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态金属
icon
搜索文档
又添2企!2025年储能融资已超50亿
行家说储能· 2025-07-08 20:33
储能行业融资动态 - 2025年储能行业一级市场已发生51起融资事件,相比去年同期融资数量下降10.52%(去年同期57起),总融资额下降约5成 [3] - 单笔融资破亿共计10起,其中海尔新能源是上半年融资额度最高的企业,超7亿元 [16] - 融资方向主要集中在液流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储能、数字化能源等新技术领域 [19] 吉兆储能融资与技术进展 - 吉兆储能获得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顺为资本和光速光合的关联方 [5] - 此前2023年12月份获得五源资本的天使轮融资,用于加速推动液态金属电池储能产业化应用 [6] - 已完成从50Ah到600Ah级液态金属电池的设计与开发,布局了200Ah级,500Ah级和1000Ah级不同规格的电芯产品 [8] 碳际科技融资与业务发展 - 碳际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B轮融资,由中金资本领投,老股东武岳峰资本跟投 [9] - 融资主要用于储能电池产品产业化,加速产品多元化布局和拓展 [10] - 计划于7月底在四川成都建立起四十万平米级高性能碳毡量产基地 [11] 储能行业融资特点 - 2025年上半年51起融资事件总融资额超50亿元 [14] - 融资主要方向包括储能系统、储能热管理、液流储能、BMS、PCS、固态电池、钠电、正负极材料等 [17] - 早期阶段融资较多,其中14起天使轮融资,15起A轮融资以及11起B轮融资 [18] 重点融资案例 - 众钠能源获得近3亿元融资 [16] - 清能互联和北方康源都是2亿元融资 [16] - 液流储能、电管家、中海储能、澄瑞科技融资超亿元 [16]
宜安科技增资旗下液体金属子公司 提高竞争优势
证券时报网· 2025-07-01 21:38
公司增资情况 - 宜安科技以自有资金对控股子公司逸昊金属增资1.2亿元,其中4428万元进入注册资本,其余进入资本公积 [1] - 增资完成后逸昊金属注册资本从9225万元增至1.37亿元,宜安科技持股比例从60%提升至72.97% [1] - 增资前股东结构包括宜安科技(60%)、液态金属有限公司(16%)、深圳市亚稳科技投资有限公司(8%)等 [1] 逸昊金属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1.49亿元,净利润273.35万元 [1] - 2024年一季度营收1816万元,亏损347.06万元 [1] - 截至2024年底股东权益评估价值为2.52亿元 [1] 液态金属行业特性 - 液态金属(非晶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光洁度、耐腐蚀和耐磨性等特性,抗弯/抗拉强度优于常规材料 [2] - 该材料被列为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及重大工业应用价值的新材料 [2] 行业应用前景 - 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折叠设备铰链、可穿戴设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精密仪器仪表等领域 [2] - 新兴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制造、高端体育器材、航空航天及AI机器人 [2] - 行业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及下游接受度提高,需求将持续扩大 [2] 增资战略意义 - 增资旨在提升逸昊金属研发能力、扩大产能以承接重要客户订单 [1][2] - 强化公司在液态金属产业的全球领先优势,符合长期发展战略 [3] - 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不影响合并报表范围及正常经营 [3] 逸昊金属市场定位 - 产品被传应用于折叠屏手机铰链以减少折痕,在消费电子领域具有技术知名度 [2]
赛道Hyper | 高澜股份进击核聚变尖端供应链
华尔街见闻· 2025-06-04 17:59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深度参与中科院"人造太阳"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试验装置及散裂中子源项目,提供核心热管理产品,标志着民营企业在尖端科技领域的突破 [1] - EAST装置实现1亿摄氏度下1066秒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加速器打靶束流功率将提升至500千瓦 [1] - 公司研发的液冷系统采用定制化设计,实现分支流量精准控制与超高密封性,获多项发明专利 [1] - 公司开发液态金属冷却系统,解决"第一壁"材料在高温、强辐射环境下的热传导难题,并研发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实时监测与动态调节 [2] - 公司在数据中心液冷市场占据60%-70%份额,为英伟达、浪潮等头部企业提供解决方案 [2] 