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

搜索文档
再引活水,医药A+H股溢价格局“反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8:0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广州报道 7月以来的港股医药板块,正经历一场久违的"估值反转",持续发生变化。 曾经长期折价的H股医药股,集体迎来折溢价的微妙变化。近期,A+H医药股溢价格局显著逆转,港股 医药股折价幅度持续收窄,部分头部标的甚至悄然转为溢价,其中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H股表现尤为亮 眼,其H股股价较A股溢价率一度突破20%,成为市场瞩目的风向标。 这一变化不仅打破了H股"天生比A股便宜"的传统认知,更让市场开始重新审视A+H医药股的定价逻 辑。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作为中国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H股近期表现强劲。目前其H股最新价为74.4港币,A股最新价为57.31 人民币。 从走势看,恒瑞医药H股自5月23日上市后走势平稳,7月以来却持续走高,累计涨幅超29%,同期A股 仅上涨10.19%,这使得H股较A股出现大幅溢价。 恒瑞医药H股对A股的溢价并非个例,港股创新药板块中,类似的折价收窄趋势正逐渐蔓延。药明康德 从年初的折价转为溢价,荣昌生物的折价率也从年初约50%降至约10%。短短半年,这些头部创新药企 的跨市场价差显著收缩,折射出港股医药板块估值逻辑的微妙转变。 医药股引领A+H溢价逆转 从 ...
锦江酒店上半年净利润预减50%以上 冲击港股IPO折射出海野心与业绩压力
新华财经· 2025-07-15 12:48
新华财经上海7月15日电(谈瑞)7月14日晚间,上海锦江国际酒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江酒 店")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锦江酒店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亿 元至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约4.48亿元至4.88亿元,同比下降52.81%至57.53%。 关于本期业绩预减,锦江酒店解释称,主要原因是2024年上半年,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推进轻资产 战略,提高资产盈利能力,提升主营业务经营能力和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公司完成了时尚之旅酒店管理 有限公司100%股权的转让,并战略性退出境内外若干物业,上述因素使去年同期产生税后非经常性收 益约4.59亿元。2025年上半年无类似收益事项,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牢牢把握国内外市场形势发展的机遇,坚定推进核心战略,积极提升酒店经营 效率和管理效率,持续升级会员体系,提升服务质量,稳步推进规模化扩张和深度布局下沉市场,努力 提升经营业绩。"锦江酒店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中称。 业绩预告发布后,锦江酒店(600754.SH)股价冲高回落,截至7月15日中午11:30,涨幅为0.59%, ...
这一刻,港交所等了5年
华尔街见闻· 2025-07-14 18:07
港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募资额达1067亿港元,是去年同期的近8倍,重返全球第一[4] - 同期超过纳斯达克712亿港元的募资额[12] - 创下港交所史上首次六锣齐鸣的盛况[2] A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潮 -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和三花智控4家A股公司合计贡献718亿港元募资额,占上半年港股IPO总规模的近7成[13] - 宁德时代以410亿港元成为全球募资王[14] - 蓝思科技从递表至挂牌仅用100天,创上市速度纪录[17] - 立讯精密、石头科技、牧原股份等A股龙头正筹划赴港上市[20] 外资投行重返港股承销市场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承销金额前十名中,外资投行占6席[8][35] - 摩根大通凭借宁德时代单项目179亿港元承销额跃居第2名[37] - 美林通过蜜雪集团和宁德时代两单项目以164亿港元承销额排名第4[37] 中资投行竞争策略 - 中金公司以248.99亿港元承销额和20个项目位居榜首[43] - 中信里昂承销17个项目但单项目最高金额仅26亿港元,不足摩根大通的1成[38] - 中信证券正加派内地投行人员赴港拓展业务[39] 港股IPO市场特点 - 96%的香港主板新股获得超额认购,平均超额认购倍数达687倍[24] - 