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君安期货研究周报:绿色金融与新能源-20250706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06 20: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镍价或低位承压,成本有小幅下移预期,上方空间缺乏想象力;不锈钢供需双弱,钢价预计窄幅震荡 [4][5] - 工业硅上行空间有限,推荐空配;多晶硅建议观望,等待政策细节落地 [34][35] - 碳酸锂盘面利润打开,关注上方压力,建议逢高空、反套及卖出套保 [59][6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镍和不锈钢 - **基本面**:沪镍矿端支撑松动,冶炼端限制上方弹性;不锈钢供需双弱,库存轻微消化,钢价修复但弹性有限 [4][5] - **库存变化**:中国精炼镍社会库存增加,LME镍库存减少;镍铁库存压力边际增加;不锈钢社会总库存周环比下降;中国港口镍矿库存增加 [6][7][9] - **市场消息**:涉及加拿大安大略省镍出口、印尼镍铁项目、镍冶炼厂复产、冷轧厂停产检修、菲律宾镍矿出口政策及印尼工业园区环境违规等消息 [10][11] - **重点数据跟踪**:展示了沪镍和不锈钢主力合约收盘价、成交量、相关产品价格及价差等数据 [14] 工业硅和多晶硅 - **本周价格走势**:工业硅盘面宽幅震荡,现货价格上涨;多晶硅盘面大幅上涨,现货报价走高 [30] - **供需基本面**:工业硅行业库存去库,供给端周产减少,需求端下游短期需求有增有减;多晶硅上游库存累库,供给端产量边际提升,需求端终端需求退坡 [31][32] - **后市观点**:工业硅推荐逢高空配;多晶硅建议观望,等待政策细节 [34][35] - **行情数据**:提供了工业硅主流消费地参考价及三大主要港口/仓库成交价 [38] - **工业硅供给端**:包含国内工业硅社库、厂内库存季节性图,月度开工率、产量图,各地区利润测算图,出口、进口数量图,贸易环节库销比图,原料价格及主产地电价等信息 [40][41][46] - **工业硅消费端**:展示了多晶硅、有机硅、铝合金相关产品价格、产量、开工率、进出口量等图表 [48][49][51] 碳酸锂 - **本周价格走势**:主力合约震荡上行,期现基差、合约价差有变化 [56] - **供需基本面**:供应方面,碳酸锂价格上涨带动锂矿价格上升,产量受检修影响环比减少,进口数量低位;需求方面,反内卷政策和美国法案压制需求;库存方面,社会库存总量增加,期货仓单数量减少 [57][58] - **后市观点**:建议逢高空,2507价格运行区间预计5.5 - 6.5万元/吨;跨期建议反套,除8 - 9合约维持正套思路;套保建议卖出套保,卖出保值比例建议提升至80% [59][60] - **行情数据**:包含碳酸锂期现基差、合约价差图表及锂产业链现货市场价格概览 [64][65] - **锂盐上游供给端**:展示了锂辉石精矿加工利润、价格走势,锂精矿进口量及价格等图表 [68] - **锂盐中游消费端**:呈现了碳酸锂及相关产品价格、产量、开工率、进出口量、库存等图表 [72][73][77] - **锂盐下游消费端**:展示了锂电池及材料相关产品产量、开工率、进出口量、装机量等图表 [77][78]
绿金委主任马骏:绿色金融的下一个突破口是转型金融
证券时报网· 2025-07-05 11:37
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40.61万亿元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市场规模全球第一[1] - 绿色金融已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动力及金融业创新发展主流业务[1] 转型金融框架推进 - 绿金委将推动转型金融标准编制和落地以解决高碳行业低碳转型资金需求[1] - 配合人民银行支持首批转型金融标准试用落地并启动第二批标准编制工作[1] 可持续信息披露建设 - 财政部2024年12月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三大交易所2025年1月出台上市公司披露指南[2] - 绿金委协助修订《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以衔接ISSB标准强化碳中和相关信息披露[2] 国家气候目标规划 - 中国正制定2035年NDC目标计划在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发布[3] - 金融机构需编制运营及投融资碳排放转型规划湖州银行已率先试点[3] 金融产品创新方向 - 绿金委支持通过绿色债券碳金融等工具推动可再生能源及高碳行业转型[4] - 计划促进碳金融市场扩容提升国际分类目录兼容性并扩大生物多样性研究[4] 政策协同与改革深化 - 生态环境部与金融部门联动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支撑美丽中国建设[3] - 绿金委将持续为绿色低碳转型创造新动力聚焦务实成果落地[4]
先行先试!湖州将打造全国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基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7-05 00:13
