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

搜索文档
康耐特光学(02276):结构优化及盈利提升明显,XR 进展顺利
天风证券· 2025-08-11 16:0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未披露 [5] - 当前股价44.58港元,对应25-27年PE为35X/29X/25X [5] 财务表现 - 25H1收入10.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1%;归母净利润2.7亿,同比增长30.7% [1] - 25H1毛利率41.0%,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25.2%,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 [1] - 25H1销量0.93亿件,同比增长7.5%;产品单价23.3元,同比增长3.3% [2] 产品结构 - 标准镜片收入5.1亿(+20%),毛利率33.6%(+2.8pct);功能镜片收入3.8亿(+8.8%),毛利率40.6%(+2.8pct) [2] - 定制镜片收入1.8亿(-4.9%),毛利率61.9%(+2.4pct) [2] - 高折射率及多功能镜片销售占比提升驱动产品结构升级 [1][2] 区域表现 - 国内收入3.6亿(+19.0%),坚持自有品牌高端差异化路线 [3] - 海外收入7.3亿(+7.5%),其中亚洲收入3.0亿(+23%),欧洲收入1.7亿(+6%),美洲收入2.2亿(-2%) [3] - 日本定制化产线(60万副/年)预计25H2投产,泰国基地25H2开工 [3] XR业务进展 - 海外AR/AI眼镜项目数量增加,部分进入扩大生产阶段 [4] - 国内重点项目完成交付并获得终端用户正面反馈 [4] - 持续配合智能眼镜厂商研发镜片解决方案 [4] 公司基础数据 - 港股总股本479.93百万股,总市值21,395.06百万港元 [6] - 每股净资产5.75港元,资产负债率22.61% [6] - 一年股价区间47.00-12.06港元 [6]
群核科技InteriorGS数据集登顶全球开源榜首
证券日报网· 2025-08-07 13:43
群核科技开源数据集表现 - 群核科技发布的3D高斯语义数据集InteriorGS登上全球最大AI开源社区HuggingFace趋势榜榜首 [1] - InteriorGS是全球首个适用于智能体自由运动的大规模3D数据集 由1000个高斯场景组成 涵盖55 4万个物品标签 分属755个类别 [1] - 群核科技另一个开源3D数据集InteriorAgent也登上趋势榜 专项用于IROS2025机器人学习挑战赛 [2] 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 具身智能技术面临高质量训练数据短缺的瓶颈 当前三维数据存在数量级不足 真实感欠缺 缺乏精细语义标注等问题 [1] - InteriorGS首次将3D高斯技术引入AI空间训练领域 结合自研空间大模型能力 兼具真实感与语义性 [1] 群核科技技术积累 - 公司2018年发布全球最大室内空间深度学习数据集InteriorNet 包含1 3亿空间数据 持续应用于AIGC 具身智能 XR等领域 [2] - 公司聚焦室内场景空间智能服务 通过复杂场景和多元需求沉淀丰富数据 [2] 中国AI全球影响力 - 近期中国AI模型和数据集频繁登上全球榜单 反映中国数字经济迅猛发展 [2] - 阿里巴巴 快手 群核科技等中国企业凭借复杂场景积累的数据优势 正成为全球AI技术领先代表 [2]
群核科技InteriorGS数据集登上全球开源榜首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22:13
