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车
搜索文档
今年前三季度 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3480万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3 22:33
为进一步提升口岸开放水平,提高口岸通关效率,霍尔果斯海关实行全天候货运通关,着力提升货物通行效率。 霍尔果斯海关监管一科科长 张扬:我们积极推行"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和"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模式"等改革举措,叠加提前申报、即到即放等 便利化措施,全力保障7×24小时通关。 责编:黄之安、侯兴川 从产品来看,霍尔果斯口岸出口商品主要为新能源汽车、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服装等。 作为全国最大的汽车出口陆路口岸,霍尔果斯口岸今年前三季度出口汽车29.6万辆,创历史新高。 霍尔果斯华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 王旭云:今年我们从霍尔果斯口岸出口的商品车近千辆,贸易额在1.7亿元。现在有本地报关、一体化申报、直通转 关等多种商品车出境通关方案可以供我们选择,增加了企业的选择空间,大大便利了公司业务的开展,我们对国产汽车出口前景十分看好。 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与中亚、欧洲经贸往来的重要枢纽。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3488.1万吨,规模居新疆口岸首位,创 历史新高。 ...
再破纪录!3016辆“中国造”直航墨西哥
扬子晚报网· 2025-10-04 17:56
南京港商品车出口业务突破 - 万吨级滚装船“唐鸿”轮满载3016辆中国造商品车直驶墨西哥,创南京港江盛码头商品车整车出口数量历史新高[1] - 此次出口是江盛码头临时开放后的再次突破,标志着南京水运国际物流大通道进一步畅通[1] 南京港战略定位与优势 - 南京港是长江12.5米深水航道的终点,是长江沿线最深入内陆腹地的深水海港和国际型江海转运主枢纽港[3] - 南京港是辐射带动长江流域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港,此次出口将扩大其汽车物流集散辐射范围[3] - “唐鸿”轮总长169.1米,总吨3.5万吨,可装载标准车位3800台,此次出口将发挥龙潭汽车物流枢纽功能优势[3] 海事保障与物流效率提升 - 南京海事局通过协同口岸部门实现船舶到港作业“零等待”和离港快速通关“零延误”[5] - 海事局增派海巡艇进行现场维护,并依托智慧海事系统、VTS、CCTV全程动态跟踪,为船舶创造最优水上交通条件[5] - 相关措施旨在促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增强南京港综合竞争力[3][6]
江苏港口激发外贸强大韧性 江海联动打造开放新格局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10:17
外贸总体表现 - 江苏省前8个月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82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1% 较全国增速高1.6个百分点 占全国进出口总值12.9% [1] - 港口外贸主要指标总体平稳且稳中有进 在经济大省中发挥支撑作用 [1] 港口业务数据 - 连云港港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突破3.45万台 同比增长78.76% [1] - 连云港港国际班列开行610列 覆盖104个国际站点 [1] - 太仓港前8个月出口汽车51.3万辆 同比增长超60% 超去年全年总量 [2] - 太仓港前8个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80万标箱 同比增长2.2% [2] - 太仓港货物吞吐量达1.99亿吨 同比增长7.9% 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8659万吨 同比增长11.7% [2] 多式联运体系 - 连云港港强化中欧班列与远洋航线协同 打造重去重回循环 覆盖中东及俄罗斯市场 [2] - 港口通过深化与上海港合作 拓展一单制业务 新开红海和北极航线 [2] - 江苏港口共同构建江海联动与陆海统筹的多式联运体系 [3] 出口商品结构 - 连云港港滚装车辆外贸出口量稳居全国第三 出口商品包括宇通大巴及二手车等 [1] - 太仓港成为长江沿线最大外贸港口 支撑汽车及大宗物资出口 [2] - 盐城港开通至约旦及阿联酋新航线 汽车滚装业务快速跃升并跻身江苏沿海港口前三 [2] 区域经济作用 - 港口在新能源汽车和大宗物资出口方面表现突出 [3] - 多式联运体系成为稳定全省外贸基本盘的重要力量 [3] - 太仓港为江苏及长江沿线城市外贸保稳提质提供支撑 [2]
(活力中国调研行)国产车加速“出海” 外高桥海通码头汽车滚装吞吐量持续领先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10:20
