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
搜索文档
灯塔工厂:引领制造业智能化升级革新:计算机行业跟踪报告
华创证券· 2025-10-14 17:03
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3] 核心观点 - “灯塔工厂”作为全球智能制造标杆,通过实际应用拉动需求、催化技术融合并重塑产业生态,推动工业软件快速发展[6] - 工业软件构成灯塔工厂的智能“数字底座”,是实现生产智能化、效率升级的关键工具[6] - 全球灯塔网络已有201个领先的生产工厂和价值链加入,其中85家在中国[6] 灯塔工厂概念与现状 - “灯塔工厂”又称“工业4.0示范工厂”,代表工业领域顶级智能制造能力[6] - 概念由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公司共同提出,旨在识别表彰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表现卓越的制造业企业和生产设施[6] - 灯塔工厂通过采纳整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实现数字化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6] - 这些工厂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实现了高度灵活和个性化生产[6] 工业软件分类与作用 - **研发设计类软件**:作为灯塔工厂的创新源头,通过数字化手段大幅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试错成本[6] - CAD软件是产品数字化设计的基础工具,部署后可帮助企业开展产品结构、性能、配方等设计与优化[6] - CAE软件应用于工程仿真分析,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替代或减少物理试验[6] - EDA工具在电子产品和集成电路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6] - **生产制造类软件**:构成灯塔工厂的智能核心,通过控制、优化和协调生产过程实现高效制造[6] - PLC为实现设备自动化、数字化的基础单元,提供可靠的基础控制能力[6] - DCS是面向流程工业的分布式控制系统,通过对全流程集中监控和优化控制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一致性[6] - MES扮演承上启下角色,通过构建生产计划系统打通采购、生产和仓储物流等管控系统,实现生产计划优化和动态调整,缩短订单交付周期[6] - **经营管理与运维服务类软件**:为灯塔工厂提供协同管理与服务保障能力[6] - ERP系统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平台,统筹企业资源与业务流程,实现财务、供应链、人力资源等环节数字化管理[6] - SIS系统为能源智能管控和碳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场景提供数据基础,实现生产过程节能减排[6]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中望软件、华大九天、中控技术、用友网络、鼎捷数智、索辰科技、能科科技、科远智慧、概伦电子、浩辰软件、容知日新、赛意信息、广立微等公司[6]
川仪股份跌2.09%,成交额1.2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75.6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3:16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4日盘中下跌2.09%,报收23.47元/股,成交额1.21亿元,换手率1.00%,总市值120.4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75.67万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出129.37万元,大单净流出1046.29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1.90%,近5个交易日下跌2.61%,近20日上涨3.39%,近60日上涨15.84%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重庆市,成立于1999年11月1日,于2014年8月5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及工程成套,收入构成中工业自动化仪表及装置占比86.81%,复合材料占比10.01%,电子器件占比2.41%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仪器仪表,概念板块包括碳中和、增持回购、工业4.0等 [2]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9月20日,股东户数为1.90万户,较上期减少5.92%,人均流通股为26785股,较上期增加6.2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350.33万股,较上期减少337.04万股 [3] - 大成高鑫股票A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279.23万股,持股数量较上期不变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2.81亿元,同比减少12.37%,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减少10.4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2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8.28亿元 [3]
全球与中国电机铁芯级进模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2025版
QYResearch· 2025-10-14 10:16
文章核心观点 - 电机铁芯级进模行业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等下游需求增长,全球及中国市场呈现持续扩张态势,技术向高精度、智能化、绿色制造方向发展 [3][9][17] 行业现状分析 - 技术不断优化,向多工位、大型化发展,国内企业已能生产与国际水平相当的模具,部分实现进口替代 [3] - 国际合作深化,跨国并购与技术联盟增多,例如日本企业与中国、欧洲厂商在材料研发和生产设备领域的合作 [3] - 下游需求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及机器人等产业发展,为家用电器以外的应用领域带来新需求 [3] - 市场呈现产品定制化特点,因下游领域差异形成细分化的"蜂窝格局" [3] - 国内高端市场份额有限,欧、美、日等国企业占据全球高端市场,中国部分高端模具仍依赖进口 [3] 市场发展趋势 -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工业4.0推动级进模向智能工厂转型,AI与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流程实时监控与优化 [4][9] - 超精密制造:模具精度将突破0.002mm,以满足新能源汽车高频电机的严苛性能要求 [5] - 新材料研发:非晶合金、软磁复合材料(SMC)的应用将进一步降低能耗,提升电机效率 [6] - 中小企业通过"小巨人"计划获得支持,聚焦细分领域技术突破 [10] - 