群核科技开源数据集表现 - 公司发布的InteriorGS数据集登上HuggingFace趋势榜榜首,英伟达Nemotron-Post数据集排名第二,同时公司另一数据集InteriorAgent也上榜 [1] - InteriorGS是全球首个适用于智能体自由运动的大规模3D数据集,由1000个高斯场景组成,涵盖80多种环境类型和55.4万个物品标签,分属755个类别 [1] - InteriorAgent数据集专项用于IROS2025机器人学习挑战赛,该赛事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办,公司协办,旨在推动具身智能技术从仿真到现实的跨越 [2] 行业数据需求现状 - 具身智能技术发展面临高质量训练数据短缺的瓶颈,特别是机器人所需的"空间数据"存在三维数量级不足、真实感欠缺和语义标注不精细等问题 [1] - InteriorGS首次将3D高斯技术引入AI空间训练领域,结合自研空间大模型能力,解决了数据真实感与语义性的双重需求 [1] 公司技术积累 - 公司专注于室内场景空间智能服务,2018年曾发布当时全球最大的室内空间深度学习数据集InteriorNet,包含1.3亿空间数据 [2] - InteriorNet数据集持续被应用于AIGC、具身智能、XR等领域的智能训练和研究 [2]
康耐特光学20250801
2025-08-05 11:16
行业与公司概述 - 康耐特光学是全球知名眼镜制造商 2024年出货量全球第二(依视路第一) 收入端在全球二线市场排名第五[3] - 公司专注于AI眼镜领域 凭借三合一技术方案 国际客户资源和定制化能力建立竞争优势[2] - 获得歌尔电子战略投资(持股约20%) 通过合作触达更多海内外头部客户[8] AI眼镜市场动态 - Meta Ribbon 2024年销量超预期 智能隐形眼镜销售额同比增长超两倍 2025Q1销量约50万副 Q2约76万副 上半年累计近300万副[4][5] - 预计2025年全年销量达2024年三倍 国内小米 阿里等厂商布局 2026年后将实现大规模放量[2][5] - AI眼镜镜片技术要求:精度提升至微米级 需耐高温高湿 超薄及功能性膜层优化 制造工艺改进[6] 公司技术优势 - 主推三合一技术方案(重量和舒适度优势) 覆盖从三合一到卡扣式全方案 尚未量产但具潜力[3][6] - 后端定制化精度从毫米级提升至微米级 最薄方案厚度为树脂镜片1/10 解决0-1000度视力问题[11] - 设立XR研发服务中心 团队70人 多数来自传统业务部门 高频次客户对接积累技术能力[10] 产品结构与盈利能力 - 80%产品为标准化镜片(单价<10元 毛利率30%) 20%为定制化镜片(单价>150元 毛利率55%)[7] - AI引擎定价预计显著高于标准化产品 独立放量逻辑将优化盈利能力[7]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5.4亿(+26%) 6.6亿(+23%) 8.2亿(+24%) 主要基于传统业务[13] 产能与成本优势 - 总产能超1亿片 2024年销量9000多万片 全球出货量第二 规模效应带来成本竞争力[9] - 产线自动化程度高 获日本三井和北美大客户验厂认可 可快速交付高度定制化镜片(2-3天)[9] 战略布局 - 2024年泰国购置土地支持XR产品生产 覆盖美国市场需求[8] - 传统业务海外占比70% 国内30% 自主品牌"康耐特"高折射率产品(如1.74)市占超50%[12] - 传统业务增速超行业(低个位数增长 vs 公司双位数增长) 高折射率产品受益国产替代逻辑[12] 风险与机遇 - AI业务未纳入盈利预测 但具备强劲成长潜力 需关注Meta大会及国内AR眼镜发布会进展[13][14] - 当前估值合理 建议持续跟踪海外及国内市场突破 新产品发布动态[14]
亿道信息:杭州灵伴科技曾系公司关联法人,为XR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16:44
公司关联关系 - 杭州灵伴科技曾系公司关联法人[2] - 目前双方已解除关联关系[2] 业务合作 - 杭州灵伴科技为XR领域重要合作伙伴[2] - 双方在技术研发及AR空间计算产品方面持续合作[2] 关联交易 - 每个财报周期与杭州灵伴科技存在大量关联交易[2] - 关联交易详情已在公司公告(公告编号:2024-003)中披露[2]
“百镜大战”?早着呢!