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四川科技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18%
四川日报· 2025-07-26 09:32
银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6月末四川银行业资产17.85万亿元、负债17.26万亿元、存款余额13.9万亿元、贷款余额12.7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4%、9.35%、10.21%、11.43% [1] - 前6月四川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841.43亿元,同比增长2.96% [1]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 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09%,其中文旅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19% [2] - 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46%,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16%,占全部制造业贷款比重57.6% [2] - 普惠型涉农贷款、粮食重点领域贷款、农田基本建设贷款余额较年初分别增长6.35%、29.38%、35.30%,新发放普惠型涉农贷款年化平均利率较2024年下降45个基点 [2] - 三大粮食作物保险前6月提供风险保障207.7亿元,累计赔款支出7989.36万元、受益农户36.85万户次 [2] 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 - 绿色融资贷款余额1.99万亿元,环境污染责任险累计为780家次企业提供风险保障 [2] - 科技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18%,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累计投放10笔、余额21.78亿元 [3] - 5家大型银行在川拟设立11只AIC股权投资基金,意向落地金额95亿元、已落地3只30亿元 [3] -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49% [3]
“一增一减”看支持实体经济质效
经济日报· 2025-07-22 06:01
金融数据表现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3%,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1%,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 [1] - 上半年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低位下行,新发放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和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平均利率均有所下降 [1] - 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科技贷款同比增速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2] 货币政策实施 - 上半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流动性保持充裕,社会融资条件宽松,综合融资成本较低 [2] - 5月份出台一揽子金融支持举措,对提振市场信心和稳定社会预期发挥积极作用 [2] - 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各3000亿元,合并使用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 [2] - 创设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旅体娱、教育养老等服务领域 [2] 未来政策方向 -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将继续发力,金融总量有望保持合理增长 [3]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原则 [3] - 突出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主线,提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 [3]
年中经济观察 | 金融精准发力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中国经济年中观察之五
新华社· 2025-07-20 22:45
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 - 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430万亿元 广义货币(M2)余额超330万亿元 新增贷款近13万亿元 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2] - 金融部门重点推进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截至5月末相关贷款余额103.3万亿元 同比增长14% [3][4] - 5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领域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2%、27.4%、11.2%、38%、9.5% 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4] 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 建行上半年新增科技金融贷款超7000亿元 工行科技贷款余额近6万亿元 中行专精特新企业授信覆盖率30.93% 农行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1% [4][6] - 建行提供7000多万元绿色信贷支持福建南平元力活性炭公司 农行2.5亿元绿色贷款支持浙江鸿昌铝业 工行400万元普惠贷款帮扶景德镇贝汉美陶瓷 [3] - 工行和国开行提供8亿元10年期贷款支持洛轴集团智能工厂 工行后续投放1.27亿元设备更新贷款 [5] 金融创新与政策支持 - 债券市场"科技板"启航 截至6月末288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6000亿元 新希望集团5亿元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利率2.1% [6] - 试点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扩围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实现"五篇大文章"领域全覆盖 [4][6] - 上半年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30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全面下调0.25个百分点 [8] 消费与内需支持 - 光大银行以较低利率提供7.29亿元贷款支持浙江义乌31.2亿元西门老街文旅项目 [7] - 6月末制造业和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8.7%和7.4% 5月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66个百分点 [8] - 金融系统推出19条促消费举措 围绕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制定行动方案 [7]
新华时评·年中经济观察丨让金融活水更好浇灌高质量发展沃土
