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

搜索文档
我国首个自主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亮相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
新京报· 2025-04-27 13:03
文章核心观点 今年是中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展示了我国首个自主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和睦系统”,其填补国内空白且已广泛应用节省成本,公司还在推进新一代产品研制及技术融合以发展智慧核电 [1][2] 行业动态 - 今年是中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4月27 - 29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1] 公司成果 - 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和睦系统”是我国首个自主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被称为核电站“神经中枢” [1] - “和睦系统”填补我国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空白,是三代核电技术自主化“名片”,已在31台核电机组应用,累计节省建设成本近300亿元 [1] - “SH_N”是用于核电站常规岛部分的数字化仪控平台,在大亚湾核电站首次成功实现全球M310堆型机组模拟仪控系统数字化改造,解决超5000个技术问题,打造“中广核样本” [1] - 几年前“和睦系统”研发成果获评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 技术特点 - “SH_N”拥有高可靠性设计、灵活扩展能力、智能诊断维护、严苛认证保障四个技术特点 [2] - 高可靠性设计方面,平台融合核安全级系统理念,模块化、智能化架构,支持10万点大规模数据处理,站内响应最快50毫秒,SOE分辨率为1毫秒,性能为行业顶尖水平 [2] 发展规划 - 公司正在研制满足100%国产化要求,兼具堆型通用性、技术先进性的新一代100%国产化DCS产品,打造新一代智能工控系统产品集 [2] - 提出中广核特色“5T”融合技术,以控制、信息、运行、仿真、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更安全、高效的智慧核电,实现“自动化”与“信息化”向“数智化”升级 [2] 公司愿景 - 公司作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国家战略,践行“双碳”承诺,在中国核电发展中担当作为,为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3]
杭州再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市称号
每日商报· 2025-04-27 10:59
近日,2024年度美丽浙江建设考核结果出炉,杭州市再获优秀市称号,已连续十年获评美丽浙江考 核优秀。 2024年以来,杭州通过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高质量完成 2157个减排项目和457个重点区域近源污染整治,市区PM2.5浓度同比改善3.2%。扩面升级40个"污水零 直排区",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功能区达标率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 质达标率连续4年保持100%。提供"净地"约549亩,累计建成"无废细胞"2900余个,"无废指数"连续3年 位列全省第一。 同时,实施7项碳达峰重点工程,建立七大类91个"双碳"重大项目库,共计投资1200多亿元,新增 光伏并网137.34万千瓦,新增新型储能53.87万千瓦。成为首个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中国零排放施 工机械试点城市。新增更新电动公交车1218辆、新能源出租车(含网约车)24017辆,改建完成全国首 艘甲醇燃油双燃料发动机营运货船。创建国家级绿色低碳工厂11家,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2家、工厂 12家。 在生态方面,划定4693.5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制定《杭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20 ...
2025“新能源工程机械大会”邀请函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4-27 09:19
行业趋势 - 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正处于低碳转型和智能升级的关键时期,呈现动力源变革、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四大发展方向 [1] - 新能源工程机械将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塑市场格局的核心驱动力,与"双碳"目标及AI/大模型技术深度融合 [1] - 2025新能源工程机械大会将聚焦"绿色转型 智能升级"主题,汇聚全球产业链领导者探讨政策、技术及市场趋势 [1][2] 会议核心议题 - 工程机械绿色智能产品现状与趋势分析,涵盖能源转型方向及典型场景应用 [2][3] - "三电"零部件适配性研究及传统供应商转型路径,包括存量设备电动化解决方案 [3] - 全球绿色智能土方机械标准体系构建要求,涉及产供链协同发展机制 [3] 会议组织细节 - 主办方为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承办方为烟台艾迪精密机械,组织方为《工程机械》杂志 [2] - 会议设置主题论坛、答谢晚宴及实地参观环节,时间跨度为2025年6月17-19日 [4][6] - 参会费用采用阶梯定价:5月30日前注册1900元/人(团体1600元),现场缴费2200元/人(团体1900元) [4][5] 行业数据追踪 - 工程机械杂志社持续发布挖掘机/装载机月度销量数据,覆盖2021-2025年完整周期 [8][9] - 下游需求监测包含小松作业小时数、央视挖掘机指数等高频指标,2025年1-3月数据已更新 [9][10] - 行业动态显示2024年工程机械出口同比增长超70%,内销连续13个月下滑后出现复苏迹象 [8][10]
