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周期

搜索文档
茅台集团与五粮液集团交流座谈
快讯· 2025-05-17 15:05
公司动态 - 茅台集团总经理王莉一行于5月16日到访五粮液,与五粮液集团董事长曾从钦、总经理华涛进行座谈交流 [1] - 双方认为应对白酒行业周期性调整需要攻坚克难精神和团结一心合力 [1] - 未来双方将完善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协作共进 [1] 行业趋势 - 白酒行业当前处于周期性调整阶段 [1] - 行业龙头企业正通过加强合作来应对行业挑战 [1]
深业集团换帅,政企跨界高管王昱文接棒,能否扭转业绩颓势?
南方都市报· 2025-05-16 20:23
2024年1至3月,深业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2.12亿元,同比下降了35.58%;归母净利润亏损达4.61亿元, 由2023年末的盈利转为亏损。其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353.15万元,2024年一季度亏损扩大了 959.77%。 此外,深业集团的毛利率也有较大的波动。2021至2023年,该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43.26%、42.24%、 42.14%。而在2024年一季度,毛利率更大幅下滑至30.39%。 5月14日,深业集团一则人事变动公告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执掌集团12年的董事长吕华因年龄原因不再 担任深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办理退休手续。根据深圳市相关任免文件,原党委副书记、董事、 总经理王昱文正式接任董事长职务。 1964年2月出生的吕华,是深业集团从传统地产商向产城运营商转型的关键推手。这位拥有南开大学政 治经济学博士学位和英国雷丁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的学者型企业家,职业生涯与深圳城市建设同频共 振。 2012年,吕华接任董事长时,深业集团年营收尚不足百亿。在吕华治下,深业集团形成了"地产开发 +产业运营+资本运作"三轮驱动模式。截至吕华卸任前的2023年,深业集团资产规模已达1925亿元,旗 ...
福莱蒽特: 杭州福莱蒽特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6 16:27
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 公司于2025年5月通过网络互动形式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百春、财务总监沈蔚、董事会秘书王振炎及独立董事朱炜出席并与投资者交流 [1] - 说明会重点围绕2024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经营业绩展开,公司在信息披露允许范围内回应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1]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2024年高水洗/高日晒牢度染料收入同比增长21.61%,占营收比重超60%,产品通过欧盟REACH认证,主要应用于高端纺织及特种纤维领域 [1] - 未来盈利提升路径包括:1) 收缩低毛利传统产品线,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环保型染料 2) 在维护大客户同时开发中小型印染企业客户群以提升市场渗透率 [1] 一季度业绩下滑原因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7.57%,净利润下滑9.13%,主要受行业周期影响及光伏业务亏损拖累 [2] - 净利润下降还因去年同期政府补助同比减少238.61万元 [4] 行业竞争格局与周期 - 分散染料行业已进入成熟阶段,竞争格局稳定,下游需求与纺织服装行业经济景气度相关但具备刚性消费属性 [2] - 当前行业处于底部复苏阶段,公司作为领先企业已建立技术及客户壁垒,长期积累优势将随行业回暖显现 [2] 业务结构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下降15.23%,主要受光伏业务亏损影响 [4]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提升约2个百分点,源于高端染料产品占比提升带来的业务结构优化 [2][4] 海外业务发展 - 当前产品出口占比20%-35%,受中美关税战影响有限,公司计划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2]
直击股东大会 | 2019年以来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首度下滑 川仪股份董事长:下游周期性影响因素仍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5 22:01
公司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5.92亿元 同比增长2.44% 归母净利润7.78亿元 同比增长4.60%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43亿元 同比下滑0.39% 为2019年以来首次同比下滑 [5][8]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4.48亿元 同比下降7.63%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91亿元 同比下降26.16% [8] - 下游行业包括石油化工 冶金 电力 核工业等 受宏观经济 产业规划及行业周期影响 部分下游行业面临阶段性供需失衡 新建项目减少或延期 盈利水平下滑等问题 [8] 行业现状 - 下游行业如石油化工 冶金等领域景气度较弱 周期性下行影响尚未结束 [8] - 下游客户需求受宏观经济 产业规划及自身行业周期影响产生波动 [8] 发展策略 - 持续注重存量市场 从深度和广度上挖掘潜能 [1][9] - 重点关注新兴领域和市场 做好相关工作 [9] - 今年下游行业还有一些重大项目 公司将做好相关工作 [9] 实控人变更 - 直接控股股东四联集团与国机集团签署《股份转让框架协议》 拟转让19.25%股份 国机集团或其新设全资企业计划进一步受让不低于10%且累计不超过30%的股份 [10] - 国机集团有意与公司加强协同 包括技术攻关与技术创新协同 市场协同开拓 海外市场开拓 以及与大型央国企合作提升市占率 [11] - 国机集团对公司业务等各方面协同性有想法 但控制权变更仍在进行中 很多事项处于讨论和研判阶段 [3][11]
