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化投资
搜索文档
16年 vs 4个月:谁按下了ETF的万亿“快进键”?
和讯· 2025-09-26 18:11
文/刘思嘉 在"9·24行情"一周年之际,我国ETF市场正在 加速 冲刺 5.5万亿元规模关口。 这一曾经用16年才突破万亿门槛的投资工具,如今仅用4个月便完成了万亿级的跨越,相当于每 日"吸金"81.49亿元。 年初以来,ETF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9月26日,全市场ETF基金总数为1319 只,增 幅达 32.4 % , 总资产净值达5.497万亿元。 华泰证券研究显示,上半年 , 26只ETF上 半年规模增长超百亿元。 这场狂欢的背后,主要得益于政策支持、成本优势、高度透明性以及灵活便捷的交易机制。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ETF市场的扩张轨迹与市场情绪波动形成深度互动 , 当个股投资风险上升时, ETF的分散化配置特性便成为资金避险的优选,这种逆向流动进一步强化了其市场地位。 伴随ETF产品体系日趋完善 , 指数化投资的吸引力将持续增强,指数化投资的规模与占比有望显著 提升,ETF的资产配置功能将进一步凸显。 同时, 随着ETF市场规模的扩张,市场风险也在不断积 累。 01 ETF的扩容与进阶 今年, ETF 持续扩容, 总规模仅用四个月的时间,便从4万亿元跃升至5万亿元。 Wind数据 ...
国寿安保基金:以指数型基金助推中长期资金入市
新浪基金· 2025-09-26 10:15
专题: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 2025年5月,中国证监会出台《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公募基金在服务实 体经济与国家战略、促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指明了 公募基金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国寿安保基金作为中国人寿系统内唯一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始终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服务国家战 略,近年来,更是主动把握政策机遇,积极探索如何通过指数基金助力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行业及公 司高质量发展。 政策引领创造市场机遇 近年来,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文件,推动保险资金、养老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积极入市。2025 年1月,《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长周期考核"和"提高权益投资比重", 旨在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市场利率持续处于历史低位。低利率市场环境对金融市场资产配置 逻辑将产生深刻影响,固收类资产收益率的持续走低推动资金向权益、另类资产及全球化配置转移。在 这一背景下,指数基金因其低费率、高透明度、风格稳定、分散风险等特征,成为机构与个人投资者进 行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 ...
精准聚焦高等级科创债,科创债ETF工银(159116)上市首日规模突破百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9-25 11:00
产品概况与市场表现 - 科创债ETF工银(代码:159116)自募集启动以来受到市场关注,上市首日交投活跃,截至9月24日成交额达68.15亿元,单日净流入85.44亿元,流通规模达115.05亿元 [1] - 该产品在募集期内获投资者踊跃认购,一日结募,募集规模达29.72亿元,上市首日规模一举突破100亿元 [2] 产品核心特征与优势 - 该产品为交易所上市的债券型基金,具备场内交易灵活方便的特性,可直接在二级市场像买卖股票一样便捷交易,支持T+0交易,资金使用效率高 [1] - 产品费率低,管理费率加托管费率合计仅为0.2% [1] - 产品是大类资产配置、久期管理和流动性管理的理想工具 [1] - 产品锚定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该指数采用双重信用筛选机制,成分券主体评级均为AAA,隐含评级AA+及以上 [2] 标的指数历史表现 - 