区域集群发展: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形成模具产业集群,整合上下游资源以提升竞争力 [10] - 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及航空航天、5G通信等新兴领域的需求推动级进模技术迭代和市场增长 [10][11][12] 市场规模分析 - 2024年全球电机铁芯级进模市场规模达400.34百万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633.41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30% [17] -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为137.65百万美元,约占全球的34.38%,预计2031年将达234.48百万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提升至37.02% [17] - 级进模具有冲制精度高、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尺寸一致性好等优势,适合大批量生产 [14] - 产品定价通过市场协商完成,可为"一套一价",高效节能的级进模属于中高端模具,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壁垒高,国内外生产者相对较少,市场竞争缓和,整体毛利率水平较高 [14] - 2024年全球主要厂商份额占比超过80%,主要厂商包括三井高科技股份公司、震裕科技、黑田精工株式会社等,预计未来几年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尤其在中国市场 [17] 行业政策分析 - 国家层面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如《模具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推动向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三高"和制造系统化、服务定制化、工艺替代化的"三化"方向发展 [6][18][19]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精密模具、多工位自动深拉伸模具等列为鼓励类产业 [20] - 《中国制造2025》强调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提升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 [20] - 绿色制造要求将高能耗模具列为限制类,强制企业升级节能设备 [20] -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技术交流与市场拓展,国内企业通过参与全球产业链提升竞争力 [7] - 双碳政策推动电机能效提升,非晶合金等低碳材料的应用将获政策倾斜 [8]
晶盛机电涨2.01%,成交额2.7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73.4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0:00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14日公司股价报44.20元/股,盘中上涨2.01%,总市值578.81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2.72亿元,换手率0.51%,主力资金净流出473.45万元 [1] - 今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40.31%,近60日涨幅达58.76%,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1.84% [1] 公司财务概况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99亿元,同比大幅减少42.85%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6.39亿元,同比显著下降69.52%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32.41亿元,其中近三年累计派现20.27亿元 [3]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设备及其服务占比70.48%,材料占比21.18%,其他业务占比8.34% [1]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晶体生长设备及其控制系统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加工设备,概念板块包括新能源、光伏玻璃、太阳能等 [1] 股东结构变动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89万户,较上期减少1.41%,人均流通股增至17861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4302.51万股,较上期增加277.54万股 [3] - 多只ETF位列十大流通股东,其中光伏ETF(515790)已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美盈森涨2.01%,成交额3666.8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3.0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09:5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4日公司股价盘中上涨2.01%至4.56元/股,成交额3666.84万元,换手率0.84%,总市值69.8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3.05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235.75万元(占比6.43%),大单买入857.82万元(占比23.39%)同时卖出1030.52万元(占比28.10%)[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32.21%,近60日上涨21.28%,近20日上涨5.56%,近5个交易日下跌1.30%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9.49亿元,同比增长5.46%,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17.2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26.2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1.75亿元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轻型包装产品57.54%,第三方采购35.96%,重型包装产品3.07%,食品行业0.15%,其他3.28%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5.19万户,较上期增加0.87%,人均流通股18646股,较上期增加0.64%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2761.45万股,较上期增加1269.74万股 [3] -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655.91万股 [3]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运输包装产品、精品包装产品、标签产品及电子功能材料模切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提供包装一体化深度服务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轻工制造-包装印刷-纸包装,概念板块包括电子烟、工业4.0、小米概念、富士康概念、粤港澳等 [2] - 公司成立于2000年5月17日,于2009年11月3日上市,注册地址位于广东省深圳市 [2]
