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式联运
icon
搜索文档
罗多式联运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商务部网站· 2025-05-11 00:48
行业发展现状 - 罗马尼亚现有多式联运码头58个 其中仅27个投入运营 企业采用多式联运方式的比例仅2 3% [1] - 运输结构中公路运输占比84 1% 铁路运输占比11 1% 多式联运占比3 1% 航空运输占比极小 [1] - 2023年多式联运总货运量达250万吨 其中铁路运输占43 63%(110万吨) 公铁海联运占38 57%(约100万吨) [1] 发展瓶颈 - 基础设施不足 缺乏现代化多式联运码头 物流链存在缺陷 集装箱仓库短缺 转运成本高企 [1] - 运输效率低下 过境时间长 多瑙河通航能力下降 [1] 政策建议 - 扩大铁路电气化网络 提升码头处理能力 优化铁路网络布局 提速货运列车 推进康斯坦察港现代化 [2] - 升级国家货运公司CFR Marfă现有码头 激活闲置码头资源 建立专业货物存储区 增加仓储容量 [2] - 加强数字化转型 推动多式联运信息系统建设 提升运输方式间协调效率 [2] - 加快政策调整 平衡各运输方式税收政策 消除环保运输方式的制度障碍 [2] - 支持航运发展 保障多瑙河全年通航 完善港口间铁路公路连接 提升港口公用设施水平 [2] 长期目标 - 推动300公里以上公路货运30%转向铁路/海运 到2050年实现50%的转换目标 助力欧盟减排计划 [2] - 多式联运有望成为国民经济新支柱 [2]
苏州新成物流助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新华日报· 2025-05-09 05:53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公司建成具备年10万标箱换装能力的国际货运专用线及国际箱区 [1] - 建成通过能力年6.8万标箱的中港池码头项目和高标仓 [1] 多式联运业务拓展 - 开通"铁路快通"专列使企业平均通关时间压缩24小时 [1] - 整体运行时间缩短1-2天且单箱节省费用超200元 [1] - 推动苏州西站—上海芦潮—洋山海铁联运实现定班常态运行 [1] 航空物流网络布局 - 与6个省内外机场合作设立航空异地货站包括上海浦东、虹桥等 [1] - 通过货源地指向性和机场航线网络优势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1] 水运业务创新 - 2023年开展水运CCA业务实现进出口通关"一单到底" [2] - 白洋湾中港池码头提供"一站式服务窗口"提升物流效率 [2] 数字化转型 - 打造多式联运"5+2"信息平台整合要素资源优化管理流程 [2] - 海关监管区完成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2]
港铁融合发展、降本提质增效,这三大港是如何做到的?
第一财经· 2025-05-08 19:14
多式联运场站一体化运营模式 - 中铁联集和宁波舟山港合资成立中铁联集北仑分公司,负责货运组织,码头公司负责装卸生产和列车接发,实行服务窗口和生产调度组织一体化办公模式,打破铁路场站与港口码头传统运营机制[1] - 南沙港南站货场的火车取送和车站装卸管理由港口负责,实现堆场共享,海关监管场所改造后货物可一站式完成订舱、报关等手续并直接装船出口[1] - 钦州港与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通过合署办公、资源共享、智能联通等方式,实现多式联运作业区域、海关监管、业务营销、信息系统、生产组织和智慧化的一体化[1] 多式联运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 - 穿山铁路场站实现场站共享和运营统一后,作业能力提升100%以上,从原8对/天提升至17对/天,年设计作业能力从30-40万TEU提升至80万TEU,2024年实际完成77万TEU[4] - 钦州中心站平均装卸火车效率从12小时/对提升至7小时/对,效率提升58%,日均装卸量从685车提升到991车,多式联运日均转运量从278车增至550车,提升97%[6] - 通过减少二次装卸、转运和堆存,以及海关一体化监管,多式联运组织成本显著降低[8] 多式联运信息化与数据互通 - 广州港南沙港南站TOS系统上线,实现货场与码头信息联动常态化,采用"铁路一港通""云堆场"等技术手段提高效率[5] - 北部湾港集团与国铁集团创新多式联运数据衔接模式,完成港口与铁路系统实时对接,数据时延从30分钟降至1分钟以内[6] - 铁路开放多式联运到发站、装卸车等信息,港口开放集装箱装卸、堆存等信息,推动港铁实现全流程信息互联互通[8] 