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

搜索文档
国家队全面入场!全国百余家数据集团组建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加速
华夏时报· 2025-09-06 05:13
近日,北京数据集团即将挂牌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为全国数据集团建设浪潮中的最新注脚。记者了解 到,这家公司将成为首都数据要素市场的核心运营主体,承担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数据资产管理与市场 化运作等职能。 这并非孤例,一场由国资央企主导的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浪潮正席卷全国。《华夏时报》记者从多方获 悉,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00家数据集团陆续组建,中央企业已成立数字科技类公司近500家。从东 南沿海到西部内陆,从经济重镇到新兴枢纽,"数据兵团"正以惊人速度集结。 港股100强研究中心顾问、经济学家余丰慧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数据集团陆续组建将 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数据赋能,通过深度挖掘分析行业数据,助力企 业精准决策与商业模式创新;第二技术创新驱动,加大大数据处理、数据安全等技术研发投入,推动行 业技术升级;第三跨界融合促进,利用庞大数据资源,推动工业互联网、智慧农业等新兴业态发展,促 进产业深度融合。 数据军团全国布局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国资央企在数据要素赛道的大规模布局,体现了国 家层面对于数据驱动经济增长的战略决心。"余丰慧对记者表示。 记者梳理 ...
2025年中国数据要素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8-30 08:06
核心摘要: 数据作为第五生产要素由于其非竞争、可复制、无限增长与供给的特性,其价值挖掘流程的复杂程度远高于 其他传统生产要素,从数据来源的合法性、权属划分到后续的价值评估与增值管理,数据要素价值的提升对 于政策明晰的制度框架与实施路径有较高依赖,随着市场化体系的健全,以地方性数据交易机构、数商为代 表的产业模式正逐步成为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核心,以"政产联动"建立良好的供数、用数生态,促 进"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的阶段性目标达成。 数据要素行业丨研究报告 政策剖析:近年数据要素行业政策解读 数据产业链价值流通体系的政策性完善与地方性数据体系 的健全成为国内数据要素 价值链流通的重要保障,数字产业进入"质量提升"新阶段 近况解读:国内数据要素行业现状分析 在政策指导与产业建设的共同作用下,以数据、科技与基建为核心的数据要素市场体 系逐步完善,推动行业向更高价值的"政产联动"迈进 规模核算:中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成为推动国内整体经济体系发展的重要驱动,预计国内数据要素 市场 将以约 20.26% 的复合增长率于 2028 年突破 3000 亿元 近年国内数据要素产业发展呈现稳步增 ...
华创证券:国家数据基建提速 应用生态加速成熟
智通财经· 2025-08-28 16:31
华创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事件 华创证券发布研报称,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提出与推进,是顺应数据科技迭代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重 要举措。随着数据产业生态的持续成熟与有机融合,预计将吸引更多跨领域主体积极参与并深度融入, 进而充分释放数据要素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赋能作用,推动形成良性循环、持续创新的数字经济新格 局。建议关注数据要素板块性机遇,关注标的:浪潮信息(000977)(000977.SZ)、太极股份 (002368)(002368.SZ)、阜博集团(03738)、浙数文化(600633)(600633.SH)等。 2025年8月14日,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展。他表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提出与推进,是顺应数据科技迭代和人工 智能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强调以释放数据价值为核心,重点建设运营数据流通与应用平台,并融合网 络、技术、标准与规范体系。 统一标准和技术架构,助推数据要素规模化流通 在"十四五"期间,《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明确提出"三统一"要求及9项配套技术规范,为跨行 业、跨地域的数据流通建立了统一的标准与技术架构基 ...
大湾区唯一城市级试点,广州城市可信数据空间怎么建?
