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资产

搜索文档
红利凶猛,5年规模增近10倍!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连续3日吸金!港股建材暴涨后回调,雅江概念怎么看?
新浪财经· 2025-07-22 12:02
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表现 - 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早盘小幅回调,成交额环比放量,资金已连续3日净流入超2900万元 [1] - 该ETF标的指数成分股涨跌不一,交通运输和煤炭板块上行,银行、非银金融和石油石化板块回调 [3] - 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年初至今份额变动超10.85亿份,较年初增长76%,连续3日吸金超2900万元 [11] 雅鲁藏布江水电项目影响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元,将建设5座梯级电站,建成后每年产出近3000亿度电力 [4] - 项目将带动基础工程、水泥和民爆需求,预计总水泥需求量达2000万至3000万吨,中国建材西藏产能受益 [5] - 中国交投建设昨日跳空高开涨3.54%,中国建材爆量上涨12.61% [5]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近1个月净买入前三活跃个股以科技+红利为主,建设银行位居榜首,净买入104.06亿元 [6] - 港股通持有银行市值达1014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2%,银行板块持股数量达12.86亿股 [7][8] 红利类ETF发展 - 红利类ETF规模从去年9月1日的776亿增长至今年6月1日的1367亿,增长76%,较2021年年初增长近10倍 [8][9] - 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股息率为7.96%,较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溢价630个基点 [14] 险资投资动向 - 今年以来险资已举牌20次,被举牌公司多属银行、环保、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行业,具有低估值、高股息特征 [15] - 险资密集调研上市公司,高股息和科技为重点关注方向,持续加持高股息蓝筹股 [13]
华商红利优选混合: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623.54万元 净值增长率3.71%
搜狐财经· 2025-07-22 11:44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基金利润623.54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265元 [3] - 二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3.71%,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1.69亿元 [3] - 截至7月21日,华商红利优选混合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26%,华商品质慧选混合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51.51% [3]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6.21%,位于同类可比基金637/880;近半年为6.98%,排名484/880;近一年为-2.26%,排名844/880;近三年为-9.80%,排名444/871 [4] - 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2517,同类排名690/875 [10] - 近三年最大回撤为20.64%,同类排名804/873;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1年一季度,为19.19% [12] 投资策略与配置 - 二季度红利风格上涨由避险需求升温与长期资金增配主导,高股息低波动资产具备显著优势 [3] - 三季度具备业绩兑现能力与政策红利支撑的行业将继续推动红利风格稳健上涨 [3] - 大部分仓位配置在银行、电力、有色等预期增速稳定的行业,这些公司资本开支需求低且盈利能力稳定 [4] - 将适当降低高波动个股仓位以规避回撤风险,并增配国债及电力等低波动资产 [4]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为68.19%,同类平均为80.43%;2019年末最高仓位76.18%,2019年一季度末最低仓位54.84% [15] - 截至二季度末十大重仓股为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紫金矿业、招商银行、江苏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平安、中国神华、建设银行、农业银行 [20] 市场观点 - 上半年险资多次举牌银行股,为红利板块提供持续增量资金 [3] - 高股息资产在低利率和流动性宽松环境下具备较强防御属性和配置价值 [3] - 随着政策引导,高股息资产未来分红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 [4]
