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期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粤开证券董事长郭川舟:以“长期主义”应对不确定性 做服务实体的耐心资本
新浪证券· 2025-10-16 17:17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发行与交易,在广东地区打通“知识产权变资产”的通道 [1] - 公司通过“投贷联动”等方式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支持 [1] - 公司认为践行科技金融最关键的是坚持长期主义,保持耐心,持续投入,构建共赢生态 [1] - 公司希望通过大会平台与各界深化认识,在各产业赛道上展开广泛合作,持续履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 [1] 公司研究能力 - 粤开研究院在宏观研究领域持续贡献智慧,近年来多次为中央及国务院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建议 [1] - 针对当前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研究院就明年宏观政策、地产行业分析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1] 行业活动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世博园区召开 [1] - 公司董事长受邀出席大会并做主旨演讲 [1]
东方雨虹李卫国:当下就是目标的起点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17:01
公司核心经营哲学 - 公司秉持长期主义经营哲学,不追逐短期风口,围绕“务实”与“韧性”构建内在发展框架 [1] - 公司以“为国家、为社会、为客户、为员工、为股东”的“五为”宗旨为基因和灵魂,塑造战略定力与发展路径 [1] - 公司强调“积跬步至千里,当下就是目标的起点”,坚守企业经营本质,聚焦核心能力、构建运营韧性、激活组织活力 [3]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坚守主航道,围绕建筑建材系统服务核心,从防水延伸至上下游及相关产业链,遵循“能力驱动”逻辑 [1] - 公司秉持“生存优先”理念,将品质与良性发展作为根本遵循,以底线思维锻造抗风险能力与逆周期发展魄力 [2] - 公司采用“技术+服务”的双轮驱动模式,构筑竞争壁垒与综合优势,实现持续增长 [2] 技术与服务能力 - 公司将技术研发视为“硬核”,持续投入新材料、新工艺开发,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知识产权与行业标准,建立技术壁垒 [2] - 公司构建从标准化施工、专业培训到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完整体系,将高质量交付内化为组织能力,使服务成为客户纽带 [2] - 公司鼓励挑战导向的创新文化,将行业波动和市场需求变化视为锤炼核心能力的契机,保持组织敏捷性 [3] 组织与文化机制 - 公司通过价值导向的激励与评价体系,确保组织活力指向长期价值创造,使“奋斗”与“价值创造”形成良性循环 [3] - “持续奋斗”是引导组织持续进化的内在机制,卓越贡献在技术创新、质量攻坚及客户服务方面均能获得认可 [3]
贝佐斯最新对话强调AI不是“金融泡沫”:长期主义会迫使你去思考最本质的问题
聪明投资者· 2025-10-16 15:05
文章核心观点 - 杰夫·贝佐斯与约翰·埃尔坎的对谈展现了“软件与太空”和“机械与汽车”两种文明在新时代的交汇,强调了长期主义、客户中心、创新节奏管理以及AI和太空探索的变革性影响 [7][22][134] 创业环境与企业家精神 - 欧洲科技生态系统投资总额从450亿欧元增长至4250亿欧元,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活力 [14] - 当前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化,快速变化的环境更有利于灵活、敏捷的创业公司,现在是最适合创业的时代 [21][22] - 企业家必须乐观,甚至需要“妄想”般的乐观精神,这种心态是推动成功的根本动力 [16][18][19] 职业发展与实践经验 - 建议年轻人先进入具有“最佳实践”的优秀公司工作,学习招聘、决策、管理等基本功,这能显著提高未来创业的成功概率 [27][28][30] - 大公司需要保护“异类”员工,这些员工能打破安于现状的氛围,为公司带来宝贵的创新力量 [34][35][36] - 贝佐斯本人30岁才创办亚马逊,他认为多出的10年工作经验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成功概率 [29][30] 长期主义与经营哲学 - 长期主义迫使企业思考在变化中什么是不变的核心,即客户需求,客户需求变化非常缓慢,是制定长期战略的基石 [63][68][70] - 应对愿景保持固执,对细节保持灵活,要敢于修正自己,现实才是常胜将军 [71][72][74][75] - 在零售业,宁可失去一笔交易也不愿失去一个客户,因为从长期看,客户、股东和企业的利益最终是一致的 [63][64] 创新管理与组织能力 - 