湖州市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基地实施方案 - 湖州市发布《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实施方案》,打造全国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基地,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10家银行总行参与共建 [1] - 湖州2017年获批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8年来形成74项全国首创性试点成果,绿色信贷年均增长41%,余额占比达33%,高于全国平均近20个百分点 [1] - 湖州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基地核心目标是打造金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基地和展示窗口 [2] 湖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成果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肯定"湖州经验"已复制推广到国内多地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2] - 湖州将依托绿色金融综合服务试点机构、研培宣教基地等六大载体,提升绿色金融五大能力(协同创新、综合服务、复制推广、国际合作) [2] - 湖州市政府将建立专门工作协调机制,强化政策资金投入,打造金融业态集聚平台 [3] 绿色金融发展战略 - 湖州率先将绿色金融列为长期发展战略,在制度标准、组织机构、产品服务、政策激励、金融科技等方面先行先试 [1] - 打造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基地是提升湖州绿色金融集聚辐射能力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推动改革纵深发展的有力支撑 [2]
央行副行长陆磊: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21:33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交流会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提出下一阶段四大工作方向: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衔接、引导金融支持自然保护、深化国际合作、支持区域改革创新[1] - 浙江湖州作为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形成可复制的"湖州经验",包括立法实践、标准探索、信息披露等创新成果[1] 湖州绿色金融改革成果 - 湖州绿色信贷年均增长41%,余额占比达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2] - 浙江省通过"2211"金融现代化工程,在地方立法、数字化基建、激励机制等方面形成全国性示范方案[2] 浙江未来绿色金融发展计划 - 浙江省将打造湖州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基地,建设综合创新中心、宣教培训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3] - 目标是通过深化改革形成示范窗口,强化绿色金融与经济低碳转型的良性互动[3] 转型金融发展动态 - 转型产业经济占比远超纯绿产业,政策支持下业务将爆发式增长,G20框架包含5大支柱22条原则[4] - 中国人民银行已编制4个行业转型目录,湖州率先启动转型项目并提供碳账户等配套服务[4] - 银行转型规划需设定分阶段减碳路径,通过调整融资结构(增加低碳客户敞口、减少高碳客户贷款)落实目标[4]
货币市场日报:7月4日
新华财经· 2025-07-04 20:41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 人民银行4日开展34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1.40%与此前持平,当日净回笼4919亿元(因到期5259亿元)[1] - 本周累计净回笼13753亿元(操作6522亿元 vs 到期20275亿元)[1] 银行间市场利率动态 - Shibor全线下跌:隔夜降0.20BP至1.3130%,7天降3.30BP至1.4230%,14天降1.70BP至1.5230%[1] - 质押式回购利率普遍下行:DR007降4.5BP至1.4222%,R007降2.9BP至1.4881%,成交额增减不一(DR001增2547亿元,R007减317亿元)[4] - 资金面整体宽松:午后隔夜利率最低成交1.30%,存单隔夜成交1.40%附近,7天成交1.48%[8] 同业存单市场 - 当日发行114只存单,实际发行量1246.4亿元,交投集中在1Y和6M期限[9] - 二级市场收益率窄幅波动:1M国股降0.5BP至1.505,9M和1Y国股均上行0.25BP至1.5975附近[9] - 期限利差变化:1Y-1M利差扩宽0.75BP至9.25BP,6M-3M利差维持4BP[9] 政策动态 - 央行就《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拟适应业务发展需求[11] - 央行副行长陆磊强调将汇聚力量推进绿色金融发展[11] - 央行研究局表示将继续支持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11]
上海自贸区77条试点措施复制推广,涉及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等领域
第一财经· 2025-07-04 19:14
