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化风控
icon
搜索文档
从普惠冠军到催收标兵:银行人变形记 | 巴伦精选
钛媒体APP· 2025-09-03 08:14
近期,国家推出贷款贴息政策以激发消费活力之际,银行业却悄然迎来一场角色巨变。 曾几何时,客户经理们是普惠金融先锋,手持高额绩效,月入过万;如今,他们转身成了催收能手,从 鸡鸣忙到狗吠,日行 400 里、一箱油耗尽只为见客户一面,甚至要预约一周才能与从国外归来的欠款人 沟通。 "现在的贷款,今年是新增,明年就是催收",银行客户经理的这句感慨,道尽行业冷暖。未来,不良贷 款清收成为银行利润增长点,而在合规化浪潮下,银行自建催收团队也是大势所趋。 在催收攻坚战中,一位老银行人坦言:"催收不是与客户为敌,而是帮助他们重新建立信用,这本身也 是一种普惠。" 转型阵痛:从业绩明星到催收标兵 "两年前我是普惠冠军,两年后我是催收标兵。" 这句自嘲,是不少无数银行人的职业轨迹。 在普惠金融高歌猛进的年代,客户经理们曾是 "普惠冠军",拿着万元以上的绩效奖金,享受着业绩增 长带来的荣光。某农商行客户经理李薇(化名)记得,2022年她月收入稳定在1.5万元左右,"那时每天 忙着跑企业、签合同,朋友圈里都是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成就感"。 如今,她被所在支行编进"催收突击队",名片背面印着同一行字,只是头衔换成了"风险化解专员"。 ...
直击光大银行业绩会:加快数字化转型 用AI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4:5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9.18亿元,同比下降5.57% [3] - 净利润247.41亿元,同比增长0.53% [3] - 利息净收入454.32亿元,同比下降5.57% [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4.43亿元,同比下降0.85% [3] - 其他收入100.43亿元,同比下降10.04% [3] 资产负债规模 - 截至6月末资产总额72385.9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2% [2] - 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40840.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2% [2] - 存款余额42531.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39% [2] 资产质量状况 - 不良贷款余额509.1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63亿元 [3] - 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 [3] - 拨备覆盖率172.47%,较上年末下降8.12个百分点 [3] - 贷款拨备率2.15%,较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 [3] 数字化转型进展 - 成立数字金融发展委员会,优化机制、流程、平台三方面 [4] - 智能算力调度平台实现算力虚拟化和统一交付 [5] - 算力支撑120多个算法模型和840个场景应用 [5] - "六大助手"已基本投产完毕:授信调查报告助手生成报告1万余份(平均5分钟/份)、智能合规助手、智能问数助手(覆盖2700多个指标和100多份行业报告)、智慧办公AI助手(30多项功能)、远程银行服务助手、运营管理助手 [6] 人工智能应用 - 深化人工智能在客户服务、风险管理、内部运营等领域的运用 [6] - 授信调查报告生成时间缩短至5分钟 [6] - 智能问数助手支持自然语言查询全行2700多个指标 [6] 风险管理措施 - 重点推进平台化债、房地产风险存量出清、中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 [7] - 强化预警监测、大额穿透、主动退出等强制应对机制 [7] - 风险压力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领域(对公上下游和零售涉房贷款)以及光伏、汽车、钢铁、石化等行业 [7] 科技金融创新 - 研发"专精特新企业贷""科技e贷"等线上化产品 [8] - 运用智能风控模型实现信贷审批自动化/半自动化处理 [8] - 引入工商、司法、税务、征信等外部数据提升风控能力 [8] - 形成超8万户重点客群白名单 [9] - 自行研制"科创力"评价体系助力企业价值评估 [9]
当风控遇上大数据:探析中国人寿寿险公司风险防控体系的“数字实践”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6
