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存款
icon
搜索文档
住户定期存款余额和占比均创新高!银行多渠道管控负债成本
券商中国· 2025-06-23 09:11
住户存款定期化趋势 - 截至5月末住户存款规模达160.6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39万亿元,其中定期存款增长8.9万亿元至119.34万亿元,活期存款减少5137亿元至41.3万亿元 [2][3] - 住户定期存款占比达74.29%创近年新高,较2024年末上升1.75个百分点,呈现逐月上升趋势(1月72.17%→5月74.29%)[4][6] - 定期存款环比增速放缓:1-2月增速较高,4月环比仅增0.28%(3258亿元),5月环比增0.47%(5594亿元)[6] 活期存款持续收缩 - 活期存款利率跌至0.05%接近"零利率",2月/4月/5月分别环比减少1.89万亿/1.69万亿/922亿元 [3][7] - 2024年零售活期存款占比显著下降:招商银行零售活期占比下降8.42个百分点至48.32% [11] 银行负债成本压力 - 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至1.43%,较2024Q4下降9BP,较2024Q1下降11BP [10] - 上市银行定期存款占比提升:交通银行定期存款占比64.98%(+1.08pct),建设银行定期存款余额同比增长5.44% vs 活期1.34% [11] - 中长期存款利率进入"1字头":3年期/5年期平均利率降至1.711%/1.573%,出现利率倒挂现象 [13] 行业应对措施 - 国有大行已启动多轮挂牌利率下调,重点压降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 [13] - 优化负债结构三大路径:提升存款占计息负债比重、增强活期存款占比、加强高成本存款管控 [14] - 存款定期化根源在于宏观经济活跃度下降,与M2-M1增速走势高度相关 [13]
国泰海通|宏观:存款从“回家”到“再搬家”
报告导读: 2018年之后,随着资管产品收益率的回落,出现了一轮明显的居民存款"回 流"趋势。而从2023年以后,由于存款利率快速持续调降,居民存款又重新"搬家"回到 理财、货基等资管产品中。 往后看,住户存款继续向多元化的资管产品迁移或是大趋势。 因为预计存款的降息速度可能还是会继续快于 银行间市场的降息速度,居民配置货币基金、类货币金融产品的占比或将继续提升。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的节奏复杂性超预期。 报告来源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海通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 报告名称:《存款从"回家"到"再搬家"》 报告日期:2025-06-20 报告作者: 应镓娴(分析师)S0880525040060 梁中华(分析师)S0880525040019 2014、2015年阶段,资管行业蓬勃发展,金融产品规模不断扩张,我们观察到的是明显的"存款搬家"现 象,即居民存款大量涌入各类资管产品。 然后,自金融去杠杆和房地产市场转向以来,2018年开始居民 财富又重新大规模转移回存款端,可以看作是居民财富配置的一次"逆转"。到2023年,随着存款利率开 始频繁下调,短端的银行间资金利率、同业存单利率却降得很慢,形成了一种新的利率扭 ...
热评丨对存款送礼严监管很有必要 但银行营销也应有合理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2 21:27
银行揽储营销策略 - 多家银行推出针对纯新客户的定期存款促销活动 客户存入超5万元定期3-6个月可获赠LABUBU盲盒 该潮玩为泡泡玛特热门产品 价值高且抢购难度大 [1] - 存款送礼形式多样 从米面油等日用品到手机 金银币等高价值产品 再到体检套餐等服务 此次LABUBU盲盒营销精准契合年轻受众偏好 [1] - 长三角某地金融监管部门下发通知 明确禁止银行通过赠送实物礼品 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发放会员福利等方式吸收存款 要求相关产品立即暂停发售 [1] 银行业竞争格局 - 获取存贷款利差是商业银行运营根基 吸收存款是开展贷款业务先决条件 银行间竞争首先体现在存款争夺上 [2] - 当各银行存款利率相近时 营销环节发力尤为重要 赠送礼品成为最直接有效的营销手段 [2] - 金融资源流动性极强 存款送礼带来的溢价可能引发资金大规模转移 破坏行业稳健经营秩序 [2] 监管政策演变 - 2018年6月监管部门发布通知 明确禁止商业银行通过返还现金 赠送实物等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 [2] - 当前监管部门要求存在存款送礼情况的产品立即暂停发售 宣传物料同步清理下架 存量业务需在2025年底前有序退出 [1] 居民财富管理趋势 - 随着存款利率下降并长期处于低位 