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华联控股(000036) - 华联控股2025年5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1 18:08
公司发展战略 - 秉承“地产保稳定,转型促发展”战略,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布局,构建合理产业结构,培育新利润增长点 [1][2][7] 项目进展 聚能永拓项目 - 珠海聚能年产 5,000 吨富集材料产线 2024 年 9 月投产,产品质量稳定,处于市场推广阶段;2024 年聚能永拓(珠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营业收入 1752 万元 [3][4] 御品峦山项目 - 2024 年 10 月进入实质建设阶段,已完成基坑加固、桩基础、地下室正负零施工等工程,计划 2025 年底启动销售,将带来新营收和利润增长点 [4] 深圳华联城市商务中心项目 - 写字楼去化率 41%,2025 年努力完成新增租赁 2.75 万平目标,采用“租售并举,以租促售,带租销售”营销模式 [5] 财务与业绩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4.25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4051.2 万元 [11] - 目前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良好,自有现金大于负债 [8] 回购计划 - 2024 年推出的回购方案已实施期满,回购金额近 3 亿元;2025 年 4 月推出 3000 万至 6000 万的回购方案,回购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 3 个月内 [3] 行业情况 - 国内房地产市场从深度调整到逐步企稳,呈止跌回稳态势,但仍面临房企债务风险、去化压力及居民购房信心不足等挑战 [8] 其他事项 - 2024 年 8 月用自有资金 116 万元收购成都四良山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00%股权,更名为四川华联九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布局碳中和相关业务 [8][9] - 制定《未来三年(2024 - 2026 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已通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 [12] - 控股股东华联集团、实际控制人的关联方恒裕集团与公司存在同业竞争情形 [13]
新华医疗: 新华医疗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资料(1)
证券之星· 2025-05-21 17:22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189.70万元,同比增长2.28%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2,319.57万元,同比增长0.60% [3] - 制药装备板块营业收入增长带动整体业绩提升 [2] - 公司总资产1,514,087.61万元,同比增长0.40% [22] 研发创新成果 - 组织实施重点创新项目130余项,突破关键技术60余项 [3] - 成功上市双模高速连续式BFS等重点新产品100余个 [3] - 新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33个,其中三类注册证6个,8个产品取得欧盟MDR认证 [3] - 攻克"4K+荧光+3D"三合一融合成像等核心技术,推出全院物流机器人等20余款新产品 [4] - 研发费用计划43,000~45,000万元 [26] 市场拓展 - 感控、口腔、洁净等产品线成功打入欧盟高端市场 [4] - 国际营业收入计划同比增长不低于30% [26] - 在多所三甲医院实现设备中标、装机与国产替代 [5] - 新开拓多个企业性医疗集团客户并达成合同 [5] 管理优化 - 获评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和省级"绿色工厂"称号 [7] - 新产品境内上市取证周期缩短35% [7] - 脉动真空灭菌器等产品取得欧盟相关认证 [7] - 全面上线司库系统,提升资金管理智能化水平 [8] 财务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0,020,618,625.09元 [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1,609,558.03元 [30] - 期末可供分配利润3,924,058,523.88元 [27]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21.93% [27] 战略规划 - 坚持"调结构 强主业 提效益 防风险"工作方针 [2] - 加快由保障设备为主向保障与诊疗设备并重的战略转型 [12] - 聚焦现代制药技术业务方向,进入生物制药和高端制剂等领域 [12] - 构建"后评价"体系,保障战略目标实现 [12]
