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平台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龙利得接受多家投资者调研 透露转型与发展要点
新浪证券· 2025-09-15 18:22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正从传统运输包装制品提供者向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包装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 重点拓展彩箱 彩盒 杯(袋) 布袋 精品盒等产品结构 [1] - 公司目前尚未明确是否有并购及向非包装行业延展的计划 [1] 技术应用与产能建设 - 安徽明光绿色智能文化科创园(一期)即将投产 预计将提升公司数字技术应用能力 催生产业新业态 增强生产智造与服务能力 [2] - 公司积极推进大数据平台 区块链 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整合与筹备工作 [2] - 上海龙利得文化科创园持续发力 聚焦主营业务拓展 夯实包装印刷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者市场地位 [2] 研发与人才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聚焦纸包装及其他容器的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 [3] - 优秀人才选聘重点引进研发 营销 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3] 营销体系建设 - 营销体系建设围绕客户资源拓展 加强市场渠道搭建与客户服务能力提升 [3] 产品优势与认证 - 公司环保纸袋具有基材品质高和综合性能优的核心优势 广泛应用于多个社会消费领域 [4] - 子公司纸杯产品取得两项重要国际认证 提升了国际认可度 [4] -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构筑技术与产品壁垒 体现为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与质量水平 拓展产品应用场景 提升行业技术认可度 [4] 财务表现与盈利驱动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0.71% [5] - 营收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发挥自身优势 加大研发和营销投入 拓展客户资源以及上海科创园的助力 [5] - 通过产品结构升级 智能制造与产能扩张 抓住下游需求机遇 强化成本控制 加大研发投入 提升高端产品占比等六大方式增强盈利能力 [5]
云汉芯城:拟首发募资5.22亿元 加码大数据平台与智能仓储建设 9月19日申购
搜狐财经· 2025-09-12 13:07
募集资金用途调整 - 取消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原投资总额4.2亿元 募集资金总额由9.42亿元调减至5.22亿元 [1] - 大数据中心及元器件交易平台升级项目投资额29129.46万元 [2] - 电子产业协同制造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投资额13431.54万元 [2] - 智能共享仓储建设项目投资额9597.66万元 [2] 公司业务定位 - 电子元器件分销与产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 [2] - 聚焦电子制造产业中小批量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采购需求 [2] - 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多项荣誉 [2] 发行上市影响 - 提升整体研发实力和技术升级迭代 [3] - 增强电子元器件供应渠道稳定性和可靠性 [3] - 推动电子产业流通领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3] 财务绩效表现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55% 较上年下降0.14个百分点 [21] - 2025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93% 同比上升1.28个百分点 [21] - 2024年投入资本回报率9.98% 较上年下降0.31个百分点 [21] - 2025年上半年投入资本回报率5.76% 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 [21] 现金流状况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44.39万元 同比下降72.8% [23]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9亿元 同比减少1.45亿元 [23]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363.84万元 同比增加1.28亿元 [23] - 2025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85亿元 同比增加1.54亿元 [23] 资产结构变化 - 2025年上半年存货较上年末增加86.11%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9.25个百分点 [37]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加47.44%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2.27个百分点 [37]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较上年末减少0.51%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8.42个百分点 [37] 负债结构变化 - 2025年上半年短期借款较上年末增加200.81%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10.98个百分点 [40] - 租赁负债较上年末增加771.77%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1.78个百分点 [40]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较上年末增加10.68%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1.45个百分点 [40] 应收账款质量 - 2024年末账龄1年以内应收账款余额3.98亿元 较上年增长8558.05万元 [43] - 1年内应收账款占比95.58% 较上年末下降2.36个百分点 [43] 存货管理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价值2亿元 占净资产26.75% [47] - 存货较上年末增加7026.69万元 [47] - 存货跌价准备1526.81万元 计提比例7.09% [47] 偿债能力指标 - 2024年流动比率2.68 速动比率2.07 [52] - 2025年上半年流动比率2.18 速动比率1.45 [52] 股权结构 - 曾烨持股33.03% 为第一大股东 [55] - 刘云锋持股13.22% 武汉力源持股10.25% [55] - 芜湖富海浩研创投基金持股5.81% 国科瑞华基金持股5.21% [55]
