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险资入市
icon
搜索文档
5月7日金融监管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点评:降准降息落地,债市利好或出尽
华源证券· 2025-05-07 18: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7日金融监管层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助力经济稳增长,推动股市健康发展,“适时降准降息”落地 [3] - 房地产市场有望回暖,公积金贷款利率和LPR下调将节约购房人利息支出,刺激购房需求,支撑经济企稳 [3] - 险资入市有望加快,监管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调降股票风险因子等,推动中国股市慢牛,央行支持汇金增持股票ETF提振股市信心 [3] - 降准降息落地,债市利好可能出尽,建议关注关税谈判进展、股市及转债机会,纯债投资需谨慎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金融政策 - 央行推出三类十项政策,包括下调政策利率10BP、降准50BP、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25BP、增加再贷款额度等 [3] 房地产市场 - 2024年四季度以来主要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大幅改善,5月8日起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25BP,本月20日预计五年以上LPR下调10BP,有望刺激购房需求 [3] 险资入市 - 监管宣布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近期拟批复600亿元,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调降股票风险因子10%,推动长周期考核,促进保险资金加仓股票 [3] 债市情况 - 5月15日降准50BP预计释放1万亿长期资金,置换逆回购,减少央行日常逆回购操作规模,预计短期内DR001加权平均利率在1.6%左右,资金利率不会大幅下降 [3] - 政策利率降息10BP,LPR下调10BP,预计带动存款挂牌利率下调10BP左右,10Y国债1.6%基本定价30BP降息预期,降息10BP落地可能使债市利好出尽 [3]
金融行业事件点评:降准降息,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
东莞证券· 2025-05-07 17: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超配(维持)[1] - 保险:超配(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政策保障需进一步加码以加强逆周期调节、稳定经济大盘,因国内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不足、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3] - 降准降息等政策措施将推动银行业务稳健发展、缓解净息差压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促进险资入市 [4][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情况,央行将推出降准降息等十项货币政策措施,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出8项增量政策 [2] 点评 - 国内政策加码必要性增强,虽一季度经济四大方面开局良好,但有效需求动力不足、外部环境严峻,经济回升任务繁重 [3] - 降准0.5个百分点,5月15日起执行,释放稳增长信号,为经济复苏提供支撑,增加银行可用资金、优化资金结构、缓解净息差压力 [4] -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 [5] - 金融监管总局推出三条措施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推动险资入市,险资有望加速入市并增配银行等高股息板块 [6][7] 投资建议 - 银行业关注三条主线:高股息低估值的四大行;具备区域优势、业绩确定性强、地方债风险改善的城商行;受益于房地产风险缓释、零售端业务修复的招行 [7] - 保险业关注资产端弹性较大的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综合能力稳健的中国太保、负债端人力企稳且受益于房地产政策的中国平安 [7]
险资“活水”将再增600亿,长期投资试点扩大
36氪· 2025-05-07 17:20
题图来源 | Pexels 资本市场将再迎险资"活水"。 5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时表示,充分发挥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 的作用,加大入市稳市力度,下一步将推出三条措施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针对进一步调降险资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政策,一位大型险企投资人士表示,该政策有利于推动保险资金入市,降低股票资本占用,弱化平滑 股票持仓市值波动对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影响,提高险资对市场风险的容忍度,进一步释放保险公司股票投资空间。 据业内人士透露,此前业内一直在反映再次降低股票投资风险因子方面需求,政策方面亦早有吹风,此次终于官宣放开,将关注上述政策具体落 地细节。 2023年9月10日,金融监管总局曾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对险资投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投资科创板上市普通股 票等风险因子进行了调整。 彼时,据东吴证券金融团队测算,2023年7月末,险资投资股票和证券投资期末余额为3.55万亿元,假设其中股票占比为60%,(其中假设投资沪 深300比例为50%,投资科创板比例为5%),考虑风险分散效应前静态释放最低资本为5 ...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或带动险资入市增量资金逾1300亿
第一财经· 2025-05-07 14:22
政策调整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宣布将偿付能力规则中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 [1] - 风险因子下调预计将带动增量险资规模逾1300亿元 [1] - 假设沪深300股票风险因子下调10% 在50%配置假设下静态释放最低资本364亿元 全部增配沪深300对应资金1349亿元 [1] - 若不增配股票 行业偿付能力充足率改善幅度为1.4个百分点 [1] 历史调整 - 2023年9月曾下调险资权益投资风险因子 沪深300成分股风险因子从0.35调整为0.3 科创板股票从0.45调整为0.4 [2] - 2023年调整后保险资金持续加大股票配置比例 [2] 行业现状 - 2024年四季度末人身险公司股票及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占比12.5% 其中股票占比提升0.36个百分点 [2] - 财产险公司股票及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占比16.33% 同比提升1.23个百分点 其中股票占比提升0.95个百分点 [2] - 大部分险企尤其是大型上市险企的权益投资比例仍较监管上限有一定空间 [2] - 监管上调险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 从10%~45%上调至10%~50% [2]
金融监管总局出“真金白银”加码稳市场!六百亿险资入市在即
南方都市报· 2025-05-07 11:26
