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有品牌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由盈转亏,永辉超市:预计Q4会有明显好转
凤凰网· 2025-08-21 14:01
业绩表现 -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99.48亿元 同比下降20.73% 归母净利润-2.41亿元 同比亏损增加5.16亿元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02亿元 同比亏损增加8.32亿元 [1] - 营收下滑主要由于关闭长期亏损门店 门店调改期歇业 整体销售规模减少 商品供应链改革导致短期毛利率下降 闭店成本费用增加 以及Advantage Solutions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 - 上半年共关闭227家亏损门店 截至报告期末已开业门店合计552家 调改开业门店124家 [2] 门店调改进展 - 调改完成后门店销售相比调改前有明显增长 进入稳定经营期的调改店已实现稳定盈利 [2] - 截至本月15日全国自主调改门店达160家 计划到9月底调改门店达到200家 [2] - 下半年将继续推进门店调改和闭店工作 闭店数量将依据市场状况和门店经营情况确定 [2] 全年业绩展望 - 预计全年营收将低于2024年 但持续经营门店下半年将实现明显销售同比增长 [2] - 由于调改转型短期阵痛 全年盈利承压 预计Q4会明显好转 [1][2] - 公司表示有可持续经营能力 不存在ST风险 [3] 业务发展 - 自有品牌已上架橙汁和洗衣液两款产品 市场反响良好 [2] - 全年计划上新60支单品 覆盖日用、食用标品等 [2]
永辉超市(601933):2025年半年报点评:归母净亏损2.4亿元,调改快速推进,供应链、自有品牌取得进展
东吴证券· 2025-08-21 12:58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7] 核心观点 - 2025H1实现收入299.5亿元,同比-20.7%,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去年同期2.75亿元),扣非净利润-8.02亿元(去年同期0.3亿元)[7] - 2025Q2收入124.7亿元(同比-22.6%),归母净利润-3.9亿元(去年同期-4.6亿元),扣非净利润-9.4亿元(去年同期-5.7亿元)[7] - 预计20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8.7/4.4/10.4亿元,同比减亏41%/扭亏/增长137%[7] 财务表现 盈利预测 - 2025E营业总收入53,514百万元(同比-20.81%),2026E回升至64,996百万元(+21.46%)[1] - 2025E归母净利润-865.58百万元(同比减亏40.93%),2026E扭亏为439.18百万元(+150.74%)[1] - 2025E毛利率20.53%(同比+0.07pct),2026E提升至20.95%[8] 费用结构 - 2025H1销售费用率19.2%(同比+2.0pct),主因调改闭店期间门店费用增加[7] - 财务费用率1.3%(同比-0.4pct),因关闭长尾门店后租赁负债降低[7] 运营动态 门店调整 - 2025H1关闭227家亏损门店,总门店数从年初775家降至552家(净减223家)[7] - 资产处置收益10.82亿元(同比+383%),营业外支出4.15亿元(去年同期0.2亿元)[7] - 截至8月21日门店数进一步收缩至486家[7] 门店调改进展 - 2025H1完成93家门店调改,累计调改店达124家[7] - 截至8月21日调改店总数增至162家,单店收入和盈利能力优于传统店[7] 供应链优化 - 签订2860家标品供应商裸价直采合同,精简供应商数量约50%[7] - 生鲜源头直采比例提升至60%以上,熟食自营占比从40.2%升至78%[7] - 推出2支自有品牌单品(橙汁、洗衣液)[7]
吉宏股份半年报:营收净利双增,A+H双资本平台发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8:4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34亿元 同比增长31.79% [1] - 归母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增长63.27%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13亿元 同比增长79.43%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83亿元 同比大增377.8% [1] 跨境社交电商业务 - 业务收入21.16亿元 同比增长52.91% [2] - 归母净利润5540.17万元 同比增长97.67% [2] - 采用AI驱动"货找人"模式 覆盖Meta/TikTok/Google等全球社交平台 [2] - 自主研发Giikin3.0系统接入ChatGPT/华为盘古/通义千问等大模型 [2] - 业务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广告ROI保持行业领先 [2] - 拥有SENADA BIKES/Veimia/Konciwa/PETTENA等自有品牌 [2] 包装业务 - 业务收入11.15亿元 同比增长10.04% [3] - 归母净利润7565.86万元 同比增长34.43% [3] - 市占率稳居国内纸制快消包装第一 [3] - 与瑞幸/肯德基/麦当劳等头部快消品牌建立长期合作 [3] - 拥有10余个大型包装生产基地 通过ISO9000/ISO14001/BRCGS等认证 [3] 战略发展 - 成为国内首家跨境社交电商+快消品包装A+H股企业 [1] - 双轮驱动格局进一步夯实 全球化战略全面提速 [1] - 将持续加大AI研发与自有品牌投入 [3] - 包装板块围绕绿色/智能/低碳方向发展 加速中东基地建设 [3] - 充分利用香港资本平台优势深化全球市场渗透 [3]
广州若羽臣上半年收入超13亿元 家清品牌绽家增长157%
南方都市报· 2025-08-19 22:5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19亿元 同比增长67.55% [2][3] - 净利润0.72亿元 同比增长85.60% [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8亿元 同比下降41.63% [3] - 总资产17.19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10.81% [3] - 境外收入4.3亿元 同比增长70.67% [12] 业务板块表现 - 自有品牌业务收入6.03亿元 同比增长242.42% 占总营收45.75% [2][4] - 品牌管理业务收入3.35亿元 同比增长52.53% [7] - 代运营业务收入3.8亿元 同比下降2.79% 但毛利率提升近10个百分点 [8] 核心品牌表现 - 家清品牌绽家实现收入4.44亿元 同比增长157.11% [2][4] - 保健品品牌斐萃实现收入1.60亿元 [2][5] - 绽家618全渠道GMV同比增长超160% 位列天猫家清行业TOP1 [4] - 斐萃618全渠道GMV较2024年双十一增长超2000% 位列天猫膳食营养补充类目TOP1 [5] 渠道表现 - 抖音平台销售额占比最高达37.24% 销售金额4.89亿元 [6] - 绽家线下渠道与山姆深化合作 入驻永辉Bravo等优质渠道 [4] - 618期间合作品牌表现亮眼:拜耳康王全渠道GMV增165% 悦鲜活开售4小时GMV增65% [7][8] 战略发展 - 公司审议通过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议案 拟发行不超过总股本15%的H股 [2][10] - 募集资金将用于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全球化布局、数字化建设及补充营运资金 [10] - 全球化战略优先布局东南亚市场 重点关注绽家品牌拓展 [11] - 东南亚清洁用品市场规模达100亿美元 其中洗衣用品占比52% [11] 运营数据 - 斐萃品牌在售SKU达8款 二季度环比高速增长 [5] - 绽家多款产品稳居细分品类前三 新品柔顺剂位列天猫热销榜TOP5 [4] - 合作品牌Herbs of Gold硒片登顶京东矿物质硒热卖榜TOP1 [7]
广州若羽臣上半年收入超13亿元,家清品牌绽家增长157%
南方都市报· 2025-08-19 22: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9亿元,同比增长67.55% [1][2] - 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85.60%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8亿元,同比下降41.63% [2] - 基本每股收益0.3261元/股,同比增长75.80% [2] - 总资产17.1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81% [2] 业务结构 - 自有品牌业务营收6.03亿元,同比增长242.42%,占总营收45.75% [1][3] - 品牌管理业务营收3.35亿元,同比增长52.53% [6] - 代运营业务营收3.8亿元,同比下降2.79%,但毛利率提升10个百分点 [7] 自有品牌表现 - 家清品牌绽家营收4.44亿元,同比增长157.11%,明星单品稳居细分品类前三 [1][3] - 保健品品牌斐萃营收1.6亿元,二季度环比高速增长,在售SKU达8款 [1][5] - 618期间绽家全渠道GMV同比增长160%,斐萃GMV较2024年双十一增长2000% [3][5] 渠道布局 - 抖音销售额占比最高达37.24%,金额4.89亿元 [6] - 绽家入驻山姆、永辉Bravo等线下优质渠道 [3] - 境外营收4.3亿元,同比增长70.67% [10] 品牌管理案例 - 拜耳康王618全渠道GMV同比增长165% [6] - 艾惟诺儿童洗浴类目销售额同比增长近60% [6] - Herbs of Gold硒片登顶京东热卖榜TOP1 [6] 法律纠纷 - 与美赞臣合同纠纷一审获判1847万元,美赞臣已上诉 [7] - 与曼秀雷敦商标纠纷一审赔偿300万元,已支付完毕 [8] 资本运作 - 拟发行H股赴港上市,募资用于产品开发、全球化布局等 [9] - 计划优先开拓东南亚市场,聚焦自有品牌绽家 [10] - 东南亚清洁用品市场规模2024年达100亿美元 [10]