德龙汇能: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中证网· 2025-04-26 18:41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37亿元,同比增长8.5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04.71万元,扣非净利润1129.93万元,同比均大幅增长且扭亏为盈 [1] 业务概况 - 主要从事以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生产与供应业务,并布局氢能、光伏等新能源方向 [1] - 深耕行业近二十年,业务横跨四川、江苏、江西等十余个省市,服务用户超54.8万户 [1] - 全年经营气量保持在5.3亿立方米,成为区域市场清洁能源综合服务领跑者 [1] 新能源布局 - 氢能、光伏业务取得阶段性进展,推动传统燃气与新能源协同发展 [1] - 加快多能互补业务布局,提升综合能源服务竞争力 [2] 发展战略 - 深化城市燃气业务精细化管理和运营,推动业绩稳健增长 [2] - 通过获取优质资源和产业链布局,提升LNG业务竞争力 [2] - 围绕国家能源转型及"双碳"目标,推广天然气多领域应用 [2] - 聚焦清洁能源主业,升级传统业务,布局氢能、光伏产业 [2] - 打造具备综合竞争力的区域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服务商 [2]
英力特展现央企责任担当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证券日报网· 2025-04-26 12:01
ESG战略与绿色能源发展 - 公司连续第三年披露ESG报告,实际控制人为国家能源集团[1] - 2024年完成1.85948MWp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累计并网容量44.74MWp,年发电3522.38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11482吨,减少CO2排放2782吨[1] - 获批建设10MW风电项目,总投资4157.73万元,预计年发电2244万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0.68万吨,减少CO2排放1.86万吨[2] 技改与产业升级 - 实施年产30万吨电石技改工程,淘汰4台20MVA电石炉,新建4台40.5MVA密闭电石炉,置换30万吨/年产能,技术装备达国内先进水平[3] - 技改项目2023年11月试生产,2024年Q1达产,显著降低CO排放[3] - 技改后"电力-电石-聚氯乙烯"产业链完善,电石产能完全满足聚氯乙烯生产需求[4] 社会责任与乡村振兴 - 通过国家能源集团"慧采商城"平台在帮扶县开展工会集采消费帮扶,累计支付120.7万元[3]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计划推动在建项目,融入国家能源集团战略,深化宁夏区域合作,聚焦原料供应、产品销售及绿色低碳运营[4] - 将资源节约理念融入生产全流程,探索清洁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4]
万控智造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6 09:3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发电、输电、配电环节,下游客户包括中大型电力成套开关设备企业、电网公司及新能源发电企业等 [2] - 公司为电气机柜细分领域规模最大的制造商,拥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技术积淀深厚,客户基础稳健 [3] -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业务增长迅速,报告期内营收达4.70亿元,占比23.20%,产品矩阵持续扩充,市场认可度快速提升 [5][12] 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 国内电力电网投资稳步增长,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9.85万亿千瓦时(同比+6.8%),预计2025年达10.4万亿千瓦时(同比+6%),新能源装机容量加速扩张 [6] -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计划投入3500亿美元,南方电网规划投资6700亿元,政策驱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催生电网改造刚性需求 [7] - 房地产投资收缩(2024年同比-10.6%)抑制部分需求,但新能源高景气(风光储装机量增长)和城市更新项目带来结构性机会 [8] 公司业务与经营模式 - 电气机柜为核心业务,2024年营收14.15亿元(占比69.81%),应用于电网、工矿、轨道交通等领域 [12] - 采用"以销定产"模式,定制化生产为主,采购端通过年度框架协议稳定大宗原材料供应,销售端以直销为主(商务谈判+招投标) [12][13][14] - 研发重点聚焦环保气体绝缘开关设备,高度匹配"双碳"政策,制程成熟且服务体系完善 [5] 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8元(含税),需经股东大会审议 [1] - 报告未披露具体财务数据,但强调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1][19]