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自2022年6月30日基日以来累计收益达13.77%,同期最大回撤为-2.30% [2] - 该指数2023年度、2024年度涨跌幅分别为5.41%、6.02% [2] 行业背景与战略意义 - 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服务国家科技金融战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相关市场的蓬勃发展带动配置需求持续升温 [1] - 在科技金融政策持续发力背景下,科创债ETF正成为连接社会资本与科技创新的关键枢纽,能够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科技创新领域 [2]
A500ETF“周岁战报”:头部效应增强 指数生态新格局逐步明晰
证券时报· 2025-09-23 22:5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ETF市场规模在2025年接连突破4万亿元与5万亿元大关,被动投资正迈入主流 [1] - 中证A500指数成为A股指数投资史上成长最迅速的宽基标杆之一,发布一年后相关ETF规模合计近1900亿元 [1] - 华泰柏瑞凭借超18年的指数产品布局和精细化运营,其管理的A500ETF(563360)以224亿元规模和1.2154元累计单位净值在同类产品中居首 [1][3] 中证A500指数表现与特点 - 指数自2024年9月23日发布以来至2025年9月22日涨幅达46.81%,跑赢同期中证A50指数的36.77%和中证800指数的46.07% [6] - 指数成份股中银行板块权重仅8.12%,而电子(14.09%)、电力设备及新能源(8.32%)等成长性领域占比较高 [6] - 指数以9.2%的成份股数量覆盖全部A股53%的总市值、63%的营业收入、73%的归母净利润和67%的现金分红总额 [6] - 截至2025年9月22日,指数市净率为1.66倍,处于基日以来36.4%的分位数水平,估值处于历史中低区间 [7] A500ETF华泰柏瑞产品优势 - 截至2025年9月22日,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规模达224亿元,居同类产品首位,累计单位净值为1.2154元 [1][3] - 2025年8月1日至9月19日期间,产品日均成交额超40亿元,显示出较高的流动性 [4] - 产品管理费为0.15%/年,托管费为0.05%/年,处于全市场权益类指数产品最低一档水平 [4] 华泰柏瑞公司实力与生态 - 公司ETF管理规模截至2025年9月22日超5600亿元,是市场仅有的三家管理规模超5000亿元的管理人之一 [8] - 旗下沪深300ETF(510300)规模达4156.68亿元,为全市场规模居首的单品ETF [8] - 公司构建了多元化的指数产品线,包括红利ETF(510880)、恒生科技ETF(513130)、红利低波ETF(512890)等多只规模超百亿元的产品 [8][9] - 红利低波ETF(512890)规模从长期低于3亿元增长至2025年9月22日的202亿元,成为市场仅有的规模超200亿元的红利主题ETF [9] 行业趋势与指数影响力 - 国内ETF市场竞争从单点突破迈向生态赋能,行业前5大管理人市场份额占比近六成,“强者恒强”格局凸显 [2][11] - 德国万亿资管巨头DWS宣布将于2025年10月在欧发行挂钩中证A500指数的ETF,显示该指数的国际影响力提升 [1][7] - 指数化投资工具正成为连接投资者与市场机遇的重要桥梁,推动A股市场内在稳定性增强 [12]
A500ETF“周岁战报”:头部效应增强,指数生态新格局逐步明晰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21:09
行业趋势:ETF市场与被动投资 - 中国ETF市场规模在2025年接连突破4万亿元与5万亿元大关,被动投资正迈入主流 [1]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截至2025年9月22日,前5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市场份额占比近六成,呈现强者恒强格局 [11] - 指数化投资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生态系统竞争,从短期规模追逐转向长期价值创造 [11] 指数表现:中证A500指数 - 中证A500指数自2024年9月23日发布以来至2025年9月22日,涨幅达46.81%,跑赢同期中证A50指数的36.77%和中证800指数的46.07% [6] - 该指数以9.2%的成份股数量,覆盖全部A股53%的总市值、63%的营业收入、73%的归母净利润和67%的现金分红总额 [6] - 指数成份股中银行板块权重仅8.12%,而电子(14.09%)、电力设备及新能源(8.32%)等成长性领域占比较高,更好刻画经济转型方向 [6] - 