中创新航2025H1储能收入57.57亿,同比增长109.7%!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28 13:4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164.19亿元,同比增长31.68% [2] - 毛利率17.5%,同比增长1.9个百分点 [2] - 期内利润7.53亿元,同比增长80.44% [2] - 动力电池收入106.62亿元,同比增长9.7% [3] - 储能系统产品及其他收入57.57亿元,同比增长109.7% [3] - 储能业务收入占比从22.0%提升至35.1%,动力电池收入占比从78.0%下降至64.9% [4]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160.92亿元,同比增长31.6% [5] - 欧洲市场收入7655.4万元,同比增长42.3% [5] - 亚洲市场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58.1% [5] 产品技术进展 - 314Ah电芯实现大规模批量稳定交付,循环寿命达15000次,前1000次循环零衰减,能效超96% [6] - 392Ah电芯支持6.25MWh集装箱解决方案,已实现批量交付 [6] - 新一代600Ah+储能电芯能量密度达440Wh/L以上,支持20尺集装箱电量6.8MWh以上,系统能效提升0.5个百分点,度电成本降低8%,计划2025年四季度量产 [6] - 新一代588Ah储能电芯循环寿命达10000次,能效超96.5%,计划2025年四季度末量产 [6] - 推出261KWh液冷户外储能柜,面积能量密度提升至行业领先的200KWh/㎡,支持百KWh到2MWh灵活配置 [7] - 户用储能产品覆盖2.7-15KWh范围,能量密度达140Wh/L,安装空间节省40%,寿命延长15%,能量转换效率超98%,年发电量提升5%-8%,TCO降低20%以上 [9] 市场与业务拓展 - 海外市场实现重大突破,产品覆盖户用、工商业及大型储能全维度 [11] - 成功锁定海外客户长循环储能电池订单,5MWh液冷集装箱和储能户外柜实现量产配套 [11] - 与国家电投、中核汇能、三峡新能源等头部企业深化战略合作,多个储能电站项目投运并网 [10] - 电站运营效率和收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结合不同省份政策建立盈利模型 [10] - 与系统集成商、风电、光伏领域头部客户达成战略合作,签订设备框架采购合同 [10] - 户用储能产品批量出货至英国、土耳其、德国、法国、葡萄牙、智利等国家 [9] - 工商业储能产品拓展至欧洲光储充等复杂场景解决方案,适用于美国、欧洲、日本等市场 [8] 行业地位 - 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进一步提升,成为行业头部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和战略合作伙伴 [10] - 在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领域完成全场景市场布局 [10] - 海外成功配套拉美和南非最大电站项目,进入多家头部开发商和电网公司供应商名录 [10]
董宇辉出走后GMV缩水近四成 自营产品能否破解东方甄选的增长焦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21:03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总营收44亿元 同比减少32.7% [1] - 持续经营业务实现净溢利620万元 较上半年净亏损9650万元扭亏为盈 [1] - 剔除与辉同行相关收支后 经调整净溢利1.354亿元 同比增长30% [3] - 总GMV为87亿元 较上财年143亿元缩水39.2% [3][7] - 抖音平台已付订单数从1.8亿单降至9160万单 [7] - 行政开支增长22.5%至4.848亿元 主因支付董宇辉1.4亿元费用 [8] 业务转型 - 自营产品GMV占比提升至43.8% 成为核心业务引擎 [4][5] - 自营产品数量累计达732款 较2024财年488款大幅增加 [5] - 产品线从生鲜零食扩展至营养保健 宠物食品 服饰等多领域 [5] - 华中一号冷链仓投入运营 缩短物流运输时间 [6] - 应用AI模型及大数据平台升级供应链管理 [6] 平台建设 - 自有App的GMV占比从8.4%提升至15.7% [8] - App付费会员达26.43万人 用户满意度98.7% [8] - 建立社区论坛 读书会等功能增强用户黏性 [8] - 通过App直接与用户进行新产品发布互动 [8] 市场动态 - 6月进军女性护理赛道 卫生巾产品开售10分钟超4000单 [6] - 开售14小时销量突破30万包 [6] - 股价出现剧烈波动 8月19日单小时振幅达43% [11] - 公司澄清佣金率实际平均不到20% 否认30%传言 [11]
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推动人才供需适配(专题深思)
人民日报· 2025-06-18 06:05
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性工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具有根本性作用 [1] - 当前教育输出端与市场需求端存在供需错位,主要体现在技能人才规模、结构、素质不足,科技人才、数字人才供给不足 [1] - 教育需要主动适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并能够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2] 教育的前瞻性与先导性 - 教育需要增强战略性与前瞻性,锚定未来技术变革、产业升级需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3] - 教育应在课程、专业设置上先行一步,使教学内容与经济发展需求有效对接,为行业储备专业人才 [3] - 需要遵循个体成长规律,分层分类设计培养方案,避免盲目超前 [3] 教育结构性调整与政策支持 - 教育结构性调整是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适配机制 [4] - 