - 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包含泡泡玛特(权重11%)、名创优品等潮玩龙头[2] - 港股上市机制灵活,未来可能吸引更多潮玩公司加入[2] 市场数据与增长预测 - 全球IP玩具25-28年年均增长率预计达9.50%,高于总玩具市场[2] - 中国IP玩具市场规模预计从25年578亿元增至28年911亿元,年均增速17.02%[2] - 中国IP玩具全球市场份额预计从25年13.99%增至28年16.85%[2] - 盲盒市场主流用户(90后与00后)占比78%,具有强大社媒推介能力[2] - 25年盲盒产品价格带向上迁移,300-500元轻奢盲盒占比提升至35%[2] 消费板块差异 - A股必选消费(白酒、食品)防御属性突出[3] - 港股消费股中,文旅、本地生活等服务类企业弹性更大[3] - 建议关注Z世代驱动的国潮、文化IP等新消费领域[3]
重庆公布《第八批重庆老字号》名单 重庆啤酒等74个品牌获评
中国新闻网· 2025-06-05 10:51
公司荣誉与品牌发展 - 重庆啤酒入选第八批重庆老字号名单,共74个品牌获此认定 [1] - 此前公司已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此次再获殊荣 [1] - 品牌创立于1958年,拥有67年历史,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本土啤酒品牌之一 [1] 产品与市场定位 - 产品口感风格定位为清爽透冽、醇和顺滑、鲜活明快,适配重庆火锅及江湖菜系 [1] - 经典产品线包括重庆纯生、重庆国宾,近年推出重庆国宾醇麦、精酿白啤/黑啤等新品 [1] - 通过风味创新持续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1] 市场覆盖与战略 - 公司已发展为中国五大啤酒企业之一,构建全国性销售网络 [1] - 品牌在四川、贵州、湖南等地成为重要区域品牌,实现全国销售 [1] - 战略聚焦推广"吃重庆火锅、喝重庆啤酒"的消费场景,传播重庆城市文化 [1] 品牌价值与未来规划 - 公司强调老字号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及巨大经济价值 [2] - 未来将发挥老字号在自主品牌建设、国潮文化挖掘、商品供给丰富化等方面的示范作用 [2]
谁在制造“塑料茅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00:45
核心观点 - Labubu作为泡泡玛特旗下IP在全球市场取得巨大成功 打破中国制造仅靠性价比的刻板印象 在美国即便提价30%仍引发抢购热潮 被戏称为"塑料茅台" 出店后身价翻倍 成为明星社交货币 [1] - 泡泡玛特通过整合广东制造优势与香港设计资源 构建潮玩产业升级的共创模式 其中东莞提供超70%产能 2020年支撑25亿元销售额 [6][8] - 潮玩行业正重新定义中国制造 从代工转向"艺术化"输出 利用中国制造能力孵化小众艺术家并实现全球化销售 [18] 产业地图 广东制造 - 东莞作为全球最大玩具产业带 聚集超4000家玩具企业和1500家配套企业 为泡泡玛特提供超70%产能 2020年30家代工厂支撑25亿元销售额 [6] - 东莞制造商经国际大厂历练 具备高精度拆件和开模能力 能实现眼部单独零部件等精细工艺 当地产业链可支持搪胶与毛绒的创新融合 [7][8] - 石排镇潮玩产业主要面向欧美日韩中高端市场 通过国际标准带动供应链集体升级 材料工艺达行业领先水平 [8] 香港设计 - 香港八九十年代已诞生搪胶艺术摆件 通过艺术展览形成商业化雏形 为潮玩产业提供早期创意土壤 [11] - 泡泡玛特签约的Labubu设计师龙家升和Molly设计师Kenny Wong均来自香港 香港艺术家为潮玩注入核心设计灵魂 [14] - 香港作为国际艺术中心 拥有巴塞尔艺术展等顶级平台 2022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艺术品交易市场 为艺术家提供重要展示渠道 [15][16] 河南潜力 - 河南潮玩相关企业数量达全国第二 仅次于广东 正积极布局潮玩经济作为文化消费新业态 [18] - 南阳新野县提出打造"中国玩具制造之都" 计划与广东产业带联动 但面临艺术设计资源短缺的挑战 [18] - 内地厂商开始挖掘本土艺术家 结合中国元素与国潮趋势 探索艺术与制造的创新链接 [19] 产品表现 - THE MONSTERS系列(含Labubu)2022年收入同比暴增726.6% 成为全球爆款 [9] - Labubu开创搪胶与毛绒融合新形态 既降低开模成本又提升设计还原度 同时满足展示与亲肤需求 [8] - 产品细节追求极致 包括眼部独立零部件 皇冠皮鞋尖高亮效果等 工艺标准成为行业标杆 [7]
