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主义

搜索文档
圣贝拉上市后其创始人向华发家书:致走窄门的同路人
财联社· 2025-06-26 17:34
上市表现与里程碑 - 公司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成为港股家庭品质护理第一股,开盘股价一度涨近50%,最终报收9.64港元,大涨46.5%,市值达57.4亿港元 [1] - 上市日标志着公司成为亚洲及中国规模最大的产后护理集团,书写了中国母婴护理行业的历史 [12] - 创始人回顾发展历程,强调长期主义和专注,从香港投行工作转向月子中心行业,选择少有人走的"窄路" [6] 商业模式与战略 - 通过LTV全周期服务战略、收购广禾堂、布局予家到家服务等,聚焦客户需求,拓宽业务板块,走出独立增长曲线 [7] - 搭建行业首个Saas体系,制定1000多项SOP标准,规划客户服务情绪蓝图,将服务标准升级为服务艺术 [10] - 以中式护理为起点,不断重构行业,从1.0护理模式创新到2.0环境迭代再到3.0产品迭代,推出多项原创产品服务概念 [11]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开创24小时护士1对1照护模式,以专业护士代替月嫂 [11] - 打破独栋模式,仅合作全球酒店集团Toplabels的品牌 [11] - 推出百日随行服务、分龄育儿计划、"随心拼"产品模式、小月龄旅居服务等一系列原创产品服务概念 [11] 全球化布局 - 相继登陆美国纽约和加州,被海外主流媒体争相报道,中式护理在海外掀起潮流 [14] - 未来将陆续落子全球一线城市,逐步深耕东南亚与美国市场,通过东方月子叙事与世界建立链接 [14] - 推出"贝拉博士"母婴大语言模型,面向社会开放,解决全球家庭育儿知识体系匮乏的难题 [17] 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 坚持长期主义,在一个领域始终如一的深耕 [3] - 以女性及家庭为核心,打造面向全周期的服务闭环,坚持产业聚焦、产品聚焦、特性聚焦 [12] - 永远保持谦卑,以客户为核心,尊重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在逐渐开阔的窄路上默默耕耘 [19] 人才与团队 - 创始团队包括2017年第一期星火培训计划的8名护士,这些护理专家已成为行业标准的引领者 [4] - 感谢1700位始终坚守在一线的员工,强调专业与热爱是公司发展的基石 [3][8]
夏季达沃斯美企高管发声:以长期主义心态投资中国
中国新闻网· 2025-06-26 16:59
美企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与投入持续加码 - 尽管全球贸易环境复杂,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与投入仍在持续增加 [1] - 多位美企高管在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将坚定深耕中国市场,以"长期主义"战略应对波动与挑战 [1] 中国市场的不可替代性 - 中国对美企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庞大的市场规模,更在于持续提升的科技创新能力 [3] - 思科全球副总裁黄志明指出,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的速度远超全球,完成同样任务的时间仅为外企的1/10 [3] -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区总裁方明杰表示,中国在生命科学研发领域的创新成果呈指数级增长,已成为全球药物研发的领军者之一 [3] - 江森自控通过本土合作和本土化产能布局,借助中国供应链能力及AI、新能源技术,推出多项智慧楼宇和绿色减碳解决方案 [3] 中国作为创新策源地 - 越来越多美企选择在中国建立研发工厂,加快产品迭代并推动本土创新成果"首发即出海" [4] - 中国已成为美企不可或缺的创新策源地,为其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4] 中国是全球经济中的"最大确定性" - 在全球经贸关系不确定的背景下,中国为跨国企业提供了稳定、包容的发展土壤 [5] - 中国政府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外企营造了清晰的发展方向 [6] - 威达信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李兆琦表示,中国持续扩大的开放格局和普惠包容的理念增强了外资企业的信心 [6] - 