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搜索文档
并购国家级“小巨人”,又一A股上市公司跨界人工智能赛道
上海证券报· 2025-08-24 21:28
交易概述 - 狮头股份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利珀科技97.44%股权 并募集配套资金 相关议案获股东大会高票通过[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战略转型至机器视觉领域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1] 业绩承诺分析 - 利珀科技2023年归母净利润2408.7万元 2024年归母净利润3314.6万元[2] - 业绩承诺方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300万元/4600万元/6200万元[2] - 2025年承诺值看似低于2024年净利润 实因2024年数据包含非经常性损益 经调整后经常性净利润为2508万元 2025年承诺值对应31%增长[2] - 业绩承诺以经常性利润为考核指标 排除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收益 更反映主营业务竞争力[2][3] - 最新草案数据较预案"缩水"源于审计调整 剔除非核心业务及偶发因素影响 更真实体现盈利水平[3] 战略转型逻辑 - 转型基于对制造业智能升级趋势的长期洞察 旨在抢抓智能化赋能传统制造的时代机遇[4] - 机器视觉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环节 当前全球50%以上市场份额被美国康耐视和日本基恩士占据 国内尚无龙头企业[5] - 利珀科技技术方向覆盖2D向3D演进 传统算法向深度学习演进 单一成像向多模态融合演进[5] - 核心产品以人工智能算法为核心的软件及解决方案 包括深度学习算法/数据建模/行业应用平台 具备通用性和延展性[5] - 未来坚持"软件为核 硬件为辅"战略 通过平台化软件和灵活硬件支持提升客户粘性[6] 长期发展规划 - 并购符合监管部门鼓励的硬科技政策导向 市场对审核推进持乐观态度[7] - 短期完成"技术-市场-资本"三重对接 实现业绩企稳回升[7] - 中长期构建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制造的端到端一体化解决方案[7] - 三步走规划:优先完善工业智能质检赛道覆盖率 延伸至工业智能及具身智能领域 最终对标国际巨头推动全球化[7] - 利珀科技主要服务新能源/半导体/消费电子等先进制造业 与头部企业深度绑定[7] - 通过多元化客户布局培育消费级市场 形成"工业+消费"双轮驱动业务格局[7] - 以十年为周期坚持人工智能驱动的产业升级路径[8]
A股3800点,绩优基金经理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8-24 21:25
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沪指突破3800点刷新近10年新高 市场成交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2] - 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增强市场信心 国内科技企业突破性进展提供支撑[16] - 市场估值中枢抬升源于政策引导下资本回报率预期上升 企业盈利预期提升来自供给侧结构优化[16] - 政策支持、资金结构优化与产业趋势共振形成核心上涨逻辑 与2021年公募抱团行情存在本质差异[18] - 经济软着陆后权益资产处于明显低估水平 机构资金在利率下行环境下提升权益配置需求[19] - 中国制造业全球竞争优势获重估 资产估值与全球地位不匹配得到修正[18] 市场趋势判断 - 多项利好因素持续 中国资产重估仍处早期阶段 企业盈利修复将带来较多机会[21] - 行情区别于2015年杠杆牛 或是A股首次系统性慢牛开端 上涨节奏更平缓[21] - 短期市场表现抢跑基本面 需警惕交易拥挤和政策效果不确定性[21] - 中长期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推动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迁移 形成可持续慢牛格局[21] - 企业盈利预期改善与政策引导估值提升共振 科技股盈利占比提高推动市场盈利持续改善[22] - A股PB仅1.4-1.5倍显著低于十年前2倍水平 政策持续性将改善基本面预期[23] 风格偏好与投资机会 - 科技成长板块超额收益明显 源于超跌修复和新质生产力驱动[25] - 风格切换关键因素包括增量资金属性、政策产业趋势和估值业绩匹配度[25][26][27] - 未来风格趋于均衡 科技成长业绩兑现领域与低估值大盘蓝筹均有机会[28] - 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与高端制造、AI赋能与数字经济、反内卷政策受益板块及困境反转领域[34] - AI和创新药为代表的科技板块、新消费板块及军工战略资源板块具备产业驱动力[35] - 智能驾驶作为AI最快落地场景 辅助驾驶渗透率快速提升带来产业链机会[36] - 半导体代工厂产能利用率高 先进制程突破是关键投资机会[37] 投资策略调整 - 采取均衡配置策略 科技成长适当获利了结 关注上游资源品、中游制造和下游服务新周期[30] - 保持较高仓位但不盲目追高 均衡配置成长领域与估值合理的价值板块[31] - 投资组合保持相对均衡 在不同方向寻找机会控制风险[31] - 挖掘高确信成长 优选行业空间大、核心竞争力强且增长确定性高的企业[31] - 坚定看好中国科技发展 AI和科技自主可控产业仍处快速成长阶段[32] 风险因素关注 - 全部A股市净率接近历史高位 技术指标显示股价抢跑基本面[39] - 需关注企业盈利修复不及预期、政策落地效果及资金面波动等国内风险[39] - 全球宏观经济波动和地缘政治变化等外部因素值得警惕[39] - 局部主题板块存在过热现象 海外贸易政策和AI技术发展路径是最大不确定性[39] - 市场情绪化交易导致波动率加大 但整体估值不算非常贵[39]