存款面临保险 理财 债券 高息股票等多种投资产品竞争 [3] - 今年5月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 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近1.2万亿元创近10年同期新高 住户存款仅增加4700亿元 [3] - 银行理财规模环比增长约3400亿元 居民存款流向非银机构趋势明显 [3] 银行营销策略平衡 - 在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 合理的营销对稳住存款基本盘有积极意义 存款规模有保障才能支撑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3] - 银行业需在营销环节下足功夫 同时确保费用控制在合理水平 在合规前提下保持市场竞争力 [3]
买菜大妈一句话“说透”楼市本质?人们坦言:比很多专家看得透彻
搜狐财经· 2025-06-22 15:51
楼市现状 - 2023年放开疫情管控后楼市进入调整周期 新房成交量和面积双双下滑 二手房挂牌量激增 成都重庆突破20万套 上海超18万套 [1] - 7月百城二手房价指数显示96座城市同比下跌 [1] - 政府出台"救市"政策包括放松限购限售 下调房贷利率至4%以下 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 推出"认房不认贷"政策 [1] 市场低迷原因 - 三年疫情冲击导致居民收入锐减 购房能力下降 [3] - 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价持续下跌 房地产"财富效应"消散 炒房客退出市场 [3] 专家建议与争议 - 专家建议动用百姓15万亿存款中的三分之一刺激房地产消费 [4] - 该建议引发争议 网友认为存款是"救命钱" 高位接盘难以接受 [4] 市场预期 - 政府政策旨在避免短期剧烈波动 实现"软着陆" 稳中有降是大概率 [6] - 当前处于长期调整阶段 政策只能短期延缓波动 难以扭转长期趋势 [6] - 专家"动用存款支撑高房价"建议忽视民生福祉和市场风险 [6]
我国存款总额227万亿,居全球首位,人均存款出炉,你达标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6-22 13:04
居民储蓄现状 - 中国存款总额高达227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一其中居民存款达13221万亿元[1] - 以141亿人口计算人均存款94万元三口之家平均存款2826万元[1] - 居民储蓄率长期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疫情强化了存款作为安全保障的观念[1] 财富分配结构 - 招商银行数据显示2%人口掌握80%存款其余98%人口仅分享20%[3] - 人均存款数据无法反映真实经济状况因多数人实际存款低于平均水平[1][3] 收支矛盾因素 - 多数居民月收入仅数千元面临子女教育人情往来等支出压力[3] - 收入增长缓慢与物价上涨形成对比许多家庭难以结余更无法达到人均储蓄水平[3] 消费与负债影响 - 近90%的90后负债人均负债高达127万元超前消费习惯拉低整体储蓄水平[4] - 月光族和负债族在人均存款中占比甚微[4] 房地产压力 - 居民房贷规模达39万亿元房奴月收入40%以上用于还贷挤压储蓄空间[5] - 高房价导致负债家庭存款远低于人均水平多数仅有几万元存款[5] 数据局限性 - 单纯依靠人均存款衡量国民财富水平存在偏差因社会经济分化严重[4][5]
拥有500万元存款,可以靠利息过上怎样生活?听听银行人怎么说的
搜狐财经· 2025-06-22 12:53
财富积累 - 500万存款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即使每年储蓄10万元也需要50年时间才能积累到500万 [1] - 拥有500万存款的主要人群包括炒房客和拆迁户 这两类人群的财富积累具有偶然性与风险性 [1] 存款收益分析 - 500万存款的收益受利率波动影响显著 几年前三年期存款利率为3.5% 年收益17.5万元 月收益超过1.45万元 而当前利率降至2.3% 年收益仅11.3万元 月收益不足万元 [5] - 存款收益在不同居住地的生活品质差异明显 一线城市每月不足万元的利息收入仅能维持中等偏上生活水平 而三四线城市则能提供更舒适的生活体验 [6] 投资风险与通胀影响 - 投资股票、基金或银行理财产品存在较高风险 2023年股民人均亏损6.45万元 部分基金产品亏损20?0% 银行理财产品也存在亏损风险 [5] - 通货膨胀对500万存款的购买力构成威胁 当前M2规模突破300万亿 未来物价上涨可能导致资金购买力大幅缩水 [5] 生活品质评估 - 500万存款能否实现财务自由取决于多重因素 包括利率、投资风险、通胀和居住地等 并非绝对 [8] -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 保障本金安全可能是更稳妥的选择 而非盲目追求高收益 [5][8]
