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变脸
搜索文档
科净源频现信披违规上市后业绩大变脸 IPO有无踩线闯关?
新浪证券· 2025-10-17 18:36
文章核心观点 - 科净源上市后频繁出现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公司治理水平亟待提升 [1] - 公司上市前财务与研发数据疑似精准“踩线”满足创业板上市标准,上市后业绩迅速恶化,引发对其IPO是否存在“踩线闯关”的质疑 [1][6][8] 信息披露违规问题 - 公司因未及时披露全资子公司提供的累计1.5亿元担保事项而受到行政处罚,相关担保未履行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程序 [1][2]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40.25万元,同比减少77.53%,但未按规定及时披露业绩预告,因此收到监管函 [3][5] - 公司2023年度报告存在收入确认方法适用不当、收入确认依据不充分等会计问题,并对前期会计差错更正有误 [4][5] - 公司时任监事及子公司会计人员在涉及担保事项的调查中存在不配合监管调查的情形 [2] 上市前后业绩表现 - 公司于2023年8月11日登陆创业板,IPO发行价格45元/股,募资金额超7亿元 [6] - 上市前2022年营业收入为4.39亿元,净利润为8625.68万元;上市后2023年营业收入降至3.02亿元,净利润骤降至1906.73万元;2024年营业收入进一步降至1.91亿元,并出现亏损1.31亿元 [6][7] - 2025年上半年业绩有所好转,营业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24.30%,实现净利润1275.80万元,扭亏为盈 [7][9] 创业板上市标准符合性 - 公司选择创业板第一套上市标准,即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上市前业绩完全匹配该标准 [7] - 为满足创业板定位要求,公司适用“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的规则,其2020年至2022年累计研发投入为5833.75万元,2022年营业收入为4.39亿元,精准达标 [8] - 公司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低于20%,但因满足营收超3亿元的条件而未适用增长率要求 [8]
思科瑞上市首年即造假,这家A股军工检测企业还值得投资吗?
搜狐财经· 2025-10-09 18:20
公司财务造假事件 - 公司股票于2025年9月23日变更为"ST思科瑞",因上市首年(2022年)即发生财务造假 [2] - 2022年通过虚构销售业务、提前确认收入、不当确认收入三种方式虚增营业收入996.04万元、虚增利润总额700.54万元,分别占同期指标的4.16%和6.56% [3] - 具体造假案例包括:在未收到货物、未开展检测业务的情况下,虚构与四川赛狄的检测收入336.65万元;对佳缘科技提前确认收入246.93万元,并对存在争议的412.46万元订单强行确认收入 [3] - 公司隐瞒虚假记载长达两年半,直至2025年4月发布更正公告 [4] - 公司被处以警告及200万元罚款,时任副总经理舒晓辉被罚120万元,董事长张亚等3名高管各被罚80万元,合计罚没560万元 [4] 上市后业绩表现 - 上市前(2020-2021年)呈现高增长,营收从1.66亿元增至2.22亿元,归母净利润从7549万元升至9706万元,两年营收增速均超30% [5] - 上市后业绩迅速变脸,2022年营收仅微增4.87%至2.33亿元,归母净利润下滑5.77%至9146.39万元 [5] - 2023年营收同比下降13.75%至2.01亿元,归母净利润腰斩至4784.05万元,降幅达47.68% [5] - 2024年业绩跌入深渊,营收下滑28.40%至1.44亿元,归母净利润巨亏2100.32万元,同比降幅高达143.90% [5] - 2024年上半年营收5559.33万元,同比腰斩(-49.68%),归母净利润亏损395.53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扩大至657.87万元 [6] 财务状况与运营指标 - 毛利率从行业较高水平下滑至2024年末的36.30%,较2024年三季度的41.54%明显缩水 [6] - 销售净利率由正转负至-17.25%,净资产收益率跌至-1.31%,意味着股东权益开始缩水 [6]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仅9.40%,流动比率达10.54,短期偿债压力不大,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541.63万元)已无法覆盖5838.35万元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9] - 核心业务全面萎缩,2024年上半年可靠性检测筛选业务的检测数量和单价双双下滑,军工集团下属企业客户收入骤降62.99%,配套电子厂商收入下降41.24% [6] 战略与管理问题 - 上市后选择激进扩张检测能力,2024年上半年新增检测设备原值2052.42万元,CNAS和DILAC认证检测项目从1340项激增至2005项,增幅54.90% [7] - 盲目扩张未能转化为竞争力,新增检测能力在军工订单萎缩背景下沦为"闲置资产",推高运营成本 [7] - 管理层动荡,2024年11月时任总经理马卫东辞职,由杨大为接任,但新管理层未能扭转颓势 [7] - 行业面临阶段性萎缩,公司缺乏定价权,面对客户议价能力增强只能被动降价 [8] 行业与市场风险 - 军工检测行业极度依赖军方预算节奏、价格管制和客户集中度,是"政策型"行业 [10] - 公司98%以上收入来自主营业务,高度依赖军工订单市场,该市场因行业人事调整和装备订货调整陷入阶段性萎缩 [6] - 财务造假可能导致公司失去军工检测资质,该行业对供应商诚信要求极高,资质被吊销将使公司失去生存根基 [8] - 股票被ST后交易受限导致流动性萎缩,投资者信任重建需要漫长时间 [9]
张宝,被立案侦查!
