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建投:反内卷,哪些行业最受益?
新浪财经· 2025-08-31 11:18
反内卷政策影响 - 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和破除地方保护 关注互联网 金融 医药板块 [1] - 产能约束和行业标准提升推动落后产能出清 重点关注稀土 钢铁 光伏板块 [1] - 推动国有资产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 关注汽车板块 [1] 稀土行业供需格局 - 供给侧实施总量控制和出口管制政策 [1] - 需求侧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人形机器人增长 [1] - 供需格局均有所改善 重点关注稀土板块 [1]
阳光电源(300274):双龙头地位稳固 盈利水平维持高位
新浪财经· 2025-08-31 10:4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435.3亿元 同比增长40.3% 归母净利润77.3亿元 同比增长56.0% 销售毛利率34.4% 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 [1] - 2025Q2营业收入245.0亿元 同比增长33.1% 环比增长28.7% 归母净利润39.1亿元 同比增长36.5% 环比增长2.1% [1] 逆变器业务 - 光伏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转换设备业务收入153.3亿元 同比增长17.1% 毛利率35.7% 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2] - 全球产业布局深化 海外光伏逆变器产能达50GW 覆盖欧洲 美洲 亚太 中东非及国内市场 [2] - 发布模块化逆变器1+X 2.0版本 提升技术竞争力 [3] 储能业务 - 储能系统业务收入178.0亿元 同比增长127.8% 营收占比40.9% 同比提升15.7个百分点 毛利率39.9% 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4] - 升级干细胞电网技术 发布《干细胞构网技术2.0白皮书》 首创电池-变流器-场站三级协同架构 [4] 研发投入与创新 - 研发投入20.4亿元 同比增长37.1% 重点加强1+X 2.0模块化逆变器 大功率组串 储能系统3.0及AIDC等技术研发 [5] - 成立AIDC事业部 具备绿电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重点布局海外市场 [5]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46.1亿元 1079.3亿元 1223.4亿元 同比增速21.5% 14.1% 13.4% [6]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7亿元 159.8亿元 174.1亿元 同比增速32.0% 9.7% 9.0% EPS分别为7.03元 7.71元 8.40元 [6]
活力中国调研行|一张光伏板的沙漠“追光”记
新华社· 2025-08-31 08:51
光伏产业链技术优势 - 内蒙古鑫元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采用自主研创硅烷流化床工艺 生产颗粒硅 相较于传统工艺省掉精馏和尾气处理环节 生产电耗和成本显著下降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 - 颗粒硅是由石英砂经过高温燃烧等复杂工序提炼生成的高纯多晶硅 系光伏全产业链中技术含量最高的生产环节之一 [1] - 包头市已集聚70多家光伏企业 形成包含硅料 拉棒 切片 组件在内的完整光伏全产业链 [1] 大型光伏项目规模效益 - 华电内蒙古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200万千瓦光伏项目已投产 覆盖面积约5.38万亩 [2][4] - 项目年发电量可满足13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2] - 腾格尔沙漠项目采用数百万张光伏板集中布局 形成由深蓝浅蓝两色光伏板组成的巨大骆驼造型工程景观 [1][4] 光伏治沙生态效益 - 光伏阵列通过支架深入沙层形成天然固沙桩 板间沙障锁住水分 使耐旱植物得以扎根 [4] - 光伏板遮挡烈日使蒸发量大幅降低 同时降低风速形成独特荒漠小气候 现场野生植物最高长至一米多高 [4] - 乌兰布和沙漠基地采用"光伏+梭梭""光伏+四翅滨藜""光伏+引黄滴灌"模式 实现板上发电 板间种植 产业跟进循环产业模式 [5] 社会经济效益 - 光伏项目建设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缓解当地就业压力 附近农牧民通过用地流转 踏勘向导 农家乐等方式实现收入转型 [7] - 沙漠光伏"蓝海"成为旅游打卡点 推动当地从"靠天吃饭"向"幸福可期"转变 [7] - 内蒙古通过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 使沙漠从不毛之地变为清洁能源基地和生态修复阵地 [7]
一度电成本悬殊逼走欧洲工厂,中国凭何留住全球高端制造?