国潮出圈,泡泡玛特MOLLY首登香港星光大道
环球网· 2025-06-03 17:16
泡泡玛特IP营销活动 - 泡泡玛特旗下经典IP MOLLY参与「抖音绽放多元季」香港维多利亚港活动 通过红毯走秀 LIVE演出 无人机光影秀及主题巴士等多元形式呈现融合科技 艺术与城市文化的IP视听盛宴 [1] - MOLLY成为首个登上香港星光大道的潮玩IP形象 在红毯大秀中作为焦点亮相 并在LIVE演出中表演独家策划节目《Bubbling up》 [3] - MOLLY形象出现在维港夜空的无人机大秀中 同时覆盖香港3条重要交通路线的主题双层巴士以MOLLY小画家系列为主题元素 [3] MOLLY IP发展策略 - MOLLY已诞生19年 从早期小画家形象发展为包含ROYAL MOLLY SPACE MOLLY和BABY MOLLY等多元形象 丰富消费者IP体验 [5] - 公司通过高端潮玩臻品深化艺术收藏圈层影响力 同时结合非遗技艺编织当代潮流文化新叙事 [4] - 公司强调MOLLY作为文化符号的跨界张力 此次合作旨在为香港文旅产业注入新动能并探索IP多元化表达 [5] 公司长期战略方向 - 泡泡玛特坚持"向上努力 向外看"策略 计划通过更丰富品类 更优秀品质和更多元消费场景传递全球潮流文化 [4] - 公司将持续加强IP与粉丝情感连接 推动不同潮玩IP焕发长期价值 [4][5]
文化中国行丨“端午经济”火热 国潮“圈粉”海外人士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02 19:39
国潮消费海外市场表现 - 3D打印端午系列摆件在海外市场热销 美国 英国 马来西亚等国外贸订单激增 其中龙舟摆件日订单量达两万个 [1][3] - 海外客户对交货时效要求高 通常要求5-7天内通过空运发货 而非传统海运方式 [3] - 端午元素DIY装饰产品在海外走俏 主打仪式感和体验乐趣 跨境平台订单量显著增长 [5][7] 传统文化带动旅游消费 - 入境游热度攀升 海外游客将体验中国民俗文化列入旅游清单 国潮文创和非遗体验受青睐 [7] - 广东佛山龙舟主题活动吸引外国游客参与 包括观赛 品宴和文创体验 [9] - 福州长乐三溪村夜赛龙舟活动获英国游客高度评价 游客表示将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并计划深度游览 [9][11] 文化输出与产业联动 - 义乌商贸城经营者反映中国文化产品海外需求旺盛 3D打印等现代技术与传统元素结合有效推动出口 [1][3] - 跨境电商渠道成为文化产品输出重要途径 订单量持续增加显示国际影响力提升 [7] - 民俗活动如龙舟赛成为文化传播载体 外国游客参与体验后产生二次消费意愿 [9][11]
2025年中国古法黄金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国潮”风尚日渐流行,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2 12:38
概述 - 古法黄金是利用中国传统制金工艺制作的足金制品,按用途可分为饰品类、摆件类、挂件类和把件类金器 [1] - 古法黄金工艺通过搂胎、锤揲、镶嵌等复杂工艺打造哑光质感与稳定结构,历史可追溯至商周时期 [3] 市场政策 - 2024年7月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工艺美术行业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金属工艺品和珠宝首饰工艺传承,提升质量并丰富款式 [5] - 2023-2024年各地出台政策支持珠宝玉石产业,如深圳建设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横琴粤澳合作区放宽珠宝业务准入 [7] 产业链 - 