截至9月22日,中证A500指数市净率为1.66倍,处于基日以来36.4%的分位数水平,估值处于历史中低区间 [7] 产品亮点:A500ETF华泰柏瑞 - 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截至2025年9月22日规模达224亿元,居同类首位,其累计单位净值1.2154元是首批跟踪产品中仅有的超过1.21元的产品 [1][3] - 该ETF在2025年8月1日至9月19日期间日均成交额超40亿元,显示出较高的流动性 [4] - 产品管理费为0.15%/年,托管费为0.05%/年,均处于全市场权益类指数产品最低一档水平 [4] 公司实力:华泰柏瑞的指数业务 - 华泰柏瑞拥有超18年指数产品布局与ETF管理实践经验 [1][3] - 截至2025年9月22日,公司ETF管理规模超5600亿元,是市场上仅有的三家管理规模超5000亿元的管理人之一 [8] - 公司旗下沪深300ETF(510300)规模达4156.68亿元,为全市场规模居首的单品ETF,并拥有多只规模超百亿元的主题ETF [8] - 公司建立了从指数研发、产品设计到客户服务的系统化运营协同机制,并坚持低费率和精细运营的长期主义理念 [9][10]
【银行理财】理财公司加码指数化布局:跟踪现有指数、自主构建双策并行——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9.15-2025.9.21)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9-23 20:57
行业动态与监管趋势 -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和中长期资金入市进程提速 推动理财公司布局指数型理财产品 市场上存续产品数量和发行热度均有所提升 [3][7] - 理财公司推进指数化产品布局主要依靠两种途径:直接跟踪市场上成熟的现有指数 或自主构建指数并同步发行挂钩的跟踪产品 [3][7] - 指数化投资能有效降低主动管理风险并提升策略透明度 其持仓透明、风险分散、费率低廉的特性适配理财公司当前权益投研体系现状 成为布局权益市场的关键切入点 [8] 同业创新与合作案例 - 华夏理财与华夏基金签署指数业务合作备忘录 深化指数业务领域合作 共同构建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双华夏"指数生态圈 [3][9] - 华夏理财的"天工系列"指数理财产品已发行20只 覆盖A股、港股、可转债、REITs等资产 围绕七大品类布局 形成较为完备的指数产品矩阵 [10] - 中邮理财参与禾赛科技港股IPO锚定投资 禾赛科技是近四年来最大规模的中概股回港IPO项目 也是2025年5月监管支持中概股回归以来首家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企业 [3][11] - 浦银理财与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合作推出首款"上海科创金融主题"理财产品 聚焦"科技金融" 该产品圆满募集2.2亿元 其中80%资金投资于以上海地区为主的优质科创企业债券 [3][13] - 截至9月19日 浦银理财科技金融主题产品规模已突破100亿元 [14] 产品收益率表现 - 上周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录得1.29% 环比基本持平 同期货币型基金近7日年化收益率报1.19% 环比上升2BP [4][15] - 上周各期限纯固收、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回升 [4][17] - 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较前周微幅上行1BP 至1.80% 债券收益率先降后升 [5][17] - 税期因素对资金面形成扰动 市场对央行重启国债买卖的预期升温 推动债市收益率一度下行 但中美关系缓和迹象及美联储鸽派降息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令债市情绪承压 [5][17] 市场指标与风险特征 -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为2.04% 环比下降0.61个百分点 [5][22] - 信用利差环比同步收敛1.29BP 持续位于2024年9月以来的历史低位附近 性价比有限 [5][22] - 破净率与信用利差整体呈正相关 当破净率突破5%或信用利差调整幅度超过20BP时 理财产品负债端或面临赎回压力 [22]
A500ETF“周岁战报”:头部效应增强,指数生态新格局逐步明晰
券商中国· 2025-09-23 20:54