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为跨国企业在华长期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市场和保障 [6] 中国市场赋能美企全球发展 - 中美企业合作日益紧密,从共同研发到协同出海,合作边界不断拓展 [7] - KGS商业消防大中华区总裁武海峰表示,中国消防市场巨大,海湾公司依托本土技术积淀和制造基地优势,实现了对全球市场的高效覆盖 [7] - 威达信的业务重点已从服务外资进入中国转向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 [7] - 思科在服务中国企业出海过程中,提供网络安全、AI技术支持,并分享运营经验 [7] - KGS全球首席执行官丹·汤普森称中国是全球化征程中锚定未来的"定海神针" [7]
洞庭山矿泉水集团28年专注天然健康好水,用好产品征服三代长三角用户
搜狐网· 2025-06-26 16:47
品牌力 - 公司连续多年成为长三角区域多个城市占有率第一的饮用水品牌,覆盖苏州、无锡、常州、南京等15个城市,累计服务超1000万家庭和企业用户[3] - 28年口碑沉淀使公司成为长三角地区一家三代人饮用水首选品牌,享有"江南水王"和"一桶江南"美誉[3] - 公司始终坚守"天然健康好水"理念,致力于让长三角消费者喝上优质天然健康好水[3] 产品力 - 公司甄选江南黄金水源地如溧阳瓦屋山、安吉龙王山等,水源地远离工业污染,生态环境优越[5] - 水源选择需经专家团队多年实地考察和多轮严格水质检测,包括矿物质含量、微生物指标等多项参数[5] - 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和工艺,建立完善品质检测中心,对每批次产品进行全流程检测[7] - 严格遵循质量管控体系,从水源勘探到灌装每个环节都严把质量关[7] 创新力 - 采取"深耕"与"拓新"并行战略,精准捕捉行业新趋势,持续开拓业务新版图[8] - 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涵盖天然泉水、高山泉水、弱碱性矿泉水、苏打矿泉水等多个品类[8] - 产品规格包括瓶装水、一次性PET桶装水、PC大桶水等,覆盖不同消费场景与需求层次[8] - 包装设计融合现代美学与江南文化,提升产品文化属性和辨识度[10] 市场表现 - 旗下江南名泉天然苏打矿泉产品凭借"高颜值、高品质"在小红书引发分享热潮[1] - 产品结合苏打功能型优势和矿泉天然型优势,吸引健身爱好者、孕妈妈等特定人群关注[1] - 差异化产品优势刷新消费者对健康饮用水的认知标准[1]
天更文化如何用“四个角色”撬动海外bigo直播3万主播军团
搜狐财经· 2025-06-25 15:15
公司概况 - 天更文化是海外直播行业的头部机构,旗下拥有3万名海外主播,月流水超过25万人民币的主播代表如"小月亮" [2] - 公司创始人Jason是连续创业者,天更文化Bigo业务已运营6年,长期位居平台前三机构 [2] - 公司建立4个分支机构,主播规模突破3万人,但更关注留存率与人均月流水等运营价值指标 [11] 创业历程 - 创始人首次创业为校园新媒体平台,覆盖2000多所高校,服务5万多个校园公众号,后因融资竞争失败而关闭 [4] - 2019年转型短视频领域,成为腾讯微视首批合作机构,输送超千名达人,并跻身中国移动"咪咕圈圈"TOP2机构 [4] - 2020年战略转向海外直播,选择覆盖150+国家的Bigo Live平台,基于长期主义理念确定5年以上发展周期 [5] 技术优势 - 公司是Bigo公会中唯一自研软件系统的机构,通过技术重构传统直播运营 [7] - 开发全自动钻石充值系统解决海外玩家充值繁琐问题 [7] - 自研主播管理后台实现多直播间同步跟播,数据自动化工具可一键查询上千名主播流水 [7][9] - 技术系统免费开放给合作机构使用,形成独特护城河 [11] 运营体系 - 首创"角色扮演"式运营体系,运营团队在主播培养中扮演保姆/老师/朋友/家人四种角色 [13] - 实行主播分级管理(S/A/B级),匹配不同资源 [13] - 要求运营每两天必须电话联系主播,建立情感连接,标杆主播"静静"坚持直播4年多,从月流水300元成长至15万 [17] - 通过抖音/快手矩阵账号进行低成本主播招募,解决行业性难题 [17] 行业战略 - 判断直播行业进入存量时代,竞争转向效率比拼 [17] - 实施精细化分工:内容部门引流/运营部门提升流水/技术团队优化系统 [17] - 抓住出海红利,认为Bigo等海外平台相比国内红海市场仍有提升空间 [17] - 开放代理挂靠合作但设置严格门槛,优先引进有抖音运营经验的团队 [19] 核心方法论 - 系统化能力决定天花板,价值大小决定市场生存能力 [20] - 坚持长期主义理念,认为直播是五年起步的长赛道 [20] - 通过技术穿透行业混沌,以代码和体系搭建跨国直播基础设施 [20]
腾讯视频的“笨办法”,能否缓解行业的焦虑?