南方都市报· 2025-08-28 11:45
国家数据局可信数据空间试点政策 - 国家数据局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试点重点面向应用需求旺盛、发展基础良好、经济社会价值高、示范带动力强的领域 [1] - 试点目标为通过两年培育形成资源丰富、应用创新、生态繁荣的可信数据空间 探索数据资源规模化流通利用新模式 支撑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 [2] - 城市可信数据空间方向共13个试点入选 包括上海 重庆 雄安新区 呼和浩特 南京 宁波 温州 厦门 济南 郑州 广州 成都 贵阳 [2] 广州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进展 - 广州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入选的城市级试点 由广州数据集团有限公司申报 该公司为广州数字科技集团全资子公司 [1][2] - 当前已实现218亿条公共数据供给 累计征集应用场景170余个 遴选典型场景120个 [4] - 首批建设12大产业专区及37个高价值场景 预计试点期内形成2500余个数据产品 [4] - 已覆盖医疗健康 绿色金融 智慧交通 城市治理等重点领域应用体系 [4] 数据产业生态建设成果 - 400余家数据要素企业纳入空间建设 数据要素产业协会会员发展至140余家 [4] - 协同数交所对接3100余家数据商 形成政府 企业 科研机构多元协同的生态共同体 [4] - 持续推动城市全域数据要素安全高效流通与价值释放 赋能传统行业转型与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4] 广州未来发展规划 - 对标试点任务固化规则标准与方法论 与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共建标准生态 形成可复制可评估可审计的城市级实施方案 [5] -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 探索跨城跨域可信协同机制 提升要素配置效率 衔接国家级与省级数据流通网络 [5] - 围绕重点行业拓展高价值应用 培育数据产品与服务供给能力 完善标准-产品-交易-收益闭环 释放数字经济增量价值 [5]
A股盘前播报 | 工信部发文!支持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08:55
英伟达财报 - Q2营收467.4亿美元同比增长56% 净利润264.2亿美元同比增长59% 均超市场预期 [1] - 数据中心业务连续两个季度收入略低于预期 导致盘后股价一度大跌逾5% [1] - 公司预计第三季度营收540亿美元 预测不包括H20销售额 [1] 卫星通信行业政策 - 工信部支持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 目标2030年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 [2] - 推动卫星通信形成规模效应 完善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规 [2] 生物医药产业规划 - 商务部与江苏省印发方案 着力突破创新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 [3] - 探索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技术购买服务试点 率先使用创新药械 [3] 城市改造政策支持 - 上海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城中村改造贷款 [4] - 广州提出深入推进城中村及老旧小区改造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4] 机构观点汇总 - 银河证券认为科技成长是主流 军工与有色或是轮动补涨方向 [7] - 招商证券建议关注创新药、算力及机器人领域 [8] - 东方证券预计市场短期宽幅震荡完成换挡 不会出现大波段调整 [9] 折叠屏手机产业链 - 华为官宣三折叠手机定档9月4日发布 [10] - 太平洋证券预测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未来5年CAGR达19.8% 柔性屏与铰链环节市场空间广阔 [10] 操作系统产业发展 - 小米发布澎湃OS 3 Beta版 聚焦系统流畅度与生态协同 [11] - 国元证券指出国产操作系统在信创政策下呈多元化发展 替代市场空间广阔 [11] 数据要素产业推进 - 2025数博会开幕 设置数智领航等6大主题展馆 [12] - 民生证券认为数据要素领域政策持续落地 公共数据运营对经济社会发展具重要意义 [12] 公司业绩与重组 - 深深房A上半年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1732% [15] - 得邦照明拟收购嘉利股份控制权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5] - 山东黄金上半年净利润28.08亿元同比增长102.98% [15]
帮主郑重:龙虎榜暗战!章盟主3亿火拼量化,三路资金抢筹军工芯
搜狐财经· 2025-08-21 00:49
游资主力对决 - 章盟主投入3.32亿布局困境反转标的 其中华胜天成获净买入1.31亿 因押注数据资产入表政策加速 南方精工获净买入1.28亿 因车规级芯片替代放量预期 [3] - 量化资金投入4.41亿机械化操作 光启技术获净买入1.46亿 封单占比流通市值3.2% 军工新材料集群北矿科技和云南锗业被批量扫货 [4] - 北向资金净买入5.5亿但操作分化 浪潮信息获4亿买入同时恒宝股份被做空 反映中美AI制裁博弈预期 [5] 产业趋势分析 - 军工新材料领域受资金热捧 光启技术超材料单价达传统罩10倍 东莞基地产能利用率超90% 宜安科技液态金属获小米汽车订单但估值已透支3年增速 [6][7] - 国产算力板块逆势走强 浪潮信息AI服务器海外订单Q3环比增70% 北方华创刻蚀机进入长江存储 设备厂商业绩滞后芯片厂6个月 [8][9] - 传统周期板块遭遇抛售 白色家电库存达5年新高 海立股份遭抛售2.02亿 地产链华丽家族负债率87% [10][11] 资金操作特征 - 量化资金单日扫货14只首板股 其中军工新材料占6席 次日溢价率仅58% [4][11] - 游资扎堆现象明显 南方精工获成都系和孙哥同步买入 需警惕量化砸盘风险 [3] - 机构操作分化 华胜天成遭机构抛售但章盟主逆势接盘 浪潮信息获机构看好但遭T王抛售3136万 [3][8] 行业数据亮点 - 光启技术超材料罩年产达10万件 军工集团招标公告为关键跟踪指标 [6][11] - 浪潮信息国产GPU占比超30% 中芯国际14nm毛利需超20%才能抵御价格战 [8][11] - 白色家电Q3预亏 空调库存高企叠加格力削减采购 [10][11]
数说全国统一大市场 高质量发展动能十足