中国经营报· 2025-08-06 07:59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问题 - 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张宝因涉嫌职务侵占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3] - 张宝通过供应商占用公司资金1.4亿元及销售货款4991.88万元 合计占用本金1.91亿元 按同期LPR利率计算资金占用利息1291.25万元 本息合计2.04亿元[4] - 公司存在工程投资、销售、采购业务等相关内控关键节点重大缺陷 已将相关项计入其他应收款核算[4] - 截至2025年7月25日公告披露日 公司已收到张宝归还占用款项3000万元[4] - 浙江证监局指出公司信息披露存在虚增营业收入、少提存货跌价准备、虚增在建工程及印章使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导致2023年年报及2024年多期定期报告信息披露不准确[5]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5] - 公司存在向部分供应商多付工程及设备款1.8亿元的情况 张宝承诺追讨并承担连带赔偿责任[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16.56亿元 同比增长91.21% 归母净利润1.46亿元 同比增长74.52% 扣非净利润1.09亿元 同比增长45.65%[6] - 2023年业绩快报显示营收12.84亿元 归母净利润1912.09万元 但年报调整为营收11.72亿元 归母净利润-9737万元 主要因补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 - 2023年调整后归母净利润为-2.48亿元[7]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7.32亿元 主要因行业供需失衡、市场竞争激烈及磷酸铁锂挤占市场份额[7]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8001万元 同比下滑72.59% 归母净利润亏损5600.87万元 同比上升46.01%但仍处亏损状态[7] 行业环境与公司应对措施 - 三元锂电池行业面临供需失衡 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加工费水平下行 磷酸铁锂进一步挤占市场份额[7] - 2024年国内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64.3万吨 同比下滑3.2% 增速明显低于终端需求增速[7] - 公司提出关停低效产线、压缩管理费用、盘活存量资产等措施 明确将2025年扭亏作为首要目标[7] 公司背景与上市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专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 核心产品为三元前驱体[5] - 2022年9月9日成功登陆科创板[6]
“戴帽”近三个月后ST华西董秘辞职 本人回应:是因为此前遭到深交所公开谴责处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8 22:09
公司高管变动 - 董秘孟海涛因个人原因辞职 但仍保留董事、副总裁、财务总监职务 董事长黄有全将代行董秘职责 [1] - 孟海涛辞职直接原因是此前遭到深交所公开谴责处分 涉及2024年业绩预告违规事项 [1][4][5] - 公司董事长黎仁超已于5月17日辞职 同日公告显示其被监察委员会立案并采取留置措施 [4] 财务与经营状况 - 公司连续5年亏损(2020-2024) 累计亏损额达24.46亿元 其中2024年亏损3.48亿元 [2] - 2024年业绩预告出现重大偏差 从预盈3500万元修正为亏损3.81亿元 最终审计确认亏损3.48亿元 导致盈亏性质变化 [2][4] - 2023-2024年营收分别增长117.30%和38.91% 但未能扭转亏损局面 [2] 监管与市场反应 - 因2024年内控审计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报告 公司股票自4月30日起被实施ST处理 [3] - 年报披露前股价已现跌停 ST复牌后连续9个交易日跌停 [3] - 深交所对公司和相关责任人(含孟海涛)给予公开谴责处分 认定其未勤勉尽责导致业绩预告失真 [4] 公司治理问题 - 孟海涛承认公司存在沟通问题 表示内控整改持续进行中 [5] - 审计机构连续对内部控制出具非标意见 反映治理机制存在重大缺陷 [2][3]
证监会立案!内蒙区域乳企期货巨亏背后的困局
观察者网· 2025-07-09 14:59
