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给侧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湘财股份+大智慧=负负得正?
和讯· 2025-03-24 18:36
实际上,在政策鼓励叠加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以"湘财股份+大智慧""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等 为代表的多起券商并购重组案例今年以来不断涌现。 中航证券预计,随着行业并购重组案例逐渐增多,行业集中度也有望随之提升,头尾部券商分化将加 剧,行业"头部券商+中小特色券商"格局逐渐明朗。 01 从"被吞并"到"主动整合" 文/李悦 湘财股份与大智慧的十年并购博弈,在角色反转中迈入新阶段。 3月17日,湘财股份与大智慧双双停牌,双方公告宣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湘财股份拟通过向大智慧 全体A股股东发行股份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 这是继2015年大智慧收购湘财股份旗下湘财证券未果后,双方时隔十年的又一次绑定尝试。 十年间,未能拿下湘财股份的大智慧,手握流量却错失转型机遇,陷入增长瓶颈;而湘财股份同样未 成功借力互联网,在券商数字化转型浪潮中逐渐被边缘化。 此次"牌照+流量"的联姻,既是十年恩 怨的了结,也被看做两个行业失意者的抱团取暖。 3月16日晚间,湘财股份公告称与大智慧签署了《吸收合并意向协议》,湘财股份拟通过向大智慧全 体A 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同时拟发行 A 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
地产|大宗消费定位,学习汽车榜样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23 16:25
文章核心观点 - 房地产业面临供给侧改革充分、大宗消费定位及政策储备丰富、市场交易数据好三大机遇,看好擅长好房子营建的开发企业和物业服务板块 [1][9] 房地产产业历史定位 - 2025年前房地产基本定位是防风险和保民生,如2024年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其列为防范化解风险重点领域,相关内容体现民生领域定位,防风险前期避免野蛮生长后期防止硬着陆,保民生避免房价和租金上涨并保证房屋供给 [2] 房地产定位变化 - 2025年3月15日住房消费被定位到大宗消费领域,同月5日提到楼市股市稳住可释放财富效应、提振消费、促进物价回升,房地产民生属性转向提升住房品质,消费属性意味着释放合理需求,且获得与汽车并列地位 [3] 地产支持政策 - 汽车产业政策对房地产政策有启发,交易税减免方面房地产未来可能更趋差别化,财政补贴方面地方层面加大购房补贴可行,贷款支持方面房地产政策利率有下降空间,供给上严控增量是地产趋势,汽车消费政策领先,房地产政策有持续加码空间 [4][5] 汽车业对房地产业的参考 - 汽车行业发展可能指引房地产业,包括运用科技提升品质、根据用户需求打造新产品、以提高内功为核心竞争、在用户全生命周期探索新收费模式和服务内容 [6] 本周楼市数据 - 成交方面,截至3月21日65个样本城市二手房七日移动平均成交量较2024年春节后同期同比增30%,较2024年四季度高点增11%;挂牌方面,截至3月21日141个样本城市挂牌量周度环比增0.5%,较2024年末增4.4%,处于历史最高位;房价方面,截至3月16日多数样本城市二手房挂牌价周度环比下降 [7]
张瑜:供改的压力度量
一瑜中的· 2025-03-21 15:14