家里攒下200万存款,放现在到底算啥水平?实话可能有点扎心
搜狐财经· 2025-06-22 08:51
200万存款的社会经济意义 - 200万存款在一线城市仅能购买不足40平米的老旧住宅,与安家期望差距显著[1] - 网络营造的年薪50万普遍印象形成误导,实际高收入人群占比极低[1] - 存款流动性显著优于房产,当前房价下行环境中存款贬值风险更低[1] 200万存款的财富分布现状 - 全国仅0.1%家庭存款超200万,对应约140万户[3] - 全国居民人均存款超10万元,三口之家平均存款30万元[3] - 超60%家庭存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万存款属金字塔顶端[3] 积累200万存款的障碍因素 - 夫妻月存5000元需33年才能积累200万,持续稳定收入是前提[5] - 2023年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5833元,双职工月收入仅1万元左右[5] - 盲目投资P2P、股市等导致中产家庭资产大幅缩水案例频发[5] 财富积累的核心原则 - 节流比开源更重要,减少高消费场所支出可显著提升储蓄率[6] - 避免追逐股票基金等高收益产品,银行存款本金安全性更优[6]
手握60万现金,到底“该买房”还是“存银行”?王健林近乎明示
搜狐财经· 2025-06-22 05:12
楼市现状 - 6月百城新建住宅房价环比上涨城市仅37个 下跌城市达45个 二手房市场仅8个城市上涨 91个城市下跌 [1] - 全国13个重点城市二手住宅挂牌量飙升至199万套 较年初增长25% 其中上海武汉西安增速分别达82% 72%和40% [1] 政策应对 - 2023年全国100多个城市出台楼市调控政策300多次 20多个城市取消限购或限售 [3] - 银行房贷利率降至4%以下 郑州南京等城市允许使用公积金支付首付款 [3] 需求端变化 - 老龄化社会导致住房需求降低 年轻人结婚率和生育率下降使购房主力军萎缩 [4] - 城市居民多套房现象普遍 年轻人可继承父辈房产进一步降低刚需购房比例 [4] - 房价持续下跌导致炒房热退潮 新房销售惨淡 二手房挂牌量激增 [6] - 疫情后收入预期下降使改善性购房需求显著减少 商品房供大于求局面持续恶化 [6] 行业趋势判断 - 房地产行业已高速发展30多年 当前正经历由盛转衰的调整期 [3] - 在刚需减少 炒房热退潮 改善性需求下降三重压力下 楼市面临严峻挑战 [6]
罕见!这家银行存款利率高达3.05%!新一轮降息在路上?
搜狐财经· 2025-06-21 20:03
存款利率现状 - 广东清远清新惠民村镇银行推出3年期、5年期存款产品利率高达3.05%,但需柜台开户且额度有限 [1][3] - 该行官网显示3年期、5年期存款挂牌利率为2.5%,目前仅有1个网点 [3] - 广东惠东惠民村镇银行5月存款利率曾达3%,目前3年期、5年期挂牌利率2.5%,柜台开户最高可上浮至2.75% [4] 中小银行存款策略 - 村镇银行普遍通过差异化高息吸收存款,因存在网点少、品牌弱、客户基础薄等短板 [4] - 小银行经营成本较高,需提供比大银行更高的存款利率以吸引存款 [4] - 监管部门对银行存款利率给出弹性定价空间,允许适度高息策略 [4] 行业整体趋势 - 5月由国有行开启的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已传导至股份行、城商行及村镇银行 [6] - 1年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多数降至1%以下,活期存款利率普遍低至0.05% [6] - 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持续"倒挂",平均利率环比跌幅超30BP [6] 未来展望 - 银行倾向于引导中长期资金向理财、基金等财富管理类业务迁移 [6]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可能迎来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 [7] - 年内已有207家中小银行被合并、解散,其中村镇银行占比达41% [7]
住户定期存款余额和占比均创近年新高
快讯· 2025-06-21 17:11
住户"存款定期化"加强的趋势,不仅体现在今年以来逐月上升的定期存款余额上,也体现在创出新高的 定期存款占比上。记者查阅央行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的最新数据,发现今年前五月,住户存款项 下的定期(含其他)存款余额逐月上升,分别为113.9万亿、116.42万亿、118.45万亿、118.78万亿、119.34 万亿。再来看住户部门定期存款的占比,其除了在三月环比下降外,其余四个月均环比上升,并在今年 5月末创出历史新高,分别为72.17%、73.48%、73.33%、74.16%、74.29%。往前回溯,住户定期存款占 比在2024年5月末为72.83%,2024年末占比为72.54%。(证券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