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料
搜索文档
常青科技百亿TMA豪赌:纸面合理与现实挑战的AB面 | 深度
钛媒体APP· 2025-09-26 08:54
行业背景与市场动态 - TMA价格从2024年高点5.5万元/吨暴跌至2025年9月的1.55万元/吨,跌幅超过72% [2] - 美国英力士关闭年产能65万吨苯酚和40.9万吨丙酮装置,占其全球总产能34%,引发全球供应震荡 [6] - 2024年中国TMA价格一度飙升至50000元/吨创历史新高,受全球有效产能骤降和下游需求回暖影响 [8] - 2025年5月下旬TMA主流价跌至22000元/吨较年初高位缩水50%,6月进一步下探至20000-22000元/吨 [13] - 行业平均成本线为11000-12000元/吨,部分高成本企业已陷入亏损 [13] 公司扩产计划 - 常青科技宣布总投资100亿元分三期建设TMA项目,一期投资30亿元建设8万吨产能计划2026年投产 [4] - 项目资金来源于20亿元银行贷款、不足3亿元自有资金及8亿元可转债融资 [2] - 公司总资产仅25.6亿元,一期投资额超过总资产规模 [2][25] - 同业扩产包括:泰达新材3万吨TMA项目、正丹股份6.5万吨绿色化升级改造项目、百川股份4万吨TMA装置 [9]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0.67%,净利润同比下降31.89% [25] - 销售毛利率下降至26.5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为负数同比大幅下降119.05% [25] - 货币资金6.01亿元,资产负债率6.74%,因项目投资现金净减少5.66亿元 [25] - 正丹股份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5.76亿元环比下降32.53%,归母净利润2.41亿元环比下降37.85% [17] - 百川股份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82.27%,毛利率仅8.09% [17] 市场反应与机构态度 - 公司股价在牛市中破发,机构持仓占比不足5%,而正丹股份机构持仓接近60% [3][21] - 资本市场对跨界布局缺乏行业经验表示担忧,且2026年产能集中释放可能引发供需逆转 [12] - 公司实控人家族合计持股63.88%,股权高度集中曾引发内控问题如2019年关联方资金拆借1.2亿元 [23] 技术环保与监管要求 - 欧盟自2018年起将TMA列为高关注物质(SVHC),对聚酯树脂应用提出严格限制 [11] - 国内部分2万-5万吨/年小规模TMA装置因环保设施落后被重点整治,预计释放10万-20万吨/年市场空间 [9] - 新建产线需符合国际环保法规才具备出口欧盟资质 [11] 下游应用与需求特征 - TMA主要用于生产高性能增塑剂、粉末涂料、绝缘漆等 [9] - 2024年部分下游行业尤其是出口和特定工业应用领域表现出需求韧性 [9] - 表格显示TMA的EC No为209-008-0,CAS No为552-30-7,具有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危害属性 [10]
广东芳源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签订技术出口合作协议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6 03:36
合作概况 - 公司与某日本企业及目标公司签订技术出口合作协议 通过技术输出和参股形式在日本开发生产NCMA系/NCA系/NCM系前驱体产品 [2][5][9] - 合作总技术费用为48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30亿元) 包含技术服务费26亿日元 设计费7亿日元及运行技术使用费15亿日元 [2][5][13] - 公司预计出资10-1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4,788.50-7,182.75万元)参股目标公司 日本合作方出资90-120亿日元 [5][12] 技术合作细节 - 公司负责提供前驱体生产技术及工艺支持 包括厂房设计、设备选型安装及试运行指导 [10][17] - 目标公司将建设月产能1,600吨的前驱体生产工厂 采用MHP(镍湿法冶炼中间品)作为原料 [9][12] - 技术许可在费用支付完成后持续有效 生产过程中新产生的知识产权需另行签订协议处理 [14] 财务影响 - 2025年4月已收取13,225万日元(折合人民币642.35万元)信息提供费并计入当期其他业务收入 [2][18] - 预计2025年内可再收取12.4亿日元(折合人民币5,937.74万元)技术服务费及设计费用 [2][18] - 运行技术使用费分5年收取共计15亿日元 首笔费用将抵扣前期已收开发费 [13] - 合作预计对当期及后续年度营业收入产生积极影响 并对净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2][18] 合作模式特点 - 公司仅参股且不参与目标公司经营决策 无董事提名权 有效降低海外运营风险 [12][17] - 日本合作方负责目标公司运营管理及原料采购、产品销售环节 [11][17] - 通过技术输出模式规避关税与贸易摩擦 减少市场准入障碍 [17] 实施安排 - 协议需经中国商务主管部门、外汇管理部门及日本当地审批程序后方可生效 [3][16] - 公司出资时间预计为2028年 日本合作方出资在2025-2026年分阶段进行 [12] - 合同有效期至目标公司实现量产后5年 经协商可延长期限 [16] 战略意义 - 通过跨国合作实现海外市场布局 优化盈利结构并获得稳定现金流 [17] - 技术研发与生产管理的深度交流形成双向赋能 促进公司技术升级 [17] - 输出技术仅为部分特定前驱体生产技术 不影响现有国内主营业务 [17]
