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绿色转型是西班牙化工业长期挑战
中国化工报· 2025-08-20 10:21
电力政策影响 - 西班牙化工行业良好表现得益于"伊比利亚例外条款" 该条款使西班牙和葡萄牙在2022年能源危机期间大幅降低电费支出 [2] - 2024年前"伊比利亚例外条款"提供70%能源补贴 使企业电力成本平均下降70% [2] - 与制药行业类似 石化行业在俄乌冲突期间获得能源补贴支持 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2] - 尽管电力成本下降 化工行业仍面临高昂税收及能源和排放权成本负担 [2] 环境管理挑战 - 环境合规与废物管理日益成为化工企业核心挑战 重要性将超过传统能源成本问题 [3] - 马德里地区存在严重废物管理问题 化工企业面临废水、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等难题 [3] - Grupo Industrial Cristian Lay因环境政策阻力关闭运营60年的钢铁厂 原计划投资3亿欧元建设零排放设施 [3] - 需平衡环境政策、城市规划和产业竞争力以维持化工行业发展 [3] 可再生能源发展 - 西班牙在能源转型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尤其在传统缺乏工业设施地区 [3] - 埃斯特雷马杜拉地区锂矿储备吸引电池超级工厂建设 将创造3000个就业岗位 [3] - 该地区已有42%以上能源消费来自可再生能源 吸引日本投资者关注电动汽车和正极材料工厂 [4] - 可再生能源项目面临严重延误 从设计到获得许可可能需要2到4年时间 [4]
“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 中国发展“绿”意更浓
中国青年报· 2025-08-20 08:49
双碳目标与政策体系 - 中国构建全球最系统完备的碳减排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 包括国家层面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部门层面制定12个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及30余项支撑保障方案 31个省区市出台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2] - 双碳目标提出5年来各部门各地方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 能源结构转型 - 煤炭消费比重由2020年56.8%下降至2024年53.2%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由2020年15.9%提高至2024年19.8% [1][2]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21.59亿千瓦 提前6年实现风电和光伏装机目标 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2] - 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过去10年间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 [7] 产业绿色升级 - 培育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6400多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490余个绿色工业园区 [3] - 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1.6% 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成为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国家之一 [3] - 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均超1200万辆 [1] 生态建设与碳汇能力 - 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 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5%以上 [1] - 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居世界首位 [5] - 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 完成保护修复面积超830万公顷 整治修复海岸线约1780公里 红树林面积增长至3.03万公顷 [5] 三北工程与生态治理 - 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累计实施项目415个 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 其中东部歼灭战片区绿进沙退态势加快 中部攻坚战片区形成区域联防联治格局 西部阻击战片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建成3046公里绿色防护带 [4] -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划定超315万平方公里 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 [6] - 建设全球最大国家公园体系 布局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 首批5个国家公园建设进展顺利 [6] 城乡建设与节能 - 2024年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超过97% 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占城镇既有建筑面积比例超66% [3] - 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和人均综合能耗分别较2020年降低4%和5.1% [3] 国际合作与责任 - 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与42个国家签署项目文件 提供并动员项目资金超过1770亿元人民币 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提供支持 [7] - 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发挥积极作用 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7]
