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
搜索文档
展现超大城市交通治理“北京方案”,服贸会交通专题展有这些亮点
新京报· 2025-08-20 17:36
展会概况 -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交通运输服务专题展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举办 以"人享其行 物畅其流"为主题 聚焦交通科技与智慧物流领域 [1][2] - 展会采用线下+线上形式 吸引全球100余家领军企业参展 招展完成率100% 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占比60% 国际化率24% [2] - 设立智慧公共交通与智慧物流服务两大展区 集中展示超大城市交通治理的"北京方案" 期间举办产品首发首秀及十余项配套活动 [1][2][4] 参展企业展示内容 - 北京地铁展示智慧车站 智慧运行新运营模式和巡检维护机器人 以及"京韵"地铁 "刷脸进站"等服务品牌产品 [1][3] - 中远海运集团首次参展 展示区块链提货单 自动化码头技术及北极航道通行范例 [2][3] - 中国邮政呈现跨境保税仓打造 无人机配送全链路生态 已建成覆盖200余个国家地区的物流网络 国内实现县域以下24小时送达 海外布局18个仓库总面积超10万平方米 [5][6] - 美团推出无人机 无人车配送矩阵及出海计划 菜鸟展示ESG物流方案 申通展示氢能源运输车 圆通展示多式联运低碳供应链 [3] - 京投亿雅捷作为首台(套)技术企业首次参展 展示智能客流调控系统等首发产品 [2] 智慧交通技术应用 - 北京静态交通共享停车平台接入全市5076个停车场125.7万个停车位 整合错时共享停车场799个 释放共享车位7.1万余个 为1.23万条停车需求匹配车位 [7] - 平台注册用户15万人 收集停车需求1.3万余条 2025年5月推出产权车位共享C2C模式 已上线500余个共享车位 月均创收1.32万元 [7][8] - 中国邮政建成数字化生态 "智慧大脑"系统实时调度100万名员工 42架全货机 10万余辆运输工具 AI客服平台实现98%咨询秒级响应 [6] 配套活动安排 - 9月12日举办"数智驱动特大城市交通服务新范式"专题论坛 邀请交通运输部领导 专家及企业高管研讨智慧交通发展新路径 [4] - 现场设置AI视频沉浸式互动体验区 呈现智能网联公交 共享交通等场景 提供生动参展体验 [4] - 展会期间举行合作协议签约 产品发布宣介等活动 促进展商与客户对接 [4]
预见2025:《2025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细分市场发展现状等)
前瞻网· 2025-08-20 12:42
行业定义与内涵 - 智慧交通源于智能交通系统(ITS) 最初由美国智能交通协会在1960年提出 2009年IBM提出智慧交通理念 融入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移动互联等高新IT技术 实现系统性 实时性 信息交互性和服务广泛性[1] - 智慧交通以互联网 物联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 包含智慧路网 智慧装备 智慧出行 智慧管理四大内容 具有信息联通 实时监控 管理协同 人物合一特征[2] - 智慧交通系统解决四大应用需求:交通实时监控通过大数据了解实时路况 公共车辆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旅行信息服务提供多媒介交通信息 车辆辅助控制实现自动驾驶[3]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涵盖算法设计 芯片零部件 数据内容 数据中心 软件平台 车载终端 感知设备 机电系统 通信模组和检测设备[5] - 中游包括前期规划设计咨询造价 中期系统集成建设总承包 后期运维调度指挥应急管理[5] - 下游应用领域覆盖智慧公路 智慧公交 智慧机场 智慧港口 智慧轨道[5] - 产业链玩家包括传统安防企业 互联网厂商 云计算服务商 算法提供商 上游代表企业有商汤科技 腾讯 海康威视 百度 中游有千方科技 易华录 下游有多伦科技 车联网络 大众交通[7] 发展历程 - 中国智慧交通起步晚于发达国家 发展经历四个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ITS发展战略 2012年大数据 机器学习技术推动车路协同 自动驾驶发展 十三五规划要求开展智慧交通示范工程 2021年进入一体化融合阶段[10][11] 政策环境 - 2025年7月交通运输部要求大力发展智慧交通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加快建设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市场[14] - 2024年5月交通运输部目标通过3年支持30个示范区 实现85%繁忙国家高速公路 25%繁忙普通国道 70%重要国家高等级航道数字化转型升级 示范通道通行效率提升20%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效率提升30%[15] - 2024年1月目标到2027年建成一批世界一流智慧港口智慧航道 国际枢纽海港10万吨级及以上集装箱散货码头和长江干线 西江航运干线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基本建成智能感知网[15] - 2021年9月交通运输部目标到2025年打造一批交通新基建重点工程 智能管理深度应用[16] 市场规模与投资 - 2023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9万亿元 2024年完成3.8万亿元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路线里程超过26万公里 建成率约90%[17] - 2024年城市智能交通(除停车)亿级项目市场规模54.6亿元 项目数27个 较2023年小幅下降[19] - 亿级项目平均规模2022年2.13亿元/个 2023年2.41亿元/个 2024年小幅下降 保持在2-2.5亿元/个之间[20] - 2024年交通管控亿级项目市场规模超20亿元 项目数12个 占比四成 智能运输亿级项目市场规模超30亿元 项目数15个 智能运输类项目需求较大[23] - 智慧交通市场规模从2016年973亿元增长至2023年2367亿元 2024年超2400亿元 预计2030年超3000亿元[25][26][34] 竞争格局 - 2024年城市智能交通亿级项目中标企业前五:移动系 电信系 中铁系 海信网络科技 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 移动系和电信系凭借通信技术实力和数字化积累 中铁系具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经验 海信专注智能交通技术研发 中国通号优势在轨道交通信号控制[27] - 2024年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两大运营商中标总额占比超22% TOP5企业中标总额占总市场45% 市场集中度一般[29] - 两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共40项 主要分布在以浙江 山东为核心的华东沿海地区 广东为核心的南部沿海地区以及湖北 重庆为主的内陆区域[31][33] 技术驱动与发展趋势 - 技术融合深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场景深度结合 推动交通信号优化 路径规划等环节效率提升 实现从单点技术应用向系统智能跨越[34] - 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全面推进 车路协同 新型感知设备等技术在各类交通场景落地应用 提升交通运行安全性和流畅度[34] - 智慧交通建设加快 行业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34]