核心观点 - 报告构建盈利压力指数定量评估供给侧改革压力,该指数可动态更新并解释2015年供给侧改革的时点与行业选择[2] - 2024年三季报显示工业企业盈利压力指数升至6.7%,虽较2021年持续上升但仍低于2015年同期的10.5%[10][20] - 电源设备行业当前盈利压力指数达2000年以来最高值,已具备2015年供改行业特征;煤化工、结构材料、普钢接近但未突破前期高点[11][21] 指标构建要求 - 合格指标需满足:2015年处于局部最高点(理想为2000年以来最高,次优为2011年以来最高),且能横向比较行业间压力差异[4][14] - 2015年工业企业盈利压力指数达15%,为2000年以来次高(仅次于2008年),2011年以来最高值,符合指标第一要求[6][17] 盈利压力指数模型 - 计算公式:abs(亏损企业亏损额)/[abs(亏损企业亏损额)+盈利企业盈利额],取值0-1,数值越大代表行业盈利压力越大[5][16] - 经营利润数据剔除营业外收支、所得税等非主营业务影响,聚焦核心业务盈利能力[5][16] 2015年供改行业验证 - 横向排序前五:黑色金属冶炼(72.9%)、黑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58.6%)、煤炭开采[7][18] - 纵向筛选显示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煤炭开采三大行业2015年盈利压力均为2000-2015年期间峰值[7][18] - 实际政策选择钢铁+煤炭为主(明确3-5年去产能目标),有色为辅(电解铝产能利用率要求≥80%),与模型结果高度吻合[8][9][19] 当前行业压力分布 - 中信二级行业中:煤炭化工、普钢、电源设备、兵器兵装、光学光电、结构材料等盈利压力指数均超20%[11][21] - 电源设备(含风电/核电/太阳能/储能)成为唯一纵向横向均达标的行业,其压力指数创2000年以来新高[11][21] - 普钢、煤化工、结构材料(水泥/玻璃)价格指数持续走弱,需关注2024年报是否突破历史压力峰值[11][21] 历史供改政策对照 - 2016-2018年煤炭行业累计退出产能8亿吨,钢铁去产能1.7亿吨,有色行业重点调控电解铝产能利用率[15] - 政策文件显示供给侧改革明确量化目标:煤炭5年退出产能5亿吨+减量重组5亿吨,钢铁5年压减粗钢产能1-1.5亿吨[15]
时报观察丨证券业并购频现 供给侧改革驱动价值重估
证券时报· 2025-03-19 08:14
当前,中国证券业存在业务同质化、市场格局分散、全球竞争力有待提升等挑战,因此,地方政府主导的 区域券商合并、市场自发地收购业务互补的券商、强强联合打造一流投行,以及全方位提升国际竞争力等 并购重组案例将不断涌现,由此带来的估值提升值得期待。 责编:万健祎 校对: 吕久彪 日前,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的换股合并已实施完成,成为有史以来亚太地区最大的券商并购交易。除了国 泰海通、国联民生,还有浙商证券收购国都证券、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以及平安方正解决同业竞争等 并购案正在加速进行。锚定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目标,证券行业的并购重组如火如荼。 复盘分析,自筹划重组复牌之后,启动并购重组的券商股价多有明显上涨,取得阶段性进展后股价可能还 会有异动。 以国泰君安为例,去年停牌期间恰逢"9·24"一揽子政策出台,作为股市"急先锋"的券商股领涨多日。国泰 君安复牌之后先是跟随板块补涨,调整之后再创新高。 笔者认为,并购重组带来的短期投资机会,不是行业板块整体的贝塔行情,而是并购题材带动的个股机 会,是供给侧改革优胜劣汰带来的头部券商价值重估。细究之下,同为上市公司的收购方和被收购方的投 资逻辑并不相同,对收购方更多关注的是收 ...
