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家居
icon
搜索文档
固德威(688390)每日收评(06-10)
和讯财经· 2025-06-10 17:26
固德威688390 时间: 2025年6月10日星期二 49.09分综合得分 偏弱 40.30 元 当日主力成本 40.34 元 5日主力成本 40.22 元 趋势方向 主力成本分析 20日主力成本 42.08 元 60日主力成本 周期内涨跌停 过去一年内该股 涨停 1次 跌停 0 次 北向资金数据 42.94 中期压力位 38.38 中期支撑位 目前短线趋势不慎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目前中期趋势不慎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K线形态 | 持股量675.11万股 | 占流通比2.78% | | --- | --- | | 昨日净买入-4.88万股 | 昨日增仓比-0.02% | | 5日增仓比0.099% | 20日增仓比1.013% | 技术面分析 40.68 短期压力位 39.85 短期支撑位 暂无特殊形态 资金流数据 2025年06月10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 | 主力资金净流入290.14万元 | | --- | | 占总成交额2% | | 超大单净流入257.91万元 | | 大单净流入32.23万元 | | 散户资金净流出254.43万 | 关联行业/概念板块 光伏设备 -1.36%、云计 ...
【深圳特区报】肯特智能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陈胜森:从酒店智能迈向万家智联
搜狐财经· 2025-06-10 09:31
智慧酒店与智能家居行业 - 肯特智能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为全球6万多家酒店、1200万间客房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实现灯光、空调、音响等设备的个性化预设 [1][8] - 公司从通信硬件设备生产转型,首创智慧互联互通互动的酒店控制系统,业务延伸至智慧家庭、社区、园区等领域,形成"硬件+平台+服务"生态闭环 [9] - 解决方案被万豪、凯悦、洲际等国际酒店集团采用,并应用于深圳工业软件园等智慧园区项目 [9] 技术创新与应用场景 - 公司通过AI算法实现设备"主动服务",如智慧家庭中的智能镜子、语音冰箱,智慧社区的AI电梯调度系统,设备报修响应速度从8小时压缩至15分钟,能耗成本降低25% [10] - 研发适老化智慧家居健康系统,包括跌倒监测雷达(0.1秒触发报警)、AI语音药盒、空气净化系统等 [10] - 核心技术涵盖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孪生等自主创新技术 [9] 深圳营商环境与企业成长 - 深圳的营商环境和创新政策助力公司发展,政府"秒批"政务服务提升企业效率70%,"产学研成果转化"计划帮助攻克AI技术难题 [11] - 公司借助深圳品牌效应吸引西门子SBCS亚太区总裁等国际人才,快速打开全球市场 [11]
最会理财的家居企业?
36氪· 2025-06-09 15:39
营收与净利润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70.96亿元同比减少8.96% 归属净利润9.03亿元同比减少2.28% [1] - 2021年营收达峰值88.47亿元 2024年较2021年减少17.51亿元 较2018年减少9.08亿元 [1] - 2024年净利润较2021年仅减少450万元 较2018年增加380万元 净利润率12.75%较2021年提升2.43个百分点 较2018年提升1.51个百分点 [4]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 - 2024年营业成本率60.71%较2021年减少6.28个百分点 较2018年减少2.83个百分点 [7] - 推动数字化转型打通全链路数据 整合营销系统利用AI赋能线上运营 [10] - 采用"平台化自动化+定制化柔性"生产模式 引入机器人及AI技术重构供应链 [10] 产品结构与毛利率变化 - 2024年毛利率39.29%较2021年提升6.29个百分点 摆脱"以价换量"策略 [11] - 发力智能照明领域 迭代SDL智慧光谱技术 推出智能健康照明产品及护眼灯系列 [14] 投资理财与资金管理 - 2023年利息收入1.111亿元 财务费用-1.107亿元 2024年利息收入7093万元 财务费用-5247万元 [15] - 2019-2021年交易性金融资产45.58-49.45亿元 主要投资银行理财 年投资收益1.28-1.81亿元 [15] - 2023年赎回理财致交易性金融资产降至2.82亿元 2024年回升至40.81亿元 [18] 行业策略启示 - 存量市场下通过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 数字化与智能化生产是关键路径 [19] - 布局智能家居生态提高产品附加值 满足个性化需求 [19] - 2024年现金分红6.67亿元 派息率提升至73.8% [19]