公司风险管理体系 - 构建"1+7+N"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以《全面风险管理规定》为总纲 七大类风险管理制度为抓手 系列业务实施细则为依托[1][3] - 建立高级管理层组织实施 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牵头 各职能部门主责 三道防线密切配合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2] - 将风险防控从"事后处置"前移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关键环节 以数字化手段防控系统性风险[1] 风险管理实践成效 - 连续27个季度保持行业A类风险综合评级 截至2024年四季度仍维持该评级[1][3] - 将风险管理制度健全性和遵循有效性纳入部门及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考核 覆盖各级人员[3] - 采用与公司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风险计量工具 平衡风险与收益 保证资本金安全性和充足性[2] ESG风险管理 - 制定《ESG风险管理办法》 遵循全局性 审慎性 前瞻性 适用性和动态性五大原则[3] - 将ESG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开展风险识别 评估 应对及控制 关注改进 报告归档五大工作[3] - 通过完善绿色金融评估体系 强化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等措施前瞻性管控ESG风险[4] 战略发展方向 - 推动风险管理从"被动防御"向"主动治理"转型升级 构建"智能风控大脑"[4] - 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适应强监管严监管趋势[1][2] - 将ESG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1][4]
郓城农商银行聚焦“三强化”举措,全面推动信贷管理提质增效
齐鲁晚报网· 2025-06-30 11:50
信贷管理策略 - 公司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将信贷管理作为经营发展重点,以"控风险、提质效"为导向 [1] - 通过"强化队伍建设、优化制度流程、深化督导考核"提升信贷资产质量,实现信贷管理新突破 [1] 团队建设措施 - 建立一体化培训机制,采用"线上+线下"方式提升信贷人员能力,线上提供专业课程,线下累计开展6场培训 [2] - 推行信贷岗位持证上岗制度,组织新员工和客户经理参加资格认证考试,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2] - 深化警示教育,按月梳理典型案例,开展6期警示教育,覆盖全行信贷人员 [2] 制度优化与流程管理 - 修订《贷后管理实施细则》,细化检查流程,实现流程标准化和考核数据化 [3] - 实施"双人协同检查"机制,AB岗交叉验证资金流向、经营状况及担保有效性 [3] - 实行"双线并行"机制,贷后检查中心与支行协同开展检查,提升风险预警能力 [3] 督导考核与激励 - 推行"清单式"督导,按月抽查支行贷后管理质量,形成问题清单,整改完成率98% [4] - 完善考核体系,奖励5家先进支行客户经理,问责2家履职不力支行责任人 [4] - 强化流程管控,针对管理不到位问题开展专项检查,现场整改并通报责任人 [4] 未来发展方向 - 围绕"数字化风控"目标,依托科技赋能提升管理效率,推动从"人防"向"技防"升级 [4]
从“双优生”跃升“领跑者”:宁波银行总资产首突破3万亿,确定性锚定价值创造
搜狐财经· 2025-04-11 13:18
文章核心观点 - 宁波银行2024年年报展现规模、质量、效益的黄金三角平衡,其差异化战略的十年坚守为城商行转型提供可复制样本,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型成功,重新定义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范式 [1] 总资产破3万亿:规模与质量的平衡之道 - 2024年公司总资产首破3万亿元,规模达31252.32亿元,同比增15.25%,增速领先上海银行和南京银行,体现“规模增长与质量提升”双轮驱动战略成功 [2] - 负债端公司吸储能力强,2024年末客户存款余额18363.45亿元,同比增17.24%,得益于数字化平台和精细化定价策略 [4] - 资产端贷款投放是增长引擎,2024年贷款及垫款总额增至14760.63亿元,同比增幅17.83%,公司银行贷款余额同比增24.42% [4] - 公司“深耕区域经济 + 多元利润中心”战略是出圈驱动力,构建“9 + 4”利润中心矩阵实现多元化盈利 [4] - 2024年公司在本体业务稳健增长基础上扩展子公司业务,永赢基金非货规模破3516亿元,永赢金租净利润达25.51亿元,宁银理财管理规模4735亿元,宁银消金贷款余额590.4亿元 [5] 风险管控:以“零容忍”筑牢资产质量防线 - 董事长表示防控风险是银行经营永恒主题,2024年公司从源头防范化解风险,不良贷款率0.76%连续17年低于1%,拨备覆盖率389.35%,风险抵御能力居行业前列 [6] - 全流程风控机制是公司风险管理核心支柱,贷后回访覆盖率100%,通过嵌入行业研究优化授信决策流程规避周期性风险 [6] - 