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分子创新药
icon
搜索文档
创投集团合作子基金投资企业药捷安康在港交所成功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6-25 20:36
公司上市与融资 - 药捷安康于2025年6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股票代码2617HK 首发融资约2亿港元 [1] - 上市获得资本市场广泛关注 基石投资者包括江北医药 康方生物(09926HK) 华盛敦行 药石地平线和科瓴安 [1] 公司业务与产品管线 - 公司是以临床需求为导向 处于注册性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 专注于发现及开发肿瘤 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 [3] - 已建立六款临床阶段候选产品及一款临床前阶段候选产品的管线 并计划持续拓展 [3] - 核心产品Tinengotinib(TT-00420)是处于注册性临床阶段 自主研发的独特多靶点激酶抑制剂 主要靶向FGFR/VEGFR JAK和Aurora激酶 [3] - Tinengotinib正在进行两项关键性/注册性临床试验 用于治疗接受FGFR抑制剂治疗后疾病进展的胆管癌患者 分别在中国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进行 [3] 投资者背景 - 紫金先进制造基金是药捷安康的投资者之一 成立于2018年 规模5亿元 管理者为南京峰岭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4] - 基金主要投向先进制造业及相关生产性服务业 重点投资轨道交通装备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 工业机器人 新能源汽车 现代农业机械 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等领域 [4] - 创投集团及南京市产业发展基金于2018-2019年投资该子基金 [4]
首药控股(688197):ALK-TKI双代布局 SY-707上市在即
新浪财经· 2025-06-19 10:34
公司研发管线 - 公司专注于小分子创新药自主研发,研发管线涵盖多种肿瘤适应症及其他临床需求迫切的疾病,聚焦于NSCLC适应症 [1] - 公司布局了第二代ALK-TKI SY-707、第三代ALK-TKI SY-3505、高选择性RET-TKI SY-5007、KRASG12C抑制剂SY-5933等产品 [1] - 公司是国内首个同时拥有第二代、三代ALK-TKI的创新药企 [1] - 多个早期研发项目获得阶段性成绩,确定了多个PCC,包括LMP7抑制剂、第四代ALK抑制剂、MAT2A抑制剂、MALT1蛋白酶抑制剂及Menin抑制剂等 [1] SY-707(第二代ALK-TKI) - SY-707是一款ALK/FAK/PYK2/IGF1R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公司围绕ALK/FAK靶点重点开发 [1] - SY-707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ALK(+) NSCLC患者的NDA已于2024年10月获NMPA受理,上市审评工作有序推进 [2] - 药品研制、生产现场以及临床研制现场核查已完成,药品注册检验工作已完成 [2] SY-3505(第三代ALK-TKI) - SY-3505对第一代、第二代ALK-TKI的关键耐药突变体(F1174L、L1196M、G1202R、G1269S、R1275Q等)具有较强抑制作用 [2] - SY-3505是目前临床进展最快的国产第三代ALK-TKI,两个注册性临床试验正在持续推进中 [2] 中国ALK-TKI市场 - 中国ALK-TKI市场由二代产品主导,2024年占比达到67.33% [3] - 第三代ALK-TKI洛拉替尼自2022年上市以来市场份额快速提升,2024年占比接近15% [3] - 阿来替尼2024年在中国院内ALK-TKI市场中以54.82%的市场份额稳居首位 [3] - 首款国产ALK-TKI恩沙替尼2024年占据7.71%的市场份额 [3] - 第一代ALK-TKI克唑替尼2024年市占率达17.81% [3] - 未来一线用药的主要竞争将集中在第二、三代药物之间 [3] SY-5007(高选择性RET-TKI) - SY-5007是临床研发进度前列的国产选择性RET-TKI,两个关键性临床试验开展顺利 [4] - 2024年ASCO发布的II期临床试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SY-5007在RET融合阳性NSCLC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4] - SY-5007是全球唯一已经进入临床III期的国产选择性RET-TKI,其余国产/进口候选药物均处于临床I/II期阶段 [4] - SY-5007展现出持久显著的疗效以及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4] 财务与估值 - 公司总股权价值为66.14亿元人民币 [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收入分别为0.59/1.43/2.87亿元 [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1.71/-1.74亿元 [5]
首药控股(688197):ALK-TKI双代布局,SY-707上市在即
长城国瑞证券· 2025-06-19 09: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聚焦NSCLC小分子创新药领域,拥有第二代、三代ALK - TKI,二代ALK - TKI商业价值将释放,三代ALK - TKI临床进展顺利,SY - 5007研发进度前列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0.59/1.43/2.8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1.84/ - 1.71/ - 1.74亿元,当前市值小于测算的公司股权价值 [7] 各目录总结 聚焦NSCLC小分子创新药领域,同时拥有第二代、三代ALK - TKI - 自主研发与授权合作双轮并进,二代ALK - TKI即将迈入商业化阶段:公司专注小分子创新药自主研发,聚焦NSCLC,布局多个产品,是国内首个同时拥有第二代、三代ALK - TKI的创新药企;自主研发的SY - 707、SY - 3505、SY - 5007等有进展,多个早期项目确定PCC;合作研发的依奉阿克胶囊已上市,罗伐昔替尼片NDA获受理,CT - 133/CSPCHA115处临床I期 [17][18][21] - 