衢州智造新城多举措助推企业“升规纳统”
中国化工报· 2025-05-20 15:23
公司发展情况 - 浙江特盈低温液化装备有限公司去年产值2亿元,今年至今产值已超1亿元,实现投产即升规,发展势头迅猛 [1] - 浙江博来纳润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同样实现投产即升规,计划将自主研发生产的CMP材料产值翻一番,第三季度高新区工厂一期将投入试生产 [1] - 衢州协同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为博来纳润实现CMP材料国产化、打破国外垄断提供强有力支撑 [1] 政策与营商环境 - 衢州智造新城聚焦产业转型主线,通过加强政策扶持、深化培育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全力助推企业升规纳统 [1] - 衢州智造新城建立健全小升规企业培育部门分级联动机制,做到成熟一户、申报一户、入库一户,通过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双轮驱动推动中小微企业梯次成长 [2] - 经信、统计、税务等部门及企业社区服务中心紧密协同,落实惠企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争取早投产、早达效、快升规 [2] 行业数据与成果 - 2024年衢州智造新城38家工业企业完成小升规蜕变,数量创历史之最,带动产值达23.45亿元 [2] - 升规企业涵盖装备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集成电路等多个行业领域 [2] - 截至目前衢州智造新城规上工业企业已达378家 [2]
领军企业要当好科技创新发动机
经济日报· 2025-05-20 06:08
企业一手连着实验室,一手连着生产车间,是打通技术和市场的关键角色,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尤其是 领军企业,理应肩负起科技创新领头羊的责任。 领军企业往往具有强大研发实力、核心技术优势、高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影响力,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 量。中核集团"华龙一号"带动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升级,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大幅提升;广汽埃安联合 上下游企业共同构建高效供应链体系,零部件生产与整车制造紧密协同;新希望集团和华中农业大学共 同培育高蛋白玉米,减少对进口大豆的依赖……近年来,一批领军企业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共享技 术,带动产业链大中小企业在技术攻关、效率提升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与此同时,有些领军企业在与科 研院所的合作中创新主导权不足,导致研发方向和市场需求存在脱节;有些领军企业之间沟通机制、共 享机制不完善,出现联手反而失手的现象,这些都影响了领军企业创新引领作用的发挥。 要当好促进协同的"吸铁磁"。领军企业具有较强的行业号召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一方面要联合高校、科 研院所构建创新联合体,建立长效稳定的合作机制,发挥比较优势,开展产学研融合攻坚,加速基础研 究和产业应用的转化衔接。另一方面要发挥"链主"作用,拉动上下游企业协同 ...
以金融创新推动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7 01:45
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 - 央行推出总额5000亿元的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 年利率1.5% 面向26家全国性金融机构 期限不超过3年 [1] - 该政策是继科技创新 绿色金融后结构性货币政策框架下的重大创新 体现"精准滴灌"调控机制深化 [1] - 政策采用"先贷后借"直达机制 央行100%本金匹配 通过货币乘数撬动数倍社会资本 [3] 服务消费领域影响 - 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占比达46% 2025Q1为44% 但文体旅游 高端医疗 养老托育等领域存在显著供给缺口 [2] - 政策通过定向流动性注入推动服务消费供给侧要素重组 促进供需动态匹配 [2] - 在需求侧降低融资成本刺激消费 在供给侧引导资金流向场景创新和质量提升领域 [3] 银发经济促进效应 - 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2.2亿 占比15.6% 养老服务需求急剧上升 [2] - 再贷款政策支持养老机构建设 适老化改造 缓解资本约束 培育新产业增长极 [2] - 