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

搜索文档
烧碱:关注交割压力,PVC:短期偏弱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27 16:09
烧碱:关注交割压力 PVC:短期偏弱 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陈嘉昕 投资咨询从业资格号:Z0020481 日期:2025年7月27日 Guotai Junan Futures all rights reserved, please do not reprint CONTENTS 观点综述 01 烧碱价格及价差 02 烧碱供应 03 烧碱需求 04 PVC价格及价差 05 PVC供需 06 Special report on Guotai Junan Futures 2 观点综述 1 本周烧碱观点:关注交割压力 | 供应 | 本周中国20万吨及以上烧碱样本企业产能平均利用率为84.0%,较上周环比+1.4%。华北、华东、东北、华南前期减产及停车装置陆续提 负,产能利用率不同程度上升;华中有新增检修及减产装置,产能利用率下滑。 | | --- | --- | | 需求 | 氧化铝方面,利润扩张,主要受宏观反内卷情绪影响,但自身库存持续累库。周五随着期货夜盘大幅下跌,后期利润或被压缩。山东主要 | | | 氧化铝企业的烧碱库存中性偏高,小幅累库,短期对烧碱需求仍有支撑。非铝需求支撑偏弱,不过出口方向支撑较强,低价补库 ...
准备开战?奉陪到底!德国不再忍让,中方打出三张王牌
搜狐财经· 2025-07-27 12:52
全球贸易格局剧变 - 跨大西洋同盟出现裂痕 德国明确表示"不是美国附庸" 标志着世界贸易秩序重构 [1] - 特朗普政府对欧盟汽车征收30%关税 引发德国强烈反击 包括取消能源会谈和冻结高层对话 [1][2] - 中国通过市场 稀土和战略自主三张牌 成为撬动旧秩序的关键杠杆 [1][4] 德国汽车产业受冲击 - 美国是德国汽车第二大买家 30%关税将导致千亿欧元级别出口损失 [2] - 奔驰 宝马 大众等巨头预计每年损失超48亿欧元利润 [2] - 戴姆勒叫停田纳西工厂扩建 宝马重新评估北美供应链 [2] - 保时捷面临电动车需求疲软和中国奢侈品销售下滑双重困境 商业模式难以为继 [2] 中国市场对德国车企的战略意义 - 奔驰全球销量三分之一来自中国 大众汽车超40% [5] - 中国为德国车企提供电池配套准入绿色通道 支持新能源和智能化合作 [5] - 保时捷营业利润率跌至8.6%时 中国市场成为关键造血来源 [5] - 73%德企将中国市场稳定性列为关键战略要素 超过跨大西洋合作重要性 [5] 稀土资源的战略博弈 - 美国国防部急需补充F-35稀土库存 但受限于非中国采购要求 暴露供应链弱点 [7] - 中国对高性能钕铁硼磁材实施出口许可审查 德国因此获得地缘博弈支点 [7] 德国对美精准反击 - 德国提案锁定美国新能源汽车 医疗设备和智能制造三大领域 [10] - 限制美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欧洲市场 重创医疗设备企业利润 狙击美国再工业化战略 [10] 全球贸易新格局形成 - 三足鼎立格局显现:美国关税政策 欧盟反制措施 中国企业加速布局 [9] - 德国车企一边在美国谈判设厂 一边将研发中心迁往中国 [9] - 中欧班列货运量激增 大众安徽工厂提前投产 巴斯夫湛江项目启动 [5][9]
千亿关税砸向美国,冯德莱恩刚走就亮剑!中方划红线后欧总算醒悟
搜狐财经· 2025-07-27 12:17
欧盟对美关税制裁影响 - 欧盟对70%美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 包括波音客机25%惩罚性关税 波本威士忌每瓶涨价50% 大豆加征10%重税 [3] - 肯塔基州酿酒厂关闭三条生产线 威士忌酒桶积压发霉 爱荷华州大豆农场联合收割机闲置 [7] - 波音24架飞机延期交付 装配车间裁员 通用汽车钢板库存仅剩两周产能 [11] 欧盟企业应对策略 - 空客获得中国航空公司24架A320订单 德国宝马转移零件至越南工厂 大众扩充墨西哥装配线 [7] - 欧盟企业将供应链转移至第三国 如宝马研发专供中国市场的长轴版新车 [11][14] - 法国葡萄酒对中国出口激增47% 酒庄雇佣汉语销售人员 西班牙火腿经销商拓展中国市场 [11][12] 中欧经贸合作深化 - 中国开放稀土配额 欧盟批准关税作为回应 德国医疗器械通过香港享受零关税进入中国 [9][12] - 中欧班列运输新疆光伏板至汉堡港 辽宁港口卸载德国生产线设备用于沈阳智能车间 [11][14] - 富士康调试柏林订单 西班牙火腿商采用扫码支付 深圳货轮获布鲁塞尔自动核放 [12] 行业数据冲击 - 德国大众因美国关税损失13亿欧元 法国空客订单暴跌18% 斯洛伐克汽车厂裁员300人 [5] - 波本威士忌年出口额35亿欧元受影响 美国农场主威士忌库存贬值三分之一 [3][5] - 福特接受越南钢材涨价30% 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 底特律工厂拆除装配带 [1][11]