公司违规与调查 - 骑士乳业因未及时披露期货投资亏损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2024年期货交易累计亏损从1月的90246万元飙升至12月的416788万元 最高时占2023年净利润的4112%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76951万元 同比暴跌10820% 创近十年首次亏损纪录 [2] - 公司管理层未按规定披露期货业务亏损 直至2025年1月才间接承认"运行未达预期" [2] - 公司被罚款200万元 董事长党涌涛、财务总监王喜临、董秘陈勇分别被处以80万元、40万元、20万元罚款 [2] 期货业务与风控问题 - 骑士乳业2019年涉足期货市场 初期以投机交易为主 2020年转向套期保值 [3] - 期货交易内部决策流程设置不合理 未规定止损限额和处理流程 未建立重大风险投资监督机制 [3] 主营业务与业绩表现 - 公司核心业务为"农、牧、乳、糖"全产业链模式 涵盖牧草种植、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与销售、制糖业务 [4]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自控饲草种植约10万亩 拥有5座奶牛养殖基地 养殖奶牛22000余头 其中成母牛近12万头 日产鲜奶350吨 [4] - 乳制品工厂日处理鲜奶1500吨 制糖工厂日处理甜菜5000吨 年产10万吨白砂糖 2024年收购甜菜约65万吨 [4] - 2015年至2024年营收从265亿元扩张至1297亿元 但2024年各板块业务均遭遇挑战 [4] 业务板块具体挑战 - 牧业板块:生鲜乳价格自2022年起持续下行 2024年同比下降约1342%至1503% 叠加成本上涨导致毛利率承压 [5][7] - 糖业板块:2024年受气候影响收储费用增加、甜菜质量下降 白砂糖营收同比下降116% [5] - 乳制品板块:低温酸奶毛利率同比下降113% 奶粉毛利率同比下降1042% 巴氏奶毛利率同比减少1688% 常温灭菌乳毛利率同比下降1258%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588%至37亿元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87%至106523万元 扣非净利润锐减8031% [6]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乳业行业面临周期性波动与结构转型双重挑战 生鲜乳价格连续三年低位运行 [7] - 液态奶市场增速放缓 酸奶、乳饮料等品类需求增长乏力 骑士乳业2024年低温酸奶营收下降78% 白砂糖营收同比下跌116% [7] - 公司垂直整合模式在行业下行周期中放大风险 制糖业务营收占比2722% 但2024年毛利率同比下降282个百分点 [7] - 行业龙头如伊利、蒙牛凭借规模优势和多元化产品布局构建风险对冲机制 区域乳企因资金实力有限、市场范围狭窄、产品结构单一更易受冲击 [8]
业绩变脸上市公司大盘点:熊猫金控、奥维通信、南华生物等14家信披恐违规
搜狐财经· 2025-06-01 17:20
上市公司业绩变脸情况汇总 核心观点 - 2024年年报披露后,14家上市公司出现业绩变脸,从预告盈利转为亏损或触及退市风险警示[3][4] - 业绩变脸主因包括计提大额减值、收入确认调整、信用风险暴露等财务问题[5][6][11][12] - 多家公司因信息披露违规收到证监局警示函,涉及未及时提示退市风险[14][16][24][28] - 业绩修正后股价普遍暴跌,部分个股连续多日跌停,跌幅最高达60%[5][6][19][30] 重点公司案例分析 熊猫金控(*ST熊猫) - 业绩修正:从预盈3000-4500万元下修至亏损4.6-4.8亿元,主因新增5.8亿元信用减值损失[5] - 股价表现:连续4个交易日跌停[5] - 监管措施: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5] 奥维通信(*ST奥维) - 业绩修正:营收从4.5-5.2亿元下修至2.8-2.99亿元,触发退市标准[6] - 股价表现:连续3个交易日跌停,单日跌幅10%[6][7] 华西能源(ST华西) - 业绩修正:从预盈3500万元转为亏损3.81亿元,利润总额降幅达409.23%[8] - 财务数据:2024年营收25.9亿元(+38.9%),但亏损扩大至3.48亿元[9] - 监管措施:年审机构出具保留意见,4月30日起被ST[10][11] 南华生物(*ST生物) - 业绩修正:从预盈1250-1550万元转为亏损1900-2100万元[11] - 调整原因:0.35亿元收入不予确认及应收账款减值[12] - 股价表现:连续4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超39%[12] 赛隆药业(*ST赛隆) - 业绩修正:从预盈450-650万元转为亏损3314.56万元,营收2.64亿元[13] - 监管措施:广东证监局认定其未及时提示退市风险[14] 惠发食品 - 业绩修正:从预盈260-370万元转为亏损1658.59万元[22][23] - 监管措施:山东证监局出具警示函[24] 汇金科技(*ST汇科) - 业绩修正:营收8925-9420万元(原未披露),亏损扩大至2220万元[29] - 股价表现:三天累计跌幅59.41%,市值蒸发超60%[30][31] 行业影响 - 涉及行业包括光伏、半导体、医药、食品等跨领域企业[17][19][21][22] - 退市新规执行力度加强,营收低于3亿元且亏损成主要触发条件[6][13][16] - 律师已针对14家公司启动投资者索赔程序,索赔窗口期集中在2025年1-4月[5][6][8][11]
