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周期

搜索文档
中芯国际20250809
2025-08-11 09:21
**中芯国际 2025年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1 公司及行业概述** - 公司:中芯国际(SMIC) - 行业:半导体制造(晶圆代工) - 核心数据: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44.56亿美元(同比增长22%),毛利率21.4%(同比+7.6pct),EBITDA利润率54.3%[2][7][8] --- **2 财务表现** **2.1 2025年上半年业绩** - 销售收入44.56亿美元(+22% YoY),毛利率21.4%(+7.6pct YoY),净利润3.21亿美元[2][7][8] - 资本开支33.01亿美元[16] **2.2 2025年Q2业绩** - 销售收入22.09亿美元(环比-1.7%),毛利率20.4%(环比-2.1pct),净利润1.32亿美元[3][10] - 产能利用率92.5%(环比+2.9pct),8英寸晶圆销售239万片(环比+4.3%)[10][15] **2.3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Q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7亿美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15.6亿美元[6] - 总资产494亿美元,总负债167亿美元(有息负债119亿美元),净债务权益比-3.4%[4] **2.4 未来预期** - Q3收入环比增长5%-7%,毛利率指引18%-20%[9][17] - 全年目标超行业平均水平,订单供不应求至少持续至10月[20][22] --- **3 业务分项表现** **3.1 应用领域** - 消费电子占比41%(主导),汽车电子出货环比+20%,图像传感器收入环比+20%[2][11][14] - 模拟芯片需求显著增长(手机快充、电源管理),国内客户替代海外份额推动订单[12] **3.2 晶圆尺寸与区域分布** - 8英寸(24%)和12英寸(76%)晶圆收入占比,8英寸收入环比+7%[11] - 中国区收入占比84%,美国13%,欧亚3%[11] **3.3 新兴领域布局** - 功率器件:抓住AI服务器电压升级机遇,布局第三代半导体(GaN/SiC)[25][28] - 网络产品:有线/无线通信设备国产替代率高,订单能见度较高[31][33] --- **4 运营与产能动态** **4.1 产能与稼动率** - Q2折合8英寸月产能99.1万片,稼动率92.5%(8/12英寸均提升)[15] - 订单超产能,但稼动率稳定(92%-93%),部分产能用于研发[35] **4.2 扩产计划** - 年投资70-80亿美元扩产,但保持稳健节奏(非跳跃式增长)[36] - 8英寸产能按需建设,50%以上订单来自国际客户[27][28] --- **5 风险与挑战** **5.1 毛利率压力** - Q3折旧压力增加,但产出增长或抵消影响(毛利率指引18%-20%)[17][24] **5.2 市场不确定性** - Q4传统淡季,客户库存已备货,需求能见度有限[18][20] - 美国关税潜在影响:若征收100%关税,预计对收入影响<1.3%[23] **5.3 竞争与定价** - 未主动涨价,ASP提升因产品组合优化(12英寸占比增加)[29][30] - 汽车电子替代周期长(当前占比5%-6%,目标10%)[34] --- **6 行业展望** - 2025年半导体行业预计增长5%-6%,代工增速更高(含AI需求)[32] - 手机市场总量持平,但单机硅片用量增加推动订单[31] --- **注**:所有数据均引自原文标注的[序号],单位已统一为美元/百分比。
招商电子:中芯国际(00981)25Q3指引收入环比增长,25Q4备货能见度降低
智通财经网· 2025-08-09 22:46
财务表现 - 25Q2收入22.09亿美元,同比+16.2%/环比-1.7%,超指引(环比下滑4-6%)[1][16] - 25Q2毛利率20.4%,同比+6.5pcts/环比-2.1pcts,略超指引(18-20%)[1][8] - 25Q2归母净利润1.32亿美元,同比-20%/环比-30%[1][9] - 25H1收入44.56亿美元,同比+22%[13][19] - 25H1毛利率21.4%,同比+7.6pcts[13][20] - 25Q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7亿美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5.6亿美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入9.58亿美元[12] 