“服务零售”走出草莽时代:万亿蓝海下的静水流深
远川研究所· 2025-03-18 20:41
文章核心观点 - 健身消费市场变化映射服务零售行业变革,美团等平台推动服务零售行业标准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与产业形成紧密共生关系,服务零售行业处于高质量稳定发展期 [4][19][43] 从千团大战到万亿蓝海 - 过去两年服务零售市场爆发式增长,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连续四年突破万元大关,服务零售额增速连续高于社会消费零售总额 [4] - 国内服务零售市场崛起赶上科技互联网高速发展,2010年千团大战是变革起点,O2O重塑体验消费,平台经济诞生 [9] - 服务零售市场规模指数级扩容,团购模式成线下商家获客标配,形成正向循环,带来巨大生意增量 [10][11][12] - 美团服务零售商家销售数据可观,服务零售是广阔且高速发展的赛道,潜在增长空间远超想象,适合线上化的到综行业线上化率仅2.1% [13][14][15] 从散装买卖到专业市场 - 服务业连锁经营难度大,中国线下业态连锁化率普遍不高,供给侧呈现“小散乱”特征 [18] - 美团推动服务零售行业标准化进程,中小商家迈出“服务产品化”和“履约标准化”重要一步,是规模化交易的基石 [19][20] - 团购工具使服务内容标准化,评价体系让消费体验可量化参考,“次卡消费”崛起,商家交易流程形成通用模式 [21][23][24] - 优质商家带动行业专业化程度提升,平台聚合需求,满足长尾细分需求,发掘潜在需求,催生新供给和新职业 [25][26][27] 从流通管道到共生基建 - 美团业务边界不断拓展,底层逻辑是通过集中订单换取议价权,帮助行业提高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铺设基础设施 [31] - 美团为商家提供数字管理系统,促进服务交易和履约标准化,藤野造型、郑远元修脚等借助美团数字经营工具实现发展 [31][32][34] - 美团投入新技术参与商家日常经营,与产业形成紧密共生关系,成为线下业态通用数字基座,庞大生态构成核心壁垒 [35][36][37] 尾声 - 美团将“到综事业部”更名为“服务零售事业部”,是对既定路线的明确和阶段性总结,服务零售行业处于高质量稳定发展期 [41][43][45]
钢铁行业周报(20250310-20250314):2025年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推动钢铁产业减量重组-2025-03-17
华创证券· 2025-03-17 09: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需求回升钢价窄幅震荡,悲观预期仍需修正 [1] - 钢铁行业需缩减低效产能,提升行业景气度,为制造业长期发展提供材料支持 [3] - 钢铁股有望迎来估值业绩双修复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 截至3月14日,五大品种螺纹钢、线材、热轧、冷轧、中板价格分别报收3402元/吨、3718元/吨、3425元/吨、4103元/吨、3504元/吨,周环比分别变化-0.20%、-0.06%、+1.04%、-0.09%、+0.73% [1] - 本周钢材细分品种中,焊管、H型钢、镀锌板卷、无缝管、型钢、造船板价格下跌,锅炉板价格持平,热轧窄带钢价格上涨 [21] - 本周原材料炼焦煤、焦炭、进口铁矿、废钢、钢坯价格均下跌 [22] 行业重点数据追踪 生产 - 本周五大品种产量853.21万吨,周环比增加18.93万吨 [1] - 247家钢铁企业日均铁水230.59万吨,周环比增加0.08万吨,高炉产能利用率86.57%,高炉开工率80.58%,周环比分别增加0.03个百分点和1.07个百分点 [1] - 短流程企业,电炉产能利用率53.49%,电炉开工率69.96%,较上周环比上升1.4个百分点和3.03个百分点 [1] 五大品种钢材消费量 - 本周五大材合计消费量883.88万吨,周环比增加30.77万吨 [1] - 螺纹钢、线材、热卷、冷轧、中板本周表观消费量周环比分别变化+12.87万吨、+7.03万吨、+13.32万吨、-0.25万吨、-2.2万吨 [1] 库存情况 - **钢材社会库存**:本周社会库存环比下降19.63万吨至1319.91万吨 [1] - **钢材钢厂库存**:本周钢厂库存环比下降11.04万吨至509.71万吨 [1] - **原材料库存**:报告展示了247家钢厂进口铁矿石库存、114家钢厂铁矿平均可用天数、铁矿石45个港口库存、247家钢铁企业炼焦煤库存、247家钢铁企业焦炭库存及可用天数等数据图表 [83][81] 盈利情况 - 截至3月14日,高炉螺纹钢、热轧板卷、冷轧板卷吨钢毛利分别为+121元/吨、+90元/吨、+224元/吨,周环比变化-17元/吨、+15元/吨、-11元/吨 [1] - 本周53.25%的样本钢企处于盈利状态,周环比持平 [1]
研选 | 光大研究每周重点报告 20250308-20250314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14 16:59
查看完整报告 点击注册小程序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 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 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 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市场观点纷繁芜杂,光大研究荟萃本周重点报告,涵盖总量、行业、公司研究,为您筛选有价值的 声音。 每周六早8点,"研选"助您快速厘清投资"点线面"! 公司研究 专注针织和梭织面料印染,受益行业集中度提升——迎丰股份(605055.SH)投资价 值分析报告 随 着 供 给 侧 改 革 推 进 、 环 保 日 渐 趋 严 , 中 小 型 企 业 会 面 临 技 术 创 新 和 转 型 压 力,而迎丰股份作为印染龙头未来有望享受行业出清带来的红利。2 0 2 5年新迎 丰 工 厂 将 折 旧 完 毕 , 公 司 利 润 端 拖 累 会 得 到 减 轻 , 同 时 公 司 正 在 迎 合 行 业 趋 势,增加高端新兴面料生产,并强化组织建设,优化 ...