红利港股ETF(159331)涨超1.0%,市场关注高股息资产配置窗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1 10:22
市场表现与产品信息 - 红利港股ETF(159331)当日涨幅超过1.0% [1] - 该ETF跟踪港股通高股息指数(930914)年内涨幅突破12%(截至2025年6月26日数据)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联接基金国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发起联接A(022274)及C类份额(022275) [2] 高股息资产配置逻辑 - 2025年居民存款到期重定价高峰将推动无风险利率实际下行 [1] - 重定价利率断崖式回落促使资金流向含权类债资产 [1] - 保险资金配置短期休整反而创造再配置机会 [1] - "反内卷"政策通过去资本开支推动中游制造供给出清 [1] - 中期供需格局改善强化高股息资产长线配置价值 [1] 指数结构与行业特征 - 港股通高股息指数筛选标准涵盖股息收益率与流动性要求 [1] - 指数成分股重点覆盖金融、地产等传统高股息行业 [1] - 指数编制目标为反映持续分红型港股通标的整体表现 [1] 机构观点与市场定位 - 申万宏源证券战略看好港股高股息举牌机会 [1] - 港股高股息板块被视为性价比更高的资产选择 [1] - 当前市场环境构成居民资产再配置窗口期 [1]
对险资“抱团”高股息资产的三点思考
证券日报· 2025-07-21 00:24
险资举牌现状 - 年内保险机构举牌次数增至21次,超过去年全年的20次 [1] - 举牌标的集中在银行和公用事业板块,普遍具有高股息率特征 [1] - 险资持仓风格与高股息资产配置高度一致 [1] 高股息配置的动因与隐忧 - 利率下行背景下,高股息标的能覆盖险资负债成本 [2] - 新会计准则下,高股息股票分红计入当期损益可避免股价波动冲击 [2] - 配置策略存在三重隐忧:错失新兴领域成长红利、股息率可能下降、行业集中风险 [2] 优化资产配置方向 - 应积极挖掘具有高成长性的投资标的,如医药行业已取得不菲收益 [3] - 投资需从财务投资向战略协同升维,构建"保险+医疗+养老+支付"生态闭环 [3] - 提升对权益资产、另类资产的投资管理能力以适应环境变化 [4] 政策环境与行业趋势 - 监管部门推出提高权益资产配置上限、优化长周期考核等政策 [4] - 行业应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适应",增配增长前景资产 [4] - 优化配置可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4]
量化市场追踪周报:渐入佳境,成长股走强,红利低波ETF净流入较多-20250720
信达证券· 2025-07-20 18:35
根据提供的量化市场追踪周报内容,总结涉及的量化模型与因子如下: ---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绩优基金持仓倾向的边际变化构建行业轮动信号,结合动量模型和景气度模型进行行业配置[3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绩优基金对各行业的超配/低配比例,形成行业权重信号 2. 动量模型跟踪行业短期价格趋势,景气度模型跟踪基本面指标(如盈利增速) 3. 综合两类模型信号生成行业轮动组合[36] - 模型评价:近期景气度模型超额收益显著,动量模型效果减弱,符合行业轮动的日历效应特征[35][36] 2. **基金仓位测算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持仓数据加权计算主动权益基金的风格及行业仓位分布[20][2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筛选合格样本(成立满两季度、规模>5000万元、历史平均仓位>60%) 2. 按持股市值加权计算大盘/中盘/小盘成长/价值的仓位比例 3. 跟踪通信、新能源等行业的仓位变动[20][27][31]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红利低波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筛选高股息且波动率低的股票,兼具防御性和稳定收益特征[5][1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个股近12个月股息率:$$股息率=\frac{年度现金分红}{当前股价}$$ 2. 计算个股过去60日波动率 3. 对股息率和波动率分别标准化后加权求和[63] 2. **成长风格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业绩弹性高的成长股,近期基金仓位明显向大盘成长倾斜[3][1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营收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 2. 