明星创企揭开智能眼镜真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7 10:5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智能眼镜市场呈现高度热闹但分裂的状态,展会上体验需求火爆但实际产品交付难、用户体验参差不齐、退货率高企[1][2] - 目前除Ray-Ban Meta通过补贴达到200万销量外,尚无单品突破百万销量,包括小米1999元产品也未能打破销量困局[2][9] - 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包括硬件拼凑后AI能力不足、芯片与传感器技术未成熟,需回归底层技术打磨[2][6] 技术瓶颈与发展路径 - 当前AI眼镜智商仅相当于5岁儿童,预计2027-2028年将出现成熟度超过20岁的超级智能AI Agent[7] - 摄像头技术需创新优化,核心应服务于AI而非人眼,例如提升文字识别等基础功能[6][7] - AR与AI结合是下一代终端关键:AI解决3D交互低效痛点,AR提供空间化呈现,两者结合才能超越手机[13]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仍处上半场初期,雷军等巨头未全力投入时"百镜大战"仅为表面狂欢[3][8] - 全球科技巨头(苹果/Meta/Google/微软/OpenAI)均已下场,但过去十年仅高通通过卖芯片盈利,反映行业高门槛与长周期特性[10] - XREAL选择与谷歌、高通合作Project Aura,聚焦安卓XR生态,同时推出便携大屏产品线One Pro实现单点突破[14][15] 产品战略分歧 - 两条技术路线并存:全天候佩戴但功能精简的眼镜 vs 有限佩戴但体验优化的AR设备,后者当前更侧重提升有效使用时长[11][12] - XREAL优先选择非全天候佩戴路径,通过光学与芯片研发积累实现代际差,目标先打造百万级爆款再扩展千万级市场[15] 长期发展预期 - 行业"iPhone时刻"预计在2027-2028年出现,需满足轻量化、强AI交互等条件[3][7] - 供应链需超越现有整合模式,在AI模块、系统、芯片等领域进行深度创新,例如相机链路重构[5][6] - XREAL通过自研芯片和光学技术构建壁垒,类比大疆/特斯拉的硬研发路径,认为这是中国初创企业国际化的唯一途径[15]
“金刚鼠”从无到有 视觉盛宴的背后是不断创新的数字技术
央视新闻· 2025-07-27 03:46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47亿元 [1] 影视制作技术创新 - 成都高新区天府长岛是《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等影片顶级特效的制作地 [1] - 《独行月球》中数字生物金刚鼠使用了1331个目标体实现动作表情 并制作了约五千万根毛发 [3] - 《流浪地球3》将采用虚拟拍摄 数字换龄 三维特效 AI等前沿技术 [5] 光场重建系统应用 - 北京首钢园的"大光球"配备数百台超高清相机和数万颗LED灯珠 是国内规模最大 密度最高 照度最亮的光场重建系统 [7] - 该系统可无需穿戴设备 通过捕获真人光线信息直接生成真实人物模型 [9] 数字人制作效率提升 - 传统3D数字人制作周期需一个月以上 成本达数十万至百万级别 [11] - 新技术可将制作周期缩短至一周内 成本降低50%以上 [11]
群核科技发布3D高斯语义数据集,给机器人装上“空间大脑”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7-26 18:45
3D高斯语义数据集InteriorGS - 公司发布全球首个适用于智能体自由运动的大规模3D高斯语义数据集InteriorGS,包含1000个3D高斯语义场景,涵盖超80种室内环境 [2] - 该数据集首次将3D高斯技术引入AI空间训练领域,结合自研空间大模型能力,兼具真实感与语义性 [5] - 数据集已在HuggingFace、Github发布,全球开发者可下载使用 [5] 3D高斯技术应用 - 3D高斯溅射技术凭借"扫描即可重建场景"优势,已在文物保护、空间设计等领域应用 [4] - 公司工程师利用该技术成功还原杭州一座60多年老照相馆空间,引发广泛关注 [4] - 公司搭建"3D高斯重建+空间大模型+物理仿真"训练数据生成新路径,可快速完成场景重建并赋予语义逻辑 [5] 空间智能平台布局 - 公司SpatialVerse平台积累海量可交互三维数据与物理仿真工具,其InteriorNet数据集为全球最大室内场景认知深度学习数据集 [7] - 平台目标是成为空间智能领域的"ImageNet",为AIGC、XR、具身智能等领域提供训练基础 [7] - 公司开源空间理解模型SpatialLM曾登上Hugging Face趋势榜前三,获谷歌与斯坦福联合研究论文引用 [7] 行业合作与影响 - 公司已与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穹彻智能等具身智能企业达成合作 [7] - 公司首席科学家提出Sim2Real是当前最高效的具身智能训练范式,计划联合行业推进"现实-虚拟-现实"范式 [8] - 通过3D高斯语义数据集发布和机器人大赛,吸引全球开发者参与技术发展 [8]