智能家居行业双周报:多地首轮国补已用完,带动超万亿销售额
国元证券· 2025-06-09 12: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层面国家加力扩围实施相关政策刺激家电、家居等领域消费;技术层面前沿科技演进为智能家居行业构筑技术底座;需求层面中美关税战缓和利好出海,国内居民需求推动行业升级迭代,智能家居产业链上中下游有望受益 [4][29] 各部分总结 行情回顾 - 近2周(2025.05.24 - 2025.06.06)上证综指涨1.10%,深证成指涨0.51%,创业板指涨0.89%,智能家居指数涨2.58%,跑赢上证、深证、创业板指 [1][11] - 年初至今(2025.01.01 - 2025.06.06)上证综指涨1.00%,深证成指跌2.22%,创业板指跌4.77%,智能家居指数涨2.76%,跑赢上证、深证、创业板指 [11] - 近2周智能家居指数中电子元器件及零部件、内容/网络服务提供商、软件、智能家居产品及解决方案板块涨跌幅分别为+3.28%、+2.46%、+4.04%、 - 2.69%;年初至今分别为+5.42%、 - 3.46%、 - 6.21%、 - 0.83% [1][14] - 近2周智能家居指数涨幅前五为胜宏科技(+32.38%)、剑桥科技(+23.29%)、协创数据(+19.62%)、匠心家居(+16.01%)、中科蓝讯(+11.84%) [1][14] 行业政策跟踪 - 商务部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鼓励产学研合作、设离岸创新基地,打通成果转化链条,支持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招引培育企业 [16][17] - 浙江经信厅征求意见稿推动外贸优品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范围,支持出口转内销,简化认证流程,开设转内销专区 [17] -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负责人解读《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介绍其背景、内容、特点等 [18][24] 行业新闻跟踪 - 今年前5月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1万亿元,发放补贴约1.75亿份,各品类有具体销售数据 [26] - 以旧换新申报火热,部分地区首轮补贴资金用完,今年已下达超1600亿元资金,还有约1400亿元额度 [26][27] - 爱仕达拟投资不超1.5亿元在越南建设炊具、小家电和工业机器人项目 [28] 投资建议 - 基于政策、技术、需求层面因素,智能家居产业链上中下游有望受益,维持“推荐”评级 [29]
智能家居行业双周报:多地首轮国补已用完,带动超万亿销售额-20250609
国元证券· 2025-06-09 11: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上国家加力扩围实施相关政策刺激家电、家居消费,技术上前沿科技为智能家居构筑底座催生创新产品服务,需求上中美关税战缓和利好出海且国内需求推动升级迭代,智能家居产业链上中下游有望受益 [4][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近2周(2025.05.24 - 2025.06.06)上证综指涨1.10%,深证成指涨0.51%,创业板指涨0.89%,智能家居指数涨2.58%,跑赢上证、深证、创业板指 [1][11] - 年初至今(2025.01.01 - 2025.06.06)上证综指涨1.00%,深证成指跌2.22%,创业板指跌4.77%,智能家居指数涨2.76%,跑赢上证、深证、创业板指 [11] - 近2周智能家居指数中电子元器件及零部件、内容/网络服务提供商、软件、智能家居产品及解决方案板块涨跌幅分别为+3.28%、+2.46%、+4.04%、 - 2.69%;年初至今分别为+5.42%、 - 3.46%、 - 6.21%、 - 0.83% [14] - 近2周智能家居指数涨幅前五个股为胜宏科技(+32.38%)、剑桥科技(+23.29%)、协创数据(+19.62%)、匠心家居(+16.01%)、中科蓝讯(+11.84%);跌幅前五个股为石头科技( - 8.36%)、江苏雷利( - 8.17%)、兆威机电( - 7.51%)、寒武纪( - 7.38%)、科沃斯( - 6.82%) [14][15] 行业政策跟踪 - 商务部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鼓励产学研合作、设离岸创新基地,打通成果转化链条,支持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16][17] - 浙江经信厅征求意见稿提出推动外贸优品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范围,支持出口转内销,简化认证流程,开设专区并减免费用 [17] -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负责人解读《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该计划背景是国家重视供应链创新,数智化是发展动能;主要内容是到2030年形成模式、建立体系、培育领军企业,聚焦5大领域、部署10项任务;特点是突出领军企业带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系统化全方位发力 [18][21][24] 行业新闻跟踪 - 今年前5月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1万亿元,发放补贴约1.75亿份,汽车、家电、数码等品类表现活跃 [26] - 以旧换新申报火热,部分地区第一轮补贴资金已用完,今年已下达超1600亿元资金,还有约1400亿元额度,后续部分地区“国补”政策预计继续执行 [26][27] - 爱仕达拟投资不超1.5亿元在越南建设炊具、小家电和工业机器人项目 [28] 投资建议 - 基于政策、技术、需求层面因素,智能家居产业链上中下游有望受益,维持“推荐”评级 [4][29]
每周股票复盘:海鸥住工(002084)越南工厂发展及中美贸易战应对
搜狐财经· 2025-06-07 11:33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6日收盘价3.54元,较上周3.48元上涨1.72% [1] - 本周最高价3.59元(6月5日),最低价3.43元(6月3日) [1] - 当前总市值22.87亿元,在家居用品板块市值排名57/70,两市A股排名4756/5148 [1] 主营业务布局 - 核心业务为装配式整装厨卫空间全产业链,覆盖卫生洁具、陶瓷、浴缸、淋浴房、浴室柜、整体橱柜、瓷砖等全品类部品部件 [1] - 智能家居领域聚焦智能门户及安防工程布局 [1] 越南工厂进展 - 越南巴顿工厂已通过S000企业社会责任体系、ISO17025实验室管理体系及IPMO认证 [1] - 加速构建模具设计能力,目标成为全品类全制程制造基地 [1] - 2019年建立水龙头生产基地,2022年开始出货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2] 中美贸易战应对 - 出口美国业务占营收约30%,越南基地有助于降低贸易摩擦风险 [2] 股份回购进展 - 2025年2月通过回购方案,计划以2000-4000万元自有资金回购,价格上限4.34元/股 [2]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已回购9900股(占总股本0.0015%),成交总金额28116元,均价2.84元/股 [3]
雷军凶猛,兵临董明珠城下
商业洞察· 2025-06-06 17:33
核心观点 - 小米大家电业务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大关,电视和空调分别实现710万台和680万台销量,市占率位居行业前列 [1] - 小米通过生态链布局和智能化战略成功突围传统家电行业,与美的、格力、海尔形成直接竞争 [9][23] - 公司从电视业务起步,逐步拓展至空调、冰箱等全品类家电,完成黑电、白电、厨电和小家电的全面布局 [9][18] 电视大战 - 小米电视始于2013年,初期定位为与手机并重的战略级产品,由联合创始人王川负责 [2] - 第一代产品因供应链问题仅售出10万台,远低于乐视的30万台销量 [4] - 2014年遭遇乐视版权诉讼和价格战,40寸电视被压至999元 [6] - 公司投入10亿美元加强内容生态,通过投资优酷土豆、爱奇艺等快速补齐短板 [6][7] - 第三代产品实现百万销量,4K60寸定价4999元仅为市场同类产品一半价格 [7][8] 突围空调 - 2015年与美的合作推出首款智能空调"i青春",但因双方战略分歧于2017年终止合作 [11][14] - 2017年转与长虹合作推出4399元高端空调,因定价过高未能打开市场 [15] - 2018年调整策略推出1999元米家空调,首个冷年即实现100万台销量 [15][17] - 2024年空调出货量达680万台,市占率从2020年28%增长至118%,位列行业第四 [17][18] - 成功关键因素包括电商渠道占比超50%和智能家居生态优势 [20][21] 全面战争 - 公司宣布2030年空调业务目标为中国市场数一数二,计划通过武汉智能工厂提升产能 [23][24] - 美的、格力通过子品牌将空调价格降至1199-1379元区间,直接阻击小米 [25] - 2023年小米大家电营收1041亿,与格力1485亿的差距缩小至500亿以内 [25] - 公司总裁卢伟冰公开批评行业存在"一款产品换五个名字"的定价乱象 [24] - 格力董明珠多次质疑小米缺乏核心技术,双方竞争持续升级 [25][26]
“中国智造”碰撞“中国设计”,华为鸿蒙智家的“好房子”密码
经济网· 2025-06-06 16:39