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经验复制推广 - 国务院印发通知将77条试点措施向更大范围复制推广 其中34条推广到其他自贸试验区 43条推广到全国 [1] - 复制推广措施聚焦7个方面:服务贸易扩大开放 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 知识产权保护 政府采购改革 "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 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3] - 36条措施涉及知识产权保护 政府采购改革 劳动者权益保护 国有企业改革 环境保护等领域 占比近一半 [4] 数字领域改革开放 - 上海自贸试验区围绕数据跨境流动 数字技术应用 数据开放共享进行先行先试 形成84个数据项的负面清单及管理办法 [5] - 开放300余个政府数据集 开发养老资源"一点通"等便民应用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5] - 2024年上海数字贸易进出口达1095.3亿美元 同比增长4.9% 占全国30.1% [6] 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 上海跨国公司跨境资金池达169家 集中外债额度2468.3亿美元 境外放款额度超800亿美元 [7] - 上海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全面提升 相关立法已于3月发布 [7] - 金融机构强化绿色债券投融资 支持绿色信托 绿色租赁等产品 将ESG评级纳入融资产品开发 [7] - 将推广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至相关自贸试验区 优化电子支付服务至全国 [8]
金融赋能绿色创新:中小微企业转型的“绿色引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8:58
中小微企业绿色转型现状 - 中小微企业占全球企业总数的90%以上,贡献约一半的全球GDP,是就业与创新的核心引擎 [1] - 中国中小微企业贡献50%以上税收、60%以上GDP、70%以上技术创新和80%以上城镇就业 [2] - 中小微企业面临融资渠道有限、基础设施不足、气候危机冲击等多重挑战 [1] 绿色创新实践案例 - 重庆弘凡芝圃生物科技通过"叶养蚕—枝种菇—渣作肥—肥回园"生态闭环产业链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 - 度小满2024年为绿色减碳产业、新能源产业用户提供6.95亿元贷款 [2] - 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成立绿色金融专业部门,试行碳资产质押融资业务 [3][4] 金融支持措施 - 金融机构需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建议建立碳账户帮助中小微企业低成本开展可持续信息披露 [3] - 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在5个省份开展赋能计划,提供政策普及、金融机构引荐等服务 [4] - 北京地区金融机构推出绿色普惠金融贷款,帮助解决信息不对称、资源有限等问题 [4] 未来发展方向 - 绿色创新是中小微企业应对环境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路径 [5] - 需加强跨领域合作,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绿色金融创新 [5] - 绿色金融应成为中小微企业绿色转型的催化剂和可持续发展关键 [3]
中国宏桥(1378.HK)控股子公司闪耀“金格奖”,绿色科技创新债券荣膺“ESG卓越项目奖”
格隆汇· 2025-07-04 18:01
公司荣誉与背景 - 山东宏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三期绿色科技创新债券(乡村振兴)荣获"ESG卓越项目奖",表彰其在环保效益与社会价值方面的突出表现 [1] - 公司是香港上市公司中国宏桥集团的控股子公司,拥有31年铝业经验,已构建电力、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精深加工、再生铝的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 [3][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517.18亿元,同比增长15.65%,净利润同比激增110.14% [4] - 2025年第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56%,净利润同比增长46.46% [4] ESG实践与绿色制造 - 公司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为基础,拥有两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四家省级绿色工厂及一家省级绿色供应链 [4] - 公司及子公司入选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并获得国内铝深加工行业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评价首张AAA级证书 [4] - 加速构建清洁能源体系,发力再生铝产业,推动绿色循环经济 [5] ESG债券市场分析 - ESG债券可降低融资成本,2022-2023年发行的AAA级3年期绿色债券中,75%的票面利率低于普通债券,平均低12个BP [6] - 