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实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华美RWA企业赋能平台2025品牌升级暨战略签约发布会圆满成功,共启数实商业新篇
搜狐网· 2025-05-16 10:55
公司战略与品牌升级 - 香港华美实业集团由多家海外投资机构联合发起,采用"实业投资+资本运作+数字赋能"三维驱动模式,构建跨区域、跨周期的产业价值生态网络 [6] - 2025年将全面推动"数实融合、赋能百业、万商上链、亿人持证"的RWA战略发展计划 [6] - 华美RWA企业赋能平台依托区块链技术,将线下消费行为数据确权上链,构建"消费数据要素→资产→流通增值"完整价值链,实现数据要素产权化、算力资源商品化、价值分配算法化三大逻辑 [6] 合作伙伴与签约 - 与山东瑞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约,后者投入价值一千万美金的5A级收藏蓝宝石,持有华美股份及生态通证,共建珠宝文创公司并探索"文化艺术产权RWA"创新路径 [8][10] - 与香港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达成战略合作,推动中国文化知识产权资产化及跨境数字交易 [8][12] - 联动世界华人联合总会美国哈里森家族、德福海外基金及亚太产业资本,设立"资本注入-技术赋能-运营提质-数字化退出"4维价值循环体系 [6] 市场拓展与运营 - 2025年Q1东北三省、山东省、河北省等区域中小企业已率先使用华美RWA平台,实现消费数据上链确权与资产化流通 [13] - 启动"华美生态·全国城市服务站"计划,以区县为单位设立标准化服务节点,形成网格化服务体系,每个区县限设一个服务站 [15][16] - 服务站作为区块链节点保障底层数据安全与资产流通,同时是共享平台增长红利的投资型数字资产 [15][16] 行业影响与愿景 - 通过RWA平台让中小企业借势数据要素资产化浪潮,使每笔消费交易转化为企业品牌价值 [13] - 目标实现"万商上链共享数据红利,亿人持证共创财富未来",推动数实融合的产业革命 [18] - 蓝宝石等传统文化资产通过RWA模式实现可溯源、可流通、可增值的链上转化,响应国家"数据二十条"政策 [8]
数实融合激发消费新动能
经济日报· 2025-05-16 06:11
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地位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和"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重点任务 [1] - 2024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681元,同比增长5.2% [1] - 中国居民消费率仍低于全球水平,面临收入增速放缓和服务消费占比偏低的结构性约束 [1]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突破作用 - 数实融合通过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重构生产逻辑、创新价值模式、延伸产业链条 [1] - 突破传统消费市场的时空边界与供给瓶颈,形成"技术-产业-组织"系统性耦合 [1] - 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压缩传统分销体系冗余环节,降低商品流通成本30-50% [4] 服务消费的结构性优化 - 医疗教育文娱等高附加值服务消费占比不足,数字技术可降低服务供给边际成本 [2] - 互联网医疗平台通过AI+5G将三甲医院资源延伸至县域市场,服务覆盖半径扩大3倍 [2] - 知识付费平台运用算法实现教育服务精准触达,用户付费转化率提升40% [2] 全国市场的数字化整合 - 5G和云计算将中西部农村地区纳入统一数字市场,小微企业参与度提升60% [3] - 直播电商打破地域限制,单个直播间可触达千万级消费者 [3] - "东数西算"枢纽节点实现毫秒级响应,商品推荐精准度提高35% [6] 供需匹配的智能化升级 - 大数据推动生产模式从预测型转向响应式,库存周转率提升25% [3] - 实时消费行为分析使供给调整周期从30天缩短至72小时 [3] - 上海数据交易所的医疗数据脱敏使用,推动医疗器械研发周期缩短18个月 [7] 基础设施与技术攻关需求 - 城乡数字基建差距导致30%的消费新场景难以落地 [5] - 芯片等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超50%,制约消费电子升级深度 [5] - 需建设跨区域算力调度体系,目标实现90%县域网络覆盖率 [6] 数据要素市场化机制 - 数据交易规则不完善导致60%消费创新难以规模化 [5] - 分层分类的数据交易网络可使数据资产利用率提升70% [7] - 行业数据空间建设推动医疗消费选择增加200% [7]
焦点访谈|从产业升级到生活点滴 看“数字中国”发展新信号、新亮点、新趋势
央视网· 2025-05-15 21:49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果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办,展示人工智能、5G通信、具身智能等最新数字技术,5.6万平方米体验现场吸引众多观众 [1][3] - 峰会举办地福州落地900多个数字项目,总投资超7700亿元,带动数字经济规模从2018年2800亿元跃升至2024年7900亿元 [3] - 峰会作为数字前沿技术创新展示平台,激发创新热潮并推动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布局福州 [3] 数字中国十年发展成就 -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5年18.6万亿元有望跃升至2025年超60万亿元,占GDP比重从27%攀升至45%以上 [5] - 移动支付年交易规模突破600万亿元,互联网用户规模从6.88亿增至11.2亿 [5] - 5G基站总数达425.1万个,占全球5G基站数60%,宽带下载速率达261兆/秒(世界平均2.6倍) [7] - 智能算力规模占比超30%,2024年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同比增长25%) [9]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移动宽带基站数10年增长27倍,用户月均数据流量增长24倍 [7] - 实施"算力大通道"计划实现东西部算力协同调度,八大枢纽节点新增算力占全国60%以上 [9] - 100兆宽带用户比例达95%(10年前20倍),国家数据局成立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7][9] 产业数字化转型 - 全国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13] - 卓越级智能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 [13] - 福州长乐纺织业通过引入自动落筒、视觉检测等系统实现规范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11][13] 数字生活服务应用 - 重庆"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数字化产品实现民生事务快速办理,营业执照申请1天内办结 [17][19] - 全国互联网医院超3300家,远程医疗服务网络覆盖所有地市和县区 [21] - 2024年各地"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办理5100万件,智慧教育平台持续升级 [21]
济宁高新区:“数智引擎”驱动先进制造业量质齐升
搜狐财经· 2025-05-15 19:35
园区数字化建设成果 - 济宁高新区累计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115个,286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3] - 建成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家、省级智能工厂8家,省级数字化车间6家、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47家 [3] - 打造8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100余家企业"上云用数",山推股份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接入设备超4万台,服务上下游企业38家 [3] 智能制造与绿色转型成效 - 辰欣药业引入智能高速生产线后,人均产值提升130%,单位能耗下降30% [5] - 全区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8家、省级绿色工厂10家,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5] - 5G全连接工厂和"5G+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加速落地 [5]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 - 2024年济宁高新区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中跃居第61位,连续三年进位 [7] - 日本小松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长城新能源总部基地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7] - 鲁抗药业达格列净片年产能突破6.5亿片,碳材料研究院突破高性能碳纤维核心技术 [7] 科研合作与未来规划 - 依托32家科研院所合作资源,三年内突破12项关键核心技术 [9] - 2025年将深化"研发在高新、生产在县区"模式,共建技术攻关联盟 [9] - 发挥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平台优势,打造"济品出海"新通道 [9] 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 以数字化为引擎驱动先进制造业向更高能级迈进 [10] - 深化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 [10]
全国首套数据交易系列标准落地应用
新华财经· 2025-05-14 20:17
数据交易标准贯标行动 - 北京市数据标准技术委员会和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联合朝阳区举办"北京数据系列标准贯标行动",开展全国首套数据交易系列标准的落地应用 [1] - 该行动紧扣国家数据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系统性呈现"标准解读→技术实现→企业验证"全流程,推动标准从"理论框架"转化为"实践范式" [1] - 北京市数据流通交易系列标准涵盖数据交易通用指南、数据交易服务指南、数据交易安全评估,为规范数据交易提供全方位标准支撑 [1] 标准贯标工具与试点单位 - 发布全国首个数据交易领域标准贯标工具,以《DB11/T 2349-2024数据交易安全评估》为依据,构建覆盖数据提供方、需求方及交易场所的全链条安全评估体系 [2] - 该工具通过智能化诊断帮助企业准确把握标准核心要义,科学评估安全水平,大幅降低标准落地门槛 [2] - 发布10家北京市数据系列标准行业贯标试点单位和10家朝阳区贯标试点单位 [1] 朝阳区贯标行动计划 - 朝阳区作为示范区,计划到2025年实现10家核心企业参与北京市数据交易系列标准制定 [2] - 2025年目标包括100家重点企业参与标准试点贯标,推动标准在朝阳区企业广泛应用 [2] - 计划为1000家朝阳区企业提供标准服务覆盖,促进更多企业受益于数据流通交易系列标准 [2] 未来贯标工作重点 - 北数所将聚焦数据产品化、数据资产化、数据跨域流通、数据匿名化技术等行业急需的地方标准研制 [3] - 重点领域包括先进制造、医疗健康、金融、交通、能源等数据集行业和"人工智能+"产业,推动数实融合发展 [3] - 重点企业瞄准数据要素型、科创型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完成贯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标准支撑 [3]
