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内大循环
icon
搜索文档
国常会: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快讯· 2025-07-16 19:20
国常会: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金十数据7月16日讯,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会 议指出,做强国内大循环是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要找准关键着力点,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 行动,系统清理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合理限制,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顺应居民消费需求增加多元化 供给,扩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等领域投资,把内需潜力充分释放出来,不断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 动力。要聚焦突出问题,提高政策精准度和可操作性,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汇聚政策落实的合力,加 快破解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卡点。有关部门要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积极 帮助地方和企业解决困难、促进发展,齐心协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
据央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
快讯· 2025-07-16 19:13
据央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 ...
中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国家能源局· 2025-07-16 12:26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 -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 强调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1] - 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通过发挥内需潜力联通国内国际市场 [3][4] -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畅通无阻 需供需两端协同发力 [5] 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 - 2021—2024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56.2% 投资积累的资本形成平均贡献率为30.2% [8] - 2024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突破千万辆 连续10年全球第一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 [8] - 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0年的2.56∶1下降至2024年的2.34∶1 城乡协调发展成效显著 [13] 科技自立自强能力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3.61万亿元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第11位 [11] -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工业机器人密度显著提升 [11] - 人工智能大模型快速发展 具身智能加速走向应用 [11]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2020年版123项缩减至2025年版106项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速推进 [12] - 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8万亿元 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12] -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4.1% 为2006年以来最低水平 [12] 高水平对外开放 - 货物贸易规模从2020年的32.2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43.9万亿元 电动汽车等高科技产品加速出海 [14] - 2024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9万家 同比增长9.9% [14]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标准"软联通"成效显著 [14] 经济安全保障能力 - 2024年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 [15] - 新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33.5亿千瓦 [15] - 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持续提升 数据安全能力建设强化 [15] 扩大国内需求举措 - 统筹政府投资工具 支持民间投资发展 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17]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推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 建立育儿补贴制度 [17] - 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 支持服务消费和养老产业发展 [17]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加快突破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等瓶颈制约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18]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支持企业牵头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18] - 开展人形机器人、未来能源等重点领域产业创新工程 [18]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20年63.9%提高至2024年67% 超1.7亿农业转移人口城镇落户 [13][19] - 实施乡村全面振兴规划 发展县域富民产业 建设和美乡村项目 [19] - 深化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战略 推动东中西部产业协作 [19] 制度型开放与国际合作 - 研究推出电信、教育、金融等领域开放举措 加大服务业开放试点力度 [20] - 完善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20] - 拓展绿色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 [20]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经济日报· 2025-07-16 07:50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一季度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环比增长1.1% [1] - 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至5.4%区间,6月CPI增长0.1%,核心CPI回升至0.7%,外汇储备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2] - 内需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成为增长主动力 [3] 产业发展态势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1-5月规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近10% [4]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6.2%,锂电池增长53.3% [4] - 1-5月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近500万件,增长12.8%,创新成果带动产业融合发展 [4] 消费市场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二季度增速加快至5.4% [5] - 服务零售额增长5.3%,体育用品类增长22.2%,金银珠宝类增长11.3% [5] - 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智能家电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新消费模式不断涌现 [5] 经济支撑因素 -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9.1%,对增长贡献率超60%,持续保持扩张态势 [7] - 进出口增长2.9%,显示贸易韧性,对单一国家贸易依存度已降至个位数 [7] - 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政策工具箱丰富,将适时推出新措施支持经济稳定运行 [7]
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中国证券报· 2025-07-16 04:57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 [1][2] - 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1][2] - 6月CPI同比由负转正增长0.1%,核心CPI回升至0.7%,物价低位运行基本平稳 [2] 消费市场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0%,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3] - 服务消费同比增速加快至5.3%,商品零售额增长5.1%,服务消费占比提升 [3]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二季度贡献率52.3%较一季度略有提升 [3] 新质生产力发展 - 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新动能持续积聚 [4][5] - 1至5月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创新成果涌现 [5]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近10% [5] 重点产业表现 - 新能源汽车上半年增长超过30%,锂电池增长达53.3%,"新三样"保持高速增长 [5]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5] - 假日消费拉动作用显著,文体休闲、交通出行服务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 [3] 国际收支与政策支持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创同期新高,外汇储备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2] - 6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3%,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支撑经济 [2] - 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5.1%,旅客周转量增长4.9%,人流物流资金流持续改善 [2]