搜狐财经· 2025-06-24 06:4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长视频平台面临微短剧崛起、AI技术革新、长剧弃剧率增加等多重压力,成为行业主心骨[1] - 电视台购买力下降导致资本流入减少,平台需同时应对行业现状评估与未来预测的双重挑战[1] - 横屏剧市场经历深度调整后,上新部数与时长趋于稳定,但需避免题材复耕与伪创新[12][14] 腾讯视频战略框架 - 提出"生存、生产、生长"三维破局体系,强调专业主义与长期主义为核心竞争力[8][22] - 决策层三人组分工明确:董事长孙忠怀负责战略回溯与测绘,首席内容官王娟构建精品供应体系,首席运营官马延琨聚焦用户洞察[5][6] - 组织架构升级成立在线视频BU执行委员会,AI影视表达工作室提升技术探索战略高度[24][28] 内容生产方法论 - 推行"零基思维"打破路径依赖,支持主创专注开发、前置剧本、突破天花板的创作风向[10] - 创新性划分横屏剧(情感共鸣)与竖屏剧(即时快感),强调二者互补而非替代关系[12] - 考核体系包含完播率、热度值、口碑、投入产出比四维数据,承诺数据透明与稳定付款[16] 创新实践与技术布局 - 微短剧领域拒绝低质量重复,升级分账策略推动精品化,实践品类/制作/主创三维突破[28] - AI技术保持观察尝试,目标实现AI驱动生成具艺术价值的专业内容,明确技术路线探索[28] - 提出"五大链接"服务(伙伴/IP/人才/创作/大家)与"双精品"内容战略(头部+垂类)[26] 历史经验与未来预判 - 行业经历电视台向平台迁徙、付费模式演变、国漫崛起打破垄断等结构性变革[17][19] - 预测2035年仍将是最精彩内容主导市场,专业价值深耕者持续赢得未来[20][22] - 过去三年爆款频出验证方法论,维持健康财务状况并获得集团内部认可[24]
618,电商终于找到信心重建之法
搜狐财经· 2025-06-24 04:59
618电商大促表现 - 天猫618剔除退款后GMV同比增长10% 创三年最高增幅 显著高于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和网上零售8.5%的增速 [3] - 453个品牌成交破亿 同比增长24% 苹果/美的/海尔等13个品牌进入"10亿俱乐部" [15] - 平台简化促销规则 取消满减改为立减15%直接折扣 减少消费者凑单焦虑和商家运营负担 [2] 行业结构性矛盾 - 线上投流成本持续攀升 女装品牌投流付费比例达35% 叠加平台比价压价 商家盈利空间受挤压 [6] - 算法推荐机制导致单一爆品竞争泛滥 形成"只见品类不见品牌"的畸形生态 商家难以构建多元产品线和品牌溢价 [7] - 电商运营成本高企 违背线上渠道低成本辐射全国市场的初衷 同质化供给加剧内卷 [5] 业态格局变化 - 综合电商GMV增速三年持续提升 2022-2024年618期间分别为0.7%/5.4%/11.2% 直播电商增速从124.1%回落至24.3% [10] - 品牌运营路径转向"内容平台种草+综合电商成交"模式 天猫店铺半年留存率达88% [11] - 大集团孵化子品牌表现亮眼 如百丽旗下OGR 平台合作集团子品牌数量同比增长超50家 [12] 平台战略调整 - 淘宝天猫战略转向"回归品牌心智" 从价格正确走向价值正确 重点扶持优质/原创品牌 [14] - 平台推出品牌会员体系 达肤妍品牌会员GMV贡献是非会员1.4倍 88VIP会员突破5000万且客单价达行业1.93倍 [19] - 新品牌培育成效显著 首次参加618的家居品牌时余单日销量110万 雅赞新品首发销量超170万 [16][17] 消费行为变迁 - 47%中国消费者固定选择熟悉品牌 更看重产品质量/服务一致性而非单纯低价 [15] - "价值感"/"确定性"/"被理解"成为新需求趋势 反映消费决策从价格导向转向价值认同 [15] - 泡泡玛特创始人提出消费本质是"自我和解" 年轻人追求极简极致而非浮华 [19]