5月7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进一步扩大保险 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增量资金。 他还提到,调整偿付能力的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 力度,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调动机构的积极性,促进"长钱长投"。 银行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新增融资17万亿 李云泽介绍称,今年以来,金融监管总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4月25日中央政 治局会议精神,强化底线思维,加力扩围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外部冲击,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各项 工作扎实推进。 他透露称,前4个月,银行业、保险业通过贷款、债券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新增融资约17万亿元。无 还本续贷政策自去年9月扩围以来,累计为中小微企业续贷4.4万亿元,更好满足了企业接续融资需求。 短期出口信用险承保金额同比增长15.3%,为稳外贸提供了有力支持。 李云泽表示,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进一步增强抓落实的责任感、紧迫感 和主动性,加力加劲推动既定政策落地见效,加快加强增量政策储备,不断完善应对预案,全力巩固经 济回升向好的 ...
一文读懂|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出8项增量政策 涉房地产金融、险资入市、稳外贸等
新浪财经· 2025-05-07 11:06
房地产融资政策 - 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 [2] - 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7500多亿元,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28% [2] - 头部科技投资机构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价值逐步显现 [2] 保险资金投资 - 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为市场引入增量资金 [3][4] - 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3][4] - 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促进"长钱长投" [3] 小微企业及民营企业融资 - 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的一揽子政策,重点在增供给、降成本、提效率、优环境四方面发力 [5][6] - 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带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6] - 规范机构与第三方合作,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6] 外贸金融支持 - 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强化金融纾困和稳定出口 [7] - 优化出口信用保险监管政策,提高承保能力并提供优惠费率 [7] - 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重点领域金融服务,推出综合性一站式服务 [7] 金融机构资本补充 - 大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工作加快实施,大型保险集团资本补充已提上日程 [8] - 多渠道有序补充中小金融机构资本金,增强金融体系韧性 [8] 科技金融 - 支持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探索长周期科技贷款绩效考核制度 [9] - 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9] -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增速是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近三倍,科技保险提供保障超过2万亿 [10] -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在18个城市试点银行首单业务已落地 [10]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10]
险资入市又有新进展!鸿鹄基金持仓来了
格隆汇APP· 2025-04-30 15:45
文章核心观点 随着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披露完毕,鸿鹄基金投资动向浮出水面,一季度加仓伊利股份和陕西煤业,对中国电信仓位不变;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拟合计出资200亿认购私募基金份额;保险资金入市提速,未来险资预计逐步增配权益类资产,A股市场风格或发生变化 [1][9][11] 鸿鹄基金持仓情况 总体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持股3家,加仓2家,仓位不变1家 [3] - 持股行业分布为通信服务占比47.56%(+1%)、煤炭开采占比18.33%(-1%)、数字化论占比34.12% [4] 个股情况 - 伊利股份: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共持有1.53亿股,持仓市值42.89亿元,持股比例2.41%,环比增9.70% [5][8] - 陕西煤业: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共持有1.16亿股,持仓市值23.05亿元,持股比例1.20%,环比增14.84% [5][8] - 中国电信: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共持有7.6亿股,持股市值59.80亿元,持股比例0.83%,仓位不变 [5][8] 险资投资动态 鸿鹄基金资金来源 - 2024年3月,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共同出资500亿元启动投资鸿鹄基金,截至2025年3月初,500亿元已悉数投资落地 [8] 新基金认购 - 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拟各出资100亿元,合计200亿,认购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9]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 今年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从500亿元增至1620亿元,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从2家增至8家 [10] - 今年1月,太保寿险等4家及相关保险资管公司获准以契约制基金方式参与试点,规模合计520亿元 [10] - 3月初,人保寿险等5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试点,规模合计600亿元 [10] 行业趋势与市场影响 险资配置趋势 - 低利率环境下,险资具备入市主动诉求,叠加政策支持,预计未来逐步增配权益类资产 [11] - 当前新配债券难覆盖新流入保费负债成本,非标资产大量到期,每年超3.5万亿资产面临再配置,配置权益类资产成重要路径 [11] 主力资金流向 - 保险、公募、养老金三大主力资金持续加仓,商业保险资金若按规划投资A股将带来几千亿长期资金流入,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预计每年增长至少10%,养老金权益投资比例提升空间大 [11] A股市场风格 - 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下,市场风格可能从“高波动高成长”向“低波动高确定性”演进 [11] - 保险资金偏好金融、消费、周期股,养老金关注稳定增长蓝筹股,公募基金可能加大对科技成长股配置,形成结构性分化 [11] - 险资在传统高股息配置之外,正迈向以“类公用事业型”科技股为代表的核心资产新阶段 [11]
200亿元!险资大手笔!准备投向这些上市公司!
