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出手!多家机构联合推出
中国基金报· 2025-05-28 10:04
【导读】微众银行、进出口银行、中国信保、南方电子口岸联合推出"微贸贷",深圳创新护航外贸小微 企业出海 "稳外贸",深圳再推先行示范重磅举措!随着"微贸贷"的推出,"政策性银行+数字银行+政策性保险+政 府数据平台"的模式被正式推向市场,为破解外贸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开辟新路线。 金融创新破解外贸中小微企业 该产品以微众银行数字金融优势为基础,结合进出口银行的政策性优惠资金、中国信保的风险保障能 力,并依托中国(深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数据枢纽功能,为外贸小微企业打造高效、便捷、低成本 的融资服务体验,支持外贸行业稳定发展。 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朱江表示,深圳近期发布了"2025年深圳稳外贸支持政策要点",鼓励 和支持广大金融机构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服务支持力度,进一步丰富"外贸金融超市"服务产品,支持 中小微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微贸贷"的发布标志着深圳在破解外贸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 资慢"痛点、护航外贸企业行稳致远方面再次迈出新步伐。 深圳市商务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姚文开表示,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排头兵",深圳外贸发展 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相关单位、 ...
成武农商银行:精准滴灌民营经济,创新服务护航企业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5-28 09:52
公司举措 - 成武农商银行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并优化金融供给,全力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1] - 该行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针对贷款难题开展"百行进万企""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便捷获得信贷""千企万户大走访"等活动 [1] - 将成长期、具备技术实力、有市场潜力、发展前景良好且有融资需求的民营和小微企业作为首贷培植重点对象,通过政策宣讲、业务辅导、产品对接等措施提供精准金融支持 [1] 产品创新 - 针对小微企业缺乏抵质押物现状,创新推广"小微企业主贷款""股权质押贷""应收账款质押贷""人才贷""科技成果转化贷""专利权质押贷"等系列信贷产品 [2] - 采取"一企一策"方式为不同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融资方案,有效缓解企业担保难题,满足多样化金融需求 [2] - 为某电子科技公司发放400万元质押贷款,及时解决其资金周转困难问题 [2] 未来规划 - 将继续在金融创新道路上探索前行,持续丰富金融产品体系并优化服务模式 [2] - 重点聚焦科技创新型、绿色低碳型民营企业的发展需求 [2] - 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金融动能,助力民营企业在新时代实现更大跨越 [2]
沂源农商银行:精准服务企业,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5-24 10:18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 公司立足县域经济发展需求,以金融创新为引擎,以精准服务为抓手,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在稳就业、促消费、助力实体经济复苏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1] 扶持小微创业 - 公司聚焦服务民营企业和实体经济,深化"面向三农、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的战略定位,通过整村授信、网格化营销等基础工程扩大服务覆盖面,截至4月末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03亿元,惠及1043户 [3] - 典型案例:为沂源县瓶安玻璃工艺经营部发放10万元创业贷款,助力其年销售额超百万元,带动10名临时工就业,产品远销俄罗斯、东南亚 [3] 赋能乡村振兴 - 公司组建专业化金融辅导团队推行"一对一"上门服务,通过政策性贷款产品降低利率并开通绿色审批通道,截至4月末"强村贷"余额2236万元,住宿餐饮类贷款余额2.12亿元(较年初新增1642万元) [4] - 典型案例:为沂源县宝峪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50万元"强村贷",支持其构建"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立体发展格局,形成多元化产品体系 [4] - 成效:计宝峪村升级为山东省景区化村庄,2022年获批省级乡村振兴精品片区等多项荣誉 [5]
精准发力 夯实经济复苏根基
期货日报网· 2025-05-23 09:04