明阳智能驭“风”出海 2024年实现营收271.58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22:58
文章核心观点 明阳智能2024年经营稳健,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利润表现良好,公司以创新驱动业务发展,在风电、新能源电站等多领域取得成果,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未来有望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向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型 [1][8]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58亿元,归母净利润3.46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7.04亿元,同比大增51.78%,归母净利润3.02亿元 [1] 创新研发 - 公司坚持技术变革,深耕海陆兆瓦级风电机组创新研发与制造,聚焦多个领域,推出全球首创“明渔一号”风渔一体化智能装备 [2] - 风电产品涵盖2.5 - 15MW系列陆上风机以及5.5 - 25MW系列海上风机,创新推出漂浮式风机 [2] - 针对风机环境差异化需求,定制化开发各系列产品,形成覆盖海陆场景梯度化矩阵 [3] 风机业务 - 2024年公司凭借1229万千瓦风机新增装机容量位列榜单第三,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排名第一,市场份额占比达31.3% [2]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风机及相关配件销售208.33亿元,实现风机新增订单27.11GW,实现风机对外销售10.82GW,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1.66% [3] 新能源电站业务 - 公司通过技术推动运营智能化升级,报告期内在运营电站平均发电小时数2057小时,实现新能源电站发电收入17.29亿元 [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运营的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2.05GW,在建装机容量4.69GW [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电站产品销售收入27.92亿元,同比增长34.21%,并在电站资产证券化领域深入探索 [4] 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三十余年来稳步推进全球化战略,业务遍及10多个国家,报告期内重点开拓东北亚、东南亚及欧洲地区市场 [5] - 2024年公司揽获“全球最佳风电机组”三项全球金奖、两项全球第二及多个“全球最佳”,“明阳天成号”投运获多项殊荣 [5] 行业前景 - GWEC预测未来五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有望从2023年117GW增长到2028年182GW,复合年均增长率约9.4%,其中海风新增装机规模有望从2023年11GW增长至2028年37GW,复合年均增长率约27.5% [6] “风光储氢燃”布局 - 公司在光伏领域发布四款HJT高效组件,获认证适配多种场景;在储能领域推出领先储能系统,攻克“三北地区”调峰调频难题;在氢能领域自主研发的30MW纯氢燃气轮机点火成功 [7] - 公司构建多维度零碳应用场景矩阵,以场景应用驱动多种模式,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7] 未来展望 - 公司聚焦“大海上”“沙戈荒”“风光储氢燃”一体化等战略,深化海陆全方位创新布局 [8] - 公司将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配套产业服务业态,向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型 [8]
天富能源2024年装机容量增速超14% 源网荷储与碳化硅新材料双赛道锚定未来战略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21:2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71亿元,较上年保持平稳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76亿元 [1] - 剔除新增信用减值损失后净利润较上年保持稳定 [1] - 截至报告期末总资产305.65亿元,同比增长30.14%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1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22.75% [4] 业务结构 - 公司是新疆兵团最大的综合能源上市公司,业务涵盖电力与热力生产供应、天然气供应、城镇供水及建筑施工 [1] - 拥有发供调一体化独立运营电网,覆盖石河子市全境的集中供热管网、城市供水管网及城市天然气管网 [1] - 采用"热电联产"独特生产方式,供热业务和供水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73亿元和1.54亿元 [3] 电力业务 - 已投运电源装机4061兆瓦,较上年增长14.04%,其中火电2890兆瓦、光伏940兆瓦、水电231兆瓦 [2] - 在建光伏装机1940兆瓦,2025年拟投建光伏项目1300兆瓦 [2] - 2024年完成发电量192.12亿千瓦时,供电量212.