多式联运业务增长与网络扩展 - 宁波舟山港2024年多式联运箱量达181.8万标箱,同比增长10%,位列全国第二,业务辐射全国16个省、67个地级市[5] - 广州港2024年完成多式联运箱量60.5万TEU,同比增长38.9%[5] - 北部湾港2024年完成多式联运量47.6万标箱,同比增长5.3%[6] 多式联运行业现状与挑战 - 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场站衔接不畅[2] - 铁路集装箱专用车与海运集装箱在尺寸、载重方面不协调,导致空间利用率低、亏吨等问题[2] - 吊装设备标准不一影响转运效率,铁路对集装箱重心偏移和总重控制要求严于水运,增加安全凭证要求[2]
徐州港务集团绘制多式联运新图景
新华日报· 2025-05-08 07:21
业务模式创新 - 公司深化"矿—港—厂"营销业务模式,重点引进陕西、甘肃、新疆等地区资源,打通上下游长期直销渠道 [2] - 释放瓦日铁路运费政策势能,西部资源通过铁水联运发往徐州港,降低西部资源直发徐州物流成本 [2] - 为常熟龙腾特钢打造"煤矿+港口+钢厂"三方合作模式,一季度进货量达21.78万吨 [2] 客户开发与拓展 - 公司打通"黑货出疆"新通道,一季度实现疆煤进港15.17万吨 [3] - 调研贾汪区60余家进出口外贸企业,量身设计物流方案 [3] - 创新"粮食散改集"服务模式,每箱粮食节省物流成本约200元,吸引新沂四大粮食企业全部落户新沂港 [3] - 开发"贸易+物流"全程业务,实现大丰联鑫钢铁业务新突破、东平矿业钙石南运成功首航 [3] 基础设施与功能提升 - 双楼作业区铁路专用线实现与满洲里、二连浩特、霍尔果斯等铁路国际口岸的连接 [4] - 引入恢弘集团资源入驻,开发PVC材料、钢材、化肥等新货种铁路进港 [4] - 公司获评"2024年度徐州市物流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新型标杆企业",双楼作业区荣获"三星级多式联运经营人"称号 [4] 物流网络与合作 - 深化泰安港·徐州港·东平港"港港联动",打通西部榆林—东平—徐州铁水联运新通道,降低物流成本15% [5] - 一季度实现徐州—连云港双向运输2.99万标箱 [5] - 通过中欧班列班次与港口航线精准衔接,构建"干支结合、铁河联运"的国际物流集散体系 [5]
同比增长16.1%创新高 东航“五一”假期客流达217.3万人次
中国民航网· 2025-05-06 15:15
运力与客运量 - 五一假期投入运力1.52万架次同比增长19.8% 运输旅客217.3万人次同比增长16.1%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国内航班13065架次运输旅客183.5万人次同比增长14.6% 国际地区航班2090架次运输旅客33.8万人次同比增长24.9% [1] - 10架C919执行航班182架次运送旅客26470人次 [1] 航线网络布局 - 国内热门航线包括上海—北京 上海—深圳 上海—哈尔滨等13条航线 加密西安—敦煌 上海浦东—丽江等国内航线 [3] - 国际地区热门航线包括浦东—东京 浦东—首尔 昆明—东京等10条航线 周均国际航班量突破1500班次 [3] - 新开上海浦东—阿布扎比航线 加密多伦多 莫斯科 阿姆斯特丹等国际航线 [3] 运力调配策略 - 开展机型"小改大"调配 宽体机增投至东京 大阪 首尔 新加坡 曼谷等旅游热门市场 [3] 多式联运服务 - "空铁联运"覆盖47个枢纽城市792个铁路站点 累计服务旅客240余万人次 [4] - 虹桥浦东机场设"空港通服务柜台"提供免费机场线车票及行李托运服务 [4] - 推出"易享退""易登机""区域通"等数字化优享产品 [4] 航空文旅融合 - 与上海博物馆合作发布"上博号"彩绘飞机 打造"空中博物馆" [5][7] - 推出乘机享受永乐宫文物展 红楼梦幻剧场等文旅项目门票优惠 [5] - 计划在"中国旅游日"推出主题航班 发放51.9万套特惠机票和10万套免费中转过境半日游产品 [7]
一座革命老区陆港的“开放密码”
新华社· 2025-05-05 15:58