行业动态 - 国产汽车品牌加速海外市场布局 包括上汽 比亚迪 奇瑞 吉利 长城及新势力品牌 [1] - 中国汽车产业强势崛起 为港口提供充沛货源 [1] - 汽车出口持续攀升导致港口场地紧张 [2] 运营创新 - 码头通过极致优化作业流程和提升客户服务实现运营效率最大化 [1] - 国内首座全封闭口岸汽车自动化立体库于2023年底投用 突破商品车自动化密集存储技术瓶颈 [1] - 立体库实现国产化 是上海港智慧滚装码头示范工程 [1] 设施效能 - 立体库占地1.46万平方米 最高容量6160辆商品车 [2] - 单车平均占地面积仅2.37平方米 所需堆存面积不足传统平面场地六分之一 [2] - 系统每小时处理160辆次出入库作业 投产至今完成超44万辆次车辆吞吐 [2] 运营数据 - 立体库平均库存率稳定在80%以上 [2] - 服务汽车品牌达48个 [2] - 在作业效率 运营成本 节能降耗和土地集约利用方面表现突出 [2]
上合组织经贸合作让更多轻工产品走向世界
消费日报网· 2025-09-08 10:59
中欧班列发展现状 - 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 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1] - 2024年天津地区开行第464列中欧(中亚)班列 载有医药电器食品等货物[1] - 中吉乌公铁联运可节省5天运输时间且成本降低30%[3] 上合组织经贸合作 - 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贸易额达512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1] - 上合组织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超3.2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一半以上[3] - 中国与上合国家形成内外联动双向互济的互联互通网络[2] 山东中欧班列特色业务 - 山东开通冷链专列实现常态化运营 服务冷鲜蔬菜水产品出口[2] - 创新推出班列+跨境电商/运贸一体化/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2] - 累计开行520余列定制化供应链专列 服务超7000家外贸企业[2] 轻工业出口表现 - 1至5月轻工商品出口3732.1亿美元同比增长0.5%[4] - 家电家具皮革等行业产品出口额占全球40%以上[4] - 轻工21个大类行业中10个行业出口额实现同比增长[4] 国际物流与贸易促进 - 中欧班列运输货值超476亿元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2] - 中国家电产品通过多式联运网络持续进入上合国家市场[3] - 中国在上合组织内部起到货物贸易技术转移发动机作用[3]
多式联运加速通江达海江都崛起苏中铁路物流新枢纽
新华日报· 2025-09-08 07:51
物流基地建设与运营 - 江都铁路物流基地于2023年10月投入运营 总用地面积553亩 总投资额6.8亿元 是苏中苏北地区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的铁路物流枢纽 [1] - 基地初步开通5条海铁联运通道 连接上海港、宁波港、南京港 形成"三港五通道"运输网络 [1] - 商品车特色业务实现车辆下线即上专列 到站即配 已与长安、江淮、上汽大众等主机厂合作 预计全年商品车到发量达1.5万台 [1] 服务创新与成本优势 - 推出"一单制"服务模式 实现一次委托、一箱到底、一次结算 运输成本较公路下降超20% [2] - 扬州至上海芦潮港海铁联运全程18小时 每40尺集装箱节省近1000元 相比水运5天耗时更具时效优势 [2] - 本地企业倍加洁集团已通过基地发运出口产品204标箱 初步体验铁路运输性价比优势 [2] 业务规模与发展规划 - 2024年基地已发运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6012标箱 涵盖光伏板、汽车KD件等高附加值产品 [3] - 短期计划加密上海方向班列 争取实现"周五班"稳定运行 中期加强吕四港、太仓港等省内主要港口合作 [3] - 正在对接中欧接续班列 力争"十五五"期间成为多式联运龙头企业 建成全省量质兼优的物流示范基地 [3]
创历史同期新高!今年前七月京津冀区域出口突破八千亿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4 15:56
京津冀区域外贸表现 - 前7个月进出口总值2.64万亿元 占全国进出口总值10.3% [1] - 出口额8134.3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同比增长3.6% [1] - 连续4个月(4-7月)出口同比增长 单月规模均超1200亿元 [3] 出口结构与商品类别 - 机电产品占出口总值56.4% 同比增长4.7% [3] - 汽车零配件出口343.4亿元 增长13.7% [3] - 集成电路出口244.5亿元 增长1.2% [3] - 船舶出口184.7亿元 大幅增长142% [3] - 钢材/纺织服装/医药材出口分别增长15.7%/1.3%/6.6% [3] 区域产业协同与主体表现 - 民营企业达3.3万家 数量增长12.8% 占出口企业总数88.5% [3] - 北京电子技术出口增长13.4% 集成电路出口增长4.5% [3] - 天津船舶出口增长174% 医药材出口增长2.6% [3] - 河北汽车零配件出口增长13.1% [3] - "北京研发+津冀制造"模式推动汽车出口创单船纪录 [1] 贸易伙伴分布 - 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4711.1亿元 占比57.9% 增长6.5% [4] - 对东盟/中东/非洲/南美洲出口分别增长2.1%/7.5%/33.8%/13.2% [4]