运营指标 - 25Q2折合8英寸晶圆出货量239万片,环比+4.3%[1][16] - 25Q2产能利用率92.5%,环比+2.9pcts[1][18] - 25Q2折合8英寸晶圆ASP环比-6.4%[1][16] - 25Q2中国/美国/欧亚收入占比分别为84%/13%/3%[17] - 8英寸和12英寸晶圆收入占比分别为24%和76%,8英寸收入环比+7%[18] 产品结构 - 智能手机/电脑与平板/消费电子/互联与可穿戴/工业与汽车收入占比分别为25%/15%/41%/8%/11%[17] - 模拟芯片需求增长显著,手机快充、电源管理等领域加速国产替代[2][18] - 图像传感器平台收入环比增长超20%,射频产品环比增长较好[2][18] - 汽车电子产品出货量持续稳步增长,车规芯片环比实现双位数增长[2][17] 业绩指引 - 25Q3预计收入环比增长5-7%,出货量和ASP均环比提升[2][14][22] - 25Q3毛利率指引18-20%,环比基本持平[2][15][22] - 25Q4备货能见度或将有所降低,但预计不会对产能利用率产生明显影响[1][2] 行业趋势 - 前三季度客户提前拉货建立库存,公司产品仍供不应求[2][22] - 半导体行业预计今明两年将延续平稳增长态势,全球规模增速5%-6%[42] - 网络通信领域国产替代进展迅速,预计2028年接近完全覆盖[37] - 存储器配套芯片需求随国内存储产能扩张而增长[38] - 手机市场总量稳定但硅片使用量增加,中芯国际客户份额提升[39] 产能规划 - 25H1资本开支33.01亿美元[21] - 8英寸产能优先满足战略客户需求,国际客户订单量超国内客户50%[33][34] - 12英寸产线兼容8英寸工艺,90纳米及以上节点订单快速增长[34] - 产能利用率设计上限95%,当前92-93%处于订单接不过来状态[43][44] - 每年资本开支70-80亿美元,保持稳定匀速发展[45]
中芯国际产能“拉满”,净利不升反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20:17
财务表现 - 二季度销售收入22.09亿美元,环比下降1.7%,同比增长16.2% [1] - 净利润1.325亿美元,同比下降19%,低于市场预期的1.671亿美元 [1] - 毛利率20.4%,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同比提升6.5个百分点 [1] - 上半年销售收入44.6亿美元,同比增长22.0%,毛利率21.4%,同比提高7.6个百分点 [3] 业绩指引 - 三季度收入指引环比增长5%到7%,毛利率指引18%到20% [2] - 全年目标为超过可比同业平均值 [6] 产能与利用率 - 二季度产能利用率92.5%,环比增加2.9个百分点,同比提高7.3个百分点 [2][4] - 8英寸及等效晶圆月产能增至99.1万片 [4] - 订单量持续高于产能,但产能利用率不会超过95%因部分产能用于研发 [4] 收入结构 - 中国区收入占比84.1%,美国区12.9%,欧亚区3.0% [3] - 消费电子占比41.0%,智能手机25.2%,工业与汽车领域10.6% [3] - 工业与汽车领域收入持续增长,一季度为9.6%,2024年二季度为8.1% [3] 细分市场表现 - 汽车电子产品出货量环比增长20%,主要来自模拟电源管理、图像传感器等车规芯片 [3] - 模拟芯片需求增长显著,图像传感器平台收入环比增长超20%,射频收入环比也有较高增幅 [4] - 手机芯片需求增长,因客户市场份额提升及芯片"降维"趋势 [7] 行业展望 - 半导体行业来年增长率预计5%到6%,AI领域代工需求可能更高 [2] - 网络相关产品(通信、基站等)及存储器配套芯片需求较大 [6]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与去年持平,但每部手机硅片用量增长 [7] 价格策略 - 二季度平均销售单价环比下降6.4%,三季度预计提升因12英寸产品取消打折及占比提升 [7] - 价格策略跟随同业,支持客户为保持市场份额进行价格调整 [7]
至正股份: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重组问询函的回复(德师报(函)字(25)第Q00992号)
证券之星· 2025-07-15 21:15