科沃斯涨2.12%,成交额5453.6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12.9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09:5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14日公司股价盘中上涨2.12%,报99.56元/股,成交金额5453.67万元,换手率0.10%,总市值576.3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12.95万元,其中大单买入519.41万元(占比9.52%),大单卖出832.36万元(占比15.26%)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13.88%,近5个交易日下跌5.24%,近20日上涨1.28%,近60日上涨55.49% [1] - 今年以来公司已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7月15日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服务机器人55.89%,智能生活电器42.96%,其他产品1.15%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42万,较上期增加5.54%;人均流通股16633股,较上期减少5.25%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76亿元,同比增长24.37%;归母净利润9.79亿元,同比增长60.84%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20.2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44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947.39万股,较上期增加20.52万股 [3]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516.19万股,较上期增加92.21万股;富国均衡优选混合(010662)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360.56万股 [3] - 兴全合润混合A(163406)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公司概况与行业分类 - 公司成立于1998年3月11日,于2018年5月28日上市,主营业务为家庭服务机器人、清洁类小家电等智能家用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家用电器-小家电-清洁小家电,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机器人概念、华为概念、家用电器、工业4.0、智能家居等 [1]
工业智能化转型的必经之路:5G+边缘计算赋能智慧工厂(PPT)
搜狐财经· 2025-10-13 23:20
行业背景与政策环境 - 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工厂建设成为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关键路径,在工业4.0和新基建浪潮下快速发展[3] - 国家层面出台《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三步走”目标[16] -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要“积极稳妥发展工业互联网”,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18] - 全国31个省份累计出台近5013项属地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工信部联合财政部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计划从2022年到2025年围绕100个细分行业支持300个左右公共服务平台[19][22] 技术架构与核心能力 - 基于5G+边缘计算的智慧工厂解决方案采用“云网边端”一体化架构,通过边缘计算实现1~5ms超低时延,满足工业场景实时性需求[5][40][41] - 边缘智能小站(EIS)部署在工厂本地机房,支持数据不出厂、超低时延等需求,与全栈专属云(ECSO)组成分布式云架构[39][72][73] - 5G工业专网提供优享、专享和尊享三种模式,逐步提高网络专用化程度,满足不同场景对网络速率、时延及可靠性的需求[82][83] - 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超过30种工业协议(如Modbus/TCP、OPC UA等),实现设备数据采集、协议适配和深度解析[5][80] 应用场景与解决方案 - 机器视觉质检通过5G大带宽支持高清图像实时回传,实现产品缺陷自动检测、设备异常监测和仪表读数识别,替代人工目视检查[54][55][88][89] - AR辅助生产借助5G低时延特性实现第一视角音视频通讯、虚实结合和数据实时展示,辅助复杂装配过程,降低出错概率[94][95][96] - 高精度定位融合UWB、蓝牙等技术,提供厘米级到米级定位精度,满足人员、物料、工装工具等移动资源的实时轨迹跟踪[59][99][101] - 云化AGV利用5G网络实现AGV调度平滑切换和远距离实时控制,通过云端算法增强AGV协作能力,解决WiFi切换断线问题[105][107] 典型案例与实施效果 - 北京市昌平区作为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部署工业互联网企业服务平台,帮助设备制造和医药制造行业中小企业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7][132] - 某工业园区通过部署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实现云边协同无缝调用,满足中小企业对低时延、数据安全和本地化部署的需求[8][136] - 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在多个维度实现降本增效: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设备停机时间、降低能耗,显著提升运营效率[9][45] - 平台化运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催生工业众包、协同制造等新模式,形成共赢的产业生态[45][135]
“成都造·全球销”系列活动欧洲行启动 40余家成都工业企业赴德法拓展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6:12