美联储降息救市!7月26日,今日凌晨的五大消息已全面来袭
搜狐财经· 2025-07-27 05:41
全球经济与市场动态 - 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维持在5%以上,预示长期高利率时代来临 [1] - 英伟达H20人工智能芯片获准对华发货,股价上涨逾4%,市值突破4.1万亿美元,带动纳斯达克指数创历史新高 [1]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近1%,黄金价格受美元走强和美债收益率攀升压力 [1] 通胀与物价压力 - 6月CPI同比上涨2.7%,核心CPI同比上涨2.9%,远超美联储2%目标 [4] - 服装价格上涨0.4%,家具价格飙升1%,家用电器环比暴涨1.9% [4] - 纽约联储调查显示近九成企业计划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4] - "超级核心通胀"(剔除食品、能源和住房)环比飙升至0.12%,远超前两月的0.01%和0.07% [4]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反应 - 美联储内部三大阵营:少数派主张立即降息,多数派观望,强硬派认为2025年前不应降息 [6] - 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主张维持"温和限制性"利率6到12个月,警告1970年代滞胀风险 [6] - 芝商所利率期货显示9月降息概率为58%,年内降息两次概率从93%骤降至76% [10] - 高盛预测美联储将在9月、10月和12月分别降息25个基点 [10] 贸易战与全球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墨西哥征收30%关税,墨西哥总统强硬回应 [9] - 欧盟宣布将采取反制措施,美国对印度尼西亚产品征收19%关税 [9] - 日本经济财政再生相紧急赴华盛顿进行第八轮部长级磋商 [9] 科技行业亮点 -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宣布H20芯片对华发货,盛赞中国AI模型对全球进步的贡献 [1] - 科技股短暂狂欢,但全球经济深层焦虑仍存 [1] 市场防御策略 - 投资者采取"鲍威尔对冲"交易,买入两年期美债、卖出十年期美债以应对美联储独立性危机 [10] - 加拿大皇家银行旗下BlueBay公司指出市场对美联储政治干预的担忧加剧 [10]
利润暴跌,汽车巨头向美国“低头”?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26 22:40
大众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584亿欧元(1857亿美元)与去年持平 但营业利润下滑33%至67亿欧元(78 6亿美元)[3][4] - 营业利润下滑主因包括美国进口关税增加13亿欧元(15 2亿美元)及重组费用7亿欧元(8 203亿美元)[5] - 纯电动车型销量增加导致利润率下降 全年营收预期从增长5%下调至持平 营业利润率预期降至4%-5%(原5 5%-6 5%)[5] - 全年汽车净现金流预测从20-50亿欧元(23 4-58 6亿美元)腰斩至10-30亿欧元(11 7-35 2亿美元)[5] 分品牌及区域市场表现 - 北美市场交付量下降10% 销售收入占比18 5%[6] - 保时捷Q2营业利润暴跌90%至1 54亿欧元 奥迪暴跌64%至5 5亿欧元[6] - 欧洲市场纯电动车销量增长35%至24 91万辆 大众ID7以18017辆成为德国最畅销电动车[8][10] - 德国纯电动车前十销量榜中大众集团占8席 其中ID7同比暴涨783% ID3增长9 8%[10] 关税政策影响及应对措施 - 特朗普政府对欧盟汽车征收25%关税 威胁8月起提升至30%[17][21] - 公司寻求单独协议将关税降至15%以下 考虑在美本地化生产奥迪并扩大出口[25][26] - 若美欧达成15%关税协议 公司利润率有望维持预期中值[18] - 欧盟准备对1060亿美元美国商品实施报复性关税 包括波音飞机和汽车[22] 行业竞争格局 - 德国汽车品牌表现分化:雷诺(+7 9%)、斯柯达(+4 6%)增长 欧宝(-20%)、特斯拉(-58%)大幅下滑[14][15] - 大众取代特斯拉成为欧洲电动车市场领导者 但中国市场份额被本土品牌挤压[32] - 公司通过与小鹏、Rivian合作提升产品竞争力 新车型预计2026年上市[34] 战略调整与成本控制 - 推进2030年前德国产能减半及裁员3 5万人的重组计划[31] - 考虑从美国查塔努加工厂增加出口 每1美元投资可降低1美元关税的提案获美方积极回应[31] - 卡车业务Traton因贸易摩擦下调业绩预期[34]
