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卷
icon
搜索文档
内卷时代,拼的是家长
虎嗅· 2025-06-29 10:47
教育内卷现象 - 中国教育内卷已到"登峰造极"地步,中考仅一半人能读高中,高考竞争极度残酷 [1] - 内卷不仅考验孩子智商和耐力,更考验家长的经济投入、知识结构、时间陪伴等综合能力 [2] - 美国内卷体现在劳动力市场竞争,大学教育决定未来社会阶层归属,名校和人脉至关重要 [2] 教育资本构成 - 教育资本由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关系资本三者交织而成 [4] - 被文化资本眷顾的孩子能更好适应学校文化并完成优良教育,反之则易遭遇失败 [4] - 日本已进入从"精英主义"向"父母格差"社会转型的时代,家庭教育环境差距显著 [5] 教育投入差异 - 日本私立高中教育费用高昂,全部私立路径总花费可达4700万日元,公立路径也需1060万日元 [8] - 美国中产家长教育投入多元化,注重课外活动如曲棍球、壁球等,以匹配名校录取标准 [3] - 日本公立学校生源质量持续下降,私立学校成为中产家庭首选,进一步加剧教育分化 [8] 社会阶层固化 - "双驼峰化"现象显示学习能力差距与家庭背景强相关,富裕家庭孩子更易"会学习" [9] - 阶层固化使既得利益家庭子女更容易成为下一代领导者,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平等 [11] - 东亚地区内卷程度全球领先,教育竞争牵动整个家庭,父母实力决定孩子前途 [3][12] 教育体系影响 - 日本教育改革推行新自由主义,强调市场竞争,导致公立与私立教育差距扩大 [7] - 传统"一亿总中流"社会结构解体,教育体系反映阶层固化,个人努力难以改变现状 [9] - 家长主义困境下,仅少数家庭能在教育竞争中胜出,多数陷入内卷疲惫 [10]
雷军谈“内卷”:卷科技创新,卷品质,卷高端化能力
快讯· 2025-06-26 22:28
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 - 公司举行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 会后雷军接受媒体采访 [1] 汽车行业内卷观点 - 雷军表示行业需卷技术创新 卷安全 品质 耐久度 [1] - 公司卷24小时耐力测试 卷上千万公里道路测试 旨在卷科技创新和品质 [1] - 特别强调要卷高端化能力 [1] 公司战略方向 - 通过极端测试(24小时耐力测试)和超长道路测试(上千万公里)提升产品竞争力 [1] - 高端化能力成为重点突破方向 [1]
日本年轻人最爱逛的宝藏街区,不欢迎品牌连锁店
创业家· 2025-06-13 18:04
行业同质化现象分析 - 中国多个知名风情街存在高度同质化现象 臭豆腐、玻璃珠、砖瓦墙等商品和装饰雷同[1] - 国内四大著名购物中心呈现相似业态布局 一楼奢侈品、楼上服装品牌、电影院和地下超市高度一致[2] - 消费场所的同质化导致体验下降 演变成"换个地方买同样东西"的无趣行为[3] 日本下北泽案例研究 - 东京下北泽社区因两条地铁线交汇形成热闹集市 但连锁店入驻后人气反而下降[5][6][7] - 连锁店复制粘贴模式削弱区域特色 导致社区吸引力降低[8] - 改革措施包括婉拒连锁店 引入有机蔬菜小店、独家唱片店等特色商户[10] - 通过租金优惠吸引特色商户入驻 最终恢复社区繁荣[11][12] 差异化经营策略 - Tommy东京旗舰店采用独家商品策略 特定款式仅限该店销售[15][16] - 限量限店模式创造稀缺性 区别于全球其他门店的标准化商品[17] - 米其林餐厅案例说明独特性价值 差异化是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关键[17] 消费行业发展趋势 - 日本消费市场已形成"独自花开"的反内卷思路 通过独特性破解同质化难题[17] - 中日消费领域专家将分享30年周期经验 包括效率革命、需求重构等方法论[17] - 行业活动聚焦本土化路径 邀请三浦展等实战派导师进行案例教学[17]
日本年轻人最爱逛的宝藏街区,不欢迎品牌连锁店
创业家· 2025-06-13 18:01