市场波动是机遇的另一种形态
天天基金网· 2025-06-23 19:05
市场波动与投资策略 - 美国推出对等关税政策后全球市场经历短期大幅波动,标普500指数一度从高位下跌约20%,随后收复大部分损失,年初至今转为正回报,上证指数和恒生指数同样在4月下跌后一个多月收复失地 [1] - 戴维斯家族应对市场波动的逻辑是不预测政策走向,而是通过持有具备强大适应能力的企业穿越波动,优秀企业总能找到应对之策,需要给予时间 [1] - 逆向思维认为熊市是投资者的伙伴,市场下跌15-20%时投资者本能想逃离,但对经历过多次周期的人来说是一种免疫,市场越跌能买到的份额越多 [2] - 把市场回调视为入场的门票,就像看电影需要买票一样,回调是成为企业股东参与资本增长过程的入场门票 [2] 伟大企业的关键特质 - 管理层必须具有真正的长期主义精神,以亚马逊为例,贝佐斯建立了一种能够不断自我革新并适应环境变化的企业文化,从书籍零售成长为2万亿美元巨头 [3] - 企业必须拥有强大的适应能力,优秀企业懂得如何应对各种环境变化,股票比债券更具优势的地方在于企业能够主动调整,时间会平滑外部环境带来的扰动 [4] - 估值必须建立在自由现金流的基础上,从自由现金流收益率开始进行投资,不仅看现金流收益率还要看未来发展潜力,警惕"价值陷阱" [5] 投资者行为与现金风险 - 投资者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客户在市场下跌时感到恐慌,投资顾问的意义在于降低客户在错误时刻做出错误操作的倾向性 [5] - 优秀投资顾问会提前告诉客户市场每四年左右会出现调整,那时是追加投资的好时机,前瞻性沟通帮助建立长期投资纪律 [5] - 现金存在隐形的风险,美元的购买力从戴维斯出生以来已经下降了89%,表面上看似安全的现金实际上每天都在贬值 [6] - 真正的财富积累属于那些能够看透短期波动、坚守长期主义的人,伟大投资在于选择伟大企业并给予时间充分的信任 [6]
蜜雪冰城泡泡玛特和胖东来,河南人正在定义什么是潮?
搜狐财经· 2025-06-23 07:08
行业现象 - 蜜雪冰城、泡泡玛特和胖东来成为现象级消费企业,均由河南籍企业家创立,从低门槛传统行业起步却成功吸引全球中产阶级消费 [2] - 三家企业分别以4元柠檬水、59元盲盒和"超市乌托邦"模式,在茶饮、潮玩和零售行业建立独特竞争优势 [2] - 企业成功折射中国消费市场深层变革,体现河南经济哲学在慢与快、土与潮、利与义之间的平衡 [2] 商业模式创新 - 蜜雪冰城采用极致性价比+加盟扩张+高效供应链模式,自建柠檬种植基地和雪王牧场,供应链成本仅为行业平均80% [3][4] - 泡泡玛特将玩具销售升级为"IP运营+情感投射+社交货币"生态系统,Labubu系列2024年营收30.41亿元,同比增长726.6% [4][5] - 胖东来重构零售业为情感空间,单店坪效远超行业,员工月均收入9000多元,年30天带薪假 [5][7] 运营数据 - 蜜雪冰城2024年毛利率31.6%,全球门店达46479家成为全球最大现制饮品品牌 [4] - 泡泡玛特市值突破3700亿港元,Labubu在欧美市场火爆 [4][5] - 胖东来仅在许昌、新乡开设13家门店却成为全国零售标杆 [7] 消费心理洞察 - 蜜雪冰城满足"性价比快感"情绪需求,4元柠檬水成为精明消费代名词 [8] - 泡泡玛特挖掘对不确定性的迷恋,68%年轻人购买盲盒为工作减压,52%将其作为倾诉对象 [10] - 胖东来构建情感乌托邦,通过过度服务和无条件退货政策让消费者感受尊重 [11] 河南商帮特质 - 务实主义:企业家从草根起步专注产品本质,如蜜雪冰城创始人从3元汉堡摊起家 [12] - 极致深耕:蜜雪冰城10年开第二家店,胖东来20年仅开13家店,泡泡玛特经历7年亏损 [13] - 义利合一:胖东来高工资高福利,蜜雪冰城助农增收,泡泡玛特扶持设计师 [14] - 文化自信:泡泡玛特IP全球化,蜜雪冰城海外本土化策略,胖东来成文旅名片 [15]