文章核心观点 - 华泰柏瑞凭借超18年的指数产品布局和精细化运营经验,在宽基ETF领域建立了领先优势,其管理的A500ETF(563360)在中证A500指数相关产品中规模居首,展现出强大的产品竞争力 [1][2][4] - 中证A500指数作为宽基新标杆,自2024年9月发布以来表现优异,涨幅达46.81%,其成份股结构更贴合经济转型方向,电子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权重较高,正成为国内外资产配置的核心工具 [2][7][8] - 中国ETF市场规模在2025年接连突破4万亿元和5万亿元大关,行业竞争从单一产品转向生态系统竞争,华泰柏瑞等头部机构凭借多元化产品矩阵和系统化运营能力,在“强者恒强”的格局中占据优势 [2][9][12] 产品表现与优势 - 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规模截至2025年9月22日达224亿元,居同类产品首位,其累计单位净值1.2154元是首批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中唯一超过1.21元的产品 [2][4] - 该产品流动性充裕,2025年8月1日至9月19日日均成交额超40亿元,且费率处于市场最低水平,管理费0.15%/年,托管费0.05%/年 [5] - 华泰柏瑞的场外联接基金也设置了全方位低费率结构,其A、C、I类份额的申购费率和销售服务费率均为同类型基金中最低一档 [5][6] 指数特征与市场定位 - 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以9.2%的数量覆盖全部A股53%的总市值、63%的营业收入、73%的归母净利润和67%的现金分红总额,是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高效工具 [8] - 指数行业结构凸显新经济特征,银行板块权重仅8.12%,而电子行业权重14.09%、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权重8.32%,更好刻画经济转型方向 [7] - 截至2025年9月22日,指数市净率1.66倍,处于基日(2004年12月31日)以来36.4%的分位数水平,估值处于历史中低区间 [8] 公司生态系统与战略 - 华泰柏瑞ETF管理规模超5600亿元,是市场仅有的三家管理规模超5000亿元的基金管理人之一,旗下沪深300ETF(510300)规模达4156.68亿元,为全市场规模居首的单品ETF [9] - 公司产品线布局完善,涵盖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及科创综指四大宽基ETF,实现科创板宽基全布局,红利低波ETF(512890)规模从长期低于3亿元增长至202亿元,体现其前瞻布局能力 [9][10][11] - 公司建立高度协同的运作机制,坚持“长钱长投”理念,通过低费率、精细运营和创新构建长期信任关系,2025年7月将产品更名为“A500ETF华泰柏瑞”,彰显品牌信心 [11]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中国ETF市场规模突破5万亿元,被动投资迈入主流,前5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市场份额占比近六成,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2][12] - ETF竞争进入新阶段,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生态系统竞争,从短期规模追逐转向长期价值创造,综合能力和长期主义比明星单品和短期爆发更有价值 [12] - 指数化投资工具通过低成本、高效率、高透明度的特点,成为连接投资者与市场机遇的重要桥梁,推动A股市场内在稳定性增强 [13]
从基金中报看北交所机构化趋势:——2025H1北交所公募持仓分析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3 19:45
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持续增配北交所市场,2025年上半年配置市值达223.83亿元,配置比例环比增长0.15个百分点至0.37%,配置系数提升至0.59,连续三个半年度保持增配趋势 [7] - 主动权益类产品大幅入市,配置比例达0.46%,环比增长0.26个百分点,配置系数提升至0.74,持仓市值同比增长116%至112.2亿元 [7][24] - 北证50成分股成为机构化重点,公募持股比例达8.8%,其中主动权益持股占比3.9%,指数基金持股占比4.9%,成分股市值占北交所公募持仓比重达87% [3][60] - 预计后续约百亿增量资金入市,主要来自主题基金开放申购、指数产品多样化及专精特新指数产品发行 [3] 公募配置总体趋势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募配置北交所总市值223.83亿元,环比增长显著,配置比例0.37%(+0.15pct),配置系数0.59(+0.07) [7] - 