创新节奏必须与组织承受力匹配,点子过多可能拖垮公司,需要优先级排序和“节奏释放” [81][82][88] - 发明需要探索和试错,这是一种承认无知的谦逊,探索阶段应允许低效,执行阶段则要追求效率 [92][94][97] - 探索与执行不是彼此对立而是互为补充,执行带来的新数据会指导下一步的探索方向 [101][102][103] 人工智能(AI)的现状与未来 - 当前AI领域存在泡沫,但是“产业型泡沫”而非“金融型泡沫”,即便很多公司失败,社会仍将获得改变世界的技术成果 [121][122][126][128] - AI是真实的横向赋能技术,将渗透到所有行业,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其社会效益最终将是巨大的 [122][123][132][133] - 每一个关键的创新决策最终都依靠直觉,无法完全用数据验证,需要本能和判断 [110][111] 太空探索与未来愿景 - 蓝色起源即将发射新格伦火箭,并研发用月壤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技术,旨在将月球建设为太空探索的中转站 [145][147][151][153] - 未来10-20年内,太空中将出现千兆瓦级的数据中心,因太空太阳能资源丰富且无天气干扰,成本可能低于地面 [153][154] - 未来几十年内,太空中可能会有数百万人居住,但这更多是自愿的体验而非生存必需,机器人将承担大部分工作 [157][158][159] 科技与人文的平衡 - 科技本身是工具,关键在于如何使用,需要聪明去发明技术,也需要善良去应用它 [58][59][60] - 从祖辈学到的重要一课是善良比聪明更难,在科技时代,选择让聪明为他人服务至关重要 [56][60][61]
从李渡操盘手到集团CEO,汤司令的“跨越”方法论
新浪财经· 2025-10-16 13:50
核心观点 - 汤向阳被任命为珍酒李渡集团首席执行官,其“技术+市场+管理”复合型背景与公司高质量战略契合,有望推动集团创新增长 [3] - 此次任命被视为公司应对行业新周期的战略举措,旨在以长期主义应对市场不确定性,以创新突破同质化竞争 [3][15] - 汤向阳的成功方法论(长期主义、创新破局)经过李渡酒业十年逆袭验证,为其执掌集团提供了实践基础 [12][15] 人事任命与背景 - 珍酒李渡集团董事会于10月13日任命汤向阳为集团首席执行官,即日生效,他将全面负责集团整体管理及核心子公司珍酒与李渡的业务运营与发展 [3] - 汤向阳拥有超过30年行业经验,是酿酒科班出身,从酒厂一线做起,具备扎实技术功底与市场实战经验 [6][18] - 其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曾负责“开口笑”项目导致4年半亏损1亿元,这段经历使其深刻认识到同质化竞争的弊端 [6] 李渡酒业的转型成效 - 汤向阳于2014年接手连亏5年、濒临破产的国宝李渡,并成功帮助企业扭亏为盈,最终推动其在港交所上市 [4][11] - 其核心策略是创造性地推出“沉浸式体验”模式,依托元代烧酒作坊遗址等文化IP,围绕用户运行,建立深度信任与情感连接 [7] - 李渡高粱1955作为“最贵光瓶酒”横空出世,带动白酒行业“高线光瓶酒”风潮,成为扭亏关键 [9] - 2024年,李渡酒业收入达13.1亿元,同比增长18.3%,收入占比提升至18.6%,稳居中国第五大兼香白酒品牌并保持领先增速 [11] 跨越方法论的核心启示 - 长期主义被视为企业穿越周期的“压舱石”,汤向阳用30多年从业经历诠释其价值,李渡11年深耕留下了优质基酒储备、核心人才梯队和用户口碑 [13] - 创新是跳出“同质化”竞争的关键,通过“沉浸式体验”、品质差异化开辟“用户价值”新战场,构筑企业“护城河” [15] - 白酒是“时间的艺术”,酿造、品牌塑造、渠道建设等均需时间沉淀,需以踏实行动稳步推进 [15] 新任CEO的挑战与机遇 - 珍酒李渡在2024年白酒上市公司财报中业绩跻身第九位,作为一家稳居头部且高成长性的企业,其CEO人选备受关注 [16] - 新CEO需完成从单一品牌战略向多品牌、全集团战略规划的转变,从区域酒企运营转向全国化品牌运营 [20] - 当前白酒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新周期,市场竞争白热化,公司正处于“价值深耕”关键阶段,CEO需具备敏锐市场洞察与破局能力 [18]
自然堂冲刺港股IPO,加华资本四年陪跑的长期主义实践
投中网· 2025-10-16 11:14
公司资本化进程与融资 - 自然堂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发起IPO冲击 [2] - 递表前完成一轮重要融资,总金额达7.42亿元,其中加华资本出资3亿元,欧莱雅投入4.42亿元 [2] - 加华资本投资后,公司估值突破70亿元 [2] 公司市场地位与产品矩阵 - 公司是涵盖522个SKU的美妆龙头,旗下拥有自然堂、珀芙研、美素、春夏和己出共5个主要品牌 [4] - 以零售额计,2024年在中国国货化妆品企业中位列第三大化妆品品牌 [4] - 旗下品牌珀芙研成为2023年至2024年零售额同比增长最快的规模化敏感肌功效性护肤品牌 [6] 投资机构的深度赋能 - 加华资本自2021年起组建专项团队,对自然堂启动深度调研与赋能支持 [5] - 赋能支持体现在提供战略规划、全面预算管理与组织建设等核心环节 [5] - 协助公司构建以ROE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并深度参与每月经营分析会 [5] 