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浙江电信:从“工厂升级”到“生态进化”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1-03 18:49
未来工厂推广中心与浙江制造业转型 - 为破解浙江制造业转型共性难题,在省经信厅与余杭区政府指导下,由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余杭区经信局与浙江电信联合共建的"未来工厂推广中心"于2025年初成立 [1] - 中心通过为企业筑牢数字基础设施、重塑生产组织模式,系统性解决转型中的基础性与场景化痛点 [1] - 变革正突破工厂围墙,迈向产业链协同与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从工厂升级到生态进化的链式跃迁 [1] 产业链协同与效率提升案例 - 储能领域链主企业瑞浦兰钧通过供应链协同平台共享生产计划,使原材料短缺率由32%降至7% [1] - 该举措使企业实现生产效率提高19.5%,运营成本降低42.3%,并带动整个储能产业链协同升级 [1] - 钱江摩托利用PLM系统实现全球化协同开发,研发周期缩短20% [2] - 钱江摩托以APS智能排产推动交付周期缩短30%,并构建车联网App与元宇宙虚拟展厅,实现从制造向制造加生态的跨越 [2] 数字化能力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 - 金卡智能集团在与电信共建未来工厂基础上,通过5G广域网打造燃气产业大脑,应用于城市燃气管网的实时感知与智能调度,实现从产品制造到城市安全服务的延伸 [3] - 煜邦电力依托电信双千兆网络服务能力,使电网智能装备与无人机巡检系统高效协同,巡检效率较人工提升70%以上,完成从生产智能产品到提供数字化巡检服务的战略升级 [3] 中小企业普惠数字化路径 - 在台州市路桥区,浙江电信搭建集约化的电机行业一体化人工智能赋能平台,将单个企业年接入成本控制在2万元以内 [5] - 通过平台赋能,探索让中小企业以极低门槛拥抱数字化的可持续普惠路径 [5] 浙江电信的参与与目标 - 浙江电信参与诊断企业近3万家,进行标准宣贯125场,实地服务企业1398家 [5] - 目标在2027年底,于省内打造未来工厂120家 [5] - 真正的价值在于让网络承载数据,数据驱动流程,最终帮助企业在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及产业生态上实现重构 [5]
思源电气(002028) - 2025年10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2 15:28
财务业绩与运营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38.27亿元,整体符合阶段性预期 [2] - 公司整体业务规模扩大使库存相应增加,现金流阶段性承压 [2] - 第三季度的其他收益同比金额变化较大,原因是收到政府补贴的时间节点差异 [8] 订单情况与目标 - 全年订单增长25%的目标任务艰巨,截止到9月份订单完成情况基本符合阶段性目标 [2] - 海外订单的平均履约周期相对长一些 [4] - 海外订单的增速高于平均增速,国内系统内订单、新能源和储能相关订单增长符合预期,国内工业企业订单增幅平稳 [6] - 海外EPC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非洲地区,基于当地能源建设需求,今年订单量有所增长 [15] 毛利率与成本控制 - 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和规模效应体现,总体毛利率得到维持,今年整体材料价格相对平稳 [5] - 在建工程完工结转为固定资产后将产生折旧费用,对毛利率有一定负面影响 [5] - 管理费用会加强控制 [12] 研发投入与新产品布局 - 研发费用会持续加大投入,以创新驱动发展 [12] - 超级电容业务在汽车电子电器、新型电力系统、AI和数据中心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机会,公司对该业务保有信心 [7] - 公司与怀柔实验室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共同推进IGCT阀组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9] - 新业务的培育需要一定时间,目前新产品对总收入影响还比较小 [8] - 公司仍会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对GMCC进行减值测试 [15] 市场拓展与费用管理 - 营销费用的增长主要投入市场开拓方面,如参加各类展会以提升市场影响力 [12] - 2026年的收入目标目前尚未确定 [11]
电力装备制造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中国经济网· 2025-10-04 10:27
行业发展现状与成果 - "十四五"时期电力装备制造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一大批核心装备技术创新成果已示范应用 [1] - 电力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成果成为助力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1] -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其装备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是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1] 未来发展方向与路径 - "十五五"时期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承上启下、攻坚突破的关键阶段,需要电力装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以突破技术瓶颈 [1] - 行业需以技术创新、模式突破、管理优化为路径,持续推动供应链的深度创新融合发展 [1] - 行业坚持创新引领,积极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国产化能源电力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正不断深入 [1] 绿色与智能化转型 - 电力行业正推动产品碳足迹标准构建和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建设 [2] - 相关工作旨在助力电力装备制造业实现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2]
创新引领 绿智赋能 新型电力装备技术创新交流会成功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9-26 22:05