开源晨会-20250925
开源证券· 2025-09-25 22:41
核心观点 - 小核酸药物在减重赛道展现巨大潜力,靶向INHBE和ALK7通路有望破局千亿美金市场[5][11] - UCO-SAF产业链供需持续偏紧,价格显著上涨,中国SAF产品竞争力凸显[6][17][18] - 道通科技在数字维修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TPMS业务高速增长,新兴市场拓展取得突破[7][22][24] - 前沿生物深耕HIV治疗与小核酸药物研发,创新管线布局打开长期成长空间[8][26][27] 医药行业:减重赛道小核酸药物进展 - 小核酸药物聚焦INHBE和ALK7靶点:INHBE在肝脏细胞表达并分泌ActivinE,与ALK7结合后抑制脂解作用,导致非酯化脂肪酸水平下降及内脏脂肪堆积[5][11] - 企业布局进度分化:Arrowhead和Wave的INHBE siRNA分子将在未来6个月内读出1期试验数据,Alnylam覆盖INHBE、ALK7及GeneD靶点[12] - 联用GLP-1实现协同增效:临床前数据显示ALK7 siRNA联用Tirzepatide可提升减重效果并延长给药间隔,同时实现减脂不减肌的高质量减重[13] - 人类遗传学证据支持:INHBE或ALK7功能缺失携带者表现出更低腰臀比和更少内脏脂肪,提示该通路调控脂肪分布而非单纯体重[13] - 投资关注短期数据读出:重点跟踪安全性、药代动力学、biomarker敲降水平及早期疗效指标[14] - 推荐标的包括悦康药业、阳光诺和、热景生物、石药集团等,受益标的含前沿生物、恒瑞医药等[15] 化工行业:UCO-SAF产业链供需分析 - SAF价格大幅上涨:截至9月24日,欧盟和中国SAF价格分别为2,705美元/吨和2,400美元/吨,较年初上涨46%和33%,潲水油价格7,400元/吨,较年初涨15%[6][17] - 产业链利润丰厚:中国SAF单吨利润超3,000元/吨,2025年内最高超3,500元/吨[6][17] - 供应端持续收缩:壳牌荷兰终止生物燃料厂重启计划,芬欧汇川退出鹿特丹项目,NESTE鹿特丹和新加坡工厂将进行6周检修,国内镇海炼化复工推迟至11-12月[17] - 需求端政策驱动:欧盟拨款1.18亿美元ETS配额支持SAF采购,新加坡2026年推出SAF税以实现1%添加目标,中国预计下半年启动全国省会机场试点[17] - 欧盟对美国SAF征收反侵销税:税率约172.2欧元/吨,主因美国享有1.75美元/加仑补贴,中国SAF无明确补贴政策且被征税概率低,竞争力凸显[18] - 受益标的包括嘉澳环保、山高环能、卓越新能、海新能科、鹏鹞环保等[19] 计算机行业:道通科技业务进展 - 业绩预测维持稳定: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8.04亿元、10.13亿元、12.46亿元,EPS为1.20元/股、1.51元/股、1.86元/股,对应PE为31.3倍、24.8倍、20.2倍[7][21] - 北美市场取得突破:TPMS传感器及诊断工具在北美两大核心赛道均位列第一,产品性能、价格竞争力和品牌认可度全面领先[22] - 全球TPMS需求旺盛:全球汽车保有量超14亿辆,欧美车龄超7年车辆占比60%,法规驱动替换需求释放,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超50亿美元[24] - 业务增长强劲:2025年上半年TPMS销售收入5.16亿元,同比增长56.83%[24] - 新兴市场拓展加速:助力南非开普敦建设最大电动公交充电枢纽,支持120辆电动公交车部署,展现新兴市场潜力[23][25] 医药公司:前沿生物研发布局 - 核心产品艾可宁领先市场:作为全球首个长效抗HIV病毒融合抑制剂,2018年获批经治治疗适应症,医保覆盖助力下沉市场拓展[8][26][28] - 小核酸药物多适应症布局:聚焦慢性病领域,覆盖IgA肾病、血脂异常及内分泌疾病,靶点具备FIC或BIC潜力[27] - 自研递送载体突破技术瓶颈:ACORDE载体支持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递送,FB7013(MASP-2靶点)计划2025年底递交IND申请,FB7011(双靶点)显示更优疗效与安全性[27] - 盈利预测反映投入期: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76亿元、-1.71亿元、-1.64亿元,EPS为-0.47元、-0.46元、-0.44元[26] - 创新与仿制药协同发展:长效抗HIV制剂研发持续推进,高端仿制药及器械布局贡献收入增量[8][28]
多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预喜绩优股获机构密集调研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04:16