上游包括金矿开采(2024年国内原料产金377.242吨,同比增0.56%)、黄金回收及加工设备 [8][10] - 中游为设计研发加工,下游覆盖线下专卖店、百货及线上电商渠道 [8] 发展现状 - 2024年市场规模达2101.0亿元,同比增长39.03%,受"国潮"风尚驱动,年轻消费者(20-30岁)对文化内涵和个性化定制需求增长 [12] 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高,代表企业包括周大福、老凤祥、中国黄金等,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等地 [14] - 老凤祥2024年珠宝首饰业务收入469.1亿元,占总营收82.6%;老铺黄金2024年毛利率达41.16% [16][18] 发展趋势 - 消费群体年轻化,需求从婚庆送礼转向日常佩戴,更注重设计感与文化内涵 [21] - 市场竞争加剧,综合品牌与专注古法金的品牌将共同推动行业升级 [21]
焦点访谈|“新中式”引领国潮新风尚 千年织锦织出锦绣未来
央视网· 2025-06-01 21:19
国潮与传统面料复兴 - 国潮风盛行带动传统面料如宋锦、香云纱等从小众走向大众,融入现代生活场景[1] - 宋锦作为"三大名锦"之一,纹样精密、色彩古雅,曾因工艺繁复濒临失传,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遗,2009年列入人类非遗[3] - 香云纱采用"三蒸九煮十八晒"古法制作,核心晒莨环节依赖光照和微生物环境,难以工业化[1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苏州纺织企业通过数码大提花织机改造,将宋锦日产量从手工10厘米提升至20米,实现现代化生产[5] - 2014年APEC会议采用改良宋锦(真丝+羊毛)制作领导人服装,推动行业建立2017年国家标准[7] - 香云纱传承者研发涂泥机设备,保留古法同时突破产能限制,2024年顺德产区年产能达1500万米,面料产值超120亿元[15] 年轻化与跨界融合 - 95后创业者将宋锦应用于笔记本等现代用品,通过新场景创造消费习惯[9] - 香云纱与达·芬奇名画IP结合举办时装秀,产品线扩展至家居、珠宝领域[15] - 汉服、朝鲜族服饰等传统服装借国潮热潮形成产业集群,如山东曹县汉服基地、涌泉旗袍产业园[17] 市场表现与文化价值 - 宋锦企业十年坚守后迎来国潮红利,新建27亩智慧工厂预计2024年8月竣工[11] - 新中式服装从博物馆藏品转变为日常穿搭,反映消费者对文化认同的精神需求提升[17] - 文旅部等部门联合举办织锦技艺研修班,促进传统工艺与当代设计的产学研结合[9][11]
重庆消费市场掀起“国潮风”
搜狐财经· 2025-06-01 10:40
国潮消费新模式 - 艾草花束融合鲜花等新元素 价格达20元左右 较传统几元一把的艾草显著溢价 [2][3] - 盒马推出龙舟/葫芦挂饰花束 以"福禄安康"为卖点吸引年轻消费者 [3] - 三峡博物馆联合九龙沉香博物馆推出端午礼盒 包含非遗线香等产品 设计灵感源自馆藏文物 [3] 国潮餐饮创新 - 粤菜馆创新推出乌米蛋黄粽、十三香牛腩粽等新式粽子 午市后仍现排队现象 [4][5] - 宴会餐厅结合汉服妆造与传统舞蹈表演 打造沉浸式用餐场景 [5] - 餐饮行业将传统饮食文化符号化 通过载体创新形成消费风尚 [5] 国潮文旅体验 - 手工体验店香囊制作项目加入白芷等中药材 端午假期预约爆满 [6] - 美团数据显示"龙舟基地"搜索量同比上涨216% "龙舟文化园"上涨147% [6] - 重庆多地举办赛龙舟活动 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 [6] 行业趋势分析 - 传统民俗文化通过现代元素重构 形成"国潮"消费新场景 [2][3][6] - 年轻消费群体推动节日仪式感消费 文博机构与商业实体加速跨界融合 [3][5] - 深度文化体验正逐步替代快餐式旅游 成为文旅消费新方向 [6]
中国风点燃消费新引擎
经济日报· 2025-05-31 05:53
