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

搜索文档
诺安基金:锚定特色化发展路径 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中国经济网· 2025-05-16 22:28
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为核心目标 在机制改革、产品供给和服务升级等方面作出系统性部署 [1] - 建立浮动管理费机制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 加强信息透明度 降低投资者成本 [2] - 要求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推动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 [2] 行业高质量发展方向 - 强调"以投资者为本" 落实信义义务 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 - 突出权益类基金发展导向 大力发展各类指数基金 支持产品立体化布局 [3] - 强化"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 支持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 [3] - 鼓励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 提升科技金融与数字金融服务能力 [6] 诺安基金战略布局与实施 - 坚守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践行"投研一体化"机制 在权益类基金领域构建竞争优势 [4] - 战略性布局科技产业 形成AI、半导体、创新药等产品矩阵 发布首份科技投资全景报告 [4] - 累计为740家科技企业提供IPO募资支持 持有新质生产力企业股票市值278亿元 [4] - 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投研、服务全流程 构建动态风险评估管理体系 [6] - 完善指数产品布局 实现主动管理与被动投资双轮驱动 [5] 行业服务升级措施 - 推动科技能力全面融入投研、营销与运营环节 提升服务效率与精准度 [6] - 拓宽"投前-投中-投后"服务深度与广度 提供个性化投资体验 [6] - 强化合规风控管理能力 作为公司经营基石 [6]
杭州市创业投资协会周恺秉:杭州科创崛起离不开两个“微小但重要”的变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21:02
杭州创业投资体系演进 - 周恺秉长期参与杭州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自20世纪90年代起持续呼吁加大科技投入,2011年关注创业投资项目退出机制,2015年建议构建"硅谷式"创业生态系统 [1] - 杭州创新公式包含三大核心变量:冒险宽容的文化、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活跃的创投资本,同时涉及创业生态、营商环境等多元因素 [3][4] - 杭州"六小龙"企业涌现印证城市包容度与文化交融的关键作用,44家浙江省独角兽企业中杭州占80%(55家中的44家) [5][11] 城市特质与创业生态 - 杭州社会包容度体现在市民交往无地域歧视、普通话普及、倡导"创业失败亦英雄"理念,推动浙商群体从借贷文化转向投资文化 [6] - 地理区位促成南北文化融合:承接江苏山东的稳健与绍兴温州的冒险,形成兼具科学理性与冒险精神的独特创业气质 [6][7] - 第一代企业家以本地人为主(马云、宗庆后等),而"六小龙"创始人中省外籍占比达67%(4/6),反映城市吸引力 [6] 资本生态建设实践 - 政府引导基金2008年率先探索,培育普华资本、华睿投资等本土机构,管理规模从数千万扩展至数百亿元 [8][10] - 创投机构呈现差异化格局:本土天使投资人专注早期(如李治国),红杉高瓴等头部机构布局成长期项目,形成互补 [8][9] - 杭高投通过支持"小而美"基金(规模1-5亿元)培育早期生态,每年全省50%投融资案例(约500个)来自杭州企业 [10][11] 科技金融协同发展 - 杭州银行体系突破传统间接融资模式,成为全国科技金融创新高地,各大银行积极布局科技金融业务 [10] - 创业投资与科技金融共同构成企业支持网络,该模式具备全国推广价值 [10]
兴业银行重庆分行落地全行首笔“知识产权挂钩贷款”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16 20:38
兴业银行重庆分行落地首笔"知识产权挂钩贷款" - 兴业银行重庆分行为某专精特新企业发放3000万元"知识产权挂钩贷款",通过利率与发明专利数量挂钩的灵活计息方式,帮助企业平衡利息偿付与盈利[1] - 该企业拥有86个国家发明专利,主营有色金属加工和新型建材制造,近期因订单大增导致流动资金紧张[1] - 贷款产品设计响应了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发布的《重庆市知识产权挂钩贷业务操作指南》金融团体标准[1] 知识产权挂钩贷款产品特点 - 产品将贷款利率与企业发明专利数量直接挂钩,使科技投入转化为融资成本优势[2] - 专门针对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企业特点设计,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2] - 体现兴业银行落实《金融支持科创企业"科创领航计划"推广方案》的政策精神[2] 兴业银行科技金融战略 - 作为全国首家获得AIC牌照的股份制银行,正重点打造"科技金融"业务名片[2] - 重庆分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将达百亿规模,已合作科技企业9000余家[2] - 通过"一行一品"产品创新策略,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2]