财务与订单 - 公司在手订单总额约11.1亿元,涵盖特高压、液冷、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等领域 [3] - 2024年液冷业务营收占比约35%,主要来自数据中心领域,核聚变相关收入未单独披露 [3] - 液冷业务贡献60%+的订单,但毛利率较行业平均水平低8-12个百分点,因冷却液、CDU等核心部件90%依赖进口 [3] - 2024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收入增长40% [5] 行业竞争与战略 - 公司面临来自中国核建、上海电气等央企的竞争,后者包揽ITER装置七成以上核心部件供应 [5] - 西部超导垄断军用超导市场,并在EAST装置中占据关键地位 [5] - 联创光电、永鼎股份等企业通过第二代REBCO带材技术切入核聚变市场 [5] - 公司需加快冷却液国产化替代,联合巨化股份等企业开发氟化液替代品,并拓展技术应用场景至储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等领域 [5] 未来发展 - 公司计划建设全场景热管理研发与储能高端制造项目,重点布局核聚变、储能等新兴领域 [3] - 随着"十四五"规划对核聚变的重点支持及ITER计划推进,相关业务有望在未来3-5年进入规模化增长阶段 [3]
2025年广东省东莞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持续完善“8+8+4”产业体系,构建东莞新质生产力培育高地[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9 09:07
东莞市现代化产业体系 - 东莞市构建"8+8+4"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八大传统优势产业、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形成立体化产业生态[1][14] - 八大传统优势产业包括食品饮料、造纸及纸制品、纺织服装等,2024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9.1%[7][9] - 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7%[7][14] - 四大未来产业包括下一代移动通信、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前瞻布局培育新动能[1][14] 东莞市经济运行 - 2024年东莞市GDP达12282.15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6800.80亿元,增长6.6%[5]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8%,化工制造业增长8.7%[7] -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7%,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7] - 智能手表、路由器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1.5%、46.8%,高技术产品快速增长[7] 企业创新与资本市场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36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200家,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9] - 2024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500家,新增A股上市企业4家,数量位居全国城市第六[9] - 代表企业包括生益科技、拓斯达、易事特等,覆盖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多个领域[2][24][25] 政策支持与发展目标 - 东莞出台《关于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11][12] - 目标到2027年培育7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超42%[17] - 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力争202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30] 产业空间布局 - 构建"一主两副六片区"空间结构,中心城区强化行政文化功能,松山湖和滨海湾聚焦科技创新[19][21] - 形成电子信息制造、电气机械两大千亿级支柱产业,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新兴产业[21][22] - 依托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布局未来产业,推动"基础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梯次发展[21][27] 发展趋势 -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突破半导体等"卡脖子"技术,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策源地[29] - 加速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耦合,建设智能工厂,推动全流程智能化升级[30] -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能源、储能等领域,建设零碳园区[31] - 深化与广深产业协同,打造"湾区制造+全球市场"开放型经济[32]
