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电行业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风电行业点评报告:低估值高eps板块,Q3有望进入全年景气高点
浙商证券· 2025-09-19 19:04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7] 核心观点 - 国内外海风量价乐观 Q3有望进入全年景气高点[1] - 零部件环节在大型化和出海趋势下盈利确定性强[2] - 整机环节重视盈利修复和风机出海两条主线[3][4] - 投资建议关注海风基础及塔筒、海缆、铸锻件和整机四类企业[5] 国内外海风发展态势 - 2024年全球海风拍卖总量达56.3GW 未来两年全球预计新增100GW拍卖容量[1] - 欧洲海上风电项目全面加速 自2026年起并网项目数量和国家显著增加[1] - 国内Q2以来海风开工交付加速 Q3进入短期业绩兑现期[1] - 深远海示范项目有望加速推进 支撑国内海风装机提振[1] 零部件环节分析 - 国内风机大型化加速 造成大型化零部件产能阶段性紧缺[2] - 零部件议价能力提升带来超额溢价[2] - 塔桩、海缆等头部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海外在手订单大幅增加[2] - 出海业绩弹性将逐步兑现[2] 整机环节分析 - 多数整机企业盈利进入修复通道 驱动因素包括规模效应摊薄费用率、出货结构改善、风机价格回暖、设计降本和陆风机型迭代放缓[3] - 在全面市场化交易背景下 风电出力曲线和收益率相对更优 近期山东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出清结果显示风电机制电价0.319元/kwh高于光伏的0.225元/kwh[3] - 业主端更重视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和风机质量品质 风机价格中枢有望进一步提升[3] - 2024年国内风机出口5.19GW 截至2024年底累计出口20.79GW[4] - 整机企业出海取得突破 金风科技海外子公司2025年1-8月净利润14.53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4] - 明阳智能2025年上半年海外新增订单1.68GW 首次进入欧洲市场[4] - 三一重能2025年1-8月海外订单突破2GW 累计在手海外订单价值突破100亿元[4] - 运达股份2024年海外中标容量同比增长超100% 连续两年翻倍增长[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四类企业:海风基础及塔筒(大金重工、海力风电、天顺风能等)、海缆(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等)、铸锻件(金雷股份、日月股份、广大特材等)和整机(金风科技、运达股份、明阳智能、三一重能等)[5]
风电行业周报(20250908-20250914):周内山东海风招标0.6GW,陆风中标均价达1476元/kW-20250918
华创证券· 2025-09-18 17:12
行业投资评级 - 风电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国内深远海与欧洲海风需求景气交织,海风产业链受益[2] - 主机价格止跌上涨,盈利改善,叠加出海逻辑[2] - 优选零部件环节龙头,包括轴承、齿轮箱、叶片、铸锻件等有增量业务或增量海外市场标的[2] 风机数据跟踪 - 周内山东海风招标0.6GW,陆风中标1.5GW[8] - 本周共招标风机1.6GW,其中海风0.6GW,陆风1.0GW[8] - 2025年至今累计招标62.4GW,海风4.8GW,陆风57.7GW[8] - 周内陆风中标均价1476元/kW,各整机厂商中标均价均超1300元/kW,上海电气/远景中标均价超2000元/kW[8] - 2025年至今累计中标风机67.2GW,海风6.7GW,陆风60.4GW[8] - 本周金风、中车、运达、东方、上海中标量占比分别为4.8%、3.2%、3.3%、76.1%、12.6%[8] 海风项目进展 - 截至20250912,我国竞配、核准、风机招标、海缆招标、开工阶段海风项目分别为86GW、14GW、9GW、8GW、16GW[8] - 分省份存量项目较多的是广东30GW、山东19GW、福建12GW、海南12GW、江苏11GW、辽宁11GW、浙江23GW[8] - 周内江苏三峡大丰800MW海上风电项目单桩施工完成,福建宁德深水B-1区海域使用论证公示,福建三峡福清兴化湾项目进行风机招标[8]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东方电缆2025E EPS 2.29元,PE 25.67倍,评级强推[3] - 中天科技2025E EPS 1.04元,PE 15.18倍,评级推荐[3] - 明阳智能2025E EPS 0.71元,PE 18.76倍,评级强推[3] - 时代新材2025E EPS 0.82元,PE 18.44倍,评级强推[3] 行业表现数据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绝对表现1M 19.4%、6M 28.3%、12M 71.4%[5] - 相对表现1M 11.1%、6M 14.5%、12M 27.3%[5] - 行业总市值67,702.67亿元,流通市值60,461.44亿元[4] 投资建议关注标的 - 建议关注东方电缆、明阳智能、大金重工、新强联、运达股份、中天科技、时代新材、金风科技、海力风电、亨通光电、中际联合、三一重能、泰胜风能、明阳电气等[2]
风电行业2025年半年报总结:风电维持高景气度,产业盈利持续改善