累计74家公募机构参与北交所投资,约占全市场管理机构数量的45%,其中57家截至2025年中报仍持有仓位 [16] - 头部基金公司如中欧基金、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持仓市值领先,2025年上半年分别达22.4亿元、18.4亿元和15.9亿元 [20] - 2025年上半年新进入市场的公募机构包括东方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等8家,主要通过选股、指数产品或新股投资方式参与 [18] 主动权益投资分析 - 主动权益基金持仓北交所市值112.2亿元,较2024年下半年增长116%,其中非主题类主动产品持仓73.2亿元,环比增长175% [24][33] - 北交所主题基金2025年至今平均净值增长率69.9%,超额收益14.8%,持仓市值39.0亿元,环比增长54% [25][27] - 主题基金持仓偏离度收敛,相对北证50权重偏离度降至66.5%,环比下降7.83个百分点,反映监管新规下投资纪律增强 [29][30] - 小型主动产品(规模<2亿元)对北交所覆盖度不足,全市场约45%主动产品规模小于2亿元,其中仅7%持仓北交所 [33][36] - 头部持仓集中度提升,锦波生物、纳科诺尔、同力股份占据近50%持仓市值,新进入CR10个股包括诺思兰德、民士达等 [38][68] 指数化投资发展 - 指数基金持仓市值110.8亿元,环比增长48%,其中北证50指数基金105.0亿元(+46%),其他指数基金5.8亿元(+90%) [47] - 指数增强型产品规模10.6亿元,环比增长162%,产品多样化趋势显著,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成立28只北证50指数产品 [47][50] - 6只新指数产品已申报受理,其中3只为指数增强型,预计发行规模约30亿元(按单只5亿份上限) [3][53] - 被动投资覆盖行业广泛,包括新能源(贝特瑞)、TMT(曙光数创)、生物医药(锦波生物)及红利策略(同力股份) [56][57] - 指增产品关注度提升,13只产品持仓北交所,7只为2025年新增,涵盖宽基指数(中证2000)、行业主题(云计算)及策略产品(红利) [55][58] 配置偏好与行业聚焦 - 主动权益增配方向与盈利增速强相关,重点增配美容护理(锦波生物,+26.6%)、医药生物(诺思兰德,+25.9%)、轻工制造(民士达,+42.3%)及机械设备(海能技术,+139.0%) [69][72] - 减配个股中部分景气度仍优,如万通液压(+40.3%)、富士达(+10.5%)、苏轴股份(+11.6%),关注筹码出清后修复弹性 [69][71] - 行业配置集中度较高,美容护理(31.0%)、电力设备(17.6%)、机械设备(16.8%)占据前三位,环比变动分别为+16.7%、-12.3%、+1.1% [73] - 北证50成分股机构化率横向对比仍低于双创指数,指数基金持股比例(4.9%)远低于创业板指(9.9%)和科创50(17.0%),对应潜在指数化空间110-266亿元 [3][66] 未来资金流入预期 - 首批8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将于2025年11月23日开放申购,假设份额回归5亿份,预计带来增量资金约20亿元 [3][28] -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产品预计首批发行10只,单只规模上限5亿份,对应增量规模约50亿元 [3][53] - 全面启用920证券代码后,ETF系统开发启动,2026年上半年有望推出北证50ETF及专精特新ETF [53]
半导体设备相关ETF大涨,机构看好设备国产进展丨ETF晚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9:14
指数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涨跌互现,上证综指下跌0.18%至3821.83点,深证成指下跌0.29%至13119.83点,创业板指上涨0.21%至3114.55点 [1][3] - 近5个交易日科创50指数表现领先,涨幅为3.63%,日经225指数和创业板指紧随其后,涨幅分别为1.32%和0.89% [3] - 今日创业板指、沪深300与科创50走势排名靠前,日涨跌幅分别为0.21%、-0.06%与-0.1% [3] 行业板块表现 - 银行、煤炭与电力设备行业今日涨幅居前,日涨跌幅分别为1.52%、1.11%与0.43% [5] - 社会服务、商贸零售与计算机行业今日表现落后,日涨跌幅分别为-3.11%、-2.9%与-2.39% [5] - 近5个交易日电子、煤炭与通信行业涨幅领先,分别为5.37%、2.03%与1.67%,而商贸零售、美容护理与社会服务行业跌幅居前 [5][7] ETF市场概览 - 商品型ETF今日平均表现最佳,平均涨跌幅为0.79%,而跨境型ETF表现最差,平均涨跌幅为-0.72% [6] - 