银河证券晨会报告-20250514
银河证券· 2025-05-14 22:50
核心观点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达成体现中美阶段性成果,取消 91%加征关税、暂停 24%关税 90 天,但保留 10%基准关税,后续核心矛盾或成焦点博弈,中长期摩擦可能反复 [2] - 协议释放经贸缓和信号,降低贸易不确定性,短期改善出口依赖行业经营环境,带动 A 股估值修复,但长期关税政策有反复性 [3] - 美国关税政策多变,中国出口美国订单多观望,预计供应链将国际化布局,短期内消费行业利润承压 [7][8] - 汽车行业在政策驱动下规模效应显现,销量和业绩增长,零部件板块受益于人形机器人行情 [11][12][13] - 电子行业结构性复苏,子行业景气度分化,AI 相关硬件和消费电子板块有望增长 [16][17][19] - 印巴冲突提升中国军工装备形象,内需与军贸共振,军工行业短期、中期、长期均有发展机遇 [22][23][24] - 建材行业 25Q1 盈利修复,各子行业供需和价格情况不同,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27][28][30] - 银行板块表现优,一揽子金融政策使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积累,中长期资金入市加速红利价值兑现 [32][33][37] - 安阳钢铁是河南钢铁巨头,板材与铸管有特色,特钢转型加速,重组将带来利好 [39][40][41] 策略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达成,取消 91%加征关税、暂停 24%关税 90 天,保留 10%基准关税,后续核心矛盾或成焦点博弈,中长期摩擦可能反复 [2] - 协议释放经贸缓和信号,降低贸易不确定性,短期改善出口依赖行业经营环境,带动 A 股估值修复,但长期关税政策有反复性 [3] - 结构上,前期受关税影响回调大的电子、计算机、机械设备等板块行情有望回暖,出口依赖度高的行业企业盈利预期回暖,港股相关板块行情对 A 股有指示意义 [3] 消费 - 美国关税政策多变,目前对中国商品实际加征总关税税率为 145%,《声明》将大部分中国商品关税暂降至 30%,后续关税变化待协商 [7] - 2025 年 4 月中国出口美国商品受关税影响同比降 21.0%,占总出口额降至 10.5%,美国订单多观望,客户期待中国供应商扩大海外供应能力 [7] - 美国市场 2025Q1 抢单补库存但库存提升不明显,零售主要销库存,品牌提价不普遍,预计若无《声明》缓解,未来或高通胀 [7] - 东南亚抢出口,中国出口美国订单将短暂抢单,但部分产品税率无优势,消费行业龙头海外产能布局进度不一,短期内行业利润承压 [8] - 短期关注受美国市场影响小及能实现墨西哥、东南亚供货的公司 [9] 汽车 - 2024Q4 和 2025Q1 汽车板块超额收益明显,Q4 以旧换新政策激发购车需求,Q1 政策延续推动市场高景气,零部件板块受益于人形机器人行情 [11] - 2024Q4 和 2025Q1 汽车销量同比高增长,乘用车销量连续两季同比增速超 10%,2024 年新能源渗透率增长至接近 45%,出口方面乘用车和商用车有不同表现 [12] - 政策激发规模效应,行业景气向上,2025Q1 乘用车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 +50%,零部件板块同比 +13%,商用车营收增速放缓、盈利能力回落 [13] 电子 - 半导体持续复苏,国产替代加速,设备、材料、封测、分立器件、IC 设计各细分领域有不同表现 [16] - 消费电子受政策驱动复苏,品牌消费电子板块分化,零部件及组装板块呈现复苏态势且业绩分化 [17] - 电子零组板块整体向好,面板、LED、PCB、被动元件、光学元件等细分板块有不同发展趋势 [18] - 看好 AI 相关硬件和消费电子板块,元器件板块供需平衡,龙头公司经营稳健 [19] 军工 - 印巴冲突中中国军贸装备表现出色,巴基斯坦是中国军贸核心客户,构建了“中式装备体系” [22] - 冲突验证中国装备技术优势,塑造军贸品牌形象,引发中东和一带一路国家重新评估,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23] - 我国北斗和低轨卫星通信网络赋能军贸伙伴国,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23] - 内需与军贸共振,军工行业短期、中期、长期均有发展机遇 [24] 建材 - 2024 年建材行业业绩承压,25Q1 基建投资增速企稳、地产销售降幅收窄,行业利润显著修复,玻璃纤维是唯一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增长的子行业 [27] - 4 