赣州国际陆港发展概况 - 赣州国际陆港是全国革命老区中唯一的对外开放口岸,带动南康家具"买全球卖全球",促进机电产品、冷链水果出口,吸引沿海产业转移投资至赣南老区 [1] - 2024年开行各类班列4307列,同比增长5.4%,其中中欧班列同比增长54.6%,累计开行超1600列 [1] - 本地木家具通过铁海联运出口及内贸占比持续增加 [1] 物流与成本优势 - 通过赣州国际陆港运输货物,每个货柜可节省2000元物流成本,享受综保区保税、退税、免税政策 [1] - 铁路全程物流成本较公路运输至少降低10% [2] - 提供"全程提单、一票结算"服务,依托中欧班列直达线路优化运输方案 [2] 通关与贸易便利化 - 赣州海关优化通关流程,推行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设立查验绿色通道,大幅压缩通关时间 [2] - 为区内企业提供"区间流转保税、加工设备保税、原料入区退税"全流程服务,减少原料入区和成品出区等待时间 [2] 进口商品与跨境电商发展 - 赣州综保区进口商品集采中心销售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0万元 [3] - 中心商品种类齐全、价格实惠,带动赣州跨境电商产业发展 [3] -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高效通关体系、完善物流网络和跨境服务生态吸引企业投资 [3] 产业投资与产能提升 - 广东省愈富制造(河源)有限公司在南康投资建设江西愈富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软体家具日产能达600套 [3] - 该公司去年对外出口额达1亿元,直接对接国际市场 [3]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与更多国内外港口合作,建立更完善的物流运输通道 [3] - 促进赣州国际陆港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 [3]
宁波舟山港创新物流模式助力中欧经贸往来
新华社· 2025-04-30 16:08
物流模式创新 - 宁波舟山港创新推出"海铁联运精品快线+'中欧快航'"物流模式,首次实现超100标准箱国产太阳能光伏板从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启航运往德国威廉港 [1][3] - 该模式结合"合肥—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精品快线与直达德国威廉港的"中欧快航"航线,形成铁路直通港区、快航"点对点"直达的全程物流通道 [3] - 首航货物在途时长从传统方式的40天缩短至27天左右,显著提升时效性 [3] 供应链效率提升 - 宁波舟山港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合作,利用港口航线资源和陆海联动机制,在海关、海事部门支持下实现铁路与航线无缝衔接 [5] - "双快"精品线路为内陆外贸企业提供除中欧班列外的替代选择,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 [5] - 该模式特别适合货量大、时效性要求高的出口货物,如太阳能光伏板等 [3] 行业合作与资源整合 - 浙江海港物流集团主导此次多式联运创新,涉及铁路、港口、海关等多部门协同 [3][5] - 宁波舟山港自2024年12月开通直达威廉港的"中欧快航"航线后,首次实现海铁联运与该航线的结合 [3] - 货主企业证实新物流模式为太阳能光伏板出口提供更高效解决方案 [5]
打通海上新通道!东营港一突堤10万吨级通用泊位实现首航
齐鲁晚报网· 2025-04-29 22:49
4月29日上午,由秦皇岛港出发的"鹏安"轮运载6.4万吨煤炭,稳稳停靠在东营港一突堤10万吨级通用泊位,标志着该泊位顺利实 现首航。 项目建成投用后,将通过一突堤铁路专用线、东营港疏港铁路并入区域铁路网,实现东营港区煤炭、石油焦、非金属矿石等大 宗货物的海铁联运,有效解决东营港区散杂货泊位小、物流成本高、吞吐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将进一步完善港区功能,对打造 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省会经济圈主力港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东营港在加快推进已建成码头投入运营的基础上,集中全力推进环抱港池内航道工程、25万吨级单点系泊工程、疏港 铁路一突堤铁路专用线等总投资137亿元的11大港口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可优化泊位结构,完善港区功能,满足腹地运 输需求,解决长期以来大型船舶无法进出东营港的瓶颈,能有效满足腹地内炼化企业原油进口的需要,打通疏港铁路全面运 营"最后一公里",实现公、铁、海、管多式联运的原料储存储运供应体系,巩固东营港在黄河三角洲区域中心港的地位,成为 拉动东营地区及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快速发展的新引擎。(大众新闻记者郝文杰) 一突堤通用泊位工程项目位于东营港一突堤西南侧,计划总投资13.9亿元,主要建设1个 ...