会议背景与主题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装备及供应链分会于河北崇礼举办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论坛 聚焦新型电力装备技术创新交流会 会议主题为创新引领 绿智赋能 助力新型电力系统装备高质量发展 [1] - 会议响应《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及《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政策要求 通过经验交流与成果展示推动电力装备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 [1] - 超过100名专家代表参会 包括电力企业 科研院所及电力装备企业代表 [1] 行业战略与政策导向 -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 先导性产业 电力装备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与产业链稳定是保障能源安全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2] - "十四五"期间电力装备制造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多项核心装备技术创新成果实现示范应用 成为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 - 能源事业发展需依赖坚强装备产业链支撑 而产业链保障需通过技术创新与供应链协同实现 行业以技术创新 模式突破 管理优化路径推动供应链深度创新融合 [2] 技术创新与实践案例 - 专题报告涵盖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新型低碳煤电技术及压缩空气储能等领域的技术装备创新突破与实践案例 分享企业包括国家电网 中国华能集团及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公司 [3] - 中电联电力装备碳足迹研究专项工作推动电力企业绿色采购规则及碳足迹与环境产品声明平台建设 未来将聚焦碳足迹标准制定与碳足迹因子数据库构建 [3] - 新型电力装备制造研发代表企业如山东电工电气 河南平高电气(600312) 特变电工(600089) 江苏思源赫兹 东方电子(000682) 广东申菱环境(301018)分享各领域服务新型电力系统的装备技术创新与实践 [3] 产业链协同与生态构建 - 会议通过技术交流促进思想交融与供需对接 推动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链协同共赢生态构建 加速电力装备产业链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3] - 电力装备产业链上下游需在"十五五"期间继续协同创新 共同突破技术瓶颈 为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 - 行业平台将进一步推动上下游在技术研发 标准制定 成果转化及产业协同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2]
创新引领 绿智赋能 新型电力装备技术创新交流会成功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9-26 22:04
王乐毕在致辞中表示,能源事业发展需要坚强的装备产业链支撑,坚强的装备产业链更需要一流的 技术创新和供应链协同来保障。电力行业以技术创新、模式突破、管理优化为路径,持续推动供应链的 深度创新融合发展,坚持创新引领,积极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国产化能源电力装备的研发与应用 不断深入。希望中电联继续发挥行业平台作用,进一步推动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链上下游在技术研发、标 准制定、成果转化、产业协同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9月25日,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新型电力装备技术创新交流会在河北崇礼成功举 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装备及供应链分会(以下简称"分会")主办,中国电力企业联合 会科技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中电联党委委员、专职副理事长于崇德,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供应链管理与监督部副主任、分会副会长王乐毕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 秘书长兼分会副会长丁永福主持,有关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电力装备企业等100余名专家代表参加会 议。 在专题报告环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高压事业部副主任宋胜利、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 院经理范紫桉、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公司工程研究院常务副 ...
哈电集团董事长黄伟: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中国电力报· 2025-09-24 17:37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以国家战略为引领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以装备制造为核心 以客户满意为目标 加快推动电力装备向绿色低碳高效转型 [1] - 公司70多年来累计创造280余项"共和国第一" 生产发电设备约5.6亿千瓦 产品装备涉及海内外800余座大中型电站 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科技创新投入 -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5%以上 制/修订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430余项 [2] - 23项成果入选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2] - 搭建以全国重点实验室原创技术策源地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为依托的"一中心四平台"创新体系 [3]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加快研制可靠可控可视智能灵活高效的电力装备 