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协调

搜索文档
周小川:美元稳定币或推动美元化,必须保持警惕|政策与监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21 18:44
文/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 周小川 按照目前对美元稳定币的设想,其主要作用可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 高交易和汇款的效率,二是活跃对其他资产(包括数字资产和加密资产) 的购买。然而,这种设计也可能带来一个需要警惕的问题,即它可能会进 一步推动美元化现象。 美元稳定币或推动美元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全体大会二:增强全球货币政策的协调性"上,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表示,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许多美元稳定币,同时也有其他地区开始考虑 开发基于本币的稳定币。 "这些本币稳定币是否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目前还难以确定。相比之下,美元稳定币由于其背 后强大的美元体系支持,更有可能产生全球性的影响。"周小川说。 周小川进一步表示,按照目前对美元稳定币的设想,其主要作用可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交易和 汇款的效率,二是活跃对其他资产(包括数字资产和加密资产)的购买。然而,这种设计也可能带来一 个需要警惕的问题,即它可能会进一步推动美元化现象。目前可以看到,在中美洲以及一些经济转型国 家,不同程度的美元化现象已经存在。"美元化对经济的影响一直是 ...
打破 “各自为政”!大咖热议货币政策协同
金融时报· 2025-06-19 21:25
全球货币政策协调的紧迫性 - 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导致全球供应链重构和贸易成本上升,削弱经济增长动能 [1] - 各国货币政策分化带来复杂挑战,需兼顾全球金融体系稳定 [1]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Christopher PISSARIDES指出政策差异引发的溢出效应是紧迫议题,货币政策协同可加速对冲外部冲击并提供稳定预期 [1] 货币政策外溢效应的影响 - 各国宏观经济状况差异显著,货币政策通常仅针对本国实际情况制定 [2] - 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周期关联性增强,大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愈发显著,通过储备货币传导或金融危机扩散 [2] -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行长梁新松提到主要经济体政策调整可能引发中小国家资本市场波动,央行协作可缓解汇率震荡 [2] 全球货币政策协调的现实阻碍 - 各国经济目标、政治逻辑及货币周期差异化难以调和,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激化矛盾 [3] - 意大利经济与财政部原部长Giovanni TRIA指出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全球经济秩序,引发汇率波动并削弱市场对美元与美债信心 [3] - 美元短期走弱可能引发全球金融不稳定,甚至导致全球货币体系重构 [3] 替代性货币支撑点的开发 - 在市场对美元与美债信心动摇的背景下,需推动开发替代性货币支撑点,中国作用备受关注 [4] - 欧洲需加快构建深度一体化市场,如统一欧洲债务市场,作为美债替代选择 [4] 国际组织在货币政策协调中的作用 -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建议将地缘政治、人工智能、气候变化等因素纳入央行政策考量 [5] - 需建立气候宏观经济模型,强化情景分析并加强与市场沟通以稳定通胀预期 [6] - 发展中国家央行需推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向价格型为主转变,运用结构性工具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6] 现有国际协调机制的局限性 - G20和IMF在金融危机中发挥了一定协调作用,但尚无正式机构承担全球货币政策协调职能 [7] - IMF决策受美国一票否决权制约,难以形成全球性共识 [7] - Christopher PISSARIDES建议G20设立专门货币政策部门以更精准应对系统性风险 [7]
南财快评|国际货币体系迈向多极化 主导货币是地位也是责任
搜狐财经· 2025-06-19 21:0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可能继续朝着少数几个主权货币并存、相互竞争、相互制衡的格局演进。"6月18 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一语道出他对全球货币体系演变趋势的判断。 至于成为国际主导货币的主权货币名单,潘功胜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分析了过去20多年中国际货 币体系演进的两大特征:一是欧元诞生以来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提升至20%左右,仅次于美元;二 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上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 潘功胜还称,无论是单一主权货币还是少数几个主权货币作为国际主导货币,主权货币国都需要承担相 应责任,强化国内财政纪律和金融监管,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 那么,美元跌倒是否会为其他主权货币带来发展机遇?答案是肯定的。 潘功胜本次发言的一大背景是,在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的贸易风暴下,今年以来美元汇率出现大幅度 贬值。具体来看,美元指数从今年1月中的109回落至6月初的99,累积跌幅已经达到了9%左右,创下了 史上最为糟糕的开年5个月表现。最近两个月内(4月至5月)美元兑一篮子汇率就下降了近5%。 从历史看,国际主导货币的地位并不是 ...
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经济金融风险 陆家嘴论坛热议全球货币政策协调
新华财经· 2025-06-19 16:27
新华财经上海6月19日电 面对美国高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经济金融风险,各国在制定和实现本国 货币政策目标的同时,如何兼顾全球金融体系稳定,共同为全球经济增长营造有利的货币金融环境?在 此间举行的2025陆家嘴论坛上,来自中国、英国、意大利、新加坡、匈牙利等国的资深央行官员和业内 专家就此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交流。 与会嘉宾认为,加强各国货币政策协调有助于应对美国关税冲击和维护全球金融稳定,但由于各国经济 周期和国情不同,在实操层面还有很多研究论证工作要做,还需取得更大共识。此外,随着美元信用削 弱,多元化将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未来发展的方向。 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全球经济金融风险 "美国政府大幅提高针对世界各地关税的政策,已对世界经济秩序造成重大冲击和损害,"意大利经济与 财政部原部长乔瓦尼·特里亚(Giovanni Tria)说,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混乱直接影响到所有 经济体,令各地投资和消费决策陷入停滞,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和汇率波动,也增加了金融稳定甚至金 融危机风险。 特里亚指出,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没有办法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也不能把制造业就业机会带回美 国,反而会削弱投资者对美元和美国国债稳定性的 ...