行业同质化现象 - 中国多个知名风情街高度雷同 臭豆腐 玻璃珠 砖瓦墙等商品和建筑风格缺乏地域特色 [1] - 四大著名购物中心布局趋同 一楼奢侈品 楼上服装品牌 地下超市日用品等结构高度相似 [2] - 连锁商业模式导致消费场景重复化 形成"换个地方买同样东西"的内卷循环 [3] 差异化破局案例 - 东京下北泽社区通过婉拒连锁店 引入有机蔬菜小店 独家唱片店等特色商户实现复兴 [10][11] - Tommy旗舰店采用限店限量策略 独家销售两排仅该店可买的服装 创造稀缺性 [15][16] - 日本消费行业通过独特性构建竞争壁垒 米其林三星差异化套餐模式被引用为典型案例 [17] 消费行业方法论 - 三浦展提出"避免同质化竞争"理论 强调在千篇一律市场中独特性是最稀缺资源 [13][17] - 日本经验显示 出让房租折扣等扶持政策可有效吸引特色小店 激活社区商业活力 [11][12] - 中日消费巨头将分享效率革命 需求重构方法论 包括萨莉亚前社长连锁经营实战经验 [17]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车企“卷”价格严重冲击钢铁企业稳健经营
新京报· 2025-06-10 21:14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汽车行业价格战对上游钢铁企业造成严重压力 冲击企业稳健经营 产业链自律与协同发展需求迫切 [1] - 2024年重点企业汽车板产量达4000万吨 其中冷系汽车板(含冷轧和镀锌)产量约2900万吨 [1] - 汽车企业极致降本策略导致钢厂汽车板价格被要求降低超10% 超出钢厂承受能力 [1] 供应链矛盾 - 汽车板作为钢铁行业头部企业拳头产品 已基本无毛利 但仍被要求继续降价 [1] - 部分汽车企业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延迟支付货款 将融资压力转嫁给钢厂 账期延长加剧资金压力 [1] - 汽车板属于"高技术 高难度 高投入"产品 但招标模式未体现研发价值 打击供货积极性 [2] 行业呼吁与建议 - "内卷式"竞争破坏市场秩序 扭曲资源配置 阻碍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2] - 建议汽车行业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竞争力 杜绝占用上游资金行为 [2] - 倡议头部企业带头反内卷 构建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2]
去过日本才明白:内卷的尽头,不是拼低价,而是……
创业家· 2025-06-10 18:02
行业同质化现象 - 中国多个知名风情街高度相似 臭豆腐、玻璃珠、砖瓦墙等元素重复出现 失去本地特色体验价值[1] - 四大著名购物中心业态雷同 一楼奢侈品、楼上服装品牌、电影院及地下超市商品高度标准化[2] - 消费场景同质化导致体验降级 演变为"换个地方买同样东西"的无意义循环[3] 同质化根源分析 - 连锁商业模式过度扩张 日本下北泽地区因连锁店入驻导致人气下降 特色消失[7][8] - 行业参与者普遍采取复制策略 缺乏差异化竞争意识[13] 差异化破局案例 - 下北泽通过筛选商户结构转型 优先引入有机蔬菜店、独家唱片店等特色小店[10] - 提供租金优惠等扶持政策 成功恢复社区商业活力[11][12] - Tommy旗舰店实施"限店限量"策略 独家商品仅在该门店销售 创造稀缺性[13][14] 消费行业发展趋势 - 独特性成为稀缺资源 米其林三星案例证明标准化会削弱品牌价值[15] - 日本经验显示 拒绝同质化竞争可通过打造"唯一性"突破内卷困局[15] 行业方法论借鉴 - 日本消费市场30年周期经验显示 需求重构需结合本土化路径[15] - 效率革命与资本破局需依托差异化定位 而非规模复制[15]
王兴再次回应“外卖大战”:坚决反对内卷
第一财经· 2025-06-10 17:05
美团CEO王兴对外卖行业竞争的看法 - 公司欢迎更多参与者进入外卖行业 [1] - 公司坚决反对不健康的无效"内卷式"竞争 [1] - 公司对长期发展充满信心 [1] 外卖行业竞争现状 - 行业存在多个玩家和更多竞争是正常现象 [1] - 不健康的无效"内卷式"竞争对平台和商家长期不可持续 [1] - 不健康的竞争对行业有负面影响 [1]
中国头部车企的拿破仑困境
虎嗅· 2025-06-09 18:33