8月1日“关税大限”前夕,对冲基金押注黄金,多仓创4月以来最高
凤凰网财经· 2025-07-26 17:58
黄金市场动态 - 对冲基金黄金净多头仓位增加19%至170868份合约 创16周新高 [1] - 贸易战引发的市场波动和经济不确定性推动投资者转向黄金等避险资产 [1] - 今年以来金价累计上涨27% [1] 黄金价格支撑因素 - 全球央行持续购买黄金为金价提供额外缓冲 [2] - 各国央行增持黄金储备的举措为金价构筑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2] - 贸易紧张局势潜在缓解可能减弱避险需求 但央行购买仍提供强劲支撑 [2]
冯德莱恩访华后硬怼美国关税,中国稀土成欧盟翻脸底气
搜狐财经· 2025-07-26 14:46
欧盟战略困境 - 欧盟面临美国30%关税威胁 年度损失可能超过3000亿欧元 同时考虑转向中国市场以保障新能源产业关键稀土供应 [1] - 欧盟内部财政分配矛盾激化 2028-2034年2万亿欧元长期预算案遭德国否决 暴露领导权威危机 [3] - 美国对欧盟加征25%汽车关税 50%钢铝关税及10%基准关税 并要求欧盟企业迁往美国 严重威胁经济命脉 [3] 中欧贸易格局 - 2024年中欧贸易额突破8000亿欧元 中国作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不可替代 [5] - 欧盟85%稀土依赖进口 其中超60%来自中国 中国4月实施的中重稀土出口管制直接影响欧洲企业 [3] - 德国车企对中国市场依赖度高 大众宝马在华销量占比均超30% 法国农业则受中国反倾销税冲击 [3] 产业博弈焦点 - 中国稀土政策直接影响欧盟新能源汽车产业 若进一步收紧出口可能导致产业瘫痪 [5] - 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开辟下沉市场 中低端产业找到新出路 对欧美市场依赖度显著降低 [5] - 欧盟新能源产业高度依赖中国稀土供应 转向中国市场被视为保障供应链的关键选择 [1] 政治经济联动 - 冯德莱恩访华获得战略博弈空间 而非实质让步 为其调整对美政策提供政治资本 [7] - 法国总统马克龙派系主张"战略自主" 警告对美服软将导致欧洲信誉扫地 [3] - 匈牙利等东欧国家仍倾向美国 欧盟内部政策分裂使"去风险"战略推进困难 [3] 全球贸易重构 - 太平洋两岸力量格局正在重构 欧盟首次面临选择继续依附美国或成为中国平衡者的战略转折 [9] - 中国对欧盟白兰地等产品反制潜力大 若实施将重创法国农业 形成不对称制衡手段 [5] -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反噬欧盟 此前跟随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策略已显现无力 [3]
中国一滴都不买,对华出口归零,特朗普政府求锤得锤,美财长急了,谈判前要“临场加价”
搜狐财经· 2025-07-26 12:42
一、中国能源进口清零,反制措施精准见效 2025年6月,中国海关数据显示,美国对华原油、液化天然气和煤炭出口量集体归零。这一结果源于2月份中国对 美国能源加征10%-15%的关税。原油进口额从去年的8亿美元暴跌至零,LNG连续四个月无订单,煤炭进口额仅 剩几百美元。中国早已布局替代方案,俄罗斯成为主要原油和LNG供应国,其能源价格比美国低10%-15%,且 运输更稳定。 澳大利亚填补煤炭缺口,中东国家加大出口份额,沙特、伊朗等国进一步扩大对华供应。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 略彻底摆脱对美国依赖,美国能源商损失惨重,而中国能源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白宫(资料图) 二、美国能源产业受创,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美国对华能源出口归零导致其贸易逆差扩大,上半年损失至少300亿美元。页岩油商海外销量跌至两年最低,部 分企业面临破产风险。能源出口占美国GDP比重显著,就业岗位超1000万个,制造业成本优势因能源出口受阻而 削弱。美国能源行业直接或间接提供超1000万个就业岗位,低价能源供应减少导致本土工业成本上升。特朗普政 府的贸易政策最终反噬自身,美国能源商损失惨重,而中国能源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更严重的是,美国曾凭借页岩油革 ...