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创新 [2] - 构建以新型电力系统为主体的产业布局 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光热氢能等新能源产业 [2] - 进一步做强水电核电气电清洁高效煤电站服务等主导产业 加快壮大抽水蓄能光热发电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规模 [2] 产业布局与营收结构 - 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占比达60% 所属制造企业全部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2] - "十四五"期间预计提供发电设备1亿千瓦 [3] 国际合作与创新生态 -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为提升创新整体效能注入强劲动力 [3] - 主动融入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创新网络和国际合作平台 实现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与共赢 [3] - 打造以高校科研院所理论为支撑 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和实践战场 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导向的联合创新模式 [3]
图变求强:民企的活力与担当
上海证券报· 2025-09-24 02:05
文章核心观点 - 民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质量坚守成为高质量发展引擎 代表企业包括白云电气集团 多宝电缆和欣旺达 [5][10][22] 白云电气集团技术创新与产业孵化 - 公司从乡村打铁铺发展为电力装备制造领军企业 产品电压覆盖0.4kV至1100kV 在20个城市建成21个产业基地 [5][7] - 科技大厦建成光储直柔充新型配电网示范项目 光伏转换效率从15%提升至接近30% 实现电力电子变压器直接接入10千伏电网 [5][6] - 大厦设有1个电气公共服务平台 6大实验室和3个工匠培育工作室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项 一等奖1项 二等奖1项 中国专利奖4项 [7] - 大厦作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培育170余家企业 包括超过25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超过10家专精特新企业 形成微型产业集群 [8][9] - 孵化器向扬新智能投资300万元占股6% 助其发展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8] 多宝电缆质量坚守与战略发展 - 公司从年营收不足一亿元的小厂发展为大型央企核心供应商 为三峡工程 白鹤滩水电站等国家级重大项目供货 [10][12][16] - 2010年因报价失误亏损五百多万元仍坚持履约 最终赢得市场信任并打开更广阔市场通道 [14][15] - 牵头起草3项澜湄流域云南省地方标准 填补区域标准空白 [16] - 十四五期间投资10亿元建设昆明新产业园 十五五计划建设院士工作站 国家级实验室及高原气候特种线缆研究检测中心 [19] - 产品服务于十余个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 参与中老铁路 中老高速万万段等国际合作项目 [19] 欣旺达技术突破与业务拓展 - 第一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 第二代进入中试 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实现400Wh/kg级验证 [22] - 2013年通过头部手机及电脑品牌供应商认证 营收超20亿元 2014年营收增至42.79亿元 净利润首次突破1亿元 [24] - 与理想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山东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出资比例50:50 自研电池计划2026年上车 [25] - 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9.85亿元 其中电动汽车电池收入76.04亿元 [25] - 推出2MWh液冷一体式移动储能车 循环寿命6000次 全周期运行成本较柴油方案降低15%至20% [26] - 发布欣·云霄2.0低空飞行器电池 能量密度达360Wh/kg 适用于多种低空应用场景 [26]
江宁开发区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南京日报· 2025-09-02 07:50
国家级5G工厂评选结果 - 南京共有6家企业入选国家级5G工厂名录 [1] - 江宁开发区企业占全市50%份额(3家) [1] 5G工厂技术架构与特性 - 5G全连接工厂以5G为核心集成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 [1] - 通过5G网络与工业软件平台实现生产要素全链接 [1] - 深度融合边缘计算、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构建智能化体系 [2] - 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能源管控和运维服务全环节 [2] 企业具体应用与成效 - 南瑞继保电气应用工业机器人、AI视觉及边缘计算技术 [1] - 实现工业数据全域采集与智能分析 [1] - 订单交付及时率提升至99.8% [1] - 产品一次合格率超96.3% [1] - 国电南自形成远程操控、机器视觉质检等可复制应用场景 [2] - 埃斯顿自动化通过5G实现多网融合与IT/OT深度集成 [2] 区域产业发展规划 - 江宁开发区将持续深化5G与制造业融合 [2] - 推动5G技术在生产、管理、物流等环节的创新应用 [2]
东方电气发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利润19.1亿元 同比增长12.91% 核电、气电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第一
智通财经· 2025-08-28 23:30
