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机器人
搜索文档
均胜电子与黑芝麻智能战略合作 共同推进机器人控制系统研发与落地
智通财经网· 2025-11-21 09:50
合作核心内容 - 均胜电子与黑芝麻智能于11月20日达成战略合作,重点围绕机器人域控制器联合研发、智能计算平台协同优化及行业场景解决方案共建 [1] - 合作旨在推进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创新研发与典型场景示范落地,共同推动智能制造与智能计算平台的融合发展 [1] - 双方将秉持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共建共赢的原则,深化在机器人控制器、智能计算平台及行业应用场景等领域的技术协同与产业合作 [3] 均胜电子业务拓展 - 公司自2025年起积极拓展机器人部件业务,依托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积累推进机器人核心部件及行业场景应用落地 [1] - 公司关键部件解决方案已基本搭建完毕,并发布了基于不同芯片平台的机器人全域控制器总成方案 [1] - 与黑芝麻智能的合作将进一步拓展至国产芯片平台,增强其支持基于国内外多芯片平台的机器人产品研发与制造能力 [1] - 公司是黑芝麻智能的港股基石投资人之一,双方在智能汽车领域自2021年就围绕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展开合作 [2] - 在机器人领域,公司与黑芝麻智能、傅利叶联合研发的"灵巧手"产品已亮相CES 2025 [2] 黑芝麻智能技术优势 - 黑芝麻智能是领先的智能计算平台企业,专注于高性能AI SOC芯片、边缘计算模组及系统级智能解决方案研发 [2] - 旗下"华山""武当"等系列芯片具备高算力、低功耗与车规级安全特性,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领域 [2] - 公司于11月20日正式推出面向机器人产业的SesameX多维智能计算平台 [2] - 公司依托自主可控的计算架构与算法生态,以车规级算力赋能机器人控制与感知决策 [2] 行业发展趋势 - 近年来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加速,汽车、芯片等行业企业纷纷跨界入局产业链,持续推动这一新兴产业升级 [1] - 均胜电子成为智能制造与具身智能技术融合发展的关键推动者 [1]
均胜电子(00699)与黑芝麻智能(02533)战略合作 共同推进机器人控制系统研发与落地
智通财经网· 2025-11-21 09:48
合作概述 - 均胜电子与黑芝麻智能于11月20日达成战略合作,重点围绕机器人域控制器联合研发、智能计算平台协同优化及行业场景解决方案共建 [1] - 合作旨在推进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创新研发与典型场景示范落地,共同推动智能制造与智能计算平台的融合发展 [1] - 双方将秉持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共建共赢的原则,深化在机器人控制器、智能计算平台及行业应用场景等领域的技术协同与产业合作 [3] 合作背景与基础 - 均胜电子自2025年起积极拓展机器人部件业务,依托其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积累,推进机器人核心部件及场景应用落地 [1] - 均胜电子是黑芝麻智能港股基石投资人之一,双方在智能汽车领域早有合作,2021年已围绕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展开合作 [2] - 双方此前已有机器人领域合作基础,与傅利叶联合研发的"灵巧手"产品曾亮相CES 2025 [2] 技术能力与产品进展 - 均胜电子关键部件解决方案已基本搭建完毕,并发布了基于不同芯片平台的机器人全域控制器总成方案 [1] - 与黑芝麻智能合作将进一步拓展至国产芯片平台,增强其支持基于国内外多芯片平台的机器人产品研发与制造能力 [1] - 黑芝麻智能是领先的智能计算平台企业,专注于高性能AI SOC芯片,旗下"华山""武当"等系列芯片具备高算力、低功耗与车规级安全特性 [2] - 黑芝麻智能于11月20日正式推出面向机器人产业的SesameX多维智能计算平台,以车规级算力赋能机器人控制与感知决策 [2] 行业趋势 - 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加速,汽车、芯片等行业企业纷纷跨界入局,持续推动新兴产业升级 [1] - 由于技术同源与生态协同,均胜电子成为智能制造与具身智能技术融合发展的关键推动者 [1] - 黑芝麻智能加速推进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延伸,推动智能计算平台在多场景下的规模化落地 [2]
杭州再添2个“国字号”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每日商报· 2025-11-19 14:47
商报讯(记者 汪株燚)近日,在工信部公布的2025年度(第四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中,滨 江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临安区智能叉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双双入选。截至目前,杭州累计拥有3 个"国字号"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夯实了杭州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优势地位。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以中小企业为核心主体、以特色产业为发展支柱、依托县域或产业园区形成 的产业聚集地。这类集群具有特色优势显著、资源要素集聚、治理服务完善、市场竞争力突出等特点。 此次杭州新上榜的2个"国字号"特色产业集群,其2024年总产值均突破百亿元,而且产业链完整、企业 梯队清晰,每个集群都形成了自己的"拳头优势"。 围绕智能叉车产业,临安区智能叉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通过"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制造—整机制造"的完 整产业链布局,2024年总产值达173.32亿元,主导产业占比高达90.92%。68家企业在该集群聚集,其中 包括杭叉智能、奥卡姆拉、CT科技、新剑传动、万马专缆等细分零部件及整机制造领域的知名企业, 年生产近128万台各类智能叉车设备,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8%。 也就是说,全国每卖出3.5台智能叉车,就有1台来自临安。 创新能力 ...