2025年首次全面降准落地生效,资金面有所收敛,债市继续回调
东方金诚· 2025-05-16 18: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5月15日资金面有所收敛,债市继续回调;转债市场主要指数跟随收跌,转债个券多数下跌;各期限美债收益率普遍大幅下行,主要欧洲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分化[1] 债市要闻 国内要闻 - 中办、国办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城市更新,推动符合条件项目发行REITs、资产证券化产品、公司信用类债券等[3] - 2025年央行首次降准落地生效,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4] - 李强强调把做强国内大循环作为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4] - 证监会举办“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将打好稳市政策“组合拳”,增强投资者信心[5] - 央行等部门拟进一步丰富“互换通”产品类型,业务量持续上升[6] - 央行等四部门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强调落实相关政策,提升科技领域金融支持[7] - 最高法、证监会联合发文护航资本市场改革发展[8] 国际要闻 - 鲍威尔将重新评估2020版货币政策框架,警告可能进入供应冲击频繁时期[9] - 美国4月零售销售环比0.1%小幅超预期,但消费者支出疲软显露端倪[10] 大宗商品 -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下跌,WTI 6月原油期货收跌2.42%,布伦特7月原油期货收跌2.36%;COMEX黄金期货涨1.66%;NYMEX天然气价格收跌2.86%[12] 资金面 公开市场操作 - 5月15日央行开展64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当日净回笼资金2191亿元[14] 资金利率 - 5月15日降准落地,但资金面有所收敛,DR001上行0.24bp至1.412%,DR007上行0.74bp至1.525%[15] 债市动态 利率债 - 现券收益率走势:5月15日债市继续回调,10年期国债活跃券250004收益率上行0.10bp至1.6700%,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250205收益率上行0.55bp至1.7440%[18] - 债券招标情况:展示了多只债券的期限、发行规模、中标收益率等招标信息[20] 信用债 - 二级市场成交异动:5月15日,产业债“H1碧地02”跌超16%,城投债“20豫辉债”跌超19%[21][22] - 信用债事件:多家公司有相关公告,如时代中国控股清盘呈请聆讯押后,正荣地产控股延期持有人会议投票等[24] 可转债 - 权益及转债指数:5月15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收跌,转债市场主要指数跟随收跌,成交额584.5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80.98亿元[24][25] - 转债跟踪:多只转债有下修转股价格、提前赎回等相关公告[28] 海外债市 - 美债市场:5月15日各期限美债收益率普遍大幅下行,2/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利差扩大,10年期通胀保值国债损益平衡通胀率下行[27][28][30] - 欧债市场:5月15日主要欧洲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分化[31] - 中资美元债每日价格变动:展示了截至5月14日收盘部分中资美元债的日变动等情况[33]
工银理财成功投资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助力科技金融发展再提速
经济观察报· 2025-05-16 18:26
政策利好之下,工银理财迅速响应,彰显出头部机构的敏锐洞察力与行动力。截至 5 月 14 日, 工银理财已成功投资 10 只银行间市场首批科技创新债券,这些债券的发债主体多元,涵盖民营企 业、地方国企及大型金融机构等。债券募集资金精准投向科技创新前沿领域,不仅为企业技术攻关 与产业升级提供了"源头活水",更体现了工银理财在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产业集聚方面的 不断探 索 。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工银理财始终将其作为理财资金配置的重点领域,积极助力做 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 工银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事实上,早在 2024 年 6 月,公司就发布了理 财行业首个"科技金融债券指数",这一创新为市场提供了衡量科技金融债券表现的"风向标",有 效引导更多理财资金流向高新技术产业。截至 2024 年末,其投资科技金融相关债券余额已位居 行业领先水平,此次投资首批科技创新债券,更是其深耕科技金融领域的又一有力证明。 从行业角度看,工银理财的实践具有示范效应。科技创新债券的推出,旨在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 题。工银理财凭借庞大的资金管理规模与专业的投研能力,高效对接优质科技企业融资需求,既为 投资者挖掘了兼具政策红利与成 ...