核心观点 - 目标公司2024年经营业绩呈现企稳回升迹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7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3.51%,主要受益于行业去库存压力减缓 [5][6] - 2024年1-9月引线框架产品价格下降主要受2023年下半年行业周期低位订单影响,2024年第四季度价格已呈现回升趋势 [7][8] - 目标公司采用寄售和非寄售两种销售模式,寄售模式占比约18-20%,主要面向国际知名半导体厂商 [4][9] - 滁州工厂AMA产能逐步释放,预计2026年整体产能利用率将达75%以上 [40][41][42] 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24.86亿元,同比增长12.74%,第四季度营收6.62亿元,同比增长35% [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5518.84万元,同比增长173.51%,第四季度由亏转盈 [5] - 2025年4月30日在手订单5830万美元,较2024年底增长43.6% [5][42] - 2024年末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比例达92.78%,回款情况良好 [6] 产品销售 - 引线框架产品价格:2024年整体单价7.82元/条,同比下降2.57%,但第四季度回升至8.64元/条 [7][8] - 销售模式:寄售模式占比17.58%-20.49%,主要客户为国际知名IDM或OSAT厂商 [4][9] - 前20大客户收入占比稳定在84-87%,前五大客户集中度约54-55% [9][10] 产能情况 - 2024年整体产能利用率:冲压型64.1%,蚀刻型52.1% [41] - 滁州工厂AMA处于产能爬坡阶段,2024年冲压产能利用率仅12.3% [41] - 预计2026年整体产能利用率将提升至75%以上 [42] - 马来西亚工厂AMM新增冲压产能,2024年已获客户订单 [44] 行业对比 - 同行业康强电子2024年引线框架单价同比上升3.92% [8] - 客户集中度与顺德工业(27.93%)较为接近 [10][11] - 收入确认政策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一致,符合行业惯例 [19][20] - 寄售模式收入确认时点与华海诚科、江南新材等公司一致 [20] 原材料采购 - 2023年原材料采购总额下降39.69%,与产量降幅(-39.25%)匹配 [37] - 主要原材料铜材和贵金属采购额分别下降45.22%和41.99% [37] - 2023年铜材生产领用699.93万千克,期末库存降至92.73万千克 [38]
至正股份: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重组问询函的回复(德师报(函)字(25)第Q00920号)
证券之星· 2025-06-20 22:32
核心观点 - 目标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248,621.11万元,同比增长12.74%,归母净利润5,518.84万元,同比增长173.51%,呈现企稳回升迹象 [5]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66,233.74万元,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润1,859.75万元,实现由亏转盈 [5] - 2025年4月30日在手订单58.3百万美元,较2024年底增长43.6%,订单增长显著 [5] - 2024年末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比例达92.78%,回款情况良好 [5] - 2024年1-9月引线框架产品价格下降主要受2023年下半年行业周期低位订单影响,2024年第四季度价格已呈现企稳回升趋势 [8] 经营业绩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248,621.11万元,同比增长12.74%,归母净利润5,518.84万元,同比增长173.51% [5]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66,233.74万元,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润1,859.75万元,实现由亏转盈 [5]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31,667.58万元,同比增长17.17%,但净利润1,727.57万元,同比下降36.21%,主要受美元降息影响利息收入和汇兑收益减少 [7]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估算112,376.74万元,同比增长18.05%,净利润348.78万元,同比下降59.85% [7] 产品价格与行业对比 - 2024年1-9月引线框架整体单价7.55元/条,低于2023年的8.02元/条,主要受2023年下半年行业周期低位订单影响 [8] - 