战新产业带动增强 机械工业经济效益回稳向好
机械工业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行业整体表现 - 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6和2个百分点 [3] - 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3.6万家,较上年同期增加0.6万家,占全国工业的26.2% [2] - 资产总计达40.4万亿元,同比增长6.6%,占全国工业的22% [2] - 营业收入15.3万亿元,同比增长7.8%,利润总额7912.1亿元,同比增长9.4% [4] 细分行业表现 - 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1.3%和12.2% [3] - 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分别为8.3%、3.8%和7.6% [3] - 重点监测的122种主要产品中,84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占比68.9% [3] 固定资产投资 - 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高于全国投资增速(2.8%),但低于工业(10.3%)和制造业(7.5%)平均水平 [4] - 通用设备和汽车行业投资分别增长16.6%和22.2%,电气机械和仪器仪表行业投资分别下降7.8%和15.6% [4] 景气指数 - 6月份机械工业景气指数为106.9,比上年同期高3.9个点 [5] - 产品指数为105.9,行业指数为109.4,外贸指数为104.2,经效指数为107.0 [5][6] 新兴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 - 战新产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分别比全部机械工业高1.3和5.4个百分点 [7] - 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高端装备制造相关产业增速明显高于行业总体水平 [7] 绿色转型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市场渗透率达44.3% [8] - 风电机组产量增速超过70%,占发电机组产量比重超过一半 [8] - 电动叉车产量占全部叉车的比重达77.1% [8] 对外贸易 - 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5976.0亿美元,同比增长7.1%,其中出口额4659.4亿美元,同比增长12.4% [8] - 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同比增长23.9%,对RCEP国家出口同比增长16.7%,对东盟国家出口同比增长24.2% [9] 重大技术装备突破 - 全球首台700兆瓦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燃煤发电机组投运 [10] - 国内首个高国产化率F5燃机项目投产发电 [10] -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4台核主泵验收交付,钍基熔盐堆建成并稳定运行 [10] 行业挑战 需求与订单 - 66%的企业反馈存在订单不足的问题 [14] - 重点联系企业累计订货额增速较年初和上年同期明显回落 [14] 价格与应收账款 - 机械产品出厂价格连续29个月同比下降,6月份降幅为2% [15] - 应收账款总额达9.3万亿元,同比增长9.4%,平均回收期为105.3天 [16] 外部环境 - 地缘政治冲突和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加大,美国关税政策对行业外贸构成多重影响 [13] - 全球经济增速下行,国际市场需求收缩 [16]
再遇见丨匈中友好协会主席纳吉:“耐心可以开出玫瑰花”,文化交流打破“认知差异”
新浪财经· 2025-08-20 07:36
中欧经贸合作 - 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匈牙利最大外资来源国 引入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等大型中国公司投资为匈牙利绿色转型提供创新高科技解决方案和现代技术 [11] - 中国投资开启匈牙利经济格局转变 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并帮助匈牙利成为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的关键参与者 [11] - 匈牙利战略地理位置和欧盟单一市场通道为中国企业向欧洲扩张提供理想环境 推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11] 文化交流与认知 - 匈牙利布达佩斯中心电视台每日播放15分钟中国节目 通过民生民俗切入点展示历史现代生活和创新 打破匈牙利民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8] - 认知差异源于历史文化地缘政治因素 媒体过度简化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导致错误观念延续 [9] - 非传统文化交流形式如"茶和天下"活动和魔方比赛因有趣互动特性赢得民众喜爱 超越正式外交交流创造文化体验机会 [12] 青年与教育合作 - 青年被视为未来外交关键 匈中双语学校学生收到习近平主席回信 在线对账等互联网驱动行动加强青年交流影响力 [12] - 加强教育媒体和文化外交合作有助于建立准确相互理解 学术机构与民间团体合作可促进形成更平衡的欧中观点 [10] 战略定位与发展前景 - 匈牙利作为欧盟成员国在欧中关系中扮演东西方桥梁角色 在保持与中国紧密联系同时遵循欧盟政策 平衡双方利益 [11] - 欧中在创新技术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领域存在巨大合作潜力 包括贸易基础设施研发及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 [16] - 新兴领域如数字经济数据安全和基础设施发展有望成为合作重点 塑造两个地区及世界未来 [17]