科创板上市次年业绩变脸、IPO时业绩存疑?财总上任仅半年辞职
梧桐树下V· 2025-05-26 16:0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收入4.1286亿元、同比增长0.28%,归母净利润-0.3305亿元、同比下降179.03%,上市次年即由盈转亏[1] - 业绩变脸主因包括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导致毛利率下滑、期间费用增长17.25%、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激增428.29%[8][9][10][15] - 应收账款占收入比达91.67%,账龄1年以上款项占比提升至28.6%,历史收入真实性存疑[11][13][15] - 近5年政府补助占利润总额97.92%,经营高度依赖外部补贴[16] - 所有IPO募投项目进度均未达预期,三个项目延期1.5-2年[22][23][26][28] - 2025年一季度继续亏损1038.19万元,毛利率再降5个百分点[30] 财务表现 - 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至近5年最低水平,其中GNSS板卡/模块业务毛利率骤降12.2个百分点[3][5] - GNSS板卡单片价格从374元降至303元(降幅20%),单片毛利减少93元(降幅39%)[8] - 数据采集设备单台毛利减少362元(降幅10%),售价降451元而成本仅降88元[8] - 期间费用合计增长17.25%至1.8947亿元,销售/管理费用分别增长27.95%/28.20%[9][10]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3160.49万元,同比激增428.29%[15] 应收账款风险 - 应收账款原值5年增长1.62倍,2024年末达3.7846亿元占收入91.67%[11] - 账龄1-2年款项1.1773亿元占2023年收入28.6%,账龄2-3年款项2379.86万元占2022年收入7.09%[15] - 坏账准备余额同比增加428.29%至3160.49万元,直接影响利润[15] 政府补助依赖 - 2020-2024年累计政府补助9735.36万元,占同期利润总额97.92%[16] - 递延收益余额从2024年末1215.69万元增至2025Q1末2571.94万元,预示后续补助将持续[20] 募投项目进展 - IPO超募1.346亿元,但截至2024年末募投项目累计投入仅完成36.69%[22][23] - 新一代PNT技术项目投入进度45.32%,管理信息系统29.22%,营销网络17.29%[23] - 2024-2025年两次公告延期,部分项目完工时间延至2026年底[26][28] 管理层变动 - 财务总监黄懿任职9年后于2024年5月离职[29] - 继任财务负责人漆后建仅任职半年即辞职,未持有公司股份[29] 近期业绩 - 2025Q1收入4382.60万元(+13.32%),但亏损扩大至1038.19万元(增亏46.24%)[30] - 毛利率再降5个百分点,政府补助419.06万元(+83%)难抵经营亏损[30]
年报“非标”、八年四次业绩变脸,ST华西如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18:59
公司核心事件 - 公司董事长黎仁超因被遂宁市某区监察委员会留置并立案调查而辞去董事长、总裁等职务 [1][5] - 黎仁超自2011年公司上市以来担任实控人及董事长长达14年8个月,是公司最核心人员 [1] - 公司强调目前董事、监事及高管正常履职,控制权未变化,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1] 公司财务与经营风险 - 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由盈利3500万元修正为亏损3.81亿元,出现"业绩变脸" [6] - 2017年以来八年内四次业绩修正,包括2018年从预计盈利4359万元修正为亏损1.2亿元 [7][8] - 2024年报被出具非标意见,涉及3400万元预付采购款必要性存疑及1862万元工程款真实性无法核实 [9] - 公司连续五年亏损(2020-2024),2024年营收25.93亿元但利息费用高达3.12亿元 [11][12] - 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78%升至2024年一季度96.86%,所有者权益仅剩3.43亿元 [10] 实控人股权状况 - 黎仁超持股1.54亿股(占总股本13.07%)全部被司法冻结至2028年,因借款合同纠纷 [13] - 部分股权已进入司法拍卖流程,4月24日完成521万股过户,1564万股流拍 [13] - 黎仁超持股比例因拍卖下降至12.62% [14] 监管与合规问题 - 2023年因业绩预告与年报差异较大,黎仁超等人被四川证监局警示及深交所通报批评 [9] - 监察法显示留置措施适用于涉嫌贪污贿赂、职务犯罪等情形,留置期最长6个月 [2][4]
科创板IPO超募51%,碧兴物联上市次年业绩变脸!上市前业绩存疑?
