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新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快讯 | 天宜新材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亏51.30%到61.44%
和讯财经· 2025-08-01 19:29
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亿元到-2亿元,与上年同 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预计将减亏2.58亿元到3.08亿元,同比减亏50.78%到60.62%。 (原标题:快讯 | 天宜新材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亏51.30%到61.44%) 天宜新材(688033)发布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的自愿性披露公告。 根据披露,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4亿元到4.5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 比,预计将减少0.61亿元到1.11亿元,同比减少11.97%到21.75%。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亿元到-1.9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预计将减亏2.53亿元到3.02 亿元,同比减亏51.30%到61.44%。 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为,尽管公司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业务持续恢复中,两个板块营业收入有所增加, 但受光伏产业链去库存且持续低迷影响,致单晶拉制耗材产品需求疲软,公司光伏新能源板块业务受到 较大影响。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2025年半年度总体营业收入有所下滑。此外,由于公司上年同期计提 大额存货跌价准备, ...
天宜新材: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9亿元~2.4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18:57
每经AI快讯,天宜新材8月1日晚间公告,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9亿元~2.4亿元,与 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预计将减亏2.53亿元~3.03亿元。报告期内,尽管公司轨道交通、航 空航天业务持续恢复中,两个板块营业收入有所增加,但受光伏产业链去库存且持续低迷影响,致单晶 拉制耗材产品需求疲软,公司光伏新能源板块业务受到较大影响。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2025年半年度 总体营业收入有所下滑。此外,由于公司上年同期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致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相较 上年同期预计大幅减亏。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天宜新材: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9亿元—2.4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18:21
公司业绩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 9亿元—2 4亿元 [1] - 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减亏2 53亿元—3 03亿元 [1]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总体营业收入有所下滑 [1] 业务表现 - 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业务持续恢复中两个板块营业收入有所增加 [1] - 光伏新能源板块业务受到较大影响主要因光伏产业链去库存且持续低迷致单晶拉制耗材产品需求疲软 [1] 财务影响 - 上年同期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致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相较上年同期预计大幅减亏 [1]
东南网架(002135) - 2025年7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25 09:04
2025年经营计划 - 坚持“EPC总承包 + 1号工程”战略,向新型装配式EPC总承包转型升级,立足长三角、珠三角等市场,在多领域差异化发展,聚焦“1号工程”承建国家大项目,同时把控风险 [1] - 因地制宜发展新势能,围绕“双碳”目标,以“装配式 + EPC + BIPV”建设模式及“投资、建设、运维一体化”运营模式拓展绿色低碳能源市场 [2] -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秉承四大联盟国际战略,拓展“一带一路”核心区域业务,在海外开拓多板块合作 [2] - 推进钢结构数字化管理及数字化建造,利用数智工厂优势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 [2] 应收账款回款 - 通过合同评审资信评审、业务员考核、施工中沟通收款、法律诉讼等多渠道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 [3] - 国家化债措施有望提升地方政府财政支付能力,公司将关注政策动向,加强与客户沟通促进现金流回笼 [3] 光伏业务发展 - 2024年全面开展光伏新能源项目,在广州番禺、广西百色、江苏苏州揽项目 [4] - 2025年初公告投资建设萧山(浦阳)零碳桃源110MW农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项目效益佳,将提高装机规模和发电收入,拓展新能源光伏及储能市场 [4] 政策影响 - 近期“反内卷”政策利于维护市场环境、提高企业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公司将关注政策并开展相关业务 [4]
广东工行: 投贷联动满足科技企业全周期资金需求
新华财经· 2025-07-24 14:16
四是响应国家增量政策,助力信心提振。 一方面,精准服务上市公司回购增持,助力稳定市值管理、 增强市场信心。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上市公司累计公告与广东工行合作回购增持贷款20笔、金额40 亿元,均位于同业领先位置。另一方面,围绕科技型企业推动科创债,2025年落地全国首批、广东区域 (不含深圳)首单1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为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新动能。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一是积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与工银投资联动,计划推动在广州、东莞、珠海"一省三地"设立7支、总 规模超120亿元的AIC股权直投基金矩阵,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集成电路等广东重点产 业。目前,已经落地2支合计规模31亿元的基金,今年6月落地投资国内头部光掩模企业,广东工行投资 金额3.4亿元。 二是以"并购+"服务,支持科技型制造企业强链补链。广东工行聚焦优势制造业横向扩张与纵向整合, 支持"链主"企业强化产业链控制力。如,2018年至2025年3月,广东工行深度参与TCL科技四次重大产 业转型及强链补链收购,累计提供超200亿元融资,助力企业巩固在显示面板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拓 展光伏新能源布局。截至6月末,广东工行 ...