财务业绩 - 营业总收入达人民币381.51亿元 同比增长14.03% [1]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人民币19.10亿元 同比增长12.91% [1] - 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60元 [1] 订单与市场表现 - 新增生效订单人民币654.85亿元 同比增长16.78% [2] - 水电订单品质提升 核电及气电市场占有率居行业首位 [2] - 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获首笔海外订单 [2] - 风电获20兆瓦等级海上风电批量订单 [2] - 若羌、布尔津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投产 [2] 业务结构分析 -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订单占比37.59% [2] - 可再生能源装备订单占比30.82% [2] - 工程与国际供应链订单占比11.51% [2] - 现代制造服务业订单占比8.80% [2] - 新兴成长产业订单占比11.27% [2] 氢能与新兴业务进展 - 氢能中标攀枝花30台重卡示范项目 [2] - 1000标方碱性电解水系统实现订单突破 [2] - 西藏制氢加氢一体化示范项目投运 [2] - 全球最大二氧化碳储能项目主厂房主体结构封顶 [2] 技术创新成果 - 扎拉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关键部件通过验收 [3] - 15兆瓦重型燃机稳定运行至设计工况 [3] - 26兆瓦级半直驱海上风机叶片通过静载测试 [3] - 17兆瓦直驱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下线 [3] - 生物质气流床气化中试成功 [3] - 兆瓦级化学链燃烧与氢能中试平台入选工信部首批培育名单 [3] - 自主研制海洋防腐材料应用于20兆瓦海上风机 [3]
国网英大: 国网英大投资管理办法(2025年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8-28 00:41
核心观点 - 公司制定投资管理办法以规范投资行为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投资效益 保护股东利益 涵盖固定资产投资与股权投资 实行全过程管理和计划分类决策 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和管理流程 并规定责任追究机制 [1][2][3][6] 投资定义与范围 - 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与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指境内外新建 改扩建 购置固定资产的行为 股权投资指通过让渡各类资产取得被投资企业股权并享有权益的行为 [1] - 重大投资项目指由股东 董事会研究决定的项目 依据各单位章程及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清单 [1] - 办法适用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开展的各类投资活动 [2] 投资管理原则 - 投资遵循四大基本原则 把握投资方向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 严格决策程序健全制度加强项目管理规范资本运作强化监管 提高资本回报优化资源组合创造经济效益确保资产增值为股东创造价值 维护资本安全健全风险管控体系做好可行性研究和过程管控防范投资风险 [2] - 对各类投资实施计划管理分类决策 所有投资纳入计划和预算管理 投资决策分为年度计划和项目决策 年度计划及调整提交党委会前置研究董事会审议 项目决策根据三重一大清单决策 计划决策不能代替项目决策 [3] - 投资项目应严格按照上市规则 公司章程及信息披露制度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职责分工 - 董事会负责决定投资计划方案 决策权限范围内投资项目 超出权限的提交股东会审议批准 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对需董事会或股东会审议的投资项目研究并提出建议 [3] - 经理层审议批准未达董事会审议标准的投资事项 组织初步审核评估提出投资建议 组织计划实施并向董事会汇报进展提出调整建议 [4] - 党委会研究讨论是决策投资计划方案和重大投资项目的前置程序 [4] - 发展策划部是投资管理归口部门 统一管理投资工作 审核管理办法及标准 组织制订投资计划方案履行决策程序 组织计划执行分析和监督检查 [5] - 财务管理中心负责投资预算管理和经济性合规性评价 资产管理业务部电力装备事业部负责相关单位议案管理 证券事务部负责股东会董事会及重大投资项目信息披露 风险管理部负责股权投资项目风险评估意见 法律合规部负责重大决策合法合规性审核发表法律意见 审计部负责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和违规投资责任追究 投资主体部门提出专业投资需求和计划开展项目可研论证按决策意见开展投资 各单位负责制订本单位投资计划方案建立重大投资项目授权管理制度组织计划方案和项目实施 [5] 管理流程 - 投资实行年度计划管理 各单位结合业务需求提出年度投资计划及调整方案 经党委会前置研究后履行相应决策程序 [5] - 公司统筹衔接国资上市监管 健全董事会授权体系 明确投资决策权责界面 通过议案审核加强各单位投资计划和重大投资项目管理 [6] -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包括战新产业基建 战新产业技改 数字化建设及固定资产零购 各单位组织可行性研究后结合投资能力提出计划 [6] - 股权投资计划需对必要性可行性投资方案规模资金来源预期效益退出安排等充分论证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出具法律意见书风险评估报告 经项目评审通过后列入计划 [6] - 各单位计划管理部门在年度计划内安排当年投资项目及安排 项目实施部门根据安排组织项目 按三重一大清单履行决策程序后执行 [6] - 各单位按决策规范开展投资 达到披露条件的及时向证券事务部报告配合信息披露 发展部定期分析计划执行情况 不定期监督检查 专业部门协同督促执行 [6] - 各单位加强计划执行过程管控 按年度向董事会报告计划执行情况及重大投资项目评价情况 [7] - 持牌金融机构自营金融产品投资业务参照年度投资计划管理模式 各单位总结上年投资情况 研判市场走势 结合自身投资能力 提出年度投资策略配置方案及风险限额 经党委会前置研究后报董事会决策 [7] 责任追究 - 出现未履行报批程序或未经审批擅自投资 对投资项目领导不力管理不善 因故意或严重过失致使项目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与外方恶意串通造成投资损失 提供虚假报告材料玩忽职守泄露机密及其它违规违纪行为 造成公司投资决策失误或资产损失 公司立案调查并视情节给予处分 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7][8] - 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及向子公司委派的人员应切实履行职责 如因相关单位或人员出现上述行为造成损失 及时追究责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