康明斯成功密码:坚持长期主义,以“价值创造”迈向下一个50年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22 21:19
核心观点 - 公司入华50年,坚持长期主义与中国经济及汽车产业"双向奔赴",深度参与中国商用车产业升级并推动技术进步 [1][5] - 公司通过本土化深耕建立强大研发能力,中国市场研发成果反哺全球产品线,形成"在中国、为全球"的战略转变 [7][8][18] - 面对行业"内卷",公司拒绝价格竞争,聚焦价值创造,通过产品性能提升、后市场服务创新及TCO优化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11][15] - 公司坚持多元化技术路径布局,传统动力领域"油气并重",新能源领域加速电驱技术研发,计划2026年推出下一代技术平台 [20][21] 本土化战略与技术反哺 - 公司在中国建立6家50:50股比发动机合资公司,与主流商用车企深度绑定 [7] - 中国研发中心规模与协同深度超越欧美,无锡涡轮增压技术成果应用于全球产品线 [7] - 专为中国轻卡市场开发的2.5升发动机反哺至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 [7][8] - 中国市场快速变化推动公司技术路线重塑,电动化产品迭代加速 [10] 应对行业竞争策略 - 商用车行业自2021年高点后总量未恢复,产能过剩问题持续 [13] - 公司明确不参与主机厂价格战,通过新一代燃气发动机和新能源技术布局创造长期价值 [15] - 后市场业务转向客户价值导向,利用智能化工具帮助降低TCO成本,改变低价倾销模式 [15] 未来技术布局 - 核心产品本土化改进同时适配全球需求,实现"在中国、为全球"理念升级 [18] - 传统动力领域坚持油气并重战略,开发满足国七排放的升级产品 [20] - 新能源领域聚焦电机/电控/电驱技术,第一代640V产品在客车中央驱动表现突出 [21] - 计划2026年推出新一代电机、电控及多合一控制器,并布局800V高压平台应对中重卡电动化需求 [21]
你绝对想不到,刘强东的618讲话,将其他平台的遮羞布给扯下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6-21 18:39
公司战略与财务表现 - 京东2023年营收达11588亿元但净利润仅414亿元远低于同行拼多多1124亿美团358亿茅台893亿的利润水平[3] - 公司主动选择低利润模式将资金投入员工福利和物流建设而非追求短期财务回报[3][10] - 2024年京东物流实现90%订单当日达库存周转效率倒逼上游供应商优化生产链[5] 人力资源政策 - 2023年京东新增超2万名全职员工同期拼多多员工数量稳定但净利润增长50%[7] - 公司为员工提供正式劳动合同社保以及购房无息贷款等非财报福利[5][10] - 仓储员工享有准时下班等基础工作权益在电商行业形成对比[5] 行业对比与商业模式 - 京东采取重资产+重人力模式与行业提效降本趋势相悖[8][10] - 拼多多2023年营收3938亿美团流水3375亿均实现更高利润率[3] - 公司未推出大规模股票回购计划而是将资金投入偏远地区前置仓等长期基建[10] 创新与长期布局 - 2024年推出以旧换新服务打通二手循环经济[8] - 农村仓配一体化项目实现县城次日达服务覆盖[8] - 物流初期投入1000万美金建仓占当时资金池50%最终形成竞争优势[5] 企业文化与社会价值 - 公司强调"长期主义"理念容忍利润增长放缓换取系统韧性[8][10] - 刘强东公开表态"让员工安心比赚钱更重要"挑战商业常规[10][12] - 行业普遍追求高利润背景下京东模式引发对人情味与商业平衡的思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