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市场
搜索文档
海尔2W+洗衣机成中企唯一高端产品,都是谁在买单?
金投网· 2025-11-12 15:31
市场格局与表现 - 东南亚高端家电市场长期由韩系品牌主导的格局正在改变 [1] - 在泰国售价超过60000泰铢的超高端价位段,海尔洗衣机是唯一跻身前三的中国品牌 [1] - 海尔L+系列新品上市即成为当地增速最快的高端洗衣机 [1] - 在东南亚,海尔洗衣机在高端价位段增速第一;在欧洲,海尔洗衣机位居中企第一;在澳洲,公司连续15年稳居市场榜首 [3] 目标客户群体 - 高端洗衣机购买人群主要为追求品质与体验的高净值群体,包括追求生活品质的高认知家庭、注重美学与功能的精英人群以及需求多元的高端别墅用户家庭 [1] - 泰国精英阶层选择产品是看中其极简嵌入式设计和精准的面料护理程序,能完美呵护真丝、亚麻等高端面料 [1] - 马来西亚半山别墅的华人夫妇选择产品是因为607mm超大筒径和20种洗涤程序,能解决从日常衣物到大件家纺的清洗难题 [1] 产品核心竞争力 - 产品力体现在科技、设计与场景的深度融合,外观上采用嵌入式设计融入家居成为空间美学的一部分 [2] - 中子洗衣机首创"洗烘护双筒一机集成"设计,将叠放高度降低20厘米,突破洗烘组合叠放高度最低1.7米的认知局限 [2] - 核心功能上具备607mm行业最大筒径,可轻松应对被子、窗帘等大件物品清洗,并配有双层五腔智能投放、5维传感判干系统 [2] - 智慧体验方面搭载AI一站式专业洗烘技术,无需转移负载即可实现两小时快速洗烘,并可自动识别用户使用习惯 [2] 本土化战略 - 研发上依托全球十大研发中心,针对东南亚气候特点、居住空间与洗涤习惯进行产品定制,例如上市一机三筒洗衣机和行业最大筒径洗衣机 [3] - 服务端组建全流程本土团队,覆盖售前咨询到售后指导全环节,以泰国用户购买后获得及时上门教学指导为例证 [3] - 深入本土的战略布局是公司在东南亚高端市场实现突破的关键支撑 [3]
OSIM傲胜:不打价格战,高端市场“跟价格无关”
观察者网· 2025-11-07 17:41
行业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2025年中国按摩椅市场规模突破87亿美元,其中3000元以下机型占比达58% [3] - 按摩椅行业渗透率仅为4.2台/百户,但市场内挤满300多个品牌 [1] - 行业出现明显分层,高端市场(均价3万元以上)与中低端市场(2000-8000元)被视为两条截然不同的赛道 [3][4] 公司市场定位与竞争策略 - 公司定位高端市场,产品均价在3万元以上,上半年销量逆势增长27% [3] - 公司明确表示不参与价格战,认为高端市场应保留适当利润以投入研发和创新 [7][8] - 公司成功守住亚太区市占率第一的位置,其策略被行业概括为“高端卡位+场景延伸” [1][13] 目标客户与核心需求 - 品牌72%的客户是25-45岁的女性决策者,购买核心驱动力是为家人“解决失眠焦虑”、“缓解肩颈劳损”等具体需求 [7] - 高端市场用户的购买决策核心是解决真实问题,与价格无关 [1] - 产品(如uDream 5感养身椅,标价45800元)瞄准愿意为睡眠付费的中产家庭 [7] 产品策略与技术创新 - 产品功能从“单一功能工具”向“健康生活伙伴”转型,例如uDream养身椅能监测ECG(心电图)数据 [7] - 公司注重“场景化体验”和本土化创新,例如推出能塞进书房的紧凑型“隐形”按摩椅,并根据中国女性审美新增薰衣草色 [9][13] - 公司开发“按摩沙发”等新品类,致力于将单一场景多元化,这是其他竞品目前所没有的 [9] 销售渠道与市场拓展 - 在全球开出455家直营门店,其中大中华区271家,约占全球总量的60%,并持续向杭州、成都等新一线城市渗透 [10] - 公司策略是“靠体验建信任”,其直营门店配备压力监测设备,作为“健康体验实验室”,转化率远高于行业均值 [10][12] - 公司依赖线下体验,认为高价产品(四五万元)无法仅通过图片促成交易,此逻辑与格力开设体验店类似 [10] 供应链与财务表现 - 公司生产供应链几乎都在中国,在深圳、苏州拥有自己的工厂,中国市场营收占到集团的60%以上 [8] - 公司高端机型贡献了70%的营收,而性价比品牌(如奥克斯)60%的收入来自3000元以下机型 [13] 行业趋势与外部环境 - 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约1.5亿人需专业干预,18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高达48.5% [7] - 超70%职场人体检出现3项及以上异常指标,疲劳与情绪压力成为主要健康痛点 [7] - 新兴品牌采用“低价策略”参与竞争,客观上教育了市场,约15%的新用户会在3-5年后升级到高端产品,使高端品牌受益 [13]
雷军投资高梵?