搜狐财经· 2025-08-31 07:28
硅基产业升级,清洁能源出口重塑全球贸易 能源革命重塑全球格局:中国以低成本清洁电力驱动高端制造东迁 能源形态的根本性转变,在中国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得到了生动体现。这里,广袤的戈壁滩上,丰 富的太阳能资源通过特高压输电系统,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冶炼中心,将硅石原料高效提纯为太阳能级多 晶硅。这些闪烁着银灰色光泽的高纯度金属锭,随后被运往宁夏等地的光伏组件制造基地,转化为深蓝 色的太阳能电池板。 2024年度,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总计235.9吉瓦,通过海运销往东南亚、中东及欧洲等全球市场。根据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的评估,这些光伏组件所产生的年发电量,约相当于7.3亿桶石油所能提供的电 当欧洲大陆因飙升的电价而步履蹒跚,其工业巨头们正经历着一场由能源成本引发的"地震"。德国化工 巨头巴斯夫集团,这家百年老店,在2023年毅然关闭了其位于路德维希港年产30万吨合成氨装置,却同 时宣布了高达10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瞄准中国广东湛江的一体化基地。巴斯夫首席技术官布鲁格迈尔 直言不讳:"电价差异让继续保留欧洲产能失去经济意义。"此言不虚,2024年第一季度,德国工业电价 已突破0.35欧元/度(约合人民币2.7元),而中国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一张光伏板的沙漠“追光”记
新华网· 2025-08-31 07:26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30日电 题:一张光伏板的沙漠"追光"记 新华社记者安路蒙、王靖 沙漠深处,一张张蓝色光伏板如波浪般向天际延伸,它们静静地吸收着炙热的阳光,将不毛之地变成巨大的"绿色电站"。 走进位于包头市的内蒙古鑫元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现场,伴随着流化床装置的低鸣声,一粒粒绿豆大小的黑色颗粒硅,24小时不间断地流入 存储罐,等待检测合格后打包入库。 公司生产运营部经理于秀峰介绍,这些颗粒硅是由石英砂经过高温燃烧等复杂工序,最终提炼生成的高纯多晶硅。这也是光伏全产业链中技术含 量最高的生产环节之一。 "为减少硅料生产中的耗电量,我们采用自主研创的硅烷流化床工艺,相较于传统工艺,省掉了精馏、尾气处理等环节,生产电耗和成本显著下 降,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于秀峰说。 在享有"世界绿色硅都"称号的包头市,目前已有70多家光伏企业集聚于此,形成包含硅料、拉棒、切片、组件等在内的光伏全产业链。经过上下 游企业的合力生产,一粒粒石英砂神奇"化身"为光伏板,被运往世界各地。 在腾格里沙漠东南部,华电内蒙古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200万千瓦光伏项目已经投产,数百万张光伏板在此集中"安家落户"。 从空中俯瞰,由深蓝、浅蓝 ...
半年巨亏29亿,152亿江西首富李仙德“压力山大”
搜狐财经· 2025-08-30 20:56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318.31亿元 同比减少32.63% [2][5] - 归母净利润-29.09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且降幅达342.38% [2][5] - 扣非净利润-31.75亿元 同比暴跌1560.33%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8.12亿元 主要因销货款减少 [7] - 总资产1191亿元较上年末减1.66% 净资产294.04亿元减8.99% [7] - 资产负债率74.07% 较上年末上升2.08个百分点且高于行业平均 [7] 行业环境状况 - 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跌 主因市场竞争加剧及产能过剩 [2][6][8] - 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国内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均超1100GW 而全球与中国乐观需求仅600GW/250GW [8] - 2025年一季度31家A股光伏企业净亏损125.8亿元 亏损幅度同比增274.3% [7] - 2024年以来超40家企业公告退市、破产或兼并重组 [7] - 电池片与组件产量增速降至15%以下 多晶硅与硅片出现负增长 [8] - 三大环节主流型号价格较2020年高点降幅超80% [8] 同业对比情况 - 隆基绿能归母净利润-25.69亿元 天合光能-29.18亿元 晶澳科技-25.8亿元 通威股份-49.55亿元 [7] - 多家光伏巨头上半年均出现重大亏损 [7] 公司运营动态 - 产品覆盖全球近200个国家地区 累计组件出货量达350GW [4][5] - 费用化研发投入11.75亿元 同比减少56.95% 研发费用率降至3.69% [7] - 以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和高效管理为核心战略应对行业挑战 [8][9] - 通过技术驱动产品升级及精益运营降本增效 [9] 创始人财富变动 - 实控人李仙德家族财富152亿元 较上年缩水63.1亿元 较高点2023年353亿元缩水201亿元 [3][10] - 目前位列江西富豪榜首 新财富500创富榜第222名 [3][10] 公司发展历程 - 2006年由李仙德与李仙华共同创立 最初为昱辉阳光做产业配套 [11] - 2010年于纽交所上市 系金融危机后国内首家在美上市光伏企业 [13] - 2015年组件出货量4.51GW 成为全球第三大组件制造商 [16] - 2023年组件出货量78.52GW 第五次登顶全球出货冠军 [17] - 2024年营收924.71亿元同比降22.08% 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比降98.67% [18]