布鲁可和蜜雪集团超额认购超5000倍,创历史纪录[24] - 前十大IPO项目基础承销费率均值仅1.16%,宁德时代低至0.2%[40][41] A股IPO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A股IPO募资额373.55亿元,与2024年持平[45] - 6月沪深北交易所合计受理150单IPO项目,同比增加超百家[10][46] - 华润新能源拟募资245亿元,有望刷新深交所纪录[51] - 大普微成为创业板首单未盈利上市案例,采用第三套标准[52] 政策支持与区域发展 - 香港拟推进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28] -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获准按政策在深交所上市[55] - 深圳明确鼓励H股上市的大湾区企业回流深交所[55]
这一刻,港交所等了5年
华尔街见闻· 2025-07-13 18:21
港股IPO市场盛况 - 港交所首次出现六家公司同日上市,创下"六锣齐鸣"历史纪录[1][2]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募资额达1067亿港元,是去年同期近8倍,重返全球第一[4] - 募资额超过纳斯达克同期712亿港元的表现[11] - 安永预计全年港股IPO募资额保守估计约1600亿港元[15] A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潮 - 上半年港股IPO前四名均为A股公司(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花智控),合计募资718亿港元,贡献总规模近7成[12] - 宁德时代以410亿港元成为全球募资王[13] - 多家A股龙头筹划港股上市,包括立讯精密、石头科技、牧原股份、晶澳科技等[17] - A股公司子公司如歌尔微、紫金黄金国际也在筹划港股上市[17] 外资投行重返港股市场 - 上半年港股IPO承销前十名中外资投行占6席(摩根大通、美林、摩根士丹利、高盛、花旗、瑞银)[25] - 摩根大通仅凭宁德时代单项目179亿港元承销额就跻身第二名[27] - 中资投行以量取胜,中信建投平均承销额57亿港元,中金仅12.5亿港元[28] 港股市场吸引力因素 - 恒生指数上半年累计涨幅20%,恒生科技指数涨19%,表现全球领先[17] - 96%香港主板新股获超额认购,平均超额认购倍数达687倍[17] - 政策支持包括"科企专线"、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拟纳入港股通等[13][18][20] A股IPO市场动态 - 上半年A股IPO募资373.55亿元,与去年持平[34] - 6月三大交易所受理150单IPO,同比增加120家[35] - 深交所出现245亿元超大型项目华润新能源,以及首单未盈利企业大普微[39] - 政策允许在港上市的大湾区企业回归深交所[41] 行业竞争格局 - 港股IPO承销费率两极分化,优质项目费率低至0.2%(宁德时代),冷门项目费率可达80%[32] - 中信证券加派内地投行人员赴港拓展业务[29][30] - 深交所与港交所形成联动,吸引大湾区企业双向上市[41]
2500亿,潮汕神秘女首富要去IPO了
创业家· 2025-07-11 18:07
公司动态 - 立讯精密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超2500亿[3] - 预计融资逾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由中金、中信、高盛三大投行护航[5] - 若成功上市,将实现A+H两地上市[6] 创始人背景 - 董事长王来春为潮汕女首富,2024年财富620亿元,位列胡润百富榜第59位[37] - 1967年出生于广东汕头,初中辍学后进入富士康工作,从普通工人升至课长[18][19][21][22] - 1997年离职创业,1999年与兄长共同收购立讯有限公司,2004年正式成立立讯精密[25] 业务发展 - 2010年深交所上市,主营电子连接线和连接器业务[8][25] - 通过关键并购切入苹果产业链:2011年收购昆山联滔60%股权进入苹果供应链[28] - 2016年收购苏州美特布局声学模组,获得AirPods订单[29] - 2020年收购江苏纬创和昆山纬新切入整机组装[29] - 2023年底收购昆山世硕扩充iPhone代工能力[3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688亿元,同比增长15.9%;净利润133.7亿元,同比增长22%[3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17.9亿元,同比增长17.9%;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23.2%[32]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利润增长20%-25%[34] - 王来春2024年税前年薪733.33万元,涨幅266.67%[36] 战略规划 - 港股上市目的: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海外业务拓展和新技术研发、吸引海外人才[14] - 公司强调创新驱动发展,从材料、工艺、流程等多维度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13] - 2025年3月收购闻泰科技部分资产,优化客户结构[30][31]