AI进化速递丨英伟达明天公布人形机器人“黑科技”
第一财经· 2025-08-24 21:21
AI算力基础设施 - 联想致力于打造多元AI算力生态 推动算力普惠化发展[1] - 行业共建者共同参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1] 人工智能应用创新 - 科大讯飞与云冈研究院战略合作 推进AI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创新融合[1] - 安徽省成功实施新一例5G远程机器人手术 展示医疗领域技术突破[1][4] 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展 - 信质集团与新剑传动在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开展深度合作[1][4] - 英伟达即将发布人形机器人领域重大技术突破[3][4] - 行业核心企业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研发[1][4]
英伟达再生变数?
虎嗅APP· 2025-08-24 21:18
英伟达H20芯片生产暂停与市场影响 - 英伟达通知关键供应商安靠科技和三星电子暂停H20芯片相关生产 [2] - 美国政府要求英伟达将在华销售芯片收入的15%上缴以换取出口许可 [2] - 英伟达可能将上缴成本转移至中国客户 即使价格上涨18%仍具备市场竞争力 [3] H20芯片盈利能力与设计缺陷 - H20芯片在Hopper架构GPU中毛利率长期垫底 [6] - 受美国BIS新规限制 H20芯片算力被大幅削减至296TFLOPs 仅为H100的15% [6] - 为规避互联带宽限制 H20配备96GB HBM3显存 带宽达4.0Tb/s [6] - 存储颗粒占H100成本60% H20因高规格显存导致BOM成本与H100持平或更高 [6] - 一季度因禁令积压25亿美元订单 库存和原材料采购产生45亿美元费用 [7] - 15%收入上缴进一步削弱H20盈利能力 [7] 新一代B30A芯片竞争格局 - 基于Blackwell架构的B30A芯片将在中国市场销售 采用单计算芯片设计 性能约为B300的一半 [8][10] - 黄仁勋证实正与美国政府磋商对华出口新型AI芯片 疑似B30A [12] - 二级市场反应积极 寒武纪和海光信息当日20%涨停 带动算力板块上涨 [12] - B30A算力可能超越H100 但出口存在不确定性 [14] - DeepSeek-V3.1模型采用UE8M0 FP8参数精度 国产GPU因适配FlashMLA和DeepGEMM可实现无缝接入 在特定场景具备优势 [14][15] 历史市场反应对比 - H20供货时A股算力股集体下跌 与当前B30A消息引发的上涨形成鲜明对比 [13]
“芯片热”带火主题基金!新一轮“核心资产”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8-24 21:15
寒武纪股价表现及市场地位 - 寒武纪成为A股第二只千元股,股价达1243.2元/股,仅次于贵州茅台 [1][2][8] - 公司总市值达5201亿元,单日增长866亿元,超越中芯国际成为半导体行业市值第一 [2] - 年内股价涨幅超88%,近一个多月涨幅超130%,自2022年4月低位以来三年多涨幅超26倍 [2] 芯片及半导体行业整体表现 - Wind芯片指数自4月8日以来涨幅达25%,半导体精选指数同期反弹超40% [5] - 板块内多只个股表现亮眼,包括中芯国际(A股涨超14%、港股涨超10%)、杰华特(涨近14%)及多家涨停企业 [2] - 行业受人工智能算力需求催化,公募资金积极配置未盈利企业(如云天励飞、盛科通信) [6][7] 相关主题基金表现 - 397只基金重仓寒武纪,总持仓6300万股(占总股本15.09%),银河创新成长持仓最多(215万股) [3] - 多只科创主题ETF成交活跃且溢价显著,科创芯片设计ETF溢价率达6.37% [3] - 重仓寒武纪的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大幅上涨,富国新兴产业涨38%,国投瑞银锐意改革涨36%,银河创新成长及华商价值精选涨超30% [3][4] 资金偏好与市场逻辑变化 - 当前牛市由科技股(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领跑,与四年前"核心资产"行情(消费白马股主导)形成对比 [1][8] - 公募投资逻辑转向关注重要性、稀缺性及爆发潜力,容忍短期亏损以押注未来盈利潜力 [7] - 资金偏好反映经济结构向科技创新转型,寒武纪被视为"新动能"在资本市场的代表 [8][9] 行业前景与催化因素 - 国产算力及半导体领域有望持续受益于AI产业链行情扩散 [7] - 产业催化、行业景气上行及自主可控政策加速落地为板块提供中长期支撑 [7] - 增量资金积极挖掘未充分定价领域,科技企业估值体系重构 [7][8]
688228,重大资产重组,周一复牌!