新华社· 2025-07-20 20:45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总量与结构 - 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近13万亿元,反映金融支持经济力度稳固[1] - 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需求加大,家电汽车补贴政策激发消费潜力[1] - 5月末科技贷款同比增长12%,绿色贷款增长27.4%,普惠贷款增长11.2%,养老贷款增长38%,数字贷款增长9.5%,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 信贷结构优化方向 - 信贷资金加速流向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1] - 经营性贷款增加9239亿元,占新增住户贷款近八成,显示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支持力度[2] - 金融机构需提供差异化产品支持创新型经营主体[2] 货币政策与金融改革 - 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2] - 创设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经济转型[2] - 金融体系提升服务适配性,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消费领域[2]
上半年全省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举行 一揽子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稳增长
河南日报· 2025-07-19 07:35
金融运行整体情况 - 上半年河南省金融运行持续向好,金融总量平稳增长,融资结构持续优化,融资成本保持历史低位 [2] - 6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7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 [2] - 6月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4万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 [2] - 上半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829.5亿元,同比多增90.1亿元 [2] 贷款投向分析 - 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科技型企业支持力度 [2] - 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585.8亿元,同比多增423亿元 [2] - 民营企业贷款增加876.1亿元,同比多增90.4亿元 [2] - 前5个月科技型企业贷款增加601.8亿元,同比多增233亿元 [2] - 涉农贷款、先进制造业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和一般消费贷款均增长较快 [3] 货币政策执行成效 - 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在全省取得明显成效,强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传导执行 [4] - 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有力支持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持续回升向好 [4] - 科技金融增量扩面 - 绿色金融提质增效 - 普惠金融精准滴灌 - 养老金融破题开局 - 数字金融赋能升级 跨境金融支持 - 上半年全省410家优质企业共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3.47万笔,金额合计427亿美元 [4] - 上半年全省跨境人民币收付合计1806.9亿元,同比增长30.8%,收付总额创同期历史新高 [4]
做好“加减法” 夯实发展根基
金融时报· 2025-07-17 09:43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268.56万亿元,同比增长7.1%,上半年新增12.92万亿元,显示信贷支持保持较高水平 [1] - 银行业加大对公贷款投放力度,重点支持消费、科技创新等领域,对提振市场信心和稳定预期发挥积极作用 [1] - 5月末绿色、科技、普惠、养老、数字领域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7.4%、12%、11.2%、38%和9.5%,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2] - 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上半年增加9207亿元;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 [2] 信贷结构优化 - 银行信贷呈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特征,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及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 [2] - 金融"五篇大文章"成为全行业务新增长点,建设银行差异化服务模式主要指标保持市场前列 [2] - 1至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3%,比上年同期低约45个基点,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低位下行 [3] - 6月底出台金融促消费19项举措,年内仍有约1380亿元国补资金待使用,有望继续精准提振消费 [3] 银行业经营环境 - 商业银行净利差持续收窄,一季度净息差降至1.43%,面临低利率、低息差、低增长的新环境 [4] - 银行业加强资产负债精细化管理降低经营成本,同时推动综合化经营提高非息收入占比 [4] - 建行优化大类资产负债组合配置,加强产品服务适配,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5] - 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高增支撑商业银行利润表现 [5] 资本管理与风险控制 - 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28%、12.18%、10.70%,较2024年末略有下降 [6] - 6月财政部首批5000亿元特别国债落地,支持四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6] - 中小银行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发行提速,多家银行获大股东增持,"可转债"触发强赎条款成功转股 [6] - 银行业实现"两降一升":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下降,拨备覆盖率提升 [7] - 三季度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或将保持上升趋势,资本消耗整体可控 [7]
2025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主要金融数据加速增长
平安证券· 2025-07-15 16:39
金融数据表现 - 2025年6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9%,较上月提升0.2个百分点;贷款存量同比增长7.1%,持平于上月;M1同比增长4.6%,比上月抬升2.3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8.3%,比上月提升0.4个百分点[5] 数据向好因素 - 积极财政政策提前发力,6月政府债券融资对社融存量同比拉动达0.1个百分点,2025年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上半年政府债券净融资7.66万亿元,同比多4.32万亿元[5] - 6月外币贷款对社融存量同比拉动达0.03个百分点,4月以来外币贷款月度增量由负转正;企业短期贷款对贷款存量同比拉动达0.18个百分点,抵消票据融资等分项拖累[5] - 6月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均同比多增,还原地方专项债置换影响后贷款同比增速更高[5] - 上年同期整治资金空转使货币供应量基数低,今年企业存款增长恢复,上半年企业存款增加1.77万亿,同比多增3.22万亿[5] - 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实体经济,5月末贷款余额103.3万亿元,同比增长14%,科技、绿色等领域贷款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5] 风险提示 - 稳增长政策效果不及预期,海外经济衰退程度超预期,地缘政治冲突升级[4][13]
