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一代通信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省内最大光芯片产业化项目落户佛山 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9 16:28
项目投资 - 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在佛山市南海区投资光芯片产业化项目 固定资产投资达63亿元 达产后年产值近百亿元[5] - 项目首期工程聚焦光电材料 光电传感 光模块等核心产品 建成后具备年产21万片外延片 4万片芯片 30万支光通器件以及50万个光模块的综合生产能力[5] - 该项目是佛山近两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最大的项目 也是佛山新动能产业基金成立以来拟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5] 公司业务 - 广东先导稀材是全球最大的硒 碲产品生产商 也是铟 镓 锗等稀有材料的重要供应商 产品应用于太阳能光伏 LED 红外 电子通信等行业[5] - 公司建有国家稀散金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并设立独立的先进材料研究院[5] 产业生态 - 佛山已初步构建涵盖"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测"的半导体全链条生态体系 现有规模以上半导体企业336家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6] - 本土企业蓝箭电子的星通半导体芯片测试封装基地预计带动投资约45亿元 达产后年产值达30亿元[7] - 华特气体的电子特气覆盖全国80%的晶圆厂并通过阿斯麦认证 西陇科学的湿电子化学品获得中芯国际 长江存储认证[7] 战略意义 - 光芯片产业化项目是继中通集团大湾区智慧运营中心项目后又一重大产业项目 体现佛山以招商为先 向新质生产力要未来的决心[6] - 半导体产业作为支撑数字经济 人工智能 新一代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石性产业 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6] - 佛山坚持"招大引强"与"补链强链"并重 推动本地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湾区芯城"蓝图加速实现[7]
广东最大光芯片产业化项目落户佛山,固定资产投资达6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8 19:26
项目投资概况 - 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在佛山市南海区投资光芯片产业化项目 计划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 达产后年产值近百亿元[1][3] - 该项目是佛山近两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最大的项目 也是佛山新动能产业基金成立以来拟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3] 公司业务背景 - 投资方广东先导稀材是全球最大的硒 碲产品生产商 以及铟 镓 锗等稀有材料行业的世界领导者[3]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伏 LED 红外 电子通讯 航空航天 医药医疗 玻璃 陶瓷等行业[3] - 公司建有国家稀散金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并设立独立的先进材料研究院[3] 产能建设规划 - 首期工程聚焦光电材料 光电传感 光模块等核心产品[3] - 建成后具备年产21万片外延片 4万片芯片 30万支光通信器件以及50万个光模块的综合生产能力[3] - 项目将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发展[3] 半导体产业生态 - 佛山市已初步构建涵盖"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测"的半导体全链条生态体系[5] - 现有规模以上半导体企业336家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5] - 本土企业蓝箭电子的星通半导体芯片测试封装基地预计带动投资约45亿元 达产后年产值30亿元[5] - 华特气体电子特气覆盖全国80%晶圆厂并通过阿斯麦认证 西陇科学湿电子化学品获得中芯国际 长江存储认证[5] - 鑫诚光电光芯片项目已投产 联动科技正在打造华南地区最大功率器件测试基地[5] 战略定位 - 半导体产业是支撑数字经济 人工智能 新一代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石性 先导性产业[4] - 项目体现佛山以招商为先 向新质生产力要未来的坚定决心[4] - 佛山将持续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新高地[5][6]
大湾区贵商首发大会将举行
广州日报· 2025-08-24 20:31
大会基本信息 - 2025贵在一心大湾区贵商首发大会将于9月7日在广州举行 [1] - 大会旨在搭建高端平台促进黔粤两地产业资本人才技术的深度协同 [1] 大会聚焦领域 - 大会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装备新一代通信技术生物科技新型商业模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重点项目展示 - 大会精心策划TOP20首发路演项目集中展示大湾区贵商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商业模式上的突破性成果 [1] - 具身智能机器人灵巧手无人机智能应用等多项全球首发项目是大会亮点 [1]
PCB大企正式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搜狐财经· 2025-08-21 22:42
公司资本市场动态 - 胜宏科技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主板上市申请 目前处于草拟版本阶段 将根据监管要求更新[1] - 胜宏科技主营高密度印制线路板 产品涵盖刚性电路板与柔性电路板全系列 应用于人工智能 汽车电子及通信技术领域[1] - 截至2025年8月20日 胜宏科技A股总市值达1936.74亿元[1] 行业产能扩张 - 江西祥益鼎盛科技上半年实现营收3.96亿元 预计全年营收突破10亿元 同比增长超50%[2] - 公司二期项目预计9月底投产 总投资20亿元项目有序推进 控股子公司追加3亿元投资上游材料生产[4] - 新项目全面投产后将新增年产600万平方米Mini LED铝基板及900万张高端金属基覆铜板产能[4] 技术应用与市场地位 - 祥益鼎盛科技专注Mini LED背光PCB组件制造 产品应用于三星 索尼等全球高端电视品牌[2] - 公司被认定为国内Mini LED背光PCB细分领域龙头企业[2]