2024年第四季度引线框架整体单价回升至8.64元/条,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升至9.11元/条 [8] - 同行业康强电子2024年引线框架单价0.0077元/只,同比增长3.92%,与目标公司第四季度价格回升趋势一致 [9] - 目标公司2024年引线框架销量25,849.04万条,同比增长11.31%,收入202,075.34万元,同比增长8.45% [9] 销售模式 - 寄售模式收入占比2023年为20.49%,2024年为18.83%,主要客户为国际知名半导体厂商 [3] - 寄售模式下客户领用商品与提供使用报告时间间隔不超过一个月,收入确认时间与商品领用时间一致 [26] - 寄售与非寄售模式毛利率差异主要由于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不同,不存在同一料号产品同时采用两种模式 [17] 产能与订单 - 2024年冲压型引线框架产能利用率63.5%,蚀刻型51.11%,较2023年有所提升 [37] - 滁州工厂AMA已与贡献80%以上收入的客户建立合作,实现批量生产产品料号超400个,600余个料号正在导入 [42] - 2025年4月30日AMA在手订单699万美元,较2024年底增长58.1% [46] - 马来西亚工厂AMM蚀刻产品2025年4月在手订单1,113万美元,较2024年底增长91.4% [46] 行业前景 - 汽车半导体市场2023-2029年预计CAGR 11%,规模可达近1,000亿美元 [47] - 全球人工智能硬件市场2025-2034年预计CAGR约22.75% [48] - 工业应用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1,352.4亿美元,2024-2029年CAGR 9.08% [48] - 中国大陆市场占全球引线框架市场份额39%,目标公司有望成为中高端国产替代首选 [48]
至正股份: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重组问询函的回复(德师报(函)字(25)第Q00781号)
证券之星· 2025-05-29 23:23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248,621.11万元,同比增长12.74%,归母净利润5,518.84万元,同比增长173.51%,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5]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66,233.74万元,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润1,859.75万元,实现由亏转盈 [5] - 2024年末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比例达92.78%,回款情况良好 [6] - 2025年4月30日在手订单58.3百万美元,较2024年底增长43.6% [5] 产品销售与价格 - 2024年引线框架产品单价7.55元/条,较2023年8.02元下降5.86% [6] - 2024年1-9月价格下降主要受2023年下半年行业周期低位订单影响 [6] - 2024年第四季度单价回升至8.64元/条,呈现企稳回升趋势 [6] - 寄售模式收入占比17.58%-20.49%,主要面向国际知名半导体厂商 [3] 产能与生产 - 2023年冲压型引线框架产能利用率51.83%,蚀刻型41.67%,较2022年显著下降 [28] - 滁州工厂AMA 2024年产能利用率仅11.4%,处于客户验证导入阶段 [37] - 马来西亚工厂AMM 2024年蚀刻产能利用率52.7%,冲压产能处于样品阶段 [35] - 计划2026年整体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5%以上,通过优化三地工厂产能布局实现 [37] 行业与市场 - 全球引线框架市场规模2023年集成电路领域21.44亿美元,功率器件8.33亿美元 [44] - QFN/DFN等先进封装技术预计2023-2028年CAGR达6.4% [42] - 汽车半导体市场预计2023-2029年CAGR 11%,算力相关芯片需求快速增长 [40] - 中国大陆市场占全球引线框架份额39%,高端产品仍由日本厂商主导 [40] 技术与研发 - 开发第二代微蚀刻技术(ME-2)和BOT工艺,满足车规MSL 1级标准 [43] - 推出Wettable Flank技术提升焊接质量,RSP电镀技术进入量产阶段 [43] - 功率引线框架领域开发顶部暴露式焊盘和防焊料扩散技术 [45] - 滁州工厂AMA聚焦车规、工规市场,部署高端产能 [45]
佰维存储盈利两个季度后又陷亏损 近三个季度连亏3.2亿 产品价格腰斩下的盈利困局