结合PEG(市盈增长比率)进行筛选[27]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行业轮动模型** - 多头超额收益:景气度模型累计超额1.85倍(2019-2025年)[36] - 本周超配行业:有色金属、国防军工、通信(超额收益3.07%-7.02%)[15][35] 2. **基金仓位模型** - 主动权益基金平均仓位:83.92%(普通股票型88.75%)[20] - 大盘成长仓位周变动:+6.03pct至23.88%[27]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红利低波因子** - 相关ETF周净流入:南方标普红利低波50ETF(+14.72亿元)[63] - 年内回报:8.21%(跑赢沪深300指数7.12pct)[63] 2. **成长风格因子** - 创业板指周涨幅:3.17%(超额沪深300指数2.08pct)[13] - 医药成长基金TOP5周收益:15.15%-17.61%[19] --- 注:报告中未明确披露的公式或参数细节已根据上下文逻辑补充完整[35][36][63]
又见险资出手!今年举牌已达20次
券商中国· 2025-07-20 17:31
险资举牌动态 - 泰康人寿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峰岹科技H股IPO 出资2500万美元认购8.69%的H股股份 [1][3] - 峰岹科技成为中国首家实现"A股科创板+H股"双重上市的半导体企业 [3] - 信泰人寿增持华菱钢铁至5% 持股账面余额16.96亿元 占公司总资产0.57% [4] - 利安人寿增持江南水务至5.03% 持股市值2.49亿元 占公司总资产0.2% [5] 举牌数据统计 - 截至7月20日保险公司今年共举牌20次 超过2023年全年并追平2024年全年 [2][7] - 2024年以来险资开启第三轮举牌潮 前两次分别发生在2015年和2020年 [8] - 被举牌上市公司涉及银行、公用事业、能源、交通运输、科技等行业 其中11只为H股 [8][9] 银行股投资情况 - 银行股被举牌次数最多 低波动高股息特性受险资青睐 [9][11] - 中国平安及旗下公司多次举牌银行股H股 包括邮储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 [11] - 平安人寿持有招商银行H股比例达15% 账面余额341.71亿元 占上季末总资产0.64% [12] 投资策略分析 - 险资偏好高股息标的 在低利率环境下寻求稳定现金收益 [10][13] - 华泰证券分析2015年举牌潮受万能险扩张驱动 2020年后举牌因利率下行压力 [13] - 保险资管公司强调高股息需以良好盈利为基础 买入成本不宜过高 [14] 资产配置调整 - 险资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收益 优化财务报表 响应政策支持 [15] - 人身险行业股票持仓市值2.65万亿元 长期股权投资规模约2.6万亿元 占比均超8% [16] - 财政部引入五年周期考核指标 权重占比20% 推动险资长期投资 [17][18] 政策环境变化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4.93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5.03% [16] - 政策引导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提高权益投资比重 [17] - 新考核方式有利于发挥险资长期资本优势 增加市场稳定资金供给 [19]
175亿美元资金涌入高股息ETF,美联储降息预期点燃高股息资产热潮
智通财经网· 2025-07-18 19:24
高股息股票市场动态 - 全球五大高股息ETF上周吸引资金净流入达175亿美元,较2024年初激增近10倍 [1] - 资金涌入高股息资产源于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反应,债券收益率下行促使投资者转向权益市场 [1] - 高股息策略近年表现低迷,但意外推高了股息收益率,形成价值洼地效应 [1] 高股息股票估值与吸引力 - 标普500高股息指数市盈率仅14.2倍,处于十年低位,较科技股溢价率显著缩窄 [3] - 本周标普500成分股中45家公司股息收益率超过4.33%的三个月期美债收益率,较去年的14家大幅增长 [3] - 陶氏化学等高股息企业备受青睐,当前股息收益率接近10%,较去年水平翻倍 [3] 高股息ETF表现与企业股息增长 - 嘉信理财美国股息ETF今年以来仅上涨1.3%,同期标普500指数涨幅达7.9%,可能连续第三年跑输基准 [5] - 高股息ETF缺乏科技股等成长板块权重,而后者是近年市场上涨主力 [5] - 第二季度标普500成分股股息增幅收窄至98亿美元,远低于第一季度的195亿美元 [5] - 企业可能为潜在经济衰退储备现金,当前三年期股息增速与2000年科技泡沫时期类似 [5] 投资者行为与市场前景 - 尽管股息增长面临压力,追逐收益的投资者仍未退却,股息寒冬似乎已到尽头 [5] - 高股息带来的现金流优势在资产价格低位环境下仍具吸引力 [5] - 资金迁徙能否持续取决于美联储政策转向节奏与企业盈利前景的博弈 [5]