业绩预告整体情况 - 截至9月23日,A股共有17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8家预喜,预喜比例为47.06% [1] - 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业绩预告类型包括略增4家、扭亏1家、预增3家,整体保持较好业绩增长 [1] - 长川科技、中泰股份、兄弟科技等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居前 [1] 重点公司业绩表现 - 长川科技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8.27亿元至8.77亿元,同比增长131.39%至145.38%,主要因半导体市场需求增长、客户需求旺盛、产品订单充裕及销售收入大幅增长 [1] - 中泰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25亿元至3.55亿元,同比增长71.36%至87.19%,主要因国内外订单进入正常发货流程、海外收入占比增加,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约1000万元 [2] - 兄弟科技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亿元至1.15亿元,同比增长207.32%至253.42%,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545.9万元至5045.9万元,同比增长92.49%至173.92% [2] 市场反应与机构关注 - 部分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后股价出现明显上涨,例如兄弟科技在业绩预告发布次日股价涨停 [2] - 多家公司如兄弟科技、中泰股份在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后获得机构密集调研 [2][3] - 机构调研关注焦点包括三季度业绩向好原因、产品价格变动、主要产品市场拓展情况等 [1][2]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兄弟科技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因素为维生素B1价格上涨、苯二酚项目产能利用率提升及产品销量增加、部分产品成本下降导致整体毛利率提升 [3] - 中泰股份海外市场竞争力提升,已进入多家知名客户供应商名单并通过工程公司资质审核,海外订单交付提升品牌认可度 [3] - 长川科技业绩增长得益于半导体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及客户需求旺盛 [1] 公司未来规划与展望 - 中泰股份未来规划以设备销售板块为重点,持续发力海外开拓,预计海外市场将成为公司订单主要来源,国内市场策略为多维度加强销售力度以维持市占率 [4] - 立讯精密未来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强化内生增长与外部拓展,发挥全球29个国家、105个生产基地的制造优势,并以“智能制造升级”和“底层技术创新”为双轮驱动,加大在AI智能终端、光电高速互联产品及汽车智能电子电器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 [4] - 星宸科技智能机器人、车载前装等新增长曲线三季度保持快速成长,并在机器人、边缘计算、激光雷达等领域推出中高端新品,长期有利于提升整体ASP及毛利水平 [5] - 广电计量2025年将推进收入增长与精细化管理双因素驱动利润增长,在汽车、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行业维持高强度研发投入,订单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全年营业收入稳定增长且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 [6]
瑞达期货苯乙烯产业日报-20250923
瑞达期货· 2025-09-23 17: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9月苯乙烯供应压力整体下降 本周产量和产能利用率或阶段性上升 下游装置负荷预计小幅调整 库存回归去化周期但压力仍偏高 成本受OPEC+增产影响 油价中长期供强于需 短期地缘局势有不确定性 EB2511日度运行区间预计在6800 - 6920附近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苯乙烯期货收盘价(活跃合约)为6870元/吨 环比-58 成交量为234360手 环比-19113手 持仓量为400920手 环比-29445手 11月合约收盘价为6870元/吨 环比-58 前20名持仓买单量为418956手 净买单量为3707手 卖单量为448401手 仓单数量为905手 环比-60 [2] 现货市场 苯乙烯现货价为7178元/吨 FOB韩国中间价为855美元/吨 环比-11 CFR中国中间价为865美元/吨 东北地区主流价为6800元/吨 环比-80 华南地区主流价为7075元/吨 环比-85 华北地区主流价为6850元/吨 环比-70 华东地区主流价为6970元/吨 环比-60 [2] 上游情况 乙烯CFR东北亚中间价为846美元/吨 CFR东南亚中间价为841美元/吨 CIF西北欧中间价为745.5美元/吨 FD美国海湾为457美元/吨 环比-6 纯苯美国海湾离岸价为248美分/加仑 环比-2 台湾到岸价为722.17美元/吨 鹿特丹离岸价为665美元/吨 环比+2 华南市场市场价为5900元/吨 华东市场市场价为5885元/吨 华北市场市场价为6010元/吨 环比-40 [2] 产业情况 苯乙烯开工率为73.44% 环比-1.54 全国库存为216283吨 环比-3994吨 华东主港总计库存为18.65万吨 贸易库存为9.85万吨 环比+2.05万吨 [2] 下游情况 EPS开工率为61.74% 环比+0.72 ABS开工率为69.8% 环比-0.2 PS开工率为61.2% 环比-0.7 UPR开工率为34% 丁苯橡胶开工率为70.43% 环比+0.86 [2] 行业消息 9月12 - 18日 苯乙烯周度产量环比-2.03%至34.68万吨 产能利用率环比-1.54%至73.44% 下游EPS、PS、ABS消耗环比+0.14%至27.83万吨 截至9月18日 工厂库存环比-1.81%至21.63万吨 截至9月22日 华东港口库存环比+17.30%至18.65万吨 华南港口库存环比-37.61%至1.36万吨 上周广东石化80万吨装置停车 新增浙石化两套共120万吨检修装置 截至9月17日 苯乙烯非一体化成本在7548元/吨 非一体化利润在-368元/吨 [2]