腾讯申请数据查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专利,分页查询时定位待查询数据所属的目标子区间
金融界· 2025-08-19 17:25
腾讯科技新专利技术 - 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数据查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的专利,公开号CN120508576A,申请日期为2024年02月 [1] - 该专利技术可应用于云技术、人工智能、智慧交通、车联网等多种场景 [1] - 专利方法包括获取待查询数据的起始行数和目标数量,确定目标终止行数,拆分数据查询区间为子区间并进行遍历查询 [1] 腾讯科技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深圳市,主要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 - 企业注册资本为200万美元 [1] - 公司对外投资了15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264次 [1] - 拥有商标信息5000条,专利信息5000条,行政许可538个 [1]
全域联通系统优化 精细管理构建互联互通高快衔接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
西安日报· 2025-08-18 11:0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 系统谋划推进"十五五"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互联互通高快衔接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 [1] - 以高铁站"一主三辅"、城际铁路、地铁、城市环线、绕城高速扩能改造等重点项目为支撑 大幅提升周边城市及产业走廊互联互通效率 [1] - 注重线性要素流动和区域资源整合相衔接 注重系统规划和微观设计相结合 注重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相贯通 [1] 项目开发运营模式 - 以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项目为样板 全过程规范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和投资建设运营机制 [1] - 统筹高架快速功能和路面市政治理 统筹桥下空间利用和沿线业态发展 统筹投资建设和特许经营管理 [1] - 探索建立集约高效可持续的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体系 [1] 智慧交通与城市管理 - 以智慧交通建设和市政道路微改造为抓手 推动人车路设施环境等要素精准适配 [2] - 开放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 探索城市开发建设运营新模式 培育城市综合服务提供商 [2] - 实现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综合治理、数字赋能"五个一体化" [2]
蓝盾光电: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16:0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6亿元,同比下降27.26%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07.10万元,同比下降1877.03%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9元/股,同比下降2000.00%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37.58万元,同比改善48.05% [2] - 总资产24.63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4.20% [2] 行业政策环境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计量促进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部分国产仪器仪表计量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5][17] - 生态环境部推动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要求到2027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监测网实现自动化、无人化 [10][16] - 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要求加强碳排放监测、计量、核查技术体系建设 [9][17] - 交通运输领域政策推动智慧交通发展,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3.3万亿元 [13][14] - 中国气象局提出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监测系统,推进气象观测技术升级 [15][17] 主营业务发展 - 主营高端分析测量仪器研制生产、软件开发及数据服务,应用于环境监测、智慧交通、气象观测三大领域 [19][31] - 环境监测产品包括颗粒物监测系统、气体污染物监测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噪声监测系统等 [19][21] - 智慧交通产品包括测速设备、智能摄像机、信息发布设备及交通管控平台 [24] - 气象观测产品包括能见度仪、降水现象仪、气溶胶激光雷达等 [26] - 推出腔增强氮氧化物分析仪(精度达ppt级别)和大气总过氧自由基分析仪 [20] - 开发新一代小型化高精度水质在线监测分析仪,支持化学需氧量、氨氮等特殊因子检测 [21] 技术创新与研发 - 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7个科技创新平台 [34][35] - 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建"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35] - 报告期内牵头申报的"全光谱水质在线监测装备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获安徽省制造业揭榜挂帅专项立项 [35] - 子公司蓝科信息的温湿度拉曼激光雷达入选2023年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 [26] 市场竞争力 - 业务横向拓展至环境监测、气象观测等领域,纵向延伸至运维服务、数据服务和社会化检测 [35] - 在全国设立30余个运维及数据服务中心,配备150余辆专用服务车辆 [36] - 全资子公司泰思特拥有CMA检测资质,开展第三方环境检测服务 [23] - 推出智能化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和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自动化质控 [22]