3个月斩获近10亿元融资!清华“姚班”天才、旷视五剑客携手入局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11-19 12:19
融资情况 - 公司于2025年11月14日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由阿里巴巴独家投资 [2] - A轮融资于2025年8月27日完成,由蔚来资本领投,正景基金、洪泰基金、联想创投和锡创投跟投,老股东君联资本超额追投、九坤投资、启明创投追投 [2] - 天使轮融资于2025年3月26日完成,融资金额为2亿元,投资方包括君联资本、九坤创投、启明创投、渝富基金和常盛投资 [3] - 在9个月时间内,公司累计完成近12亿元的三轮融资 [3] 公司背景与团队 - 公司全称为原力灵机(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3月6日在重庆注册成立,北京主体公司于3月17日注册成立 [5] - 核心创始团队为旷视科技早期核心技术骨干,包括范浩强、周而进和汪天才,公司可称为旷视科技早期创始团队的再创业 [5][6] - 联创兼CEO唐文斌为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及公司法人 [6] - 研发团队兼具顶尖学术背景以及超过10年的AI原生产品落地经验,是少有的同时具备CV和大模型经验创始团队的具身智能初创公司 [7] 技术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具身智能软硬件技术研发与落地,是行业内少有的能够实现大模型技术与机器人场景深度融合的具身智能公司 [5] - 打造了完整的具身智能技术栈,拥有自主研发的端到端多模态具身大模型(MMLA) [8] - 在2024年底基于自研VLA模型在RLBench的跨任务测试中成为中国首个上百种任务平均成功率超90%的具身智能公司 [8] - 在2025年全球机器人视触融合挑战赛(ManiSkill-ViTac 2025)上拿下「纯触觉操控」和「触觉传感器设计」两个赛道金牌 [8] - 于2025年10月开源基于PyTorch的VLA工具箱Dexbotic,并推出机器人开源硬件产品DOS-W1 [10] - 公司联合Hugging Face发布全球首个具身智能的大规模真机评测平台RoboChallenge [13] 行业定位与路线 - 公司采取具身智能大模型(机器人"大脑")和人形机器人本体同时涉及,在软硬件上全栈推进的路线 [15] - 拥有"算法+硬件+场景"复合基因,在软硬件上全栈推进 [7][15] - 具备行业稀缺的"算法+硬件+场景"复合基因,在算法研发、硬件研发、数据管理、工程创新、场景落地方面都具有丰富积累 [7]
打“飞的”上班不是梦!eVTOL融资落地,量产倒计时;软银豪掷16亿美元!这家公司要让停车场变成“黄金地”| 每周十大股权投资
搜狐财经· 2025-11-10 17:33
Metropolis融资与业务转型 - 公司完成5亿美元股权融资并获得11亿美元贷款额度[1] - 业务模式从无感停车向线下空间交易入口升级,目标成为下一代基础设施服务商[1] - 未来盈利模式可能从停车费转向交易佣金和数据服务[1] Ripple融资与战略扩张 - 完成5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Citadel Securities和Fortress等华尔街机构[2] - 融资核心目的是支持合规稳定币RLUSD扩张,向全栈式金融基础设施转型[2] - 公司持有名义价值超800亿美元的XRP代币,部分投资者可能锚定该资产池进行投资[2] 时的科技融资与政府支持 - 公司完成B+轮融资并获7亿元银行授信,总部落户上海[3] - 采用倾转旋翼技术路径,与工银金签签署100架E20意向订单[3] - 获得地方政府"股+债"联动支持,旨在培育低空经济产业链主企业[3] 众凌科技融资与国产替代 - 完成4亿元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深创投等一线机构[4] - 实现20μm厚度FMM量产并用于小米旗舰机,突破OLED屏幕核心材料海外垄断[4] - 融资重点投向G8.6代产线和新材料研发,应对高世代面板需求[5] 雷鸟创新融资与市场地位 - 完成C轮融资,2025年内累计融资规模达8亿元[6] - 2025年第二季度以39%市场份额位列全球AR眼镜销量第一,连续三年半居中国市场榜首[6] - 产品覆盖全球超25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规模突破50万[6] 中通云仓融资与网络建设 - 完成2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国泰君安创新投资与中金汇融[7] - 融资将用于智能仓储网络枢纽节点建设和智慧供应链系统升级[7] - 公司在全国拥有超200个仓库,服务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区县[7] 蔚能电池融资与商业模式 - 完成6.7亿元C轮融资,新引入海宁经开和海南澄迈两家国有资本平台[8] - 采用"车电分离"商业模式,在运营电池资产规模已突破10GWh[8] - 累计服务用户超40万,已申请专利160余项[8] 九章云极DataCanvas融资与AI布局 - 完成3亿元D1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电智慧基金、华民投等央国企背景机构[9] - 融资将支持"云中云"战略推进,深化AI基础软件领域布局[9] - 公司客户覆盖政府、金融、通信等多个关键行业[9] 深朴智能融资与商业化路径 - 3个月内连续完成种子轮与种子+轮融资,累计金额2亿元[10] - 采用"以家庭为终点、以类家庭为起点"的商业化路径,已与大型酒店集团达成合作[10] - 计划在2026年实现海外批量出货[10] Douzone Bizon战略投资与业务拓展 - 获得EQT殷拓集团约9.3亿美元战略投资[11] - 投资旨在加速公司在ERP系统、云计算及数字化转型服务方面的市场拓展[11] - 公司主要服务包括ERP系统实施、云计算解决方案和数字化转型咨询[11]