股票型ETF中,芯片设备ETF(560780.SH)以7.72%的日收益率领涨,半导体材料ETF(562590.SH)和半导体设备ETF易方达(159558.SZ)分别上涨6.04%和5.76% [1][9] - 半导体设备相关主题ETF近一周表现强劲,芯片设备ETF(560780.SH)和半导体材料ETF(562590.SH)近一周涨幅分别达17.50%和15.21% [10] ETF成交情况 - 股票型ETF中,创业板ETF(159915.SZ)成交额最高,达68.66亿元,基金规模为1052.57亿元,科创50ETF(588000.SH)和科创芯片ETF(588200.SH)成交额分别为65.68亿元和53.64亿元 [11][12] - 债券型ETF中,短融ETF(511360.SH)成交额显著领先,达341.83亿元,基金规模为585.16亿元 [13] - 跨境型ETF中,香港证券ETF(513090.SH)成交额居首,为109.09亿元,恒生科技ETF(513130.SH)成交额为78.00亿元 [13] 中证A500指数基金动态 - 中证A500指数基金产品数量已扩容至267只,自首只产品成立以来规模合计增幅达60%以上 [2] - 近80家基金公司已布局中证A500指数基金,显示行业对该指数产品的积极布局 [2] 半导体设备行业展望 - 华泰证券研报预计到2026年,中国本土设备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规模占比将提升6个百分点至29% [1] - 行业看好2026年中国先进逻辑和存储领域的投资将持续,并看好设备国产化进展 [1]
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9.15-2025.9.21):理财公司加码指数化布局:跟踪现有指数、自主构建双策并行-20250923
华宝证券· 2025-09-23 16: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 报告核心观点 - 理财公司正通过跟踪现有指数和自主构建指数双策略并行方式加速指数化产品布局 以适配权益投研体系不完备现状并响应政策导向 [4][11][12] -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回升 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录得1.29% 货币型基金报1.19% 收益差收窄至0.10% [5][19][25] - 理财产品破净率环比下降0.61个百分点至2.04% 信用利差同步收敛1.29BP至60.99BP 但仍处于历史低位附近 [6][29][33] 监管和行业动态 - 理财公司指数型理财产品数量和发行热度提升 招银理财推出自研"招银理财湾区全球资产优选配置指数" 交银理财联合发布"中诚信—交银理财多元策略大类资产配置指数" [4][11] - 指数化投资可降低主动管理风险并提升策略透明度 自建指数模式能精准对接客户定制化需求并规避第三方指数授权费用 [12] 同业创新动态 - 华夏理财与华夏基金签署指数业务合作备忘录 共同构建"双华夏"指数生态圈 旗下天工指数理财产品已达20只 覆盖A股、港股、可转债等多资产类别 [4][13] - 中邮理财参与禾赛科技港股IPO锚定投资 该IPO为近四年来最大规模中概股回港项目 理财公司加速布局IPO投资受政策支持及低利率环境驱动 [4][15][16] - 浦银理财联合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发行首款"上海科创金融主题"理财产品 募集资金2.2亿元 其中80%投资于上海地区科创企业债券 科技金融主题产品规模已突破100亿元 [4][18] 收益率表现 - 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率环比持平于1.29% 货币型基金环比上升2BP至1.19% [5][19][25] - 各期限纯固收及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回升 1个月以下期限纯固收产品收益率从0.94%升至1.50% 3年以上固收+产品从-1.52%升至6.12% [5][26][30] - 债市收益率先降后升 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微幅上行1BP至1.80% 受税期扰动、央行政策预期及中美关系缓和等多因素影响 [5][23] 破净率跟踪 - 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降至2.04% 信用利差收敛至60.99BP 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但破净率变动存在滞后性 [6][29][33] - 信用利差持续位于2024年9月以来历史低位 若后续走扩可能对破净率造成上行压力 [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