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处理

搜索文档
从黑色枷锁到绿色建材 煤基固废上演“变形记”
中国新闻网· 2025-10-03 13:40
中新网陕西神木10月3日电题:从黑色枷锁到绿色建材煤基固废上演"变形记" "传统煤基固废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堆放填埋,就像给大地套上了一层沉重的黑色枷锁。实际上这些看似 无用的废弃物,富含硅、铝、钙等元素,蕴含着巨大的再生潜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粉体工程研究所 所长程福安向中新网记者说。 据介绍,每开采燃烧一吨煤,就会产生数百公斤固体废弃物。全国每年新增煤基固废约15亿吨,是目前 存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 记者关注到,位于陕西韩城的煤矸石绿色无害化综合处置示范线每天能"吞食"100吨煤矸石,年产90万 平方米微晶玉石,把原本无人问津的煤矸石变成了价值不菲的建筑材料。"这些项目不仅展示了环保与 经济效益可以同时实现,也让我们看到了固废资源化的广阔市场。"程福安说。 从黑色煤渣到绿色建材,煤基固废"变形记"背后,是污染治理走向资源再生的变革,背后则是技术不断 创新。 历时十余年产学研合作,程福安教授团队已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固废制备低碳建筑材料系列 关键技术并应用于产业实践,现在已建成三条工业示范线。 "神木粉煤灰制备云砼石项目年消纳固废60万吨,产出60万立方云砼石,是名副其实的'固废消化器'。 它就像一 ...
多元共治建好“无废城市”
经济日报· 2025-09-30 06:26
无废城市建设核心观点 - 兰州市通过打造“一站多能”农业有机废弃物处理基地等创新举措,其案例已入选国家首批“无废城市”减污降碳36个推荐案例并纳入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1] - “无废城市”建设的本质是绿色转型,旨在通过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实现绿色、循环、低碳的高质量发展[1] -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需要从理念、制度、技术、市场等多维度协同推进[1] 顶层设计与系统治理 - 兰州市在建设过程中聚焦工业、农业、生活、建筑和危险废物五大领域,明确了48项“治废”制度[2] - 通过发布固、危废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公告,完善处理处置收费和税收支持机制,初步实现各类固体废物管理“一张网”[2] - 行业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确保从源头管控到末端处置各环节无缝衔接[2] 技术创新与智慧监管 - 兰州市创新治废手段,建设“无废城市”智慧大平台,以智慧监管保障固废无害化安全处置[3] - 技术创新是关键,需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并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促进成果转化[3] - 行业需发展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推广先进的分类回收、再制造技术,提升废物资源化价值[3] 市场体系与社会参与 - 兰州市通过构建有序市场体系,发布投资引导公告,完善收费和税收支持机制以强化监管[2] - 推动形成“无废文化”进校园、发布宣传片、打造“无废马拉松”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新风尚[4] - 行业需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治理共同体,增强全民环保意识[4]
上海联交所成立固废资源交易中心:释放工业固废万亿级交易潜力
新华财经· 2025-09-29 15:22
当前,我国工业固废交易市场正释放万亿级潜力,以电厂粉煤灰、炉渣、石膏为代表的大宗固废成为资 源化利用核心。 生态环境部《2023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我国煤电行业年产生粉煤灰、 炉渣、脱硫石膏等固废超6亿吨,且粉煤灰产量呈年5%的增长趋势。其中建材领域应用占比超60%,环 保、农业及高值化利用需求正在快速攀升。 同时,在政策层面,"无废城市"建设目标叠加增值税即征即退、碳交易收益等财税激励,区域协同机制 如"西灰东运"正破解供需失衡难题,这些都在推动企业加速资源化转型。 上海交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固废资源化利用,是打通循环经济"关键一环"、推动"无废城市"建设、 促进降碳减污的核心抓手。建设固废资源交易中心,是上海交易集团和上海联交所主动发挥权益交易、 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能力优势,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具体实践。中心将致力联通上下游产业,通过公 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化运作,发现价值、发现价格,促进固废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效率上的优化配 置,成为连接产废、利废企业的重要枢纽和信任桥梁。 新华财经上海9月29日电(记者李荣) 记者29日从上海交易集团获悉,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下称上海 联 ...