货币政策调整 - 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降至3.0%和3.5%,降幅均为10个基点 [1] - 国有大行活期存款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0.05%,定期存款利率降幅在15~25个基点 [3] - 存款利率降幅大于LPR,释放约314.78万亿元存款的"溢出效应" [3] 实体经济影响 - 1年期LPR降至3.0%,叠加降准释放1.2万亿元长期资金,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减少利息支出超1500亿元 [4]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8.9万亿元,同比增长18.2% [4] - 5年期以上LPR降至3.5%,100万元房贷30年期等额本息贷款月供减少约54元,总还款额减少约2万元 [4] 行业表现 - 4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5.9% [4] - 光伏产品综合税率从109%大幅下降,机械出口企业迎来"抢出口"窗口期 [4] - 4月A股科技板块涨幅超8% [4] 金融创新 - 科创债三年累计发行规模达1.3万亿元,惠及625家科技创新企业 [6][7] - 2024年累计投放支农支小再贷款235.8亿元,同比增长6.6% [6] - 商业银行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如招商银行"闪电贷"产品实现全流程线上化 [7] 国际经贸 - 美国对中国机械、家电等产品关税从25%降至10% [5] - 4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增长6.9%,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提升至56.8% [5] - 特朗普政府可能在"两三周内"设定新的关税税率,彭博社预测对中关税可能维持30% [2] 政策展望 - 预计年底前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再降0.25~0.5个百分点 [8] - 2025年新增专项债额度有望突破4万亿元,重点支持新基建、城市更新等领域 [8] - "两新"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预计可带动消费增长1.5~2个百分点 [8]
破局科创融资困局——东方金诚“信用赋能产业发展”系列沙龙活动(广州场)成功举办
新浪财经· 2025-05-21 16:27
活动概况 - 活动由东方金诚、生物岛集团主办,广州黄埔区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浙商银行广州分行协办,主题为"破局科创融资困局:信用评级+金融工具双轮驱动方法论" [1] - 活动整合信用评级机构、金融机构与行业协会资源,搭建涵盖信用评级、金融工具和政策支持的融资服务平台 [1] - 广州国际生物岛园区众多生物医药领域科创企业及研发机构代表参会,探讨信用赋能与金融创新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1] 东方金诚的科创服务 - 公司立足国有信用评级机构专业优势,响应国家支持科技创新企业政策,发布科技创新型企业信用评级方法及模型 [3] - 活动紧扣科创企业融资痛点和生物医疗行业特点,通过政策解读、模型拆解与案例推演,解析信用评级体系与金融工具创新的协同价值 [3] - 公司信评委副主任张佳丽提出"科技-产业-金融"生态闭环构建路径,从评级视角设计三链融合量化模型,并针对生物医药硬科技赛道解析差异化信用评估指标 [3] 活动成效与反馈 - 参会企业掌握了通过优化信用评级降低融资成本的方法,并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等创新金融方案精准对接融资需求 [3] - 活动为生物医药硬科技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3] 广州国际生物岛背景 - 生物岛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载体,2008年列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成为国家战略项目和省市核心建设项目 [5] - 截至目前,已有逾600家生物技术相关企业入驻 [5] 东方金诚的战略布局 - 公司秉持服务国家战略初心,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在全国多地开展科创债专题活动 [5] - 广州站是公司"信用赋能产业发展"系列沙龙的第四场,此前已在上海、四川和深圳落地,形成可复制的区域服务模式 [5] - 未来公司将继续凭借评级专业技术积淀和全国实践经验,通过信用赋能助力科创企业走向资本市场 [5]
工行无锡分行举办“金融赋能促发展 奋楫扬帆建新功”团学共建活动
江南时报· 2025-05-20 17:09
访企探前沿,触摸实体发展脉搏 青年员工代表们赴江苏佳利达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调研观摩。 为激发青年创新活力,引导青年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担当作为,5月12日下午,工行无锡分行联合人民银行无锡市分行举办"金融赋能促发展 奋楫扬帆建 新功"团学共建活动。双方青年们齐聚一堂,在参观调研、政策宣讲、交流分享中共话金融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凝聚青春力量。 由人民银行无锡市分行、工行无锡分行2名青年同志面向十余家企业开展政策宣讲。针对企业关心的汇率避险、跨境融资等问题进行解读,结合最新外汇管 理条例,用案例说话、用数据支撑,直面企业痛点,就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互动,让抽象的政策变成可操作的"工具箱",真正把金融活水引到了企业 急需处。 此次"金融赋能促发展 奋楫扬帆建新功"团学共建活动,切实搭建起"政银企"交流平台,为金融青年提供了生动的实践课堂,增强了团员青年的凝聚力与向 心力。下一步,工行无锡分行将始终坚守"金融为民"初心,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守正创新,引导辖内青年书写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伟业的新篇章。 (丁力) 寄语明方向,鼓舞士气砥砺前行 青锋破桎梏,思想碰撞激发火花 双方4名青 ...
