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许可证管理
搜索文档
政策护航 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加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11-20 08:40
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 - 2025年9月中国汽车出口总量65.2万辆,环比增长6.7%,同比增长21% [2] - 2025年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22.2万辆,同比增长1倍 [2] - 2025年1-9月中国汽车出口总量495万辆,同比增长14.8% [2] - 2025年1-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175.8万辆,同比增长89.4% [2] - 2025年全年汽车出口量有望超过650万辆 [2] - 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201万辆,同比增长16% [3] - 2025年1-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前十大目的地国家为比利时、菲律宾、英国、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泰国、阿联酋、印度尼西亚及印度 [2] 出口市场动态与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出口主要面向西欧和亚洲市场 [2] - 欧盟市场是新能源汽车出口的绝对主力市场,东南亚和中东市场需求波动较大 [4] -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混合动力车型替代纯电动车型成为新的增长点,插电式混合动力皮卡出口表现强劲 [2] -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从补贴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市场竞争力大幅增强 [3] - 2024年下半年因欧盟加征关税,新能源汽车出口走势低迷,11月出现异常负增长 [3] - 2025年1月出口暴增,2-3月表现低迷,4-9月持续保持高位态势 [3] 出口政策与管理 - 2025年9月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决定对纯电动乘用车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 [1][4] - 政策针对海关商品编号8703801090(仅装有驱动电动机的具有车辆识别代码的其他载人车辆)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 [4] - 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旨在规范出口主体,仅汽车制造企业及其授权经营企业可申领许可证,切断非授权主体出口通道 [4][6] - 许可证申领需满足企业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名单且产品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两大条件 [6] - 政策目标是从源头控制低质电动汽车产品出口,堵塞无证出口漏洞,避免质量失控 [5][6] 行业挑战与规范背景 - 新能源汽车出口秩序混乱问题突出,部分企业采取低价倾销策略,忽视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 [5] - 乱象导致“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被贴上“低价劣质”标签,损害国际声誉 [5] - 此前纯电动汽车出口缺乏针对性许可证管理,现有监管框架对非授权主体约束不足 [5] - 出口前期主要以低速电动汽车为主,该类车型结构简单、成本低、需求广,在泰国、越南等市场因政策红利具备较强竞争力 [4] 未来发展建议 - 应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差异化竞争,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6] -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聚焦智能驾驶、固态电池、超充技术等核心领域,推动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 [6] - 需加强海外合规与风险防范,引导企业提升合规经营意识,跟踪目标市场准入、环保、数据保护、知识产权等政策法规 [7] - 支持企业与当地企业合作,构建共建共享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7]
纯电动乘用车纳入出口许可证管理 专家:新政助推汽车高质量出海
中国经营报· 2025-09-27 16:52
政策核心内容 - 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对纯电动乘用车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自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1] - 政策针对海关商品编号8703801090项下,仅装有驱动电动机且具有车辆识别代码(VIN码)的其他载人车辆 [2] - 资质申报与管理流程依照《关于进一步规范汽车和摩托车产品出口秩序的通知》(商产发〔2012〕318号)执行 [2] 政策目标与预期影响 - 举措旨在从三大核心层面系统重构出口秩序:强化品牌责任、提升服务水平、遏制低价竞争 [1] - 推动汽车制造企业全面主导自产品牌纯电动乘用车的出口业务,为产业提质升级注入动力 [5] - 以汽车制造企业为出口第一责任人的机制,可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可追溯,形成政企协同的治理模式 [6] - 规范出口秩序是构建高水平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一环,促进汽车行业向更优、更新、更高质量发展方式转变 [6] 行业出口现状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产销量均突破千万辆级,占世界比重超六成 [5] -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585.9万辆,蝉联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超20% [5] - 2025年1—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已达153.2万辆,同比激增87.3%,8月单月出口达22.4万辆 [5] - 产品出口至7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洲是重要目的地,比利时、英国、西班牙、德国位列2024年出口量前五国家 [2] - 东南亚、拉美等市场正在成为重要增长极 [2] 当前挑战与适应性需求 - 部分国产电动车在海外市场出现水土不服,需适应不同市场的认证法规,如碳足迹、充电接口、驾驶辅助功能等 [3] - 气候差异对产品提出严苛要求,寒带需应对低温启动与供暖能耗,高温干旱地区需强化电池热管理,湿热多雨地区需提升密封、制冷与防锈性能 [3] - 许多车企在海外采用代理销售和服务模式,导致维修网点稀少、充电设施不足、备件供应滞后、售后服务响应慢等问题 [3] - 欧盟市场是绝对主力市场,但东南亚市场和中东等市场需求波动较大,且中国纯电动产品过于追求高端和大型化,小型电动车缺乏好产品,出口压力较大 [2] 未来发展方向 - 政策鼓励适应性开发,基于对当地市场、文化、法规、环境与用户习惯的深度理解,为特定市场量身定制产品 [4] - 车企直接运营出口能够实现本土化适配与持续服务保障,通过构建全周期服务网络塑造专业、高端的品牌形象 [3] - 深度国际化将带动本地化的供应链、售后服务、金融服务协同发展,完成以制造为中心的规模输出向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的模式转变 [6]
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纯电动乘用车出口设“许可门槛” 专家:将重构出口秩序 助力出口提质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23:36
9月26日,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2025年第54号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明确自 2026年1月1日起,对货物名称为仅装有驱动电动机的具有车辆识别代码(VIN码)的其他载人车辆(参考海关商品编号为 8703801090)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这一专项许可制度的落地,或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从"规模导向"全面转向"质量 为先",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的高质量发展筑牢制度屏障。 商务部网站截图 图片来源:商务部网站 根据《公告》,申报出口资质的企业条件、管理方式、申报程序、出口许可证申领与发放等,依照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 部、海关总署、原质检总局、原国家认监委《关于进一步规范汽车和摩托车产品出口秩序的通知》(商产发〔2012〕318 号)的相关规定执行,海关对出口纯电动乘用车的检验以现行有效的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目录为准。 "商务部等主管部门此举是为了规范管理纯电动乘用车出口秩序,防止平行出口等不规范行为的出现。"9月26日,乘联分会 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意味着,届时所有纯电动乘用车出口必须向商务部或其授权机构申领出口许可证,未获许可 ...
四部门发布!规范纯电动乘用车出口秩序
上海证券报· 2025-09-26 23:34
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26日发布公告,决定对纯电动乘用车实施出口许可 证管理,自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出口的纯电动乘用车需通过官方许可流程,旨在规范出 口秩序,减少低价竞争乱象,推动行业向技术竞争转型。 洪涛也认为,该举措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产生行业规范化程度提升、国际市场竞争策略调整以及产 业链协同效应等影响。具体来看,产业链方面,上游锂资源海外布局将更注重与出口资质企业的绑定, 确保供应链稳定性;下游海事备案、危险品运输等环节需求增长,推动物流与认证服务专业化。 此外,公告要求,申报出口资质的企业条件、管理方式、申报程序、出口许可证申领与发放等,依照商 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原质检总局、原国家认监委《关于进一步规范汽车和摩托车产品出 口秩序的通知》的相关规定执行,海关对出口纯电动乘用车的检验以现行有效的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 商品目录为准。 作者:白丽斐 中国是电动汽车的制造大国、贸易大国、消费大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首 次突破200万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下称"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8月新能 源乘用车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