外贸承压 为何这里能做火全球生意——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尔果斯市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8-15 06:09
跨境电商贸易额增长 - 上半年跨境电商实现贸易额289.99亿元 同比增长889.3% [2] - 每月出口约300车电商货物 上半年公司贸易额达6亿美元 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3] - 注册跨境电商企业达45家 涵盖物流型、平台公司及直播企业 [6] 区位与政策优势 - 地处欧亚经济板块中心 连接14亿人国内市场和12亿人中亚西亚欧洲市场 [2] - 拥有公路铁路管道航空光缆邮件六位一体交通枢纽和综合性口岸 [2] - 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高标准建设产业园及分拨中心 [3] 通关效率提升 - 实现9610、1210、9710、9810等跨境电商报关模式全覆盖 [4] - 推广单一窗口平台 数据一次录入多方共享 提供7×24小时通关服务 [4] - 商品车通关效率提升80% 出口超22万辆 同比增长18% [12] 直播电商发展 - 培育20多人主播团队 账号海外粉丝量突破500万 [7] - 采用中方指导+海外运营模式 布局8个海外运营中心 签约主播超300名 [8] - 开通新疆首条跨境电商直播专用SD-WAN专线 实现千兆光纤+5G+WiFi全覆盖 [10] 新兴业态创新 - 中哈合作中心进出人员达477.9万人次 同比增长75.7% [11] - 开展跨境保税维修服务 月均服务30辆车 维修费用比哈萨克斯坦低近40% [13] - 裘皮服装订单量超5000件 前店后厂模式节约生产成本并吸引客商 [12] 制度创新与试点 - 探索27项制度举措 包括车辆多口岸互通互认和商品车快速通关模式 [13] - 开通跨境电商出口商品退货入区业务 提高周转速度并降低退运成本 [6] - 自贸试验区揭牌后成为制度型开放高地 推动投融资便利化 [13]
甘肃首列"保税物流+国际班列"正式开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1 08:04
物流模式创新 - 甘肃省首列"保税物流+国际班列"正式开行 涉及261台商品车 货值约2000万元 [1] - 该模式结合保税仓储与快速通关物流平台 同时让区外出口企业提前享受出口退税政策 [1] - 兰州海关设立专项通道 指导企业利用综保区保税政策与分类监管政策 [1] 区域经济发展 - 新模式为兰州新区打造物流枢纽 推进国际货物多式联运集结中心建设开辟新路径 [1] - 该模式将助力综保区发挥中西部物流链集结优势 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1] 汽车产业国际化 - 国内某大型汽车企业通过该模式实现车辆出口 [1] - "保税物流+国际班列"模式为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1] 物流企业运营 - 区内物流企业依托国际班列特点 在综保区内集结全国货源进行集拼装车 [1] - 货物统一发往铁路口岸实现快速转运 [1]
创新赋能 重庆内外贸一体化大有进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4 07:23
物流效率提升 - 108台重庆造外贸商品车在上海海通码头仅用4小时完成卸船作业并实现零车损[1] - 渝车出海江海联运滚装运输全程智慧监管新模式使重庆工厂到上海海港物流时间压缩近10天[1] 内外贸一体化平台建设 - 重庆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构建三位一体高水平内外贸一体化综合枢纽平台 集聚华为 长安等300余家龙头企业和3000余个商品品类[2] - 平台形成场馆运营 平台服务 大宗贸易三大核心板块 大宗贸易围绕铜杆 铝锭等有色金属及大豆 玉米等农产品开展高效贸易分拨[2] - 平台促成奉节眼镜出口伊朗 硅锰合金矿石出口缅甸等超20笔贸易项目 实现贸易额近8亿元[2] 国际经贸合作 - 秀山县武陵山商品交易博览会邀请菲律宾 泰国等RCEP成员国参与 现场签约20个项目累计投资14 8亿元 年贸易值达28 5亿元[3] - 秀山高新区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 成为重庆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基地[3] 企业服务创新 - 渝中区成立全市首家摩配领域行业协会 组织10余家企业赴哈萨克斯坦参展并签约350万美元[4] - 2025年第一季度渝中区摩托车零配件出口额达2784万元 同比增长60 2% 预计全年外贸出口额超2亿元[4] - 璧山区建成民营企业供需对接服务平台璧商荟 吸引2700家企业入驻 其中外贸企业825家 交易额达2 7亿元[4] 政策支持体系 - 璧山区首创区级外贸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 实现海关 税务等多部门协同解决企业诉求[5] - 重庆实施6+5行动计划 推动标准衔接 数字联通等六大工程提升五大产业内外贸一体化水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