月水泥需求增速放缓、供给增加,价格松动,短期延续弱势,中长期有上涨空间 [27] - 2025 年一季度消费建材市场需求偏稳,后续存量市场需求有望拉动消费建材需求回升 [28] - 4 月玻璃纤维粗纱价格松动,电子纱稳价出货,后续粗纱价格稳中趋弱,电子纱有提涨预期 [28] - 4 月浮法玻璃价格由跌转涨,浮法厂加速去库,短期价格稳中有升 [29] - 推荐消费建材、水泥、玻璃纤维、玻璃等行业相关企业 [30] 银行 - 5 月 6 日 - 5 月 9 日银行板块表现优于市场,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均上涨,截至 5 月 9 日,银行板块 PB 为 0.69 倍,股息率为 6.97% [32] - 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使银行在息差、信贷结构、补充资本、科技金融服务、红利价值等方面受益 [33] - 2025 年初以来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下阶段将落地增量政策,结构性工具供给有望丰富,存款利率下调可期 [34] - 银行系 AIC 主体拓展至股份行,为企业提供专业化联动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质效 [35] - 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维持推荐评级 [37] 安阳钢铁 - 公司是河南省最大钢铁企业,产品以板带材为主,成功实现冷轧特殊用钢全流程贯通,部分产品高速增长 [39] - 2025 年 5 月 9 日国内板材价格低位,4 月库存居中,3 月河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公司产量约占河南整体的 30% [40] - 2024 年公司研发特钢新品 70 个,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置入舞阳矿业股权,有利于整合产业链、改善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 [41]
银河证券每日晨报-20250514
银河证券· 2025-05-14 11:46
核心观点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达成体现中美阶段性成果,取消部分关税、暂停部分关税90天,建立常态化磋商机制,但保留10%基准关税,后续核心矛盾或成焦点博弈,中长期摩擦可能反复[2] - 协议释放经贸缓和信号,降低贸易不确定性,短期改善出口依赖行业经营环境,带动A股估值修复,但长期关税政策有反复性和不确定性[3] - 美国关税政策多变,中国出口美国订单多观望,预计供应链将国际化、多地区布局,短期内消费行业利润或承压[7][8] - 汽车行业Q4以来行情和销量表现好,政策激发规模效应使行业景气向上,各板块业绩有不同表现[11][12][13] - 电子行业结构性复苏,子行业景气度分化,AI相关硬件、消费电子、元器件等板块有发展机会[16][17][18] - 印巴冲突擦亮中国军工名片,内需与军贸共振,军工发展短期、中期、长期均有机遇[22][23][24] - 建材行业25Q1盈利修复,各子行业供需和价格情况不同,推荐相关龙头企业[27][28][29][30] - 银行板块表现优,一揽子金融政策使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积累,中长期资金入市加速红利价值兑现[32][33][37] - 安阳钢铁是河南钢铁巨头,板材与铸管有特色,特钢转型加速,重组将带来利好[39][41] 策略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达成,美方取消91%加征关税、暂停24%关税90天,中方同步取消等比例反制措施,建立常态化磋商机制,但保留10%基准关税,后续核心矛盾或成焦点,中长期摩擦可能反复[2] - 协议释放经贸缓和信号,降低贸易不确定性,短期改善出口依赖行业经营环境,带动A股估值修复,但长期关税政策有反复性和不确定性[3] - 结构上,前期受关税影响回调大的电子、计算机、机械设备等板块行情有望回暖,出口依赖度高的行业企业盈利预期回暖,港股市场积极反应对A股有指示意义[3] 消费 - 美国关税政策多变,4月9日对部分经济体暂停对等关税,对中国商品实际加征总关税税率为145%,5月2日终止小额包裹免征关税政策,5月12日声明使大部分中国商品关税暂降至30%[7] - 2025年4月中国出口同比+8.1%,对美出口同比-21.0%,占比降至10.5%,美国订单多观望,客户期待中国供应商扩大海外供应能力[7] - 美国市场2025Q1抢单补库存但库存提升不明显,零售主要销库存,品牌提价不普遍,预计若无声明缓解,未来或高通胀[7] - 东南亚抢出口,中国出口有短暂抢订单情况,部分产品中国无优势,消费行业龙头海外产能布局进度不一,短期内行业利润或承压[8] - 短期关注受美国市场影响小及能实现墨西哥、东南亚供货的公司[9] 汽车 - Q4以来汽车板块行情好,2024Q4汽车、乘用车、零部件分别跑赢万得全A指数3.14pct、6.20pct和3.79pct,2025Q1分别跑赢9.40pct、8.24pct、12.47pct和7.11pct[11] - 以旧换新政策驱动销量高增,2024Q4汽车市场累计销量同比+9.3%,2025Q1同比+11.2%,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增长至接近45%[12] - 