周期底部徘徊,把握化工结构性机会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5-15 08:40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 风险,项目达产不及预期的风险等。(中国银河 翟启迪,孙思源) 【责任编辑:杨梓安 】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化工景气低位徘徊,静待周期筑底向上。2024年化工行业营收高位运行、盈利承压回 落,石油化工和基础化工板块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3056、24970亿元,同比分别变化-3.2%、 0.3%;实现归母净利润554、116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0.2%、14.1%。其中,原油价格中枢 下移带动石油化工部分产品价格重心回落,拖累相关板块营收表现;化工行业盈利回落或与 终端需求疲软、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有关。25Q1化工行业板块内部表现分化,石油化工和 基础化工板块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151、6070亿元,同比分别变化-7.1%、6.4%;实现归母净 利润170、371亿元,同比分别变化-23.5%、4.7%。其中,油价回落预计仍是拖累石油化工板 块业绩的主因,基础化工板块业绩增长或与行业规模扩张、供应扰动引发部分产品涨价潮等 因素有关。25Q1石油化工、基础化工板块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4.3%、17.9%,处历史底部区 间。我们认为,行业低 ...
直击业绩会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9亿元 固德威董事长黄敏:受欧洲高库存等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4 19:3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67.38亿元,同比下降8.36%,归母净利润亏损0.62亿元,同比下降107.25%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13%,但仍为亏损状态 [1][8] - 2024年欧洲市场销售收入9.37亿元,较2023年的33.44亿元减少24亿元,毛利率从45.42%降至42.13% [3] - 2024年逆变器出货量约60万台,其中并网逆变器占比91.45%,储能逆变器占比8.55% [2] 业绩下滑原因 - 欧洲市场高库存导致境外高毛利率的逆变器及电池销售收入下降 [1][2] - 研发投入增长、规模效应下降、财务费用增加等因素影响利润 [1][2] -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增速明显下降,海外市场库存高企 [8] - 产业链价格下跌,硅料、硅片、组件价格全年跌幅超40%~50%,行业利润大幅压缩 [8] 行业对比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逆变器行业中仅固德威一家出现亏损 [2] - 2025年第一季度阳光电源营业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51%),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增长82.52%) [8] - 上能电气营业总收入8.31亿元(同比增长16.78%),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长71.56%) [8] - 德业股份营业收入25.66亿元(同比增长36.24%),归母净利润7亿元(同比增长63%) [8] - 公司股价较2022年8月巅峰下跌近80%,与光伏行业周期性波动相关 [6] 公司应对措施与未来展望 -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环比略有改善 [1][8] - 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1][8] - 2025年第一季度合同负债4.41亿元,较年初增加近1亿元,同比增长27.83% [8] - 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境内逆变器及户用电站销售大幅增加 [8]
中来股份(300393) - 300393中来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8:30