短期新增护理型床位稳定就业 长期前瞻性布局应对老龄化战略 [3] 政策实施机制 - 构建"金融支持-消费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三级传导体系 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3] - 需动态监测新增养老床位数等关键指标 强化资金流向管控 [4] - 推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 如养老再贷款与专项债对接 探索REITs盘活存量资产 [4] 跨周期调节特征 - 短期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稳定服务业就业 长期培育银发经济增长极 [3] - 需建立政府 社会 机构风险分担机制 引入国际经验本土化改造 [4] - 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差异化实施方案 [4]
南方观察|东莞道滘粽香飘四海,“文旅+”撬动新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5-16 08:43
文旅融合与消费节活动 - 东莞道滘镇以"粽是道滘好"为主题启动第三届粽子文化消费节,包含30余场主题活动如龙舟赛、游园活动等,持续1个月 [1] - 活动采用"美食+文旅"模式,开幕式当天南城村大草坪粽子集市吸引大量游客,40余个摊位展示传统与创新粽子产品 [7][10] - 现场特设东西部协作助农展区,云品家云平台联合十余家企业推动"助农粽"项目,促进区域协作与本土美食推广 [12] - "巧手出粽"包粽大赛吸引15家粽企20名专业选手参赛,最高记录10分钟包31个粽子 [12] - 水上婚礼活动融合龙舟文化、非遗民俗和岭南婚俗,6对新人参与,包括国际游客,增强文化体验感 [14][16] 产品创新与市场表现 - 双黄咸肉粽、枧水豆沙粽稳居销量榜首,黑松露鲜肉粽、烧鹅粽等新口味吸引消费者,迷你粽受亲子家庭青睐 [10] - 粽子价格区间主要在5-10元/个,高端产品定价更高,商家采用直播带货拓展销售渠道 [10] - 莞瑞食品凭借黑松露鲜肉粽快速"出圈",该产品使用意大利进口黑松露,主打高端礼盒市场 [21] - 佳佳美今年推出黄米粽、野米粽等4款新品,去年创新产品梅菜蛋黄鲜肉粽获全国粽子文化节特等奖 [24] - 聚上品食品推出杂粮低脂粽、紫米板栗粽等健康新品,省外订单占比提升至40% [34] 产业升级与标准化 - 道滘镇打造50余家传统粽子小作坊集聚区,形成佳佳美、御海食品等规模化生产企业集群 [34] - 2022年建立"集中管理"新模式,采用"一个中心,多点经营"模式,实施统一食品安全检测和线上监管 [34] - 佳佳美实现"非遗技艺+标准化生产",除裹粽环节外均采用自动化设备,日产能3-5万条,最高达10万条 [27] - 聚上品建立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品质把控,依托自建种植基地和生猪分割场确保食材新鲜度 [31] - 高温杀菌和真空包装技术使产品保质期延长,实现从节日限定到日常消费的转变 [39] 非遗传承与文化推广 - 道滘裹蒸粽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首批广东省地理标志培育产品,建成大湾区首个裹蒸粽文化馆 [40] - 李志平作为市级非遗传承人创立"志平裹蒸粽",其女儿通过电商平台拓展销路 [42] - 佳佳美创始人卢细妹为省级非遗传承人,现由叶建均推动非遗数据化、标准化发展,打造非遗探知馆 [44] - 道滘裹蒸粽文化馆全面展示粽子历史文化和工艺,兼具展馆、餐饮、体验功能,计划进一步规范加工工艺 [46]
内蒙古鄂尔多斯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 瞄准新赛道培育新动能
人民日报· 2025-05-16 05:43
项目投资与合作 - 内蒙古恒东能源集团与苏州大学金属材料与智能制造研究院签约合作新材料领域 首期项目投资3亿元 投产后预计实现税收6500万元 [1] - 鄂尔多斯市积极引导本地煤炭企业转型 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1] 营商环境优化 - 鄂尔多斯市发布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 选聘600名"营商环境体验官"反映民营企业诉求 [2] - 伊金霍洛旗推出"书记旗长·益企办"线上平台 1天内受理分办 3天内核实 7天内回复 [2] - 准格尔旗设立"为企服务管家"平台 领导干部线上线下回应企业需求 [2] 企业转型与研发 - 汇能集团在内蒙古近3年投资近400亿元 规划审批600亿元全产业链项目 [3] - 鄂尔多斯实施"三清零"行动 2024年新增50家无研发投入/机构/专利企业清零企业 [4] - 蒙泰集团投入20多亿元研发7年 从煤基固废提取铝硅氧化物制备高品质铝硅合金 [4] 政企互动与支持 - 鄂尔多斯市级领导包联69家重点企业 处级以上干部"一对一"联系340家企业 [5] - 本地煤炭企业近年投资超5000亿元 推动多元化发展 [5]
在持续求变中寻找城市发展新动力
四川日报· 2025-05-16 04:34