政策激发规模效应使行业景气向上,2025Q1乘用车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50%,零部件板块同比+13%[13] 电子 - 半导体持续复苏,设备、材料、封测、分立器件、IC设计等细分行业各有特点,国产替代加速[16] - 消费电子受政策驱动复苏,品牌消费电子板块分化,零部件及组装板块呈现复苏态势且业绩分化[17] - 电子零组板块整体向好,面板、LED、PCB、被动元件、光学元件等细分板块有不同发展趋势[18] - 看好AI+重铸电子行业生态,推动相关硬件更新迭代,消费电子后续创新有望提升供应链业绩,元器件板块供需平衡,龙头公司经营稳健[19] 军工 - 印巴冲突中中国军贸装备亮相,巴基斯坦凭借中式装备展现优势,其是中国军贸核心客户,构建的“中式装备体系”有示范效应[22] - 冲突重构全球军贸版图,验证中国装备技术优势,中远期将提振军贸市场,建议关注相关公司[23] - 内需+军贸共振,军工发展短期、中期、长期均有机遇[24] 建材 - 2024年建材行业业绩承压,2025Q1盈利显著修复,玻璃纤维是唯一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增长的子行业[27] - 水泥4月价格松动,短期价格延续弱势,中长期有上涨空间;消费建材一季度需求偏稳,后续存量市场需求有望拉动回升[27][28] - 玻璃纤维粗纱价格松动,短期稳中趋弱,电子纱稳价出货,短期有提涨预期;浮法玻璃4月价格由跌转涨,短期呈稳中有升态势[28][29] - 推荐消费建材、水泥、玻璃纤维、玻璃等行业相关龙头企业[30] 银行 - 5月6日 - 5月9日银行板块表现优于市场,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均上涨,截至5月9日,银行板块PB为0.69倍,股息率为6.97%[32] - 一揽子金融政策使银行从降准降息、信贷结构优化、补充资本、服务科创企业、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方面受益[33] - 2025年初以来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下阶段将积极落地增量政策,结构性工具供给有望丰富,存款利率下调可期[34] - 银行系AIC主体拓展至股份行,为企业提供专业化联动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质效[35] - 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维持推荐评级[37] 安阳钢铁 - 公司是河南省最大钢铁企业,2024年钢材产量近千万吨,产品以板带材为主,销售集中于中南地区,特钢产品高速增长[39] - 国内板材价格低位、库存居中,2025年3月河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5.4%,公司产量约占河南整体的30%[40] - 2024年研发特钢新品70个,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置入舞阳矿业股权,有利于整合产业链,改善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41]
中国银河证券:看好AI+重铸电子行业生态,并推动相关硬件更新与迭代
快讯· 2025-05-14 08:12
AI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硬件增长 - AI算力、端侧SoC、PCB等板块一季度保持业绩高增长 [1] - AI+技术将重铸电子行业生态并推动硬件更新迭代 [1] 消费电子板块表现超预期 - 国家补贴政策刺激消费电子板块淡季不淡 [1] - 苹果产业链业绩稳健增长 [1] - 液态金属、AI眼镜、光学创新等后续创新有望持续提升供应链业绩 [1] 元器件板块供需平衡 - 一季度元器件板块受下游政策补贴刺激需求强劲 [1] - 二季度面板、LED、被动元件等维持供需平衡 [1] - 龙头公司经营稳健 [1]
宜安科技(300328) - 300328宜安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6
2025-05-06 08:34
业务应用 - 液态金属应用于汽车领域,独家向特斯拉供应Model X液态金属车门锁盖并持续至今 [2] - 液态金属主要应用在消费电子结构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结构件、音乐及体育器材结构件等方面,暂未应用在外骨骼机器人上 [3] 应对压力策略 - 应对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商降价、原材料成本上升压力,持续深化市场拓展,聚焦高质量客户,通过技术和研发创新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内部管理,实现降本、提质、增效,提升产线自动化及智能化水平,优化工艺流程,构建数字化质量管控体系 [3] 应收账款管理 - 建立客户信用评级制度,加强销售合同全流程管理和监控,考核销售部门回款率,控制应收账款额度和账龄,财务部门催收和清理账期较长的应收账款;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根据不同账龄和组合确定计提比例;推进降本增效,清理挂账,定期分析应收账款质量 [3] 专利与商标情况 - 2024年公司及子公司总计取得31项授权专利,截止2024年末累计拥有有效专利314项,商标51项 [3] 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16.5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0.55万元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25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 610.10万元 [4] 市值管理 - 持续深耕主业,强化研发和创新能力,加强市场拓展,做强、做优、做大核心业务板块;优化公司治理、推进高质量信息披露,增强价值传递,开展多层次投资者交流、维护中小股东权益,构建市场认同,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4]
三祥新材(603663):控股股东拟增持股份,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东北证券· 2025-04-30 10: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控股股东拟增持股份彰显公司发展信心,拟自2025年4月30日起6个月内,以自有资金和银行专项贷款,通过上交所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高于10000万元,并承诺实施完毕后6个月内不减持 [2] - 践行锆铪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战略,截至2024年基本完成锆领域上游和中端前期战略部署,2024年步入金属锆领域,2025年实现核级海绵锆规模化量产并获订单,4月25日获锆铪分离纯化技术 [3] - 锆系固态电解质材料进展良好,氧化物电解质已送样测试,中试生产线在规划建设;氯化物材料初步通过客户验证,已小批量供货 [4]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02/2.74/3.09亿元,对应PE为48.18X/35.50X/31.48X [4] 相关目录总结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80|1054|1514|1702|1885| |(+/-)%|11.07%|-2.41%|43.66%|12.44%|10.7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79|76|202|274|309| |(+/-)%|-47.48%|-4.38%|166.32%|35.72%|12.79%| |每股收益(元)|0.19|0.18|0.48|0.65|0.73| |市盈率|57.84|88.61|48.18|35.50|31.48| |市净率|3.70|5.21|6.88|6.18|5.55| |净资产收益率(%)|6.42%|5.94%|14.27%|17.41%|17.62%| |股息收益率(%)|0.33%|0.33%|0.87%|1.18%|1.33%| |总股本 (百万股)|424|423|423|423|423| [5] 股票数据 |项目|2025/04/29| |----|----| |6个月目标价(元)|/| |收盘价(元)|22.96| |12个月股价区间(元)|12.52~27.94| |总市值(百万元)|9722.69| |总股本(百万股)|423| |A股(百万股)|423| |B股/H股(百万股)|0/0| |日均成交量(百万股)|12| [6] 涨跌幅 |涨跌幅(%)|1M|3M|12M| |----|----|----|----| |绝对收益|-1%|35%|23%| |相对收益|2%|35%|19%| [9] 相关报告 - 《三祥新材(603663):签署锆铪分离技术转让合同,加速拓展锆铪产业链》 --20250427 [10] - 《三祥新材(603663):公司公告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彰显发展信心》 --20250217 [10] - 《三祥新材(603663):签订重要销售合同,核级锆放量在即》 --20241227 [10] 财务报表预测摘要及指标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货币资金|73|268|568|1070| |应收款项|323|463|473|157| |存货|274|424|455|498| |流动资产合计|766|1283|1634|1878| |长期投资净额|134|134|134|166| |固定资产|816|734|652|737| |无形资产|107|103|100|97| |商誉|37|37|37|37| |非流动资产合计|1283|1204|1127|1190| |资产总计|2048|2487|2762|3068| |短期借款|289|439|515|587| |应付款项|255|387|433|473| |流动负债合计|647|967|1089|1213| |长期借款|11|8|6|6| |长期负债合计|30|29|27|27| |负债合计|677|995|1116|1240|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