业务资源分配与发展 - 公司将根据行业情况、业务空间、盈利能力等合理分配光伏辅材、高效电池及组件、光伏应用等业务板块资源,发挥协同作用推动整体效益最大化 [1] - 公司目前核心聚焦主业经营,对外投资谨慎,后续如有投资计划将按规定披露 [2] 销售与市场策略 - 面临产品价格下行和盈利空间收窄,公司强化销售团队能力,通过多元化产品和差异化策略开拓海内外市场,同时通过精益管理控制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2] - 公司持续深耕中东、欧洲、亚太等已布局海外市场,关注海外政策和市场情况灵活拓展,已获多项国际认证助力开拓 [3] 用户体验与业务拓展 - 公司凭借优质产品和完善服务提升户用分布式业务用户体验和粘性,自主研发管理服务保障客户电站,提供多元化安装方案满足多场景需求 [2] - 公司在原有业务推进同时,结合市场和行业情况,依托光伏业务渠道和经验,丰富应用端业务类型和范围,提升新兴领域竞争力 [3] 技术研发与产品推广 - 公司持续开展高效电池研发创新、提效降本工作,研发导入新提效技术并优化工艺提升TOPCon电池转换效率 [3] - 公司自主研发的御风组件具备性能和环保优势,2024年初期推广实现部分出货,后续将加大推广力度 [3]
苏州固锝回应海外布局浆料产能:有助于创造新业绩增长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5-09 16:49
半导体领域业务 - 公司业务集中在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逆变储能、清洁能源等多个领域 [1] - 2024年加速功率模块、集成电路等车规级产品迭代,突破高压平台热管理技术,实现MOSFET量产 [1] - 开发光伏逆变器专用IGBT,精准匹配客户定制化需求 [1] - 构建"本土化+东南亚"双循环产能体系,马来西亚公司搭建汽车产品先进封测线并通过一线客户审核 [1] 光伏领域业务 - 全资子公司苏州晶银是国际知名光伏电池导电浆料供应商,太阳能电池银浆全面国产化先行者 [1] - 2024年PERC、TOPCon和HJT用浆料量质齐发,PERC正银保持精细线印刷稳定性和低耗量高接触性能优势 [2] - HJT低温银浆和银包铜浆料保持技术领先及品质稳定优势 [2] - 积极推进低银含浆料在TOPCON和XBC电池上的产业化应用,XBC电池用浆料销量实现翻番 [2] 光伏行业影响 - 光伏企业普遍亏损主要因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导致存货跌价大额计提 [2] - 光伏银浆行业库存周转快且毛利率稳定,受行业周期性影响较小 [2] - 马来西亚子公司2024年正式投产并实现盈利,主要服务海外客户 [2] - 海外光伏需求存在且部分区域增长快速,布局海外产能有助于抓住市场机会 [2] 技术储备 - 公司关注光伏浆料领域所有新技术并进行相应技术储备 [2] - 具备能力跟进市场选择的主流技术路线 [2]
股价一度跌超10%,中芯、华虹业绩不及预期?最新解读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14:44
5月9日,受业绩影响,国产晶圆代工双雄中芯国际(688981.SH,00981.HK)、华虹公司 (688347.SH,01347.HK)股价均大幅下挫,其中中芯国际港股一度跌超10%。 截至早间收盘,中芯国际A股跌4.37%,港股跌6.87%。华虹公司A股跌10.58%,港股跌12.20%。 中芯国际下调二季度指引 5月8日晚,中芯国际发布了2025年度第一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该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163.01亿元,同比增长29.4%,净利润13.56亿元,同比增长166.5%。 净利润变动主要是由于晶圆销量上升、产品组合变化使营业收入同比增加所致。 据披露,一季度,中芯国际整体实现销售收入22.47亿美元,环比增长1.8%,低于指引区间(环比增长 6%—8%);毛利率为22.5%,超指引区间上限(19%—21%);产能利用率上升至89.6%,环比增长4.1 个百分点。 中芯国际还给出了第二季度的业绩指引,季度收入环比下降4%至下降6%,毛利率介于18%至20%的范 围内。 中芯国际联合CEO赵海军在5月9日的一季度业绩会上表示,由于工厂生产性波动,今年一季度后半期平 均销售单价下降,导致收入未能达到业绩预 ...
中芯国际(00981) - 2025 Q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5-09 13:03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为22.47亿美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增长1.8%,同比增长28.4%[5][11] - 毛利率为22.5%,较2024年第四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同比上升8.8个百分点[6][12] - 运营利润为3.10亿美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增长44.3%,同比增长12,766.6%[7][13] - SMIC归属利润为1.88亿美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增长74.8%,同比增长161.9%[8][14] - EBITDA为12.92亿美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增长0.9%,同比增长45.6%[9][15] 用户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晶圆出货量为229.22万片,较2024年第四季度增长15.1%[38] 未来展望 - 2025年第二季度预计收入将环比下降4%至6%[40][41] - 毛利率预计在18%至20%之间[40][41] 研发与财务状况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49亿美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下降31.4%[1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5.87亿美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1.78亿美元[19] - 2025年第一季度总债务为112.55亿美元,净债务为负14.47亿美元[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