数字化转型与经营效率 - 公司积极布局DTC模式,运营一体化的数字化消费者管理系统 [5] -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146.6天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03.1天 [11] - 线上渠道收入从2022年的25.6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1.62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16.83亿元 [11] - 线上渠道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59.7%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8.8% [11] 财务表现与运营指标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42.9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6.01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24.48亿元,同比增长约6.4% [14] - 净利润从2022年的1.3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9亿元,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7.13%至1.91亿元 [14] - 毛利率从2022年的66.5%持续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0.1% [14]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拥有3770万注册会员,会员复购率达32.4%,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1][14] 研发与产业链布局 - 公司紧密围绕补水、修复、抗皱等核心护肤需求进行前瞻性布局 [6] - 公司是中国第一家拥有酵母成分自主产权、开展太空护肤研究项目的国货化妆品公司 [17] - 在西藏林芝、上海建立两大工厂,并于2025年8月在上海新增发酵工厂,具备从原料到产品的全产业链能力 [17] 线上渠道与市场表现 - 公司在天猫、抖音、京东等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建立稳固业务 [12] - 2024年,在抖音发布的营销和品牌内容曝光量达到约140亿次 [13] - 2025年“618”大促期间,在抖音商城的美妆品牌榜中位列国货TOP 3 [13]
胖东来账上躺41亿现金零负债,于东来称企业价值是员工幸福
搜狐财经· 2025-10-15 18:17
财务健康状况 - 公司账上现金储备高达41亿元,且没有一分钱贷款,为零负债运营 [1] - 41亿元的现金储备相当于其2024年全年净利润8.05亿元的5.1倍,规模在零售业中极为少见 [1] - 截至10月13日,2025年集团销售额已超184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169亿元的销售额 [1] - 2025年国庆假期八天合计销售额达8.2亿元,平均每日销售额约1.02亿元 [3] 经营理念与增长策略 - 公司主动为增长设限,规划2025年销售控制在200亿以内,避免因规模扩张影响员工幸福感 [1] - 经营理念强调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核心是落实到员工的幸福上,反对盲目扩张 [1] - 公司不追求短期速度,新建大型商业综合体“梦之城”预计建设周期需要3-5年,体现长期主义 [5] - 公司对标世界顶级公司如谷歌、亚马逊、苹果,思考如何为人类带来美好 [5] 销售表现与业态分布 - 2025年销售额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已超过前一年全年业绩 [1][3] - 国庆期间超市业态销售额约4.04亿元,自营烘焙、熟食等特色品类凭借品质口碑成为流量核心 [4] - 珠宝、电器、百货等业态也贡献了可观收入 [4] 员工待遇与团队稳定 - 2025年初数据显示员工税后平均实发工资达9886元,店长月薪高达78058元,并较去年同期增长明显 [4] - 公司人员流失率极低,2025年1-7月仅为0.94%,其中7月份低至0.14%,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4] - 公司定期组织员工出国旅游,曾前往日本、欧洲等地,以开阔员工视野 [4] - 公司作为雇主具有巨大吸引力,一次招聘900名新员工吸引13.2万人注册报名,8.3万人完成信息投递 [6] 行业影响与模式验证 - 公司的成功模式吸引了众多同行学习,其团队已对包括永辉、步步高在内的全国十多家商超企业进行帮扶调改 [5] - 被誉为“胖东来学徒”的永辉超市,调改门店客流平均增长80%,60%以上进入稳定期的调改门店盈利水平超越过去5年最高值 [5] - 在零售企业普遍追求规模扩张的背景下,公司展示了一种不盲目追求规模,专注于员工幸福与服务质量亦可实现商业成功的可能 [6] - 当永辉、大润发等头部企业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时,公司凭借高工资、高福利、高服务的“三高”模式,用仅十余家门店创造出惊人效益 [6] 运营现状与未来展望 - 公司创始人指出当前门店排队拥挤,需用铁栏杆疏导客流,未能实现温馨浪漫的购物环境 [4] - 创始人承诺未来将逐步回归理想状态,理想中的胖东来是能够实现温馨、浪漫购物体验的场所 [4][5] - 创始人展现出信心,认为目前的胖东来是怪胎不正常,但迟早会回归到原本的状态 [5]