具身智能机器人“爆单”了 ,下一站是交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15:39
行业商业化进展 - 行业迎来订单收获期,从技术展示步入真实商业落地阶段 [2][3] - 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商业化加速,亿元级大单频出 [1] - 行业正经历从技术驱动到市场驱动的关键转折 [1] 头部企业订单与场景突破 - 越疆科技与瑞德丰签署超8050万元采购合同,将具身智能机器人引入新能源精密制造核心场景 [4] - 优必选中标1.26亿元的广西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及测试中心项目,其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全年订单总额突破6.3亿元 [4] - 智平方与深圳慧智物联达成未来三年部署逾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战略合作,订单金额超4亿元 [4] 产品价格与渠道变化 - 人形机器人价格从年初的数十万元级别迅速进入万元时代 [4] - 宇树科技发布R1双足人形机器人,起售价为3.99万元 [5] - 松延动力发布定价9998元的人形机器人Bumi,首次将价格打入千元级,产品一小时内订单突破100台,2天内首批500台售罄 [5] - 销售渠道从B端拓展至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目标客群从工厂延伸至极客和开发者 [5] 行业竞争焦点转变 - 行业竞争核心从技术演示转向硬核的工程化与交付能力 [6] - 业内抢人大战从AI算法工程师转向经验丰富的机械结构、硬件工程和供应链管理人才 [6] - 加速进化公司为其电商产品打出双11全款订单今年12月底未交付则3倍赔付的承诺 [7] - 能否按时保质完成现有订单成为衡量企业实力的新标尺 [7]
100个重点项目加速落地平原新城
北京晚报· 2025-10-29 15:52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展 -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十年,推动首都功能和城市发展质量提升 [1] - 平原新城作为关键区域迈向高质量发展,100个项目正加速落地 [1] - 前三季度“疏整促”专项行动完成全年任务的94%,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企业98家,实现年节约综合能源消费3363.38吨标准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47万吨 [1] 城市更新与环境提升 - 核心区首批文物腾退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包括北新华街近现代建筑、孚王府等 [1] - 核心区100个社区微花园落地,东四环路改造形成15.6公里“全线月季花环” [2] - 全市最大“绿肺”温榆河公园全面开园,234座立交桥桥下空间整治、17座提升工作全部完成 [2] 教育与医疗资源疏解 - 北京服装学院通州校区一期完工投用 [1] - 北京工业大学新校区(一期)、北京儿童医院新院区等一批高校、医院疏解项目实现开工 [1]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产业 - 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顺义园区破土动工,已签约企业12家 [3] - 生态港打造立足京津冀、辐射北方七省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保障基地 [3] - 京津冀携手开放首条跨省市自动驾驶高速测试公路,主线科技无人驾驶卡车从北京途经河北廊坊直达天津港 [3] - 主线科技计划在园区建好后建设创新研发基地,布局京津冀自动驾驶货运网络 [4] 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培育 - 前三季度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新增入驻企业84家 [4] - 北京城市副中心获批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天开高教科创园宝坻园揭牌 [4] - “六链五群”加快培育,重点产业链攻关突破36项关键核心技术 [4] - 成立京津冀先进制造业集群联盟,前三季度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522.7亿元、同比增长7.8% [4] 平原新城产业发展 - 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五座平原新城推动实施100个重点项目,夯实产业集群发展基础 [6] - 项目进展包括已建成投用4项、开工建设54项、审批立项19项 [6] - 顺义区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竣工,大兴区生物科技旗舰园区开工 [6] - 亦庄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投用,昌平区全市首个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园启用 [6] - 房山区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建成并新增入驻机构88家 [6]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0月29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9 08:05