股权结构清晰稳定,创始人强控股: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前10名股东合计持股77.69%,创始人李文军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55.68%股权 [27][30] - 核心自研药品尚未上市销售,持续投入研发费用:公司核心自研药品未上市,营收来自合作开发,未实现盈利;2024年研发支出21,268.14万元,同比增长4.95%,预计未来研发费用仍高 [33][35][36] 二代ALK - TKI商业价值即将释放,三代ALK - TKI临床进展顺利 - “钻石突变”ALK:小分子靶向疗法持续迭代,患者生存获益显著:肺癌是重大公共卫生挑战,NSCLC中ALK(+)发生率低但靶向治疗效果好,被称作“钻石突变”;中国每年新增ALK(+) NSCLC患者约5.4万人;ALK - TKI成主要治疗策略,写入诊疗指南;全球已获批8款三代ALK - TKI,中国ALK - TKI市场规模预计到2032年增至87亿元 [42][44][52] - 同步布局第二代、第三代ALK - TKI领域,覆盖ALK(+) NSCLC全流程管理:SY - 707的NDA已获受理,临床试验结果优效,安全性好,在其他癌种也有潜力;SY - 3505对关键耐药突变体有抑制作用,是临床进展最快的国产第三代ALK - TKI,两个注册性临床试验在推进 [55][56][58] - 我国ALK - TKI市场:二代主导,差异化竞争格局显现:2024年二代产品占市场主导,占比67.33%,一代产品份额被替代,三代洛拉替尼份额提升;阿来替尼领跑,克唑替尼仍占较领先份额,恩沙替尼等国产药拓展市场 [60][63][64] - ALK - TKI经医保覆盖后患者可及性较高:正大天晴的依奉阿克胶囊和诺华的塞瑞替尼胶囊年治疗费用较低,克唑替尼和塞瑞替尼专利到期后费用可能降低 [70] - ALK - TKI研发趋势直面核心临床需求,应对耐药 + 脑转移:ALK(+) NSCLC患者有耐药和脑转移治疗需求,全球已上市三代ALK - TKI仅洛拉替尼一款,存在未满足需求;公司的SY - 707和轩竹生物XZP - 3621的NDA已获受理,4款药物处临床III期 [74][75] SY - 5007:研发进度前列的国产选择性RET - TKI,III期临床随访中 - RET点突变常发生于MTC,RET融合常见于NSCLC和PTC:RET基因异常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点突变常见于MTC,融合常见于PTC、NSCLC;预计2025年/2030年中国肺癌发病例数将分别增长至113.68/130.84万人,甲状腺癌发病例数将分别达48.15/47.46万人 [78][79][80] - 靶向RET治疗领域的发展与应用:选择性RET - TKI的时代:RET(+)实体瘤患者对基础化疗和免疫疗法效果不佳,过往靶向RET药物以MKIs为主,有安全性问题;目前获批上市的选择性RET - TKI仅有普拉替尼和塞普替尼,市场规模预计由2021年的0.49亿元增至2027年的6.75亿元 [83][84][86] - SY - 5007:全球唯一已经进入临床III期的国产选择性RET - TKI:SY - 5007的两个关键性临床试验进展顺利,II期临床试验显示疗效好、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与普拉替尼和塞普替尼相比,有独特安全性,疗效相当;是全球唯一进入临床III期的国产选择性RET - TKI [87][88][93]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8.99/143.16/286.70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1,396.34%/142.71%/100.2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183.81/ - 171.47/ - 174.39百万元 [10]
益方生物-U(688382):深耕小分子创新药赛道 BD合作持续赋能
新浪财经· 2025-06-18 18:38
公司概况 - 益方生物是国内领先的小分子药物研发Biotech企业,研发管线专注于肿瘤、自免、代谢等领域的高门槛靶点 [1] - 截至2025年3月,公司已有两款药物获批上市,分别为三代EGFR-TKI贝福替尼及KRAS G12C抑制剂格索雷塞 [1] - 在研重磅品种包括TYK2抑制剂D-2570、口服SERDD-0502以及URAT1抑制剂D-0120等高壁垒小分子靶向药物,开发进度位居国产前列 [1] 商业化进展 - 贝福替尼是我国第四款获批的三代EGFR-TKI,用于EGFR突变阳性NSCLC的1/2L治疗,1L、2L适应症分别于2023年12月和2024年11月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1] - 贝福替尼75-100mg剂量组1L治疗NSCLC的mPFS达22.1个月,较对照组吉非替尼显著延长9.7个月 [1] - 公司与贝达药业达成商业化合作,后者将为贝福替尼的商业化提供强力支撑 [1] - 格索雷塞是国内第二款KRAS G12C抑制剂,于2024年11月获批上市用于治疗经治的KRASG12C突变NSCLC患者 [2] - 格索雷塞II期数据显示:ORR为52%,DCR为88.6%,mPFS为9.1个月 [2] - 公司与正大天晴签署独家授权协议,就格索雷塞的商业化权益达成合作 [2] 在研管线亮点 - D-2570在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II期临床中表现优异,12周PASI75应答率达85.0%-90.0%,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12.5% [2] - 口服SERD药物D-0502针对HR+/HER2-乳腺癌,进度处于国产第一梯队,已进入关键III期临床研究 [3] - URAT1抑制剂D-0120针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国内已完成IIb期临床,展现不错成药潜力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91亿元、2.55亿元和3.99亿元 [3]
复宏汉霖(02696) - 自愿公告 - 小分子创新药HLX99的临床试验申请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2025-02-10 17:37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自主研发小分子创新药HLX99临床试验申请获美国FDA批准[3] - HLX99拟用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ALS)[3] - HLX99是创新型小分子偶联化学药物,有多重药理学特性[4] - 临床前动物药效模型显示HLX99在ALS动物模型中显疗效且安全性良好[4] 业绩相关 - 2023年已上市用于治疗ALS的药物全球销售额约为4.17亿美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