于东来最新透露:胖东来账上资金41亿元,没有一分钱贷款
中国基金报· 2025-10-15 15:47
胖东来经营状况与理念 - 公司账上资金为41亿元,且为零负债运营,没有一分钱贷款 [1][2] - 2025年集团合计销售额已超过185亿元,仅用不到9个月时间便已超过2024年全年约169亿元的销售额 [2] - 国庆中秋假期8天合计销售额达到8.2亿元,基本实现日均销售额1亿元 [2] - 创始人强调企业不应盲目扩张,而应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员工幸福和顾客体验 [1][2] - 公司对销售额快速增长持警觉态度,认为过快增长会导致员工加班和压力增加,影响企业价值观 [2] - 当前门店存在排队拥挤现象,未能实现理想的温馨浪漫购物环境,承诺未来将逐步改善 [2] 永辉超市模式调改成效 - 调改门店客流平均增长80%,60%以上进入稳定期的调改门店盈利水平超越过去5年最高值 [1][3]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全国调改店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0%,买单客流同比提升超80% [3] - 16支爆款单品销售同比增长超过10倍,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 [3] - 公司规模已回到2016年前后的水平,但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20.73%,净亏损2.41亿元 [3][5] - 2025年1月至8月,公司实施员工分红,累计分红超3100万元,累计32094人分享红利,单月单店分红最高超30万元 [4] - 公司实施店长年薪制,由原来的月薪1.4万元调整至年薪30万元 [4] 永辉超市战略与未来规划 - 调改核心为“商品中心化”战略,未来3年计划携手200个核心战略伙伴,打造100个亿元级大单品 [3] - 公司CEO表示将50%的工作精力放在员工成就上,学习胖东来的内核是爱与尊重以及利他之心 [3][5] - 公司承认学习胖东来模式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坚持长期主义,计划用2到3年走出生死线,5到10年成为国民超市品牌 [5] - 针对胖东来模式是否适合全国连锁的质疑,公司回应会学习其理念与策略,但会根据不同区域进行具体商品安排 [5] - 调改始于2024年5月,2025年3月正式成立改革领导小组,由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担任组长 [3][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关闭了227家亏损门店,以应对短期经营压力 [5]
经济“下半场”,稳中提速的中国逻辑
搜狐财经· 2025-10-15 14:41
经济总体态势 - 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中有进,亮点频出,不是“熬过去”而是“走出来”[2] - 应跳出短期焦虑,将经济视为高质量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2] - 市场基本盘坚实,体现在五年规划稳步推进及人流、物流、资金流持续活跃[2] 政策方向 - 政策进行逆周期调节并加力提效,财政、金融、投资政策精准发力,不搞大水漫灌[2] - 政策着力于扩内需、强循环,目标是让消费更活、投资更实、创新更快[2] 产业发展 - 产业生态需去内卷、增协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形成真正的创新生态圈[2] - 未来的赛道属于坚持长期主义、苦练内功的企业[2]
货真价实,向爱而行 | 贝因美品牌片重磅登陆CCTV-1
搜狐网· 2025-10-15 11:27
品牌核心理念与定位 - 公司通过品牌片诠释“货真价实”的品牌理念,强调对品质的极致较真和与中国家庭共情共行的责任信仰 [1] - 公司提出“只赚5%”的经营命题,将利润让渡给产品与用户,将增长重新定义为信任的积累 [3] - 公司选择克制短期利益,投注长期价值,认为品牌真正竞争力在于信任溢价和赢得更深信任 [3] - 在不确定性消费时代,公司致力于成为提供稳定质量和持续兑现承诺的“确定性资源” [3] 质量管理与品控体系 - 公司建立基于千余例母乳样本的科学配方模型 [1] - 公司实施数字化三重品控系统(MES-WMS-ERP联动),实时监测上千项生产数据 [1] - 在纸尿裤领域构建医疗级洁净车间,并实施“双盲检测”、“一罐双码”、“一物一码”等追溯机制 [1] - 公司的承诺通过可记录、可复核、可公开的工序和检测,沉淀为制度性自我约束 [1] 业务拓展与角色升级 - 公司业务从奶粉扩展到纸尿裤,实现从“口粮到屁粮”的品类延展,实质是责任的延伸 [5] - 