数实融合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插上“智慧翅膀”
智能制造效率提升 - 艾迪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数控面板和机械臂实现自动化生产,1名工人可完成过去3人的工作量,工作效率显著提高[1] - 山东恒信高科能源有限公司引入预防性维护数字化管控系统后,年度设备检修任务减少35%,原年检修投入超3000万元[1] 数实融合政策支持 - 山东省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2-2025年)》等政策,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提标行动[1] - 计划每年培育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场景200个以上,2027年目标建成70个省级"产业大脑"和1万家"晨星工厂"[2] 前沿技术应用案例 - 清峦福兴工业科技集团开发数控机床AI人机对话功能,实现机床操作效率百倍级提升,10轴5联动机床集成物联网、大数据技术[2] - 企业通过AI实现复杂程序代码一句话生成、人机指令交互及精准意图理解[2] 重点产业布局方向 - 山东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等优势产业推进数实融合[2] - 典型案例显示煤基精细化工企业(设备规模近4000台套)通过数字化实现运维成本优化[1]
2025江西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交流会在南昌举办
环球网资讯· 2025-05-10 10:18
江西跨境电商发展交流会概况 - 会议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 江西省商务厅 南昌市人民政府承办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协办 吸引政府官员 企业代表 高校代表等500余人参会 [1] - 江西省副省长夏文勇强调江西在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 提出要突破跨境电商主体培育 人才支撑 物流通道等发展瓶颈 [1] - 南昌市长高世文指出南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自2018年获批后已形成"一核多片"发展格局 近五年交易规模累计突破500亿元 [3] 南昌跨境电商发展成果 - 南昌市建成以综合保税区为核心 多个县区为支点的跨境电商产业布局 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巩固 [3] - 南昌跨境电商业态逐步完善 开放平台日益拓展 现代化产业潜能加速释放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3] - 会上签约南昌县跨境电商产业园运营 颐高数链科技产业园等5个重点项目 包括与12家高校共建数字贸易产学研中心 [5] 行业交流与未来规划 - 梦饷科技 毛毛虫电商等企业代表围绕"数实融合构建跨境电商新生态"展开高端对话 [5] - 江西省计划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软土壤" 吸引优质跨境电商项目落地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6] - 会议被视为江西深化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布局 旨在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江西经验" [6]
江苏扬州深度拥抱数字经济大潮 推动“数字游民下扬州”
中国新闻网· 2025-05-08 18:31
中新网扬州5月8日电 数字连接万物,创新驱动未来。5月8日,江苏扬州举行江苏省公共数据产品发布 暨数字扬州发展大会。中共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在大会上表示:"对扬州来说,发展数字经济既是时代 大势所趋,也是城市发展的必需。" 此次大会由扬州市委、市政府会同江苏省数据局、江苏省人社厅、江苏省文旅厅、江苏省数据集团共同 举办。当日,来自国内数据领域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相聚瘦西湖畔,共话数字未来。大会上,江苏省公 共数据产品"苏社分""社企服"正式发布,这两款产品是基于江苏全省人社数据开发打造的金融、城市治 理领域的公共数据产品。同时,扬州启动建设"数字游民"城市,聚力打造"扬州有数,游民有家"的数字 游民标杆城市,推动"数字游民下扬州"。 扬州如何全面推进数字城市建设?扬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扬州建设,从顶层设计到"1+4+N"全 域数字化转型的破局实践,从江苏首推数据要素"1+3"规范性文件到率先发布"算力券""数据券",出台 数字人才引育用留、人工智能人才双十条等政策,全面激活发展动能。 "我们将以'数实融合''数据赋能''数字生态'打造动能更强、活力更足、环境更优的数字之城,推动数据 要素赋能千行百业,让更多 ...