资本市场政策方向 - 中共中央关于“十五五”规划建议对资本市场发展作出明确部署,重点包括以更深层次改革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升制度包容性与适应性,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1] - 资本市场将在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1] 公募基金持仓与市场表现 - 公募基金2025年三季报披露完毕,前十大重仓股为宁德时代、腾讯控股、新易盛、中际旭创、阿里巴巴-W、立讯精密、工业富联、紫金矿业、中芯国际、贵州茅台,其中中际旭创、工业富联新进前十大,美的集团、小米集团-W退出[2] - A股市场2025年10月28日冲高回落,成交额2.17万亿元,上证指数盘中站上4000点,为逾10年首次突破,超2300只股票上涨,逾70只股票涨停[2] - 截至2025年10月27日,A股融资余额超2.4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截至10月28日A股上市公司数量5444家,总市值超118万亿元[2] 数字人民币发展 - 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初步建立,截至2025年9月末试点地区累计交易金额达14.2万亿元,累计处理交易33.2亿笔,开立个人钱包2.25亿个[3] - 数字人民币试点覆盖17个省(区、市)的26个地区,在批发零售、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应用模式[3] 上市公司业绩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20时,超3000家A股公司完成三季报披露,其中超1200家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0余家公司同比扭亏[3] - 通信、半导体、有色金属等行业前三季度业绩表现突出,通信行业受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展推动,半导体行业受益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需求,有色金属行业受价格因素推动部分公司净利润已超去年全年[3] 航天产业景气度 - 随着卫星互联网发射频次提升,可复用火箭蓄势待发,商业火箭公司陆续启动IPO,2025年以来航天产业景气度高涨,部分产业链公司三季报已释放业绩红利[4]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 - 多家头部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披露大额订单,买家以制造业企业为主,落地场景多为工业领域,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旨在连接真实场景数据以完成技术迭代与升级[5] - 当前人形机器人订单大多属于“试点验证”性质,离“商业性价比”仍有差距[5] 险资投资动态 - 2025年以来险资举牌达31次,突破2020年阶段性高点,达2015年有举牌披露记录以来新高,平安资产买入327.8万股招商银行H股,持股比例升至18.04%[6] - 2025年上半年险资加速配置红利股,上市公司增配红利股近3200亿元,超去年全年增配规模,险资红利策略可能进入精挑细选、左右平衡的2.0阶段[6] 钨市场行情 - 2025年10月28日钨市场再度开启涨势,黑钨精矿报价28.8万元/吨较上个交易日每吨上涨3000元,APT报价42.5万元/吨较上个交易日每吨上涨7000元,钨粉报价635元/克上涨5元/克[7] - 与2025年初价格相比,黑钨精矿累计上涨101.4%,APT累计上涨101.42%,钨粉累计上涨100.95%,下游挖掘机、金属切削机床、汽车、光伏等产量明显增长推动钨消费提升[7] 算力产业链业绩 - 算力产业链上市公司如海光信息、胜宏科技、英维克等三季报业绩呈现高增长态势,人工智能技术在千行百业深度渗透推动算力作为核心基础设施战略价值凸显[8] 汽车零部件行业 - 汽车零部件行业129家披露2025年三季报公司中,80家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超六成,全球汽车市场复苏和新能源汽车普及推动市场规模稳定增长[8] - 汽车零部件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竞争重点从产品价格转向技术、质量及全球化运营能力[8] 铜箔行业回暖 - 铜箔行业上市公司如铜冠铜箔、德福科技、中一科技等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亨通股份、英联股份等同比正向增长,诺德股份大幅减亏[8] - 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行业快速发展推动铜箔行业需求增长、价格回升和技术迭代加速,国内铜箔企业业绩向好[8]
2025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下月在宁举办
新华日报· 2025-10-28 04:30
