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长庆油田:光伏唤醒陇东油区沉睡地 井场迈入“零碳时代”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11:32
能源转型战略 - 公司以绿色转型为核心发展方向,将分布式光伏项目作为转型引擎,推进油气与新能源在空间、技术、管理上的"三个融合" [2] - 公司利用井场闲置土地和厂房屋顶等"沉睡空间",科学规划分布式光伏电站网络 [2] - 公司打破部门壁垒,形成跨部门协同机制,包括采油工艺研究所、生产运行部、工程项目部和各采油作业区的紧密协作 [2] 光伏项目进展 - 公司累计建成分布式光伏电站262座,装机规模达42.31兆瓦,累计发电量8512.27万度 [5] - 光伏发电相当于替代标煤2600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6785吨,等同于309万棵树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5] - 部分井站实现100%绿电供应,传统能源依赖度与碳排放量大幅下降 [5] 技术创新与示范 - 公司建成首座离网型零碳井场(木165井场),采用风光储互补系统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5] - 该系统白天优先使用光伏供电并储存余电,夜间由储能放电,不足时由小型风机补能 [5]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持续拓展"光伏+"多元应用,包括与油气生产、生态保护、社区建设的跨界联动 [7] - 公司通过加大分布式光伏投入与创新,延伸"三个融合"边界,为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7]
闽帆破浪 福建打造绿色智航新蓝图
绿色港口建设 - 福建已有7家码头公司获评四星级"中国绿色港口",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荣膺"亚太绿色港口"称号 [2] - 厦门港电动化设备比例超过55%,"厦港拖30"号新能源拖轮每年可节约200多吨燃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多吨 [2] - 全省327个非油品化工码头泊位中,码头岸电设施覆盖率达69% [2] 绿色船舶产业 - 福建省落地电动船舶示范项目10型80艘,电动船舶核心技术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 [3] - 今年前4个月福建省船舶出口52.7亿元,同比增长17.1%,对东盟出口20.6亿元(同比增长245.2%),占出口总值39% [3] - 福建制造的电动船舶实现"江、河、湖、海"全场景示范应用,产品已在国内外超千艘船舶使用 [3] 航海科技创新 - 福建中科芯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荧光陶瓷LED照明技术,2025年1月获国家专利授权 [4] - 中铝瑞闽研发"5系船用铝合金",适用于上千吨全铝海洋研究船和远洋商船 [4] - 福州金控为近万艘渔船提供高通量卫星通信终端,实现大中型渔船连接亚太6D通信卫星 [4] 深海装备制造 - "探索二号"科考船是全球最大作业水深载人深潜器支持保障母船,曾保障"奋斗者"号完成10909米深潜 [5] - 马尾造船交付全球首艘载货量突破4.5万吨的海洋工程船"WINDPIPER",配备DP2动力定位系统,可在2500米深海作业 [5][6] 政策与产业支持 - 2025年福建公布5个重点船舶项目,包括中船漳州海上风电产业园、福安市安全节能环保船舶开发制造 [7] - 福州海关实施"到港即办"措施,优化船舶出口通关和查验方案 [7] 国际合作平台 - 2024东亚海大会与厦门国际海洋周联合举办,强化政府间和跨部门合作 [8] - 2024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展示福建绿色航海装备创新成果,配套活动聚焦产业链对接和项目合作 [8]
中天火箭(003009) - 003009中天火箭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4
2025-07-14 21:40
公司业务模式与经营情况 - 人影业务商业化模式分设备销售+飞手培训服务和按次收费作业服务两类,服务于气象局 [2] - 炭/炭热场材料业务稳定与头部客户合作,处于充分竞争态势,产品售价低,清洁能源是未来趋势 [2] 业务研发与进展 - 碳陶刹车盘完成多个车型台架试验及客户试用验证,热场材料生产线可与碳陶刹车盘产线共用以降低成本 [3] - 小型制导火箭瞄准“系列化、多平台化”发展,已研制多型系列化产品,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3] 业务产能与地位 - 增雨防雹火箭年产能为[未提及具体数字]万发,市场占有率超 50%,多年保持行业第一,开展减灾防灾领域拓展工作 [3] 军品业务情况 - 军品业务包括探空火箭、小型制导火箭、靶弹、固体火箭发动机耐烧蚀组件等,采用协商定价模式,订单无明显周期性 [3] 公司发展战略 - 采用多板块同步发展战略应对挑战,增强市场竞争力,把握市场机遇 [3]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李福利等:以CO2为原料的第三代生物炼制现状