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3% 经济稳中向好
证券日报· 2025-07-16 00:56
经济运行态势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 [1] - 调查失业率总体平稳 月度调查失业率基本在5.0%至5.4%区间波动 [1] - 6月份CPI同比增长0.1% 核心CPI回升到0.7% [1] - 货物贸易进出口创同期新高 外汇储备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1] 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2] - "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 [2] - 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 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 [2] - 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5.1% 旅客周转量增长4.9% [2] - 6月末M2同比增长8.3% [2] 消费市场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55万亿元 同比增长5% [3] - 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4% 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 [3] - 人均GDP连续两年稳定在1.3万美元以上 [4] - 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养老消费空间广阔 [4] 政策与展望 - 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1][3] - 下半年消费、投资增速预计加快 [5] - 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领域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5] - 存量政策仍有较大空间 决策层将灵活把握政策力度和节奏 [5]
同比增长5.3% 上半年我国经济稳中有进
北京商报· 2025-07-15 23:54
中国经济半年报核心数据 - 上半年GDP达660536亿元 同比增长5.3% 其中一季度5.4% 二季度5.2% 增速较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 [1][3]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 [3] - 内需对GDP增长贡献率68.8% 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52% [3] 经济运行特点 - 呈现"稳的态势持续、进的步伐坚定、新的动能累积、畅的循环改善"特征 [3] -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0202亿元 降幅同比收窄16.4个百分点 其中国内贷款8245亿元同比增长0.6% [7][9] - 商品房待售面积6月末为76948万平方米 较5月末减少479万平方米 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443万平方米 [9][10] 固定资产投资与消费趋势 - 投资增速波动受传统行业产能出清影响 但新质生产力、城市更新、民生补短板领域潜力巨大 [5] - 消费政策将持续加力 下半年将出台刺激补贴措施 文旅、医疗、养老消费空间广阔 [6] - 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 但降幅同比收窄15.5个百分点 二手房交易量同比增长 [9][10] 房地产行业动态 - "白名单"政策推动房企化债 到位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14781亿元 个人按揭贷款6847亿元 [7][8] - 核心城市优化公积金政策 北京、广州等地提高贷款额度并延长还款期限 [11] - 政策组合拳(降首付、税费减免、房票安置等)推动市场回暖 购房者信心增强 [10]
上半年外贸展现韧性,高端制造业出口增长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22:22
外贸总体表现 - 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17876亿元同比增长29% 其中出口130000亿元增长72% 进口87875亿元下降27% [1] - 6月单月进出口总额38527亿元同比增长52% 其中出口23394亿元增长72% 进口15134亿元增长23% [1] 结构性亮点 -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3% 占进出口总额比重达573% 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1]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47%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5% 占出口总额比重达600% [1] - 高端制造业出口表现突出 电动汽车/电池/机电产品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直接体现 [2] 市场格局演变 - 对单一国家贸易依存度降至个位数 多元化贸易格局成效显现 [1] - 新兴市场主导增量 RCEP/中欧投资协定等多边机制有效对冲外部风险 [2]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全球南方国家/欧盟/日韩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6月对美出口数据回升 [3] 发展动能与趋势 - 高技术领域投资与出口增长形成正向循环 国际竞争力持续强化 [2] - 区域合作替代单边主义 全球经济重心东移趋势明显 [2] - 行业协会需引导企业摆脱低价竞争 通过质量升级开拓更广阔市场 [3] 政策与展望 - 宏观政策发力显效 外贸韧性支撑经济稳中向好 [3] - 下半年需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 重点挖掘发展中国家合作潜力 [3] -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统筹国内大循环与国际经贸斗争 以高质量发展应对不确定性 [3]
风口智库|10位专家解读中国经济半年报:5.3%有多“硬核”?
搜狐财经· 2025-07-15 21:28
中国经济上半年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其中一季度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二季度环比增长1.1% [2] - 经济运行呈现"稳"的态势持续、"进"的步伐坚定、"新"的动能累积、"畅"的循环改善四大特点 [4]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 [25] 专家对下半年经济展望 - 预计下半年GDP增速有望保持在4.7%左右,全年约增长5.0% [12][20] - 出口增速大概率放缓,内需需要做好对冲,预计决策层将灵活把握政策力度和节奏 [8] - 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措施可能推出,核心是财政加力、央行降息 [12] - 财政政策仍将是下半年主要发力点,建议储备万亿元以上增量政策 [15][20] - 预计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先行,降准幅度或在50BP左右,降息可能推迟至四季度 [20] 行业发展趋势 - 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领域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12] - 产业结构有效优化,经济正从规模化转向高质化,企业差异化、技术研发竞争增多 [25] - 房地产市场需要把握科学性和规律性,增强市场信心,目前是购房最好时机 [29] 政策预期 - 预计宏观政策仍将保持积极姿态,逐步推进年初制定的一揽子政策落地 [22] - 财政政策有望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货币宽松基调未变 [20] - 可能推出消费补贴并加快新型城建等高质量基建项目投资 [27] - 需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财产性收入,通过稳楼市、稳股市提升消费信心 [17]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国家统计局:消费是增长主动力
中国经营报· 2025-07-15 17:28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一季度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环比增长1.1% [2] -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1172亿元(+3.7%),第二产业增加值239050亿元(+5.3%),第三产业增加值390314亿元(+5.5%) [2] - GDP增速较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调查失业率维持在5.0%-5.4%区间,6月CPI同比增长0.1%,核心CPI回升至0.7% [3] 消费市场分析 - 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5%),二季度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 [4]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商品零售额增长5.1%,升级类消费中体育用品类(+22.2%)、金银珠宝类(+11.3%)表现突出 [4]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30.7%)、文化办公用品(+25.4%)、通讯器材(+24.1%)、家具类(+22.9%)零售额增速显著 [4] 新兴消费趋势 - 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智能家电保持两位数增长,"悦己消费"和个性化消费模式涌现 [4] - 免签政策推动"五一""端午"假期入境外国人次同比分别增长72.7%、59.4%,带动国内消费 [5] - 下半年消费政策将持续加力,补贴措施陆续出台,预计消费市场将延续良好态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