信德新材股价跌5.09%,宝盈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4.17万股浮亏损失8.3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10:57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3日股价下跌5.09%至37.29元/股 成交额6824.21万元 换手率3.63% 总市值38.04亿元 [1] - 连续5天累计下跌7.6%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负极包覆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收入构成:负极包覆材料43.10% 裂解萘馏分34.33% 炭黑原料油21.75% 碳纤维制品0.53% 树脂0.20% 其他0.09% [1] 基金持仓情况 - 宝盈新锐混合A持有4.17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98% 为第十大重仓股 [2] - 当日浮亏损失约8.34万元 5日累计浮亏13.47万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宝盈新锐混合A最新规模1.48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31.83% 近一年收益76.85% 成立以来收益195.7% [2] - 基金经理蔡丹累计任职8年52天 管理资产总规模18.02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93.26% [3]
石油与化工指数多数下跌(9月15日至19日)
中国化工报· 2025-09-23 10:38
化工与石油板块指数表现 - 化工机械指数累计上涨2.90% 其余化工子板块指数均下跌 其中化工原料指数下跌1.21% 化学制药指数下跌1.36% 农药化肥指数下跌2.50% [1] - 石油板块所有子指数均下跌 石油加工指数下跌2.22% 石油开采指数下跌3.17% 石油贸易指数下跌1.46% [1] 原油期货价格变动 - 纽约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62.68美元/桶 较9月12日微跌0.02% [1] - 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66.68美元/桶 较上周五下跌0.46% [1] 石化产品现货市场表现 - 液氯价格涨幅居首达22.93% 丙烯酸异辛酯涨7.47% 丙烯酸涨5.04% 电石涨4.94% MMA涨4.51% [1] - 维生素VE跌幅最大达10.00% 环氧氯丙烷跌6.44% 硫酸跌4.94% 对硝基氯化苯跌4.62% 二氯甲烷跌3.64% [1] 化工企业股价表现 - 凯美特气股价涨幅28.62%领涨 宏大爆破涨22.93% 三维股份涨22.53% 中石科技涨21.57% 晶华新材涨18.94% [2] - 润阳科技股价跌幅11.48%最大 拉芳家化跌10.43% 万凯新材跌10.42% 嘉澳环保跌10.25% 世龙实业跌9.41% [2]
中银晨会聚焦-20250923
中银国际· 2025-09-23 09:02
核心观点总结 - Meta Connect 2025大会发布三款眼镜产品及配套腕带 标志着AI/AR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有望加速产业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链受益 [2][6] - 宝丰能源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 营收同比增长35.05%至228.20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3.02%至57.18亿元 主要受益于内蒙古煤制烯烃项目全面达产带来的产能释放 [2][12] 电子行业:Meta新品技术亮点 - 第二代Ray-Ban Meta AI眼镜续航时间提升至8小时 比第一代提升近一倍 支持20分钟充电获得50%电量 并新增3K超高清视频拍摄功能 [7] - Oakley Meta Vanguard运动眼镜续航达9小时 支持Garmin和Strava生态整合 可实现运动数据实时查询与自动视频录制 [8] - 首款AR眼镜Meta Ray-Ban Display配备全彩高分辨率显示屏 精度达42PPD 配套神经感应腕带通过肌电信号实现无声操控 整机重量仅69克 [8][9] - 新产品涵盖视觉化Meta AI、实时翻译、导航及多媒体交互功能 技术迭代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7][8][9] 