产业转型 - 宜宾GDP首破4000亿元 经济总量保持全省第三 [1] - 产业结构由"一黑一白"(煤炭白酒)转向"一蓝一绿"(数字经济 新能源) [1][2] - 四大千亿主导产业集群中 优质白酒和动力电池年产值已突破千亿元 晶硅光伏 数字经济预计3至5年突破千亿元 [2] 招商引资策略 - 近3年累计签约533个项目 通过"有根的产业"培育转化为发展动力 [3] - 科学研判产业底层逻辑 追踪新兴产业萌芽与成长 [3] - 引入龙头企业 成长性企业 顶尖团队企业 构建"一流产业生态圈" [3] - 围绕链主企业延链补链 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3] 产业生态建设 - 强化科技创新支持 从资金 政策 人才多维度赋能企业 [3] - 注重场景应用 以产品应用带动全链协同发展 [3] - 制造端 研发端 应用端同步发力 提升企业落地率与存活率 [3] 城市发展动能 - 大学城已落地14所高校 在校大学生约10万人 为产业注入人才活力 [5] - 布局"4+4+4"现代化产业体系 明确4个未来产业重点方向 [5] - 加速补齐县域经济短板 通过区域产业协同提升综合竞争力 [6] 城市功能升级 - 五一假期核销超3万张"燃面券" 体现商贸消费领域创新 [4] - 持续完善城市功能 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 [4]
里水模式”:印刷包装业的“第三种答案
南方都市报· 2025-05-15 11:46
产业集聚与转型 - 里水印刷包装产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从传统制造升级为融合精密工艺、RFID芯片、创意设计的现代产业集群 [1][4][5] - 飞翔印刷6年间从产能不足现今1/10的小厂发展为年产值4亿、70%设备自主研发的行业领先企业,采用"343"创新分配机制(30%业务激励/40%研发投入/30%企业储备)[4] - 腾彩科技转型RFID芯片封装领域,实现年产20亿枚超高频标签、60%营收增速,芯片良率达99.95%超行业标准[5][14] 技术创新与研发 - 艺丰印务将吊牌生产升级为融合8-10种精密工艺的工业艺术品,引入HP Indigo 7K数码印刷机和RFID生产线服务沃尔玛、迪士尼等国际客户[7][16] - 企业普遍采用"订单反哺研发"模式,如飞翔印刷投入AI视觉质检设备节省30-40人人力成本并提升复购率[17] - 腾彩科技在0.1平方毫米国产芯片封装技术上突破,实现快递单大小标签集成更多芯片从而降低成本[13][14] 产业集群模式 - 世发产业园通过200亩园区整合200家企业,集中采购降低5%成本,共享品控实验室和智能生产线解决中小企业接单难题[9] - "工业上楼"设计使7层厂房实现货车每层通达,节省30%土地并形成"接单-设计-生产-出货"闭环[9] - 园区统一建设沸石转轮RTO设备使企业治污成本下降40%,通过规划环评"一次审批"简化流程[19][20] 市场拓展与跨界 - 飞翔印刷与27所高校共建校企联盟孵化国潮包装,小红书日获客超500条,探索文创出海与短剧IP联名[26][27] - 行业服务半径覆盖200公里,深度协同广佛美妆、家电产业,并计划与顺德8000家设计机构跨界融合[29] - 艺丰印务年服务超200亿美元零售巨头,通过高低温测试舱等设备保障产品国际运输稳定性[16] 区域经济效应 - 南海区印刷包装企业达1300家(含14家专精特新),年营收超100亿,创造3万就业岗位,里水企业数量居全区第二[11] - 政府通过政策扶持、产业链配套和环保标准引导形成"里水模式",企业反馈营商环境优于其他转移地区[25][26] - 行业计划打造"要印刷·来里水"品牌IP,推动从生产工具向创意载体升级,破解传统产业低端内卷困局[30][31]
郑州、榆林、洛阳、太原,这四个百强市一季度经济增量为负
搜狐财经· 2025-05-15 09:14
城市GDP排名变动 - 太原一季度经济规模同比减少13.24亿元(名义增速-1.1%) 排名下滑8位至第64位 [3] - 郑州名义增速-2.22%(百强市垫底) 排名下滑1位至第16名被长沙反超 [3] - 榆林名义增速-0.42% 排名下滑2位至第41名 [3] - 洛阳名义增速-1.36% 排名下滑7位至第54名 连续两年一季度GDP增量为负 [3][12] 名义与实际增速差异 - 郑州/榆林/洛阳/太原实际增速分别为5.6%/5.6%/5.9%/3.5% 均高于名义增速 [4] - 全国4月CPI同比下降0.1% PPI同比下降2.7% 导致名义增速低于实际增速现象增多 [4] - 郑州CPI连续三月同比下降(0.7%/0.3%/0.3%) 河南PPI同比下降2.6%/2.9% 均高于全国均值 [6] 产业结构问题 - 郑州面临产业转型阵痛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但固投增速3.7%低于全国均值 [8][9] - 洛阳工业增长乏力 新兴产业占比偏低 计划发展"三新"产业目标营收5200亿元 [12] - 太原二产增加值仅占GDP26.3% 煤炭/钢铁/通信设备等行业负增长 炼焦行业增长21.5% [13][14] 转型进展与亮点 - 榆林能源工业占比超80% 煤化工集群入选国家级 氢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兴起 [14] - 郑州汽车制造业增长26.9% 太原民间投资增长45.5% 洛阳文旅消费表现突出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