搜狐财经· 2025-11-06 17:55
高梵品牌发展历程与战略 - 高梵品牌于2004年由拥有30多年服装行业经验的创始人吴昆明在北京创立 初期通过百货商场铺货销售 [1] - 品牌在2011年尝试向电商转型 并于次年关闭大部分线下门店全面发力线上 但遭遇价格困境 成本700-800元的羽绒服曾以299-399元促销 [2] - 2020年品牌决定回归高端市场 推出黑金鹅绒服1.0 对标奢侈品牌 以“3倍鹅绒3倍暖”为卖点进入千元价格段 [2] 高梵品牌高端化举措 - 品牌从国际大牌挖角设计人才 全球创意总监Maria曾担任爱马仕和Dior设计师 设计师Milena Motta曾担任Loro Piana首席设计师 [2] - 品牌自2023年起频繁在米兰时装周等时尚舞台亮相 2024年参加巴黎时装周并发布黑金4.0巴黎高定鹅绒服 [2] - 品牌在米兰成立户外奢研中心 并在匈牙利建立“飞天鹅绒”专属基地 [2] - 创始人吴昆明在接受采访时将品牌与Moncler进行比较 称其产品穿着体验更好 [3] 高梵品牌近期业绩与扩张 - 2024年高梵GMV突破50亿元 其中抖音平台占比40% 天猫平台占比超30% [4] - 2024年冬天品牌在北京SKP开设国内首家品牌门店 并进驻巴黎高端百货莎玛丽丹 [4] - 2025年9月品牌在沈阳铁西万象汇正式开出东北首店 [4] - 截至目前高梵已完成10多家线下门店布局 覆盖北京、辽宁、黑龙江、湖南、河南等省市多个商圈 [4] 高梵品牌融资动态 - 高梵品牌近日完成新一轮融资 投资方为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 具体投资金额未知 品牌方对此消息“不作回应” [1] - 去年双11期间 雷军曾身着高梵黑金鹅绒服亮相 一度引发市场对其为品牌背书的猜疑 [1] 小米公司近期状况 - 小米公司正面临信任危机 第三方投诉平台显示小米SU7投诉量超过1610起 车主集体维权人数超过300人 [4] - 小米手机产品返修率在三年间飙升12.8% 成都小米SU7“车门无法打开”事件引发舆论关注 [4] - 小米公司在面临质疑时 法务部频繁出手 今年以来已完成对超过1.64万条舆情线索的法律评估 [5]
赛力斯叩响港股大门,A+H架构能否再造一个“问界速度”?