行业趋势 - 智能家居市场规模2022-2024年分别为6516亿元、7157亿元和7848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8000亿元,2029年预计达万亿元 [3] -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推动行业高速增长,空间智能化与设计美学化需求急剧提升 [3][4] - "宅经济"和"悦己消费"催生个性化场景需求,家居生活向功能与美学双重升级 [9] 公司战略 - 华为鸿蒙智家以"1+2+N"为核心架构,兼容2900余个生态伙伴和7800余款智能单品,构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 [3] - 通过PLC连接技术、智慧语音、AI超感传感等技术实现全屋智能联动和无感交互 [7] - 推出"整装+智装"全面解决方案,覆盖前端设计到后端落地服务,提供24小时后装焕新服务 [9] 产品与生态 - 鸿蒙系统底层互联能力支持灯光、音乐、屏幕、窗帘等多设备协同,实现"科技隐于美学"的设计理念 [6] - 联合设计师推动"智装+美装"融合,填补创意构想与商业落地的鸿沟 [4][6] - 大赛旨在挖掘设计人才,促进智能家居技术与实际场景应用的深度融合 [1] 行业协同 - 解决方案为房地产精装交付和空间价值提升提供新路径,助力"好房子"政策落地 [6] - 推动智能家居、家装设计、房地产等产业向高附加值和融合方向发展 [9] - 通过"中国智造"与"中国设计"结合展现创新力量,引领新消费浪潮 [9]
200块的音箱,1000亿的生意
远川研究所· 2025-06-04 20:42
智能音箱市场发展 - 智能音箱在2017年爆发,阿里、小米、百度三家主导市场,天猫精灵以99元低价3天销量破百万,亏损数亿抢占市场份额[4] - 2021年起智能音箱出货量持续下滑,至2024年市场规模较峰值缩水50%[4] - 小米智能音箱虽市占第一,但产品音质和智能化体验有限,核心价值在于带动IoT生态[6] 小米IoT业务战略 - 2024年小米IoT业务收入达1041亿,相当于手机业务的55%、汽车业务的3倍,规模接近格力整体营收[6] - 智能音箱集成Mesh网关功能,成为智能家居入口,解决设备间协议互通问题[8][10] - 小米将IoT模组价格从2014年60元降至2018年9.99元,推动接入设备量从1.5亿增至2024年9亿[12] 线下渠道突破 - 2016年小米手机因过度依赖线上渠道导致销量下滑36%,线下销售占比不足40%[16] - 通过高周转的IoT产品(如充电宝、电吹风)提升经销商资金回报率,门店连带率达2-3.2件[19] - 2021年小米门店突破1万家,2024年达1.6万家,IoT产品周转次数是手机的3倍以上[20] 产品策略转型 - 2022年后小米IoT转向非刚需品类(如洗车机、脉冲水枪),利用线下场景激发"发现式消费"[22][24] - 差异化商品组合弥补大家电渠道劣势,大家电线上化率提升带动增长[24] - 依托手机等高客单价产品支撑渠道,实现低利润率定价,2024年Q1 IoT收入同比增50%[28]
雷军,挺住!
观察者网· 2025-06-04 20:18
公司发展历程 - 小米成立松果电子11年,推出玄戒O1芯片,成为全球第四家能自主研发设计3nm SoC芯片的企业,仅次于苹果、高通、联发科[1][28] - 小米从2014年成立松果电子开始芯片研发,2017年发布28纳米澎湃S1芯片,2021年推出影像处理芯片澎湃C1,2023年发布玄戒O1芯片[28] - 小米2010年成立,2013年营收265亿,与格力1200亿营收形成鲜明对比,但后续通过高性价比策略快速成长[8][9] 商业模式与行业影响 - 小米以"制造业优势+互联网思维"冲击苹果三星高附加值,同时作为"供应链链主"与华为共同支撑产业稳定[1][12] - 小米采用轻资产模式,依赖生态链企业和第三方合作伙伴,侧重品牌、设计和渠道建设,快速扩展产品线[20] - 小米通过"小步快跑、小单快返"的迭代思维冲击传统家电制造业研发效率,用互联网打法改变多级分销渠道体系[12] 供应链管理 - 华为和小米作为"链主"企业具有强大供应链影响力和顶层设计能力,能提出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并达成有利采购条件[16] - 2021年华为小米共同出资数十亿救助被苹果终止合作的欧菲光,填补其30%营收缺口,保住了这家光学光电龙头[14] 产品与生态布局 - 小米和华为已连接IoT设备均达10亿台量级,以不同技术路径推动智能家居市场从混乱走向收敛[19] - 小米定位高性价比面向年轻用户,华为定位中高端市场,两者形成差异化互补满足不同消费需求[20] 技术研发 - 华为1991年成立集成电路设计中心,2013年推出首款成熟手机芯片麒麟910,历时22年[27] - 苹果早期A4芯片也依赖三星和ARM技术,表明芯片自研是渐进过程而非从零开始[27] - 小米芯片研发遵循行业普遍路径,通过定义需求、整合资源逐步构建设计能力[27] 行业格局 - 华为小米荣耀OPPOvivo共同构成强势消费电子生态,对全球电子产业产生影响力[18] - 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已实现从代工到自有品牌转型,摆脱国际巨头顶层设计束缚[18] - 华为高端产品与小米中低端产品形成互补,共同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