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逻辑

搜索文档
隐形主线“翻倍股”涌现!基金经理重金押注
券商中国· 2025-09-15 11:42
出海逻辑成热门主题背后隐形主线。 今年,市场主线轮动加速,人工智能、创新药、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等热门主题轮番走强,大幅反弹行情频频上演。 若深挖这轮行情的核心推手,出海逻辑的支撑作用不容忽视。 当下,出海标的已从前期的"线索"蜕变为市场的重要隐形主线,既能释放出高速增长的业绩,又催生大量投资机会,孕 育出批量翻倍股。面对这一趋势,基金经理纷纷将其纳入重点配置范畴,而随着行情逐步演绎,部分布局精准的基金已 率先进入业绩兑现的收获阶段。 出海逻辑孕育出批量翻倍股 今年,科技与新消费主导市场超额收益,成为最大主线,人工智能、创新药、人形机器人、新消费等热门主题轮番走 强,重仓这些领域的基金更是收获颇丰。 深挖这轮行情背后,出海成为贯穿其中的重要逻辑支撑。从市场表现来看,出海标的成为不容忽视的隐形主线。对一部 分基金经理而言,出海逻辑已不再是科技成长逻辑的"补充选项",已成为配置组合中的核心脉络。 从今年市场表现来看,热门主线题材股与出海标的高度重合,翻倍股批量涌现。 Wind数据显示,今年共有420多只翻倍股,其中超110只个股的境外收入占比超30%,其中热门基金重仓股频现。 在基金重仓的茂莱光学、新易盛、菲利华 ...
出海逻辑成热门主题背后隐形主线 基金经理称未来仍是重要增长来源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07:13
人民财讯9月15日电,今年,市场主线轮动加速,人工智能、创新药、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等热门主 题轮番走强,大幅反弹行情频频上演。若深挖这轮行情的核心推手,出海逻辑的支撑作用不容忽视。当 下,出海标的已从前期的线索蜕变为市场的重要隐形主线,既能释放出高速增长的业绩,又催生大量投 资机会,孕育出批量翻倍股。面对这一趋势,基金经理纷纷将其纳入重点配置范畴,随着行情逐步演 绎,部分布局精准的基金已率先进入收获阶段。从中长期视角看,基金经理普遍认为出海仍是国内企业 重要的增长来源。 ...
出海逻辑制造批量翻倍股 基金经理称未来仍是重要增长来源
证券时报· 2025-09-15 06:33
出海逻辑成为市场隐形主线 - 出海逻辑成为支撑人工智能、创新药、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等热门主题行情的核心推手 [1] - 出海标的从前期线索蜕变为市场重要隐形主线 释放高速增长业绩并催生大量投资机会 [1] - 基金经理将出海逻辑纳入重点配置范畴 部分布局精准基金已进入收获阶段 [1] 出海标的与市场表现高度重合 - 今年420多只翻倍股中 超110只个股境外收入占比超30% [3] - 基金重仓股如茂莱光学、新易盛、菲利华等公司境外收入占比均不低 [3] - 匠心家居、涛涛车业、香农芯创等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占比超90% [3] 人工智能算力板块表现突出 - 新易盛、天孚通信、中际旭创等英伟达供应链公司境外营收占比均超70% 今年股价均翻倍 [3] - 新易盛境外收入占比从去年末78.7%提升至今年年中94.47% 股价增长3.35倍 [3] - 海外AI基建推动国内相关公司高增速 成为配置首选 [6] 消费与科技板块出海表现 - 华泰柏瑞质量成长混合基金今年取得107.05%业绩 重仓股包含胜宏科技等科技公司及涛涛车业等消费公司 [4] - 消费类公司如泡泡玛特境外收入占比从去年年中29.65%提升至今年年中40% [6] - 科技出海从劳动力红利向工程师红利转型 涵盖消费品、创新药、汽车、机器人等领域 [7] 医药与新兴消费出海加速 - 医药企业出海掀起新高潮 成为基金经理竞相追逐赛道 [6] - 游戏出海和IP出海方向获得基金增加配置 [8] - 品牌出海成为消费股投资主线 消费基金经理挖掘出海业务占比高消费股 [6] 出海逻辑获得市场共识 - 超千只基金半年报提及出海投资逻辑 投资机构密集调研出海业务 [5] - 中国股市向价值回报转型 全球竞争力强且景气度明确资产成为市场优选 [5] - 高端制造、信息科技、大消费、医药等方向境外收入增长显著 [6] 