协和电子: 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
证券之星· 2025-08-21 18:08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到4.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95.9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31%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76.3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29%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291元/股,同比下降8.30%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2%,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 [2]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16.2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2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7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2.70% [2] - 货币资金为1.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11%,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和定期存款 [9] - 短期借款为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54% [9] - 应付票据为9199.2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0.87% [9] 业务运营分析 - 公司专注于刚性印制电路板和挠性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3] - 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和高频通讯领域 [3] - 营业成本为3.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2%,主要因收入增长带动 [8] - 研发费用为2692.9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22% [8] - 销售费用为1037.5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89%,主要因市场开拓费用增加 [8]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位列2024年中国电子电路行业综合PCB 100榜单第80位,内资PCB 100榜单第52位 [3] - 与东风科技、星宇股份、伟时电子等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3] - 拥有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等多项资质认证 [6] - 通过ISO9001、IATF16949、UL等质量体系认证 [7]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0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 [4] 子公司经营情况 - 全资子公司东禾电子实现净利润273.53万元人民币 [10] - 全资子公司超远通讯实现净利润77.73万元人民币 [10] - 控股子公司协创智联净利润亏损204.51万元人民币 [10] - 参股公司协和光电实现净利润1159.41万元人民币 [10]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实际控制人张南国、张南星、张建荣、张敏金合计控制公司55.17%表决权股份 [27] - 报告期内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及高级管理人员聘任 [12] - 前十大股东中自然人股东持股占比68.85% [27] - 公司推出"提质增效重回报"倡议,报告期内派发现金红利6160万元人民币 [5] 募集资金与投资活动 - 全资子公司东禾电子实施的募投项目"汽车电子电器产品自动化贴装产业化项目"已结项 [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89亿元人民币,主要因理财产品赎回 [8] - 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950万元人民币,包括私募基金和其他投资 [9]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PCB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增长6.8%,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达5.2% [3] - 行业受益于人工智能、AI服务器、智能电动汽车、新一代通信技术等应用领域发展 [3] - PCB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且激烈 [10] - 中国PCB行业面临成本优势缩小、环保要求趋严等挑战 [10]
应用场景日益丰富 5G-A商用跑出“加速度”
证券日报· 2025-08-05 07:23