梧桐树下V· 2025-05-20 14:37
核心观点 - 碧兴物联2024年营收3.29亿元同比下降5.91% 归母净利润亏损0.39亿元同比下降264.92% 收入连续三年下滑 [1] - 公司毛利率从IPO前的30%以上降至2024年的24.31% 显著低于同行平均水平 [4][5][6] - 应收账款逾期严重 2024年末1年以上账龄占比65% 计提坏账损失3775.64万元 [7][10] - IPO超募51%达6.23亿元 但截至2024年末募投项目进度仅6% 两个主项目投资进度为0和6.57% [14][16] - 连续两年收到年报问询函 财务总监在年报发布后离职 上市后累计7个季度亏损 [21][24] 财务表现 - 2020-2022年毛利率稳定在30%以上 2023-2024年分别下滑7个百分点至24.31% [4] - 可比公司2024年平均毛利率33.78% 聚光科技44.43% 皖仪科技46.48% 均显著高于碧兴物联24.31% [5][6] - 2024年应收账款2.22亿元账龄超1年 前十大客户期后回款率仅8.46% [10][11] - 应收账款周转率1.23远低于同行均值2.29 聚光科技4.12 皖仪科技3.52 [12][13] 募投项目问题 - 计划投资4.13亿元的智慧环境和水务项目截至2024年末投资额分别为0和1115.59万元 进度0%和6.57% [16] - 超募资金2.11亿元中1.26亿元用于补流 剩余8483万元闲置无使用计划 [16] - 监管曾质疑项目产能消化能力 公司最终选择延期两个主项目 [17] 监管与治理风险 - 2024年10月因招股书信息披露问题被证监局警示 高管被监管谈话 [18] - 2023-2024年报连续被问询 涉及业绩下滑/应收账款/募投项目等核心问题 [20][21] - 财务总监王进在2024年报发布后离职 任期内公司上市不足两年 [21] 历史审核关注点 - IPO问询中监管多次质疑收入真实性 特别关注间接销售客户增长快但回款差 [22][23] - 发审会要求说明水质监测技术领先性依据 及大数据服务项目的合理性 [23] 近期经营动态 - 2025Q1营收5282万元同比增长9.25% 但毛利率降至20.8%的历史新低 [24] - 扣非净利润连续7季度亏损 累计超7000万元 [24]
从盈利近亿元到亏损870万元 骑士乳业业绩“断崖式”跌落
犀牛财经· 2025-05-02 21:51
文章核心观点 - 骑士乳业2024年业绩由盈转亏,受生鲜乳价格低迷、期货投资巨亏、牛只处置损失等因素冲击,且业务结构单一,需优化成本控制、调整期货策略和布局下游高附加值产品以突围乳业市场 [2][3]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微增3.22%至12.97亿元,但净利润由盈转亏,净亏损769.51万元,2023年净利润高达9385万元 [2] 业绩下滑原因 - 生鲜乳价格自2021年9月起连续下跌近40个月,2024年全国主产省生鲜乳均价3.32元/公斤,同比下跌13.42%,公司生鲜乳业务依赖蒙牛,议价能力受限 [2] - 2024年资产减产值损失发生金额为698万元,同比增加298.55万元,核心原因是售牛价格下降 [2] - 业务结构单一,糖业板块依赖浙江杭实善成实业,销售占比超40% [3] - 奶粉和常温灭菌乳业务虽2024年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0%和85%,但毛利率不足10%,短期内难成新增长点 [3] - 因业绩预告修正不及时被北交所通报批评,引发市场对其财务透明度的质疑 [3] 应对建议 - 优化成本控制,审慎调整期货策略,加快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布局 [3] 行业趋势 - 2025年奶价有望企稳回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