证券时报· 2025-08-19 02:29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展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正将超大规模市场的体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 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引擎 [1] - 改革通过系统性突破地域壁垒和激活市场潜能 推动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 市场潜力与经营主体 - 截至2024年末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1.89亿户 同比增长3.1% [3] - 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1085.7万户增至2025年1月底5670.7万户 为2012年的5.2倍 [3]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从62.4%提升至92%以上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民营占比超80% [3] 市场准入与中小企业发展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从2018年151项缩减至2025年106项 压缩比例约30% [4] - 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在2025年Q1升至89.5 创2020年以来新高 [4] - 清单将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电子烟等新业态纳入管理 同时完善社会民生领域措施 [4] 消费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 [6] - 2025年上半年社零总额24.5万亿元 同比增长5.0% 海南以11.2%增速领跑 [6] - 社零总额从2020年39.1万亿元增至2024年48.3万亿元 年均增长5.5% 2025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6] 数字消费与互联网 - 2024年网上零售额达15.5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31% 连续12年全球第一 [6]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约13万亿元 网民规模11.08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78.6% [6] - 网络购物用户9.74亿人 汽车和家电细分领域销量全球第一 [6] 物流体系与成本优化 - 202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60.6万亿元 同比增长5.8% [7] -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从2012年18%降至2025年上半年14% 相当于每100元GDP物流费用从18元降至14元 [7][8] - 2025年上半年节约物流费用超1300亿元 目标2027年比率降至13.5%左右 [8] 能源与电力市场 - 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从2016年1.1万亿千瓦时增至2024年6.2万亿千瓦时 占比从17%提升至63% [9] - 2024年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电量1.4万亿千瓦时 较2016年增长10余倍 [9] - 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发布 完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基础规则体系构建 [9] 数据要素市场 - 2024年全国数据市场交易规模预计超1600亿元 同比增长逾30% [10] 公平竞争与市场监管 - 2024年公平竞争审查抽查发现问题同比下降2.78个百分点 经营者集中案件平均受理时间减少5.7天 [11] - 2025年上半年查处医药等领域垄断案件11件 罚没款合计6.32亿元 [11] - 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3923.9万件 挽回经济损失51.6亿元 [12]
2025年中国数据要素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8-11 08:06
近况解读 - 国内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在政策与产业建设推动下逐步完善,向"政产联动"更高价值阶段迈进 [1] 政策剖析 - 数据产业链价值流通体系政策完善与地方数据体系健全保障了国内数据要素价值链流通 [3] - 数字产业进入"质量提升"新阶段 [3] 规模核算 -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7年27.2万亿增长至2023年53.9万亿,六年翻倍,复合增长率12.07% [6] -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3.49万亿元,占GDP10% [6] - 数据要素市场预计以20.26%复合增长率增长,2025年达2000亿,2028年突破3000亿 [6] - 数据处理环节预计2028年规模达1440亿元,成为占比最高细分产业 [6] 数据要素价值流通体系建设 - 以前沿技术与监管合规为支撑的数据要素价值阶段性开发流通链路体系正在建设 [8] 数据价值链流通(一):数据合规与确权 - "数据二十条"明确了三大数据源分类分级确权制度与三权分置体系 [11] - 公共数据开放不足、企业数据流通受阻等问题仍存在 [11] 数据价值链流通(二):数据登记 - 建立"1+3"政策体系与两级平台架构管理公共数据资源 [13] - 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作为全国登记总枢纽 [13] 数据价值链流通(三):数据价值评估 - 2019年起建立数据资产评估政策体系 [16] - 2024年6月发布公共数据资源价值评价标准填补空白 [16] - 数据价值易变性等特征导致评估复杂度高于预期 [17] 数据价值链流通(四):数据资产入表 - 2024年起数据资源可计入财务报表,改善企业资本结构 [19] - 入表资产主要应用于产品服务、内部降本增效和AI开发 [19] 数据价值链流通(五):数据资产交易 - 数据交易呈现"内冷外热"格局,场外交易占主导 [21] - 五大头部交易所在标准制定等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21] 数据价值链流通(六):数据资本化应用 - 数据资产服务企业融资与股权投资成为主流资本化模式 [23] - 金融杠杆效应放大数据资产价值与风险 [23] 数据价值链流通(七):数据资产通证化 - RWA实现实物资产数字化,RDA构建数实融合资产体系 [26] - 建立DCB体系保障可信数据资产流通安全 [26] 产业实践:各产业规模拆分 - 金融业和互联网分别占据约1/3和20%市场份额 [29] - 金融业数据要素规模预计2028年突破1000亿,复合增长率19.06% [32] - 工业制造业预计2028年达302亿,复合增长率24.22% [35] - 医疗健康业预计2028年突破250亿,复合增长率23.69% [37] 趋势一: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 2025年已建设数据集524个,规模超29PB,服务163个大模型 [40] - 打造"数据标注+数据集+模型+应用场景"闭环生态 [41] 趋势二:可信数据空间建设 - 2025年首批63个试点项目涵盖城市、行业和企业 [43] - 计划2028年建设超100个可信数据空间 [43]
广州市天河区数据要素产业协会成立登记公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06:30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75号102铺 法定代表人:刘洋 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有关政策规定,广州市天河区数据要素产业协会已 完成成立登记,现予以公告。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40106MJK977757T 单位名称:广州市天河区数据要素产业协会 ...