【钢铁】新一轮供给侧改革临近,钢铁股再迎历史投资机遇——钢铁行业动态点评(王招华/戴默)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09 22:19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国内钢材需求和净出口或走弱,若根据需求下滑制定供给减产政策利于行业利润修复,当前普钢板块PB_LF有提升空间 [2][3][8] 事件相关 - 2025年3月6日发改委主任表示将分行业出台化解重点产业结构矛盾方案,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扩大中高端产能供给 [2] - 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任务包括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推动钢铁行业减量重组 [2] 钢材需求与出口情况 - 2025年国内钢材需求、净出口量或进一步走弱,预计同比减少0.34亿吨 [3] - 2025年我国钢材需求量约8.50亿吨,同比-1.5%,较2024年减少0.13亿吨 [3] - 2024年国内钢材净出口量为1.04亿吨,占当年粗钢产量的10.34%,同比+25.78% [3] - 2025年钢材净出口或降至2023年水平,同比-0.21亿吨 [3] 粗钢产量情况 - 2024年我国粗钢产量为10.05亿吨,同比-1.37% [4] - 2024年广西、广东、福建粗钢产量同比增长居前三位,分别为526.25、351.23、349.02万吨,同比增幅分别为14%、10%、10% [4] 行业利润情况 - 2024年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为292亿元,同比-54.60%,创2002年以来新低水平 [5] - 2025年1月至3月7日,钢铁行业综合毛利润为296元/吨,较2024年平均水平提升了49.05% [5] 历史政策回顾 - 2016年要求不得备案新增产能钢铁项目,提出化解过剩产能目标,实施产能置换,2017年取缔地条钢后普钢指数上涨33% [6] - 2017全年普钢板块PB_LF、及其相对于沪深两市PB_LF的比值最高达到1.76、0.82 [6] - 2020年工信部提出压缩粗钢产量,2021年2月10日 - 3月15日普钢指数上涨35% [7] - 2021年全年普钢板块PB_LF、及其相对于沪深两市PB_LF的比值最高达到1.62、0.76 [7] 普钢板块估值情况 - 截至3月7日,普钢板块PB_LF为0.86,较2013年以来均值还有19%的空间 [8] - 普钢板块PB_LF相对于沪深两市PB_LF的比值为0.54,略高于2013年以来均值 [8] - 当前板块向下空间有限,未来随着供给端政策出台,板块PB_LF有望进一步提升 [8]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310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09 22:19
文章核心观点 涵盖宏观、钢铁、基础化工、海外TMT、互联网传媒等多行业研究,分析各行业现状、政策影响及公司业绩表现,挖掘投资机会 各行业关键要点 宏观 - 2025年1 - 2月我国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高点但同比增速不及预期,海外需求旺盛、抢出口是主因,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或因产业链转移回落 [4] - 美国占我国出口份额下降、我国加强与新兴国家贸易往来,预计关税对出口影响可控,海外需求有望保持韧性,欧盟或宽财政刺激,支撑我国出口平稳增长 [4] 钢铁 - 2025年3月6日发改委主任表示将分行业出台化解重点产业结构矛盾方案,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扩大中高端产能供给 [5] - 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任务包括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推动钢铁行业减量重组 [5] 基础化工 - 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国企改革、新产业、提振消费产业趋势阐述学习体会 [6] 海外TMT - 2025年是海外AI应用商业化落地重要窗口期,AI数据中心基建需求有望持续,关注Meta、亚马逊等公司 [8] - DeepSeek带动AI和非AI云服务需求抬升,叠加传统云需求回暖、国内云资产价值重估,有望带来业绩和估值共振 [8] 互联网传媒 - 多点数智有毛利率较高的操作系统业务,AIoT外包成本下降有望驱动扭亏为盈 [9] - 国内宏观经济低迷和企业IT付费意愿低,公司海外业务或实现更高抽佣率和利润率,打开业绩第二增长曲线 [9] - 看好AI数字化解决方案在零售垂类场景渗透率持续提升 [9] 瑞芯微 - 公司2024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1 - 31.5亿元,同比增长45.23% - 47.57% [10] -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5 - 6.3亿元,同比增长307.75% - 367.06% [10] - 预计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4.9 - 5.7亿元,同比增长287.91% - 351.24% [10] 京东集团 - 公司2024年4Q营业收入3470.0亿元,同比增长13.4%,Non - GAAP口径下归母净利润112.9亿元,同比增长34.2% [11] - 公司受益于以旧换新需求释放,平台生态持续完善,用户心智有望进一步巩固 [11] 其他行业观点精粹 - 策略:政策关注资产价格,春季行情再添动能 [12] - 金工 - 量化:市场动量效应占优,机构调研组合获超额收益 [12] - 金工 - 市场跟踪:A股波动或持续上行 [12] - 固收 - REITs:二级市场行情延续震荡,交易热情环比回落 [12] - 固收 - 可转债:本周再次上涨,继续看好后续发展 [12] - 石油化工:OPEC + 将开启增产,地缘政治风险犹存 [12] - 基础化工:关注国企改革主线、新产业及提振消费的产业趋势 [12] - 农林牧渔:肥标价差渐趋收敛,补库继续托底猪价 [13]
A股市场|全面提振信心,拥抱核心资产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06 08:29
政策方向与市场信心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GDP增速目标5 0%左右 赤字率4% 特别国债规模接近2万亿 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超过4万亿 符合市场预期 [2] - 政策三大结构性亮点包括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重构 供给侧改革引导供需出清 制度优化释放消费潜能 市场信心将从科技领域扩散至经济领域 [1][2] 科技创新领域 -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支持大模型应用 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人工智能手机电脑 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终端及智能制造装备 [3] - 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培育生物制造 量子科技 具身智能 6G等未来产业 [3] - 推动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3] 供给侧改革措施 - 单位GDP能耗目标下降3% 通过双碳约束 采购提标 取消出口退税 鼓励并购重组四类政策手段整治"内卷式"竞争 [4] - 强化上游能耗约束限制产能 提高下游采购标准助力优胜劣汰 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倒逼落后产能出清 [4] - 重点关注铝 钢铁 面板行业产能优化 新能源领域产能调整举措落地进程 [7] 需求侧扩内需政策 -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设为2% 通过增收减负 消费支持 稳定股市楼市组合拳提振消费 [5][6] - 以旧换新获3000亿特别国债支持 关注服务消费财政支持可能性 [6] - 货币政策明确优化工具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 重点城市房价及宽基指数有望企稳 [6] 新核心资产投资方向 - 科技领域聚焦国产算力 端侧AI 高能量密度能源载体 创新药四大方向 [7] - 消费板块关注消费互联网 乳制品 大众餐饮等防御性品种 择机配置餐饮供应链 酒店等顺周期行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