安徽成立省级新质生产力投资平台 发力壮大耐心资本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20:39
公司成立与战略定位 - 安徽省产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于8月28日注册成立 作为省级新质生产力投资平台 [1] - 公司功能定位包括贯彻落实省级产业战略 赋能市县产业引育 培育壮大未来产业三大方向 [2] - 投资纲领为"长周期 可持续 有耐心" 重构产业投资底层逻辑 [2] 投资方向与重点领域 -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颠覆性创新孵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 [2] - 重点覆盖量子计算 可控核聚变等研发周期长 风险高的硬科技领域 [3] - 战略性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 新材料 高端制造 [3] - 具体产业方向涵盖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 生物制造 量子科技 具身智能 6G等未来产业 [1] 运营模式与区域协同 - 采用"基金+产业"模式引导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3] - 通过省级资源调配推动长三角欠发达地区承接新兴产业转移 [3] - 发挥省级平台统筹作用 形成全省产业布局"一盘棋" [1] 产业基础与发展成效 - 2024年上半年汽车产量达149.95万辆 位居全国第一 [2] - 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2024年出货量蝉联全球第一 [2] - 上半年密集投资动力电池新材料 智能驾驶芯片 车规级半导体等关键环节企业 [3]
帮主郑重:谈谈2025下半年投资市场的看法
搜狐财经· 2025-08-30 16:39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 上半年GDP增长5.3% 消费贡献超一半[3] - 央行实施降息降准并推出5000亿元再贷款支持消费和养老领域[3] - 活期利率降至0.1% 国债收益率跌至1.6%[3] 科技行业投资机会 - 国家推出"人工智能+"行动政策 重点发展算力和芯片领域[4] - AI算力和边缘计算领域存在显著机会 部分企业AI收入占比接近25%[4] - 需警惕估值过高风险 寒武纪因涨幅过大已发布风险提示[4] 消费行业投资机会 - 社会零售总额上半年增长5% 银发经济和以旧换新政策成为新增长点[4] -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1200万台家电需求 美的和海尔等龙头公司积极抢占市场[4] - 高股息资产表现突出 格力股息率达6.6% 双汇达5.4%[4] 新能源行业投资机会 - 光伏HJT电池成本降至0.15元/度 海风装机量预计三季度大幅增长[4] - 明阳智能和大金重工订单已排至明年[4] - 欧盟碳关税上涨至120欧元/吨 出口企业需加快技术升级[4] 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 - 建议分散投资 配置沪深300和科创50指数基金[7] - 华安和博时黄金ETF规模上半年增长50%[7] - 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低空经济等政策导向领域 如无人机物流和量子计算[7] 市场风险因素 - 居民储蓄率维持高位 内需复苏速度可能较慢[5] - 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快 半导体行业存在波动风险[5] - 需关注企业研发投入而非短期股价表现[5] 操作时机与关注点 - 7-8月关注特别国债落地情况[8] - 9月关注华为开发者大会可能发布的重要技术进展[8] - 投资需关注企业现金流和技术壁垒[8]
比亚迪(01211.HK)2025年中期业绩:营业额同比增23.30%
新浪财经· 2025-08-30 16:20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达人民币3712.81亿元 同比增长23.30%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55.11亿元 同比上升13.79% [1] - 每股盈利为人民币1.71元 [1] 汽车业务表现 -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超33.0% 市占率提升2.2个百分点至13.7% [2] - 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收入同比上升32.49%至人民币3025.06亿元 [2] - 位列上半年中国整车出口企业第二名 [2]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发布全球首个量产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超级e平台" [3] - 推出10C充电倍率"闪充电池"及全球首款量产3万转电机 [3] - 构建"天神之眼"技术矩阵并发布"全民智驾"战略 [3] - 与大疆合作发布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灵鸢" [3] 品牌与产品矩阵 - 多品牌梯度布局覆盖"比亚迪""方程豹""腾势""仰望"四大系列 [4] - "方程豹"采用豹力美学设计语言 专注个性化用车场景 [4] - "腾势"成为全球首个覆盖MPV/SUV/轿车/跑车的豪华新能源品牌 [4] - "仰望"基于易四方/云辇技术推出U8/U9/U7等多品类高端产品 [4] 全球化进展 - 产品覆盖全球6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5] - 海外销量同比增长1.3倍 进入英国/巴西/新加坡等市场热销前列 [5] - 在柬埔寨设立乘用车工厂 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设立欧洲总部 [5] - 积极推进本地化研发制造 为海外需求爆发做好产能准备 [5] 能源业务与对外合作 - 储能业务提供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 助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6] - 与小桔充电及新电途合作共建兆瓦闪充桩 [6] - 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 通过股权业务合作实现资源协同 [6] 消费电子与智能产品 - 在钛金属手机/折叠屏手机等高端产品保持主要供应商地位 [7] - 海外大客户整机组装业务份额持续提升 带动出货量增长 [7] - AI数据中心业务实现跨越式成长 服务器大量出货 [7] - 数据中心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行业领军企业认证 [7] 战略展望 - 公司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于2025年7月下线 [8] - 将持续强化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提升产品竞争力 [8] - 加速业务出海进程 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引领全球变革 [8]
安徽首富,又带队阳光电源去IPO了
搜狐财经· 2025-08-30 15:32
公司发展历程 - 阳光电源创始人曹仁贤1968年出生于杭州 18岁考入合肥工业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 毕业后留校从事可再生能源教学研究[2] - 1997年曹仁贤辞去大学教职 以50万元启动资金在合肥创立阳光电源 初期依靠传统电源产品维持运营[4] - 2003年公司研制出中国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光伏逆变器 打破国外垄断 2008年产品应用于北京奥运会鸟巢场馆 2009年占据国内新能源逆变器60%以上市场份额[4] - 2011年阳光电源登陆深交所 成为"中国新能源电源行业第一股" 当前市值超过2000亿元 曹仁贤蝉联安徽首富[4] 业务布局与融资进展 - 公司以光伏逆变器为核心 向太阳能、风能、储能、氢能、电动汽车五大领域拓展[5] - 子公司阳光新能源2014年成立 主要从事新能源电站系统研发与项目开发 2023年首轮外部融资引入铁基新能等投资者 增资8.47亿元 投前估值超190亿元[5] - 氢能业务通过2019年成立的氢能事业部发展 子公司阳光氢能2023年末完成6.6亿元A轮融资 领投方为君联资本 跟投方包括高瓴创投等 融资后估值约60亿元[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435.33亿元 同比增长40.3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35亿元 同比大增55.97%[6][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4.34亿元 较上年同期-26.04亿元实现231.91%增长 毛利率34.36% 同比增加1.94个百分点[7] - 储能系统营收178.03亿元 占总营收40.89% 首次超过光伏逆变器等电力转换设备业务(153.27亿元 占比35.21%)[8] - 海外地区(含港澳台)营收253.79亿元 同比增加88.32% 占比达58.3%[8] 战略动向 - 公司拟发行H股赴港上市 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打造多元化融资渠道[1][8] - 2023年10月曾宣布赴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 计划募资近50亿元 目前仍在积极推进GDR相关工作[8] 区域产业生态 - 合肥市集聚6家整车企业包括江淮、比亚迪、蔚来等 1-5月新能源汽车产量46.6万辆 增长21.8% 目标2027年产量超200万辆 集群营收超7000亿元[9] - 合肥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2024年规模突破1800亿元 逆变器产量全球第一 储能系统市占率全球第二 汇聚全球光伏10强中5家、中国储能10强中4家[9] 行业出海趋势 - 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显著增长:2024年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71.9% 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2000亿元 锂电池出口39.1亿个创历史新高[10] - 全球50%以上光伏组件、40%风电整机产自中国 新能源企业掀起"A+H"上市潮 宁德时代港股市值1.3万亿港元 钧达股份成为全球首家"A+H"光伏企业[10]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6万辆 同比增长35.5% 渗透率突破40% 占全球市场70.5%[12] - 赴港上市被视为连接世界的平台 有利于海外业务扩张和供应链建设 出海成为长期系统性机会[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