第三代生物炼制技术概述 - 利用CO2、CO、甲烷等一碳气体作为原料进行生物转化,是实现碳资源捕捉利用和绿色制造的重要途径[1] - 相比传统生物炼制技术(玉米/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第三代技术具有原料广泛、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势[3][8] - 全球已有商业化案例:首钢京唐4.5万吨/年钢铁尾气制乙醇项目年减排17万吨CO2,宁夏铁合金尾气项目年产4.5万吨乙醇并减排18万吨CO2[4] 技术发展历程 - 第一代生物炼制(1970s起):以玉米/油料作物为原料,存在与粮争地问题[7][8] - 第二代生物炼制:转向木质纤维素原料,但面临结构复杂、高能耗等技术瓶颈[8] - 第三代生物炼制(21世纪):直接利用CO2和可再生能源,微藻培养效率提升20-30倍,工程菌株脂肪酸乙酯产量达50-70g/L[9][10] 固碳代谢途径 - 已发现7种天然固碳途径:包括卡尔文循环(光能驱动)、伍德-永达尔途径(厌氧)、还原性甘氨酸途径(低ATP需求)等[11][12] - 人工设计途径进展:ASAP途径实现无细胞淀粉合成,CETCH循环能量消耗比CBB循环低40%,ICE-CAP途径创生物固碳速率纪录[35] - 关键酶突破:改造RuBisCO减少光呼吸损耗,优化4-羟基丁酰CoA脱水酶提升3HP/4HB循环效率[13][25] 微生物工程化进展 自养微生物改造 - 食气梭菌:通过电极辅助发酵将乙酸产量提至50g/L,Lanza Tech已实现工业废气制乙醇商业化[38][40] - 蓝细菌:引入蜡酯合成酶实现脂肪酸乙酯合成,改造Rubisco酶使CO2固定速率提升30%[43][44] - 微藻:生产1吨生物质可固定1.8吨CO2,美国Green Fuel公司建成1040MW级微藻固碳系统[45] 异养微生物改造 - 能量供给创新:半导体纳米捕光系统使大肠杆菌苹果酸产量达1.48mol/mol葡萄糖[48] - 途径强化:大肠杆菌过表达CO2转运蛋白sbtA使琥珀酸产量增加10%,构建羧酶体提升固定效率[49] - 异源途径引入:毕赤酵母导入CBB循环实现自养生长,工程酿酒酵母乙醇得率提高10%[47][50] 产业化应用方向 - 燃料领域:乙醇、生物柴油(微藻脂质转化)商业化生产规模已达万吨级[4][45] - 化学品合成:Evonik-西门子合作年产2万吨丙酸/丁酸,首钢朗泽项目年产值1.2亿元[40] - 高附加值产品:微藻合成PUFAs替代鱼油,蓝细菌生产异戊二烯等生物基材料[46][43] 未来技术挑战 - 酶催化效率:天然RuBisCO固碳速率仅20-30个/秒,需进一步定向进化[13][35] - 能量供给优化:自养微生物ATP产率低限制生长速率,需开发电子传递新机制[36][37] - 规模化瓶颈:多数固碳途径处于概念验证阶段,需降低培养成本(如微藻抗盐改造)[44][51]
【私募调研记录】彤源投资调研冰轮环境
证券之星· 2025-07-14 08:08
公司调研信息 - 知名私募彤源投资近期对冰轮环境进行了调研 参与公司路演活动 [1]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致力于在能源和动力领域提供先进的系统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服务 主要产品为压缩机和换热装置 实施温控 增压等冷热能管理功能 覆盖-271℃-200℃温度区间 [1] - 公司打造了全系列磁悬浮压缩机产品矩阵 具有显著技术优势和市场表现 [1] - 2016年研发成功极低温用氦气压缩机 填补国内空白 供货中科院"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国家实验室 [1] 数据中心与核电领域应用 - 公司为数据中心提供冷源装备和热交换装置等冷却装备 服务国内外多个数据中心项目 [1] - 近期国家核电建设释放提速信号 公司聚焦核岛冷却 核能供热等核心场景 [1] - 研发出一系列核岛冷却 冷却余热回收 安全壳内无动力空冷器 水热同产同送 核能供暖大温差长输供热等创新技术 [1] 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 - 在国家双碳战略指引下 构建清洁 低碳 安全 高效的能源体系已成为产业转型核心问题 [1] - 作为工业热泵领域创新先锋 公司贯彻"绿色赋能生态创新引领未来"理念 [1] - 整合在工业热管理板块的最前沿产品和技术 升级推出"工业全域热控综合解决方案" [1] 机构背景 - 彤源投资注册资本3000万元 是从事证券投资 资产管理 投资咨询 企业管理咨询的专业投资管理公司 [2] - 结合境内外多家金融 投资公司经验 立足于中国进行综合投资 [2]
银龙股份: 天津银龙预应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3 16:13