赣粤高速: 赣粤高速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00:2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81亿元,同比下降4.3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4亿元,同比增长21.80% [2] - 基本每股收益0.33元/股,同比增长22.22%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89亿元,同比增长21.05%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03%,同比增加0.54个百分点 [3] 主营业务分析 - 通行服务收入17.96亿元,同比增长1.05% [4] - 昌九高速收入5.85亿元,昌樟高速收入2.91亿元,九景高速收入3.08亿元 [4] - 财务费用1.08亿元,同比下降41.63%,主要因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7] - 研发费用2121万元,同比增长46.54%,主要因加大研发投入 [7] 高速公路运营 - 公司运营8条高速公路,总里程近800公里 [3] - 昌九高速和昌樟高速已完成"四改八"扩容建设并重新核定收费年限 [3] - 昌樟高速改扩建二期项目于2024年12月9日建成通车 [3] - 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2022年开工,累计完成资金投入47.31亿元 [8] 其他产业经营 - 智慧交通板块获得专利授权11项、计算机著作权3项,获批省部级科技项目1项 [4] - 成品油销售业务拥有12对服务区加油站和1座城区加油站 [4] - 房地产业务主要项目包括南昌"悦山居"、滨江项目和九江"悦湖居" [4] - 金融投资板块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60亿元 [7] 债务融资情况 - 平均新增债务融资成本仅为1.74% [5] - 与多家银行签署97亿元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银团贷款合同 [7] - 资产负债率43.90%,处于合理水平 [4] 行业环境 - 2025年1-6月全国公路货运量205.7亿吨,同比增长4.0% [3] - 江西省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9.3亿吨,同比增长3.6% [3] - 政策推动公路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探索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 [3] - 江西省计划"十四五"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000公里 [3] 投资情况 - 长期股权投资10.88亿元,较期初增加82.58万元 [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数20.68亿元 [8] - 持有湘邮科技、国盛金控、信达地产等上市公司股票 [8] - 私募基金投资包括新余挚信投资、宁波清科嘉豪和嘉投资等 [9] 关联交易 - 2025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1.80亿元 [13] - 与财务公司签署金融服务协议,每日最高存款余额不超过8.5亿元 [14] - 期末应收关联方款项18.07亿元,应付关联方款项38.47亿元 [13] 子公司表现 - 江西昌泰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净利润2.06亿元 [10] - 江西方兴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2602万元 [10] - 江西赣粤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净利润5740万元 [10] - 上海嘉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净利润985万元 [10]
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与北京市西城区区长郅海杰会谈
搜狐财经· 2025-08-14 23:48
会谈背景 - 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与北京市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郅海杰举行会谈 [1] - 双方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1] 中交集团表态 - 中交集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支持首都建设 [3] - 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中交集团希望发挥"五全四大五型"领域一体化优势 [3] - 公司将推进"八网融合",与西城区在交通基建、城市更新、智慧城市、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深化合作 [3] 西城区政府表态 - 西城区感谢中交集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4] - 西城区将持续优化属地服务,推动双方在城市更新、智慧交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合作 [4] - 西城区将加强政企沟通,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做好服务保障 [4] 合作领域 -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3] - 城市更新 [1][3][4] - 智慧城市建设 [1][3] - 数字化转型 [1][3][4] - 智慧交通 [4] 参会人员 - 中交集团党委副书记刘翔 [4] - 中国交建党委委员、副总裁杨志超 [4] - 西城区委常委、副区长王波 [4] - 双方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 [4]
1.6万亿交通固投落地 民航铁路运输跑出加速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23:28