新浪财经· 2025-10-17 18:02
文章核心观点 - 赛力斯作为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代表,凭借“爆品驱动”和“生态协同”战略实现快速增长,其港股上市是公司从“本土市场赢家”向“全球高端新能源引领者”战略跃迁的关键一步 [1][14][16] 爆品驱动策略与业绩表现 - 问界品牌2024年总交付量达38.71万辆,同比增长268% [2] - 问界M7成为中国市场30万元级最畅销自主品牌车型,交付量约20万辆;问界M9以15万辆登顶2024年中国市场50万元级车型销量冠军;问界M8上市24小时大定突破3万辆 [2] - 公司收入从2023年358亿元增长至2024年1451亿元,同比增长305.5%;毛利率从7.2%提升至23.8%,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增至26.5%;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59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8] - 公司采用“单品聚焦”策略,针对“家庭出行”与“旗舰体验”场景,以单款车型打透细分市场,问界M5定位“高颜都市智能SUV”,M7/M8聚焦家庭需求,M9兼顾家庭与商务场景 [5] - 通过“需求-产能-质量”动态平衡实现“上市即上量”,利用先进工厂布局和“厂中厂”模式确保高效产能爬坡与关键部件稳定供应 [7] 生态协同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构建“智造能力、技术创新、资本合作”三大支柱生态体系 [9] - 魔方技术平台是行业首个兼容超增、纯电、超混三种动力总成的平台,具备模块化设计,支持快速推出不同车型并降低研发成本 [9] - 问界系列连续三年获得新能源汽车品牌新车质量表现第一名,2024年下半年NPS净推荐值达82%登顶口碑榜首 [11] - 技术创新采用“融合创新+自主创新”双轮驱动,与华为、宁德时代等构建“1+2+N”合作生态体系,同时自主突破魔方平台、超级增程系统等技术 [11][12] - 2024年斥资115亿元收购华为所持深圳引望10%股权,将业务合作升级为利益共同体,提升技术参与度与供应链稳定性 [13] 港股上市的战略意义 - 港股上市为公司带来研发加码、市场破局、资本结构优化三大价值 [14] - 募资将重点投入魔方技术平台、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及关键动力系统技术研发,并用于海外市场扩张,包括营销渠道、销售网络及充电网络布局 [14] - 上市有助于吸引全球长期机构投资者,优化股东结构,并获得更具优势的融资利率与估值溢价,降低资金成本 [15] - 此举旨在向国际资本市场展示中国车企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改变全球对“高端汽车”的固有认知,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全球话语权 [15][16]
零跑旗舰D系列发布,定价20万元以上,D19能否扛起高端化大旗?丨智驾前线
雷峰网· 2025-10-17 08:44
公司业绩与市场地位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交付新车近40万台 [4] - 2025年9月单月交付新车66,657辆,同比增长超97% [32] - 公司C系列车型月交付达3.6万台,B系列月交付达2.4万台 [4] - 公司累计交付车辆已超过100万台 [4] - 公司当前在售车型平均交付价格低于14万元,20-30万元价格段销量占比仅约2% [32] - 公司2025年目标销量为50-60万台,并争取实现全年盈利 [32] 新产品发布与战略意义 - 公司正式发布首款旗舰大型SUV零跑D19,标志着正式进军25-30万元高端市场 [2][4] - 零跑D19是全新D系列的首款车型,定位“全尺寸车身 + 满配配置” [4] - 该车型是公司LEAP 4.0时代的第一款车,采用下一代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 [6] - 新车发布被视为公司在高端市场打出的关键一牌 [32] 新产品技术配置:动力与性能 - 零跑D19提供增程和纯电两个版本 [8] - 增程版搭载80度电池+40升油箱,纯电续航500km,支持800V高压系统 [8] - 纯电版搭载115kWh电池,续航达720km,支持800V高压系统 [10] - 纯电版三电机四驱功率达540kw,零百加速约3秒;增程版功率达400kw,零百加速约4秒 [16] - 搭载双腔闭式空悬、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CDC减震、MKC2线控制动及R-EPS助力转向 [18] - 采用LMC2.0底盘运动融合控制技术,支持高速爆胎稳定控制等功能 [20] 新产品技术配置:智能与安全 - 搭载双高通SA8797芯片,总算力1280Tops,支持座舱端侧大模型 [12] - 平台支持VLA世界模型,可实现40多项辅助驾驶功能 [14] - 采用“9横3纵4连环”笼式安全车身,16处使用2000Mpa高强度钢 [22] - 电池具备10层安全防护,短路后72小时内不失控、不起火 [22] 新产品设计与规格 - 零跑D19车长超5.2米,轴距超3.1米,为标准全尺寸大型SUV [24] - 车头采用三段式贯穿灯,大灯支持投影和ADB自适应远光灯 [26] - 采用纯平侧窗设计以降低风噪风阻,车尾配“海平线尾灯”,内含11,025颗LED灯珠 [28] - 内饰配备零重力座椅、全粒面真皮、60英寸AR-HUD、3K大屏及Face ID等 [30] - 提供松谷绿、液态银、金属黑、天幕灰、光电白五种配色 [30]
华帝半年报:“产品+渠道”,撬开高端市场
新浪证券· 2025-10-11 10:0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8亿元,归母净利润约2.72亿元 [1] - 公司主营毛利率提高3个百分点至44.1%,增长幅度在家用电器行业名列前五 [1] - 厨电行业中华帝股份是上半年毛利率增长最明显的企业 [1] 产品表现 - 支柱品类“烟灶热”的毛利率分别提高至48.41%、48.73%和33.98% [1] - 整体国内业务毛利率增长3.34% [1] - 燃气热水器战略品销量及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3.69%和74.69% [1] - 多款新品如美肌浴热水器、预混壁挂炉超级新品QH1i、蒸烤一体机FA50P等广受好评,上市即上量 [1] 研发与创新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拥有4690项国家级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835项,位居行业前列 [3] 渠道建设与市场推广 - 公司坚持渠道多元化变革,上半年全国范围内开展千店联动大促,覆盖26个省市,落地推广活动近2000场 [3] - 通过小区推广车、专项群等措施深入社区推广,落实“以旧换新”政策 [3] - 运用“平台领券+到店购物+闪购到家”模式,与抖音、美团、高德地图等平台合作布局本地生活服务 [3] - 线下渠道营业收入实现14.86亿元,毛利率同比增长6.83%至45.89% [3] - 新零售渠道在京东、天猫等平台累计新建店1000余家,其中新建大店超过100家,毛利率达41.51% [4] - 工程渠道方面,代理商新增至131家,积极拓展保障房业务等新业务 [4] 综合竞争力 - 线下线上联动的渠道网络,搭配高端产品竞争优势,为业绩增长注入持续动能 [4]
中报洞察:长远来看,华帝在高端市场还有机会吗?