多管齐下应对货币政策分化加剧难题
搜狐财经· 2025-06-19 00:13
全球经济与货币政策挑战 - 全球经济面临新动能不足、高通胀与高债务并存问题,货币政策分化加剧 [1] - 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导致全球供应链重构、贸易成本上升,削弱经济增长动能 [1] - 全球货币政策分化背景下,各国需兼顾本国政策目标与全球金融体系稳定 [1] 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与现状 - 全球经济周期趋同,大国宏观经济状态对其他国家产生显著影响 [1] - 当前全球宏观政策协调处于"三无"状态:无机构、无工具、无共识 [1] - 金融市场稳定不要求货币政策完全一致,但需特别注意跨境流动 [2] 结构性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气候恶化和AI普遍应用等结构性变化可能对中央银行关键目标产生重要影响 [2] - 央行需完善宏观经济分析、强化市场沟通、改进调控方向及风险评估 [2] - 市场波动可能阻碍价格稳定目标,央行需预防溢出效应 [2] 关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难度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各国货币政策协调难度 [3] - 政策不确定性导致家庭消费决策推迟,可能促使贸易通道重新设计 [3] - 需合理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结合方式缓解关税负面影响 [3] 美元体系与数字货币机遇 - 美元特权地位面临挑战,市场对美元信心下降可能引发全球货币体系重构 [3] - 数字货币(包括稳定币)可改善金融渠道、提升效率及便利跨境流动 [4] - 未来可能出现非美元计价的稳定币,稳定币不等同于美元化 [4]
在不确定性中寻找货币稳定,陆家嘴论坛求解全球政策协调
第一财经· 2025-06-18 21:25
如何应对不确定性与货币体系变革?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高度不确定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预测显示,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由2024年的3.3%放缓至2.8%。若全球贸易转向更高 关税框架,IMF进一步预测2025年增长率或仅为1.7%,增幅显著承压。与此同时,全球高债务状况亦遭受严重冲击。在此背景下,通胀风险已成为普遍关 切。 (摄影:吴军) 无机构、无工具、无共识 当前全球货币政策格局呈现显著分化与多重失衡。新兴市场面临资本流动加速、货币贬值和贸易不确定性等多重压力,而发达经济体则需在抑制通胀、支持 增长和防范债务风险间寻求平衡。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目标多元化,各国政策分歧加剧。 在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看来,当前全球宏观经济调控似乎陷入了"三无"困境,即无机构、无工具、无共识:首先,缺乏一个 明确的全球性机构来统筹负责这一重要事务。其次,调控手段也相对匮乏,虽然有特别提款权(SDR)这一工具,但它更多被视为一种记账单位,实际应用 范围和影响力有限。最后,国际社会在宏观调控方面尚未达成广泛共识。 "加强全球货币政策协调面临巨大挑战。"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行长梁新松强调,各国 ...
周小川:全球宏观经济调控属于“三无”状态
凤凰网财经· 2025-06-18 15:44
全球宏观经济调控现状 - 当前全球宏观经济调控处于"三无"状态:无负责机构、无有效工具(仅有SDR作为记账工具)、无国际共识(IMF讨论中存在一定共识但受美国一票否决权限制)[1] - 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周期趋同现象增多,大国货币政策通过溢出效应和危机传导影响他国,但国际规则未明确要求储备货币发行国承担全球责任(美联储明确其职能仅对美国经济负责)[1] 国际协调机制与机构角色 - 2008年危机中G20通过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实现非正式协调,但无正式机构负责全球宏观政策协调[2] - IMF当前职能聚焦汇率和国际收支协调(如参与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但未被赋予全球央行或货币政策协调的正式角色[2]
国泰君安期货所长早读-20250618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6-18 10:33
所长 早读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6-18 期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1 期货研究 期货研究 2025-06-18 所长 早读 陆家嘴论坛即将召开 观点分享: 2025 年陆家嘴论坛将于 6 月 18 日至 19 日在上海召开,主题为"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 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潘功胜和龚正担任共同轮值主席。论坛将围绕 金融开放、货币政策协调、资本市场改革、绿色金融、人工智能赋能金融等多个核心议题展 开讨论,并计划发布若干重大金融政策。按照惯例,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将在论坛期间发布若 干重大金融政策,涵盖货币政策、资本市场改革、金融开放等多个方面。例如 2024 年论坛 期间,中国证监会发布了"科创板八条"政策,推动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 所 长 首 推 | 板块 | 关注指数 | | --- | --- | | 国债期货 | ★★★★ | 国债期货:地缘扰动支撑行情修复,中期仍看高位震荡。央行维持银行间流动性充裕,市场 对于三季度降准降息预期仍浓,宏观数据当下整体仍然疲弱。政策面上 7 月份 ...
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激发耐心资本入市积极性 完善政府基金分类管理机制
证券时报· 2025-03-03 12:27
大力发展耐心资本,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性支撑要素之一。耐心资本对于统筹和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经 济提质增效亦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打通耐心资本长投入市卡点堵点?我国是否有必要性设立平准基金?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 长田轩。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田轩 证券时报记者:《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已经发布,您觉得在落实方案、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方面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田轩: 在落实《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方面,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激发耐心资本入市积极性 证券时报记者:耐心资本能够为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在壮大耐心资本,尤其是促进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募投管退"良性循环方面,您有哪 些建议? 田轩: 在壮大耐心资本,尤其是促进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募投管退"良性循环方面,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通过设立政府投资基金,领投科技创新和新兴 产业,引导资金投向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并出台更多支持耐心资本发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