爱婴室2025年上半年扣非后净利增长20.65% 自有品牌蓬勃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1: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35亿元,同比增长8.3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73.82万元,同比增长10.17% [1] - 扣非后净利润3696.64万元,同比增长20.65%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1.30元现金股利(含税) [1] 线下门店扩张与运营升级 - 线下门店总数近500家,直营门店数量处于国内母婴专业连锁零售领先水平 [2] - 2025年上半年在全国22个城市新开34家母婴门店,强化经济圈核心城市规模壁垒 [2] - 在上海花木时光里商圈推出全国首家全新形象门店,打造第6代标准化店型 [2] - 新门店优化商品结构,引入0防腐剂、0添加、低敏配方等健康趋势产品 [2] - 以花木时光里新门店为样板,逐步在全国推广门店精细化运营升级 [3] 自有品牌与产品策略 - 自有品牌销售占比在多个品类中已超30% [4] - 新上市多款高质价比产品,涵盖营养食品、纸尿裤、服装等核心品类 [4] - 合兰仕品牌推出功能化刚需产品,如即食型益生菌粉、山楂鸡内金特膳饮 [4] - 童装棉服品类推行全线"一口价"策略,主力价位段为29元、39元、59元 [5] 多元化业务布局 - 开设江苏首家高达基地和全国首家万代拼装模型店,进军IP零售市场 [3] - 布局淘宝闪购、美团、京东秒送、抖音小时达等O2O渠道,定制化开发"到家业务" [3] - 在抖音、微信、小红书等平台开展短视频种草、直播带货等营销活动 [3] 行业政策与企业文化 -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从2025年起实施,每年每孩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3周岁 [5] - 公司官宣全新企业文化品牌战略,愿景为"成为中国领先的母婴健康生活品牌" [5] - 使命为"以匠心精神,守护健康生活",核心价值观为"责任、品质、专业、创新" [5]
胖东来等商超发力自有品牌谋突围
证券日报· 2025-08-19 00:10
行业趋势 - 商超行业以自有品牌突围形成共识 例如胖东来的DL精酿啤酒 华润万家的润之家谷饲鲜鸡蛋 美团小象超市的象大厨手作糯米烧卖 阿里盒马的盒马烘焙瑞士卷 [1] - 自有品牌有助于零售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优化供应链体系 打造高毛利商品 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2] - 发展自有品牌对行业整体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能提升企业毛利 优化供应链效率 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2] 公司进展 - 步步高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通过关闭低效门店 调改潜力门店 开展自有品牌战略改善经营业绩 [1] - 红旗连锁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1亿元 同比增长5.33% 持续开发扩容红旗优选系列产品 打造高质低价商品 [1] - 中百控股新增自有品牌商品300多个 推出中百超市精选系列和百屿森系列 [2] - 重庆百货自营黄金品牌宝元通已开设4家门店 累计销售1500万元 正积极研发定制金条 钱币 手串项链等产品 [2] - 新华百货通过扩大自有品牌商品范围 针对性降低商品成本 涵盖生鲜类商品 并通过源头采购 联合养殖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 [2] 挑战与建议 - 自有品牌发展过程中出现同质化产品累积 品质不佳 缺乏持续创新等问题 影响消费者体验和行业健康发展 [2] - 自有品牌未来空间巨大 应成为企业长期战略 需做好定位 选好方向 制定体系化开发方案 构建供应链优势 回归品质加差异化本质 [3]
永辉超市20250818
2025-08-18 23:1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中国线下商超及即时零售行业 [1] - **公司**:永辉超市(中国大型连锁超市代表) [1]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经济调整期渠道商优势** - 经济成熟期中,零售商和渠道商成长性优于生产商:日本零售公司(如唐吉诃德)年化收益率超20%,美国零售公司年化增长率达10%-20%,而传统食品饮料公司仅6%-8% [3] - 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推动渠道商在流通结构重构中具备更高潜力 [2][3] **2 中国线下商超发展空间** - 线上消费占比停滞在30%,低线城市(如湖南)线上占比仅10% [5] - 品类差异显著:家电/服装线上化率超50%,但饮料/酒类/零食/调味品不足20% [5] - 