1296|1414|1573|1753| |少数股东权益|75|77|73|75|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2048|2487|2762|3068| [13]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净利润|68|204|270|311| |资产减值准备|56|30|15|10| |折旧及摊销|69|86|86|94| |财务费用|12|11|15|17| |投资损失|1|1|1|0| |运营资本变动|-121|-183|-20|300| |其他|-12|1|4|4|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72|150|370|735| |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90|-9|-13|-160| |融资活动净现金流量|30|54|-56|-73| |企业自由现金流|68|143|357|597| [13] 财务与估值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收益(元)|0.18|0.48|0.65|0.73| |每股净资产(元)|3.06|3.34|3.72|4.14|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元)|0.17|0.35|0.87|1.74| |营业收入增长率|-2.4%|43.7%|12.4%|10.8%| |净利润增长率|-4.4%|166.3%|35.7%|12.8%| |毛利率|24.8%|26.5%|27.1%|27.4%| |净利润率|7.2%|13.3%|16.1%|16.4%|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65.35|48.82|44.73|27.82| |存货周转天数|131.42|112.80|127.38|125.31| |资产负债率|33.1%|40.0%|40.4%|40.4%| |流动比率|1.18|1.33|1.50|1.55| |速动比率|0.73|0.86|1.06|1.11| |销售费用率|1.2%|0.9%|0.8%|0.8%| |管理费用率|6.4%|5.0%|4.5%|4.3%| |财务费用率|1.2%|0.7%|0.7%|0.6%| |股息收益率|0.3%|0.9%|1.2%|1.3%| |P/E(倍)|88.61|48.18|35.50|31.48| |P/B(倍)|5.21|6.88|6.18|5.55| |P/S(倍)|6.41|6.42|5.71|5.16| |净资产收益率|5.9%|14.3%|17.4%|17.6%| [14]
宜安科技(300328) - 300328宜安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17:48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6.5亿,其中镁制品7.07亿、铝制品5.76亿、液态金属1.23亿、有机硅胶1.01亿、模具0.65亿,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0.55万元 [1] 营收和利润下降原因 - 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商降价影响利润 [1] - 2024年增加安全生产投入影响利润 [1] - 2024年淘汰落后设备产生资产处置损失影响利润 [2] 产品价格与原材料关系 - 主要原材料镁合金、铝合金及海绵锆价格相对稳定,涨跌幅超约定范围会对客户产品调价 [2] 提升盈利措施 - 加强研发和技术创新,开拓新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 [2] - 推行精益生产和智能化,通过工艺优化提质、降本、增效 [2] 液态金属情况 特性 - 非结晶状态金属,具备高强度、高硬度等特殊性能,加工方式优于传统加工 [2] 公司优势 - 专注研发和产业化10余年,多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全制程能力,有中国最大规模生产线 [2] 应用板块 - 消费电子构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结构件、音乐及体育器材结构件 [3] 准入门槛 - 母合金成份和熔炼技术、设备制造和模具、工艺技术有一定难度 [4] 销售及毛利率 - 2024年营收1.23亿,同比增长16.41%,毛利率整体高于镁合金和铝合金,具体产品有差异 [5] 子公司情况 逸昊金属股权结构 - 公司持股60%,香港液态金属有限公司持股16%,深圳市一鼎材料合伙企业持股16%,深圳市亚稳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持股8% [6] 亏损子公司情况 - 株洲宜安精密处于产能建设和爬坡期,化成线今年刚建成;巢湖宜安云海因汽车零部件产品降价和资产折旧亏损,公司已加强管控和业绩考核 [6] 关税影响 - 直接出口美国产品收入占总营收比例低,加征关税总体影响较小,会关注政策变化并制定应对策略 [7] 公司未来定位 - 短期内重点在汽车零部件产品、液态金属和生物可降解医用镁产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