香港交易所(00388.HK):预计2Q25公司盈利同/环比+31%/+1%
格隆汇· 2025-07-11 10:54
2Q25业绩预测 - 预计2Q25收入同比+27%/环比持平至68.7亿港币,剔除投资收益后主营费类收入同比+30%/环比持平至54.8亿港币,盈利同比+31%/环比+1%至41.2亿港币 [1] - 上半年累计总收入/盈利预计同比+29%/+34%至137.3/82.0亿港币 [1] 主营业务表现 - **现货交易**:2Q ADT同比+96%/环比-2%至2,381亿港币,南下ADT同比+154%/环比+2%至1,120亿港币(占港股23.5%),北上ADT同比+19%/环比-21%至1,518亿元(占A股6.6%) [1] - **衍生品交易**:ADV同比+3%/环比-20%至77.1万张,股指期货及期权ADV同比-6%/环比-15%至77.4万张 [1] - **商品交易**:LME ADV同比+1%/环比+5%至77.8万张,4月ADV达88.0万张(创LME合并以来单月最高记录) [1] - **IPO市场**:2Q完成IPO 27家、融资额884亿港币(同比+932%/环比+374%),港股上市活跃度显著提升 [1] 投资收益分析 - 预计2Q25投资收益同比+15%/环比+2%至13.9亿港币(占总收入20%,占净利润34%) [1] - 短端利率(6M/1M/隔夜HIBOR)环比-0.25ppt/-1.9ppt/-2.0ppt,保证金息差扩张及衍生品保证金体量上行或支撑收益 [1] 中长期配置价值 - **资产端**:"A+H"上市与中概股回流或带来市值增量,"新经济"权重提升或撬动估值及换手中枢 [2] - **资金端**:南向资金与本地零售资金占比上升有望推动港股换手率中枢上移 [2] - 若2025年港股ADT达2,100亿港币,盈利预计增长18%至154亿港币;未来十年港股ADT CAGR预计14%,对应港交所利润CAGR达12%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当前交易于34x/32x 25e/26e P/E,目标价465港币(对应38x/35x 25e/26e P/E及11%上行空间) [2]
蓝思科技、峰岹科技港股上市:首日涨势佳,A+H趋势升温
和讯网· 2025-07-10 21:57
公司上市情况 - 蓝思科技和峰岹科技于7月9日在港股上市,成为今年第9家和第10家加入"A+H"阵营的A股公司 [1] - 蓝思科技上市首日收盘上涨9.13%,峰岹科技上涨16.02% [1] - 蓝思科技A股较H股溢价25.49%,峰岹科技A股较H股溢价43.04% [1] 蓝思科技 - 全球发售2.62亿股,发行价每股18.18港元,集资47.68亿港元 [1] - 香港公开发售获462.76倍认购,国际发售16.68倍认购 [1] - 引入10家基石投资者,认购总额约14.99亿港元 [1] - 公司是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布局消费电子、智能汽车、新兴智能终端等领域 [1] 峰岹科技 - 发行价120.5港元,募资22.59亿港元 [1] - 基石投资者包括泰康人寿等,合计认购1.12亿美元 [1] - 公司是芯片设计公司,在BLDC电机主控及驱动芯片行业地位强大 [1] A+H股市场表现 - 截至7月9日收盘,160只A+H股中有3只价格倒挂 [1] - 恒瑞医药和宁德时代今年港股上市,H股累计涨幅分别为58%和46.39% [1] - 恒瑞医药A股较H股折价9.83%,宁德时代A股较H股折价22.82%,药明康德A股较H股折价2.88% [1] 市场趋势 - 毕马威预测A+H上市趋势升温,2025年首6个月有47宗新上市申请,远超2024年全年 [1] - 截至6月30日,44家申请公司中43家为大型A股企业 [1] - 中金公司认为A+H上市催生优质资产增量,预计新增融资约3400亿港元,增厚港股总市值0.8% [1]
正式登陆!深圳今年首家“A+H”上市企业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7-10 19:43
公司上市与战略布局 - 峰岹科技于7月9日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成为今年深圳首家以"A+H"模式上市的企业[1] - 公司成立于2010年,2022年4月已在科创板上市,主营电机驱动芯片半导体业务,产品应用于工业设备、运动控制、消费电子等领域[4] - 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研发能力提升、战略性投资、产品组合拓展及海外销售网络建设[6] - 2023年11月获得邓白氏国际认证,标志着国际信用与竞争力获权威认可[6] 资本市场动态与"A+H"模式优势 - "A+H"模式可构建双融资平台,A股提供估值基础和流动性,H股作为国际化跳板,显著提升全球竞争力[6] - 7月9日港股市场活跃,除峰岹科技外另有4家企业和1只ETF同日上市,创近年单日上市数量新高[6] - 