新浪证券· 2025-10-11 09:5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8亿元,归母净利润约2.72亿元 [1]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入1.75亿元,反映出公司回款能力良好 [1] - 公司主营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达到44.1% [3] 盈利能力分析 - 核心产品烟机、灶具、热水器毛利率分别提升至48.41%、48.73%和33.98% [3] - 国内业务整体毛利率增长3.34%,燃气热水器战略品销量及销售额同比增长63.69%、74.69% [3] - 公司毛利率增长幅度在家用电器行业中位列前五,是厨电行业毛利率增长最明显的企业 [4] 产品与市场策略 - 高端价位厨电如超薄烟机、大容量洗碗机、嵌入式蒸烤一体机在"618"期间销量明显增长 [3] - 公司在新形态烟机、4000元以上高端热水器、洗碗机"双子方形全域洗"技术等多赛道布局 [3] - 产品结构优化和技术溢价拉动了产品均价提升,为毛利率增长提供支撑 [3] 行业环境与公司韧性 - 在宏观经济复杂多变、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下,厨电行业整体增长节奏放缓 [1] - 多数企业为抢占份额牺牲利润,公司却能实现毛利率逆势提升,体现产品溢价能力 [4] - 公司在供应链管理、费用管控上的精细化水平,展现出"逆周期"的盈利韧性 [4] 发展前景 - 随着房地产政策边际宽松、消费信心逐步恢复,公司有望进一步释放增长潜力 [4] - 公司在核心业务上的盈利优势为其发展前景提供支撑 [4]
紧跟骁龙峰会!小米17官宣定档,雷军同时带来第6次年度演讲
搜狐财经· 2025-09-22 12:06
产品发布信息 - 小米17系列将于9月25日晚7点正式发布 [1] - 系列包含三款机型:小米17、小米17 Pro与小米17 Pro Max 覆盖高性能、影像与尖端科技赛道 [5] - 全系国庆前上市 助力公司卡位高端市场并硬刚iPhone17系列 [9] 技术配置与创新 - 全球首发高通骁龙8 Elite Gen5处理器 基于台积电第三代3nm工艺(N3P)[11] - GPU性能较上代提升超过30% 安兔兔跑分突破220万 [11] - Pro与Pro Max机型搭载研发投入达10亿元的"妙享背屏"支持后置自拍实时预览 [11][13] - 全系标配新一代硅碳负极电池、金沙江澎湃高压快充系统和徕卡联调影像模组 [13] - Pro Max配备超大底主摄+潜望长焦架构 支持5倍光学变焦与超微距拍摄 [13] 产品定位与定价 - 小米17定位"史上最强标准版旗舰" 配备7000mAh电池成最高容量小屏旗舰 [8] - 小米17 Pro主打小尺寸科技影像旗舰 电池容量6300mAh [8] - 小米17 Pro Max为巅峰科技影像旗舰 电池容量达7500mAh [8] - 小米17 Pro定价5000-6000元区间 Pro Max上探6000-7000元档 [13] 市场战略与竞争优势 - 成为9月市场唯一搭载新一代旗舰芯片机型 vivo X300等竞品需国庆后发布 [5] - 紧接高通9月24日骁龙峰会 次日即全球首发新芯片 [3][15] - 雷军年度演讲将探讨玄戒芯片及小米汽车故事 可能带来最新消息 [6]
雷军猛药!小米顶级旗舰“价格雪崩”,1英寸大底徕卡+冰封散热
搜狐财经· 2025-09-21 22:56
品牌定位转型 - 公司主品牌已成功进入高端市场并呈现轻奢化特征 从高性价比和发烧友定位转向高端影像旗舰定位 [1] - 数字系列Ultra机型持续突破硬件和工艺天花板 与徕卡合作显著提升影像能力 [1] 产品性能配置 - 搭载5000万像素1英寸主摄传感器 配备无级可变光圈和徕卡调校 实现全焦段四摄覆盖12mm至120mm范围 [3] - 采用6.73英寸2K AMOLED微曲屏 支持3000nit峰值亮度和120Hz LTPO自适应刷新率 具备HDR10+和杜比视界认证 [4] - 搭载骁龙8 Gen3处理器 LPDDR5X内存和UFS4.0闪存 支持90W有线快充和80W无线快充 配备5300mAh电池 [6] 市场定价策略 - 16GB+512GB版本从初始6999元降至4275元 降幅达2724元 性价比显著提升 [10] - 前代产品降价后形成与新一代产品的价格梯度 当前售价较新一代七八千元定价更具竞争力 [10] 产品功能特性 - 专业影像功能支持8K录制 杜比视界拍摄和UltraRAW格式 覆盖从超广角到长焦的全场景拍摄需求 [3] - 游戏性能可稳定运行重负载游戏 十分钟充电可达60% 快速回血能力突出 [6] 产品设计局限 - 机身重量达229克 相机模组凸起明显 影响握持舒适度和游戏操作体验 [8] - 采用光学屏下指纹识别 湿手解锁成功率较低 高负载运行时发热明显 [8]