群核科技发布3D高斯语义数据集InteriorGS
环球网· 2025-07-25 18:38
群核科技发布3D高斯语义数据集InteriorGS - 公司发布3D高斯语义数据集InteriorGS,包含1000个3D高斯语义场景,涵盖超80种室内环境 [1] - 数据集及相应智能体解决方案将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亮相 [1] 3D高斯溅射技术应用与创新 - 3D高斯溅射技术凭借"扫描即可重建场景"优势,已应用于文物保护、空间设计等领域 [3] - 公司工程师曾利用该技术还原杭州一座60多年老照相馆空间 [3] - InteriorGS数据集首次将3D高斯溅射技术引入AI空间训练领域 [3] 空间智能训练平台与技术路径 - 公司搭建"3D高斯重建+空间大模型+物理仿真"训练数据生成新路径 [3] - 用户可通过输入视频或图片,快速完成场景重建,并赋予语义逻辑与物理特性模拟 [3] - SpatialVerse平台积累海量可交互三维数据与物理仿真工具,目标成为空间智能领域的"ImageNet" [3] 行业合作与市场影响 - 公司3月开源的空间理解模型SpatialLM曾登上Hugging Face趋势榜前三 [4] - 已与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等具身智能企业达成合作 [4]
“百镜大战”悄然开打:XREAL如何征战上半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15:52
公司发展 - XREAL由前英伟达和Magic Leap员工徐驰于2017年创办,专注于消费级AR眼镜赛道,在芯片研发和光学方案领域建立技术护城河 [1] - 公司过去三年蝉联AR领域全球销量冠军,2024年市场份额为第二、三、四名总和,2025年Q1在AR/VR行业份额全球第二,仅次于Meta [1] - 过去7年完成10轮融资,总额超3亿美元,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高瓴资本、阿里巴巴、快手等,2024年5月获浦东政府2亿战略投资并将总部落地浦东 [1] 战略合作 - 2024年12月与Google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Android XR生态,成为谷歌全球AR领域首家且唯一合作的中国企业 [1][3] - 2025年Google I/O大会上联合发布基于Android XR平台的智能眼镜Project Aura,计划2026年上市,采用分体式架构,眼镜部分搭载自研X1S芯片,计算单元由高通提供芯片 [3][6] - 合作互补性显著:谷歌需轻量化设备合作伙伴,XREAL需生态支持,双方技术协同推动项目落地 [5] 行业观点 - XR(扩展现实)被视为替代手机的下一代终端,AR眼镜因轻量化、智能化、便携性成为首选形态,但当前主要应用于非刚需场景,与智能手机年出货量10亿级差距明显 [3][4] - AI技术正破解3D平台交互难题,通过人机交互、语音等自然方式实现高效操作,眼镜端能为AI提供独特数据,形成双向赋能关系 [4] - 行业处于"百镜大战"上半场,特征为供应链未成熟、产品定义无统一标准,需Alpha厂商牵引升级 [7] 产品与技术 - XREAL选择高投入自主研发路线,在自研芯片、光学供应链等核心模块建立代际优势,而非依赖供应链整合组装 [7] - 公司计划分阶段突破销量目标:先推动单品百万销量,再向千万级进阶,目前除Meta Ray-Ban外尚无AR单品达百万销量 [8] - 产品定位对标特斯拉、苹果,旨在成为"高水准与可靠保障"的代名词,形成品牌共识而非单一技术标签 [2] 竞争格局 - 当前AR行业类比"尚未出现iPhone的手机行业"或"尚未出现特斯拉的新能源车行业",存在领军者机遇 [4] - 谷歌在XR领域投入超2000人,旗下YouTube、Chrome等软件均进行XR适配,Gemini系统已内置至眼镜操作系统 [5] - 行业需避免短期热炒,应深耕AI能力、芯片性能、传感器精度等底层技术,为爆发期积蓄力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