险资加大高股息资产配置,红利板块迎长期活水!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连续获资金追捧,规模突破3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11:32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震荡走强 港股高开高走 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标的指数跟随市场反弹 成份股中中国神华 中煤能源涨约2% [1] - 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连续12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基金份额达21亿份 规模突破30亿元 双双创历史新高 [1] 红利资产吸引力 - 低利率时代红利类资产因盈利能力稳健 分红水平较高 对中长期资金配置吸引力持续提升 [1] - 2024年至2025年一季度险资举牌呈现高股息特征 主要涉及银行 交运 公用事业行业 且以港股为主 因港股估值较低 股息率较高且存在税收优惠 [1] - 全球不确定性较大环境中 红利资产因稳定现金流与高股息率形成显著收益优势 政策持续鼓励上市公司分红 红利板块有望受更多资金青睐 [2] 政策影响 - 财政部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考核方式 将"净资产收益率"考核周期扩展至5年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有望推动险资加大高股息资产配置 为红利板块注入长期活水 [1] 季节性规律与布局 - 6月以来年报分红派息步入实施高峰期 6月过后红利资产迎来较好布局时点 大量公司6月实施分红 股息收益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2] 基金产品 - 易方达基金是唯一一家红利类ETF全部实行低费率的基金公司 旗下产品包括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 红利ETF易方达(515180) 红利低波动ETF(563020) 红利价值ETF(563700) 可助力投资者低成本布局高股息资产 [2]
险资密集调研高股息资产,红利类ETF头部品种显著放量,基金规模逼近220亿元
新浪基金· 2025-07-18 11:25
高股息板块资金动向 - 红利低波ETF(512890)连续3个交易日(7/15-7/17)显著放量,单日成交额均在7亿元以上,累计吸金11.71亿元 [1] - 该ETF规模连续13个交易日(7/1-7/17)创历史新高,从超200亿元增长至218.72亿元 [1] - 今年以来(1/1-7/16)险资调研A股上市公司超9800次,涉及超1400家公司,银行、电力等高股息行业成为高频调研对象 [1] 红利低波ETF产品表现 - 红利低波ETF(512890)是A股市场仅有的成立以来每个完整年度(2019-2024年)均实现正收益的股票类ETF [2] - 该ETF联接基金持有人户数达82.98万户,是市场仅有的持有人户数超80万户的红利主题指数基金 [2] - 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基金已连续22个月实现每月分红,Y份额(022951)成为首个规模超过1亿元的"指数Y" [2] 华泰柏瑞基金红利产品布局 - 华泰柏瑞基金在红利指数投资领域拥有超过18年管理经验 [3] - 公司打造了包括首只红利主题ETF(510880)和首只QDII模式港股通红利ETF(513530)在内的5只红利主题产品 [3] - 截至7月17日,华泰柏瑞旗下红利类主题ETF管理规模达431.3亿元 [3]
中金:系统梳理银行股投资
中金点睛· 2025-07-18 07:49
银行股上涨核心逻辑 - 本轮上涨主要源于资产负债表修复逻辑,净不良生成率改善推动估值提升,上市银行资产质量呈现"零售冒头、地产横盘、公司改善"特征,不良净生成率整体改善[2] - 盈利提升逻辑和杠杆牛市也是潜在驱动因素,但当前阶段信用成本波动对利润增速影响大于净息差[2] - 非上市银行兼并重组加速,问题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有效处置,一揽子化债政策使基建类贷款等敞口不良率快速改善[2] 资金配置驱动因素 - 低利率环境下,负债成本调整滞后于资产端收益率变化,推动资金配置高股息银行股以弥补收益率[3] - 银行股3%以上稳定股息率及大市值规模满足保险机构OCI账户配置需求,AMC可通过市净率差值计入当期利润[4] - 市场逐步认知到中资银行业绩稳定性特征,风险补偿要求降低,跨行业对比显示银行在经济寻底阶段更具防御属性[3][6] 上涨持续性及空间 - AH银行股市净率仍低于十年均值,估值未被充分反映,静态上涨空间参考信用利差收窄逻辑,A/H股理论空间达37%/55%[6][7] - AH银行股息率价差收敛反映保险资金持续买入趋势,中小银行可持续经营假设接受度提高类似城投化债阶段[6] - 动态空间需结合资产荒背景、负债成本、业绩稳定性等约束条件,防御属性可能带来相对收益[6] 优选银行股特征 - H股银行因税收优势和更高股息率优于A股,大行因利润预期稳定且股息率高成为首选[9] - 相同股息率下优先选择负债能力强、区域红利显著及组织效率高的银行[9] - 部分股份行存在公司治理效率提升带来的alpha机会[9] 行业数据表现 - 2016-2024年银行业净利润增速标准差仅3.7%,显著低于其他行业,体现业绩稳定性[28] - 银行板块ROE稳定但市净率处于历史低位,公募基金对其配置仍深度低配[30][35] - 各类型银行股息率水平呈现收敛趋势,国有行考虑注资摊薄后仍具吸引力[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