中长期增长前景 - 出海仍是国内企业重要增长来源 优势制造产业从产品出海向产能出海和品牌出海升级 [8] - 借鉴日本90年代经验 出海是经济下行期内需平淡下持续投资方向 [8] - 重点关注没有贸易限制且具竞争优势环节 如摩托车、家电、饲料等领域 [8] 产业竞争力与出海方向 - 寻找能够出海具备产业竞争力产业是最优解 包括创新药、IP衍生品出海、人工智能海外算力等 [9] - 中国科技企业全球份额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分享更大价值量 [7] - 企业出海范围从制造企业延伸至研发强势公司及运营、渠道、品牌优势公司 [6]
A股分析师前瞻:“慢牛”行情或延续,高景气赛道仍是首选
选股宝· 2025-09-14 22:08
核心观点 - 9月A股"慢牛"行情延续 高景气赛道仍是首选[1] - 行业轮动强度处于低位 9月或迎来扩散窗口[1] - 出海逻辑成为本轮行情核心主线 涨幅领先公司多与海外供应链相关[2] - 政策催化预期强烈 四中全会将聚焦硬科技和新质生产力领域[1][2][3] - 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 增量资金蓄势待发[2][3] 市场行情判断 - 9月A股延续"慢牛"行情特征[1] - 行业轮动强度已降至去年4月以来新低[1] - 日均成交额预计回归1.6-1.8万亿元区间[2] - 全年视角下8-9月通常是行业轮动剧烈阶段[1] - 市场短期存在情绪溢价带来的超额换手[2] 投资主线与逻辑 - 出海逻辑表现突出 315个子行业的695家龙头公司中 6月以来涨幅最大的15家公司有12家具备出海属性[2] - 海外AI产业链包括光模块 PCB 服务器 液冷 氮化镓 玻纤等细分领域[2] - 创新药BD和全球定价资源股(稀土 铜)表现强劲[2] - 优势产业出海包括游戏 扫地机器人等领域[2] - 端侧AI代工获得市场关注[2] 重点关注板块 - 高景气赛道:固态电池 储能 创新药 AI应用 人形机器人[2] - 新消费领域:IP经济 口含烟等新兴消费形态[2] - 资源类板块:有色金属 化工 稀土 铜等全球定价品种[1][2][3] - 科技主线:AI算力 半导体 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2][3] - 港股市场:互联网板块有望获得"外资+南下"双加持[2] 政策与事件催化 - 10月将召开四中全会 硬科技和新质生产力领域或有较多政策催化[1][2] - "十五五规划"大概率聚焦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3] - 中美经贸谈判若达成实质性成果 将提振投资者情绪[3] - 国内"金九银十"秋季开工旺季启动 产业链库存处于历史低位[4] - 美联储9月降息已成市场共识 中美谈判进展影响全球风险偏好[2] 资金面与流动性 - 居民端潜在增量资金依旧充沛[2] - 北向资金成交持续处于高位 两融余额再创新高[3] - 资金面四个蓄水池依然蓄势待发[3] - 指数赚钱效应与增量资金的正螺旋仍在运转[3] - 科创板等ETF出现阶段性赎回 产业资本高位减持[3] 盈利与基本面 - A股盈利处于筑底阶段 需在结构上精选高景气赛道[1] - 从2025年盈利预期来看 TMT领域亮点较多[1] - 产业链盈利底一旦得到确认 顺周期交易将于4季度前置启动[4] - 通缩倾向出现扭转可能成为吸引海外资金配置的关键因素[3] - 2026年基本面逐渐触底企稳概率较高[3]
出海成基金重仓依据!公募挖掘业绩增长“第二曲线”
券商中国· 2025-09-01 19:06
出海逻辑成为基金核心投资策略 - 出海逻辑成为基金挖掘弹性和评估逆周期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 [1] - 公募基金形成共识:出海既能寻找增量空间,又能对冲传统市场风险,实现超越宏观数据与行业增速的业绩表现 [2] - 公募基金十强产品业绩和十大重仓股特点均反映出海品种成为高质量投资的主要落脚点 [2] 出海指标驱动基金重仓布局 - 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腾讯控股、宁德时代、阿里巴巴-w、新易盛、小米集团、紫金矿业等)几乎全部指向出海业务 [4] - 新易盛海外收入占比达78.70%,成为冠军基金永赢科技智选第一大重仓股,该基金年内收益超1.75倍 [4] - 创新药企出海支撑基金经理信心:上半年创新药海外许可金额超600亿美元,和铂医药海外收入占比从两年前37%猛增至98%,八个月内股价上涨约7倍 [5] - 重仓创新药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QDII基金年内收益达1.33倍 [5] 海外业务提供第二增长曲线 - 时代天使国内收入增长不足2%,但海外收入猛增1.24倍,拉动总收入增长超30%,净利润翻倍 [6] - 布鲁可国内收入增速19%,海外收入增长9倍;心动公司国内收入增长19%,海外增长64%;泡泡玛特国内收入增速1.58倍,海外增速3.13倍 [6] - 晶泰控股境外收入猛增9倍(境内增幅50%),海外收入占比突破80%,股价一个月内上涨70% [7][8] - 出海解决增量空间问题,帮助企业打开估值天花板或抵消传统市场压力 [8] 公募看好品牌化出海趋势 - 出海逻辑覆盖消费、科技、医药赛道,推动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品牌,带来估值溢价 [10] - 平安消费精选基金重点关注潮玩、国货化妆品等出海消费品细分赛道 [10] - 行业领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本地化运营,将国内竞争力转化为全球影响力 [10] - 永赢科技智选基金聚焦算力领域,中国光通信、PCB厂商有望分享全球AI发展红利 [10]
中国6月CPI将出炉;美联储将公布会议纪要丨一周前瞻
搜狐财经· 2025-07-07 08:37
宏观经济数据发布 - 中国将公布6月CPI、6月PPI、7月外汇储备及7月社融数据 [1] - 美国"对等关税"暂停期将于7月9日结束 [2] - 美联储将于7月10日公布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2] 金融市场动态 - 本周A股将有50只股票解禁,合计解禁市值376.19亿元 [2] - 解禁市值前三的个股为凌云光(59.52亿元)、昊华科技(42.63亿元)、唯科科技(36.36亿元) [2] - 本周A股仅有1只新股申购,为上证主板的华电新能(600930.SH) [12] 政策法规更新 - 央行就《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优化CIPS参与者账户管理和资金结算流程 [4] - 财政部规定4500万元以上医疗器械采购项目需排除欧盟企业参与,自2025年7月6日起施行 [5] - 民航局成立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下设6个专项工作组 [6] 行业动态 - 住建部强调要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加快建设"好房子" [7] - 全国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达到14.65亿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1.5亿千瓦 [8] - 8个主要产油国决定8月日均增产54.8万桶,7月日均增产41.1万桶 [9] 国际贸易形势 - 特朗普宣布8月1日起实施新关税,最高税率或达70% [10] - 美国将从7月4日开始向多个国家发出设定新关税税率的信件 [10] 券商观点 - 渤海证券认为市场短期走向取决于流动性变化 [14] - 东兴证券建议关注景气度较好的军工、医药、汽车、家电、TMT等板块 [16] - 东莞证券对7月大盘谨慎看多,认为震荡中枢有望稳步抬升 [14]
创新转型与出海逻辑支撑行业估值修复,创业板医药ETF(159377)跌超3%,或可关注低位布局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6-19 13:29