交通运输行业上半年表现 - 上半年营业性货运量达280.3亿吨 同比增长3.9% [1][2] - 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37.6亿人次 同比增长4.2% [1][4] - 港口货物吞吐量89.0亿吨 同比增长4.0% 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8.9% [4] -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6474亿元 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分别完成3559/11291/1093/531亿元 [6] 细分领域增长情况 - 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8%/4.0%/4.3%/14.6% [2] - 航运企业远洋货运量同比增长9.4% 快递业务量956亿件增长19.3% [2] - 民航国际航线客运量同比增长28.5% 公路人员流动量增长4.0% [4] - 四川省公路水路建设投资1349亿元 同比增长3.5% [7] 重大项目推进 - 山东推进6条在建高铁 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5000公里 高速公路里程将突破9300公里 [9] - 天津加快建设津潍高铁/京津塘高速改扩建/天津港航道提升等项目 [9] - 甘肃23个项目完成特许经营遴选 吸引社会资本436.5亿元 [7] - 江苏完成交通投资1221.7亿元 占年度计划53.1% [7] 政策与发展方向 - 培育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 加强科技攻关 发展智慧交通 [1][10] - 推进交通物流降本增效 发展多式联运 深化设备更新与绿色转型 [10] - 建设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市场 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10][11] - 山东规划2035年建成交通强国示范区 江西聚焦综合交通补网联网 [13]
1.6万亿交通固投落地,民航铁路运输跑出加速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9:43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营业性货运量280.3亿吨同比增长3.9% 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37.6亿人次同比增长4.2% [1] - 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货运量分别增长1.8%/4.0%/4.3%/14.6% 快递业务量956亿件同比增长19.3% [2] - 港口货物吞吐量89.0亿吨同比增长4.0% 集装箱吞吐量1.7亿标箱同比增长6.9% [4] 细分领域数据 - 国际航运远洋货运量同比增长9.4% 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8.9% [2][4] - 民航国际航线客运量同比增长28.5% 铁路水路民航客运量分别增长6.7%/下降2.5%/增长6.0% [4] - 内贸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5.0% 外贸吞吐量同比增长1.8% [4] 固定资产投资 - 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6474亿元 其中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分别投资3559/11291/1093/531亿元 [6] - 四川公路水路建设投资1349亿元同比增长3.5% 高速公路投资663.8亿元 [7] - 江苏完成交通投资1221.7亿元占年度计划53.1% 甘肃引进社会投资资本金436.5亿元 [7] 政策与发展规划 - 培育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 发展智慧交通与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1][10] - 深化运输结构调整和多式联运发展 推动设备更新和绿色低碳转型 [10] - 建设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市场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与对外开放合作 [10][11] 区域发展举措 - 山东推进6条在建高铁 年底高速公路里程突破9300公里 新改建农村公路5000公里 [9] - 天津加快建设津潍高铁等重大项目 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规划 [9][13] - 江西围绕综合交通补网联网等重点领域谋划未来五年工作 [13]
“十四五”答卷·科技支撑强国建设|科技打造中国交通“新标杆”
科技日报· 2025-08-14 17:27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深中通道创造多项世界纪录 成为世界最长最宽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 [1][9] - 天山胜利隧道贯通 将穿越天山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20分钟 [10]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6轴7廊8通道"建成率超90% 连接全国超80%县级行政区 [11] 高速铁路发展突破 - 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 覆盖全国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 [5] - "八纵八横"高铁网建成投产81.5% [5] - CR450动车组试验时速达453公里 创世界纪录 [6] - 全国超1/3省份实现市市通高铁 [7] 智能化交通升级 - 超过4000公里公路完成智能化升级改造 [2] - 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9950公里 [2] - 自动化码头建设规模、作业效率、技术水平稳居世界前列 [2] - 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慧物流蓬勃发展 [3] 绿色交通转型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1280万辆 连续10年全球第一 [12] - 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达3.5万台 覆盖率98% [12] - 建成33个绿色公路示范工程 53家港口获"中国绿色港口"称号 [13] - 济潍高速公路实现运营阶段"净零"排放 年均碳减排6.1万吨 [12] 运输能力提升 - 铁路单日发送旅客突破23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7] - "十四五"期间铁路运输货物将超250亿吨 较"十三五"增加50亿吨 [7] - 中欧中亚班列通达欧亚37个国家300多个城市 [7] - 深中通道开通一年总车流量超3155万车次 日均8.64万车次 [9] 重大工程科技成果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式运营 C919大型客机常态化商业运营 [2] - 国产全断面硬岩掘进机"天山号""胜利号"等装备成功应用 [10] - 世界首创超大直径硬岩竖向掘进机"首创号"自主研发成功 [10] - 首条零碳高速公路济潍段全长161.9公里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