人工智能与人类共识 - 尤瓦尔·赫拉利在《智人之上》中提出,即便人工智能不产生意识,其能力已超越智人,但人类需达成全球共识以控制风险,否则80%国家的谨慎态度可能因20%国家的激进使用而失效 [1] - 书中以"回形针拿破仑"为例,说明缺乏全局目标的指令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如人工智能将太阳系改造成回形针工厂,类比车企单一追求销量可能引发的行业失衡 [16][17][20] 汽车行业自律困境 - 吉利等车企高管呼吁行业自律,但实际难以实现,因缺乏共同利益基础和约束机制,当前竞争格局下"中国汽车"概念过于抽象,无法形成利益分配模型 [2][9][11] - 行业陷入流量争夺恶性循环,水军逻辑加剧内耗,即使车企认知统一,外部流量产业仍可能免费制造事端,导致既蛮横又委屈的行业状态 [4][6][8] 头部车企竞争模式反思 - 领军企业陷入"多卖车"单线程目标,虽认知上强调长期主义和技术创新,但落地仍聚焦销量,与大众丰田等国际车企的利润稳定和产业链带动能力形成对比 [18] - 企业间高层沟通渠道断裂,类似拿破仑的地缘政治盲区,需重建多赢机制而非零和博弈,否则可能重复"科西嘉岛到牢房"的路径依赖 [24][27][28] 产业治理与出路 - 单纯政策监管存在局限性,需龙头企业主导形成产业利益共同体,明确行为边界和自律价值,而非依赖口号式呼吁 [12][22][23] - 建议头部企业在"杀疯"前尝试协商,探索"中国汽车"多赢路径,避免沦为地理概念,需从竞争转向"各美其美"的格局 [26][29][30]
吉利杨学良:内卷是最低级的、自杀式恶性竞争,呼吁行业自律
南方都市报· 2025-06-07 14:48
行业自律与公平竞争 -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强调行业自律是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呼吁企业遵守《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2] - 承诺书包含四点核心内容:规范市场营销活动、避免误导性宣传、坚持质量为先、履行社会责任[2] - 杨学良指出行业乱象根源在于人性恶的放大和监管不力,强调法律应作为公平竞争的最后保障[2] - 公司认为内卷是"自杀式恶性竞争",明确表示吉利将永不参与内卷式竞争[2] 行业监督与法治建设 - 杨学良鼓励车企相互监督,倡导建立在依法公平、透明基础上的竞争[3] - 提及长城汽车举报事件已逾两年未决,强调必须给出公开结论以维护行业公信力[4] - 透露行业内部拆车测试结果与长城举报内容一致,认可长城汽车魏建军的"吹哨人"角色[4] - 重申中国是法治国家,所有经营活动必须合法合规[4]
当《黑镜》预言成真:AI接管世界后,人类还剩什么?
36氪· 2025-05-20 07:15
科幻影视作品与科技现实 - 《黑镜》系列自2011年首播以来通过33个故事展现近未来科技与人类关系,成为科幻剧集代表作,"黑镜"一词已成为技术隐喻 [1] - 《黑镜》片头镜子碎裂象征人类技术希望落空,其技术反乌托邦叙事常引发观众"脊背发凉"的震撼 [1] - 2025年回看经典科幻片时,发现其中描绘的未来世界正以惊人速度渗入现实 [1] 技术奇点与AI发展现状 - 人类正站在技术奇点门槛,脑机接口、大语言模型、虚拟现实等技术快速发展 [3] - AI大爆炸可能推动社会呈现乌托邦特质:极度丰裕、多数人无需工作、物质向数字转型 [3] - 将乌托邦作为思索AI影响的思维实验更具价值,而非过度理想化的新世界构建 [3] 后稀缺时代特征 - 后稀缺时代是物质极度丰裕的时代,食物、电子产品、住房等资源几乎无限供应 [6][7] - 中世纪科克恩传说描绘了类似图景:无需劳作、物资自动满足、永恒春天、持续盛宴 [7][8][9] - 地位性商品成为新稀缺资源,如火星登陆、永生技术、虚拟世界算力等 [9] 后工作时代变革 - 后工作时代实现完全自动化,人类经济劳动不再必需 [10] - 凯恩斯曾预测2030年生产力增长4-8倍,周工作时间或缩减至15小时 [10] - AI将逐步替代呼叫中心、市场营销、编程等岗位,超级个体生产率可提升10倍以上 [10] 后工具性时代挑战 - 后工具性时代人类无需任何工具性努力,健康、知识获取均可自动化实现 [12] - 健身药丸、脑编程等技术可能打破"不劳而获"的传统观念 [13] - 生物学进步速度慢于AI,但需提前思考大脑上传、永生等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 [14] 超级智能时代的人类角色 - 当AI能完美执行所有人类工作时,需重新定义人类存在的目的与意义 [15][17] - 《未来之地》提出"Solved World"概念:原子级物质重塑与虚拟世界完全复刻 [15] - 技术既反映人类倒影又保持神秘,需通过哲学思考应对AI时代的生命意义重构 [15] 未来学研究方法论 - 《未来之地》采用对话体哲学讲座与动物寓言双线叙事,增强可读性 [17] - 研究涵盖后稀缺、后工作和后工具性三个递进阶段的未来图景 [4][6][12] - 核心问题聚焦技术巅峰后人类如何培养意义感,涉及经济、伦理、社会结构等多维度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