广东发布31条措施提振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5-08 08:55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广东省将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包括支持汽车置换更新、12类家电(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以旧换新,以及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2] - 探索"财政补贴+企业让利+金融赋能"模式,对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进行补贴,扩大参与范围并完善境外人士流程 [2] - 资金分配向"两新"工作成效较好的地市倾斜,将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 [7] 收入增长与就业促进 - 推动工资性收入合理平稳增长,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计划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110万人以上 [3] - 鼓励上市公司推进员工持股计划,支持个人投资交易所市场政府债券,丰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 [3] - 针对农民群体,深化农产品"12221"营销体系,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 [3] 服务消费与商旅文体融合 - 擦亮"食在广东"招牌,挖掘餐饮文化,打造"广东美食地图",强化"粤贸全国""粤夜粤美"等消费品牌 [6] - 优化商旅文体融合消费,培育"+旅游"模式,开展文旅消费季惠民活动,举办"跟着赛事去旅行"等主题促消费活动 [6] - 推进广州、深圳市内免税店试点建设,增设口岸免税店促进入境消费 [6] 智能家居与新技术应用 - 鼓励家电、房地产龙头企业建设智能家居展厅和体验中心,推动全屋智能、适老化改造场景落地 [8] - 加快AI大模型、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打造数实融合场景,培育低空和邮轮游艇消费 [8] - 深化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培育试点企业和产业集群,支持外贸企业打造内销品牌 [8] 消费环境优化与政策支持 - 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 [9] - 推进广州、深圳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2025年新增放心消费承诺单位超1.5万家、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超4500家 [9] - 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9]
广东:大力发展新型消费 推进“人工智能+消费”
中国新闻网· 2025-05-08 02:43
中新网广州5月7日电 (记者程景伟)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7日公布《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广东将大力发展新型消费。《方案》显示,广东要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消费",推动自动驾驶、智能穿 戴、超高清视频、脑机接口、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加快人工智能在养老服务、教 育培训、健康医疗、政务办公、家装家居以及购物支付等典型场景的应用示范。 同时,广东将加快AI大模型、虚拟现实、全息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应用赋能,打造一批数实融 合场景;深入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深化即时电商应用,支持即时电商平台企业联合社区、商圈等构 筑数字生活服务生态;支持直播电商平台创新虚拟主播、3D直播间等带货模式。 此外,广东将组织开展"机器人+"行动,深入挖掘机器人消费应用场景。 《方案》提出,广东要有序减少消费限制。用好房地产调控自主权,督促指导各地全面梳理现行购买、 转让、信贷、定价等方面的限制性措施,因城施策进行取消或调整,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鼓励广 州、深圳进一步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引导深圳推行"久摇不中"个人可直接申领普通车指 标的做法,推动汽车等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