数字化风控转型是公司构建技术护城河关键,每年将5%营收投入金融科技,建成400余套科技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可精准识别潜在风险 [7] - 2024年末公司资本充足率15.32%,一级资本充足率11.0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8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59%,兼顾资本效率 [7] - 公司较高资本充足率实现风险覆盖与股东回报平衡,2024年现金分红每10股派9元,分红比例22.77%超部分同业 [8] 科技驱动服务升级,深化金融五篇大文章 - 2024年公司以“数字化”为引擎重塑服务模式,推出“鲲鹏司库”等数字化平台,构成服务生态闭环 [9] - 科技金融领域公司构建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生态圈,“快审快贷”提升传统抵押贷款流程效率,为超2万家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9] - 公司加大对绿色经济等支持力度,推进养老金融品牌建设,完善“账户、产品、服务”体系,提供养老金融服务 [9] - 数字金融领域公司探索大模型技术平台体系应用,在多领域进行场景试点验证 [10] - 公司加速推进“四化”战略升级,通过跨境金融等拓展增长空间,“鲲鹏司库2025版”支持企业全球化资金管理,宁银理财探索跨境投资产品 [10]
定增定价、息差、不良率、代理费调降…邮储银行2024年业绩会回应了这些焦点问题
第一财经· 2025-04-02 19:47
文章核心观点 邮储银行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回应热点问题,虽面临资本紧平衡、息差收窄、资产质量下滑、代理费高等挑战,但通过注资、调整业务布局、优化代理费、科技投入等举措应对,力争实现稳中有进、进中显质的经营目标 [1][2][4][6]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491.33亿元,同比增长1.81%,利息净收入2861.23亿元,同比增长1.53%,净息差1.87%,非息收入626.52亿元,同比增长3.21%,利润总额945.92亿元,同比增长3.27% [1] 资本状况 - 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6%,低于其余国有五大行,处于紧平衡状态 [2] - 国家将其纳入特别国债首批注资银行名单,注资1300亿元,预计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5个百分点 [2] - 3月30日宣布启动定向增发计划,采用“锁价定增+溢价发行”模式,发行价格6.32元/股,较3月28日收盘价溢价21.54% [2][3] - 短期内定增可能有即期摊薄效应,预计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摊薄约6%,但A股和H股股息率仍可维持在4%和4.5%以上 [3] 息差与资产质量 - 2024年净利息收入增速降至1.53%,净息差1.87%,较上一年走低0.14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净息差可能继续下行 [4] - 2024年不良贷款余额803.19亿元,同比增加128.59亿元,个人经营不良贷款率上升0.4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下降至286.15% [5] - 未出现集中性不良贷款问题,个人信贷业务中抵押类贷款占比约75%,实际损失水平通常较低 [5] 业务策略 - 2025年强化息差管理,提升资产负债管理灵活性和有效性,加大县域金融供给,聚焦重点区域优化业务布局和信贷投放 [4][5] - 发挥数字化风控作用,加强信贷管理,提升资产质量和降低潜在风险 [5] 代理费情况 - 2024年储蓄代理费及其他支出1178.14亿元,占业务及管理费绝大部分,同比增加28.90亿元,增长2.51% [6] - 2024年下半年调整个人存款业务储蓄代理费率,下半年代理费综合费率降至1.08%,全年为1.15%,较上一年下降9个基点 [6] - 今年启动主动调整策略,通过“一增一降”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盈利能力 [6] 成本控制 - 2024年员工费用、折旧与摊销、其他支出合计1062.21亿元,较上一年减少8.70亿元,同比下降0.81% [7] 数字化转型 - 2024年末科技投入达122.96亿元,同比增长9.03%,推动手机银行月度活跃客户数达8184万户 [8] - IT队伍规模扩大,全行IT人员超7200人,总行IT人员增至5440人 [8] - AI大模型“邮智”应用于智能风控、客户服务等领域,提升反欺诈识别准确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8] - 通过智能化服务和数字员工融入客户流程,上线大模型交易机器人,提升交易效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