全国首家民营企业用电营商环境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搜狐财经· 2025-08-20 02:13
民营企业用电服务中心成立 - 全国首家民营企业用电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在深圳南山揭牌成立 该中心为政府机构、电网企业、民营企业提供交流、服务与合作平台 [1] - 深圳供电局在服务中心举办"深电同行 企航未来"交流活动 并发布南方电网首份《企业用电宝典》 [1] - 深圳供电局、深圳市发改委、中小企业服务局相关负责人及20余家民营企业代表出席活动 [1] 深圳民营经济用电现状 - 2024年深圳民营企业数量超260万家 较上年增长10万户以上 占企业总量比重约97% [3] - 民营企业用电量占所有企业比重超60% 对用电用能的个性化需求显著增强 [3] 服务中心功能与服务创新 - 服务中心设置客户接待、业务洽谈等专属空间 定位为政企"连心桥"、政策"直通车"、企业"电管家" [3] - 深圳供电局建立与市发改委等部门的政企沟通机制 构建"基础服务+延伸服务"一体化体系 [3] - 推出AI驱动的"企业数智能源管家" 建设智慧供电服务示范窗口 [3] - 实施服务民营企业"六大举措" 包括智能化能源管理工具、工业园区专属客户经理等 [3] 《企业用电宝典》与服务内容 - 宝典分为"快用电""用好电""用绿电"三个分册 覆盖用电申请、业务办理、绿色转型等全流程服务 [5] - 提供"一条龙"服务 包括能效分析、市场化交易指导、光伏发电并网等7类专项服务 [5] - 下一步将联动市发改委、工信局推动政务服务联办 强化政策解读与能效管理 [5]
矿端扰动带动供应收缩预期,铜延续高位区间波动
通惠期货· 2025-08-19 19: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铜市场短期或延续高位震荡,核心驱动来自供应端扰动持续发酵与需求端家电板块支撑,但宏观情绪偏向谨慎,需警惕突发事件引发的波动风险;预计价格在78000 - 80000元/吨区间波动 [6][39] 各部分内容总结 日度市场总结 铜期货市场数据变动分析 - 主力合约与基差:8月15日,SHFE铜期货主力合约收于79080元/吨较8月12日小幅回落,LME铜价同期微跌至9760美元/吨,内外盘价格均窄幅震荡;国内现货升贴水结构分化,升水铜升水从8月12日的260元/吨回落至8月15日的210元/吨,平水铜升水同步收缩,华北地区因天津上合峰会临近物流受限,电解铜现货升贴水被提振;LME(0 - 3)贴水扩大至 - 93.75美元/吨,海外现货端延续贴水格局,显示短期供应压力 [1] - 持仓与成交:8月15日LME铜持仓量增至271444手,较8月12日增加2867手;国内现货成交情绪相对平稳,上海地区采购及销售情绪指数均位于3.1附近,供需双方观望情绪较浓 [2] 产业链供需及库存变化分析 - 供给端:海外铜矿扰动加剧,秘鲁拉斯邦巴斯铜矿因总统选举可能运营中断,MMG维持全年36万 - 40万吨产量预期,但运输受阻和库存清理显示短期供应受限;赞比亚Q2铜产量环比下降约4%,全年100万吨产量目标承压;国内再生铜行业政策调整或阶段性抑制再生铜供应,但五矿资源上半年铜销量同比增长51%,部分抵消供应端扰动 [3] - 需求端:下游需求表现分化,黄铜棒市场报价持平,再生铜杆厂生产受原料紧张及政策不确定性压制,开工积极性一般;制冷空调阀件市场延续增长,上半年销量同比增5.7%,下半年家电政策刺激或进一步拉动铜消费;总体电力及家电领域需求持稳,但建筑及工业需求仍偏弱 [4] - 库存端:8月15日LME库存小幅增至24560吨,SHFE库存微降至155800吨,COMEX库存升至267195短吨,全球显性库存整体维持低位波动;国内上海地区进口货源集中到货令库存增加,但持货商积极出货下,现货升水维持坚挺,库存积累尚未形成明显压力 [5] 市场小结 铜市场短期或延续高位震荡,核心驱动来自供应端扰动持续发酵与需求端家电板块支撑,但宏观情绪偏向谨慎,需警惕突发事件引发的波动风险 [6] 产业链价格监测 - 2025年8月18日与2025年8月12日相比,SMM:1铜价格从79600元/吨降至79430元/吨,升水铜升水从260元/吨降至265元/吨,平水铜升水从160元/吨降至195元/吨,湿法铜升水从45元/吨升至100元/吨,LME (0 - 3)贴水从 - 89美元/吨扩大至 - 97美元/吨,SHFE价格从79080元/吨降至79010元/吨,LME价格从9777美元/吨降至9752美元/吨;LME库存从24434吨增至25498吨,SHFE库存从155850吨降至155600吨,COMEX库存从266804短吨升至269070短吨 [8] 产业动态及解读 - 08月18日消息,MMG首席执行官表示秘鲁4月总统选举可能致拉斯邦巴斯铜矿运营中断,近期冲突未解决,2025年下半年或有更多抗议活动,但MMG今年对该矿山产量预期保持在36万吨至40万吨之间 [9] - 08月18日消息,8月15日清远江铜2540.65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年发电量达25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92吨,构建“发电—减排—固碳”闭环循环模式 [10] - 08月18日消息,天津上合峰会临近,华北地区周边运输车辆管控致市场物流紧张,影响供应,当地电解铜现货升贴水得到提振 [10] - 08月15日消息,赞比亚第二季度铜产量环比下降约4%,去年生产约82万吨铜,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长约18%,若要达到今年100万吨目标,下半年产量需提高约27% [11] - 08月15日消息,受再生铜行业相关政策调整影响,部分青铜带企业原料采购量将被迫缩减,或对企业后续生产造成阶段性影响 [12] 产业链数据图表 包含中国PMI、美国PMI、美国就业情况、美元指数及LME铜价相关性、美国利率及LME铜价相关性、TC加工费、CFTC铜持仓情况、LME铜各类净多持仓分析、沪铜仓单量、LME铜库存变化、COMEX铜库存变化、SMM社会库存等图表 [13][15][16]