又有企业官宣造车,这次要单挑全球最强跑车
凤凰网财经· 2025-08-28 22:15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追觅科技正式宣布进军整车制造领域 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 计划2027年亮相[1][2] - 公司定位高端市场 宣称要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 目标将中国制造推向世界高端市场[3][6][20] - 造车项目基于2013年在清华天空工场撰写的第一份计划书 经过十二年筹备[8][17] - 已成立造车主体星空计划(上海)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 创始人俞浩通过多层持股控制80%股权[11][12] - 目前组建近千人造车团队且持续扩张[1] 产品与技术规划 - 首款车型聚焦超豪华纯电跑车 直接对标布加迪威龙(中国起售价约2500万元 顶配超1亿元)[1][4] - 宣称要打造不加定语的"全球最快"量产车 目标超越当前公认最快车型SSC Tuatara(时速532公里)[3][6] - 可能采用ODM模式改造现有车型平台(如理想L9改"宾利"/"库里南" 小米SU7改"布加迪"/"法拉利")用于海外贴牌销售[14][15] - 计划通过ODM业务产生现金流支撑自研造车项目[15] 市场竞争与行业环境 - 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白热化竞争 生存线已达月销2万辆级别[2] - 头部车企扩产降价出海 中小玩家持续退场 行业淘汰赛进入加时阶段[2] - 造车新势力普遍采用高性能跑车立品牌(如蔚来EP9对标保时捷918 小米SU7纽北刷圈)[4][5] - 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509.6万台 同比增长11.9% 追觅以11.3%份额排名第三[9][10] 核心优势与资源基础 - 依托中国成熟电动车供应链 自称"站在巨人肩膀上"而非从零开始[2][8][19] - 全球品牌影响力突出 在20余个国家地区市场份额第一 智能清洁领域居全球头部[9][20] - 2024年公司营收150亿元人民币[3][15] - 海外渠道能力强劲 西南欧市场尤其突出(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出货量榜首)[9] 海外战略与实施路径 - 首款车型可能优先面向海外销售 招聘岗位明确要求熟悉欧盟WVTA认证及美国经销商特许经营法[13][14] - 设立海外商业化总监/海外销售总监等职位 薪资范围25000-50000元/月[14] - 要求候选人拥有3家以上新能源汽车经销商资源及3年以上海外渠道拓展经验[14] - 通过技术授权/转让模式推动底盘/三电/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的海外商业化[14] 行业挑战与资金需求 - 汽车工业具周期长/投入重/回报慢特点 行业共识需400亿人民币资金储备才具备可持续竞争力[3][15] - 科技公司跨界造车成功率低(案例如苹果十年耗资百亿美元无果 极石汽车月销未超1400辆)[2][11] - 公司未上市融资能力受限 缺乏类似小米的投资生态体系[15] - 当前营收规模(150亿元)与造车资金需求(400亿元)存在显著差距[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