政策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双向上市,深交所允许符合条件的港股企业回归A股,促进深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7] 区域经济与政策支持 - 南山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目前拥有上市企业217家,另有4家后备上市公司[8][9] - 南山区建立全链条上市服务机制,涵盖政策扶持、科技创新、空间保障及人才发展[11] - 2023年3月推出"六个一"行动方案,配套"千亿计划"专项资金池和"信易贷"平台,已惠及大量初创企业[15] - 打造"X-Day"西丽湖路演社,通过"投贷保"联动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并建立六步服务模型跟踪融资需求[17] - 设立全球服务中心Go Global,为企业出海提供税务、法律、物流等一站式支持[19]
蓝思科技、峰岹科技登陆港股,今年的上市“A+H”公司增至10家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9:18
A+H股上市动态 - 蓝思科技和峰岹科技于7月9日成功登陆港股 成为今年第9家和第10家实现"A+H"上市的A股公司 [1] - 两家公司上市首日均录得涨幅 蓝思科技H股收盘涨9.13% 峰岹科技H股涨16.02% [1] - 上市首日收盘价显示 A股对H股溢价显著 蓝思科技溢价25.49% 峰岹科技溢价43.04% [1] - 目前160只A+H股中有3只出现价格倒挂 包括恒瑞医药(A折价9.83%) 宁德时代(A折价22.82%) 药明康德(A折价2.88%) [3] 蓝思科技IPO及业务概况 - 全球发售2.62亿股 发行价18.18港元 集资47.68亿港元 香港公开发售获462.76倍超额认购 国际发售获16.68倍认购 [1] - 引入10家基石投资者 认购总额1.91亿美元(约14.99亿港元) 包括小米集团 世运电路 瑞银 橡树资本等 [1] - 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行业领先企业 智能汽车交互系统解决方案行业排名前列 [2] - 业务覆盖消费电子(智能手机 电脑 穿戴设备)和智能汽车(中控屏 仪表盘 智能B柱等)两大领域 并布局人形机器人 AI眼镜等新兴领域 [2] 峰岹科技IPO及业务概况 - 发行价120.5港元 募资总额22.59亿港元 基石投资者包括泰康人寿 保银 华夏基金等 合计认购1.12亿美元 [2] - 中国首家专注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的设计厂商 2023年在中国BLDC电机主控及驱动芯片市场份额达4.8% 排名第六且为前十中唯一中国企业 [3] A+H上市趋势展望 - 毕马威预测A+H上市将持续升温 2025年前6个月已录得47宗新上市申请 远超2024年全年的5宗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44家A+H上市申请公司中43家为市值超10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A股企业 [4] - 中金公司预计 若排队A+H企业年内完成上市 将新增融资约3400亿港元 增厚港股总市值0.8% [4]
180家A股企业涌向港股IPO
环球网· 2025-07-10 10:21
港股IPO市场热度 - 港股IPO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蓝思科技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规模达54 83亿港元 成为中信证券2025年港股IPO中融资规模最大的项目 [1] - 讯众通信 大众口腔等5家企业成功港股上市 港交所迎来"铜锣不够用"的一天 [1] - 港交所上半年融资规模达880亿港元 重回全球首位 [1] A股+H股模式热潮 - 港股IPO市场主推力来自"A股+H股"模式 一批A股大型企业赴港上市 为港股注入强劲动力 [1] - 180家A股企业正排队上市港股 立讯精密公告将冲刺"A+H"上市 "果链三巨头"将在香港市场会师 [3] - 蓝思科技H股发行融资47 68亿港元 跻身上半年港股IPO前五 呈现多项关键性突破 如香港市场近二十年来首个投行独家保荐完成的千亿市值以上A to H项目 [1] 港股市场优势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 是企业出海的关键平台 港交所融资效率优势显著 [3] - 不同行业在两地市场存在估值分化 促使A股公司选择港股上市 [3] - 港股估值走高 资金持续流入 形成企业更愿赴港融资的正向循环 [3] 企业融资与布局 - 蓝思科技上市首日收盘涨幅超9% 相较18 18港元的发行价 [1] - 蓝思科技此次融资主要聚焦加强海外业务布局 包括东南亚 北美等地的生产基地建设 [1] - A+H上市模式能建立风险对冲体系 促融资规模和融资灵活性双重跃升 [3] 行业观点 - A股核心资产定价权正系统性"南移" 港股成核心资产价值发现主阵地 [3] - 港股市场集中众多全球一流机构投资者 企业能完善治理架构 与国际规范接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