反转!德国撕下温和面具,从谈判到“宣战”,川普肠子快悔青了
搜狐财经· 2025-07-26 11:01
美国不断加征关税,尤其是对德国支柱产业——汽车和钢铁行业的高额关税,彻底打破了德国对未来谈判的最后一丝希望。特别是汽车产业的严重受损, 意味着德国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将进一步萎缩。面对这一形势,德国逐渐意识到,继续以温和立场应对不仅无法化解当前的困境,反而会让美国在后续的谈 判中占据更多优势。于是,德国决定采取强硬态度,并准备通过反制来捍卫自身的利益。 这一立场的转变,还反映了欧盟内部权力格局的微妙变化。长期以来,欧盟在对美贸易政策上存在两派:一派以法国为首的"强硬派",主张采取对等反制 措施,而德国则是代表"温和派"的主力,倾向通过谈判化解争端。然而,随着德国态度的改变,欧盟的整体姿态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一新态势可能会 对未来的美欧贸易谈判产生深远影响。 川普终于被激怒了,没想到一向温文尔雅的德国竟然发火了! 美国总统川普决定对德国汽车征收25%的关税,而此前这一数字仅仅为2.5%。德国和美国就此问题进行了长期谈判,希望能够减少关税,但川普坚持不给 予任何让步,一再要求对欧洲增加关税,特别是对德国的汽车和钢铁产品实施严苛的高关税。面对美方的强硬态度,德国方面已不再愿意继续对话。川普 可能也意识到,这种态度带来 ...
终于来了,中美定下谈判地点,中国出口绕道全球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7-26 09:00
中美贸易博弈现状 - 中美第三轮经贸谈判将于7月27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释放延长关税休战期信号 [1] - 美国原计划8月12日恢复对华145%高额关税 苹果 特斯拉 通用汽车等行业巨头因成本压力强烈反对 [4] - 美联储报告指出美国通胀警报拉响 关税冲击将在下半年数据中全面显现 [4] 美国企业困境与策略调整 - 高关税导致美国企业成本压力激增 英伟达CEO黄仁勋提前访华暴露行业焦虑 [4] - 美国试图通过要求中国停止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石油来施压 否则将征收100%二级关税 并拉拢欧洲联合行动 [6] - 美国此举旨在打压石油人民币 中俄石油贸易85%已使用人民币结算 同时消化美国页岩油过剩产能 [8] 中国应对策略与市场调整 - 中国对非洲出口增长21.6% 对东盟增长13% 对欧盟增长6.6% 完全抵消对美出口下滑 [4] - 中国加速处理对美稀土订单 6月出口量飙升至353吨 环比激增660% 同时升级技术封锁 新增电池材料出口限制 [8] - 中国商务部强调进口俄罗斯和伊朗石油是主权行为 拒绝接受长臂管辖 [9] 谈判前景与双方立场 - 双方面临选择:延长90天休战期(美国产品10%关税 中国产品30%)或8月12日重回贸易战(美国对中国商品145%关税 中国对美国商品125%关税) [9] - 特朗普在瑞典会谈前放风可能访华 分析认为此举意在复制中东万亿订单模式 拉拢30名美国企业CEO来华签单 [10] - 中国企业明确表态:要谈奉陪 要打不怕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