华创证券· 2025-09-17 23:18
行业投资评级 - 风电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反映行业维持高景气度且产业盈利持续改善 [2] 核心观点 - 风电行业装机与招标量双增长,2025年上半年新增装机51.4GW(同比+98.9%),其中海风/陆风分别新增2.5GW(同比+200%)和48.9GW(同比+95.5%)[7][9] - 风机招标量达71.9GW(同比+8.77%),陆风招标66.9GW(同比+10.2%),海风招标5GW(同比-7.4%)[7][9] - 陆风价格触底回升,2025Q1-Q2中标均价环比+2.74%/+5.72%至1459/1543元/kW;海风价格企稳,同期均价环比-14.08%/+8.31%至2402/2602元/kW [7][15] - 行业盈利显著修复,2025H1板块营收2298.1亿元(同比+24.27%),归母净利润126.9亿元(同比+15.01%);Q2营收1364.4亿元(同比+26.84%,环比+46.11%),净利润77.8亿元(同比+17.1%,环比+57.99%)[7][24] - 存货与合同负债规模创新高,Q2存货1194.39亿元(同比+19.86%,环比+9.57%),合同负债668.21亿元(同比+40.1%,环比+4.37%),预示行业景气延续 [7][30] 细分领域表现 主机与海缆 - 主机板块Q2归母净利润17.1亿元(同比+3.5%,环比+132.2%),合同负债455.1亿元(同比+62.3%,环比+2.06%),盈利改善与订单储备充足 [7][38][39] - 海缆板块Q2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4.3%,环比+45.3%),合同负债115.2亿元(同比+22%,环比+6.05%),下半年交付速度有望提升 [7][31][37] 上游零部件 - 塔桩/轴承/铸锻件/叶片/其他板块Q2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54.7%/扭亏/+10.7%/+131.3%/+12.4%,环比+35.4%/+34.4%/+40.5%/+57.7%/+49.3% [7][41] - 合同负债表现分化:铸锻件同比+118.7%(环比+34.04%),轴承同比+25.6%(环比-4.76%),叶片同比-26.9%(环比+12.36%) [7][41] 投资建议 - 关注三条主线:国内深远海及欧洲海风需求景气(海风产业链受益)、主机价格回升与出海逻辑、零部件龙头(轴承/齿轮箱/叶片/铸锻件) [7][60] - 重点公司包括东方电缆(强推)、中天科技(推荐)、时代新材(强推)等 [2][3][23] 市场表现 - 行业绝对表现:近1月/6月/12月分别+19.4%/+28.3%/+71.4%,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显著 [5] - 行业总市值67,702.67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6.34% [4]
金风科技(002202):动态报告:风机盈利修复,海外成长可期
民生证券· 2025-09-15 16:10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基于风机制造业务盈利拐点及海外订单优势 预期2025-2027年PE为16x/12x/11x [3][45] 核心观点 - 风机业务盈利修复 2025H1风机及零部件销售收入218.52亿元(同比+71.15%)毛利率提升至7.97%(同比+4.22个百分点) [1][31] - 海外业务高速成长 2025H1海外收入83.79亿元(同比+75.34%)在手外部订单7.36GW(同比+42.27%)覆盖全球47个国家 [35] - 行业需求景气支撑 2025H1国内风电招标量71.9GW(同比+8.8%)投标均价回升至1616元/kW(24年底以来震荡上行) [2][24] 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285.37亿元(同比+41.26%)归母净利润14.88亿元(同比+7.26%)但扣非净利润13.68亿元(同比-0.4%) [1][9] - 单季度看25Q2收入190.65亿元(环比+101.28%)归母净利润9.19亿元(环比+61.78%)呈现显著复苏态势 [1][9] - 毛利率15.35%(同比-2.9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9.84%(同比-3.37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1.21%(同比-0.5个百分点) [12] 业务结构 - 风机及零部件销售占比76.58%(218.52亿元)风电场开发占比11.12%(31.72亿元 同比-27.93%)风电服务占比10.15%(28.96亿元 同比+21.99%) [1][14] - 大兆瓦机型主导销售 6MW及以上机组销售8.67GW(同比+187.01%)占外部待执行订单34.08GW的82.33% [29] 订单与产能 - 外部待执行订单总量41.4GW 外部中标未签合同订单10.4GW(其中6MW及以上机组占比88.91%) [2][29] - 全球累计装机容量超10GW 亚洲(除中国)和南美洲市场均突破2GW装机 北美/非洲/大洋洲超1GW [3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778.1/881.4/959.1亿元(增速37%/13%/9%)归母净利润33.6/42.7/49.7亿元(增速81%/27%/16%) [3][40][45] - 分业务预测:风机收入583.8/671.4/738.5亿元(毛利率8%/9%/10%)风电场开发121.6/133.7/140.4亿元(毛利率40%/38%/36%) [38][40] 行业与竞争 - 风机大型化趋势显著 6MW及以上机型招标占比保持高位 公司GWHV19平台兼容沙戈荒等复杂场景 [24][35] - 当前估值低于行业平均 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为19x 公司为16x 具备相对投资价值 [43][44]