科技行情未完待续,如何轻松布局?
财富在线· 2025-05-16 17:27
中国AI产业高景气度 - 国内头部云厂商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反映行业高景气度[1] - 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推出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1] - 券商普遍看好科技板块机会,认为调整后的科技风格有望再度占据上风[1] 科技板块投资逻辑 - 兴业证券指出科技板块兼具景气优势和产业趋势催化,5-6月可能成为资金主要聚焦方向[1] - 西部证券认为AI算力订单将从头部公司向二线公司外溢,中长期看好国产大模型和算力芯片进化[1] - 多模态或成为未来基础模型标配,进一步拉动算力需求[1] AI投资方式建议 - AI领域专业门槛高,建议通过定投公募产品参与[2] - 定投可平滑持有成本,降低波动风险,适合无暇研究市场的投资者[2] - 汇安成长优选混合型基金(A类005550,C类005551)重点布局AI算力、算法及应用端资产[2]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端侧SOC方向多家公司一季报超预期,5-7月或迎产品创新周期[3] - 智能驾驶渗透率快速提升,激光雷达相关公司值得关注[3] - 半导体设计板块将精选有技术支撑与兑现预期的核心标的[3] - 半导体设备与零配件优选低估值龙头[3] - 国产算力行业竞争激烈,企业盈利预期下调[3] - AI应用方向重点关注货币化落地,智能驾驶与机器人确定性增强[3]
瑞达期货宏观市场周报-20250516
瑞达期货· 2025-05-16 17:27
瑞达期货研究院 「2025.5.16」 宏观市场周报 关 注 我 们 获 取 更 多 资 讯 作者:廖宏斌 期货投资咨询证号:Z0020723 联系电话:4008-8787-66 添加客服 业务咨询 目录 1、本周小结及下周 配置建议 2、重要新闻及事件 3、本周国内外经济 数据 4、下周重要经济指 标及经济大事 「本周小结及下周配置建议」 | 股票 | 债券 | | | --- | --- | --- | | | 沪深 300 +1.12% | 10 年国债到期收益率+0.24%/本周变动+0.39BP | | | 沪深 300 股指期货 +1.05% | 主力 10 年期国债期货 -0.51% | | | 本周点评:A股主要指数本周冲高回落,除科创板外均 | 本周点评:本周国债现券收益率走弱,10Y、30Y收益 | | | 录得小幅上涨。四期指表现分化,大盘蓝筹股强于中小 | 率上行5bp左右至1.67%、1.91%。本周国债期货集体 | | | 盘股。本周一,中美日内瓦关税谈判顺利达成,双方均 | 收跌,TS、TF 、T、TL主力合约分别下跌0.08%、 | | | 大幅调降关税幅度,贸易缓和推升市场风 ...