“反内卷”下可否带来16年供给侧改革行情?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金融、消费品(家电、汽车)、光伏新能源、科技、军工、AI、特斯拉产业链、苹果公司 公司:英伟达、Deepseek、OpenAI、特斯拉、苹果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政策导向**:国内政策保持定力,强调制造业升级和新能源,一线城市限购限贷政策或放松,但基调不变;反内卷政策力度小于 2016 年供给侧改革,更注重依法依规,聚焦制造业升级和能源转型[1][2][4] - **市场表现**:9 月 3 日抗战阅兵前市场保持稳定,金融股继续冲高难度大,预计 8 月中旬有高点;全球风险偏好提高使中国股市上涨后进入平稳阶段[1][2][5][6] - **政策影响**:2024 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改善家电和汽车企业业绩,3000 亿资金带动股价上涨,重点领域股价弹性大于企业业绩弹性,企业业绩弹性大于整体消费再通胀逻辑[1][9] - **光伏新能源领域**:反内卷政策关注该领域,股价资本市场价格弹性大于企业盈利弹性,应聚焦龙头和主线;光伏基本面弱于家电,产能过剩,依赖资金驱动;预计经历两轮行情,10 月反市场不正当竞争法落地或引发另一波行情[3][10][13][14] - **资产配置**:总量政策强劲,债市红利类资产是重点配置方向;科技和军工板块值得关注,阅兵带动军工海外订单和业绩,英伟达产业链光模块受益海外 AI 高景气度[3][15] - **AI 领域**:全球 AI 发展积极,美国华人贡献大;中国在开源模型领域有竞争力,国内 AI 因估值高、技术差距和算力限制表现较弱[16][17] - **科技股及产业链**:未来前景乐观,政策重视科技发展,中国开源模型阶段性领先[20] - **军工行业**:未来有发展机会,全球资源动荡和阅兵活动推动其发展[21] - **金融股投资**:当前不建议追高,关注电力相关红利类资产、债市、国内 AR 科技和军工板块[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本轮市场拉升动能非四中全会或城市工作会议重启通改等刺激政策,6 月底政治局会议明确集中统一领导,后续会议无分权预期[2] - 供给侧改革执行力度通过红头文件和舆论宣传形成强大执行力,反内卷政策报道密度低,执行力度或不同[7] - 反内卷政策通过调研制定条例,如不正常竞争法条款,公安等部门介入[8] - 以旧换新政策炒作集中在多晶硅、光伏等新能源领域,传统周期行业不适合当前投资策略[12] - 特斯拉产业链受创始人政治活动影响有政治风险,但美国企业出重大问题概率低,仍可能反弹[18] - 苹果公司因错过 AI 发展机会,市场竞争力受影响[19]
“沙戈荒”里的经济学
上海证券报· 2025-07-07 02:03
沙漠旅游产业发展 - 西部地区将"沙戈荒"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旅游、养殖、光伏等新兴业态,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2] - 宁夏沙湖景区投资1亿多元建设沙湖不夜城、水世界餐吧等新业态,最高单日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 [4] - 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完善沙漠旅游配套设施,哈密大海道景区、响沙湾旅游景区等成为热门目的地 [5] 戈壁资源开发利用 - 宁夏晓鸣股份在戈壁滩投资近15亿元建设养殖基地,利用地理隔离优势发展蛋鸡产业,2021年创业板上市 [6] - 贺兰山东麓戈壁滩开发酿酒葡萄超60万亩,占全国40%,年产葡萄酒1.4亿瓶,占国产酒庄酒产量50% [7] - 内蒙古圣牧高科在沙漠建设34万亩牧草基地和10万头奶牛牧场,甘肃戈壁蔬菜热销东南地区 [7] 荒滩新能源与农业结合 - 宁夏宝丰集团"农光一体化"项目年发电17亿度,减少CO₂排放170万吨,植被覆盖率从30%提升至85% [8][9] - 新疆天山北麓戈壁基地新能源装机占比70%,年外送电量360亿千瓦时,首批1420万千瓦机组投产 [9] - 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总投资800亿元,装机1924万千瓦,新能源占比85%,年送广西365亿千瓦时绿电 [10] 跨区域能源输送工程 - 陇东-山东特高压工程年送电360亿千瓦时,绿电占比超50%,2024年5月投产 [10] - 西部地区通过"风光火储一体化"模式,将新能源与荒沙治理结合,形成规模化外送基地 [9][10]
淮安全力打造集“公铁水空”于一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新华日报· 2025-07-05 08:13
交通枢纽建设与经济发展 - 淮安港三期项目自动化码头联调联试启动,打通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实现铁路水路无缝衔接,进一步确立淮安全国性内河航运中心地位 [1] - 2022年起淮安水运项目连续3年年度投资超20亿元,目前在建重大项目达13个,创历史之最 [2] - 淮安港开通水运集装箱线路16条、稳定运营集装箱多式联运线路8条,2024年淮安内河集装箱吞吐量超57万标箱,连续16年稳居全省内河第一 [3] - 淮安涟水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有序推进,建成后将满足每年750万人次的旅客保障能力 [3] - 2025年淮安计划投资90亿元建设29个交通项目,到2035年将实施一批支撑性重大项目,总投资约1000亿元 [4] 产业升级与重大项目 - 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预计2026年达产后将创成全球首家金属材料深加工"灯塔工厂",年销售超200亿元 [5] - 淮安重点培育"353"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聚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 [5] - 中天钢帘线、巨石玻纤、台华新材料等新材料产业项目确立淮安在汽车制造、建筑、化工、纺织等行业优势地位 [5][6] - 南高齿、比亚迪、淮钢特钢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持续提质 [6] - 天合光能、捷泰新能源、天鹏锂能电池等项目在"新三样"领域全面发力布局,光伏新能源产业集群迈入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行列 [6] - 淮安市规上工业投资连续40多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6] 营商环境与物流成本优化 - 淮安建立重大产业项目全链条专班服务机制,1-5月实现并联审批4227件、并联审批率达46.4%,56个项目"拿地即开工" [7] - 淮安制定全市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利用考评办法,已编制完成67个500亩以上集中连片工业用地储备方案 [7] - 通过"公转水"多式联运,淮河化工周边30多家企业年节约物流成本近3000万元 [7] - 淮安为重点企业提供"一揽子"物流解决方案,每年为中天钢铁、巨石集团、实联化工等重点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约3亿元 [8] - 5年来淮安30余项改革经验得到国家部委表彰推广,营商环境民营企业满意度实现"四连增" [8]
基于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策略与实践探析
央视网· 2025-06-24 19:12
职业教育与产教融合 - 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旨在培养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 - 产教融合作为教育与产业的纽带,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1] - 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复合型及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激增,产教融合成为必然 [1]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校企融合需求 - 企业战略目标向高附加值领域转移,对深度融入教育体系的需求迫切 [2] - 制造业企业对智能制造等岗位人才需求旺盛,2024年上半年技能型工人招聘需求上涨,数控操作员招聘职位数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长 [2] - 预计到2025年,信创产业人才需求将达千万量级 [2] - 传统与新兴产业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如通威太阳能、大疆创新、敏生科技等 [2][3] 产教融合的作用机制 - 人力资本提质与人才供给结构性优化,响应质量变革、动力变革与效率变革的新要求 [4] - 助力企业突破技术壁垒与推动产业能级跃升,加速新经济形态孵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动能培育 [4] - 依托资源整合优势构建多元培训服务体系,提升劳动力群体职业技能水平 [4] - 产教融合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直接推动效应,并通过人力资本升级、企业技术创新等中介路径产生间接影响 [5] 深化产教融合路径 - 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如西南石油大学、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与光伏企业成立的晶硅光伏行业共同体 [6] - 数字智能技术赋能产教融合,推动教育模式与产业形态深度融合,形成"技术-教育-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范式 [8] - 光伏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促使产教融合从"物理对接"向"深度融合"迈进 [8] 政策体系完善 - 产教融合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展开顶层架构,目前重点行业政策体系存在明显短板 [9] - 跨区域推行产教融合亟需提升政策协同与资源统筹,解决区域政策矛盾 [9] - 国务院相关部门需加大顶层设计力度,推进中央和地方、行业政策之间的衔接 [9]
共筑“一带一路”开放新平台 杭州与肯尼亚开启投资合作新篇章
每日商报· 2025-06-17 06:19
活动背景与目的 - 肯尼亚—中国(杭州)投资推介活动在钱塘区江海之城智慧谷会议中心举行 由肯尼亚国家投资局和杭州市商务局主办 中非发展基金等机构联合支持 [2] - 活动旨在深化杭州与肯尼亚经贸投资合作 正值中非团结协作关键时期 也是中肯合作持续深化的关键节点 [2] - 杭州正打造数字自贸试验区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新电商之都 国际会展之都 全球数字贸易中心 国际新型消费中心 蕴含与肯尼亚众多合作机遇 [2] 肯尼亚投资机会 - 肯尼亚政府高度重视与中国尤其是杭州在基础设施建设 绿色能源 智慧农业 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 [3] - 肯尼亚国家投资局系统介绍了极具吸引力的投资政策 丰富的资源禀赋 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重点发展领域 [3] - 杭州服装生产 光伏新能源 长跑教育等领域企业代表对肯尼亚劳动力成本 交通运输便利性 电力供应稳定性等表现出浓厚兴趣 [3] 合作机制与平台 - "一带一路"中肯投资考察专线正式启动 旨在搭建杭州与肯尼亚之间高效务实的经贸对接通道 [3] - 浙非服务中心将依托杭州在数字经济 制造业和出海服务等方面优势 联动肯尼亚相关机构组织中国企业赴肯尼亚投资考察 并提供全周期护航 [4] - 活动为两地政府与企业搭建高层次对话平台 精准对接发展需求与投资机遇 [4] 未来合作方向 - 杭州将持续深化与肯尼亚在产业投资 技术转化 绿色发展等关键领域构建互信合作机制 [4] - 塑造中非合作新范式 推动中非经贸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