上海联交所成立固废资源交易中心,释放工业固废万亿级交易潜力
第一财经· 2025-09-26 17:12
固废市场规模与结构 - 2023年全国315个城市固体废物总量达93.2亿吨 其中一般工业固废占比40.8% 产生量为38.0亿吨[1] - 一般工业固废中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废渣和炉渣为主要种类 合计占比达62.5%[1] - 煤电行业年产生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等固废超6亿吨 且粉煤灰产量年增长5%[2] 资源化利用现状 - 固废资源化应用以建材领域为主 占比超过60% 环保、农业及高值化利用需求快速攀升[2] - 工业固废交易市场呈现万亿级潜力 大宗固废如电厂粉煤灰、炉渣、石膏成为资源化利用核心[1] - 试运行平台采用正负值双向竞价机制 案例显示石膏销售转让底价-16元/吨 最终以-6.89元/吨成交[3] 政策与市场机制 - "无废城市"建设目标叠加增值税即征即退、碳交易收益等财税激励措施推动企业转型[2] - 区域协同机制如"西灰东运"正破解供需失衡难题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2] - 上海联交所固废资源交易中心借鉴碳市场建设经验 通过市场化机制推动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1] 企业合作与平台建设 - 上海联交所固废资源交易中心提供信息发布、交易撮合和配套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1] - 华能招标与上海联交所签署合作协议 共建工业固废交易平台 试运行期间成交固废资源359.8万吨[2][3] - 交易平台致力于联通上下游产业 成为连接产废企业与利废企业的重要枢纽[2]
节能环境(300140) - 300140节能环境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26
2025-09-26 16:42
业务概况与运营数据 - 生活垃圾焚烧日处理规模5万余吨,年处理固废超2000万吨,占全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7%-8% [1] - 上半年外供蒸汽91.45万吨(同比增长38.11%),外供热量22.73万吉焦(同比增长14.30%) [2] 财务表现与应收账款管理 - 利润增长源于成本优化、费用压降及全流程精细化管理 [1] - 应收账款以垃圾处置费和国补为主,正通过政府化债政策推动清收工作 [1][2] 战略规划与市场拓展 - 通过供热供汽协同、炉渣资源化利用拓展多元化收入 [1] - 电工装备海外业务快速增长,垃圾发电业务将有序开拓"一带一路"友好国家市场 [2]
这个被市场遗落的板块,偷偷跑出了历史新高
36氪· 2025-09-25 11:59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新一轮大规模化债重点化解隐性债务和清欠企业账款 固废处理行业成为主要受益者之一 [1][2] - 化债背景下固废行业财务状况呈现改善趋势 经营性现金流提升 资本支出减少 债务进入净偿还阶段 [5][8][11] - 瀚蓝环境作为行业代表案例 应收账款规模较大但现金流显著改善 具备降负债和提高分红率的现实基础 [3][21][24] - 清欠行动持续推进 叠加政府专项债等资金支持 固废行业未来现金流有望持续改善 分红率提升可能带来股价重估机会 [24] 化债进程 - 化债重点覆盖与政府及地方融资平台应收账款较多的行业 包括环保水务等公用事业类 基础设施建设 PPP项目等领域 [4] - 固废行业资产负债率自2021年处于降负债进程 2025年上半年同比略有上升 [5] - 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自2021年起逐年略降 2025年上半年同比进一步下降 [5] - 行业从高速增长步入平缓期 应收账款增长率显著高于营业收入增长率 但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增长率显著下降 与2022年基本相当 [7] - 2020年及2022年是投资活动高峰期 目前大幅放缓 2024年企业经营净现金流首次覆盖投资性净现金流 企业债务步入净偿还期 [8][11] - 20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大幅改善是清欠行动的结果呈现 [10] 个体案例分析(瀚蓝环境) - 公司主营垃圾处理 收入来源包括垃圾焚烧电力及补贴 餐厨处理 垃圾转运及处理费 [12] - 垃圾焚烧项目采用BOT模式 特许经营期25-30年 政府支付处理费约70-150元/吨 [12] - 垃圾发电按每吨生活垃圾折算280千瓦时上网电量 执行全国统一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65元 省补每千瓦时0.1元 国补约每千瓦时0.19元 [14] - 近四年营业收入在117.77亿元-127.95亿元之间 应收账款自2021年17.31亿元上升至42.52亿元 2025年半年报受并表粤丰环保影响 [14] - 2024年末应收账款结构:政府组合占比67.55% 可再生能源补贴占比24.29% 电网客户及一般客户占比8.15% [16] - 相比上年度 电网及一般客户应收压降约6100万元 政府及可再生能源应收分别增长9.41亿元和2.06亿元 [17] - 2021-2024年应收账款从18.57亿元增长至46.44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36% 同期营收基本持平 年均复合增长率仅0.31% [18] - 应收账款账龄中1-2年占比压降 2-3年 3-4年占比上升 [18] - 2024年收现比大于1 企业经营与投资性净现金流轧差为14.36亿元 上年仅为2.4亿元 [21] 行业投资逻辑 - 固废行业上市公司毛利率普遍在30%左右 头部企业ROE在13%左右 [24] - 过往行业分红率普遍在30%以内 现金流改善为提高分红率提供现实基础 [21][24] - 2025年清欠账款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首次通过政府专项债等多种方式予以资金支持 [24] - 有理由预期固废行业上市公司未来现金流将大幅改善 可关注分红率提升带来的股价重估机会 [24]
高邮泰达绿色技术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中国环境报· 2025-09-25 10:37
高邮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由天津泰达环保有限公司与高邮市国有资产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共同出 资成立的高邮泰达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邮泰达)投资、建设和运营。 项目位于江苏省高邮市龙虬镇朱家垃圾卫生填埋场西侧,占地120亩。一期工程总投资3.55亿元,采用 机械炉排炉焚烧工艺,配置两条350吨/日焚烧线和一台15MW汽轮发电机组;同步建设一座300吨/日的 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和占地35亩的飞灰填埋场。烟气净化采用行业认可的"SNCR+旋转雾化半干法+干法 +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组合工艺,确保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稳定优于国家《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 准》(GB18485-2014),其中关键指标达到欧盟2000标准水平。高邮泰达现有员工66人,已获授权国 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并设立扬州市级企业院士工作站。 项目年处理生活垃圾约25.55万吨,年发电量约1亿千瓦时,年上网电量约0.87亿千瓦时,相当于年节约 标准煤约3.3万吨,年减少碳排放约4.5万吨。 在"双碳"目标与"无废城市"建设双重驱动下,固废处理行业正逐步从末端治理向全链条资源化转型。作 为生态环境领域的品牌企业(获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 ...