东方嘉盛(002889) - 002889东方嘉盛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21:12
业绩相关 - 2024年业绩增长得益于跨境电商国际物流业务开拓、降本增效,进入头部跨境电商平台供应链体系,澳大利亚红酒品牌重回内地市场及内贸零售头部品牌合作进展显著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保持8.64%的正增长,净利润下降受投资收益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重估等非经常性损益因素影响 [4] 项目进展 - 重庆、昆明自建仓储项目已竣工,深圳等地自建仓储项目正有序进行 [2] - “粤新快线”铁空联运跨境班列于4月18日开通,预计全年开行约250班次,依托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31条定期亚欧航线网络打造跨境物流走廊 [3] 业务规划 - 推进自有仓库建设,提高自有仓库占比,完善全球仓储网络布局,推动与战略型产业合作 [2] - 整合中欧班列、TIR跨境陆运及国际航空货运资源,构建多通道切换的柔性供应链解决方案,打造智能物流网络 [3] - 深化与平台合作,探索贸易端合作机会,深耕海外重点新兴市场,加强产业上下游协同整合,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降本增效 [3] - 以“一带一路”、欧洲、中亚等为支点推进海外枢纽节点与供应链服务网络建设,未来覆盖中东、东南亚、日韩及拉美等地区 [7] 核心竞争力 - 数字化供应链成熟应用、全球性供应链网络布局优势、卓越的4PL服务能力及海关最高级别资质、协同共生的开放式供应链解决方案平台、经验丰富且富有远见的管理团队及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稳定的优质客户基础和多元化头部客户拓展能力 [5] 特定业务情况 - 为华南片区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提供光刻机保税寄售维修服务,扩大客户基础,打造半导体设备厂商保税寄售维修供应链行业标准,探索产业链上下游业务延伸机会 [6] 激励与风险应对 - 未来适时评估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计划可行性,完善激励体系,探索激励工具创新 [8] - 布局新兴市场,加速全球供应链服务网络布局,引入AI模型和数字化系统管控风险,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降本增效 [8]
东方嘉盛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64% 持续建设全球仓储及多式联运网络
证券日报· 2025-04-29 16:42
行业整体表现 - 物流供应链板块第一季度整体表现受限 受国际外部因素影响 [1] - 申万物流行业分类下已披露一季报的24家公司中 净利润负增长公司占比超60% 平均减少幅度约34% [1] 东方嘉盛业务布局 - 积极探索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业务延伸机会 发掘维修服务与贸易等环节增量潜能 [1] - 持续开拓华南 华东直飞欧洲 美国的国际货运航线 深化跨境电商业务 [1] - 利用全球海外仓布局优势及跨境全链条服务能力 满足电商出海需求 [1] 多式联运网络建设 - 4月18日开行首条铁空联运专列"粤新快线" 后续对接TIR跨境公路运输及国际空运航线 [1] - 多式联运方案主要服务欧洲 中亚等国际市场 赋能国内企业出海及国外头部公司进口业务 [1] 仓储网络扩张 - 重庆及昆明自建项目已建成落地 深圳自建仓库项目有序进行 [2] - 总仓储经营面积超25万平方米 预计今年将继续显著提升 [2] - 为跨境电商 半导体及内贸零售板块业务提供支撑 [2] 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90亿元 同比增长8.64% [4] - 归母净利润4339.12万元 同比减少14.49% 受投资收益及金融资产重估等因素影响 [4]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079.02万元 同比减少3.8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