化工行业:宝丰能源业绩驱动因素 - 内蒙古26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全面达产 2025年上半年生产聚烯烃116.35万吨 占总产量48.39% [13] - 聚烯烃产品销量大幅增长 聚乙烯和聚丙烯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00.50%和95.37% 收入分别达77.60亿元和71.80亿元 [13] - 第二季度业绩环比显著提升 聚乙烯和聚丙烯销量环比增长24.04%和27.45% 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34.64% [12][13] - 公司毛利率提升3.14个百分点至36.74% 其中聚烯烃产品毛利率达39.14% 同时通过出售联营企业股权获得投资收益4.45亿元 [14] 产能与项目进展 - 内蒙古项目为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煤制烯烃项目 依托区位和技术优势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15] - 宁东四期烯烃项目已于2025年4月开工建设 计划2026年底建成 新疆及内蒙古二期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 [15] - 配套10万吨/年醋酸乙烯项目和OCC装置已成功投产 完善产业链布局 [15] 市场与行业表现 - 电子行业单日涨幅达3.71% 计算机行业涨幅1.70% 领涨市场 [4] - 主要市场指数普遍上涨 中小100指数涨幅1.18% 沪深300指数涨幅0.46% [3]
行业聚焦:全球超细沉淀硫酸钡市场头部企业份额调研(附Top10 厂商名单)
QYResearch· 2025-09-22 12:13
行业定义与标准 - 超细沉淀硫酸钡具有粒径细、粒度分布窄的特点,业界对“超细”尚无统一划分标准,报告选取D50指标下粒径为1微米及以下(3000目)作为标准[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预计2031年全球超细沉淀硫酸钡市场规模约为458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4%[1]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前10强生产商占据大约74.0%的市场份额,主要厂商包括Sakai Chem、云浮鸿志新材料、Venator、佛山安亿纳米材料等[3] 产品细分市场 - 按产品类型细分,D50:0.3μm+是最主要的细分产品,占据大约70%的份额[5] - 按应用细分,涂料和油漆是最大的下游市场,占据大约57%的份额[5] 行业驱动因素 - 技术成熟推动产品竞争力提升与国际替代加速,中国头部企业已能生产出在粒度指标上媲美Venator的同级别超细产品,部分企业已实现D50粒径低于0.3微米的超细产品量产,技术水准接近日本堺化学工业[6][9][10] - 成为钛白粉的功能性填充替代材料,契合下游降本需求,钛白粉价格长期高于人民币1万元/吨,下游企业可替代5%-20%的钛白粉用量以优化成本结构[11] 行业阻碍因素 - 成本持续攀升挤压企业盈利空间,包括劳动力、能源及关键原材料价格的系统性上升,但受制于激烈竞争,企业难以将成本增幅充分向下游转嫁[12] - 不同生产工艺存在性能与成本权衡,制约产品通用性与高端化,多种工艺并存导致产品标准不一,增加下游客户选用复杂度[13][17] - 下游替代动力不足,客户转换成本与惰性明显,若新材料成本优势不明显或性价比提升未达阈值,下游客户缺乏更换动力[14]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核心原料包括重晶石、硫酸、硫酸钠等,供应商数量较多,市场分布相对分散,产品同质化明显,原材料供应总体稳定充足[15] - 产业链中游全球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国际领先企业在高端市场占主导,本土企业在中低端领域形成较强成本竞争优势[15] - 产业链下游主要面向涂料和油漆、塑料和橡胶等应用领域,其中涂料和油漆行业是最大应用市场[15] 主要厂商与地区 - 全球主要厂商包括Venator、Solvay、Sakai Chem等国际企业以及河北深州嘉信、青岛红星、云浮鸿志等中国本土企业[18] - 重点关注地区包括北美、欧洲、中国、日本[18]
新城社保所、天业佳美公司政企党建互鉴共融
中国化工报· 2025-09-22 10:54
公司党建活动 - 新疆天业佳美分公司与石河子社保中心新城社保所于9月9日开展政企党建专题交流活动 [1] - 公司系统介绍党建品牌创建、党员教育管理及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成效 [2] - 通过展示党建工作台账和特色活动案例 直观呈现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做法 [2] 公司党建实践内容 - 企业党建重点围绕服务民生与企业发展、基层党组织活动创新及党员能力提升路径展开深入交流 [2] - 公司详细阐述党建在赋能生产经营、凝聚员工向心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探索成果 [2] - 交流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党建文化墙和党员活动室实现经验共享与共识凝聚 [2]