锡华科技冲击IPO,客户集中度较高,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
格隆汇APP· 2025-09-04 17:33
公司业务与产品结构 - 公司主营风电齿轮箱专用部件和注塑机厚大专用部件 其中风电齿轮箱专用部件包括行星架、齿轮箱体、扭力臂和法兰等核心传动组件 [2] - 2022年至2024年 风电齿轮箱专用部件营收占比均超82% 其中行星架为最主要产品 2024年营收占比达47.3% [3][4] - 注塑机厚大专用部件营收占比相对较低 2024年为14.25% 其他部件占比3.11% [4]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42亿元、9.08亿元和9.55亿元 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 分别为1.84亿元、1.77亿元和1.42亿元 [9] - 2024年净利润下滑主因包括下游风电场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导致需求波动 以及产品价格与毛利率同比下降 [9][10] - 2025年1-6月业绩显著回升 营业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36.67%) 扣非归母净利润9428.7万元(同比增长55.67%) [10][11] 研发投入与行业地位 - 公司处于风电行业中游 产品应用于风电机组核心传动单元齿轮箱 面临金风科技、明阳智能等企业的竞争压力 [7]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549.72万元、3338.24万元和4700.32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77%、3.68%和4.92%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7] 客户与供应链风险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极高 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99.17%、97.44%和97.87% 其中南高齿集团收入占比均超48% [9] - 应收账款逐年上升 2022年至2024年末账面价值分别为1.86亿元、1.97亿元和2.57亿元 [9] - 主要原材料包括生铁、废钢、树脂等 供应商包括临沂玫德庚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圣泉集团等 [8] 行业市场与需求 - 中国为全球最大风电市场 2024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117GW 中国占比68% [12] - 国内风电新增装机量存在波动 2020年71.67GW 2022年降至37.63GW 2024年回升至79.34GW [13] - 风电发电量占2024年全社会总发电量约10% 仍处于发展初期 未来增量空间较大 [15] 公司治理与融资情况 - 实际控制人王荣正夫妇合计控制91.66%股份表决权 [16] - 存在对赌协议 若2026年底前未完成上市 外部投资者可要求回购股权 [18] - 2022年进行3.5亿元现金分红 金额超过同期净利润 [18] - 本次IPO拟募集资金近15亿元 用于风电核心装备产业化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8]
中金:风电行业盈利整体回升 2026年需求展望趋向乐观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16:01
行业整体展望 - 2026年国内风电需求趋向乐观 产值稳中有增 结构上海风新增装机和产值增长更大[1] - 2025年实现明显产值提升 2026年产值有望继续增长[1] - 2024年下半年陆风风机中标价格回升 标志着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1] 财务表现 - 风电设备行业1H25总收入同比+40.1% 总扣非净利润同比+25.9%[1] - 2Q25总收入同比+45.6% 环比+62.2% 总扣非净利润同比+33.5% 环比+72.9%[1] - 整机环节1H25总扣非净利润同比-9.9% 2Q25同比+1.2%[1] - 剔除整机环节(塔筒/海缆/风机零部件)1H25总扣非净利润同比+59.1% 2Q25同比+69.8%[1] 装机量预测 - 2026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预测120-130GW 同比或有下降压力[2] - 2026年国内海风新增装机13-17GW 同比有望呈现较大增长[2] - 维持2025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总量预测[2] 细分环节展望 - 整机环节2H25-2026年制造业务净利率回升空间明显[2] - 风机零部件受益于2026年需求好于预期 关注产品升级方向[2] - 塔筒环节国内海风交付逐步向上 海外海风仍在供需紧张周期[2] - 海缆环节订单持续累积 交付逐步起量 关注500kV产品结构性拉动[2] 投资关注方向 - 有望迎来行业性盈利反转的风电整机环节[1] - 受益于国内海风弹性和产品升级的相关标的[1] - 出口持续拉动的相关标的[1] - 行业高质量发展趋势下高端产品结构性拉动盈利的相关标的[1] - 塔筒和海风风机基础盈利改善趋势的相关标的[1]