担当重要“买手”,多家理财公司发声支持科创债
华夏时报· 2025-05-16 16:28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梦雪 北京报道 支持科创债,银行理财也在积极贡献市场力量。 随着科创债发行迎来热潮,近日,中银理财、农银理财、工银理财陆续发声积极投资科创债,通过提高科创债在 资产组合中的占比、重点布局优质科技成长领域标的、发行科技金融主题产品、对科技型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等方 式,银行理财正通过自己的力量支持科创市场。 相关业内人士在分析中提到,相较普通信用债,银行理财投资科创债还能让投资人有机会分享科技型企业成长红 利或募集资金投资收益,这可能会成为科创债与普通信用债在估值方面的重要差异点。 理财公司加大科创债支持力度 中银理财也在5月9日参与了市场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中银理财披露显示,截至目前,该机构已支持吉利控 股、新微科技、兴业银行等民营企业、地方国企及大型金融机构等多家主体的科创融资,参与品种涉及公司债、 商业银行债等多种工具。 "一直以来,中银理财都将科技创新作为资产配置重点。"中银理财表示,该机构优先配置高端装备等硬科技领域 债券,同时,全方位布局指数型跟踪策略的含权理财产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灵活的融资支持。"十四五"期 间,中银理财对科技企业累计 ...
或将积极参与债市“科技板”建设,引导万亿元资金的国家科创基金在路上
华夏时报· 2025-05-16 16:28
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设立 - 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推出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核心是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2] - 基金目标规模达1万亿元,存续期20年,通过市场化方式引导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3][4] - 投资领域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储能等前沿领域,覆盖生物制造、具身智能、6G等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领域 [4] 基金运作机制与政策支持 - 采取母基金形式撬动社会资本,构建"政府让利+市场跟投+专业运作"协同网络,吸引地方资金和社会资本参与 [7] - 优化国有创业投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国有资本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带动地方国有资本参照执行 [5] -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试点至18个省份,支持保险资金参与试点,鼓励社保基金开展股权基金投资 [5] 科技创新融资环境改善 - 基金针对性解决科技型企业"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特征与传统融资体系"重盈收、重担保、重抵押"的错配问题 [4] - 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渠道,鼓励发展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优化科技金融生态 [5] - 配套推进债市"科技板"建设,信用评级机构需创新服务模式为科创债发行提供专业支持 [7][8] 预期影响与战略意义 - 基金将有效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3][7] - 通过支撑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4][7] - 构建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破解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堵点难点问题 [3][5]
七部门联合发布!再提及这项银行试点→
金融时报· 2025-05-16 15:59
政策内容 - 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政策,要求建立银行信贷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机制,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提高到80%,贷款期限延长到10年 [1] - 金融监管总局3月已开展试点工作,对"控股型"并购贷款比例从60%放宽至80%,期限从7年放宽至10年 [1] - 金融监管总局正在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将尽快出台实施,进一步释放并购贷款潜力 [1] 试点范围 - 试点城市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等18个科技优势资源集中、研发投入强度较大、并购交易活跃的城市 [2] - 试点银行包括大行、股份行、城商行,需经营状况良好、公司治理完善、并购贷款专业服务水平强 [2] - 试点科技企业需科研创新能力强、技术改造需求大、科技成果转化前景广阔、信用记录良好 [2] 业务进展 - 18个试点城市银行"首单"业务均已落地 [2] - 青岛首批两单业务授信金额1.83亿元 [2] -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发放4.1亿元贷款,期限10年 [2] - 北京银行为上海某民营上市科技企业提供贷款,占交易价款77.46%,期限10年 [2] 政策影响 - 贷款比例提高使企业自筹资金占比从40%可降至20%,更好满足并购资金需求 [3] - 贷款期限延长至10年与企业并购后发展周期更匹配,减轻还款压力 [3] - 政策促使商业银行建立更专业科学的信贷评估体系,精准识别科技企业需求和风险 [3] 监管要求 - 金融监管总局将督促试点银行制定工作细则,健全差异化信贷评价体系 [4] - 要求强化贷款资金用途监控,培养科技金融专业人才队伍 [4] - 银行业需设计合理还款计划,建立动态风险预警机制,进行压力测试 [4] 行业特征 - 科技企业具有研发投入大、周期长、盈利慢的特征 [2] - 科技项目研发、成果转化及并购后整合周期较长 [2] -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业务资金规模大、风险较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