晶科能源姚臣谌:ESG会从“成本中心”重塑为“利润中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18:57
行业背景与共识 - 全球极端气候频发和"巴黎协定""双碳目标"推动绿色能源转型成为共识,"新三样"在此背景下爆发成长 [3] - 光伏行业通过技术创新使系统平均成本过去10多年下降超过90%,推动净零转型从口号变为可能 [3] 企业ESG战略与实践 - 光伏企业经营业务本身即是对地球和人类最大的ESG,可持续经营方式可将业务发展与ESG目标结合形成商业向善的力量 [4] - 晶科能源作为首个加入RE100的光伏企业,2023年底通过"近期、远期、净零"减碳目标审验,绿电使用比例从不足20%提升至超过50%,绝对值增量过去5年超10倍 [4] - 部分企业已完成ESG认知跃迁,将其从"成本中心"重塑为"利润中心"并获益 [4] 能源企业ESG发展路径 - 需强化认知迭代能力,将技术创新与ESG共同纳入核心竞争力体系以避免错失转型窗口 [5] - 需夯实技术与数字化基础,缩短研发到产业化周期,通过AI和数字化实现ESG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以支持决策 [5] - 需构建ESG生态能力,完善内部管理体系并参与标准制定、技术服务等以融入全球绿色治理 [5]
深石资本张天:消费侧新能源资产正成为机构配置“新蓝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18:53
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联动 - 绿色转型是投资的核心目标和定性衡量手段 技术创新是实现转型落地的工具 两者与ESG呈"齿轮式联动"关系 [1] - 投资决策中最重要的维度是绿色转型潜力 直接影响最终投资收益率和效果 [4] - ESG表现在资本端估值和认可中起重要作用 [4] 深石资本投资策略 - 专注于城市碳中和转型的投资 运营和资产管理 强调ESG兼具社会价值与资本价值 [4] - 当前资产类投资更倾向成熟技术 前沿技术商业化需要孵化场景 [4] - 以深圳大梅沙"生物圈三号"项目为试验田 落地整合波浪能 生物质循环等前沿能源技术 [4] 新能源资产发展趋势 - 消费侧新能源资产如碳中和园区带动的光伏 储能 充电设施将成为主流资管平台大类配置重要组成部分 [5] - 中国已形成数万亿级新能源资产 消费侧资产市场化和交易化属性凸显 [5] - 新能源资产数字化 信息化水平高 可与区块链技术结合 实现数据可追溯 不可篡改 [5] - RWA等区块链金融创新有望助推新能源资产发展 深石资本探索将碳中和园区资产通过RWA形式实现多元化融资 [5]
上海惠企政策成效如何?欢迎订阅《澎湃城市报告》第26期
搜狐财经· 2025-08-19 18:41
惠企政策研究 - 上海政府日益关注惠企政策成效和影响 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调研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和使用者 [5] - 研究涵盖政策制定、执行和反馈三方面 分析政策基本内容、构成、性质及客观影响 [5] - 调研政策信息传递和实施执行过程 涉及政策制定部门、"随申兑"平台、园区/楼宇及服务中介角色 [5] - 基于问卷和企业调研呈现使用者对政策及执行的看法、感受和评价 [5] 北外滩商圈发展 - 北外滩商圈是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区 与外滩和陆家嘴形成"黄金三角"之势 [9] - 定位为"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和上海"中心辐射"新引擎 经历从产业功能区向中央活动区转型 [9] - 访谈34位消费者包括游客、本地居民、白领和商务人士 了解消费需求和满意度评价 [9] - 结合"七普"数据和POI分析商圈业态特点及问题 采访管委会及学者提出能级提升建议 [9] 绿色航运转型 - 上海推进绿色燃料认证服务和国际合作 增强国际绿色航运燃料市场影响力 [12] - IMO于2025年4月批准全球航运净零排放法规 首次将强制性减排目标与温室气体定价结合 [12] - 上海港作为全球集装箱年吞吐量最大港口 是绿色航运走廊建设重要节点 [12] - 2025年5月至7月采访能源、船舶、航运、金融等领域专业人士 讨论航运绿色转型 [12] 研究报告背景 - 《澎湃城市报告》于2022年8月创刊 坚持"真问题,深研究"的原创研究产品 [15] - 由澎湃研究所团队主理 采用调研方式用"脚力、脑力、笔力"完成报告 [15]
东方证券绿色金融研究院顾高臣:金融是ESG建设的“润滑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17:41
核心观点 - 金融在绿色转型、技术创新与ESG建设中扮演"润滑剂"和"加速器"角色,通过引导资金投向绿色产业和技术创新实现价值增值 [1] - 当前绿色金融产品主要覆盖传统能源转型和成熟新能源项目,但对前沿技术方向覆盖不足 [2] - 用户侧绿色低碳转型将带来更多市场机遇,政策发力点正从能源供给侧转向需求侧 [2] 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 - 绿色转型为技术创新指明方向并创造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则为绿色转型提供解决方案 [1] - 资本市场自"十四五"以来持续优化政策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融资 [1] - 建议对绿色金融产品考核进行差异化处理,不以盈利为第一目标 [2] - 需建立前沿绿色能源技术的评价体系以引导资金投入 [2] 用户侧转型机遇 - 零碳园区建设政策提出8大任务,包括用能结构转型和园区节能降碳,要求各地提供资金支持 [2] - 用户侧对降碳急迫性提高,政策发力点向需求侧转移将创造新市场空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