证券时报· 2025-08-24 21:14
交易概述 - 公司拟通过发行A股股份方式收购南宁泰克3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同时以现金收购南宁泰克70%股权 交易对方深圳金泰克需将存储产品业务经营性资产转移至南宁泰克 [1] - 现金交易为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前提条件 交易完成后南宁泰克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1] - 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 不构成重组上市 尚需公司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并需经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实施 [3] 业务影响 - 公司将新增存储产品相关业务 拓展业务范围 整合标的公司研发团队、客户渠道、经营团队、专利技术及供应链体系 [1][2] - 交易将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增强市场影响力 为长期稳定发展注入新动力 优化资产质量 促进总资产和营业收入增长 [1][2] - 公司已构建全栈AI产品体系 覆盖AI算力、大模型、智能体中台和智慧应用 具备从底层算力到顶层应用全链条交付能力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18亿元 归属净利润2058.68万元 AI大模型和算力业务收入1.24亿元 实现大幅增长 [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亿元 同比增长2.99% 主要因数智能源和数智政务业务增长 归属净利润377.73万元 同比增加2016.22万元 [7] - 利润总额-402.32万元 同比改善3304.52万元 扣非净利润-122.08万元 同比改善1860.13万元 主要因股份支付费用减少和经营效率提高 [7] 交易进展 - 公司股票将于8月25日复牌 复牌后将继续推进交易相关工作 [1][4] - 因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 暂无法对交易后财务状况进行定量分析 将在重组报告书中详细披露盈利能力影响测算 [2]
利好中国资产!重要调整,即将生效!
搜狐财经· 2025-08-24 21:12
MSCI指数调整 - MSCI所有指数2025年8月审议结果公布 旗舰指数体系将于8月26日收盘后实施大规模调整 [1] - MSCI中国指数新纳入14只股票 包括5只A股标的和9只港股标的 A股新增指南针、中信银行、巨人网络、艾力斯、景旺电子 港股新增三生制药、中信金融资产、万国数据-SW、地平线机器人-W、老铺黄金、美图公司、网易云音乐、科伦博泰生物-B、药明合联 [1] 科技公司财报 - 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团等热门科技股将于本周发布最新财报 [2] - 英伟达将发布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 市场关注其核心数据中心业务增长势头、AI芯片需求结构变化、Blackwell芯片产能爬坡以及中国市场前景三大维度 [2] 宏观经济数据 - 美国7月PCE数据将于北京时间8月29日公布 经济学家预计核心PCE指数环比保持0.3%不变 同比小幅反弹至2.9% [3] - 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修正值、7月耐用品订单数据将于下周陆续公布 [3]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8月22日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暗示可能降息 表示当前形势暗示就业增长面临下行风险 风险平衡点变化可能要求调整政策 [7][8] 资本市场动态 - 本周暂有两只新股申购 [4] - A股42家公司限售股陆续解禁 合计解禁52.61亿股 按最新收盘价计算解禁总市值924.73亿元 [4] - 徐工机械、大族数控解禁市值均超过300亿元 容百科技、振华风光解禁市值均超过50亿元 [4] - 恒生指数成份股由85只增加至88只 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由502只增加至504只 变动将于2025年9月5日收市后实施 9月8日起生效 [11] 政策监管动向 - 证监会发布实施《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 突出促进证券公司功能发挥 引导聚焦高质量发展 支持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 强化综合惩戒和中小投资者保护 [10] - 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发布《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 包括引导经营者依法自主定价、明确价格标示要求、规范价格竞争行为、构建协同共治机制四方面内容 [14] - 工信部、发改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5] 产业政策与发展 - 国常会听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情况汇报 指出政策在稳投资、扩消费、促转型、惠民生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和完善实施机制 进一步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 [6] - 发展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被确定为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 要求增加体育产品供给、丰富体育赛事活动、推动体育用品升级 激发体育消费需求和拓展消费场景 [6] - 中国算力平台加快建设 山西、辽宁、上海、江苏等10个省区市算力分平台正式接入 全国算力总规模年增速达30% 预计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增长将超过40% [13]