天天基金网· 2025-04-30 13:26
险资入市新进展 - 新华保险拟出资不超过100亿元认购国丰兴华发起的私募基金份额,该基金总规模为200亿元,中国人寿也将出资100亿元[1][6] - 该私募基金名称为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存续期限为10年,投资策略为低频交易、长期持有以获得稳健股息收益[7] - 基金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要求标的公司治理良好、经营稳健、股息稳定[2][7] 基金背景与战略意义 - 国丰兴华由新华资产与国寿资产各持股50%设立,本次投资符合国家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导向[7] - 作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此前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已各出资250亿元设立500亿元规模的鸿鹄基金[7] - 截至2025年3月,鸿鹄基金已全额投资500亿元,实现风险低于基准、收益高于基准的业绩表现[7] 鸿鹄基金持仓动向 - 2025年一季度鸿鹄基金加仓陕西煤业1503.77万股,总持股达11633.89万股,持股市值23.05亿元[9] - 该基金持有中国电信76174.22万股不变,因股价上涨持股市值从55亿元升至59.80亿元[10] - 2024年三季度鸿鹄基金持有伊利股份1.19亿股,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10]
险资又有大动作!200亿元资金将入市,中证A500标的迎利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20:17
南财快讯记者注意到,这并非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首次合作。 4月29日晚间,新华保险发布对外投资公告称,为提升长期投资回报,实现资金保值增值,拟出资不超 过100亿元认购由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国丰兴华")发起设立的私募基金的 份额。 据披露,国丰兴华发起设立的基金为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暂定名,简称"鸿鹄志 远二期"),存续期限为10年,按照基金合同约定履行相应变更手续后,私募基金存续期限可以相应延 长。该基金将贯彻长期投资理念,通过低频交易、长期持有的方式以获得稳健股息收益。 需要指出的是,另一保险巨头中国人寿也将出资100亿元认购鸿鹄志远二期份额,届时基金成立规模可 达200亿元。 私募基金投资范围方面,要求为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此外,标的 公司应当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股息相对稳定、股票流动性相对较好,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需 求相适应。 公告显示,国丰兴华成立于2023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新华保险控股子公司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 公司与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分别持有国丰兴华50%股权。 2023年11月,新华保 ...
200亿元!险资入市又有新进展,准备投向这些上市公司
证券时报· 2025-04-29 19:29
险资入市新进展 - 新华保险拟出资不超过100亿元认购国丰兴华发起的私募基金份额,该基金总规模为200亿元,中国人寿也将出资100亿元 [1][3] - 基金名称为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存续期限10年,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3] - 国丰兴华由新华资产与国寿资产共同出资设立,双方各持股50% [3] 基金投资策略 - 基金贯彻长期投资理念,通过低频交易、长期持有方式获取稳健股息收益,提升长期投资回报 [3] - 投资标的需满足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股息相对稳定、股票流动性较好等条件 [3] - 此次投资符合国家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体现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稳健投资理念 [4] 前期试点项目表现 - 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此前各出资250亿元设立规模500亿元的鸿鹄基金,截至2025年3月初已全部投资落地 [4] - 鸿鹄基金实现风险低于基准、收益高于基准的良好业绩表现 [4] 鸿鹄基金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加仓陕西煤业1503.77万股,总持股达11633.89万股,持股市值23.05亿元 [5] - 持有中国电信76174.22万股不变,持股市值从55亿元上升至59.80亿元 [6] - 2024年三季度末持有伊利股份1.19亿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