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

搜索文档
千方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99%
格隆汇APP· 2025-10-22 19:05
格隆汇10月22日|千方科技(002373.SZ)公告称,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9.46亿元,同比增长5.69%;归 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2.44万元,同比增长445.61%。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52.56亿元,同比 下降2.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1098.97%。 ...
达实智能(002421.SZ):联合体中标9600万元智慧交通项目
格隆汇APP· 2025-10-20 16:37
格隆汇10月20日丨达实智能(002421.SZ)公布,近日收到招标人石家庄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 招标代理机构北京中昌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发出的《中标通知书》,公司将作为联合体牵头人,协同联合 体成员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为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综合监控系统采购项 目提供服务,中标金额为9600万元。 ...
达实智能:联合中标9600万元智慧交通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16:36
人民财讯10月20日电,达实智能(002421)10月20日公告,公司近日收到中标通知书,公司将作为联合 体牵头人,协同联合体成员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为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 综合监控系统采购项目提供服务。公司将基于自主研发的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协同联合体成员 为该项目提供涵盖综合监控系统、综合管控平台、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电能 质量监测系统及相关服务的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该项目中标金额为9600万元,占公司2024年度营业 收入的3.03%。 ...
达实智能:公司中标9600万元智慧交通项目
国际金融报· 2025-10-20 16:25
公司中标项目 - 公司作为联合体牵头人,协同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标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综合监控系统采购项目 [1] - 中标金额为9600万元,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3.03% [1] - 项目预计合同正式签署并实施后将对公司未来年度的净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1] 项目技术方案 - 项目将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提供服务 [1] - 服务内容包括综合监控系统、综合管控平台、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及相关服务 [1]
佑驾创新中标1185万元车路云一体化城市交通融合感知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10-19 19:57
人民财讯10月19日电,近日,佑驾创新正式收到中标通知书,确认成为桐乡市车路云一体化城市交通融 合感知项目(2025年自动驾驶公交车采购项目)中标单位,中标金额达1185万元。 ...
住建部等九部门:推进车路协同设施建设、住区智慧化建设
中证网· 2025-10-16 12:04
政策核心内容 - 住建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2025—2027年)》[1] 车路协同与智能交通 - 推进车路协同设施建设 结合“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以需求为导向推动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和城市云平台建设[1] - 以智慧多功能杆为主要载体 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改善城市出行环境 提升城市数字化治理水平[1] 物流配送与应急保障 - 加强智能化物流配送设施改造、建设和管理 提高住宅小区和楼宇等末端配送服务能力[1] - 加快完善应急物流体系 加强城市应急物资中转设施建设 提升应急状况下城市物资快速保障能力[1] 智慧停车发展 - 推进城市停车设施智能化改造和建设 探索推动公共设施和建筑智能感知设施配置[1] - 鼓励地方建设城市智慧停车服务管理平台 完善信息查询、车位预约和共享、路线导航、无感支付等功能 提高停车资源使用效率[1] 住区智慧化建设 - 支持有条件的住区结合完整社区建设 实施公共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与管理[2] - 推动智慧物业建设 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系统 加强对出入住区人员、车辆的智能服务和秩序维护 发展线上线下生活服务[2]
住建部等部门:推动以智慧多功能杆为主要载体的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和城市云平台建设
证券时报网· 2025-10-15 16:04
政策核心内容 - 推进车路协同设施建设,结合“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 [1] - 以需求为导向,推动以智慧多功能杆为主要载体的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和城市云平台建设 [1] - 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改善城市出行环境,助力提升城市数字化治理水平 [1] 行业发展重点 - 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和城市云平台将成为建设重点 [1] - 智慧多功能杆作为核心载体,其相关产业链将直接受益 [1] - 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将获得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 [1]