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一揽子金融支持举措全部落地实施
人民日报· 2025-07-15 05:53
货币政策与金融支持 - 2020年以来人民银行累计降准12次,下调政策利率9次,带动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下降115个和130个基点 [1] - 2023年5月出台一揽子金融支持举措,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政策配合,形成逆周期调节合力 [1] -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2.83万亿元,同比多4.74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人民币贷款增加12.74万亿元 [2]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8.3%,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1% [2] 融资成本与信贷结构 - 1至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3%,同比低45个基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同比低60个基点 [2] - 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1.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8.8%,科技贷款同比增长12%,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2] - 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103.3万亿元,同比增长14%,服务企业和个人7839万户,同比增加588万户 [4] 科技创新金融支持 - 截至5月末科技贷款余额43.3万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2.5万亿元 [4]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签订金额达1.7万亿元,发放余额6140亿元,支持1.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 [5] - 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后,288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6000亿元,银行间市场发行超4000亿元 [5] 消费金融与供给优化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重点支持住宿餐饮、文旅体娱、教育养老等领域 [6] - 金融支持政策推动消费领域服务提质增效,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良性循环 [6]
上半年金融数据即将公布 重要发布会“剧透”
央视新闻· 2025-07-14 14:23
今年5月,央行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同时,央行降低 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带动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 因此,6月金融数据即将发布,媒体第一个关注点就是,随着5月份一揽子金融支持举措陆续落地显效, 今天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在国新办发布会现场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 副行长邹澜将介绍202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并就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即将开始,这 场发布会大家都有哪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上半年金融总量如何? 货币政策后续如何发力?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走向也是媒体聚焦热点。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例 会提出,要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6月金融数据在总量上将出现哪些积极变化? M2数据是多少? 人民币贷款将会新增多少? 社会融资规模新增多少? 这些分领域的政策目前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普惠小微贷款增速、制造业贷款增速、科技企业贷款增速等具体的结构性数据是怎样的? 这些数据背后所体现的金融对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如何? 这两个"加 ...
★丰富政策工具 我国将推出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政策方向与战略定力 - 国家发展改革委强调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1] - 有关部门正研究丰富政策工具,出台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与去年增量政策形成接续[1] - 后续政策将成熟一项出台一项,包括支持就业、稳定外贸、促进消费、扩大有效投资、营造稳定发展环境五方面[1] 消费提振措施 -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下达前两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超1600亿元,后续还将下达1400亿元左右[2] - 全方位扩大内需是今年经济工作重点,包括提振消费、扩大投资和畅通循环[1] 投资扩张计划 - 将工业软件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加快消费基础设施和社会领域投资[2] - 制定充电设施"倍增"行动,支持300万以上人口城市建设停车位[2] - 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清单,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资本金不足[2]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中国人民银行将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2] - 创设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稳就业稳增长重点领域精准加力[2] 外贸企业支持政策 - 商务部出台"一揽子"政策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加快内外贸一体化[3] - 对受关税影响较大企业加大市场渠道、国内消费、财政金融、服务保障四方面支持[3] - 推动政府增加财政投入、金融机构增加信贷、保险机构增加内贸险支持,减免企业租金等成本[3] 外汇储备管理 - 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组合分散化,单一市场或资产变动影响总体有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