据介绍,在德国期间,代表团将举办"工业4.0与欧盟市场洞察"专题座谈,代表团还将参与"智能制造与 未来产业""驾驭未来——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等主题考察,走进奥迪工厂,实地参观钣金冲压车间,在 专业讲解中深入了解奥迪的发展历程与先进制造流程,汲取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经验。同时,聚焦西门 子安贝格工厂,代表团将零距离探访IMPULSE数字化展厅,沉浸式体验西门子最新的数字化企业解决 方案与前沿技术。 从产业构成来看,此次出行的40余家企业覆盖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软件与信息服务、航空 航天、低空经济、轨道交通、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先进能源、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精深加工等12 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堪称成都工业的"精锐力量"。在德法期间,代表团将密集举办10场高层次交流活 动,包括1场经济合作洽谈会、2场专题座谈会以及7场企业实地考察,以精准对接和深度互动推动更多 合作项目落地见效。 10月11日,国庆中秋大假刚过,一支由40余家成都工业企业组成的"成都造·全球销"系列活动代表团就 启程前往德国与法国,开展为期多日的欧洲市场拓展活动,重点聚焦成都六大优势产业——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 ...
星徽股份跌0.97%,成交额3.71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901.70万
新浪财经· 2025-10-13 15:2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为精密金属连接件(滑轨、铰链等)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自有品牌消费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销售 [4] - 主要产品包括滑轨(占主营业务收入71.62%)、智能小家电类(16.77%)、电源类(8.01%)和其他(3.60%)[8] - 公司音频产品主要品牌为TaoTronics,其TW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蓝牙耳机产品,年销售额达数千万美金 [2] - 跨境电商业务板块在售产品包含小家电品类,如香薰机、咖啡机、空气炸锅、奶泡机等,主要在海外销售 [2] 市场与营收表现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高达67.99%,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3]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6亿元,同比减少9.38% [8]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为-1013.67万元,同比减少208.43% [8] - 根据2022年半年报,公司智能家电类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40亿元,占电商业务收入37.14% [4] 股票交易与市场数据 - 10月13日,公司股价跌0.97%,成交额3.71亿元,换手率12.74%,总市值37.5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02.62万元,占比0.01%,在行业中排名第3位 [5]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961.19万元,近10日净流入9255.42万元 [6] - 主力持仓未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1.72亿元,占总成交额8.09% [6] 技术面分析 -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7.10元,近期快速吸筹 [7] - 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8.74元 [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广东星徽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1月11日,于2015年6月10日上市 [8] - 所属申万行业为商贸零售-互联网电商-跨境电商,概念板块包括QFII持股、工业4.0、无线耳机等 [8]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2.71万户,较上期增加8.00%,人均流通股13104股,较上期减少7.40% [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116.07万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9]
行业聚焦:全球单向离合器市场头部企业份额调研(附Top 10 厂商名单)
QYResearch· 2025-10-13 13:31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单向离合器行业预计在203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22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为3.76% [1] - 行业增长主要受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工业自动化推进、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以及政策支持与新兴市场拓展等因素驱动 [15][16][17][18] 全球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前五大生产商(包括NTN、NSK-Warner、Schaeffler、SKF、江苏南方精工)合计占有约87%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高 [5] - 全球核心厂商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欧洲,主要消费区域分布在日本和欧洲 [12][15] 产品类型细分 -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是市场主导产品类型,占据约51%的市场份额 [7] 应用领域细分 - 交通运输是单向离合器最大的下游应用市场,占据约42%的份额 [9] 行业发展机遇与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转型,特别是在电机驱动系统和能量回收系统等关键部位的需求显著增加 [15] - 工业4.0和智能制造发展推动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等对传动部件精度和可靠性要求提升,需求随之增长 [16] - 新材料、新工艺及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产品性能并开拓了新的应用场景 [17] - 各国对高端制造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扶持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新兴市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带来增量空间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