业绩预告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为16,066.91万元至18,075.27万元,同比增长60%至80%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为16,061.31万元至18,068.97万元,同比增长60%至80% [1] - 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041.82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038.32万元 [2] 业绩增长原因 - 预应力材料主业结构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如轨道板用预应力钢丝、超高强钢绞线等)市场扩充,传统基建领域(公路、铁路、水利)销售量提升 [2] - 新能源领域布局成效显著,产品应用于风电混凝土塔筒、光伏悬索支架、LNG/LPG储罐等,带动新能源用预应力材料销售量增加 [2] - 轨道交通用混凝土制品业务参与雄安新区至商丘轨道板预制、天津—潍坊—宿迁等项目,并为广州—湛江高铁供应轨枕,智能化生产设备与技术装备输出贡献收入 [3] 上年同期业绩 - 2024年半年度利润总额为12,850.06万元,每股收益为0.12元/股 [2]
一周快讯丨100亿,诚通科创(江苏)基金签约;陕西启动百亿科创母基金;苏州发布两只百亿基金;广东会浙产业投资母基金成立
FOFWEEKLY· 2025-07-13 12:43
母基金与产业基金动态 - 陕西启动首期100亿元省级科创母基金和300亿元基金矩阵,聚焦科技金融赋能"三项改革" [2] - 苏州发布两只百亿基金,包括人才基金和重大产业发展基金,分别聚焦早期科创项目和"链主级"产业项目 [3][4] - 广东会浙产业投资母基金设立,规模10亿元,定位"资本招商"吸引产业链关键企业落户 [5] - 天津经开科创母基金扩募至3.8亿元,构建"天使+创投+产业+并购"基金群 [6][7] - 邳州市战略新兴产业投资母基金公开招募GP,重点投向半导体、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 [8] - 广州产投与南沙组建100亿元数字产业基金,聚焦软件信息、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方向 [9] - 浦东首支镇级引导基金成立,规模2亿元,聚焦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装备材料 [10][11] - 诚通科创(江苏)基金签约,规模100亿元,覆盖新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 [12] - 福建省级专精特新基金设立,目标规模20亿元,首期5亿元 [14] - 佛山三水新兴产业基金设立,规模10亿元,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 [15][16] 专项领域基金进展 - 香港善水资本与阿曼未来基金设立2亿美元能源转型基金,投资可再生能源和绿氢项目 [17] - 雷诺联合中金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布局电池、智驾、智舱等前沿技术 [18][19][20] - 湖北长江一号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成立,规模34.01亿元 [21] - 扬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金设立,规模12.5亿元,聚焦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 [22] - 吉林旗挚汽车产业链创投基金成立,规模10亿元 [23] - 海博思创与越秀产业基金合作设立储能产业基金,构建"开发型+持有型+创新型"基金矩阵 [24][25] - 凯辉智慧能源基金二期设立,规模10亿元,延续"股权+资产"双驱轮战略 [26] - 科勒资本完成68亿美元私募信贷基金募资,创行业纪录 [27] 资本市场与政策动向 - 腾讯出资晨壹基金超2亿元,布局并购赛道 [28][29] - 香港金管局与亚投行签署战略协议,将投资亚洲新兴市场风投基金 [30] - 上海发布AI产业新举措,一季度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1180亿元,同比增长29% [31][32][33] - 上海优化国有基金考核机制,提高容错率,推动基金支持瞪羚企业 [34] - 上海支持独角兽企业兼并重组,鼓励设立并购基金和开展跨国并购 [35]
博源化工(000683) - 000683博源化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1
2025-07-11 19:29
市值管理 - 公司通过聚焦主业,提升经营管理、落实投资者回报、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措施提升投资价值 [1][3][4] 限售股与回购 - 公司将根据股权激励相关规定和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回购限售股 [1] 产品出口 - 公司纯碱出口到东盟四国相较于美国有成本优势 [1] 业务转型 - 公司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响应“双碳”战略,在现有产业深化绿色低碳实践 [2] 业绩情况 - 公司按法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达业绩预告标准将及时披露 [2] 行业动态应对 - 公司关注行业动态,发挥生产工艺和成本控制优势,优化市场布局、拓展销售渠道 [2] 运输物流 - 公司纯碱运输采取公路、铁路、公铁联运、铁海联运等方式 [2] 新增贷款 - 公司新增56.5亿贷款用于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补充现金流、优化融资结构和支撑主业发展 [2] 仲裁事项 - 蒙大矿业仲裁事项处于受理阶段,尚无裁决结果 [4][6] 产品销售区域 - 银根化工纯碱国内销售覆盖华北、华南、东北、西南等区域,还有部分出口 [4][5] 反内卷措施 - 公司关注行业动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引,综合研判市场和行业变化制定经营策略并适时更新 [5][6] 股票表现与业绩 - 公司管理层对发展有信心,将加强市值管理,提升投资价值和投资者回报 [6] 年中分红 - 关注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6] 通辽项目 - 公司关注通辽天然碱项目信息,暂未收到中盐邀请参与开发 [6] 未来发展目标 - 公司坚持“双碳”战略,深耕天然碱全产业链,打造优质上市公司 [6]
冰轮环境(000811) - 000811冰轮环境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1-1
2025-07-11 16:10
公司业务与产品板块 - 公司在能源和动力领域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与全生命周期服务,产品有压缩机和换热装置,覆盖 -271℃ - 200℃温度区间,包括螺杆式、离心式等多种压缩机及工业热泵等 [2] - 打造全系列磁悬浮压缩机产品矩阵,在北京冬奥村项目表现出色 [2] - 客户行业涉及商业制冷、工业冷冻、商用舒适空调、工业特种空调等多个领域 [2] 可控核聚变产品 - 2016 年研发成功极低温用氦气压缩机,填补国内空白,供货中科院国家实验室 [2] - 氦气压缩机入选“第一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陆续供应多家科研院所 [2] 数据中心产品应用 - 旗下顿汉布什公司和冰轮换热技术公司为数据中心提供冷却装备 [2] - 顿汉布什公司两项产品入选工信部目录,国内服务众多项目,海外与集成商合作,海外制造基地扩产 [2][3] - 2024 年 7 月升级版新产品和 IDC 专用 FanWall 风墙研发上市 [3] - 冰轮换热技术公司提供多种热交换装置,部分技术和产品获国家相关认定 [4] 核电行业产品 - 聚焦核岛冷却、核能供热等场景,研发系列创新技术 [4] - 旗下换热技术公司、顿汉布什公司、华源泰盟公司分别在不同方面为核电行业提供产品和技术,有诸多成功应用案例 [4][5] 工业热管理业务 - 升级推出“工业全域热控综合解决方案”,实现余能高效回收与集约利用 [6] - 重点子公司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有四大核心技术群,截至 2024 年末,授权专利 96 项,软著 33 项 [6] - 该子公司多项产品和技术获国家和行业相关奖项及认定,多个项目入选典型案例 [6]
越秀资本(000987) - 2025年7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1 16:02
越秀租赁业务情况 - 2024年越秀租赁营业收入59.89亿元,同比增长39.00%;净利润16.32亿元,同比增长17.74% [1] - 业务投放深化“融资租赁 + 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新能源业务深耕光伏、储能和风电等领域,普惠租赁业务聚焦工程机械、商用车等领域,还探索高端装备等新兴业务领域 [1] - 息差管理在行业净息差普遍收窄情况下,通过“拓渠道、控成本、调结构”融资策略,多渠道融资保障资金需求,控制融资成本保证经营效益 [2] 绿色转型与新能源业务情况 - 2024年末户用光伏控股装机容量11.72GW,全年电费收入30.69亿元,同比增长552% [2] - 2024年新增新能源业务投放234.02亿元,年末户用光伏装机规模10.60GW,2025年6月末增至11.77GW,较2024年6月末增长约85% [2] - 推动新能源产品标准化和体系化建设,强化与头部企业合作,改进投资决策模型,强化数字科技赋能提升电站运营效率和资产收益率 [3] 投资业务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投资业务收益较大提升,股权投资业务坚持产业联盟 + 投研驱动策略,与多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挖掘优质项目,布局高股息优质资产构建稳健收益组合 [5] - 探索推进H股IPO、定增等投资模式增强业绩稳定性 [5] 分红派息政策情况 - 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67.86亿元,2024年度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17元,共分派现金8.50亿元,现金分红率37.04%,考虑股份回购情况达41.41%,5年来连续提升 [6] - 未来实行积极、连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兼顾公司发展和投资者诉求制定股东回报方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