刘煜辉:识别转折点
2025-08-05 11:20
行业与公司分析 宏观经济与政策 - 中国经济决策层将"反内卷"确立为核心任务,旨在结束价格螺旋下行趋势,解决企业利润压力和宏观风险[2] - 当前环境较十年前更为复杂,改革难度加大[2] - 美林投资时钟显示中国经济可能正从通货紧缩象限向其他象限转变,2025年下半年或是关键时间窗口[2] - 资金开始预期未来并拉长资产久期[2] - 当前改革主要针对最终产品端,涉及光伏、风电等民营企业主导领域,需更多依赖市场和法治手段[2] - 中国城市家庭部门负债水平接近70%,远高于十年前,反内卷需要更强大的需求端配套方案[2] - 《中国制造2025》规划已基本实现,中国工业及制造业具备全球统治力地位[2] 资本市场动态 -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转折点是通货紧缩象限的时间窗口正在关闭[3] - PPI指数在负值区域运行约34个月,目前为负3.6%[3] - 沪深300指数在七月份一度上涨超过7%,A500指数接近9%[3] - 大宗商品如焦煤价格在一个月内几乎翻倍[3] - 债券市场收益率极低,国债收益率曾一度接近1.5%[3] - 下半年资本市场需关注转折点,通缩资产扩张窗口关闭,顺周期资产有望受益[2] - 沪深300指数或将突破,上证指数可能突破4,000点[2] 供给侧改革比较 - 2015年供给侧改革主要针对资源端产业的中上游,涉及国有企业,通过限产限价等行政手段迅速见效[7] - 当前改革主要针对最终产品端,如光伏、风电、锂电、新能源汽车及算力基础设施等领域[9] - 当前改革由民营企业主导,需更多依赖市场和法治手段,操作难度更高[9] 需求端挑战 - 十年前需求端政策配合棚改货币化,通过PSL注入3万亿基础货币,带动十几万亿信用增量[10] - 当时家庭部门负债率较低,仅为30%-45%[10] - 当前需求端面临更复杂条件,城市家庭部门负债水平接近70%,占GDP比例约70%[10] - 反内卷需要更强大的需求端配套系统方案,可能需要超常规逆周期措施[10] 中美关系与全球经济 - 中美关系进入战略角逐阶段,促使中国出台反内卷政策[12] - 2024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GDP比例达35%,远超其他国家总和[13] - 中国发电量达10亿千瓦时,是西方大国的三倍[13] - 预计到2030年,中国制造业份额可能进一步上升至45%[13] - 美国面临严重通货膨胀,自2021年以来经历40年未见的高通胀[13] - 美国债务总额达38万亿美元,长期基准利率4.5%,今年需1.2万亿美元财政收入支付利息[17] 未来发展趋势 - 十五五规划将重点关注数据要素全面资产化、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要素资本化[28] - 中国在废塑料循环经济方面取得重要技术突破,能够将废塑料裂解转化为油和相关能化产品[30] - 中国在固态电池产业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30] - 中国在机电一体化领域拥有显著优势[31] - 未来有效需求端政策可能来自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和数字经济驱动[32] 投资机会 - 黄金作为投资资产,其配置逻辑未变,2019年开始的新一轮黄金牛市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33] - 未来超级阿尔法可能出现在中国二十届四中全会制定的十五五规划中[27] - 顺周期资产如沪深300指数有望获得显著收益[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