日常消费依赖线下,消费者无囤货习惯,偏好就近购买 [5] **3 即时零售与传统商超关系** - **互补共存**:即时零售满足便利性需求(价格高),生鲜等品类仍依赖线下 [6][9] - **成本差异**:即时零售需支付拣货费(每单多1-3元),依赖高客单价盈利(如美团小象买菜) [9][10] - **市场分层**:高收入/高密度城市(如上海)适合即时零售,下沉市场仍由线下主导 [11][12] **4 中国经销体系变革** - 从深度分销转向大规模、多品类模式(如东北甄士美公司),降低加价倍率、提高效率 [7] - 适应终端销售动能下降及高性价比需求 [7] **5 永辉的竞争优势与策略** - **供应链与布局**:强供应链管理能力,覆盖线上渗透率低的生鲜/食品领域 [8] - **新模式转型**:取消进场费,终端价格下降,按消费者喜好选品(如引入网红品牌) [14][15] - **自有品牌**:毛利率20%(品牌商40-50%),价格优势显著,可快速扩展品类(类似Costco) [17] - **门店调整**:淘汰老城区低效店,新增年轻客群门店,引入烘焙/熟食提升客单价 [18] - **高工资策略**:保障服务与商品质量(如胖东来),员工严格管理生鲜临期品 [19][20] **6 永辉未来盈利预测** - **门店调整**:2025Q3完成关店,2026年保留450-500家店,利润逐步提升 [23] - **单店盈利**:2025年3月41家店单月利润35.885万元(利润率2%),2026年预测利润18.15亿元(中观预期) [24][25] - **财务费用**:2024年总部费用10-11亿元,未来预计降至5-6亿元,2026年利润预测12.78亿元 [26] **7 关键风险与机会** - **不确定性**:单店业绩波动、下沉市场潜力(电商渗透率低) [27] - **超预期点**:熟食业务从联营转自营(提升利润率)、财务费用下降 [27] --- **其他重要细节** - **烘焙/熟食战略**:胖东来用1/3面积自产熟食,日清制度保证新鲜度(如酱牛肉夜间打折) [16] - **模式复制难度**:资金需求高(单店调改数百万)、规模优势(与供应商谈判)、生鲜经营经验 [22] - **行业转型背景**:商品供过于求、大牌溢价权下降,传统进场费模式失效 [13] --- **总结** 永辉超市通过取消进场费、发展自有品牌、优化门店布局及供应链,在经济调整期和线下商超结构性机会中占据优势。即时零售冲击有限,下沉市场潜力大,未来盈利改善依赖门店调改进展和财务费用优化。核心风险为单店表现不确定性及转型执行效果。
自有品牌是“陷阱”?
36氪· 2025-08-12 16:41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实体商超通过生鲜标准化、加工夜市化、工业品个性化进行门店调改以应对线上分流压力 [1] - 奥乐齐以20亿规模位列2024年中国超市第61位但成为行业标杆凭借自有品牌能力胖东来单品可救活腰部上市公司 [1] - 外资零售(麦德龙Costco山姆)通过自有品牌启蒙中国市场物美2001年成立首个本土自有品牌研发部门 [2] 自有品牌发展现状 - 华润万家永辉盒马等推出多自有品牌矩阵但未达到奥乐齐胖东来冲击力因依赖供应商换标且过度追求毛利率 [3] - 奥乐齐胖东来通过直采+自主定价策略打造49 9元5L葵花籽油2 5元精酿啤酒等爆款重塑价格形象 [4] - 国内65家大中型超市中39家销售自有品牌仅贡献4%销售额投入资源占比达10%产出效率偏低 [6] 自有品牌运营挑战 - 奥乐齐采用全球单一供应商策略配合三级品控机制胖东来酒鬼联名产品开发周期达150天 [4][5] - 国内零售商多停留在代工贴牌阶段需整合全供应链但传统企业缺乏上游管理能力转型成本高 [6] - 低价策略导致代工厂以次充好零售商品控缺失可能引发品牌危机中小企业启动资金占比达10% [7] 联名模式探索 - 奥乐齐60%单品为联名商品食用油厂商开放500箱起订柔性生产厂商联名成折中方案 [9] - 胖东来联名酒鬼酒承担除灌装外全流程但具备此能力零售商极少厂商联名可发挥双方优势 [10] - 山姆因扩张加速导致品控下降供应商审核周期从90天压缩至45天警示品质管理重要性 [11] 战略选择差异 - 便利店转森暂缓自有品牌计划区域商超七玺反成立开发部门创新单品反映中小企业决策分化 [8] - 联名商品或成中小零售商破圈路径需厂商在品牌认知同频基础上共建双品牌保障 [10][11]
荷兰超市省钱妙招失灵?60%营收靠美国!超市CEO:绝不转嫁消费者
搜狐财经· 2025-08-12 01:49
自有品牌战略 - 自有品牌为超市带来额外营业额并增强对A品牌定价的谈判筹码 [1] - 欧洲消费者因A品牌价格上涨转向价格更亲民的自有品牌 [1] 超市与A品牌冲突 - Jumbo超市曾因价格谈判僵局停售喜力啤酒 [3] - Albert Heijn曾停售JDE Peet's旗下咖啡和茶叶品牌 [3] 联合采购策略 - Ahold Delhaize与欧洲超市集团合作采购以获取更优价格 [4] - 欧盟成员国要求干预生产商限制跨国采购的现象未改善 [4] - 自有品牌增长提升与A品牌谈判优势 例如Perla咖啡销量上升 [4] 贸易战影响 - Ahold Delhaize欧美业务因本地采购未受贸易战显著影响 [6] - 美国连锁超市包装材料成本上升 铝和钢材涨价影响瓶盖与易拉罐成本 [6] - 公司60%营业额来自美国市场 正寻求方案避免成本转嫁消费者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