武汉首设“体创贷”,小微企业最高授信1000万元
长江日报· 2025-05-20 08:37
武汉体育经济发展 - 武汉筹备设立10亿元体育科技产业基金 促进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 推动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体育制造领域应用 [1] - 武汉体育产业总规模达958 86亿元 市场主体数量突破1 4万 成为城市转型发展重要引擎 [5] 金融支持措施 - 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5年内为武汉体育经济提供200亿元专项授信支持 用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场馆运营 体育服务企业融资 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研发 生产 销售等环节资金支持 [5] - 武汉推出"中行体创贷"普惠金融产品 为体育行业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低利率 长期限 高额度资金贷款支持 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授信额度 [5] - 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和武汉市体育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深化金融服务合作 实施体育专项授信等七个方面开展合作共建 [6] 企业案例 - 武汉卡尔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正建设3000平方米数字体育科创实践中心 联合研发数字体育机器人 有大量资金贷款需求 计划申请"中行体创贷" [5]
金融创新呵护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
上海证券报· 2025-05-17 04:09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 - 四川省首批次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基金设立 [1] - 2024年9月金融监管总局将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18个大中型城市 [1] - 试点政策放宽股权投资金额和比例限制 [1] - 目前已设立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1] - 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1] 科技创新债券 -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推出科技创新债券 [1] - 5月8日邮储银行承销发行4单全国市场首批科技创新债券 [1] - 首批债券覆盖四川、天津、陕西和浙江的多家企业 [1] - 科技创新债券有利于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 [1] - 截至5月15日各类机构已发行、待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近80只 [1] - 合计规模超过1700亿元 [1] - 银行发行规模占比超七成 [1] 外贸保险创新 - 宁波某外贸企业在中国人寿财险宁波分公司成功投保短期出口贸易信用险 [2] - 一季度短期出口信用险承保金额超过2400亿美元 [2] - 电子信息、现代化工、整车工程机械等产业承保金额大幅上升 [2] - 深圳市某新生活数码品牌跨境电商企业投保全国首单"跨境电商保" [2] - 获得200万元风险保障 [2] - "跨境电商保"由6家头部财险公司的深圳分公司组成共保体 [2] 其他创新保险 -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试点已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万亿元 [3] - 金融监管总局指导组建"内贸险共保体"推出专属产品 [3]
资金驰援 保险护航金融创新呵护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
上海证券报· 2025-05-17 04:09
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 -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18个试点城市"首单"全部落地,小微融资协调机制累计走访经营主体超过6700万户 [1]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已设立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累计风险保障金额超万亿元 [1] - 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试点、股权投资试点、创新保险等方式为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 [1] 知识产权金融生态试点 - 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质押关税保函落地四川,明夷科技以核心专利获批保函额度,减少资金占用并提升跨境贸易效率 [1] - 四川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48%,当年累放金额同比增长30.97% [2] 小微企业融资支持 - "无还本续贷"政策扩围至所有小微企业并阶段性扩展至中型企业,银行机构累计为中小微企业续贷4.4万亿元 [2] - 支持科技创新担保计划和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为重点领域企业带来信贷增量资金 [3] - 一季度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累计发放贷款12.6万亿元,其中约三分之一为信用贷款 [3] 股权投资与债券创新 - 成都交子工融股权投资基金完成注册,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支持原创性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4]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扩大至18个城市,已设立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5] - 科技创新债券推出,首批4单覆盖四川、天津、陕西和浙江企业,截至5月15日各类机构发行及待发行规模超1700亿元,银行占比超七成 [5] 创新保险产品 - 短期出口信用险一季度承保金额超2400亿美元,电子信息、现代化工、整车工程机械等产业承保金额大幅上升 [6] - "跨境电商保"为深圳企业提供200万元风险保障,降低采购信用成本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6] -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累计风险保障超万亿元,"内贸险共保体"推出专属产品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 [7]
以金融创新推动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7 01:45
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 - 央行推出总额5000亿元的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 年利率1.5% 面向26家全国性金融机构 期限不超过3年 [1] - 该政策是继科技创新 绿色金融后结构性货币政策框架下的重大创新 体现"精准滴灌"调控机制深化 [1] - 政策采用"先贷后借"直达机制 央行100%本金匹配 通过货币乘数撬动数倍社会资本 [3] 服务消费领域影响 - 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占比达46% 2025Q1为44% 但文体旅游 高端医疗 养老托育等领域存在显著供给缺口 [2] - 政策通过定向流动性注入推动服务消费供给侧要素重组 促进供需动态匹配 [2] - 在需求侧降低融资成本刺激消费 在供给侧引导资金流向场景创新和质量提升领域 [3] 银发经济促进效应 - 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2.2亿 占比15.6% 养老服务需求急剧上升 [2] - 再贷款政策支持养老机构建设 适老化改造 缓解资本约束 培育新产业增长极 [2] - 短期新增护理型床位稳定就业 长期前瞻性布局应对老龄化战略 [3] 政策实施机制 - 构建"金融支持-消费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三级传导体系 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3] - 需动态监测新增养老床位数等关键指标 强化资金流向管控 [4] - 推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 如养老再贷款与专项债对接 探索REITs盘活存量资产 [4] 跨周期调节特征 - 短期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稳定服务业就业 长期培育银发经济增长极 [3] - 需建立政府 社会 机构风险分担机制 引入国际经验本土化改造 [4] - 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差异化实施方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