金风科技(002202):风机业务毛利率同比明显改善 海外业务大幅增长 期间费用率明显下降
新浪财经· 2025-09-02 20:4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5.37亿元,同比增长41.26% [1][2] - 归母净利润14.88亿元,同比增长7.26% [1][2] - 扣非归母净利润13.68亿元,同比下降0.40% [1][2]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190.65亿元,同比增长44.18%,环比增长101.28% [2]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9.19亿元,同比下降12.80%,环比增长61.78% [2] 业务板块分析 - 风机及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218.5亿元,同比增长71.15%,占公司总收入比重76.58% [3] - 2025年1-6月实现机组对外销售容量10.64GW,同比增长106.60% [3] - 6MW以上机型成为主力,销售容量同比提升187% [3] 盈利能力变化 - 风电行业整体毛利率15.1%,同比下降3.07个百分点 [1][3] - 风机业务毛利率8%,同比提升4.2个百分点 [1][3] - 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3.58个百分点,费用管控良好 [1][3] 业绩驱动因素 - 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来自风机及零部件板块销售收入增加 [1][3] - 整体毛利率下降因低毛利率风机业务占比提升 [1][3] - 风机业务盈利明显改善得益于海外销售占比提升和国内毛利率恢复 [3]
泰胜风能: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泰胜风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之发行保荐书
证券之星· 2025-09-02 18:2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泰胜风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包括金属结构销售 陆上及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销售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总股本为934,899,232股 其中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比30.85%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比69.15% [7] - 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369,298,730股 占总股本39.49% 其中控股股东广州凯得持股251,779,903股 占比26.93% [7] 财务表现 - 2025年6月末资产总额达1,015,133.58万元 较2024年末增长7.84% 负债总额559,493.05万元 资产负债率55.12% [1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9,854.49万元 营业利润14,823.87万元 净利润11,506.27万元 [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 2025年1-6月为-2,737.51万元 主要因业务扩张垫资增加及客户付款周期较长 [11] - 应收账款规模较大 2025年6月末达318,306.86万元 存货账面价值243,663.61万元 占资产总额24.00% [11][53]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是我国最早专业生产风机塔架的企业之一 在风电装备制造业处于领先地位 [57] - 拥有"TSP"、"泰胜"、"蓝岛 BlueIsland"等自主品牌 是VESTAS中国首家合格供应商及金风科技5A级供应商 [58][59] - 生产基地布局覆盖上海、江苏、内蒙古、新疆等风资源丰富区域 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60] - 参与制定多项国家标准 拥有200余项有效专利 技术优势显著 [58][59] 本次发行方案 - 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73,954,013股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17,592.92万元 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7][19][21] - 发行对象为控股股东广州凯得 发行价格6.76元/股 定价基准日为董事会决议公告日 [26][27] - 广州凯得承诺认购股份锁定期36个月 发行后其持股比例将提升至38.39% 控制权保持不变 [17][30][31] 募集资金运用 - 前次募集资金已于2023年9月30日全部使用完毕 本次募集资金将有效优化资本结构 满足业务增长需求 [19][21][24] - 补充流动资金有利于提升抗风险能力 支持经营活动高效开展 [25][37] 发展前景 - 风电行业受国家政策支持 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目标2030年达50% [44] - 公司产品覆盖陆海风电装备及海洋工程装备 在海上导管架、升压站平台领域具备先发优势 [57] - 规模化生产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获得多项国际认证 客户资源优质且合作关系稳定 [59][62]