新中式消费趋势 - "新中式"消费在年轻人中受欢迎,包括打卡文博场馆、探访古城古镇、体验汉服妆造、入住国风酒店等,为消费市场和文旅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1] - 国潮风和中国风成为新消费增长点,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产品的需求 [1] - 非遗文创产品火热出圈,"悟空""哪吒"等IP出海,国潮消费传递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1] 年轻消费群体偏好 - "90后"成为购买老字号最多的群体,"00后"下单量增速达95% [2] - 国货美妆产品因高性价比和文化底蕴受到年轻人青睐,使用体验不输欧美大牌 [2] - 文化自信提升和产业创新升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演绎,唤起年轻消费群体的情感与价值认同 [2] 品牌创新与产品设计 - 华佳集团旗下"桑罗SANGLUO"品牌推出"新中式东方幽兰系列",灵感来自东方庭院蝴蝶兰,采用非遗苏绣工艺,小红书曝光量超百万 [2] - 桑罗年均研发花型、颜色与款式超千款,融入苏绣、国画印花、中式斜门襟等传统元素,并与文化IP及新锐设计师联名破圈 [3] - "新中式"服饰兼具辨识度与实穿性,满足Z世代国潮情怀,形成独特视觉符号 [3] 老字号品牌转型 - 全聚德旗下仿膳茶社推出"应节寿意·龙凤喜饼"糕点系列,根据时节与民俗适时上新,吸引年轻人拍照打卡 [4] - 内联升开设"大内宫保"咖啡馆,中式盖碗咖啡在社交媒体圈粉 [4] - 同仁堂"知嘛健康"新零售品牌在全国开出12家门店,光明乳业与冠生园联名推出大白兔雪糕成为爆款 [5] 文旅市场新趋势 - 景德镇"千馆之城"馆长接力直播活动以青花、国瓷、微陶等特色场馆形成推介矩阵,带动文旅消费 [6] - 黄山非遗鱼灯巡游活动让游客参与非遗传承,成为水墨画中跃动的锦鲤 [6] - "古镇旅拍"搜索量同比上涨近60%,南浔古镇、惠山古镇等旅游热度增幅明显 [6] 节庆与国潮结合 - 高星酒店推出"传统国潮粽子+酒店住宿"打包套餐,广州花园酒店与广州艺术博物院联名推出端午粽子礼盒,设计灵感源自居廉《并蒂莲》 [7] - 广州花园酒店连续4年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节庆食品包装设计,举办文化艺术集章打卡、篆刻研学等活动 [7] - "新中式"旅游包括打卡文博场馆、探访古城古镇、体验汉服妆造等,为消费者带来丰富文旅新体验 [7]
让刘亦菲与贝克汉姆都“上头”,“年轻人的茅台”到底是啥
金融时报· 2025-05-30 15:05
LABUBU的走红也离不开名人效应。韩国女团BLACKPINK成员的Lisa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展示LABUBU 挂饰或盲盒,球星贝克汉姆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相关内容,刘亦菲带着它前往意大利看秀,蕾哈娜等不 少明星都被拍到随身携带LABUBU。LABUBU也因此成为名牌手袋上的潮流配饰。 二手平台上,LABUBU隐藏款标价上千元;社交媒体上,有人靠它日赚3万元,而它的原价不过几十到 一百多块钱。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的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人群)成为消费主力,他们购买 潮玩不仅是为了拥有物品本身,更重要的是获得参与感和体验感。而LABUBU也因此打上了"年轻人的 茅台"这一标签。 LABUBU等新兴潮玩IP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抢购热潮,体现出中国IP开始崭露头角,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近年来,"国潮"从一个文化现象逐渐演变为一种消费趋势。政策层面的支持也为国内潮玩市场发展营造 了良好的环境。 一个玩偶能够引领时尚潮流?还能在全球掀起抢购潮? 是的,LABUBU给予肯定答案。最新上市的LABUBU系列在美国、英国等地经常出现"几分钟内"售罄 的现象。据媒体报道,近日伦敦某购物中心,甚至为了它发生了"斗殴"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