新浪证券· 2025-05-19 17:2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1.61亿元 但下半年连续两个季度亏损 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分别亏损0.55亿元和0.67亿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97亿元 连续三个季度亏损且亏损金额逐季扩大 [1] - 2022年营业收入29.86亿元(同比增长14.44%)但归母净利润下降38.91%至0.71亿元 [2] - 2023年营业收入35.91亿元(同比增长20.27%)但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至-6.24亿元 [3] 盈利能力变化 - 2022年毛利率13.73% 较上年下降3.82个百分点 [2] - 2023年综合毛利率降至1.76%的历史最低点 [4]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25.55% 但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分别降至12.91%和5.18% [7] - 2025年第一季度综合毛利率进一步降至1.99% [7] 行业环境与市场动态 - 2023年全球存储器市场规模下降37% 为过去15年最严重低迷期 [4] - 2024年存储市场整体增长81% 但细分领域复苏分化严重 [6] - 数据中心需求增长(eSSD/HBM/DDR5)但消费电子复苏低于预期:2024年PC出货量仅增1% 手机出货量仅增4.4% [6] - 通用PC DRAM价格从2024年7月2.1美元跌至11月1.35美元(跌幅35.7%) [6] - 通用NAND价格从2024年8月4.9美元跌至11月2.16美元(跌幅56%) 创2015年8月以来最低点 [7] 公司运营与财务影响 - 2023年研发费用增长97.77% 研发费用率从4.23%提升至6.96% [4] - 2023年新增股份支付费用1.31亿元 [5] - 2023年资产减值损失影响利润总额1.38亿元 [4] - 2024年下半年资产减值损失-0.57亿元(上半年仅-0.04亿元) [7] - 2025年第一季度资产减值损失-0.11亿元 [7] 业务模式与周期敏感性 - 主营业务为嵌入式存储 向上游采购NAND/DRAM晶圆后加工销售给下游消费电子厂商 [2] - 处于供应链下游位置 受消费电子景气度影响显著 [2] - 2024年上半年抓住行业复苏机遇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9.64%至34.41亿元 归母净利润转正至2.83亿元 [5][6]
股价一度跌超10%,中芯、华虹业绩不及预期?最新解读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14:44
股价表现 - 中芯国际港股一度跌超10%,A股跌4.37%,港股跌6.87% [1][2] - 华虹公司A股跌10.58%,港股跌12.20% [2] 中芯国际业绩 - 一季度营业收入163.01亿元(22.47亿美元),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8%,低于指引区间(环比增长6%—8%) [3] - 一季度净利润13.56亿元,同比增长166.5%,主要因晶圆销量上升和产品组合变化 [3] - 毛利率22.5%,超指引区间上限(19%—21%),产能利用率89.6%,环比增长4.1个百分点 [3] - 二季度指引:收入环比下降4%至6%,毛利率介于18%至20% [3] - 工厂生产性波动导致平均销售单价下降,影响延续至二季度 [3] - 设备验证过程中发现性能和工艺问题,影响良率,预计持续4-5个月 [4] 行业竞争与压力 - 成熟制程(90nm-55nm)竞争激烈,40nm-28nm及先进制程产能供不应求 [4] - 若不调整资本支出计划,毛利率难有明显提升 [4] - 行业周期和贸易摩擦可能影响公司战略价值 [5] 华虹公司业绩 - 一季度营业收入39.13亿元,同比增长18.66%,净利润2276.34万元,同比下降89.73% [6] - 利润下降因研发投入增加、所得税抵免减少及汇兑损失 [6] - 二季度指引:收入5.5亿-5.7亿美元,毛利率7%-9% [6] - 产能利用率保持满载,产能爬坡进度符合预期 [6] 市场与政策环境 - 下游需求与竞争格局延续2024年下半年趋势,但国际环境和政策变化带来不确定性 [7]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减持中芯国际和华虹公司H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