海锅股份(301063):深海油气装备国产化 产能提升助力高端转型
新浪财经· 2025-09-02 08:5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49.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86.5万元,同比增长111% [1] - 扣非后净利润2944.4万元,同比增长194.3% [1] 业务结构演变 - 油气装备锻件营收占比从2019年57.2%降至2025年上半年34.4% [1] - 风电装备锻件营收占比从2019年较低水平升至2025年上半年41.9% [1] - 公司总营收从2019年6.5亿元增长至2024年13.4亿元 [1] 毛利率变化 - 油气装备锻件毛利率相对稳定在25%左右波动,2024年下降6.4个百分点至21.1% [2] - 风电装备锻件毛利率从2019-2020年17%降至2024年-0.37% [2] - 2024年整体毛利润1.3亿元,同比下降24.6%,毛利率下降4个百分点至9.6% [2] 2025年上半年经营状况 - 油气装备毛利率回升至22.2%,实现毛利润0.7亿元 [2] - 风电装备毛利率提升至4.2%,实现毛利润0.2亿元 [2] - 整体净利率达到3.6% [2] 行业发展趋势 - 油气行业勘探开发复苏,深海及高温高压高附加值锻件需求增长 [2] - 风电行业集中度提升,政策推动与市场需求旺盛 [2] - 齿轮箱市场空间稳定增长 [2] 未来增长驱动因素 - 深海油气工程装备国产化率提升 [3] - 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拉动高端装备需求 [3] - 风电行业抢装效应、海风需求及政策协同推动景气度攀升 [3]
威力传动20250830
2025-09-01 00:21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风电行业及银川威力传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1][3][26] - 公司为全国前三的风电减速器制造商及领先的增速器制造商[3][26] **核心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49亿元(超2024年全年),同比增长113%至4.349亿元[2][4] - 减速器销量:上半年约2万台,全年预计超5万台;增速器上半年销量四五十台,下半年预计出货三四百台[2][20] - 2024年亏损1亿元(扣非后亏损2000-3000万元),2025年目标扭亏为盈并实现小幅盈利[2][8][17] - 人工成本大幅上涨:支付职工现金从2024年4000多万元增至2025年8000多万元,员工数量从2023年底700多人增至当前1600-1800人[4] **产能与项目进展** - 增速器项目2024年3月启动,2025年底目标产能1500台/年,当前日产量六七十台[2][5] - 实验台当前3个(2个生产用,1个租用),若全部达产可支持年产能2160台[6][7] - 二期产能规划4000台,通过逐步释放工艺段产能实现(如预留12台滚底炉位置)[10] - 减速器毛利率显著改善:从2024年"几个百分点"提升至2025年"十几个百分点",因销量增长(2025年预计5-6万台 vs 2024年2万台)[22] **客户与订单** - 主要客户为金风科技,配套产品以5-7兆瓦为主,8-10兆瓦在开发中[2][12] - 2026年除金风外,已有两家主机厂供样机,另两家在设计阶段,海外客户已接触[14][28] - 转储协议支持现金流:产品生产后即可确认收入,合作方协调发货周期[21] - 订单可见度高:风电行业需求持续增长(2025年吊装容量预计110-130GW),市场为增量格局[26][27] **技术与产品** - 增速器价格稳定(无调整迹象),国内机型单价:5兆瓦120-140万元、6兆瓦140-160万元、7兆瓦160-180万元、8兆瓦180-200万元、10兆瓦超200万元[13][28] - 齿轮箱采用全集成设计(行星架与主轴刚性连接),同一产线兼容6-10兆瓦产品[31] - 滑动轴承技术暂未形成替代,未来取决于成本与质量稳定性[25] **风险与挑战** - 盈利受人工成本及熟练度影响较大(宁夏技术人才招募难,依赖本地培养)[15] - 2025年利润预期谨慎:折旧摊销时间不确定,零部件自制/外购比例影响毛利[16][17] - 股权激励目标下调:2025年考核目标约5000万元利润(减速器为主),未来几年目标下浮以确保员工收益[23][24] **战略与规划** - 聚焦增速器业务,若定增成功(2026年初有望获数亿元融资)则考虑新项目[18][19] - 海外布局:已建5个售服中心,计划成立2家海外公司,2026年预计送出首批增速器样机[28][29] - 研发与销售持续投入,引进精密加工设备(如五轴、七轴加工)[27][30] - 人员规模趋稳(当前约1600人,熟练工效率提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