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5% [2] 天然气业务 - 拥有石河子管道燃气业务的独家特许经营权 [2] - 拥有南北疆重点交通干线分布加气站53座,充电站55座 [2] - 累计天然气供气量34591万方,同比增长14.94% [2] - 天然气业务收入7.93亿元,同比增长12.56% [2] 战略规划 - 计划参与兵团新能源项目、1000MW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 [3] - 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及电网侧储能项目,推进电网升级改造 [3] - 研究光伏制绿氢、碳资产数字化开发管理、碳捕集等技术 [3] - 加速南北疆加气站建设,投资建设液化工厂 [3] - 加快新能源充电站建设,形成油、气、电、氢综合能源供应模式 [3] 投资布局 - 持有北京天科合达9.09%股份,为第二大股东 [4] - 深圳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产业园落成揭牌,补强半导体"虚拟全产业链" [4] - 将继续布局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新材料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 [4]
龙湖集团发布2024可持续发展报告,ESG评级蝉联行业最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5 19:38
公司发展概况 - 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1274.7亿元,纳税额达143亿元,运营及服务业务稳健增长推动可持续发展[2] - 公司及创始人、龙湖公益基金会累计捐赠超20亿元[1] - 公司在全国43座城市交付约10万套品质房源,其中20%项目提前一个月以上交付,客户总体满意度达90%[4] ESG表现与评级 - 公司MSCI ESG评级为A级,为内地房企最高评级[2] - GRESB得分提升6分至96分(总分100分),获绿色四星级[2] - Sustainalytics保持"低风险"评级,CDP碳信息披露获评B级[2] 绿色建筑与减碳实践 - 公司新建项目100%达到国家绿色建筑标准,累计绿色建筑标准面积超1.3亿平方米[4] - 天津梅江天街TOD项目获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应用IBMS、EMS等数字化系统实现智能运维[4] - 公司构建"双碳数字化管理体系",通过双碳驾驶舱平台实现碳排放可视化管理和策略优化[3] 数字化转型与质量管理 - 公司将数字化作为低碳转型核心驱动力,建立PDCA一体化管理模式[3] - 公司构建"集团-地区-项目"三级品质管控体系,完善"龙湖智善交付"体系[4] 员工发展与福利 - 2024年员工培训覆盖39,931人次,覆盖率100%,总培训时长204万小时(同比增16.7%)[5] - 提供商业保险、年度体检、EAP等福利,开展安全生产培训92场[6] 公益项目与社会责任 - 公益项目矩阵覆盖全生命周期,包括"欣芽计划"、"湖光计划"、"展翅计划"、"万年青计划"等[7] - 2024年助力垫江乡村振兴项目获中国网年度优秀案例,跻身中国企业志愿服务品牌榜前三[7]
宁夏英力特化工发布2024年ESG报告:以绿色动能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19:24
绿色低碳转型 - 公司新增1.86MWp分布式光伏项目,年发电量达3522万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782吨 [2] - 在电石生产领域通过40.5MVA电石炉变压器涌流抑制器技术创新,实现能耗指标行业领先 [2] - 构建气候情景分析模型覆盖SSP1-2.6低排放与SSP5-8.5高排放双情景,创新应用TCFD框架识别物理风险与转型风险 [2] - 力争2025年光伏装机容量突破50MW,聚焦30万吨电石技改工程 [5] 社会责任践行 - 连续保持3274天安全生产纪录,建立全员安全积分管理制度 [3] - 打造"首席师-英才-骨干"三级培养体系,薪酬分配向核心技术岗位倾斜 [3] - 2024年职业健康体检率、培训覆盖率均达100% [3] - 通过产业帮扶、公益捐赠等形式回馈社区,获评宁夏"匠盟助企向新而行"创新工作室联盟单位 [3] 现代化治理体系 - 构建"董事会决策-ESG委员会监督-领导小组统筹-部门执行"的四级治理架构 [4] - 建立459项ESG指标库和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环境数据实时监控、风险预警数字化 [4] - 推行绿色采购标准,开发国能e商平台实现全流程线上交易,2024年大宗原料采购成本同比下降5.3% [4] - 加码科技创新投入,落地智能物流、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转型项目 [4] 战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深化碳资产管理,增加新能源比重,向"净零排放"目标迈进 [5] - 为高耗能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实践样本,书写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