公司致力于提供可持续的安心体验,整合追溯体系、检测能力与服务运营,构建“产品即服务”的新逻辑 [5] - 公司角色从产品制造者升级为中国家庭育儿场景中更温柔、更长久的陪伴者 [3] - 公司的转变映射中国制造业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用户关系为中心,从一次性交易转向持续陪伴 [5] 行业背景与品牌价值 - 公司发展贯穿中国母婴产业从产品匮乏到市场繁荣、从价格竞争到质量竞争、从信任危机到体系重塑的变迁 [7] - 面对全球供应链波动和市场信任重构,公司选择用制度、技术与真诚回应,强调真实产品和透明体系 [7] - 真正的“大国品牌”价值在于长期保持真实,当“真”由制度承载、“实”由治理保障,品牌价值便来自内部笃定 [7]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 | 宏利基金总经理丁闻聪:融合全球经验与本土智慧 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中国证券报· 2025-10-15 08:09
公司背景与战略定位 - 宏利基金是国内首批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及首家合资转外资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 目前由宏利金融集团旗下宏利投资100%控股 [1] - 宏利金融集团是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集团 源自加拿大 在22个国家和地区服务数百万客户 深耕中国市场逾30年 [1] - 公司战略目标是融合宏利金融集团的全球领先投资能力 养老金长期投资经验与本土化团队及业务战略 为中国投资者提供定制 创新的全球资产配置解决方案 [1] 行业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 -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经过二十余年发展 呈现规模扩容 行业成熟与理念升级的全方位突破 [2] - 新"国九条"明确指数化投资发展方向 2024年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公募基金改革 2025年《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出台 将行业发展纳入资本市场改革与金融强国建设全局 [2] - 行业共识是"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的价值取向 正经历从量到质的范式转移 [2] 公司业务布局与产品创新 - 自2022年转为外资全资控股后 公司进入全新发展时期 加强了与宏利全球投资专家团队的定期观点交流机制 [2] - 对权益投资研究体系 组织架构 投研流程进行改造优化 并在纯债基金 FOF 固收+ 量化基金 货币基金 QDII基金等领域均有布局 [3] - 创新是战略重点 于2024年5月发行国内首只绿色普惠金融债券指数基金 是首批26家浮动费率基金管理人中唯一一家外商独资公募 [3] - 进一步推出FOF QDII等创新产品 彰显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独特视野与强劲创新能力 [3] 养老金融差异化能力 - 宏利基金是较早参与中国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外资公募机构 系统搭建以投资者回报为中心的养老金融体系 [4] - 宏利投资在全球养老金管理领域领先 截至2024年末 在中国香港强基金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在美国中小型缴费确定计划中市场排名第二 在加拿大缴费定制计划中市场排名第二 [5] - 国内养老金融业务优势体现在四方面 先发优势明显 是首批养老FOF管理人 产品谱系多元 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养老产品线 多只产品设置Y份额 [5] - 投研实力强劲 拥有超20年公募管理经验 养老FOF团队业绩良好 重视客户感受 持续开展全球与区域性养老专项调研 [6] 投研体系与长期主义 - 宏利基金追求绝对收益 为投资者提供长期价值 建立了以"三年以上投资业绩"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降低短期业绩考核权重 [7] - 团队成员考核中 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 且三年以上中长期业绩考核权重不低于80% [7] - 权益投研体系核心是"平台式 一体化 多策略"运作模式 拥有"成长" "周期" "稳定"三个行业比较小组 [7] - 投研流程包括四部分 宏观与大类资产配置流程每月召开资产配置会议 行业比较与选择流程采用定量加定性方法 个股选择与组合构建流程严格执行全流程管理 组合回顾与优化流程按季度进行归因分析 [8] - 转型核心是构建集中 共享的投研平台 整合内外部研究资源 提供统一知识库 分析工具和数据库 建立顺畅沟通和学习机制 [8] - 公司通过建立覆盖宏观策略 行业研究 个股精选的三级投研架构 结合集团全球资产配置模型 持续优化投资决策流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