大会基本信息 - 2025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将于11月27日至29日在南京举办 [1] - 大会主题为“数智驱动,新质领航”,定位为“全球视野、中国战略、江苏探索” [1] - 大会将举办1场主题大会、12场专题活动及若干场产业生态系列活动 [1] 大会内容与活动 - 大会将从学术、产业、技术、产品等多个维度梳理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智能制造发展脉络和未来趋势 [1] - 主题大会将发布国家智能工厂梯度培育最新成果、国际国内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 [1] - 大会将系统解读年度智能工厂、标准应用试点、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战略布局与权威成果 [1] - 将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重点领域举办专题活动 [2] - 大会将组织专场推介、项目路演、重大项目签约等活动,推动链主企业与生态伙伴深度对接 [2] 大会规模与参与方 - 大会实现规模、内容、国际化的“三重升级” [1] - 汇聚全球知名院士专家、企业家及权威机构、顶级智库代表 [1] - 邀请与江苏经贸人文交往密切的友好省州、驻华驻沪使领馆代表,构建全球智能制造合作网络 [1] - 同期举办展览面积超5.5万平方米的市场化展览 [2] - 首次增设国际特邀展区,埃马克、思爱普、博世等全球知名企业将组团参展 [2] 产业聚焦 - 活动以江苏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为核心 [2] - 力争促成更多可落地合作项目 [2]
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5 02:4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440.82万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19.96万元,盈利同比大幅提升 [5] - 盈利提升主要得益于汽车智能装备业务加速履约高毛利海外项目、重工机械业务优化订单结构提升盈利、锂电池回收业务亏损大幅收窄 [5]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计提各类资产减值损失合计28,817,831.45元,影响当期利润总额减少同等金额 [16][28] 智能装备业务 - 2025年1-3季度智能装备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26,719.00万元,占合并报表总营收64.51%,营收金额较上年同期提升24.87% [6] - 业务毛利率同比基本持平,目前在手订单达12亿元,其中海外项目占比38.04% [6] - 报告期内成功交付宝马德国焊装项目、比亚迪常州总装项目等多个国内外重大项目 [6] 锂电循环业务 - 报告期内锂电池循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5,092.12万元,占合并报表总营收12.77%,营收金额同比下降43.51% [8] - 业务亏损大幅收窄且毛利率转正大幅提升,主要由于刚果(金)限制钴出口造成钴价持续走高 [8] - 公司已完成再生黑粉原料的首批进口,并与亿纬锂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构建锂电池全生命周期绿色价值链闭环 [8] 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 - 公司机器人业务专注于为工业制造场景提供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 [10] - 报告期内公司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数据采集与实训中心成功入选《2025年度前沿技术应用场景建设示范名单》 [10] - 2025年9月公司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合作共建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研发 [10] 行业与政策环境 - 2025年1-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和34.9%,渗透率达46.1% [6] - 前三季度汽车出口495万辆,同比增长14.8%,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75.8万辆,同比增长89.4% [6] - 商务部发布新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强化动力电池回收溯源管理,明确新能源汽车必须带电池报废,压实回收责任 [9] 公司治理与项目进展 - 公司聘任毕监辉先生为新任财务负责人,其具备注册会计师资格及丰富财务管理经验 [48][51] - 公司决定将募投项目"年处理15万吨磷酸铁锂电池环保项目(二期)"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由2025年11月延期至2026年11月 [17][38] - 项目延期主要因锂电池回收行业竞争加剧、全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公司为保障资金效益最大化而调整建设进度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