年内继续看好港股的三大理由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24 21:10
策 略 研 究 投资要点: 风险提示:增长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国内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年内继续看好港股的三大理由 [Table_Authors] 本报告导读: ①近期 AH 溢价创近六年新低反映港股市场流动性无虞,近期股指走弱主要受互联 网权重板块结构性拖累。②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年内需重视港股三大因素:AI 领域 技术突破催化科技成长、美联储降息背景下外资可能超预期,南下增配力量仍有较 大空间。③受益于资产稀缺性优势,港股市场望持续吸引增量资金入市助推行情向 上,结构上重视本轮产业周期中弹性更大的恒生科技。 [Table_Report] 策略研究 /[Table_Date] 2025.08.23 2025-08-24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策 略 研 究 海 外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Table_Summary] 6 月以来港股指数表现弱于 A 股,但 AH 溢价指数创近六年新低。6 月中旬以来在 A 股指数不断向上创新高之际,港股行情表现却偏震 荡。尽管港股指数表现弱于 A 股,但我们观察到恒生 AH 股溢价指 数较 6/19 的 131.54 进一步下行至 8/15 的低点 122.6, ...
利好中国资产!重要调整,即将生效!
证券时报· 2025-08-24 21:05
本周重磅 利好中国资产!重要调整,即将生效! 阿里巴巴、拼多多、英伟达等热门科技股将发布财报 本周,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团等热门科技股将发布最新财报。此外,芯片巨头英伟达也将发 布其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在市场普遍关注其核心数据中心业务增长势头的同时,分析师将 目光投向了其AI芯片需求结构变化、Blackwell芯片产能爬坡以及中国市场前景三大维度。 美国7月PCE数据将公布 根据日程安排,北京时间8月29日,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指标——美国7月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 数(PCE)将公布。经济学家预计,美国7月核心PCE指数环比保持在0.3%不变,同比小幅反 弹至2.9%。即将公布的PCE通胀数据不太可能破坏美联储9月份的降息计划,但高通胀可能会 打压9月之后的降息希望。另外,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修正值、7月耐用品订单数据 也将在下周陆续公布。此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地时间8月22日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 上暗示美联储可能降息。 本周新股 根据发行安排,本周暂有两只新股申购,具体申购信息如下: 近期,MSCI公布了其所有指数的2025年8月指数审议结果,并将对其旗舰指数体系进行大规模 调整,将于8月 ...
千亿美元独角兽,又添一员!
证券时报· 2025-08-24 21:05
全球AI独角兽融资动态 - Databricks正在进行超过10亿美元的K轮融资 估值将突破1000亿美元 较八个月前增长超60% [1][3] - xAI与X合并后新公司估值突破1100亿美元 [1][3] - Anthropic正洽谈筹集高达100亿美元新资金 若成功估值将从615亿美元飙升至1700亿美元 [1][3] Databricks业务与增长 - 公司提出"数据湖仓"概念 整合数据存储、查询、分析及生成式AI功能 客户数量达15000家 服务60%以上财富500强企业 [5] - 年化收入预计达37亿美元 同比增速50% 员工约9000人 今年计划新增3000人 [6] - 通过并购强化技术能力:2023年13亿美元收购MosaicML 1亿美元收购Arcion 2024年近20亿美元收购Tabular 2024年5月收购Neon [6] AI行业融资规模 - 2024年全球AI初创公司融资约1100亿美元 2025年迄今OpenAI等企业筹资规模已超去年 [8] - 第二季度AI初创公司融资总额达500亿美元 占同期风险投资总额1015亿美元的近50% [8] - 企业对生成式AI投入达300亿至400亿美元 但仅40%投入实际部署 5%试点项目进入生产阶段 [9] 行业专家观点 - OpenAI首席执行官认为当前AI投资存在过度兴奋 部分初创公司估值呈现"疯狂"和"非理性"特征 [9] - 麻省理工学院报告显示95%生成式AI项目未带来财务回报 半数项目失败 仅5%成功商业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