需要超前布局、动态调整学科专业,以国家战略需求、科技革命前沿为导向,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 [4] - 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协同育人,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转化一体化机制 [5] 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高等教育领域聚焦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 [5] - 职业教育领域优化布局,与区域经济结构、产业分布匹配,推动校企全流程合作 [5] - 探索建立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加强行业人才需求分析,推动教育内容优化调整 [5][6] 技术驱动的教育资源配置优化 - 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作用,精准研判产业升级对人才规模、结构、层次的需求变化 [6] - 推动人才供需从被动适配向主动预见转型,提升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与人力资源利用效能 [6]
新疆兵团八师:科技创新引领“戈壁明珠”新飞跃
中国新闻网· 2025-06-03 12:12
城市创新资源 - 石河子市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三大发展引擎 [1] - 汇聚18所科研机构包括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1] - 拥有12个国家级"双创"平台、31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 [1] - 成立石河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和北疆兵团区域科技创新联盟 [1] 科技创新成果 - 高新技术企业11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4家 [2] -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6项、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00余项 [2] - 天山铝业电解铝年产量突破百万吨 [2] - 众金电极箔创新成果推广至数十家企业创造综合效益数十亿元 [2] 绿色能源与农业科技 - 中新建电力集团光伏项目年提供绿色电力1.5亿千瓦时减少碳排放7.8万吨 [2] - 天业集团智能打顶机器人融合三维重建和AI技术 [3] - 自主研发"暗管排水控盐"技术解决盐碱地种植难题 [3] - 节水灌溉技术和大数据平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3] 政策支持与产业集群 - 出台"科技创新十条"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最高奖励500万元 [3] - 设立10亿元产业基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 [3] - 经开区修订政策加大人才引育力度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3] - 以六大产业集群为基石推动高质量发展 [3]
上市险企首份年报:中国平安2024年归母营运利润达1200亿元,寿险及健康险贡献度下滑 产险逆袭增长|银行与保险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3-20 18:59
核心观点 - 中国平安2024年业绩显著提升 归母净利润1266 07亿元同比增长47 8% 营业收入10289 25亿元同比增长12 6% 综合投资收益率5 8%同比上升2 2个百分点 [1][3] - 公司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大增 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28 8% 财产保险业务净利润同比大增67 7% 综合成本率优化2 3个百分点 [5] - 公司投资策略转向银行股 2024年12月以来密集增持工商银行 邮储银行等H股 响应国家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 [9][10] - 高管团队持续震荡 2023-2025年多名核心高管离职或调整 包括联席CEO姚波 陈心颖等 同时引入外部人才优化治理架构 [13][14][15] 财务表现 - 归母营运利润1218 62亿元同比增长9 1% 现金分红比例37 9% 分红总额连续13年增长 [3]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营运利润占比79 6%但同比减少1 9% 财产保险业务营运利润占比12 3%同比大增67 7% 银行业务营运利润占比21 2%同比减少4 2% [3][4] - 近六年营业收入呈U型波动 2024年回升至10289 25亿元 归母净利润从2021年低点1016 18亿元恢复至1266 07亿元 [5][6] - 综合投资收益率从2022年低点2 7%持续回升至2024年5 8% 主要受华夏幸福投资减值影响2021年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208亿元 [7][8] 业务发展 - 寿险保单继续率显著改善 13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上升3 6个百分点 25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上升3 9个百分点 [5] - 财产保险业务收入稳健增长 保险服务收入3281 46亿元同比增长4 7% 车险综合成本率98 1%优于行业 [5] - 综合金融战略深化 持有四个以上合同客户留存率达98% 个人客户2 42亿保持4%增长 [5] - 2025年战略聚焦"综合金融+医疗养老" 加速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融合 强化科技赋能 [16] 投资动向 - 2024年12月-2025年1月平安系累计增持工商银行H股4 32亿股 均价4 87-5 20港元 持股比例升至16% [10] - 同期增持邮储银行 农业银行 招商银行等H股 单笔最大增持金额7 6亿港元(工商银行) [10] - 投资逻辑转向高股息银行股 注重资产负债久期匹配 同时关注新能源 人工智能等领域 [10] 管理层变动 - 2023年联席CEO姚波 陈心颖因个人原因离职 2024年董事长马明哲转任战略发展中心主任 [13] - 2024年平安人寿总经理余宏辞任 副总经理赵福俊 李海峰等离任 引入浙商银行原副行长吴建伟 [14] - 2025年初平安人寿副总经理胡景平退休 蔡霆兼任副董事长 史伟玉拟任总经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