行业表现与估值 - 医药生物行业Q1业绩表现分化,收入端仅医疗研发外包、其他生物制品、医疗服务等细分板块同比上升,利润端医疗研发外包、医院等板块实现增长 [1] - 行业估值虽近期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近几年来相对低位,后续有望进一步修复 [1] - 创业板医药ETF(159377)跌超3%,或可关注低位布局机会 [1] 政策与市场动态 -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预计6月开展,全身用抗感染药物仍是主力,但经过多轮集采后市场预期已较充分 [1] - 随着行业整顿深化,市场有望进一步规范发展 [1] 医疗器械领域 - 受益于医疗新基建和国产替代趋势,行业保持稳定增长 [1] - 人口老龄化加速、医疗设备更新政策及优质资源下沉将带动需求扩容 [1] -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以6 99%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加速数字化转型 [1] 指数与ETF信息 - 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跟踪的是创医药指数(399275),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1] - 指数从创业板市场中选取涉及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创业板医药卫生领域内创新型企业的整体表现 [1] - 指数成分股行业配置高度集中于医药卫生板块,整体风格偏向成长型 [1]
游戏ETF大涨5.24%,影视ETF大涨4.68%点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19:16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上证指数涨0.35% 深成指涨0.41% 创业板指涨0.66% 全市场成交额1.21万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603亿元 [1] - 游戏ETF(516010)收涨5.24% 影视ETF(516620)收涨4.68% [2] - 光线传媒股价上涨20% 作为游戏ETF(权重8.93%)与影视ETF(权重11.12%)的核心成分股 单只个股对两只ETF涨幅贡献均超过三分之一 [4] 上涨驱动因素 - IP热度持续发酵 《哪吒》系列衍生品正版销售额或已达数百亿元 未来有望突破千亿元 [4] - 618电商大促中 潮玩行业超2400家商家实现同比三位数增长 游戏电竞衍生品销售同比增长超过80% 国谷IP在成交额和增速上全面领先日谷 [4] - 浙江省1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游戏出海的若干措施》 从税收、融资、平台推广等维度助力国产游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5] - 5月中国33家厂商跻身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TOP100 合计收入20.2亿美元 占全球总收入的36.6% [5] - 暑期档临近 已有超60部中外影片定档 动画电影在IP转化和衍生品开发方面表现亮眼 一季度票房达2024年全年票房的57% 2025暑期档猫眼想看指数超8000的影片28部 [5] 行业趋势与结构升级 - 中国IP产业正从"内容爆款"向"商业闭环"跃迁 2023年中国IP授权商品零售额137.7亿美元 仅为美国的21.6%、日本的不到40% IP衍生品销售收入仅占整体收入的10% 远低于美日市场70%的水平 [7] - Z世代情绪消费崛起 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超5亿人 95%以上为Z世代女性用户 谷子产品在经济弱周期中表现出超预期增长 [7] - 游戏行业竞争格局改善 产品力成为核心分化逻辑 iOS畅销榜前列产品集中度提升 头部游戏对用户时长与流水占比持续扩大 国产厂商在TOP100手游发行商中占比超三分之一 [8] - AI技术重塑行业格局 实现AI内容生成、语音合成、动态交互落地的公司获得更强用户留存与商业化效率 [8] 后市展望 - 内容产业链进入重估周期 AI赋能、产业格局优化与后链路商业化潜力广阔 [6] - 内容消费热度提升叠加技术赋能进程加快 为游戏与影视板块行情提供支撑 市场对IP价值链关注持续升温 AI技术在内容创作与运营中应用深化 政策支持与出海加速打开新增长通道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