新一代通信技术研发进展 - 5G-A地空通信技术研发成功并完成测试验证[1] - 组织开展6G技术试验 重点开展通感一体、无线人工智能、天地融合等技术测试验证[1] - 截至2024年底 300多个城市实现5G-A网络覆盖[1] 5G-A商用部署现状 - 中国启动全球规模最大的5G-A商用部署 已在智能工厂、车路协同等数十个场景完成验证[1] - 30多个省份已发布5G-A主套餐 5G-A用户数超过1000万户[5] -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共建共享5G-A基站约7万站[6] 技术特性与标准主导 - 5G-A具有毫秒级时延和万兆比特级速率等革命性突破[2] - 中国持续主导5G-A国际标准 推动产品体系及商用场景丰富化[2] - 全球仅中国和阿联酋等少数国家实现5G-A商用落地[2] 应用场景拓展 - 在智能工厂通过毫秒级时延和厘米级定位支撑机械臂协同、AGV集群调度等工业应用[1] - 向低空经济、智能驾驶、卫星通信等领域深化 支持无人机海上航线、全空间无人体系运营、港区船舶精准定位[3][4] - 运营商推出"五网合一"解决方案 整合通信、导航、监视、气象和算力网络 在广东江苏等地开展组网测试[2] 产业生态与集群化发展 - 产业链呈现集群化发展趋势 带动芯片、模组、终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持续集聚[6] - 华为推进"5G-A×AI"在工业与C端服务实现多维度突破[6] - 芯片厂商、飞控与终端设备企业、运营商、航空公司及内容平台等多方企业积极参与[7] 市场规模预测 - 毫米波芯片、通感一体模组等细分市场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突破800亿元[9] - 5G-A带来的数万亿元产业规模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5] - 覆盖领域从城市扩展至航线、偏远区域 场景需求出现明显分化[8] 技术融合与创新 - 5G-A通感一体化、无线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为低空经济、海洋经济提供关键基础设施[1] - 融合北斗、卫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形成5G-A通感一体化和低空智联网独特应用[5] - 设备与芯片厂商专注于技术标准化、飞行补偿、多频段融合以及Open RAN创新[7]
5G-A商用跑出“加速度”
证券日报· 2025-08-01 00:11
5G-A技术发展现状 - 5G-A(5G-Advanced)地空通信技术研发成功并完成测试验证,6G技术试验已启动,针对通感一体、无线人工智能、天地融合等重点技术开展测试验证 [1] - 截至2024年底,中国300多个城市实现5G-A网络覆盖,5G-A有序进入规模商用阶段 [1] - 中国已启动全球规模最大的5G-A商用部署,在智能工厂、车路协同等数十个场景完成验证 [1] 5G-A商用场景与应用 - 5G-A具有毫秒级时延、万兆比特级速率等革命性突破,全球仅中国、阿联酋等少数国家实现商用落地 [2] - 5G-A应用向低空经济、智能驾驶、卫星通信等领域深化,推动智能航空网络升级,为飞行娱乐、机载办公、实时遥控无人机等场景提供可靠连接 [2] - 运营商推出"五网合一"解决方案,整合通信、导航、监视、气象和算力网络,已在广东、江苏等地开展组网测试 [2] - 5G-A通感一体技术应用于浙江舟山海域无人机海上航线、安徽骆岗公园全空间无人体系运营、青岛董家口港区船舶动态精准定位等场景 [2] 5G-A用户规模与产业影响 - 中国已有30多个省份发布5G-A主套餐,5G-A用户数超过1000万户 [3] - 5G-A融合北斗、卫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成5G-A通感一体化、5G-A低空智联网的独特技术应用 [3] - 5G-A带来的数万亿元产业规模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3] 5G-A产业链发展 -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共建共享5G-A基站约7万站,带动芯片、模组、终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持续集聚 [4] - 华为推进"5G-A×AI"在工业与C端服务实现多维度突破,推动新一代通信技术与AI交融发展 [4] - 芯片厂商、飞控与终端设备企业、运营商、航空公司及内容平台等多方企业加速从设备供应到商业运营的全链路形成 [4] 5G-A技术演进与市场前景 - 集群化发展推动5G-A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创新,为6G演进构建"技术—应用—产业"协同发展的生态底座 [5] - 毫米波芯片、通感一体模组等细分市场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元 [5] - 5G-A发展面临频谱与干扰控制、高速度与切换稳定性、商业化与商业生态落地、基础设施边际成本与能耗等问题待解 [6]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序—数字经济浪潮下的新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6-10 11:42
数字经济的历史演进 - 数字经济浪潮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重塑全球发展格局 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数字经济 这是一场集成技术革命 也是资源配置优化和经济效率提升的重大历史变迁 [3] - 过去30年从"信息爆炸"到数字经济 信息增量传递转变为数据存量挖掘 有限信息通道升级为超级海量通道 人类阅读数据转向机器处理数据 业务流程效率提升进化为组织系统效率提升 [4] 数字经济的核心变革 - 数字经济带来经济发展质量 效率 动力的三大变革 各国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领域 中国已将数字经济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5] - 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和市场相互渗透与赋能 催生组织形态 市场消费 政府治理等领域的重大变化 [4] 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 - 数据要素被视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 但需要解决数据权益确权 价值评估 资产交易流转等问题才能发挥规模效用 [6] - 区块链技术提供去中心化 不可篡改的数据可信保障 云计算打破数据存储和计算的时空限制 量子计算实现计算能力质的飞跃 人工智能成为数字经济高效运转的中枢支撑 [7] 数字经济下的企业变革 - 数字科技使企业科技创新与迭代发展更加高效 业务布局边际成本趋零 极大扩展企业发展空间与边界范围 [7] - 平台型企业通过多边网络效应打破传统产业链格局 改写市场价值评估逻辑 孕育商业模式创新和跨界融合发展 [7] 数字经济的治理挑战 - 数字经济发展带来市场垄断 隐私保护 网络安全 数字鸿沟等治理难题 需要平衡创新与规范的关系 保障活力同时防范风险 [8] - 数字经济治理需重点关注要素 技术和平台三大领域 构建合理有效的监管框架 [9] 数字经济研究框架 - 《数字经济时代》一书从理论 要素 技术 企业 治理五个维度构建研究框架 理论篇探讨内涵本质 要素篇分析数据确权与交易 技术篇介绍六大数字科技 企业篇研究数字巨头动态 治理篇探讨三大治理领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