良好的ESG表现能吸引长期投资,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资本市场认可度 [6] 债券发行细节与创新价值 - 债券发行总额5亿元,募集资金用于28个光伏电站项目,总投资145.2亿元 [7] - 债券兼具绿色债券、科创债、乡村振兴标签,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 [7] - 募投项目预计年减排CO₂ 10.08万吨、替代标煤4.81万吨,减排SO₂ 13.28吨、NOx 21.28吨、颗粒物2.72吨 [8] 项目社会效益 - 光伏电站优化区域能源结构,缓解电力紧张,带动跨行业就业(如农光互补),为脱贫县域提供产业支撑 [8] - 形成"绿色基建-就业增收-绿色转型"的正向循环,强化ESG维度上的社会韧性 [9] 行业趋势 - 绿色金融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趋势,推动美丽中国与乡村振兴目标实现 [10]
新华财经与上海大学“城市更新圆桌会”成功举行 共探金融支持城市更新新路径
新华财经· 2025-07-04 15:50
城市更新政策与战略发展 - 城市更新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从2019年首次提出到写入"十四五"规划,2025年5月15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意见》,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3] - 全国已有35个城市纳入城市更新行动范围,政策从探索阶段向精细化、规范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3] - 上海大学城市更新研究院成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研究院,获批中国第一个城市更新交叉学科博士点,与联合国合作开展全球城市更新最佳实践案例评选 [2] 金融支持与融资机制 - 城市更新项目资金需求大、回收周期长,需构建多元化融资机制,调动社会资本、政策性金融、市场化金融等力量 [4] - 苏州允许变更建筑使用功能发展新业态、成都对保留历史建筑的项目不计入容积率,扬州原住民收储租更新模式、浙江安吉民宿村改造项目等案例展示了盘活存量资源的成功经验 [4] - 商业银行通过调整贷款期限、给予利率优惠、创新授信模式等方式支持城市更新项目,应对项目本身风险、还款来源风险、信用风险等多重挑战 [7] 城市更新实践案例与模式 - 老旧小区改造领域典型案例包括京能金泰颐寿轩白纸坊项目、国投宝原项目、共有产权养老案例 [4] - 商改商领域成功案例包括太古雅秀、SKPS、THE BOX等,展示了不同模式的适用条件和资金支持方式 [4] - 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城市更新投融资方面的经验为我国提供了有益借鉴 [7] 技术创新与数据应用 - 遥感卫星数据可用于监测城市更新项目,光学卫星捕捉地表建筑细节,红外相机分析城市活动及热岛效应 [5] - 四象科技为银行提供项目状态监测服务,助力银行进行风控及阶段性放贷决策 [7] - 卫星数据在长三角、上海等地的城市更新、工业制造业发展中展现出广泛应用价值 [6] 学科发展与未来展望 - 城市更新从1.0版本迈向3.0版本,未来将聚焦设计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社会学、应用经济学五大学科的深度融合 [2] - 城市更新有望在3-5年内成为一级学科,构建全新的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2] - 绿色金融在城市更新中的重要性凸显,需强化政府引导和政策协同,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工具的应用 [7]
ESG一周丨我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占全球比重达1/3;北交所首单科技创新绿色公司债券成功发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14:53
清洁能源投资与发展 - 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比重1/3 [1] -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连续10年全球首位,对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增量贡献率超45% [1] - 上海、重庆、浙江、福建实现风电和光伏新能源100%消纳 [2] - 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4.2%,风电利用率93.2% [2] 核电与绿色金融 - 中国人寿、中国核电等共同出资15.01亿元成立核电投资基金 [3] - 中交一公局发行北交所首单科技创新绿色公司债券,募集3亿元投入绿色建筑领域 [4] 纺织业减排进展 - 2005-2022年中国纺织工业碳排放强度下降超60%,近两年再降14% [5] 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 - 国家能源集团发布全球首个千亿级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覆盖电力全场景智能决策 [6][7] 国际气候政策 - 欧盟提出《欧洲气候法》修订案,设定2040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90%的目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