上半年利润暴跌超470% 莱斯信息称多数项目将在下半年验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07:0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57亿元,同比下降28.37%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0.31亿元,同比下降473.5% [1] - 业绩承压主要因城市治理、道路交通运输两大板块业务减少及收入确认进度延迟 [2] - 上半年确认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共计2244.22万元,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2543.01万元 [2] 主营业务分析 - 三大主业为道路交通运输、民航交通、城市治理,去年营收占比分别为41.68%、38.88%、16.72% [1] - 主营业务收入季节性明显,因采用终验法确认收入,多数项目在下半年验收 [1] - 受财政管控影响,项目建设审批更严格,城市智能交通市场投资预计持续下行 [1] 研发投入与成本管控 - 上半年研发费用为0.71亿元,同比增长3.93%,研发费用率为15.56%,同比增长4.84% [2]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持续培育行业领先的系列拳头产品 [2] - 公司强化内控管理,提高项目实施效率,优化成本管控效能以提升盈利能力 [2] 低空经济战略布局 - 公司是民航空管龙头,正率先卡位低空经济战略机遇 [2] - 推动“天牧”整体解决方案落地,落实湖北省、南京市等多地低空项目 [3] - 把握国家低空新质生产力战略发展契机,拓展行业生态,打造新业务增长极 [3] 市场环境与行业展望 - 2024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总规模约559亿元人民币,为首次下滑 [1] - 安全隐患治理、拥堵治理等成为市场刚需领域,市场投入预计继续保持 [1] - 公司战略布局车路云一体化业务,为智慧出行产业提供基础 [3] 外部风险应对 - 进口产品在公司整体采购中占比较小,美国产品在进口产品采购中占比亦较低 [3] - 大部分进口产品具有国产替代品,“实体清单”总体影响可控 [3] - 公司将加速新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验证,推动国产化创新 [4]
上半年利润暴跌超470%,莱斯信息称多数项目将在下半年验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19:0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4.57亿元,同比下降28.37%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0.31亿元,同比下降473.5% [2] - 业绩承压主要受城市治理和道路交通运输两大板块业务减少及收入确认延迟影响 [4][5] - 公司采用终验法确认收入,项目主要在下半年验收,导致主营业务收入季节性明显 [2] 主营业务与市场环境 - 公司三大主业为道路交通运输、民航交通、城市治理,去年营收占比分别为41.68%、38.88%、16.72% [4] - 2024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总规模约559亿元人民币,为近年来首次下滑 [4] - 受财政管控影响,项目建设审批更严格且内容以刚需为主,市场投资预计将持续下行 [4] - 安全隐患治理、拥堵治理等成为市场刚需领域,市场投入预计将保持 [4] 财务与研发投入 - 2025年半年度确认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共计2244.22万元,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2543.01万元 [5] - 上半年研发费用为0.71亿元,同比增长3.93%,研发费用率为15.56%,同比增长4.84个百分点 [5] - 公司表示研发投入旨在突破行业关键技术,培育拳头产品,与行业发展需要相匹配 [5] 战略布局与新业务进展 - 公司是民航空管龙头,正率先卡位低空经济战略机遇 [6] - 公司推动"天牧"整体解决方案落地,已落实湖北省、南京市等多地低空项目 [6] - 公司战略布局车路云一体化业务,为智慧出行产业提供基础 [6] - 公司将紧抓低空新质生产力战略发展契机,拓展行业生态,打造新业务增长极 [6] 供应链与外部风险 - 公司进口产品在整体采购中占比较小,美国产品在进口产品中占比亦较低 [7] - 进口产品不属于公司核心原材料,大部分具有国产替代品,"实体清单"总体影响可控 [7] - 未来公司将加速新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验证,推动国产化创新 [7]
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瞄准需求,看3所大学这样调整专业
人民日报· 2025-10-09 22:30
积极对接产业需求 【镜头】汪万韬是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二学生。高考前,他就认定材料专业前景广阔。大一 成绩不错,怎样更进一步?"学习成绩只是入场券,创新研究才是真天地。"汪万韬想得明白。扎实学好 专业课程之外,科研要早起步。明年暑假,他计划申请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实习,提前了解行业知 识。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 方案(2025—2027年)》,引导建立健全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 养模式。 旧专业为何撤销?新专业因何增设?传统专业如何实现内涵式发展?3个大学专业调整优化的故事,成 为观察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良性互动的窗口。 学科专业优化 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 瞄准需求,看3所大学这样调整专业(经济新方位) 新材料生产车间,技术骨干校准参数,生产线运转不休;养老院,专业团队监测数据,人工智能看护系 统及时预警;智能交通实验室,科研人员操控数字孪生平台,车辆在虚拟暴雨中穿行…… "产业界要求毕业生具备跨学科整合能力,了解新材料从研发到产业化应用全流程。"滕杰补充道。 为满足人才需求,湖南大学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