朗坤科技9月23日获融资买入1132.67万元,融资余额1.4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9:35
股价与融资交易 - 9月23日公司股价下跌2.84% 成交额1.25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1132.67万元 融资偿还1623.70万元 融资净流出491.03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1.46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5.41% 处于近90%分位高位水平[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12万户 较上期增加3.46%[2] - 人均流通股5825股 较上期减少5.19%[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55亿元 同比下降4.31%[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47亿元 同比增长22.36%[2]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有机固废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1] - 收入构成:生物能源55.44% 运营服务36.69% 工程建造7.54% 其他0.34%[1] 公司基本信息 -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2001年1月成立 2023年5月上市[1]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1.21亿元[3]
中山公用(000685) - 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9月19日)
2025-09-21 15:3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21亿元 [3] - 归母净利润7.19亿元,同比增长29.55% [3] - 扣非归母净利润7.14亿元,同比增长36.05% [3] - 总资产356.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02% [3] - 资产负债率49.22% [3] 主营业务表现 - 环保水务营收7.86亿元,同比增长13.82%,占主导地位 [3][4] - 固废处理营收3.99亿元,同比增长14.89% [3][4] - 垃圾焚烧处理量66.31万吨,发电量2.91亿千瓦时 [3] - 吨发电量503.60千瓦时,运营效率提升 [4] 新能源布局 - 光伏装机合同容量约300MW [3] - 建成光储充电站超80个 [3] - 产业基金实缴出资15亿元,投资总额12.08亿元 [5] - 累计投资27个优质项目,覆盖VC到PE阶段 [5] 战略投资方向 - 重点投资AI与芯片(沐曦、长鑫存储) [5] - 布局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奇瑞) [5] - 投资军工(腾盾科创)和自适应机器人(非夕科技) [5] - 沐曦集成电路科创板IPO已获受理 [5] 未来增长点 - 水务板块深化"供水一盘棋"整合,拓展工业污水处理 [5] - 固废板块完善全产业链布局,拓展工业固废处理 [6] - 创新新能源业务模式,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 [6] - 布局虚拟电厂运营平台,建设零碳产业园 [6]
固废变资源,生态焕新绿:云浮“无废城市”建设见实效
南方农村报· 2025-09-17 21:33
固废变资源,生 态焕新绿:云 浮"无废城市"建 设见实效_南方 +_南方plus 9月16日,云浮 市召开"奋进第 二个'云浮30 年'"系列新闻发 布会云浮市"无 废城市"建设专 场,介绍了建设 的阶段性成果。 自2024年7月 《云浮市"无废 城市"建设实施 方案》印发以 来,云浮市以工 业固体废物、农 业废弃物、生活 垃圾、建筑垃 圾、危险废物五 大类固废治理为 核心,全力推进 固体废物减量 化、资源化、无 害化。如今,云 浮市提前完成28 项建设指标和54 项体系建设任 务,建成8个重 点项目和61 个"无废细 胞" , "无废城 市"的蓝图正逐 步转化为生态与 发展双赢的生动 现实。 产业领域破题 工业固废绿色低 碳发展步履稳 健。截至目前, 云浮市成功培育 2家国家级绿色 工厂、3家省级 绿色工厂、1家 省级绿色供应链 管理企业,打造 7个省级循环化 改造试点园区。 推动石材、矿产 行业绿色转型, 建成37个石材废 物综合利用项 目,处置能力达 540万吨/年;建 成3家尾矿综合 利用企业和1个 尾矿充填项目, 综合处理能力达 180万吨/年。全 市工业固体废物 综合利用率达 90.41%,绿色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